雨夜。
林易撑着伞带着易幽匆匆走进钟灵院,正巧迎面碰上易念跑出房外,易念见到林易回来了,连忙上去说道:“不好了,尊主不知道去哪了!”
林易眉头一跳,他问道:“怎么回事,我方才离开的时候她不是还在昏迷中吗?!”
易念回道:“她醒了之后叫我去拿些吃的,我便出去吩咐青桑,也就半柱香的功夫,我再回房之后她就不见了。”
林易把伞塞进易幽的手里,吩咐道:“守住这里,不要让别人知道她不在,随时等我吩咐。”
易念愣了一愣,刚要说话时却发觉林易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大雨之中。
过了不知多久,当他找到凤韶的时候,是在白楼里凤平之墓那里发现她的。
凤韶依靠在墓碑边,血,缓缓由她的腕间渗出,将白色的衣裙染红了整整一大片,触目惊心。
林易连忙跑上前去,从衣服上撕下布条捂在她的手腕处,他大喊道:“凤韶!你给我醒醒!你不能死!”
她听到有人叫她,缓缓恢复意识,她看清来人,苦笑一声,说道:“易哥哥…放过我吧,我真的太累了……”
林易高声道:“你死了怎么对得起俪妃娘娘!她为了保住你,不惜以命破局。还有凤家军,你死了谁去给他们报仇雪恨,你不能死啊!”
凤韶一把推开林易,流着泪喊道:“我为什么不能死!凭什么,凭什么这一切都要我去承担!明明最该死的是我啊,爹爹、凤家军、慕安、姑母,还有更多的人,他们都是因我而死,明明最该死的人是我啊……”
惊雷乍起,雨势骤急。
林易连忙爬上前捂住她的手腕,然后将她搂入怀里,哽咽道:“韶儿…好了…好了…都是我的错…韶儿…”
凤韶没有再挣扎,她无力的瘫在林易的怀里,放声大哭。
她咬牙忍了这么多年,不敢让人看到她的疲惫,她的痛苦,她的无助。
她强撑着,坚持着,空洞而寂寥的欢笑着。
她真的太累了。
…
两日后,寒食节。
慕色暗淡,残阳如血。
凤韶立身站在朱檐之下,微微仰着头看着天空。
她的思绪渐渐飘忽,心绪千回百转,心头的痛早已痛极痛过了,没了知觉,只能这样木纳的站着。
忽闻一阵轻如风的脚步声正朝她靠近,黑影飘然晃过,已与她并肩而立。
凤韶收回视线,蓦然侧首凝望那张如斧雕琢过的侧脸,依旧淡雅如风。
步临风伸出手紧紧握住她冰凉的手,他侧首对上她的双眸,看往她眼底最深的一处,开口道:“对不起,是我的来得太迟了。”
“我没事。”她转回头垂下眼眸,神色依旧平常,语气中没有太多情绪。
步临风不太会安慰人,他思量片刻后,说道:“俪妃娘娘身边的风吟跟着殉主了,我已经派人给她的家人送了一大笔银两。其他的后事,我也处理好了,你不用在这些事上费神了。”
她点点头,回道:“谢谢。”
步临风最受不了的就是她这般的淡漠疏离,他知道俪妃娘娘一死,她的心也跟着死了。可他除了能处理这些后事,却什么都做不了,没办法让她的心情好起来。
“萧家和太子那边,我已经派人…”
“什么都别做。”凤韶打断道。
她抬眸看向院中的桃花树,目光中凝聚了几分戾气,继而说道:“你什么都不要做,这份痛是我自己受的,那也要我自己出手还给他们。”
前厅里。
唐家人都聚集于此,唐夫人起身说道:“时辰差不多了,准备进宫吧。”
唐锦丰连忙高声道:“等一下,姐还没来呢。”
众人被这一提醒才发觉凤韶没在,尹鸢微笑道:“不然父亲母亲带着丰弟先去吧,我去看看韶儿是什么情况,一会我和锦华再带着韶儿过去。”
唐夫人刚要作声,一旁的唐枫眠似笑非笑的开口道:“小表妹应该是来不了了吧。”
众人疑惑的看向他,只听唐枫眠继续道:“听闻俪妃娘娘和小表妹关系甚好,前几日俪妃娘娘暴毙,想必小表妹应该没有心情去参宴吧。”
尹鸢和俪妃关系更为要好,她和尹霖以往经常会去看望俪妃,听到唐枫眠提起这个噩耗,她有些不悦,刚要开口,只听门口有一女声响起:“表哥总是这般猜测别人的心思吗?”
只见凤韶身穿云雁锦月牙裙,出现在厅口。秀美的脸颊闪烁着淡淡的柔光,瞳眸微微流转,幽邃而清澈,丝光不染。
丰弟开心的叫道:“姐!”
凤韶走到丰弟身边站定,她勾起唇角看向唐枫眠,接着说道:“俪妃娘娘为人心善,唐家尹家都与俪妃娘娘交好,难不成因为俪妃娘娘暴毙,这些与俪妃娘娘交好的人都伤心的去不成了吗?”
唐枫眠深意的打量着凤韶,见她丝毫没有伤感之态,他微微笑了笑,回道:“小表妹,我不是这个意思。”
唐夫人连忙打圆场道:“好了,韶儿来了就好,我们快些出发吧,不然会迟的。”
凤韶淡淡的敛下眉眼,她没想到,这段时日唐枫眠竟如此讨的唐夫人欢心。丰弟瞪了一眼唐枫眠,拉着凤韶走了。
殿内堂皇富丽,宫灯绚亮,映的殿内金光熠熠。
大殿的正中心正是宣帝的龙椅,宣帝的身边坐着皇后,左下首是玫妃、灵嫔等几位受宠的妃嫔。右下首则为各位皇子以及西凉和北越的使臣。大殿的下方,落席的便是皇室宗亲和朝中大臣及家眷。
由于节日烘托的气氛,又加上宣帝龙颜大悦,宴席上一片和睦热闹,觥筹交错,笑语不断。
“唐家小女何在?”众人忽然停止交谈,就连奏乐都跟着停下,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席位上的凤韶。
凤韶面无表情的站起身,走上前跪在殿中央,行礼开口道:“臣女唐锦韶拜见皇上。”
众人虽是有些羡慕她可以承蒙皇上记住,还可以在如此大宴上出风头。可有心人便心有疑惑,再重要的事私下召见即可,何必在这里叫出她,更何况两国使臣还在。
宣帝忽然站起身离开龙椅,慢步走到凤韶面前,众人心中更为一惊,目不转睛的看着。
“朕听闻你是元老先生教养出来的,想当年朕也受教于元老先生,元老先生的品行和才能的确是受万人敬仰的。朕记得,元老先生的生辰好像就是最近吧?”
凤韶心里了然这是宣帝在试探她是不是真的受教于元老先生,说明宣帝对她身份的疑心还没有消。
她面色从容的回答道:“回皇上,元老先生的生辰就在过几日,四月初二。”
“哦?是吗?”话音刚落的刹那间,宣帝抽出刘堂手中端着的御剑,长剑一挥,剑光划过一道圆弧,从凤韶的面前划过。
唐家人皆是一怔,唐夫人惊的差点站起身,唐将军连忙在下面拉住唐夫人的手。就连高座上的步临风也是面色一沉,有些紧张的看着眼前的一幕。
有人不禁佩服凤韶,别说她是个未出阁的女子,就是这殿上的随便一个人来说,长剑在自己面前划过,谁都会下意识的闪躲,更何况他们看的真真切切的,那剑尖似乎只差分毫就会划破凤韶的双眼。
宣帝双眼一眯,深不可测打量着眼前的女子。
突然之间,一旁端着托盘的宫女双手一扬,手中多出一把寒光闪闪的短剑,那宫女以迅雷之势冲向宣帝。
电光火石的瞬间,宣帝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弄的没反应过来,根本来不及避开。凤韶站起身挡在宣帝的前面,那宫女手中的短剑刺入她的右肩,顿时血溅当场。
宣帝大为震惊的看着凤韶,眼睁睁的看着她倒在地上,鲜血蔓延开来。
那宫女出手的功夫不过刹那之间,很多殿内的人都完全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
当即,一旁怔愣住的刘堂回神过来,高声叫道:“护驾!来人护驾!”
与其同时,原本在大殿两侧侍候的宫女太监,皆露出手中凶器,冲了上去,大殿内顿时乱成一团。
步临风飞身上去,两个刺客挡在了他的面前,他很快的加入搏斗。
殿中到处都是四散逃跑的人,以致刺客根本不看清是谁,逮住就杀。大殿里混乱不堪,惨叫连连。
唐锦华看见慌乱的人群中倒在地上的凤韶,可奈何他被刺客缠住,又得护着唐家人,一时没办法上前保护凤韶。
步临风狠绝出手,穿过人群,来到了凤韶的身边。他单膝跪在她的面前,用手扶着她的头,正要抱起她时,凤韶伸出手拽住他的衣领,她疼痛的表情有些扭曲,虚弱的说道:“不……你快走……”
步临风不肯松手,执意要抱起她,急的凤韶拼尽力气挣扎,他看着她一动伤口流血更快,只能顺从她的执拗,无奈的先放下她。
她拼命压抑住因剧痛而瑟瑟发抖的身体,不想再让她的狼狈不堪激怒他。他脸上所有戾气与杀机被强大的自制力隐忍,直到一阵剧烈的喘息后才渐渐收敛。
她看到了他的偾怒,也看到了他对她受伤的心疼,可他的干预会毀掉一切,一旦有人看到了他如此在意她,再大做文章,也许会暴露步临风的身份。
况且从计划开始的那一刻,不论是刀光剑影,还是万箭穿心,她都没了回头路,更不甘心半途而废。
前来支援的禁卫军才赶到殿内,局势很快被控制住,最后刺客皆数被杀,大殿内满是血迹和尸体。官眷妃嫔们被搀扶着回到殿前,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劫后余生的恐惧。
宣帝震怒无比,此时此刻他想起那晚灵嫔告诉他的话,当时他还是半信半疑,不敢相信太子真的会对他下此狠手,便只多增派了一批禁卫军就守在殿外。想想若是他没有让原本巡逻的禁卫军守在殿外,怕是不知现在还是什么样的情景的。而现在,宣帝已经完全相信今晚的一切是太子的安排。
宣帝坐在龙椅上平复许久心绪后,他才环视殿内的一片狼藉,脸色越发难看。
刘堂匆匆走进殿内,禀道:“皇上,唐家小姐已经挪去偏殿,太医正去看了。”
宣帝想起方才那般情急的状况,人天性惜命,凤韶却肯站出来挡在他的前面,他也知道,若是凤韶没有站在他的前面,那怕是这会儿他的尸首都凉透了。
宣帝怒声道:“反了!真是反了!开朝以来,何曾有在宴席上出现刺客之事!禁卫军和刑部是干什么吃的,那刺客的刀剑都快架在朕脖子上了!去查!给朕彻查!”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