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山路最是寂寞,远处扎眼的星光忽明忽闪,似有云雾遮挡,北风悄悄掠过光秃秃的树梢,好像要留下什么痕迹,腾地一下便吹落仅剩的几片残叶。偶有三两只山雀扑腾着翅膀叽喳叽喳的乱叫,不知道是慑于夜幕的深沉,还是因为受到三位不速之客的惊扰。
夜晚天气骤冷,慕清华一行人不得不穿着加厚羽绒服,背着的包里装着水,食物,御寒物品还有最重要的指南针,在从未踏足的地方迷失可不是闹着玩的。因为准备的东西太多,加之丛林地上满是枝桠,即便用手电筒照明指引着方向,慕清华三人都走得无比艰难,不时还要提防脚下。
“这感觉酷极了,我很早就有过冒险的念头,只是终究拗不过家里人,清华谢谢你这次提出来寻找萧城,这种摆脱束缚的滋味我还是第一次体会到。”月光微凉,清华的影子随风舒缓摇曳,时而似长发轻飘,时而弯成一颗圆球,有趣的很,宁昊的目光从未离开过那团影子,他多么想替代它永远在她身旁,一时间便有了上面感慨的话语。
寒风愈渐凌冽,吹散了慕清华披散的头发,月光下更添几分柔美。听到宁昊的话,清华的内心并无丝毫波澜,双手使劲地揉搓着,凑到嘴边猛地呼出一口热气,手指才慢慢恢复了知觉。“宁昊,你该谢的是你自己,我没有强求你陪我来这儿,是你自己鼓足了信心和勇气,说实话我特别欣赏你,像你这样不畏艰难,不惧险恶,敢于冲破家里束缚的富家少爷已然不多见了。”
清华接着又呼出一口热气,手紧紧攥成拳头将这股热气团团包裹着,可只一瞬便消散无踪了。
难得听见慕清华这么夸赞自己,宁昊的脸颊不免作微醺状,他明白清华最是看不惯装腔作势,软弱无能的人,自己在她心中竟是如此勇敢无畏的形象,别提有多开心了。
宁昊暗自思忖:这次萧山之旅结束后,我一定找个时机向清华表露心意。
“哪有哪有?宁昊这个人啊,最是胆小,小时候我亲眼见到他被一只蟑螂吓哭过,这么胆小如鼠的人。清华,你可别把头昏做傻事和英勇无畏混为一谈啊!”
傅雪的一顿乱入让原本傻乎乎的宁昊的脸变成像霜打过的黄瓜,难看至极。
“对了清华,我们还有多久能找到住的山洞啊?你之前在来的路上说萧山地形特殊,有许多什么什么岩洞,你可别骗我,我读书少。”傅雪根本没注意到宁昊此刻凝重的神情,她现在只一门心思地挽紧他的胳膊,虽然得不到他的心,那就得到他的人,傅雪始终奉承这个原理。
“你难道忘了老师上课提过的诗句:闻说燕山旧有祠,梨花香里谒仙师。独来宝笈谈玄处,如见金钱讲易经。诗中的意思放在萧山上亦是如此,民国时期人们为了抢夺金钱,不惜身犯险境,为的就是发现财宝的蛛丝马迹,你想想,一笔旷世财宝怎么会轻易藏在山脚长满杂草的地方,肯定有人专门造了隐秘的洞穴,将宝藏藏匿起来。再者,洞穴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包括地质构造运动、火山喷发、水的侵蚀,这萧山怎么也有千年的历史,还愁没山洞可住吗?我估计穿过这片灌木丛林,前面不久就有。”
“啊,我家清华就是厉害,说是上通天文,下晓地理都不为过啊!”没人发现傅雪说这话时是咬着后排牙齿,一个字一个字慢悠悠地在从牙缝中挤兑出来,反正对慕清华说违心的话也不是第一次了,可每次总收不拢那点小心思。
“清华的聪明还需要你说吗?”脸上似乎写着禁止触碰的宁昊一个迅速将深陷傅雪魔爪的右手抽脱出来,一副浓黑的剑眉立刻有了生机,他大步昂首跟随慕清华的脚步,只一眨眼的功夫,傅雪就被落在离他十多米远的一棵枯树旁。
“清华,凭着你的聪明头脑,我想发现宝藏恐怕都不是什么难事。”
“但愿吧。”
灰蒙蒙的上空似有飘着小雪,刚刚皎洁如水的月光顿时没了踪影,却也听不见一丝山雀的叫声,这种凄清的感觉是前所未有的,慕清华亦露出难得一见的惧色。只刹那间,这种难言的惧色便随纷飞的雪花消失地无影无踪。
“找到了!”北风呼啸,寒风刺骨却也掩饰不了慕清华内心的激动,她指着五米开外的一尊被杂草掩盖的巨石,眼睛一时都不曾离开那大石头,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朝那石头边的杂草探了过去。
一阵哆嗦后,慕清华那双颤巍巍被冻红的手就拨开了半米多高的杂草丛,上下一番寻觅后果然在石头底层边缘发现了一排小字,和隶书的字体非常接近,虽然斑驳不清,但慕清华依然能看出刻下的字迹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因为上面有清晰可见的萧城两字,让清华更加坚定,此次寻找萧城,必定大有收获。
至于后面的“—夜慕——”,实在让人琢磨不出头绪,理当是“夜幕”,难道是刻这字的古人笔误,将“幕”写成了“慕”?亦或者是另有玄机?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