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卓如传

徐文老先生

    琅环山,离肃州城只有几十里,但由于太过于偏僻,仅有几家猎户住在那。卓如在与李承说完之后便让庄城碧玉收拾了东西赶往这了,卓如只带了庄城,碧玉身子骨不好受不了这深山之间的瘴气,不过为了保护安全,李承还是为卓如派了几位府中亲信,毕竟若是卓如此时也出了岔子,那可就真全乱了套了。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泉声如琅环相击。这是琅环山的名字的由来,如此仙境实在是一个隐居的好去处。”卓如倒是高兴,一路上给庄城讲着。飞瀑直下,仙雾缭绕,往前走几百米,便看见一位老翁坐于一磐石之上垂钓,潭水清澈,鱼虾皆可看得清楚,阳光斜射,倒是犹如仙境一般的美。

    “先生好雅兴。”

    老翁身着素袍,头戴斗笠,一头银发,虽说没有极为夸张的年轻,说为鹤发童颜,但是顶着八十老者的头发有着四十中年之人脸怕是已经不多了。老者慈眉善目,抬头看见远处皆着便服的一行人,看着为首的那个有着惊世仙子般美貌的女子,高兴的喊道:“卓丫头许久不见,别来无恙啊。”

    卓如连忙前去,说道:“先生无恙,卓如此番可是带了您最爱吃的东西。”

    老翁开心的笑道:“你这丫头,打小就机灵,说吧这回是有什么事了,连你都摆不平。”

    卓如似是孩童一般,双手抱住老翁的手臂,说道:“还是您慧眼,卓如这次还正是遇到了事儿,特来找您。”

    “哦?这世上还真有你摆不平的事儿,老朽倒是要好好瞧瞧,不过老朽的规矩可不是能破的。”老翁一脸得意,用手捋着胡子说道。

    “是是是,如儿可都记着呢。庄城快把我给先生的东西拿过来。”

    庄城提着手中的两个篮子,打开看,一个里面装的全是精致的点心,另一份里面装着煮好的螃蟹,和一壶羽衣花雕酒。

    老翁高兴的笑道:“还是卓丫头深的我意啊。你说吧,我听听到底是何事?”

    卓如将事物的原委一五一十的道出,老翁眉头紧锁,略略沉思,说道:“听你这么说,那我还真没个法子立刻给你说,还是得让我下山看看这场瘟疫的情况。不过我还得带你一起去,毕竟云深还没回来,我缺个帮手。”

    “嗯,先生说的是,那我们即刻启程,毕竟情况紧急。”

    老翁笑道:“你这小丫头,该不会是为了你那刚刚成亲的小郎君吧,之前你还写信说你那小郎君太过粗俗,结果现在还没几天,就急成这样啦。哈哈哈。”

    “先生,哪有人这样说自己的徒弟的,这可是关系我大明国计民生的大事,哪能随便开玩笑的。”卓如羞赧的说道。

    老翁更是狂笑不止了,好久才扶住肚皮说道:“好,你和小庄城随我收拾东西,待会就下山。”

    众人随着老翁走到不远处的几座草屋处,这几间草屋修的极为独特,外形也是极为漂亮的,周围是药圃,本就清新的空中现在还混着淡淡的药香,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卓如与庄城跟随徐文老先生一起收拾了许久,虽说老先生生活从简,但更多的是那些没准会用到的药材,还有那些能用到的医书。待装好后,等在园内的侍卫抬着几大箱子东西下山了。卓如与庄城二人搀扶着老先生,跟在后面慢慢下山,老先生算来今年也有七十六了,倒是身子骨挺硬朗,走得也不是很费劲。

    到了山下,侍卫们问道:“少夫人,咱们现在去哪儿?”

    卓如擦了擦满头的汉,说道:“咱们现在离垣县有多远?”

    其中一位比较精干的侍卫答道:“若是赶路,要走一日。只是……”那位视为抬头看了看卓如,庄城与徐文三人,欲言又止。

    “老朽虽然老了,但也不至于赶不动路。”徐文倒是有些许的怒气,怕是因为眼前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瞧轻了自己。庄城也表现出一副,我也行的表情。

    卓如一看此情此景,立刻领会,说道:“人命关天,老先生都这么说了,那边快赶路,至少在天黑前找个歇脚的地方。”

    一旁的侍卫都面面相觑,这位少夫人似乎并没有传言中的那么不堪。

    一行人紧赶慢赶。到了一家客栈,店中的老板娘是个极有眼力见儿的人,看到卓如一行的打扮便觉得来人不凡,便紧巴巴的伺候着。时不时搭个话。

    “姑娘这是去哪儿啊?”

    “垣县”

    “哟,姑娘是外地的吧,您可不知道这垣县,正在闹瘟疫呢,可凶了,说是死了不少人,这不大将军昨日便在城中了,连少将军今日都已经赶去了。您还是在我这儿住下,带这阵子过去在走可好?”

    “多谢老板娘美意,不过我听说这大将军正四处寻医治这瘟疫,我师父医术高明故来此拜访大将军。望能为垣县百姓做点事儿。”

    “原来如此,老先生与姑娘真是好心,既然老先生有此意,那玉娘便不阻拦了,这样我为各位兄弟多准备些干粮你们拿着吃,到垣县哪儿啊还指不定能吃上饱饭呢。”

    “老板娘如此心善,卓某心领了,那就有劳老板娘了。”

    卓如又与老板娘说了好些话,大致了解了垣县的病情,徐文听后若有所思,缓缓道:“怕不是一场恶战,这场瘟疫,过于凶了。”

    如果连老先生都这样说,那这场瘟疫不是能轻易治好的。不过毕竟只是听闻,若是传话者添油加醋,倒也不是不可能,一切还得等到明日到了垣县在下定论。

    一夜未眠。垣县的这场瘟疫,关乎几千人的命啊。

    第二日一行人早早的上路了,他们打算赶在正午之前赶到,毕竟迟一刻,都会危机人命。

    到达垣县后卓如不禁心中慨叹,原本应该生机勃勃的城池现在犹如一座死城一般。守卫的士兵每个人的脸上都裹着布,一行人也早都在徐文的要求下裹上了涂了药的布。不过一行人还没进城便被拦下了。问他们要大将军的亲笔手信,若是真由大将军的先生,必是有手信的。可是卓如没有,她,算是偷溜出府的。而且自己也是初来乍到,这里认识的人也只有府里的。

    卓如正在烦恼时,却看到李承带着一队人马过来。李承看到城门前的一行人心中疑惑,便停下来,走近一看。大惊,一个蹙列,“少夫人?”

    周围的士兵也都大惊,卓如心中倒是大喜,说道:“李承,老先生我已经带来了,你带我们进城。这里的士兵不认识我,不肯放行。”

    李承还未从之前的诧异中回过神来,呆滞的点点头说:“好,好,少,少夫人有请。”

    有两个小兵低声议论道:“不是传言中,少夫人又娇气,又脾气不好吗?怎么会来这种地方啊。”

    李承回神道:“这些事是咱们议论的吗?少将军还等着呢,记得做好防护,比自己也感染了这瘟疫。”

    一看,卓如一行人早已被放行,走远了。

    城内,满目疮痍,荒凉的街道,再往里走,街道两边皆是那些已经病死的人的尸体,有老者,又妇女,甚至还有不到满月的婴孩。远处有几处烟囱冒着黑烟,应该是在处理这些尸体。再往里走了走,那些民房里,都上了锁,里面传出阵阵哀嚎,还有一些人直接坐在街道上,由一些医者在把脉,应该是疑似感染的,卓如忍不住落泪,那些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轻而易举的夺走了。这曾经美好的城池,已经变成了人间地狱。

    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迈着急促而又坚定的步伐,朝这边走来。

    “你怎么来了?这里已经够乱了,你就别来添乱了。”李如悫烦躁地说道。卓如看着他发黄的脸,应该是已经操劳了很久了。要是换作平时肯定回怼了,可在此情此景下,卓如是清楚的,他是在为民,他应该这两天都没睡好觉了,烦躁是在所难免的,他打仗还行,若是治瘟疫,怕是也没什么法子。假装轻松地,说道。

    “我呀,给你和爹爹带救星来了。”

    “什么?”

    “徐文老先生。”

    徐文的大名别人不知道还行,李如悫不知道那可就是大罪过了,李哿生平最佩服的人中有一人名唤徐文,此人博学无人能及,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天文地理,七星八卦,乃至军法医理都是极为精通的,此人在年仅三十多岁时便辅佐当时的东南总督胡宗宪一举剿灭倭寇海贼,还了那一方百姓这么多年的太平,后来此人由于太过清高不愿合污,便辞官隐居了,时过境迁,老先生的威名也都慢慢遗失了,但在自己的心目中这位老先生是真正配得起才俊的人,未曾想,今日竟被这个丫头给请来了。

    李如悫收起平日的狂傲,毕恭毕敬的给老先生鞠了一躬,说道:“不知徐老驾到,有失远迎,还望先生施以援手,以解垣县之危。”

    “嗯,卓丫头,你这相公很好嘛,好啦,也别行如此大礼,先给我好好描述下这瘟疫的事情,让我给那些染了瘟疫的把把脉。小庄城啊,你带他们去,让他们按要求把东西放好,卓丫头,你跟我走。”

    “是。”

    李如悫一把拉住张卓如说:“先生,我这内人啥都不会,怕是会给您添乱,带我给你找个手脚麻利的人。”

    “你这小子,对你媳妇一点都不了解,唉,你这样将来是要吃亏的。”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卓如使劲挣开李如悫的大手,一路小跑的跟了上去。李如悫到底是信不过,不放心张卓如一个娇滴滴的大小姐跟着来这儿添乱,一面派人回去禀报李哿徐老先生到了,一面跟了上去。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