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苏记”煎饼摊的生意依然火爆,“丹阳县美食排行榜第一”的美誉实至名归。
苏小明平常并不会来煎饼摊,他要在书院成人班学习,学认字。丹阳县令陶大人颁布新政策,因小时候家庭困难没有上过学的成人上学有补助,只要顺利毕业,还可能包分配,在这个看学历的古代,男子读书更有必要了。因为今日有集会,苏小明怕苏卿卿劳累忙不过来,于是向书院请了一天假来帮忙,和妹妹一起卖煎饼。丹阳县外卖行业刚发展起来,外卖员并不多,但今日的煎饼订单格外多,苏小明便亲自送货上门,苏卿卿和刘大刘二兄弟起争执的时候,苏小明那时正在送煎饼。
经历了白天的事情,苏小明更不放心苏卿卿一个人照看煎饼摊了。
到了收摊的时候,苏小明和苏卿卿才闲下来聊起了白天的事。
“卿卿,你放心,明天我就告那个贾老板恶意竞争抹黑”苏记“,县令大人是个好官,一定会为我们主持公道的。”苏小明骨子里还是一个粗人,遇到这事能想到报官,想来也是顾夫子教导有方。
“哥,算了吧,现在这不没事了吗?那贾老板背后靠山是黑手帮二当家,县令大人手再长也不能伸到他那里啊!”
“卿卿,哥真没用,哥没本事为你讨回公道。”
“哥,你别这么说,这么多年来若不是你把我抚养长大,卿卿哪有命活到现在?”
“卿卿,你放心,以后哥哥一定会变强大,再也不会让别人有机会欺负你的。”
“嗯,哥哥,我相信你,但这事还没闹得不可开交,今日那两人也没占到什么便宜,还被乡亲们教训了,何况他们也是被逼的,生活不易,不能把他们抓去见官。只要他们不再来找我们的麻烦就行了。”
苏卿卿一撒娇,苏小明就没辙了:“好了好了,只要他们不再来找你的事,我就不会生什么事端的。”苏小明温柔地看着妹妹,揉了揉苏卿卿的头发,宠溺地说:“走,回家吃蛋糕吧。”
苏卿卿一听到“蛋糕”两个字感觉自己口水都流出来了,开心地说:“走喽!回家了!回家吃蛋糕喽!”
两人结伴回到位于村尾的那个最偏僻的小木屋处。这房子是苏小明建的,从外观来看,房子是普通平凡的,可里面却是苏兄两人用心装潢的,家具,床,墙画,每一个能利用的角落都充分利用了起来。
吃着蛋糕的苏卿卿放慢了速度,心里盘算:“苏记”煎饼虽然生意不错,可利润薄,再加上要交的各种苛捐杂税:什么商税、土地税、户税等等,钱就所剩不多了。如今哥哥即将过而立之年却还未娶妻,便更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来拖累了哥哥。
苏卿卿心里安安下定决心要更拼命赚钱,今年过年前一定让哥哥娶上媳妇,早日传宗接代,尽享天伦之乐。
第二天,苏卿卿起了个大早准备做煎饼的材料,等苏小明起来的时候,苏卿卿已经去摆摊了。苏小明看到了桌子热菜,心里很感动,想起了初遇苏卿卿的时候。
苏小明十岁那年,有一天晚上在城郊小树林里露宿烧野味吃,有一个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的女人出现在他面前,她似乎看了他一眼,把孩子放下就转身走了。苏小明一脸懵,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后来苏小明才知道那个女人原来是来到树林里抛弃孩子的。他想:怎么会有这么狠心的母亲啊?生下了孩子却不愿意抚养,随便把她扔到树里任其自生自灭,若不是遇到了他,卿卿这么恐怕早就被林子里的野兽吃了。
那时苏卿卿睡着了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母亲已经抛弃她了。苏小明等到天亮也不见那个女人出现,明白她这是决意不回头了。
苏小明在心里吐槽那个女人,看向正在熟睡中的孩子好像快要醒了,果然苏卿卿睁开眼就开始哭了起来。
苏小明看着苏卿卿的眼睛,心中顿生怜惜,他想:以后就由我来照顾你好了,我做你的唯一的家人。
可苏小明哪里会哄孩子啊?他把孩子抱了回家喂了点讨来的粥,说是家,其实不过是茅草围成的盖子勉强能遮挡一点风罢了。尽管苏小明乞讨为生,可从来不会委屈苏卿卿的肚子,讨来的食物总是先给苏卿卿吃,自己从苏卿卿牙缝里捡点,两人居然没饿死真是个奇迹。
说来奇怪,苏小明明明自己就是个孩子却不知道哪里来的拥有抚养婴儿的勇气,想来是命中注定两人有做兄妹的缘分吧。
看到这顿早餐,又想到这里,苏小明眼眶都红了,欣慰地想:他的卿卿终于长大了。
------题外话------
苏小明是个好哥哥。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