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聆听天堂的声音

第一章 那些年1

    易泉沟因易泉山而得名,东西两面被两座易泉山夹着,中间有一条较长的沟,距离易泉沟七八里的地方有条小溪,村民称它易泉溪,易泉溪溪水清澈透明,是易泉沟的孩子们的好去处。

    易泉山上树木葱茏,远眺山上好像一个小花菜,不过,从树缝中也能长出一些草来,看样子不是很荒凉,山底有很多平地,村民们可以用来种地,这些地足够易泉沟的村民们丰衣足食,村子里每人平均有两亩多地,还有的村民会住在山上,可以种点水果之类的,产量虽然不多,但也足够村民们食用了。

    在易泉沟,有个奇怪的现象,越是不出村子的村民越富裕,越往村子外跑的越穷。因为住在村子里的人不愁吃喝不操心到快活,越住外走的村民由于要想办法谋生压力就越大,自然就贫苦一些。

    在易泉沟,有个小姑娘,村子里的人都叫她阿莲,由于在幼时就失去双亲,双目失明,从小吃百家饭长大,后来有个老婆婆因为无儿无女,就收养了她,老婆婆无依无靠,所以分到的地也只有一亩,但完全足够让她安享晚年了,易泉沟是个好地方,但与外界不相连,村子里的村民们也仿佛过着神仙般的生活,无忧无虑。但只有山里的一条路可以通往外界,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如果遇上天灾,地就荒了,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储存粮食,以备万一。

    阿莲和老婆婆住在离易泉溪不远的地方,虽然离村子不远,但也算孤僻,老婆婆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也没读过多少书,但为人却是十分的善良,阿莲虽然双目从小失明,但这些家务活和农家活是难不倒她的。

    易泉村里的房子几乎都是木房,冬暖夏凉,搭的也算结实。每当下雨天,屋里总是漏雨,阿莲就拿个脸盆放在漏雨处,雨滴的声音有时要持续好几天,直到雨停了为止。老婆婆干活很卖力,可岁月不饶人,她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人瘦了许多,也黑了许多,明显比以前更苍老了。阿莲每天都在地里劳作,好几次都险些晕倒,她坚强地支撑着,为了老婆婆,为了这个家。

    易泉村里有个大水车,水车上有村民在劳作,不停地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那是村民在上面脚踩得声音……这几天,由于老婆婆身体不适,阿莲在地里的次数明显减少,阿莲忙着要去照顾老婆婆,中午,阿莲一进屋就钻进厨房生火做饭。阿莲家做饭烧的是木柴,每次她都被呛得泪流满面,阿莲将锅里倒上水,然后点燃木柴棍扔进灶膛,再拉动风箱,木柴很快就着起来了,阿莲再把白米洗净放进锅里,等饭熟后,揭开锅盖,一股大米的清香扑鼻而来,盛饭端到桌上,一人一碗米饭和咸菜,也吃得有滋有味,每到吃饭时老婆婆便会笑着说:“阿莲,你做的饭真香。”而阿莲听后总是笑笑不作声。

    有一天中午,天气很凉,没有太阳,天空阴沉沉的,阿莲像往常一样在地里插水稻,忽然听到山的那边有人再喊:“快来救人,海里有个人,快来人啊,救人啊……”田里的人大部分的年轻体壮的小伙子们都冲去救人了,阿莲听后站在水田里,一直在仔细听远处的动静。救上来的是一名男子,满脸胡须,衣服破烂不堪,遮住脸的头发凌乱也很长,看不出是多大年龄,但看样子应该是从哪儿漂到易泉村来的,是个外地人,村民们把他救起一时找不到地方给他,情急之下安放到了老婆婆家里,老婆婆是村子里的“神医”,村子里大大小小的病情都是老婆婆在看,草药就去山上抓,一副药吃三天保准好,老婆婆看了看这个人,给他把脉,从脉象看他还活着,老婆婆让阿莲到山边抓些草药回来,熬成药汤喂给他喝……这个人其实是城里的一个大户人家的少爷,由于家父好赌,输掉了家产,但此人武艺高强,为人正直,好替人打抱不平,人们都很喜欢他,但也不敢得罪他,能变成如今的这个样子一定有他的苦衷和难言之隐,这个人就是秦天。

    睡了五天后,秦天醒了,一个人在屋里面对着镜子,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落魄不堪,一时间痛哭流涕,他想:为何自己会落得此下场,如今还能有翻身之地。这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秦天打开门看着阿莲,他并不知道阿莲是个双目失明的人,他侧身说:“请进。”说着摆出了请进的手势。阿莲听后,迈进屋里,把汤药放到桌上,说:“粥要趁热喝,凉了就不好喝了,你睡了这么久肚子里一点食物都没有,就先吃点流食吧。”接着阿莲把一些衣服也放到了桌子上,还没等秦天道谢,阿莲就转身就离开了。

    秦天看着这些衣服,又看了看自己身上破烂不堪的衣服,真是无地自容,他去洗了个澡,剪了头发,换上了衣服,此时的他又恢复了当年的神勇和精气神。他一直在想着阿莲,他已经感觉到了阿莲看不见任何东西,是个双目失明的盲人,可他还不知道阿莲的名字,他决定亲自去道谢……

    第二天晌午,秦天终于肯出屋了,他看见远处的阿莲在田里插秧,他走过去眼前的景象是他从未见过的,水上,田里,地里劳作的村民,大家其乐融融,甚至还有唱起了山歌,从未下过地的他,也学着阿莲的动作站在田里插秧,他见阿莲插的快,他也提起速来,只可惜全部插错了,阿莲又只好重新把他插过的地方再拔出来插一遍,阿莲教他怎么插秧,他也只对阿莲笑笑,没有开口说话,他也清楚的看到阿莲是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下午,秦天决定到山里打猎,晚上给阿莲和老婆婆做上一顿美餐,也借此回报老婆婆和阿莲收留他和救命之恩,他离开村里向山里走去,没有注意天色,易泉村的易泉山是有传说的,进山也是有讲究的,可秦天并不知情,也无人注意到他,他也没带任何雨具和工具就进山了。当他快走到山里时,天突然阴沉了脸,树梢被风吹得哗哗作响,果不其然,随着一道闪电划过,豆大的雨点已从天空飘落下来。秦天预感大雨将至,照这样下去非要淋个“落汤鸡”不可,他加快了脚步,想趁大雨真正倾泻下来前跑回去。然而,他的脚步哪有雨跑得快,他刚跑了两步,大雨就倾盆而下,他赶紧躲到了一棵大树下,凭借大树茂盛的叶子躲起来。

    秦天在树下躲了很久雨也没有停,风凄凉,雨也一直在哗啦啦地下着,他冷得抱紧了胳膊。正在这时,从不远处走来一个身影,那个人头戴斗笠,身穿蓑衣,腋下还夹着一把雨伞,这个人影好熟悉,好像似曾相识,当人影渐渐清淅时,秦天认出来了,这个人正是阿莲,秦天的脸上露出了微笑。阿莲一边走一边喊他的名字,他答应道:“我在这儿呢。”阿莲随声走到大树下,把斗笠从头上摘下来抖了抖雨水,然后对面前的秦天说:“着急了吧,我找了你好久了。”

    秦天有点激动地说:“谢谢。”这是秦天从到易泉村以来开口说的第一句话。

    阿莲递过伞说:“打伞赶快回去吧,不然拖到天黑就麻烦了。”

    秦天撑开伞,同阿莲迈开步子走进了雨里。

    晚上,灯火阑珊。秦天独自一人在屋里,他回想着白天发生的事情,在这么大的雨天,阿莲双目失明,仍然四处找他,这无疑是雪中送碳。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阿莲是一个热心的人。“咚。咚。咚…”一阵敲门声打破了他的思绪。

    “睡了吗?”门外是阿莲的声音。

    “哦,还没有。”秦天一边说着一边赶忙起身开门。

    “这么晚还没睡啊,哦…老婆婆让我给你再送些被子,今天下雨,夜里会凉。”阿莲说着递上手中的被子。秦天接过被子,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我能和你聊聊吗?”

    “今天太晚了,早些休息吧!”阿莲笑了笑转身离开了。

    秦天关上门,看着手里的被子,心里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他决定留下来照顾阿莲和老婆婆,回报她们……

    “送去了吗?”老婆婆问阿莲。

    “送去了。”阿莲答道。

    “快休息吧!”老婆婆说着笑了笑,又看了看阿莲,转身回屋了。

    阿莲心里却步停地在想:这个人到底是谁?

    第二天一大早,阿莲就出门下地了。

    “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会掉到海里?你家在哪儿?”老婆婆笑着问。面对老婆婆一连串的问题,秦天一时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我叫秦天,来自武汉,如今已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一时间想不开,所以就……”秦天说着哽咽了。

    “我明白了,你就放心的在这住吧,这里只有我和阿莲两个人,阿莲从小双目失明,失去双亲,而我也是无依无靠,只有我们两个相依为命,看你也不像坏人,如果你想走,我也不拦着,我这里也有一些散钱,足够你在路上有的了。”老婆婆一边说一边从布袋里拿出了用布包好的纸钱递给了秦天。

    秦天推过钱,连忙说:“不…不…我没打算要离开,我也不会白吃白喝,我有力气,我可以赚钱帮你们干活,我的命是你们救的,我不能忘恩负义。”

    “你是城里人,哪里会下田干活,不过既然你愿意留下来,那就都随你吧!钱你留着,说不定会用上。”老婆婆笑了笑起身离开了。

    秦天心里想:老婆婆是好人,他一定会回报她们。但是脑海中又浮现出一个名字“阿莲”他知道了她的名字,眼睛移向了窗外……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