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淡淡地说,“我不会再被你的甜言蜜语欺骗了,再也不会了。”
在那之后,两人便如形同陌路一般。
后来,他设计毒害了老王爷,自己继承了爵位,他花了五年的时间学会应该学会的一切,又花了五年的时间,震慑了朝纲,在三十不到的年纪,覆手为云,翻手为雨。
可即便是今时今日的他,也依然没有勇气,去推开一扇紧闭着的门。他站在门口,看着屋内的灯火摇曳,风起了,门被吹开——原来门没有被锁上。
凤凰坐在桌前饮酒,手脚上还是锁着镣铐,但是那些镣铐上的冰雪已经融化,变了及再普通不过的锁链罢了。
凤凰一杯又一杯地喝酒,看也不曾看他一眼,后来酒壶空了,凤凰手指一勾,地上的酒壶就自己飞起来落在桌子上,凤凰把酒封拆了,又开始一杯又一杯地喝酒。
“雪妖已死,你法力恢复,为什么不离开?”
“我在等。”
“老东西已经死了,我杀了他。”
“他一心把你当成个孝顺儿子,谁知末了竟是你害死了他。”
他愤恨地说道,“我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
凤凰冷笑地看着他,不加修饰地露出鄙夷的神情,“你这虚伪薄情的戏码还是不要演了,让人看了觉得恶心。你要真是为了我,又何必告诉我,你今时今日所做的这一切,不过是你自己受到了良心的谴责,想要寻求原谅罢了。”
他叹了口气,其实他并不是想要寻求什么原谅,但他并不想解释什么,他对凤凰说,“随你怎么想吧。只是我告诉你,我虽然的确愧疚,却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真正做错了什么,我讨厌穷困,讨厌被人踩在脚底下,我喜欢权力,也愿意付出所有的代价来换取权力,即便是我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恭喜你,你做到了。”凤凰说,“那这五年,你又过得怎么样呢?”
他微微一愣。
从没有人问过他,他这五年是怎么过来的,他自己更是不会对任何人提起。
他的时间不多,甚至很少,他要在这五年的时间里,把别人十年二十年的青春都补上,他读四书,习五经,每天只睡一个时辰,有的时候夜深了,他困的不行,眼皮就要合上了,却看见外头露重,露水顺着屋檐一滴滴打在门前的青石板上,他便仿佛看到凤凰拿着破瓦,替他接露水的样子,他困意全无,只是潸然泪下。
当然,这一切,都是秘密。
他说,“我过得很好。”
琴棋书画,医农酒茶,这世间无所谓难和不难的东西,只看有心人是不是真的有心罢了。
凤凰倒了一杯酒,眼睛看了看裕王瘦削的脸颊,又问,“每天睡几个时辰。”
他知道瞒不过他,于是坦言道,“一个时辰。”
凤凰开始笑,不是开心的笑,他拿着酒杯,却随着笑声渐渐颤抖,笑着笑着,有酒不断地洒出去,又有水珠不断地落尽酒杯里,凤凰问他,“权力很重要?”
他平静道,“很重要,比我的生命还重要。”
凤凰失神地把空酒杯放在桌子上,轻轻的,一点声响也没有,他的声音也很轻,好像只说给自己听,“我真贱,竟还来问你,自取其辱。”凤凰给自己倒酒,镣铐锁在他手腕上,每一次摆动,都撩起一阵声响。
作者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多多收藏,多多评论,谢谢么么哒。
第22章 画扇
世子年七龄,名笙。
尝于集中偶见一古扇,见时便如魔怔,哭喊不停,仆人无奈,遂买之,同回王府。
是夜月圆,世子阖于桌前小憩,梦中怡然自乐,几数古卷悉毁于涎水而不自知。
霎时天灵剧痛,世子于梦中惊醒,朦胧中白雾四起,宛如仙境。待白雾散去,但见一人坐于桌前。世子抬首望去,但见其貌清俊冷艳,戕其心神,遂误以为书中颜玉,涎水淋淋。
画扇怒其轻薄,奈其年幼。以戒尺责之,见其珠泪轻弹,可怜姿态。
于己身也,反成刻薄先生。故言,“竖子年虽幼,已为好色之徒。若不加以管教,待其成年,无法无天矣。”
“”笙儿,爹要走了,要去见你娘了。”老王爷睁着结了翳的眼睛,动了动烂了疮的嘴唇,那瘪枯黄的面容如同书中那些离奇的鬼怪,世子看到了,有些害怕地往后退了两步,他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有些空荡,有些堵塞。
他记不清上一次看到父亲的样子,却又不敢相信眼前这样虚弱而丑陋的,真的是他的父亲,他落下眼泪来,却不知是为了什么。
老王爷有些痛苦地喘了两口气,病痛让他神志不清,只是心里清楚地重复着,“爹爹要走了,要去见你娘了。”
画扇擦了眼角的眼泪,拉着老王爷的手要渡真气给他,可是老王爷只是说,“没用了,我要走了。”
画扇说,“能拖一天,是一天。”
老王爷说,“你们让我走吧,我好难受。”
老王爷去世那一天,世子流着泪,他看着画扇问,“你也会走吗?你也会和爹爹一样,在某一天的时候,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偷偷地离开我吗?”
画扇看着眼前的孩子,看着眼前仿佛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并没有说话。
“唉,荣王哥哥瞎了以后,身子也不如以前了,那穷山恶水的地方只怕也是拿不出什么像样的礼物,倒是难为他亲手做这个弓给我,可这个弓这么丑,我才不要用呢。”
画扇把荣王送来的弓箭拿在手里,他知道荣王是冒险提醒他们。
“飞鸟尽,良弓藏。”
再多的金银珠宝,又怎么比得上这六字提点中的真情实意。
世子看画扇一副伤感的样子,就软了语气,他轻轻抚着画扇的肩膀安慰道,“改明儿我就去和太子哥哥说说,让他把荣王哥哥召回来,省得在那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吃糠咽菜的。好了,你也别伤心了。”
画扇听后,又好似那家长对孩子说教道,“人家好不容易才逃出这个是非之地,你别又害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