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晗听了这番介绍有些发笑,顾安这么说真的好?那可是他顶头上司!眼角余光瞥到曾清并没有不渝,神色一派轻松,能看出来两人关系很好,恐怕曾清对顾安这个下属脾性早就熟知,对此习以为常。一个技术主管跟手下员工关系好到私下出来听演唱会,这里面怕是不会那么简单,张晗没有深究,这是顾安私事,他这个多年未联系的高中同学,可没有权力置喙这些。
张晗继顾安之后,也把裴靖宁介绍给两位认识。很快,四人便熟络起来。
“我一天到晚就对着电脑写程序,无聊透了,还是你这样好,演戏能到处跑,还能上电视,不过我真没想到你会走演艺一途,我还以为你会从事文学创作,当时你写的作文可是有不少都登上校刊,有几篇甚至还上了杂志。对了,你现在在演哪部电视,到时候我一定捧场。”顾安抱怨的同时又带着些羡慕惊讶,不过看他的神色,对现状并无多少不满,这么说只是在发牢骚。
张晗沉吟片刻,如实说道:“我不演了,现在在写文。”
“不演了?”顾安声调微扬,随即反应过来,“写文也不错,要是写好了,赚的钱不知道是我工资的多少倍,你写文这么有天赋,一定能成,还是投杂志吗?”
“没有,我在网上连载长篇小说。”
“哪个网站?告诉我书名,我去瞻仰一下。”顾安脸上带着一丝兴奋。
高中同学进大学后各奔东西,前程有好有坏,他跟张晗只是高一同桌,高二之后文理分班,两人来往便少了许多,升入大学后,更是断了联系。可要说诸多已经不大联系的同学中,印象最深的无疑就是这个只同过一年学的同桌张晗。无论他在写文上的天赋,还是考入魔都本地影视学院,都是一件值得称道之事。不过后者他也是后来才知道,那时已经离校,就是想恭喜一下都找不到正主。
这话不好接,实话实说,便会暴露他曾经是演员的身份,张晗目光投向身侧。
裴靖宁见此,当即接过话茬:“他刚写没多久,怕出不了成绩,徒惹人笑话,这是羞窘不敢说呢。”
张晗:“……”你这是打量着我现在不能回击,借机拆我台呢?
顾安还想再说什么,衣角被曾清轻轻一扯,下意识住了口,转而顺着往下说:“那等你出名了,别忘了告诉我,我还想看你写的书,记得当初你在校刊上发的文章,我可是一篇不落全都看过,真的很不错!”
听顾安这么夸他,张晗能说什么?只能含笑以对。
“两位在哪里高就?”听顾安说他们是做游戏的,裴靖宁便来了兴致。小说衍生版权中,其中一个便是游戏版权,影视他还能找到关系,游戏他就没辙了,只能同其他人一样,走正常渠道。现在有这个机会,尽管只是技术主管,不掺合业务,那也是一个介入的契机,他得把握住。
“九旭网络科技。”曾清压下跃跃欲试,一脸兴奋的顾安,让他开口,恐怕要把公司夸上天。
“不错啊,我记得九旭在全国游戏公司排名中很是靠前。”裴靖宁没想到张晗的同学会在魔都最好的游戏公司上班,还跟技术主管交情不错,不过想起最近似乎很久都没见到九旭有什么大动作,便问道,“你们公司在憋什么大招?这两年并没见有关九旭的大新闻和铺天盖地的宣传。”
听到这话,曾清不由多看了裴靖宁一眼,这人嗅觉非常敏锐,不过这个事关公司机密,不能说,只好挑了个合适的说辞:“公司目前正在开发一款大型网络游戏,遇到点难题,一时半会恐怕还不成。”
曾清好似回答了裴靖宁的问题,实际上只要去网上搜索一下,便能得到这些信息,开发大型网络游戏一事,不说人尽皆知,只要关注九旭网络科技之人,其实大多都知道。
裴靖宁心领神会,很快便岔开话题,四人天南地北地聊着,直到演唱会开始,闲谈之声才消下去。
这真的只是一场小型演唱会,观众只有几百人,不过门票比普通演唱会要贵许多,会所还提供酒水小食,想来利润不低。
张晗聚精会神地听着,他从来没有听过演唱会现场,这个感受很是新奇,因着听众都有些地位,演唱会歌曲不是那种嗨翻全场的热辣劲歌,饶是如此,听到激动处,叫好声也是此起彼伏,足见歌手的功力,所挑歌曲感染力也很强。情绪高涨时,除了那些克制力特别强的,一般人都会被这样的气氛带动。
张晗也贡献了几次鼓掌外加喝彩,在他的认知中,听演唱会听得兴起,要是还顾着面子,放不开,那还不如不来。
裴靖宁见张晗这么投入,偶尔瞟过去一个眼神,小晗真是变了许多,就是不知道这个变化是好是坏。不过就目前看来,性子要比以往活泛一些,关注的事情也多了许多,不再像之前那样,老是将目光放在柳希身上,只这点他便乐见其成。
演唱会结束后,张晗心情不错,两拨人在停车场入口那边分开。
“小安,你对你同学有多少了解,还有裴靖宁,他是大你两级的学长,之前听说过他吗?”上车后,曾清没有立刻发动车辆,拉下车窗问道。
“张晗人还不错,只是高中学业繁重,进入高三后,就很少联系,也就在偶尔碰到的时候才会聊上几句,至于裴靖宁,不是同一级的,没接触过。”
听话听音,曾清想起中途裴靖宁曾状似无意地提起过版权一事,一说两说,便说到游戏版权上。九旭作为一家国内知名游戏公司,与时俱进,买入一些小说游戏版权,这是很平常的行为,他虽然不管业务,这种事情却绕不开他,游戏开发必然要经过他们部门之手。
一般作者除了实体出版之外,影视游戏版权基本跟他们无缘,看来不是裴靖宁好高骛远,就是张晗实力强劲,写文非常有天赋,未来卖出版权可期,裴靖宁作为张晗好友,才会帮着打听消息。
见问不出更多东西,曾清发动车辆,朝公司方向驶去。
之前喝了点酒,裴靖宁测了下酒精含量,见没超标,这才驾车离去。
将张晗送到小区门口,裴靖宁直接驱车回家,走之前说道:“小晗,加油,我看好你!等哪天你卖出游戏版权,公司都可以歇业几个月了。”
望着轰鸣而去的汽车,张晗笑着摇了摇头。游戏版权岂是那么好卖的?特别是像九旭这样的大公司,想要往里兜售难度更高,一般的小说,他们可看不上。
不过这里的游戏版权费还真是超乎他的预料,从曾清口中得知,他们公司近年来收购的小说游戏版权,那基本都是以百万起价,这还是捡漏,作者没什么名气,那种铁杆粉都成千上万的知名网络作家,游戏版权费用更是高到足以让人惊掉下巴。
《巅峰归来》是一篇网游竞技小说,里面的游戏设定,这个世界不曾有,地星科技要比地球发达一些,不知道有没有可能将这个游戏在现实中制作出来。或许真有这么一天,张晗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慢慢陷入梦乡。
第45章
绿原力推《巅峰归来》一书,在自有渠道内能保持一片和谐,除了不想太过让人诟病,留下其中一部分不是很正面的读者评论之外,其余故意挑事言论几乎一出现,就石沉大海,连个水花都扑不起。
饶是如此,当《巅峰归来》快下首页封推之时,网站外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这是读者自发安利之时,被一些人所看不惯,惹来的非议。
网站压下了大多数负面评论,有些顾及不到的地方,也只能随它,反正只是个别网友自发行为,引不起多大风浪。
就目前《巅峰归来》的数据,已经有很多自然榜单加持,就算没有人工推荐榜单,涨势也不会差。问题是这可能吗?绿原下定决心要推这书,自然要将效果达到最大化,虽然网站内已经没有比首页封推更好的推荐位,但还有其他诸多《巅峰归来》一书还没有上过的榜单,将不错的榜单都轮一遍已经可以预见。
不过眼下绿原运营部正将目光转向外界,第一站便是书阅客户端。这是一个电子书籍销售平台,主走渠道,兼营内容,平台所占市场份额不低,但自家旗下小说起来的不多,上面以外站书为主。
绿原早就打通书阅这个渠道,推书上去倒是不难,却无法保证所推书一定能红。各网站都有自己的定位,书阅也不例外,它的受众跟绿原重合度不是很高,《巅峰归来》能不能经受住考验,谁也没法确定。
当然网站也做好了准备,一旦《巅峰归来》不能在书阅出头,他们就要采取行动,不到最后,谁知道结果会如何?
有些小说一开始无人问津,后期却凶猛爆发,一飞冲天,这种例子他们也不是没见过。尽管随着网文圈发展日益成熟,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少见,总归还存在不是?
更何况,《巅峰归来》在绿原大获成功,就算两边受众不同,有之前的成绩做铺垫,扑街概率会小许多,难得碰上这么好的机会,自是咬牙也要坚持到底。不就是多花点钱吗,这点损失网站还承担得起。
绿原上的书,一般在十几二十万就入v,书阅这边情况不同,它上架要晚许多,三四十万很常见,再往上也不是不可能。
张晗得到主编通知,《巅峰归来》上了这期的书阅pk时,有刹那愣住。这事可真新鲜,虽然上辈子他就知道有些网站存在pk制度,但他一直待在,从来没挪过窝,了解归了解,亲身经历这还是头一遭。
张晗先去网上下载了书阅客户端,随意翻了翻,之后直奔目标,寻找自己的文。《巅峰归来》就排在榜首,估计这是网站的手笔,榜首跟榜末,同样情况下,推荐效果自然是榜首好。
由于刚上榜,还看不出来什么,张晗便大致扫了下同榜作者的书。这一翻,还真让他瞧出一点门道,外站书跟本战书泾渭分明,外站书字数普遍比较多,就没一本少于十万字,本站书正好相反,没有一本高于十万字,甚至多数都在五万字以内。
张晗不知道pk规则如何,想必跟字数多寡有一定关系,他正想去敲主编问下情况,锦尘倒是先来了消息,直接把书阅pk大致规则跟他讲了下,并建议他按照之前的频率更新,不用大肆砸稿子,否则接下来不好配合网站宣传,pk不上去,网站会想办法。
张晗单手撑着下巴,事情越来越有意思,没想到书阅跟绿原差别这么大,pk竟然以量取胜。
砸稿子的情况无论在哪个网站都存在,这事本身并不奇怪,但砸稿子形成网站风气的可不多见,至少排名前三的,就没哪一家是如此。日砸百万稿子,这只是个例,大部分人都是按部就班更新,一天发六千到一万字比较常见。
张晗去网上搜了一下,发现书阅第一轮pk还算温和,没多少人一上来就狂砸存稿,越往后,这种现象越严重,到最后一轮,一天两三万不算什么,五万往上都是常态。其实能从这上面看出来,砸稿子越多,小说本身质量越差,但若从单日订阅上来看,能晋级的都比不能晋级的要高。
虽说这有点本末倒置,但张晗也没法说什么,更新也是写手实力的一种。一个人日更一万能赚一百块,另一个人日更三千能赚六十,两者之间孰优孰劣,真不好说。从结果来看,自是前者胜,但从质量上来说,不用想也知道后者更佳。
至于发展前途,若一直保持这个更新量差的话,没准前者潜力更大,同样努力的情况下,差生进步总是比优等生要来得大,既然前者能赚到钱,说明文写得没那么差,起码有一部分读者愿意买账。
虽这么想,张晗可一点都不羡慕那些日销屡创新高的作者,这都是大量稿子砸出来的销售额,也就在总销售榜上露几天头,一旦稿子砸完,书本身不行,很快就会从榜单上滑落,甚至消失。
书阅走了个极端,只要书质量差别不大到一定程度,便以更新量大者为胜,在这样的网站发展,作者更新压力会很大。
感叹过后,张晗将这一消息发给裴靖宁,便不再关注这些,开始专心修文。
《渔夫逍遥行》马上就要出版,排版校对之类早就完成,但在最后检查时,出版社那边发现小说前后质量存在明显差异,便找到张晗,让他看着办,最低要求是重修最前面那十几章,要是时间有富余,入v前那些章节也最好全都修一遍。
张晗有些头痛,修文比重新写文还麻烦,必须在原有框架上发挥,比照着大纲写更让他抓狂。之前那次修文是他自发行为,自是没有抵触心理,这次就有些被动。原本他还想保留这些,作为他在文学造诣上进步的证明,既然出版社那边提出要求,不改确实不大合适,张晗只能硬着头皮上。他先将前面那部分通读一遍,之后才开始着手修改。
张一王强接到来自裴靖宁的消息,当即下载了书阅客户端,时刻注意那边动静。书阅读者比绿原自有渠道读者数目要大一些,不过那边造神能力比较差,书红人不红的情况非常常见,而且读者平均年龄要比绿原这边低一些,黑子喷子比例更高,随便点开一本在销售总榜上的书,底下评论简直没眼看。
在签约网站,作者有权力管理评论区,书阅由于是第三方平台,根本就没法管,只能眼不见为净,反正也不用作者亲自在书阅上发文,放任自流是大多数没有团队支持的作者最普遍的做法。
辰星公司虽然不是什么大公司,但张晗本身给力,前后两本书为他聚集起了大量粉丝书迷,当张一王强看到书阅那边出现好些乱七八糟的评论,有些更是只为黑而黑,两人在书友群里一招呼,呼啦啦一波大军便空降至书阅,战斗一触即发。
或许是不用直面作者,书阅这边差评率要远高于绿原,那些看着一篇游戏类小说占据榜首位置,不满发泄之人,他们发出的评论刚出现在评论区中,一瞬间便被挤到不知哪个犄角旮旯。面对评论的汪洋大海,他们不得不败退。
众人战了个痛快,又如潮水般退去,简直是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让旁观之人看得大呼过瘾,书阅书评区简直辣眼睛,有些成名作者还会有人定期去处理一下,没那个精力的,都选择无视。这么大规模粉丝书迷齐至的场面,他们已经有段日子没看到,这跟张晗还是新人有关系。一般成名作者早就熟悉这一套,身后团队只会引导部分粉丝过来清场,并不会一次召集这么多人。
以后支持张晗的团队或许也会这么做,不过现在吗,谁在乎这个?调动书迷出击,不但能解决事情,还能增强粉丝凝聚力,何乐而不为?
这么一闹,不少路人因好奇点进去看《巅峰归来》一文,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就有部分人掉进坑中再也爬出不来,大呼邪性。
一时间,文下催更评论占据了整个书评区,可惜,张晗根本没办法回应这事。
张一跟王强见这么下去读者恐怕会起逆反心理,忙想法子进行安抚,见多数读者都表示理解之后,就算有个别还在闹,两人也不再管。小说又不是金钱,做不到人人欢喜。
绿原运营部见《巅峰归来》在书阅上成绩不错,立即展开下一步行动,错开时间,将文推到网站打通的各个渠道上,一时间可谓是遍地开花,连网文圈子都受到震动。
纵观华夏网文史,就没见过哪本书被网站这么卖力推广,即便是至今为止最火的那本书,都不曾有这个待遇。
就这还没完,不久大家便发现,各家门户网站上开始陆续出现《巅峰归来》一文的推书广告。这可是实打实花钱宣传,比上渠道推荐更让人疯狂。第三方平台就算《巅峰归来》不上,也会有其他书占位,这个费用没法省,最多也就购买榜单排位名次时多花上一笔。
凭什么一个新人作者能得到这样的机会,而他们/他们的男神女神却不能?绿原的动作,积累起了大量作者读者的不满情绪,网上关于《巅峰归来》不利言论开始增多。
第46章
合作三方之中,除了张晗之外,另两方时刻关注着这些,只是不等他们行动,《巅峰归来》书迷就自发形成了一道防线,网上到处硝烟四起,敌我双方战得如火如荼。
绿原这么大肆推广《巅峰归来》一书,得罪了不少人的同时,被小说吸引的人只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