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陈志军歇下喘口气的时候,已经快到陈国强的生日。
陈志军扶着苏英华在床边坐下后,转身进了洗漱间,再次出来的时候,手里端着一盆水,在媳妇跟前蹲下。
“今天三叔说爸生日那天,把大姐二姐叫回来,咱几家聚聚,你怎么不同意?”苏英华双手撑着床,看着陈志军的头发,“我看爸倒是有几分愿意呢。”陈国强原来说不用办,只是陈邦强这么一说,他有些迟疑了。
陈志军脱起媳妇的鞋,“三叔家事太闹人,而且二姐也不愿意见他们,到时候反而弄得不愉快。”最主要的是,人来了,还不是得他媳妇伺候。
陈邦强打什么主意,他一清二楚。不就是没和二姐和好,想借他们的名义把人叫来,到时候再当众表个态,逼二姐认他。
前几天就跟他说过这事,只是他没应下,不想他今天又在家里提起。
他试了试水温后,把媳妇的脚放到盆里,“烫吗?”
“不烫,刚刚好。”苏英华笑得甜滋滋的,自从她显怀,不管陈志军当天有多累,都会替她洗脚,尤其是她肚子大得站直身子看不到脚的时候,连鞋子都帮她穿。
见媳妇摇头,陈志军搓着她的脚背,“爸愿意的话,可以把大姐二姐他们叫来。”三叔家就算了。
苏英华听懂了,她也明白志军为啥怎么说。
也不知道陈邦强是不是以前被压制久了,自从上回打过马盼娣后,三天两头地跟马盼娣掐上了。要是他真敢光明正大的动手到也罢,偏偏喝酒之后打人,等清醒了,又很怂地跟马盼娣赔不是。马盼娣也不是个吃得了亏的,现在那个家里见天儿的闹个没完没了,弄得陈志宝以前还会回家,现在成天在外胡混、晃荡。
陈国强劝了,最后疲倦地不想再管陈邦强的事。
她摇了摇头,迟疑地说:“二姐会来吗?”陈来娣现在是愿意跟娘家来往,但那也是他们过去她那边不会被赶出来,想要她来小陈村,怕是有点难?不过毕竟是陈国强的六十九大寿,或许愿意来。
“我找个时间去问问二姐,二姐挺惦记爸的,好了。”陈志军倾身拿过一条洗得发毛发黄的毛巾,随意地说起,“今天碰上建党了,建党说苏英秀跟张建平闹的厉害。”
苏英华配合地抬起双脚,任由陈志军替她插脚,闻言皱了一下眉,“他们又怎么了?”苏英秀嫁走了,关于她的消息反倒比没嫁前的多,这都亏了王建党,上回陈志军问起张建平,王建党说不出来,那之后他就留心起张家,只要张家有个啥事,他会告知陈志军一声。
张家是不住前门街二十九号了,张建平结婚,总不能在别人家的草棚,张家就在附近租了间房,所以王建党想知道张家的事还挺容易的。据他说,苏英秀嫁过去后,张家一直就没个消停。
她往里挪了挪,撑着腰缓缓地靠在床头,舒了口气,看着陈志军端着洗脚水出去又回来,好奇地问:“上回是张建平昧下张家给的婚宴钱去赌,这回呢?他又偷钱赌了?偷的事谁的钱?苏英秀的?她不是挺支持的吗?怎么就吵起来了?”
这说的是冯春苗在忙完地里的活,依旧没等来张家承诺给的钱,再也忍不住地上门去了。张家父母说给了,冯春苗没拿到,最后还是张建平说漏了嘴那笔钱让他拿去赌了。
张家理了亏,可他们手里也没多余的钱再给张建平。钱拿不出来,只能打了一顿张建平给冯春苗看,冯春苗仍不干休,闹腾得厉害,后来还是苏英秀把冯春苗哄了回来,为这,张红霞说冯春苗在家骂了好几天。
王建党只说张家闹翻天,原因啥的没说,陈志军也不清楚内情,“为啥不清楚,建党说屋里闹得挺凶的,关着门不让人进,敲门也没人理会。要不,我明天去打听打听。”
他坐到床尾,轻轻捏起媳妇的脚,媳妇最近每晚都会腿抽筋地疼醒,他不能替媳妇痛,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睡前给媳妇按摩。
“不用,我猜过不几天大嫂就会来说了。”冯春苗上门讨钱就是张红霞说的。
不想第二天苏英秀背着个包袱回娘家了,然后张红霞拖着脸色不太好看的苏卫国过来了,夫妻两一手抱着一孩子。
张红霞轻轻晃着小平安,怒骂道:“之前怎么说的,口口声声说不干卫国的事,轮不到卫国管,出了事,要人撑腰了,才想到卫国,我很不恨地把那些话劝甩到那娘俩脸上。”她胸口起伏,唾沫四溅,扭过头瞪向苏卫国,“这回你要真替苏英秀出头,我就带着两孩子回娘家去。”
也不理苏卫国的反应,见一头雾水的苏英华,忙解释道:“苏英秀跑回来说张家人根本就没有要她接班的意思……”
苏英秀在得知张建平欺骗的后,仍旧愿意嫁过去,不就是为了张父许诺的婚后接班的事,回门之后她暗示问张父关于接班的事,张父敷衍了过去,可不想她偷听到张家两老谈话,他们想要女婿接班。这下事大了,苏英秀站在门外火冒三丈,当即就闯了进去找他们理论,让张父明儿就去办手续让她接班。
张父不愿意,那话搪塞苏英秀,或许看清了张父的目的,或许正在气头上,吵了整整一天,苏英秀等天亮了就收拾东西回娘家,大有不让她接班她就回去的阵势。
冯春苗虽然气苏英秀有了婆家往了娘家,但到底是疼了多年的闺女,听说她受了欺负,开口就让苏卫国上张家去,张红霞一看苗头不对,拉着苏卫国抱着孩子上陈家避祸来了。
别看张红霞气愤的样子,其实她心里蛮乐的,巴不得苏英秀越惨越好。不过瞧着苏卫国神色不对劲,不敢表现得太明显。
张红霞幸灾乐祸地说着,苏卫国一言不发地沉默着,双目无神地盯着远方看。
他对外界的声音一概充耳不闻,默默地想着自己的心事,直到张红霞推了推他,苏卫国惊醒过来,迷茫的看向张红霞,张红霞惊疑不定地说:“爸让你回去呢。”
苏卫国眨了下眼,张红霞继续说:“前头的林大娘说爸在找你,让你赶紧回家。”
他爸找他?这回他听明白了,霍地站起身,快走两步,又慢了下来,这个时候找他,还能为了什么?他心知肚明,可他却不想去,早在苏英秀点头说嫁那会,他就下定决心不管她的事了。
“卫国,你咋还在这,你爸找你半天了,快回去。”买好东西的林大娘转头见他站在屋门口,忙开口催促。
苏卫国再不情愿也不得走,张红霞也猜到苏德富的目的,怕是冯春苗说动了苏德富出面来劝苏卫国,担心丈夫不好拒绝,她匆匆跟苏英华说了一声,追了出去。
苏德富脸色铁青,点点哭个不停的苏英秀,“卫国,你来得正好,把你妹妹送回张家去……”
“爸,我不回去,张家不给我个说法我不回去。”苏英秀不敢置信地惊叫,原以为她爸叫她哥回来替她出气,怎么也想不到却是送她回去,她爸不是最疼她的吗?“妈,我不要回去,我不回去。”
苏英秀紧紧地抓住冯春苗的手臂,一脸的惊慌失措。
冯春苗心疼得直抽气,斩钉截铁地说:“不回……”
“你给我闭嘴。”苏德富凶狠地截住冯春苗的话,横了她一眼,“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水,哪有闺女回娘家住的,你去瞧瞧,谁家闺女嫁出去不到半年就回娘家的,大丫头什么时候回来住过?你这是想让我在村里抬不起头?”
冯春苗脸色一白,苏德富说了这么多,最后一句才是重点,他怕丢人。
不得不说冯春苗猜到了真相。
有个城里女婿,苏德富走在村里各个角落,谁不是高看他一眼,他走哪到哪,都有人巴结讨好,连看不顺眼的人暗讽他“卖”闺女,都有人抢着替他说话,他哪乐意苏英秀跟张家崩了。
苏英秀神情惶然,急着地望向冯春苗,冯春苗艰难地冲她摇了摇头,苏德富定了的事,她没有办法啊。
苏英秀愣了一下,而后推开冯春苗趴在桌上埋头痛苦,任是冯春苗如何安慰,她丝毫不理会。
回来的时候她志气昂扬,非得让张家两个老不死地好看,不料到家不到半天,她爸就要送她回去,这一回去,她--
“爸,我不回去,”苏英秀突然抬起头,垂死挣扎一番,“让我住几天,等建平来接我,我就回去。”这样回去,她在婆家就再也直不起腰了,婆家原本就瞧不上她,没了娘家撑腰,更不会把她放在眼底。心里隐隐有丝悔意,要是早知道如此,她开始就不会得罪婆家,也不会跟公婆闹上。
不管苏英秀怎么哀求,苏德富不为所动,最终苏英秀当天就回去了,但不是苏卫国送的,他说不管苏英秀了,是真的不管,还是冯春苗陪着去的。
等苏英华得到消息后,她久久未语,倒是陈国强又是叹气又是摇头,“你爸这回做法真让人心寒。”就他看来,苏英秀是有不对,可她“上当受骗”也不假,身为娘家人却不出头,莫怪苏英秀一路哭丧着回去。
是心寒,苏英华想,苏德富能宠苏英秀上天,可一旦触及他的脸面问题,立马能翻脸。
这一点她早就认清,但再一次心惊不已,反倒冯春苗对苏英秀而言是个慈母,全心全意地替苏英秀想,听说这次她去张家,为了苏英秀,对张家人低眉顺眼来着。
陈国强话说出口就后悔了,毕竟苏德富是儿媳妇的爸,当着人家女儿的面说人闲话,这事不地道。
见陈国强满脸通红,苏英华愣了一下就猜到了原因,笑了,“爸,听志军说村里要通电了。”也不提那茬话,怕陈国强更不自在。
第七十章 七十
陈志军人脉广,消息多,听说上面要给村子里通电,他兴奋得转头回来就跟绣说。苏英华听的稀里糊涂的,什么灯泡、电视机啊,通通不晓得,不过见陈志军高兴,她也跟着乐,等晓得灯泡比煤油灯亮多了,有了它,大晚上就跟白天似的,还有那啥电视机,能看戏,她是不知道陈志军描述的小小的方方正正的盒子怎么把人装进去,但她挺期待的。
同样期盼的还有陈国强,“真的吗?通电好?什么时候来按电线?咱家得备好灯泡,让志军多买点,”不得不说老爷子卖东西时间长了,满脑子的生意经。
还别说,这真的算是一门路,就是不清楚志军能不能搞到货源?
苏英华默了默,笑了,“爸,啥时候还不清楚,就是有这么一说,不过城里很多人都在说,想来这消息假不了。”这事还是一个有亲戚在政府里头工作的客户跟陈志军说的,公家的人都这么说了,这事是真的可能性很大。
虽然还没影,陈国强仍然激动不已。没过多久,小陈村全部的人都知道要通电的消息,和陈家三口子一样,大伙可、乐了,连小孩都晓得,通电了就能按上灯泡,以后再也不用羡慕的看着远方城里的隐隐灯光。
在他们沸沸扬扬、七嘴八舌说着通电的事,陈国强过了他人生中第一个生日。其实村里不兴过生日的,也就现在有条件的,在孩子生日那天煮碗面,窝个蛋,大人就没这待遇了。
而陈国强小的时候,饭都吃不饱,谁还有心思惦记着给他过生日,后来大了,扛起这个家,为生存填饱肚子奔波,且记得他生日的人也陆陆续续不在了,更是想不起过,直到老了,有了媳妇,这才有了他第一个生日。
这得说苏英华终究在这个世界的世界太短,不清楚,在她上一世,像陈国强这样上了年纪的,家里都会热热闹闹地办寿诞,这是福气。
不过陈国强过生日也没有往外宣扬,他过生日那天,来的人不多,就陈招娣母子三人跟陈邦强。陈来娣终究是没有过来,不过她人没来,礼却到了,一双亲手缝制的鞋,在陈国强生日前一天托人带过来。
虽然陈来娣没到,陈国强免不得有点失落,只是看着陈招娣两个孩子跑来跑去,又瞅见媳妇的大肚子,很快又高兴起来了。
他一身崭新,身上是苏英华两口子孝敬的衣服,手上是陈招娣送的拐杖,脚下是陈来娣做的鞋,精神抖擞坐着跟陈邦强说话,眼睛瞧着跟前儿子带着两外甥上蹿下跳,乐得合不拢嘴,连看到陈邦强那点小小的郁闷也没了,“国强,怎么不把振兴他们姐弟带来。”他这话问得很真心,老二家的孩子,是挺糟心的,可孩子多就是不一样,家里热闹多了。
见大哥心情好,正酝酿好情绪要跟大哥唠叨二闺女没来的陈邦强,嘴巴张了半天,才闷闷地憋出话,“志宝媳妇带孩子还在娘家住呢。”志宝成天见不到人也就罢了,儿媳也有样学样,不着家,隔三差五往娘家跑,还有闺女不认爹,陈邦强心里苦。
他哭丧着脸,陈国强的好心情顿时飞了,不乐意了,“做啥样,摆出这幅模样给谁看,你不想来趁早走。”爱谁谁的,看着烦。
这阵子被大哥训得多了,陈邦强很没眼色的继续吐苦闷,“大哥,你是不晓得,我这日子没法过了,志宝,志宝不见人影,志宝媳妇也不拦着劝着点,有空就回娘家,在家也躲在屋里不出来,挡着不让孩子跟我走近,家里就志宝他娘,我俩坐着大眼瞪小眼的。你说,这还是家吗?”以前嫌家里吵,现在冷清得可怕。
怨得了谁!陈志军瞪了他一眼,这都是自找的,“志宝媳妇不是跟娘家那边断了吗?”啥时候开始重新走动的。
“好像是那回事,就是地里干活那会,”陈邦强皱着眉头想了会,不是很确定地说,“为这事她娘家兄弟上门了,事后志宝媳妇就跟娘家有来有往了。”说起那回差点出人命,他心有余悸,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不管啥原因,陈国强挺为张青青与娘家来往的事高兴,就不说有娘家撑腰在婆家站得住,单单是多个地方去也是好的,没见着张青青多在外走走,性子都变好了。
谈了会张青青,就谈通电的事,说完电的事就扯苏英华肚子的孩子,陈国强任是不给陈邦强开口说陈来娣的机会,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让他去劝陈来娣,哪是不可能的。
陈国强说的口干舌燥,拿起手边的水喝,陈邦强终于逮着时机,“大哥,来娣……”
才说了几个字,就被苏英华打断了,她从厨房间里出来,“爸,三叔,国栋国樑吃饭了。”
“嗯,”陈国强转着脑袋找陈志军,跟前就俩孩子,刚刚还在这儿的,哪去了,扬着声喊,“志军,志军。”还不快去帮你媳妇和大姐端菜。
苏英华扶着腰,手里拿着筷子说:“爸,志军在厨房。”紧跟着陈志军一手一只盘子,从厨房出来,“来了,来了。”
上菜的上菜,分筷子的分筷子,挪凳子的挪凳子,大伙开饭了。
没说完的话硬生生地咽了回去,陈邦强心里不痛快,不用别人劝,他拿起陈志军刚刚给倒满酒的碗喝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