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楚乔的信却如晴天霹雳,令他陷入了深渊里。
原来燕洵因为当天在天牢里身中奇毒,伤口根本没有痊愈,而且情况已很凶险,但他却一直只是在欺暪自己!
洵儿,为什么你要对我们这么残忍?在你最脆弱的时候,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毅然把我推开?
洵儿,你要等我!你曾说过的,你一定会等我!你决不可以食言!
想到这里,宇文玥快马加鞭,命月卫日夜趕路,盡快回到燕北去!
明天便是大军出发的日子,这天晚上,燕洵独自留在王府的寝室内,什么人也不见,连楚乔、阿精等也不例外。
躺坐在床上,他轻轻替自己包扎伤口,再用衣服好好遮掩,在两军相接前夕,若己方将士得知自己的王危在旦夕,定会大损军心,所以,不管伤口怎么痛楚,身体怎么虚弱,他必须抖擞起来强撑下去。
是的,他答应过程鸢,好好珍惜自己,可是,作为燕北王,他有要肩负的责任,整个燕北的安危就在自己手里,他焉有临阵退缩苟且于府中,让众将士孤身作战之理?
这段日子,毒发明显频繁了,除了身上多个伤口同时剧痛难耐外,五脏六腑也是如撕绞般痛楚,偶尔还会吐出鲜血。也许,这一仗会是自己的最后一战,也或许,
自己离死期已不远了。
其实,当年在九幽台上,自己早已死了,这些多年来,全凭着仇恨支撑自己活着,他已很累了。死,他从来都不怕,只是,他还有未了的心愿,还有不能放下的人。
穷尽了一生,始终未能手刃魏帝为家人报仇,也未能遵照母亲的遗愿,好好管治燕北。如今燕北仍处于百废待兴,还不时受到大魏和柔然的威胁,然而自己,已再没有力量守护它了。还有宇文玥,自己或许不能遵守诺言等他回来。
他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只可惜,时间真的不多了。
今次与大魏大战,是他能为燕北做的最后一件事,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此仗绝对非胜不可!
第 35 章
三十五
今次燕北与柔然一战元气大伤,大魏于此时进犯,燕北的情况实在不容乐观。跟几年前不同,燕洵已再没有放弃燕北城池而取长安的打算,那时他刚回到燕北,一切都那么陌生,就连燕北的子民都没有一个欢迎他回来,令他不禁心灰意冷,可现在已重新建立对这里的深厚感情,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是自己视如至宝的一切,他绝对不会再因为要攻打长安而放弃自己的家园。
他很清楚,以他现在的状况,别说是要取魏帝的命报仇,就是连这仗保住燕北也不容易,或许,自己注定了含恨而终了,他不知道,在与死去的家人重逢时,该当如何面对他们,他们的大仇,自己是报不了了,他唯一可做到的,便是拼尽力量保护燕北而已。
宇文玥,对不起,为了燕北,我不能谨守对你的承诺了。我是燕北的王,身负着保家卫国,保护族人的责任,背负着整个燕北一族的性命,带领着燕北千万将士,我不能退缩,就算是用尽最后一口气,也定要亲身带兵上沙场作战!
也许,在你回来时,我已经不在了,但无论如何,很感谢你给我的快乐日子,也全因为你,才能令我摆脱仇恨,重新过属于自己的生命,重新再找回自己的良知和人性。
今次大魏志在必得,燕北当然也不会坐以待毙,只在城里死守绝不是良策,纵然经过固本培元,燕北的城池已不像从前那么脆弱不堪,但面对大魏的大军,也没有能守住的把握,要从劣势中反败为胜,必须好好利用自己的优势,痛击对方的弱点。
燕洵早已与一众部下好好研究,魏军远渡而来,而且深入燕北腹地,对燕北地势环境并不熟识,燕北山多,山路险峻,是一大优势,燕北军大可以逸待劳,利用地势之利,趁其不备突袭魏军,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因此他已派了楚乔镇守红川城,而自己则带兵偷袭魏军。
燕北男人向来骁勇擅战,即使处于劣势也绝不退缩,再说,现在的殿下已不同当年,那野心勃勃,年少气盛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深思熟虑,顾全大局,此时的他,以保卫燕北国土和人民为首要,已不再像从前一样为了仇恨而任意牺牲人命了。这样的殿下,他们甘愿拼命誓死追随,而且,殿下每次都会亲自上场杀敌,对振奋军心大大有利。虽然今次魏军来势凶凶,燕北将士也是无畏无惧,势要战至淌尽最后一滴血,也决不容许大魏进犯家园半分土壤。
全军士气高昂,燕洵更是不容许自己在此刻倒下,无论怎样,也撑到击退魏军为止!
魏军领军的是襄王,绝对不容小觑,经过多日研究后,燕洵大概掌握了魏军几处必经的地方。要攻下燕北,先要破红川城,这条正是通往红川城的必经之路。这一带山多路窄,地势险要,附近树林又多,正好利于埋伏,燕洵早已带兵前来驻扎,就只耐心等待魏军通过。
据探子回报,估计魏军明日便会到达,燕洵已命大军严阵以待,只要魏军一到,立即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也许因为战意高昂,身上的伤竟出奇的不痛了,而且身体也回复了力气,之前时时常昏倒头疼的情况也大大改善,他更有信心,以现在的状况及自己的部署,明天定可以大败魏军!
听到今次大魏领军的是襄王,宇文玥不禁忧心不已。他们曾并肩作战,联手杀敌,襄王的实力他最了解不过,魏军大军压境,燕北又是刚与柔然大战元气大伤,这一仗,燕北的胜算本已不高,再加上燕洵现在的身体状况,万一此刻毒发,定会大乱军心,城池也会不攻自破。
在燕北的那段日子里,宇文玥已把那里视作自己的家了,燕洵说得没错,对比起充满明争暗斗,人人各怀鬼胎的长安,燕北无疑是一片纯净的乐土,他爱燕洵,也自然会守护燕洵的家国。从前只盲目一心忠于大魏,而忽视了对自己最重要的人,而现在他终于明白到,是不是大魏的臣子,已经不重要了,眼下最重要的,是要和燕洵并肩作战,一起守住燕北!
他召来了月卫,和他们一起研究了魏军进军的路线,以他对燕洵的了解,他必定不会坐以待毙,定会选择主动出击,而地势越是险要的地方,对他突袭便越有利。
以他和月卫的力量,并不足以对付魏军,但要做些小动作助燕洵一把,却是绰绰有余。
大军出战,粮草先行,魏军远道而来,而且人多势众,粮草更是重要,自己只要断了这一命脉,军心必会大乱,燕洵此刻突袭,定会如虎添翼。
≈quot;月七,召集月卫作好准备,今晚行动!≈quot;
大魏大军来势凶凶,从前的燕北也不足为惧,更何况是与柔然刚交战完的燕北?可是,元彻也不敢大意,因为他很清楚,以燕洵的狠劲,绝不会是束手就擒任由宰割之辈!
燕洵这匹狼,留着绝对是大魏的心腹大患!虽然收复燕北也是志在必得,可对元彻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取燕洵的命!
上次燕洵放弃燕北直取长安,令大魏大大失算,若不是为了救楚乔退回红川城,长安早已落入燕洵的手中了,经过了那一役,元彻更是不敢大意。
他太看不清燕洵这个人,他用兵并不会按常理出牌,实在不易对付,如果此刻宇文玥在的话,要拿下燕洵,自己便有更大的信心。
宇文玥是最了解燕洵的人,当年阻止燕洵血洗尚武堂,也全是他的功劳,只是,他这几年来行踪飘忽,甚至一段日子也了无音讯,而自己在出战前,也是没法联络到他。
宇文玥与燕洵的事,他也曾听闻过,当年宇文玥为了大魏而断燕洵后路,导致两人反目成仇。但如今宇文玥对燕洵是否旧情复炽,他实在不得而知。
如果宇文玥真的被燕洵迷惑,对大魏倒戈相向,他们的兄弟之情,也从此一刀两断!而对于这位曾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他身为大魏的王子,也决不会留手!
第 36 章
最终回
待天一亮,大魏军队便整装待发,准备继续前进。一路以来都没遇到什么阻碍,可元彻心里清楚,燕洵这人绝不简单,这也只是风雨前的平静罢了。
再走一两天的路程,便会到达红川城,只要攻下红川城,便可势如破竹直取燕北!率兵远征必须争取时间,越是拖延对己方大军越是不利,这点元彻当然明白。走过了广阔的平原,大军开始进入了山地,此处地型复杂,易守难攻,所以叮嘱属下多加小心,慎防受到偷袭。
大军浩浩荡荡向前迈进,然而,就在此时,传来了一个令人措手不及的坏消息!
“报告殿下,大事不好,粮草被劫了!”
“什么?”元彻闻言大惊: “现在情况怎样?”
“对方大约是十几个蒙面人,个个武功高强,手法熟练,我们虽然人多,也不是他们的对手,粮草皆被抢去了!”
没有粮草,又如何继续打仗?元彻正在沉思该如何应对时,另一个坏消息又接踵而来!
一大堆落石突然沿着陡峭的斜坡落下,魏军都处于极窄的山路上,根本没有躲避的余地!剎那间已有多名士兵上伏,魏军立时乱作一团。
“稳住!不要自乱阵脚!” 元彻的命令明显作用不大,因为随着大石落下,在附近的丛林里埋伏的燕北军已经从四方八面进攻。魏军被困于路上,进退不得,只有挨打的份儿。
“可恶!” 元彻慌乱未定,却有一支箭向自己射来,那箭既刚且准,幸好元彻身手了得,用尽全力闪身一避才逃过一死。箭法如此刚劲有力又准绳无误的,他知道那人必是燕洵无疑!
“燕洵!!!” 元彻向敌军看去,果然是燕洵!一箭射失,燕洵没有放弃,再来一箭,元彻不敢怠慢,立即举起盾牌去挡。随着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燕洵不再拉弓引箭,拔出了配剑,把向他冲上来的魏军毫不留情,清脆利落的一一砍杀掉。
燕洵当然明白擒贼先擒王的道理,虽然偷袭成功,但论兵力始终是敌众我寡,得在短时间内促战促决,最佳的办法,就是首先拿下元彻!
魏军粮草被抢的消息已传至燕北大军,燕洵虽然猜不到是谁来助自己一把,但这对挫败魏军士气极有帮助,这也大大振奋了燕北大军的军心。
如今形势大好,正好是乘胜追击的时候,燕洵当然不会放过此大好良机,清除了元彻身边的士兵,两人距离只近在咫尺,来势凶凶的燕洵想先发制人,雄浑有力的剑已向元彻攻去!
元彻虽为王子,但连年征战,绝不是平庸之辈,武功与燕洵也是半斤八两,燕洵明白,以自己现在的体力,并不能撑多久,必要促战促决,所以每招都是既狠且辣,剑剑都攻向元彻的要害,而元彻当然也不是省油的灯,悉数挡过之余也是剑剑向燕洵刺去。两人之间互有攻守,难分难解。
两人不知已交手多少招,始终还是没分胜负,但燕洵明显感到渐渐吃力,身上的伤口因为剧烈的动作被生生撕开,鲜血迸流,然而现在骑虎难下,除了硬撑着忍痛进攻之外,实在别无他法。
观察入微的元彻也很快发现了燕洵的异样,而且他的反应也迟缓了不少,看来是受了伤,然而他们交手多招,却是谁也伤不了谁,他是因何受伤的?自己也不清楚,不过这也不要紧了,他只知道,这正是取他性命的好机会!
元彻的剑越来越快,也越来越狠,燕洵只是一个劲儿去挡,身上又添了几度新伤,一时处于劣势。
“殿下!” 见燕洵情势不妙,阿精想上来迎救,却被魏兵重重围住,急如锅上蚂蚁。
看来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感到自己的血不断在流,继续下去只会因失血过多而昏厥,必须在此之前作最后反扑方有胜算!
想到这里,他再也顾不了撕裂的伤口,也不管如泉涌出的鲜血,他要豁出一切,才能扭转劣势!于是拼发出身上所有余下的力量,孤注一掷,向元彻全力一击!
燕洵的狠劲,元彻当然知道,在战场上,他就是一头不顾生死,拼命战至最后的狼!抛开生死全力一搏的敌人最是可怕,而眼前已视死如归的燕北狼,就如蓄势待发的雄狮一样,散发着凌厉的杀气、锐气和霸气,可这并不会令元彻惧怕,他越想促战促决,元彻便越是要跟他纠缠不休,只要慢慢消磨他的体力,加剧他的伤势,便能轻易取他的性命!只要燕洵一死,燕北军也定必军心涣散无心恋战,胜利也当然会属于大魏!
燕洵拼尽力量一击,元彻也是出尽全力去挡,两剑相交,上演一场力量的比拼。
若是换作平日,燕洵的体力绝不会输给元彻,可是中毒后元气大伤,现在全身的伤口都在剧痛,大大削弱了他的力量,只听到 “咣”的一声,燕洵手中的剑落在地上,而元彻的剑已结结实实的砍了在他的肩膀上。元彻见状乘胜追击,又是狠狠一剑刺向燕洵胸口,燕洵急忙闪避,但剑仍刺进了右胸,他再已支撑不住,整个人从马上倒了下去。而元彻当然不会放过他,其他魏军也是一样,刀刀砍向倒在地上的他,他只能翻滚着身体狼狈避开,但不一会身上已中了多刀,血更是疯狂的流淌,因为大量失血,视线已渐渐模糊,只能本能地躲开攻击,然而他很清楚,自己再难以顽抗下去,也许,这里就是他的葬身之地!
元彻见燕洵已彻底失去抵御能力,机不可失!一剑向燕洵的心脏刺去!
在电光火石间,就在燕洵以为自己九死一生时,那剑竟然却没有刺下去!
因为,元彻中箭了!
那并不是其他的箭,而是宇文玥的冰雪箭!
“宇文玥?”中箭倒地的元彻向着箭的来源看去,在这重要关头暗箭伤他的,不是其他人,而是曾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
燕洵是自己的最爱,元彻是自己的兄弟,两个人宇文玥都不愿伤害,要暗算与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绝对非他所愿,但眼看燕洵已踏进地府半步,自己无论如何也难以袖手旁观。他始终念及兄弟之情,并不想杀元彻,就只想阻止他对燕洵动手而已,所以并没对准元彻的要害,目的就旨在伤他并逼他退兵。
双方的主帅都已倒下,两军一时无主陷入了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