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明天要回她自己的家了,已经嫁出去的她,过来走亲戚,来住10天,刚开始我以为10天很久,没想到已经到了最后一天。
聊到去深圳,我确实挺期待的,这是我第一次出门打拼,所以有很多憧憬,30岁了一直是读书玩游戏,第一次要去远方,寻找未来,确实忐忑。
如果不是还有20多天过年,我现在可能就去深圳了,等待的日子太烦闷了,还有45天才三月份,这些天,除了写书,玩游戏,看书,看电视,我也没其他事做了。
看到一些美丽的风景图片,美的让人心碎,我想如果去住几天我会很开心,我想如果我抛弃一切在那如诗的风景里住一辈子,与世无争,不参与到这个俗世去,我不愿意,至少现在的我不愿意。
回想这十几天平静的生活,我才知道,我还是喜欢奋斗,喜欢在人群中拼搏的生活,他让我充实,每天平静的吃吃喝喝的生活给我太多的不安感,我宁愿在奋斗中死亡,也不宁愿躲在如诗的风景里空虚。
天生的劳碌命。
此时此刻的我,或许被欲望包围,或许被璀璨的世界吸引,但是就是无法放下全部去过平平淡淡的隐居生活。
我们是要变强,而不是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
触摸的到的真实,比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有长久的震撼力。
我想把我的想法写出来,符合世界需要的我想完成它,完成不了,我也相信其他人能完成,因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们是一致的。
告诉别人这是对的,这是错的,他就会信吗?
我个人的经验是,书本里的知识我都会结合现实的经历,去一一反复推敲。
我们写书也好,教书也好,传道授业也好,我们是把自己验证过的知识讲给听的人听,然后他再去验证,最后相信和不相信就看他自己的生活经历了。
就好像写这个书,某一天写的字少了,我会担心明天写的更少,久而久之,我会担心自己不写了,如果某一天晚饭前字写的有点多,那天晚上我可能就会很放松,玩游戏看书看电视,然后可能一个字都没多写。
同样,如果我们每天中餐晚餐吃的十成饱,连续一周或者十几天后,我们有一天中午或者晚上就不想吃饭了,看到饭都抗拒,然后饿了一餐之后,又很想吃饭了。
我们的想法,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变换而变化。
思想是无形的,是抽象的,跟道一样,可以讲明白一些,也可以完全讲不明白,但是我们的身体是真实,世界上的物体也是真实的,所以现在讲的客观和主观,就是要我们分清,什么是客观,什么是主观。
至于客观和主观,谁大于谁,各有各的争论。
客观,太阳的东升西落,人每天要吃饭,睡觉。
主观暂时错误的是,我们以为世界围绕着自己转,地球少了我就不转了。
主观运用的好是,鸟可以在天上飞,那为什么我们人不行,既然人不行,我可不可以借助工具,于是有了热气球,有了飞机,蝙蝠有超声波,那我们人类是否也可以千里传音,于是有了手机。
主观并非全错,客观也并非不可改变,水可化气,亦可结冰,所以说水这种客观的东西,有了条件就能改变。
我害怕的东西是什么,我也不知道,老子说的小国寡民,今天已经回不去了,不见可欲,也不可能了,今天,时代给了我们太多欲望,给了我们太多想要追逐的东西,我也无法幸免。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