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架到!”
文武百官均跪在两旁,小皇帝赵建赶忙从龙椅上走下来迎接。
杨青跪在地上没有做声,文武百官也都搞不明白太后这个时候过来干什么,虽然老皇帝出走后太后代管过一个月的朝政,但自从新帝上任以来太后还从来没来过这太和殿,今天忽然来访谁也不知是何用意。
大殿鸦雀无声,脚步声音临近,百官高呼:“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平身!”
一个雍容的声音平淡地说道。
赵建走到太后身边,欠着身子问道:“母后怎么来了?”
太后笑道:“哀家来看看你那救命恩人,听说今天就要给他安排官职,人家对我皇家有大恩,咱们可不能亏待他啊。”
“母后放心,大臣们正在商议,不时就会有结果,肯定会让您满意。”
太后笑道:“那便是最好。”
杨青听着他们母子俩的对话听明白了,原来太后是要给自己安排职位,看来她们还是挺懂人情事故的。
大臣们也都面面相视,有太后给担保,他们也不好把官职压的太低。
这时一开始反对封杨青一等宝探的老臣站了出来,对太后说道:“回禀太后,杨青并无军功,况且年少,官职太高恐怕不能服众啊!”
太后走到龙椅前,有太监在龙椅前面又加了一把椅子,太后走在上面问道:“黄大人,那依你之见,你觉得给杨青安排给什么官职才合适啊?”
黄炳程,黄大人,当朝一品,三朝元老,他的话在朝堂上是相当有分量的。
黄炳程说道:“回太后,微臣认为,杨青虽文武双全,可谁都没有见过,仍得历练历练。但他救了皇上,有大功,所以官职又不能太低,所以微臣以为,给他安排个二等宝探最为合适。”
黄柄程看了一眼小皇帝和太后,见皇帝脸色不悦,继续说道:“这一来是历练历练,二来也能和同僚搞好关系,三来嘛,以后有了军功再升官进爵也好有个说法。”
太后闻言一笑,“黄大人所言极是。”
太后说完看了杨青一眼又道:“但杨青确实救了皇上,这样的功劳着实不小,你们都说他文武双全,哀家认为给个主探都不为过啊!”
太后的一番话再一次引起了轩然大波,一等宝探都觉得是大官,现在又要给个主探,黄炳程赶忙拦道:“太后三思啊,主探的官职着实太高,还请太后收回成命。”
其他大臣也都附和道:“请太后收回成命。”
杨青也搞不懂这娘俩是唱的哪一出,这是给自己走后门还是给自己招恨啊。
主君阁是隶属于朝廷对于江湖和处理各大事件案件的专业部门。
主君阁里面的官职由高到低分别是君主,副君主,探官,堂主,主探和宝探。宝探分又分四等,一等宝探到四等宝探。
一等宝探的官职就不低了,相当于副五品的官职,刚才说一等宝探就已经下吓了杨青一跳,现在又要给个主探的官。
这不是走后门,这是拉仇恨啊!杨青心里想到。
“启禀太后,草民救驾理应是分内之事,不求回报,还请太后娘娘,皇上收回成命,草民叩谢太后,皇上隆恩。”
杨青现在必须要说点什么了,要不然这仇恨拉的太快,自己一个还没入职的平民一下子成了副四品的大官,这让其他人怎么看,杨青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
大臣们看到杨青如此有自知之明,也都大为赞同。
赵建也特别为难,刚开始还想尽快把杨青的事儿办了,可是没想到现在办成了这样。
赵建看了一眼太后,见太后若有所思的样子自己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太后微微思索了一下说道:“既然当事人也不同意,那倒不如这样。”
太后拿眼扫视了一下文武大臣,最后停留到了杨青的身上,说道:“都说杨青文武双全,断案入神,当下就有一件案子还没处理好。皇上回京行刺一案还无头绪,到不如这样,给杨青半年时间,如果半年之内杨青能够将行刺皇上的凶手缉拿归案,那就有了军功,这么大的功劳和救驾的功劳加在一起,到时候给个主探的职位就合情合理了吧?”
太后说完,百官听后交头接耳了一番,黄炳程说道:“太后做法于情于理,那我们就给杨青半年时间,如果半年之内他能办得此案,到时侯众人也能认服。”
其他人都没什么异议,但有一个人却有些不满,站在第三排的司马天。
司马天作为主君阁的老大,君主。自己的部门加人,却没人问自己的意见,司马天的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但奈何这是太后决定的事,他也不好插嘴。
太后笑道:“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决定了。”
“杨青上前听封,哀家封你为主君阁流官,暂办行刺一案,时间限为半年,半年后哀家要看到行刺皇上的主谋,你千万不要辜负哀家的期望啊!”
杨青心中熬苦,自己连这个世界的江湖门派都不清楚,怎么去查啊。
虽然心里这样想,但嘴上不得不说:“微臣叩谢太后,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平身吧。”
杨青站起身来偷偷地看向小皇帝赵建,赵建把目光移走,躲过杨青的目光,他知道,如果目光能杀人,他已经死了一百次了。
早上的时候杨青还是满面春光,现在心里五味杂良。
“司马天,你带杨青回去将皇帝被刺一案的资料交给杨青,好叫他速速破案。”
司马天上前跪拜道:“微臣遵旨。”
杨青这时才用余光看到自己的老大长什么样子,江湖上人称明侯神探的司马天原来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大叔啊。
“如没有其他事就先退朝吧!”太后雍容地说道。
小皇帝临走时给杨青悄悄打了个抱歉的手势,杨青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司马天是个老狐狸,能站在朝堂上的都是老狐狸,他们才不相信太后叫杨青破案只是为方便安排杨青官职,行刺一案错综复杂,半年时间主君阁都不一定能破案,太后这么做自有她的用意,只不过除了司马天谁都不会去猜,毕竟主君阁所属内阁,和他们文职武将没有多大关系。
杨青是和司马天一起出的皇宫,路上司马天和杨青相互观察。
司马天看杨青一身缎子长袍,好似白面书生一般,到底有什么值得太后如此关注的?
杨青也在观察司马天,只见他满面红光,走路不带灰尘,一身官袍神采奕奕。
“大人。”杨青率先打破了这份平静。
“嗯?”
“敢问大人这个流官是个什么官职,方才太后说的流官属下不太明白。”
司马天微微一笑,道:“所谓流官就是流动的官职,在宝探行列。”
“哦!”
杨青继续问道:“那敢问大人,是几等宝探。”
“呵呵!”
司马天笑道:“几等都不算。”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