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张绣享受天伦之乐时,洛阳学院的院长蔡邕找来了。
刚到张绣府,抱怨声就传来:“张征东,洛阳学院出了个愣头青,整天抱着个酒壶,一身酒气,天天就知道喝酒,就没醒过,听说还频频流连于勾栏之间,一介寒门,欠下很多风流债,这不,竟然被老鸨找到书院来讨债了。最重要的是这个浪子还骚扰昭姬,昭姬在书院教书,好不容易安稳下来,这个浪子整天缠着昭姬不放,简直岂有此理。要不是荀文若介绍进来的,吾非得打断这个浪子的腿不可。邕不好拂了文若的面子,张征东,你跟文若说说,让他劝劝这个浪子,不然邕可就不客气了,到时文若问起,别怪邕不给他面子。”
张绣隐隐已经猜出是谁了,不由得好笑,这不是天生鬼才郭奉孝还能是谁?洛阳书院终于吸引来一个大才啊!
不过这个郭浪子喝酒就不说了,怎么去骚扰蔡琰去了啊,也不看看自己的形象,整天买醉,放浪不羁不说,最主要的是门不当,户不对啊,你一介寒门,蔡邕家可是陈留大族,你去骚扰蔡琰,蔡邕老头能答应才怪。
“蔡院长莫急,慢慢说,喝口茶先,这个浪子是谁啊,如此放肆?”
“还能是谁,颍川郭奉孝呗,整天一身酒气,放浪形骸,小身板一阵风都能吹到,竟然还天天吹嘘腹有乾坤,整天做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美梦。真是自不量力!岁数也不小了,整天流连于勾栏学院之间,骚扰昭姬教书。也不出仕,你不是自诩为决胜千里嘛,倒是出仕啊,看看是不是有真本事!”蔡邕不停的抱怨,看来对郭嘉意见不小。
果然是天生鬼才郭奉孝!
张绣还纳闷着那,荀彧给曹操介绍了多少大才,到自己这咋就没个声呢,宝宝心里急啊,再不介绍,张绣就准备找荀彧谈谈心去了。
张绣心里狂喜,急忙安抚蔡邕道:“蔡院长,息怒,绣跟你一起去洛阳学院看看,若是这个郭奉孝真如蔡院长说道如此不济,绣为蔡院长做主,决不轻饶。”心里却想到,求爷爷告奶奶也要把鬼才收入彀中。
蔡邕听到张绣如此说,赶紧扯着张绣的衣袖就走,看来对郭嘉的意见不是一般的大。
两人在典韦,程咬金的陪同下来到了城南的洛阳学院,不一会,听到消息的荀彧也匆匆赶到了,脸色难看,这个浪子,如此的不羁,自己知道他的才干,还准备推荐给张征东那,可是一想到郭奉孝的性格,又怕张征东不喜,一直犹豫是不是该推荐给张征东。这下倒好,骚扰书院博士,被蔡院长告到张征东那去了。自己也苦苦劝了这个浪子几次了,可他依然我行我素,这次惊动张征东,希望张征东不要先入为主,不挽留大才不说,还要把郭奉孝赶走。
张绣看到荀彧也过来了,打招呼道:“文若,你也来了。”蔡邕看到荀彧,哼了一声,别过了头去,荀彧看到蔡邕如此态度,不由的一阵尴尬,脸色有些不自然。
“明君,不得不来啊,奉孝虽然行为有点不检点,但却有大才啊。”荀彧弱弱的说道,还瞟了一眼蔡邕。
“才能比之文若如何?”张绣玩味的问道,其实不用问,以古代文人的尿性,张绣已经猜出了荀彧会怎么说。
果然,只见荀彧正了正衣冠,正色说道:“郭奉孝大才,胜彧十倍!”
张绣听了想笑,蔡邕又是哼了一声,丝毫不给面子。
能力胜你荀令君十倍?呵呵!
要张绣说,他俩能力上不分伯仲,地位上荀彧较高。
荀彧是曹操集团最重要的谋士,这个史学界是早就有公论的,没有异议的。
荀彧是非常优秀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是“曹魏的诸葛亮”。事实上,荀彧与诸葛亮,是非常非常相似的两个人,这里不做详述。
郭嘉则是军事天才,他“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总能随机应变,当机立断,而且神机妙算,出奇制胜。或者说是“战术家”更恰当一些;他似乎没有提出过荀彧、毛玠那样系统的政治纲领和战略规划。但是他智谋深沉,奇计应变,在对于作战目标的选择和作战时期的把握上,经常有精辟独到的成功建议。
郭嘉不但料事如神,而且敢于出险招,走钢丝。比如战官渡、征乌丸这两回,别人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按照常理,孙策和刘表肯定要趁火打劫,在曹操的背后插一刀子。偏偏郭嘉就敢断言不会,也偏偏曹操就敢听他的,冒此天大的风险。郭嘉确实太会看人了。他不但看透了敌人,也看清了主人。其实官渡之战这一回,是多少有些侥幸的,但征乌丸那一仗,则确实体现了郭嘉的军事天才。
至于说“谁更厉害”,这个就不好说了,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水平再接近的武林高手,总可以通过比赛较量出输赢,就算是关公战秦琼,在召唤系统的帮助下,也不是不可能!而同样优秀的文臣,却很难决定谁更胜一筹,因为没有公认的清晰明确的可以量化的评价标准。一个物理学家,一个化学家,你说谁更厉害?
应该说,他们两个人是两种天才。荀彧从小就被人认为有王佐之才,用古人的话说,他是“萧何、曹参”(政治家);郭嘉、贾诩则是“张良、陈平”(谋士)。
但是,荀彧的智慧谋略也是一流的。在曹操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每到关键时刻都是荀彧帮助曹操出谋划策、克敌制胜。荀彧简直把坚壁清野的策略用到了极致,用计堂堂正正,就是正面拖死你。吕布如此,官渡也是如此。一直到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表,使用的还是荀彧的战略部署。
荀彧既有谋略又懂施政,郭嘉只能出谋划策,从这个角度来看,荀彧略胜一筹。
地位上,荀彧直到去世前,都是曹魏集团的“首席幕僚长”。相当于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
郭嘉也非常被曹操信任,但是郭嘉出仕,军师祭酒始,军师祭酒终,十一年五品,地位与荀彧不能相提并论。郭嘉的地位大致相当于庞统、法正。刘备宠信庞统、法正,但是更要倚靠诸葛亮。谁的地位更高?
至于说“在那个时代更看重的是战争,所以郭嘉所擅长的军事谋略会更重一点”。实在遗憾,这是一个缺乏政治军事常识的说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的母体是政治。战争的目的无一不是政治的目的。政治上失败,战争是不可能胜利的。
如此一比较,张绣只能对荀彧所说的胜他十倍表示呵呵。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