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不知不觉中小槐他们已经在仙人峰上待了近一年了。他和牧野每天都去先生那里读书识字,而先生也很耐心的教导他们,不只是教导他们读书写字,还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直到有一天,先生下课后,将小槐和牧野单独留下,带着小槐他们进了之前和幕央下棋的小亭子中。先生端坐在蒲垫上,而小槐和牧野则端端正正的站在一旁。半晌后,先生才开口道:“小槐,牧野,老夫叫你们来是想告诉你们,明天之后就不用来了。”
“为什么,先生,难道我和小槐这几天有什么做的不好,惹你生气了吗?”牧野着急的问道。
“不是这样。所有的字你们都差不多已经认识,已经够了,自然没有必要再来老夫我这启蒙堂了。”先生笑道。在他心目中,经过这么一年来的接触,对牧野和小槐两个人早已经有了惜才之情,但确实没有必要让他们两个再来这启蒙堂和那帮小孩子一起读书识字,浪费时间了。
“但是,先生….”牧野话还没有说完,便被先生打断,不要他再说下去了。先生摆了个请的姿势,牧野和小槐也知道多说无益,便并肩向外走去。刚走出启蒙堂,小槐突然对牧野说道:“牧哥,你先走,我还有点事情想请教先生。”牧野点点头,独自走了。
“小槐,我就知道你还有事情要问我。说吧,老夫这次知无不答。”先生笑着对小槐说道。
“先生,那我也不瞒您了。先生,我至小生活在楠竹村中,可楠竹村却无缘无故被人斩尽杀绝,您曾教导我们以德报怨,但是这么大的仇恨又是要以怎么样的德来相报?”
“小槐啊。你就这么放不下仇恨吗?你已经入得落剑宗,修道之人最重要的是有朝一日能入得仙界。这凡尘毕竟太小,你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又何必拘泥于仇恨之中呢。”先生劝解道。
“但是您最喜欢的一本书中不是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吗?”小槐反问道:“为什么您又常说以德报怨呢?”。
“仇恨带来的只有更大更多的仇恨,彼此复仇是不会停歇的。”先生也站了起来,走到小槐面前说道。先生指着院子里的一颗桃花树,树上正开着鲜艳的桃花,他说道:“你看这棵桃花树,平时我想吃桃花羹的时候,便会叫童子去摘上几朵。等到七月份或者八月份我想吃桃子了,也会叫童子前去摘上几个。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种下了它,每日为它浇水施肥,所以才有开花结果的机会。你要记住有因必有果。如果你为了报仇而且杀害别人,别人也会因为报仇而来害你,到时候就不是你想停止就停止了,这样的因果相报只会让仇恨越来越大,让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仇恨的漩涡。”
“先生说的我已经明白,我会回去好好想想的。”小槐向先生行了一礼,便告辞离去。先生看着小槐走时的背影,心中却满是担忧。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明白小槐这小子看起来虽然机灵,但是一旦认定的事情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改变的。
小槐回到了自己住的偏室,拿起了师傅当时给他的两本书。他识字后才知道一本叫做《起论》,一本叫《落剑剑谱》。他拿起《起论》坐在椅子上开始读起来,便看到有一个章程目录,目录的第一行便是世界篇,依次下去是记事篇,万物篇,器物篇,功法篇。小槐又翻到了第一篇也就是世界篇,然后大略的看了一下,知道讲的这个世界的构成,就准备看看其余的篇章,但是把书来来回回都翻了几次,都找不到第一篇以后的内容。小槐自言自语道:“原来这本书是个残卷。”就重新就第一页开始看起。“天地浑沌如鸡子,初生万物皆于其中。混沌中有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后醒。觉天地昏暗,便持斧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小槐脑海中便出现了一个似有天高的巨人屹立于一片漆黑的空间之中,他用手中与生俱来的斧头狠狠的劈向混沌,绽出万道火星,混沌之中出现了一丝透着光芒的裂缝,盘古怕这裂缝再次闭合,便用手支撑着裂缝上方,用脚踩着裂缝下方,然后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随着盘古不断的长高,裂缝逐渐的变大,混沌中也渐渐的开始有光芒,然后混沌之中清气逐渐上升化为天,而浊气不断下沉化为地,直至盘古也看不见地有多广阔,天有辽阔的时候,他突然跪下,大口大口的喘着气,然后力竭而尽。盘古死后,他的最后一声喘息化成了风云,发出的声音化成了雷电,左眼化成了太阳,右眼化成了月亮,四肢化为了四极,五体化作了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农田;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而盘古最后的生命气息便化作了世间的万物,。盘古所化万物也分阴阳善恶,乃自混沌以来的第二批生灵,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习性。最开始之间尚能和睦共存,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万物之间彼此也有了争斗,自继承盘古与生俱来的本领,又引混沌生物入界,终于使天地不堪重负,大地裂分为五块。万物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为神,魔,人,妖,鬼,各创五界并在自己的一界生存。至此天地和平了上万年之久,天地得以喘息,但以始魔波旬为首的魔界与始神女娲为首的神界发生了神魔大战。此后神界不敌,被打残为碎片,其中最大的神界碎片被后世称为为仙界,而魔界也因此元气大伤。女娲与众神皆重伤落入人界,因神界原本和人界便有不周山分隔,为了防止魔界再次入侵人界,以众神的样子用万物土和活源水再用神气吹化而成人,但速度实在太慢,便退而求其次,不再用万物土和活源水,而改用一般的泥土和河流之水再用绳子一拧便化作了更多的人。女娲看人与人之间并没有什么规矩可言,便为人初步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矩,让人类可以更好的繁衍。因为人类虽是后天而成,但却取之以盘古先天之物而成,虽然没有像神魔一般与生俱来的本领,但是却可以容天地灵气与己身,让自己强大。女娲便与神界残余众神一直在人界守护着初生的人类。
神界残余众神皆有伤在身,有些神袛不得不暗中由女娲安排转世重修,其中水神共工与人界新帝颛顼彼此引发冲突。共工落败之后,暗中受魔界之人引诱,怒撞不周山,不周山坍塌,使仙界之水倒流人界,人界洪灾不断,女娲采五彩石,与三昧真火熔炼修补仙界窟窿,再与众神合力将人界之魔驱逐出去,又在五界之间以人界为枢纽以身化为建立牢固的封印,以免再生祸端。从此各界不相往来,人界之人却可打开封印通往各界。鬼界也称轮回界,人界所有生物死后皆入轮回,而妖兽修之极致便可入妖界,人打破壁垒则可进仙界,而魔界却被永久的封闭。至此五界规矩已定,从此天地太平。
小槐看完最后一页,合上书,脑海中的影像慢慢消失,但是他依然有很多疑问想要知道,毕竟这是一本残卷,他迫不及待的带着书想要去请教自己的师傅,他跑到正屋面前,轻轻的敲了敲门,在外面问道:“师傅在吗?”
“恩,有事吗?”清雅在里面说道:“进来说吧。”
小槐拿着《起论》,走进房里。看见清雅坐在椅子上,便向着清雅行了一个弟子礼说道:“徒弟才看了《起论》,为何却只有上古的一些事情,没有后面的篇章呢?”
“《起论》是上古传下来的,在传承的过程中后面的篇章都已经遗漏了。”清雅学着自己师傅的解释,解释给小槐。
“那上面说的我们所在的地方便是人界,那人界要通往仙界需要打开女娲娘娘设的封印,那这个封印又在哪里呢?”小槐继续问道。
“封印…反正你到了一定层次就知道了。”清雅也似乎不想为小坏解释的太多。
“那为什么….”小槐还想再问一些问题,但是清雅已经烦不胜烦了,打断了他的问题,从椅子边拿过之前准备的木剑丢给小槐,说道:“有什么不懂的藏在心里就是了,这把木剑你就照着我给你的剑谱练习就行了。过几天我就教你怎么纳气。好了,你下去吧。”清雅说完便闭上了眼睛不再理会小槐。小槐苦笑了两声,悻悻的走了。
“这个小槐真的好烦。人家自己也搞不清楚这些上古的事情,跑过来问我。”清雅待小槐走后,自己在屋里埋怨道:“都怪掌门师兄,等过几天我到他那去,让他把这什么小槐带起走算了。哼!”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