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北宋小厨师

北宋小厨师第416部分阅读

    朴智谦满怀感激,道:“听闻贵国还为了这事,与西夏绝交呢?”

    李奇点点头,叹了口气道:“这事我也就不瞒你,金国攻打西夏一事,你们也应该听说了,金国害怕我们援助西夏,故此希望我们不再承认西夏独立的事实,原本我们是拒绝的,但是金国拿出保州一事来作为交换的条件,我们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最终才答应的。”

    “原来如此,贵国对我们高丽恩重如山,真是无以为报。”

    朴智谦拱拱手,一脸感激道。但也就是听听罢了,他又不蠢,大宋怎么可能为了他们,就跑去与西夏拒绝,其中肯定还有不为所知的原因。

    “朴兄太客气了,这都是过去事了。”

    李奇摆摆手,又道:“我们更应该着眼于现在和未来。”

    朴智谦道:“枢密使指的可是船队失踪一事?”

    李奇点点头,非常直接的说道:“此事究竟是何人所为,你们明白,我们明白,金国同样也明白。”

    朴智谦叹道:“只是苦于没有证据啊!”

    你能明白,那就再好也没有了。李奇摇摇头,道:“不不不,这其实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这件事的本质。”

    “本质?”

    朴智谦错愕的望着李奇。

    李奇轻哼一声道:“金国这么做,绝非只是为了那一点点钱财,他们最近几年也是动作频频,组建水师,搭建港口,为此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但是我以为他们付出这么多,绝非只是想抢点东西回去,毕竟他们出海抢劫,也得冒很大的风险。”

    嗯。他说的也有些道理。朴智谦疑惑道:“那不知枢密使以为他们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

    李奇笑了一声,道:“很简单,破坏我们之间的联盟,分而削弱。”

    朴智谦眉头紧锁,道:“恕在下愚钝,还请枢密使明言。”

    暴汗!我都说的这么明白了,你丫还不明白啊!李奇无奈之下,只能继续解释道:“我们为什么会成为盟友,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的贸易来往,随着我们贸易来往的越密切,我们的联盟也变得更加坚固,牢不可破,而金国不能满足贵国的需求,所以他们想凭借实力争取与贵国的贸易来往,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从中破坏。

    如今出现在我们两国中间那片海域的那伙强盗,很明显就是金国在暗中操纵,随着他们水师的渐渐强大,他们能做的事也越多了,显而易见,如果我们的货船常常被打劫,这一定会影响我们两国的贸易往来,特别是我大宋,因为我大宋的出口贸易有近五成是来自于私人,太大的风险,会使得我们大宋商人对于贵国的出口失去安全和信心,那么这水上之路可能会慢慢枯竭,一旦水上之路行不通了,那么…。”

    朴智谦道:“那我们只能往陆上来往。”

    李奇笑着点点头,道:“如果走陆路的话,那么就必须借道金国,如此一来,金国便能够很好的限制贵国了,但这只是第一步而已,一旦水上之路枯竭,金国接下来一定是限制贵国与我大宋的来往,甚至可能充当中间人,倒卖我大宋货物给贵国,那么结果就显然易见,我们两国的关系会随着贸易艰难而渐渐淡化,贵国将会靠向金国那边,随着你们与金国越走越拢,我们大宋肯定渐渐疏远你们,这就是金国第二步,第三步就在明了不过了,女真人志大才疏,他们的野心绝非是消灭一个辽国,而是要争霸天下,但是这后防不稳,他们如何能安心争天下,所以他们做这一切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消灭你们高丽。”

    朴智谦听得面色一惊,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他们高丽国家又小又穷,对于船队被劫一事,他们的目光只是局限于损失的钱财方面,哪里想得到这么长远,大宋不同了,大宋从一开始就压根没有在意这些损失,更多得则是放眼于全局战略,深入整件事的本质去探讨,由此可见,一个国家本身的强大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的战略目光。

    李奇道:“朴兄,我这绝非是危言耸听,当初金军南下时,你们出兵保州,这已经让金国意识到后方的重要性,只是当时金国忙于与我国周旋,不利于前后作战,故此才主动缓解与贵国的关系,说句比较直白点的话,金国一直没有对于贵国动手,也是忌惮我们大宋,而非贵国,相信这一点贵国也知道,一旦我们的关系出现裂痕,或者说我们的船队离开了鸭绿江,那么金国必定会出兵贵国,这是他们的战略需求,也是必走的一步,你们对于金国而言,实在是太危险了。”

    朴智谦后背已然湿透,他真的没有想到这一次打劫的背后,竟然隐藏着这么大的阴谋,而且他也赞同李奇所言,他们对于金国而言,始终是如鲠在喉,不除不快,心里一下子就变得非常焦虑,急忙问道:“那枢密使可有办法阻止这一切?”

    李奇冷冷一笑,道:“事到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先发制人,与其等着被敌人消灭,还不如主动消灭敌人。”

    朴智谦有些转不过来了,颤声道:“枢…枢密使,你…你这话怎说?”

    李奇轻轻一笑,道:“很简单,就是我们联合出兵进攻金国。”

    ps:求月票,求推荐。。。(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北宋小厨师 正文 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心狠手辣

    扑通!

    这一回朴智谦是真的坐到地上去了,可想而知,李奇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威力有多么大。∷

    在来之前,朴智谦根本就没有想到这方面去,他主要是来处理船队失踪一事,而且还是被大宋逼来的,要是大宋不这么不依不饶的,他们高丽是半点办法都没有,当然,他们高丽也想从大宋这里得到一些补偿,少承担一些损失。

    可是,他哪里想得到,这李奇对于什么联合向金国施压,什么赔偿的事宜,是只字未提,这一开口就是要出兵攻打金国。

    乖乖滴!

    高丽目前只想守住鸭绿江,与金国划定楚河汉界,这已经是他们最大的期望了,天天祷告上苍,希望金国别来攻打他们。

    进攻金国?

    哼!再给他们几个胆子,他们也不敢想啊!

    不是吧,你就这点胆量,怎么做大事啊!李奇暗自鄙视,但还是起身,扶起朴智谦,苦笑道:“朴兄,你没事吧?”

    朴智谦一怔,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滴落下来,吞咽一口,道:“枢…枢密使,你方才说的不是故意吓我的吧。”

    要是是的话,那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恶作剧!李奇暗自嘀咕一句,微微一笑,手一伸道:“朴兄,先请坐下。”

    朴智谦虽然坐了下来,但还是如坐针毡啊!

    李奇继续说道:“前面我已经说了,金国打劫我们的船只,是为了破坏我们之间的联盟,让我大宋疏远你们高丽,从而一举消灭你们高丽,稳固自己的后方,但是朴兄可有想过,金国为什么恁地急着稳固后方。而金国又是要与谁争霸天下,其实答案已经呼之若出了,那就是我大宋。金军急于进攻西夏,同样也是冲着我大宋来的,所以你别看我们与金国还是盟友,但我们之间这一战已经避无可避了。”

    那是你们之间的事啊!朴智谦一脸怪异之色。

    李奇哪里瞧不出他在想什么,笑道:“我们之间其实已经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只有我们联盟,共同牵制金国,才能稳定住局势。若是缺一,那情况对我们而言就极为不妙了,不管是战,还是以和为贵,我们必须统一目标,否则的话,我们会被金国分化而消灭。”

    这只是你片面之词,叫我怎么信你。朴智谦一脸为难道:“枢密使,我们高丽地小人稀。根本不是金国的对手。”

    李奇道:“我也没有让你们去与金国决一死战,这不是让你们去送死吗。我们大宋已经决定了,将与西夏联盟共同对抗金国,我们和西夏才是主力。但是我们需要你们在金国的后方配合我们的战场出兵,扰乱金国的后方,减轻我们在前线的压力。”

    朴智谦听着沉默不语,这可不是小事。弄不好就得亡国,他们高丽可没有大宋这么雄厚的资本,你要打金国。至少也得是举国之力去打,否则,根本起不了任何效果。

    李奇瞥了他一眼,又道:“当然,我也明白你们的难处,抛开我们之间的盟约不说,我以为这对你们而言,同样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朴智谦问道:“枢密使此话怎说?”

    李奇道:“难道你们高丽就不想开疆辟土吗?”

    朴智谦眼中一亮,张了张嘴,但是没有出声。

    李奇笑道:“你想想看,如果我们和西夏全力对抗金国,那么金国必将帮重兵驻守在前线,如此一来,后方定然空虚,你们可趁机渡过鸭绿江,占领金国的后方,我敢保证,只要你们勇于出兵,那么一定会旗开得胜,这可是白捡的便宜啊!”

    这个道理,朴智谦当然也明白,但是,万一你们输了,或者停战了,那么金国肯定会转过头来对付他们,到时没有鸭绿江的防御,他们不得让金军一举消灭掉。

    李奇笑了笑,道:“你放心,我的意思并非是让你们与我们同时出兵,你们可以根据情况而定,如果我们这边打的顺风顺水,你们便可趁机出兵,就跟第一次一样,当然,如果我们失败了,你们就当全没有听过这回事,如果你们到时投靠金国,我们也可以谅解的。”

    他这么一说,朴智谦倒是动心了,因为如此一来,他们只需要先按兵不动,见风使舵就行了,反正哪边赢了,我就帮哪一边,至少他们也可以两边都不管,两边都不得罪,不用承当任何风险,更为关键的是,这高丽其实一直都觊觎长白山一代的疆土,还有渤海沿岸那一块,以前也为此与辽国打过几战,如今的情况对于他们而言,真是一个天赐良机,嘴上却道:“枢密使言重了,我们高丽虽然国小,但是也懂得何为盟约,无论如何,我们高丽都与贵国站在同一阵线上。”

    李奇呵呵道:“有朴兄这句话,我就心满意足了。”

    “哪里,哪里。”朴智谦微微颔首,苍白的脸色已经渐渐转红,这是惊吓在往惊喜过度呀,道:“不过此事事关重大,我可做不了主,必须得回去与皇上商量,方能决定。”

    李奇点点头道:“这是应该的,但我还是希望我们能够共同面对困难,并且一同解决困难,还这世上一个朗朗乾坤。”

    “那是,那是。”

    “朴兄回去之后,只需做好战前准备就行了,至于打不打,全凭你们自己的意愿,我们不会强行干预。”

    “多谢枢密使的谅解。”

    这是谈完之后,双方又就船只失踪一事交换了彼此的意见,关于承当损失一事,李奇并没有给出一定的结论,他借由目前还在调查,这人是死是活都还不知道,谈承当损失就未免太早了一些,李奇强调的是要高丽与大宋一同向金国施压,大肆宣传此事,调动国内气氛,从而为出兵做好铺垫。

    朴智谦吃完午饭后,就离开了,他前脚刚走,宗泽后脚就来到了这里。

    “宗知府来了,快快请进。”

    李奇将宗泽请入厅内。

    宗泽笑呵呵道:“高丽使节离开了?”

    李奇点点头。

    宗泽又忙问道:“那谈的怎么样?”

    虽然高丽不大,但是地理位置却是太重要了,正好就在金国的屁股后面,所以宗泽非常看重高丽这一枚棋子。

    李奇也没有任何隐瞒,将交谈的过程原原本本跟宗泽说了一边。

    宗泽听得眉头一皱,哼道:“这高丽小儿算盘打的真是太响了,有好处便占,若没有好处,他们就不出头,不愿承担半点风险,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枢密使,你这未免也天便宜他了,如今要不是我大宋在帮他们震慑金国,他们能如此太平么?照老夫说啊,应该给予他们压力,逼迫他们一同出兵。”

    李奇叹了口气,道:“若是施压就能够逼迫高丽出兵,那就好了。其实金国能够给予高丽的威胁,要远胜于我们,毕竟我们中间还隔着一片海,我们很难给予高丽足够的压力,如果高丽不愿出兵,我们逼也逼不了,但是我以为,高丽出兵与否,不在于他们,而是在于我们,如果我们打败了,那高丽出不出兵都不能解决问题,若是我们打赢了,他们一定会出兵的,土地永远是最具诱惑力的,特别是对于国家本来就小高丽。a href= target=_bnk至于便宜他么?”

    说到这里,他呵呵一笑,道:“宗知府,你什么时候见过我李奇做过赔本的买卖?”

    宗泽皱眉道:“你的意思是?”

    李奇道:“宗知府难道忘记了,我们这一战的目的,是救援西夏和夺回大同府等四州,只要我们打赢了,那么中间肯定会有一次停战协议,一旦我们和金国再度达成停战协议,那么金国绝对不会放过侵入他们领土的高丽,就高丽那点点人马,只要过了鸭绿江,那就是送的,如此一来,高丽必将求助于我们,这样我们的便可驻兵高丽,等到我们卷土重来的时候,高丽已经没有与我们谈判的资格了,他们必定要出兵的,我们打的起,但是高丽没有这资本,越往下打,他们的国力将会越虚弱,我们就能够在消灭金国的同时,将高丽紧紧握在手里。”

    说出这话时,李奇面无表情,就好像是说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这让宗泽都感到有些汗毛竖立,在他的印象中,李奇对高丽一直都非常友好,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李奇竟然是要搂草打兔子,连高丽一块给兼并了,暗想,此人年纪不大,却有如此心机,说是心狠手辣,也不为过。

    李奇瞧了眼宗泽,笑道:“宗知府是不是觉得我这人特心狠手辣?”

    宗泽一怔,显得很是尴尬。

    李奇呵呵道:“无妨,我从未用君子标榜过自己,我也没有说自己是好人,如果我们能够消灭金国,那么到时高丽肯定会要求获得金国部分领土,宗知府认为皇上会答应吗?那么与高丽必将会发生冲突,我这只不过提前把这一战给打了而已。”

    宗泽一听,觉得也是如此,笑道:“老夫明白了。”

    这时候,马桥突然走了进来,道:“枢密使,李察尔来了。”

    ps:求双倍月票,求推荐,求打赏。。。。(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北宋小厨师 正文 第一千八百章 我们是盟友

    两路金军逼近兴庆府,虽然在李乾顺的英明领导下堪堪挡住,但不能否认的是,西夏王朝已经是危在旦夕。∑

    然而,北边蒙古部落和西边高昌回鹘都已经相继归顺了大金,而南边土蕃归顺了大宋,西夏唯一能求助的就只有大宋了。

    这也是为什么大宋一点也不着急,除非西夏选择投诚金国,但是现在的金国已经不相信西夏了,口头上的称臣,已经不能让金国满意了,故此,西夏只能求助于大宋。

    李察尔其实早就往大宋赶了,只是赶到一半的时候,赵楷突然派人去告诉他,让他秘密转道去燕京,以至于现在才到。

    ‘需不需要老夫回避一下。”

    宗泽也没有料到这朴智谦前脚刚走,这李察尔后脚就赶到了,而且西夏国情紧急,李察尔不可能还会休息一晚再来。

    李奇笑着摇摇头道:‘不必了,现在不需要再玩那些有的没的了,况且宗知府也应该对西夏的战况有所了解。”

    -----------…

    二人也没有转移到府衙去接见李察尔,而是就在这里,因为金国也知道西夏唯一的救兵只有大宋了,所以一直都关注汴梁的一举一动,这也是为什么赵楷没有亲自接见的李察尔的原因之一。

    ‘枢密使---。‘

    这李察尔进入大门,见到李奇站在门前,不禁激动得呼喊了一声,真是老泪纵横啊,快步上前,哽咽道:“我总算是找到你了。”

    说话时,他浑身都在发抖,眼看就要昏倒过去。

    这李察尔原本是西夏一位非常风流的王爷,深受汉人文化的熏陶。有儒生之风范,但是此时…唉,不提也罢。

    暴汗!这么夸张,你丫可别晕过去,我可没有这么多时间等你醒来。李奇急忙上前,搀扶住李察尔,关心道:“王爷,你还好吧?”

    这国家都快被人灭了,再好又能好到哪里去。李察尔急切道:“枢密使,我们西夏…。”

    李奇不等他说话。就打断了他的话,道:“王爷别急,我都明白,我都明白,王爷先请屋内一坐。”

    李察尔一愣,就被李奇搀扶进屋。

    李奇扶着李察尔坐下后,手向身旁的宗泽一引,道:“王爷,这位就是我燕山府的知府。宗泽。”

    宗泽微微拱手道:“在下宗泽,见过王爷。”

    李察尔忙起身回礼道:“不敢,不敢,久闻将军大名。如雷贯耳,李察尔有礼了。”他虽是王爷,但是面对大宋官员,不得不谦卑以对。因为他们西夏的小命可就掌握在大宋手里。

    “王爷过奖了。”

    虽然宗泽这么说,但李察尔这绝不是虚话,当初燕云大战。几乎都是宗泽一手策划的,而且还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金军,所以宗泽的名声早就传到西夏去了。

    然而,此时李察尔可没有心情去仰慕宗泽,又将目光转向李奇,道:“枢密使,如今金国两路大军已经逼近我兴庆府,我西夏已经是岌岌可危,要是贵国还没有任何动作的话,那我西夏可就大势已去了。”说着他就补充道:“我们国主已经说了,只要贵国愿意出兵相救,我们西夏愿意向贵国称臣。”

    ,又是这一招,能不能换些别的,这口头上的一句称呼,顶个p用啊,老子才不稀罕了。李奇笑呵呵道:“王爷无须着急,王爷难道就不好奇,我为什么会在这里吗?”

    李察尔一愣,道:“难道枢密使不是为了贵国商队失踪一事来的吗?哦,这事我也是在路上听说的,我敢肯定,这一定是金国所为。”

    这挑拨离间,真是太拙劣了,李奇都有些听不下去了,笑道:“区区商队,用得着我亲自上来调查吗?我们大宋还没有人才凋零到这种地步。”

    李察尔微微皱眉,疑惑道:“那枢密使此行是为了…。”

    李奇微微一笑,道:“金国。”

    李察尔双眼一抬,道:“金国?”

    李奇点点头道:“记得上回我就说过,金国进攻贵国,只不过是想打通一条能够绕开燕云直取中原的道路,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绝不会让金国得逞,故此,我们皇上已经决定出兵援助贵国。但是…。”

    李察尔心中一喜一惊,又问道:“但是什么?”

    李奇义薄云天道:“但是无须贵国向我们称臣,我们本就是盟友,还达成了一定的军事同盟,这盟友间相互帮助,乃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要是借以逼贵国向我们称臣,那我们与金国又有什么差别?”

    这话说的,还真有够虚伪的。

    李察尔听得整个人都呆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大宋竟然会这么慷慨,以前大宋都是想尽办法逼迫西夏对他们称臣,然而如今,一个大好机会摆在他们面前,只要他们点头答应,西夏可立刻向他们称臣,但是李奇竟然拒绝了这一协议,一时间竟不知道如何接话。

    称臣?我大宋早就过了那个阶段了,要么结盟,要么统一,这才是我大宋对外扩张的主要策略。

    李奇似乎早就料到李察尔会露出这么一副神情了,嘴角带笑,品着茶,也不急于开口。

    过了一会儿,李察尔一怔,忙道:“枢密使此话当真?”

    李奇不答反问道:“这事我敢乱开玩笑吗?”

    纵使李奇收起玩味的表情,但是李察尔的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谨慎,他跟李奇打过太多的交道,知道李奇这人是典型的无利不起早,不可能有这么慷慨,这让他完全不能接受,他倒是宁愿李奇直截了当的索取回报,否则的话,这得遭多大的罪,干脆直接问道:“那不知贵国希望我们帮贵国做些什么?”

    日。敢情我在你们党项人中,就是这种人啊!李察尔那谨慎的语气,让李奇感到自尊很受伤,但更多的是无奈,索性道:“这么说吧,我们大宋决定出兵,主要是出自我们自己的战略利益,金国狼子野心,路人皆知,难道王爷会认为我们会轻易的让金军获得河套地区,逼近我们的太原府吗?

    这一点毋庸置疑,这是我们决不允许的,故此,我们才会决定出兵援助你们,我们帮你们,同样也是帮我们自己,至于称臣什么的,我们更倾向于盟友,这个原因,当初在你们从金国独立出来时,我已经为你们解释过了。”

    如果李奇装老好人,那李察尔可能还上下打鼓,但是李奇完全就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李察尔很难不相信,只要大宋和西夏的利益一样,那么他就不怕大宋不出兵援救他们,心里高兴的呀,都说不出话来了,泪水都在眼眶里面打转了,恨不得将李奇扑倒在地,狠狠的拱上一番。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从喜悦中醒悟过来,忙道:“那不知贵国打算什么时候出兵?”

    李奇没有急于回答,而是瞧了眼宗泽。

    宗泽摆摆手道:“不急,不急,目前还不是时候。”

    李察尔听得云里雾里,如今还不是时候,那什么时候才能出兵,询问道:“不知宗知府此话怎说?”

    宗泽胸有成足的笑道:“贵国之所以感觉前线压力大,其关键不在于那两路金军,毕竟你们的兵力还要多余他们,而且还有黄河、贺兰山作为屏障,对方想要攻破绝非易事,关键在于这云州的完颜宗翰,如果完颜宗翰出兵云州,渡黄河,与北方这一路金军两面夹击,不用多久,河套地区就将落于金人手中,一旦河套地区失守,那么金军便可三面进攻兴庆府,贺兰山也无法阻止后面的两路金军,故此,贵国已经在与云州的交界地屯以重兵,目的就是防止完颜宗翰的突袭。但是如此分兵,却增大的前线的压力,反而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李察尔连连点头道:“老将军说的是。”

    话虽如此,但是他不明白为什么宗泽会这么说。

    宗泽又道:“如果贵国全力防守前线呢?”

    李察尔一怔,似乎明白一些了,但又说不太清楚,赶忙问道:“愿闻其详!”

    宗泽微笑道:“如果我们直接出兵救援兴庆府,路途遥远暂且不说,哪怕是补给也很难跟上,想必贵国也没有足够的粮食来补给我们的士兵,故此宗某认为,与其直接出兵救援,还不如我们帮你们镇守这后方。”

    “这…。”

    李察尔明白宗泽的意思了,也就是说你把横山西北面的精锐全部调去前线打,我们的兵帮你镇守这里。

    那么问题也接踵而来,横山西北乃是河套地区的大门,也是西夏防御宋朝的重地,宋朝对此觊觎已久,谁敢保证大宋不会乘机夺取河套地区。

    宗泽见李察尔露出犹豫之色,哪里不明白他在想什么,呵呵道:“王爷勿用担心,我们无须进驻横山以北,也可以帮你们守住这后方的。”

    李察尔诧异道:“此话怎解?”

    宗泽捋着胡须道:“王爷,那完颜宗翰的本领,你也应该略有耳闻,就凭你们在横山一代的兵力,若是完颜宗翰真的想进攻,会攻不下来吗?但是完颜宗翰迟迟没有进攻,前线的完颜宗翰和完颜希尹夹击你们,王爷可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吗?”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北宋小厨师 正文 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船队消息

    话都说到这种地步了,要是李察尔还不明白的话,那真应该拖出去斩了。∑

    其实在完颜宗望、完颜希尹逼近兴庆府时,完颜宗翰完全可以出兵河套地区,配合他们,那样的话,很有可能将西夏灭亡,但是面对如此好的战机,完颜宗翰却还迟迟未动,没有别的原因,只因忌惮大宋,他这一走,云州必将空虚,万一宋军突袭,那可就不妙了。

    从这一点来说,虽然大宋到目前为止,没有动一兵一卒,但也帮西夏很大的忙。

    李察尔皱眉道:“可如果我们将横山以北的兵力全部调往前线,万一完颜宗翰趁机偷袭河套地区,那我们还是得不偿失。”

    宗泽笑道:“我们等的就是这个时候。”

    李察尔面色一惊。

    宗泽道:“震慑只是治标不治本,这治本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彻底消灭敌人,只要完颜宗翰敢出云州,我们大宋就立刻出兵进攻云州,断其后路,然后我们再配合两面夹击完颜宗翰,将其消灭,如此一来,贵国再无后顾之忧,可全力防守前线,于此同时,我们一旦拿下云州,可顺势北上,围魏救赵,到时,完颜宗望和完颜希尹必将回援,贵国危机可解。”

    李察尔听得频频点头,又道:“这办法是好,可万一完颜宗翰不上当了。”

    宗泽笑道:“他不上当的话,那你们也可以全力防守前线,我们也可以派兵前去救援,总而言之,我们一定不会让金军攻破兴庆府的。”

    李察尔心里极为高兴,但这毕竟是宗泽说的,还是不稳妥,他又望向李奇。

    李奇笑吟吟道:“王爷,如今贵国要做的就是赶紧从横山以北的地区调兵回援。但是也不可太招摇过市,还是得按规矩来,偷偷调兵,否则得话,完颜宗翰很可能会察觉出来,其次,我们只是帮手,你们不能将希望全部寄托在我们身上,能否防守得住,还是得靠你们自己啊。

    不过有一点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就是如今我大宋已经决定与你们联盟,共同对抗金国,这也是我来燕山府唯一的原因,这一点还请贵国务必相信,能否答应这一仗,我们彼此间的信任,将可能会影响整个战局。”

    这李奇都发话了,李察尔是深信不疑了,急忙起身道:“贵国慷慨相助。恩同再造,李察尔无以为报,还请二位受我一礼。”说着,他深深一揖。

    李奇急忙上前扶起他来。笑道:“王爷太客气了,我们也是互相帮助,正如我当初所言,我们乃是唇齿之盟。这唇亡齿寒的道理,我们都明白的。”

    李察尔听得是感激不已,这李奇都用唇齿之盟来形容他们两国的关系。这是何等的信任呀,道:“大恩不言谢,这分恩情我们定当铭记于心,倘若他日贵国若有需要,只需吩咐一声便可。”

    “吩咐倒是不敢,但是我一定不会跟贵国客气的。”李奇呵呵一笑,道:“关于如何安排一事,王爷可向宗知府商量。”

    李察尔忙向宗泽拱手道:“那就有劳老将军了。”

    宗泽微微颔首道:“岂敢,岂敢。”

    。。。。。。。

    。。。。。。。

    李察尔没有再燕山府逗留很久,仅仅两日,待他与宗泽商量完后,就快马回去了,毕竟他们党项人可是在与时间赛跑,必须得争分夺秒,而朴智谦也以最快的速度的离开,他有预感中原将会发生巨变,所以,他必须也得赶回去,将中原的情况告知他们的国主,也好早做安排。

    这一回大宋虽然动作大,但是外交上却是出奇的快,这就是因为大家都已经把话摊开了说,大宋已经明确的表示要出兵,不跟以前一样,总是模凌两可,让人摸不着头脑,这回非常干脆,所以不需要太多要谈论的,你们只需要决定站在哪一边就行了。

    这李奇刚刚送走朴智谦,还未来得及回府,又听到下人来报,出海的韩世忠回来了,李奇急忙召见了韩世忠。

    “韩将军,真是辛苦你了。”

    这李奇一见到韩世忠,就快步迎了过去。

    “末将见过枢密使。”

    虽然李奇这人不拘小节,但是韩世忠还不敢妄为,恭谨一礼。

    “免礼,免礼。韩将军,里面请。”

    二人来到厅内,这才刚刚坐下,韩世忠就立刻问道:“枢密使,你何时来的?”

    李奇道:“来了有些日子了。”

    韩世忠眼中一亮,似乎有些难以开口。

    李奇呵呵道:“你是不是想问我为何会在燕云,而不是莱州?”

    韩世忠急忙点点头。

    李奇道:“很简单,因为皇上已经决定要出兵金国了。”

    果然如此。韩世忠兴奋道:“枢密使此言当真?”

    “此事我敢乱说吗?”

    李奇笑了笑,又道:“不过此事稍后再议,我还想向你询问下,日本周边海域的情况?”

    韩世忠强行压制内心的兴奋,道:“不瞒枢密使,其实当初枢密使让我前去协助牛将军时,我还以为我尚有一些用武之地,哪里知道,事到如今,我一直都在运送粮草和武器,我手下的水师是一战都没有打过,而且日本周边海域都是风平浪静,不得不说,牛将军真是用兵如神,韩五也是佩服不已。”

    当初李奇料想不太好征服日本,故此,让韩世忠率领福州水师在旁协助,主要是控制海峡,哪里知道其中发生了这么多意外,比如平氏主力被全部歼灭,这都是意料以外的,故此,韩世忠还真的从始至终当了一个押粮军官,他的福州水师唯一的作用就是运送粮食。

    李奇道:“牛皋有几斤几两,我清楚的很,绝对不及韩将军,而且,粮草对于远征军而言。可是非常重要的,运送粮草看似简单繁琐,但能否准时将粮草运送到,这可就不容易了,韩将军能放下身份,帮助牛皋他们运送粮草,我真的感到非常高兴,来,我敬韩将军一杯。”

    韩世忠举杯道:“我韩五能有今日,全靠枢密使提拔。这杯应该是韩五敬枢密使才是。”

    二人象征性的干了一杯。

    看来那群家伙并没有露出什么破绽来。李奇心中稍稍放心,又道:“对了,韩将军此番出海可有收获?”

    在李奇来之前,就让韩世忠出海寻找失踪的船只。

    韩世忠似乎想起什么来,道:“枢密使,我正要向你汇报此事。”

    李奇忙道:“你是不是打探到什么?”

    韩世忠点点头道:“我如今已经敢肯定那只失踪的船队现在一定囤放在三山港口或者附近的一个岛屿上,而且我还有了一个大概的方向。”

    这三山就是后世大连所在的地方,是扼守住渤海海峡的总要战略要地,而营州是在后世的秦皇岛一代。两地相距虽然不是很远,但是毕竟中间隔着一片海域,以前辽国的时候,这三山地区是属于东京辽阳府的。但是自从金军建立水师后,为了便于统一管理和扩建水师,那完颜晟决定将三山沿海的部分地区全部归于营州统管。

    “三山?”李奇皱眉道:“你有何凭证?”

    韩世忠摇摇头道:“具体证据我暂时还未查到,但是我从一些三山地区出海打渔的渔民口中得知。在船队失踪的那些日子,他们曾远远见到一只商队往三山方面驶去,只是由于距离太远了。他们也没有看清楚,但是金国方面怎么可能会有如此庞大的商队,如果是我们的船队的话,那也应该是出现在三山的东边,而非西边。

    为了证实那些渔民所言,我又立刻派人乔庄成渔民,去往三山以西的海域调查,但是却在快要靠近三山的时候,被一些船只驱赶,我只好又向那些渔民询问三山西边海岸附近的岛屿,从而知道一个大概的方向,但是,若要真去探明究竟,必定会与金军水师发生冲突,所以我就先回来复命。”

    李奇听罢,点点头,暗道,原本是隐藏在三山,难怪一直查不到,道:“那你可知对方水师的虚实?”

    韩世忠摇头道:“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枢密使,水师一直是我们的强项,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海上贸易才能发展的如此顺利,一旦让金国的水师强大起来,势必会给我们造成非常大的麻烦,特别是三山这地区,此乃我们贸易的必经之路,十分重要,如今皇上已经决定要出兵金国,我认为应该首先应该出动水师,消灭金国的水师,那样的话,我们便能从海上进攻金国。”

    李奇皱眉道:“这我也明白,但是这也不是容易办到的事。”

    韩世忠立刻道:“我已有破敌之策。”

    李奇哦了一声,道:“将军快快说来。”

    韩世忠道:“虽然金国为了打造这一只水师耗费了不少钱财和人力,但是他们却犯了一个大错,那就是不该在一开始建立水师的时候,就分而囤放,这三山离营州本土的距离虽然不远,但是由于隔着海,故此想要从营州港口去往三山港口,最快也需要半个月有余,如此一来,我们便可分而歼之,只要枢密使点头,就凭手中的水师,韩五就有十成把握一举拿下三山港口和营州港口。”

    李奇笑着点点头,道:“韩将军能有如此信心,那是再好不过了,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哦,正好将军回来了,那就在燕山府多待几日吧,我等会就会派人去请种师中老将军、折可存将军、还有岳飞等人赶来燕山府,筹备进攻金国一事。”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北宋小厨师 正文 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革命的热潮

    有道是,无规矩不成方圆,基于这句话,那么可以说现在的日本已经变得不方不圆了。↑

    自从十月蓝色运动爆发以来,这一股蓝色风暴立刻席卷了整个日本,从一开始的暗涌流动,到如今的武装起义,一切发展的都太快了,而京都府又被宋军贡献,朝廷的命令根本不被任何百姓接受,这蛇无头不走啊,各地官府因为缺少朝廷的统管,导致被那些武装势力一攻即破,整个日本都呈现出一个瘫痪的状态。

    然而,一种全新的制度,已经悄然来袭,占据了民心。

    这就是集体公有制。

    在此之前,日本可从未爆发过阶级矛盾,自从公有制诞生之后,阶级矛盾是愈演愈烈,有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前日本的贵族压榨百姓压榨的太厉害了,有此就可想而知,这反弹得有多么的凶猛。

    在十一月上旬,三重县更是发生了一件骇然听闻的事,一夜之间,三重县所有的贵族包括当地的官员遭到灭门之祸。

    这一举动,直接将这场运动推向。

    其余百姓听闻这一切,明白了一点,一切的权贵、地主都是纸老虎,只要他们齐心合力,便可推翻他们。

    从而引爆了这场运动。

    贵族、地主、大家族的土地正在不断的萎缩,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这场运动的进行,不少日本官员,纷纷加入了革命的队列,他们也是没有办法,如今的百姓太凶悍了,你不加入,可能就会惹祸上身,所以蓝色势力是在日益增加。而百姓的土地却在日益增加,因为这场运动主要还是围绕着土地展开的,在公有制度下,一切的地契都将作废,也就是说,土地不归任何人所有,也可以说是,土地是任何人的。

    因为公有制的传播,导致宋人州在日本的地位是水涨船高,可以这么说。现在宋人州的一句话,远比京都府的一道圣旨要有用的多,通过这种制度的渗透,也让汉人渐渐掌控了局势,这是一种权力的更迭。

    之所以这场运动能够进行的如此顺利,还是得归功于日本此时的内忧外患,原本日本的经济就已经出于危机状态,再加上平氏、源氏之争,就彻底让日本的经济变得支离破碎。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才让李奇有了可乘之机,但也不能因此否认李师傅的算无遗漏,他之所以敢这么做。就是料到了这一切,知道此时的日本需要一场运动破而后立,建立一种新的秩序。

    京都府!

    宋军军营中。

    “军师,牛将军来了。”

    “快快有请。”

    不一会儿。牛皋就走了进来,他一见到赵菁燕,就道:“那平氏还真是无能。连一只丧家之犬都打不过。”

    赵菁燕听得一愣,道:“关东地区失败呢?”

    牛皋点点头道:“平氏的人马在关东地区遭遇源为义的狙击,结果大败,这不,我刚刚接到消息,让我们前去救援。”

    赵菁燕若有所思道:“这源为义的确是一个人才,一定除了他。”

    牛皋道:“军师的意思,咱们出兵?”

    赵菁燕道:“出兵,但是得以平氏的名义出兵,如今日本到处都乱成一片,我们可不能在这时候太过招摇,当低调行事,不过也不用担心,源为义如今已经大势已去,一旦这种制度传播到关东地区,这源为义自然不攻而破,我们只需派些人马去,给源为义施加一些压力,让他们抽不出空来管理内政就行,其余的就交给南博万他们去处理吧。”

    如今大势已定,而真正的争斗,也已经不再战场上,而是在思想和制度上,所以宋军在攻下京都府,没有再进攻了,因为这时候激起民愤可不是一件明智之举,很可能将战火引到自己身上。

    牛皋点头道:“俺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时候,下人又再来报,“将军,军师,裕民天皇和太政大臣在门外求见。”

    这新上任的太政大臣正是藤吉三木。

    赵菁燕和牛皋对视一眼,均是一笑,而后赵菁燕才道:“快快有请。”

    待平武郎和藤吉三木进来后,赵菁燕、牛皋才起身抱拳道:“赵菁燕(牛皋)见过天皇。”

    好歹人家也是天皇,虽然只是名义上的,但是礼数上还得给他三分面子。

    平武郎忙道:“二位,快快免礼。”

    赵菁燕让出位子来,伸手道:“天皇请上座。”

    “多谢,多谢。”

    平武郎在赵菁燕、牛皋面前,可不敢有半点天皇的架子,乖乖的坐了下去,自从攻陷这京都府后,这家伙就一直窝在皇宫与美人作乐,什么事都交给藤吉三木去处理,今日还是藤吉三木拽着他来的,如今国内乱成一片,你作为天皇本是获取民心的好机会,怎么能贪图美色,藤吉三木对平武郎已经无语了。

    赵菁燕不等平武郎开口,就道:“天皇可是为了关东战事来的。”

    平武郎愣道:“军师已经知道呢?”

    赵菁燕点点头,道:“我们也是刚刚得知的”。

    平武郎忙道:“将军,军师,这源氏余孽不除,我这天皇坐的也不安稳呀。”

    赵菁燕笑道:“天皇请放心,只要天皇下命,我们必将前去讨伐源氏余孽。”

    平武郎没有想到赵菁燕这么爽快,不禁还愣了下,才道:“贵国倾囊相助,我和我的臣民真是感激不尽。”

    赵菁燕笑道:“哪里,哪里,我们这也有事有私心,一旦消灭源氏余孽,我们便可功成身退了,我们的士兵早就想回国了。”

    平武郎听得大喜,都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他也一直为此苦恼,哪里知道这宋军早就萌生退意,还有比这更贴心的盟友么。

    但是藤吉三木却不这么认为。突然问道:“赵军师,如今宋人州的公有制引起全国震动,百姓都不愿听从朝廷的命令,不少州县的府衙都已经被百姓占据,不知军师对此有何看法。”

    赵菁燕道:“首先,这只是一个意外,我们当初在宋人州施行公有制,也是为了帮天皇俘获民心,巩固北陆道,事实也证明。这一举动令我们受益匪浅,从而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我们也没有想到,这种制度会传播的这么快,以至于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藤吉三木又道:“但是这样可不行,要是再不加以阻止的话,国不将国。”

    赵菁燕摇头道:“对此,我与太政大臣有着不一样的看法,贵国自从建立天皇制以来。从未发生过取而代之的现象,就跟东边升起的太阳一样,直到裕民天皇的出现,但是又有多少百姓承认了。如何让日本百姓承认裕民天皇,这才是最为关键的,要么就用武力去征服,显然这是费力不讨好的。那么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破而后立,建立一种新的制度。方能获取民心,如今这种公有制得到百姓的热烈追崇,天皇陛下为何不顺水推舟,率先站出来,全力推行这种制度,表示与百姓站在一边,如此一来,日本百姓必将归心天皇。”

    平武郎眼眸咕噜一转,随即连连称好。

    但是藤吉三木兀自不太放心,道:“军师此法固然很好,但是这种公有制提倡的是百姓做主人,一旦普及这种制度,那么将致天皇陛下于何处?”

    当然是下位呀!赵菁燕暗自嘀咕一句,嘴上却道:“太政大臣说的不错,这的确与天皇制度有所冲突,但是我们只是利用这公有制巩固民心,一旦全国安定下来,民心所向,到时还不是天皇陛下说了算,等过了这一阵风,天皇陛下又可以慢慢转为天皇制度,如果不得到百姓的认同,说再多也是没用的。”

    藤吉三木听得皱眉不语,其实赵菁燕说的非常有道理,因为日本从未出现过天皇的更换,这天皇不是人人都能做的,百姓只认同自古以来的那个皇室,而非平氏,如果平氏不能获取民心,那么这个天皇也只是有名无实,自欺欺人,可问题是,这公有制可不是他们能够驾驭的住,谁也不知道将来会演变到何种地步。

    牛皋突然插嘴道:“我们中原有句话,唤作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心里却想,这军师骗起人来,真是面不改色,与枢密使真是像极了。

    平武郎这时候也静下心来了,他作为日本人,自然知道天皇意味着什么,直到现在都没有人敢杀了鸟羽法皇和崇德天皇,这就是忌惮民意,而想凭借武力获取民心,显然是不可靠的,如果无法获取民心,只要宋军一走,他们平氏可能立刻倒塌,而这公有制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虽然他对这种制度也是一知半解,但只要能够巩固内政,获取民心,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你想要统一日本,必须得获取民心,这才有以后,否则得话,这个临时朝廷真是太不牢靠了。

    更为关键的是,现在蓝色风暴刮了这么厉害,他们也无力阻止,与其如此,还不如顺水推舟。

    这思前想后,平武郎拍板道:“军师言之有理,我们应该与百姓同在,我决定了,昭告天下,将在日本全面推行这种公有制。”

    。。。。。。。

    。。。。。。。

    送走这所谓的天皇后,牛皋立刻道:“军师,想不到这狗屁天皇这么容易就答应了下来。”

    赵菁燕满脸微笑道:“因为他没有选择,如果他强烈反对这种制度,那只会失败的更快,如今军权在我们的掌控中,而政权又名存实亡,如此情况下,他们平氏很难有所作为,他们只有破釜沉舟,利用公有制来获取民心,巩固自己的政权,方能看到希望,要是他们平时强烈反对的话,这只会激起民愤,用不了多久就会被百姓赶下台来。”

    牛皋皱眉思忖了一会,道:“还真是如此,那我们怎么办?”

    赵菁燕自信的笑道:“这公有制乃是枢密使所创,如今展现出来的只是一个开始,如何化零为整,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又如何将公有制转化为安居乐业,这才关键所在,若是不能给百姓带来富裕的生活,这公有制就真的成为一种穷人打劫富人的工具而已,长久不了,然而,这一切的一切恐怕也只有枢密使知道,平氏?哼,他们只不过是螳臂当辙,不自量力,如今大势已定,不管他们怎么选择都是必败无疑,他们的命运已经成为了定数,也不容再更改了。”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北宋小厨师 正文 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人才济济

    云州大同府。¢£

    此时这一座军事重地还是如往常一般平静,按理来说,不管是攻打大宋,还是讨伐西夏,大同府都会变得至关重要,因为大同府西临西夏,南临大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但是不管西夏打的是多么的热闹,大同府的金军兀自是按兵不动,仿佛发生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

    “我们还真是小觑了这党项人啊!”

    完颜宗翰在得知完颜宗望、和完颜希尹两路大军连接受阻时,不免眉头紧锁。

    他身旁的第一谋士高庆裔道:“党项人自古就能征善战,远胜于南朝军队,而且那李乾顺也非泛泛之辈,他敢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御驾亲征,亲自统兵,就可见一斑,依我看现在情况正在慢慢转向有利于党项人了。”

    完颜宗翰点点头道:“我们军远征到此,若不能尽快拿下兴庆府,就只有被迫退兵,但是高昌回鹘和东喀喇汗也不能再承担起好几万人的口粮,而我们想要运送粮草过去,补给又太长了,到时宗望他们也只能退兵回国,如此一来,我们的全盘计划都将破灭,因为南朝正在日益强大,我们虽然一路也都顺风顺水,但是损耗也是在所难免的,唯独南朝国内四海升平,一旦他们的势力与我们旗鼓相当,那么我们就不再有机会侵入西夏了。”

    一干将士都沉默不语。

    正在这时,一名少将走了进来,行礼道:“启禀都统,西夏在横山西北的横山羌部正在悄悄往兴庆府撤去。”

    完颜宗翰听得一怔,道:“可有探明?”

    那名少将道:“已经确认。”

    高庆裔又问道:“那对方还留了多少人马?”

    “据探子来报,西夏此番从横山至少撤出了两万多精锐,最多只留下了不到一万的士兵驻守横山以北。”

    完颜宗翰听罢与一干将士相互瞧了一眼,目光中都闪烁着茫然。

    这横山羌部乃是西夏的王牌精锐。因为西夏一直以来的敌人都是大宋,故此将这支王牌军安排在与宋的交接处。

    在完颜宗望第一次进攻西夏的时候,西夏就有意将靠近大宋这边的军队转移到云州边界防守,显然就是防止完颜宗翰突袭,这是必须的,因为完颜宗翰极有可能出兵,然而,此时战争已经进入白热化了,西夏竟然突然撤出这里大部分精锐,这太令人摸不着头脑了。

    完颜宗翰手下的大将可不会相信。西夏此番撤兵是因为没有将完颜宗翰放在眼里。

    高庆裔若有所思道:“看来西夏在前线战事吃紧,故此只能调集横山羌部前去救援。”

    大将挞懒突然道:“都统,这可是我们的大好机会,如今西夏后方空虚,我们可乘虚而入,前后夹击兴庆府,到时西夏必亡。”

    另一员大将萧庆也道:“二太子和右监军进攻受阻,并非是实力不济,而是受困于贺兰山和黄河。若想要攻破这两道天险,实在是太困难了,即便攻破,想必也是付出惨重的代价。如果我们从云内州出兵,便可绕过这两道防线,直取兴庆府,亦或者先取夏州。再取兴庆府,到时西夏首尾难顾,便可一举消灭西夏。”

    一干将士纷纷点头赞成。他们早就迫不及待了。

    唯独高庆裔摇头道:“不可,不可,此举万万不可。你们说的倒是轻松,可是你们想过为何西夏敢于撤兵,还有,你们难道忘记,我们一直按兵不动的原因吗?”

    萧庆道:“高先生指的是南朝?”

    高庆裔点头道:“你可不要忘记,南朝在浑源县屯以重兵把守,离我们云州只是相隔一条桑乾河,如果我们出兵,云州必定空虚,万一南朝出兵偷袭,一旦云州有失,那我们后路被断,可能全军覆没。”

    萧庆道:“南朝怎有此胆量,而且我们还与他们有云桑之盟的协定,在讨伐西夏战事上面,他们也公开承否认西夏独立,他们凭什么出兵,退一万步说,即便他们来攻,我们也无须惧怕。”

    挞懒附和道:“万一这只是西夏将计就计,用的空城计,那我们岂不是白白失去了这一个进攻的大好机会。换作我是西夏国主,面对大军压境,也极有可能冒此风险,从后方调兵前去援救,这合情合理,并非一定就是阴谋诡计。”

    高庆裔道:“话虽如此,但是我们不得不防,众所周知,南朝人诡计多端,说不定这就是他们与西夏演的一出戏,诱使我们入瓮。总之,都统,此举万万不可,否则,云州危矣。”

    完颜宗翰皱了皱眉道:“我原以为我不出一兵一卒,也能震慑西夏,让他们有所忌惮,必须分兵把守,从而减少宗望、希尹他们的压力,但是如今西夏收拢防线,将东边的精锐全部调往前线,这会给宗望他们带来不小的阻力,使他们更难再进一步,要是越往下拖,对于我们越发不利。对了,南朝那边最近有何动静?”

    萧庆道:“回都统的话,南朝那边只是凭着这商人偷偷往西夏运送粮食,另外,刚刚听到消息,他们今年的军演安排在了太原府,不过我想,他是故意震慑我们和西夏,让我们不要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