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北宋小厨师

北宋小厨师第417部分阅读

    ?还?蚁耄??枪室庹鹕逦颐呛臀飨模?梦颐遣灰?浇纭!?br /≈

    另一位谋士补充道:“哦,最近南朝朝廷还派了那厨子去莱州,与平州的四太子交涉他们船队失踪一事,除此之外,并没有任何动静。”

    完颜宗翰一听到“厨子”二字,立刻道:“宗弼是如何回应那厨子的?”

    那谋士道:“据说四太子没有搭理那厨子,除非南朝拿出证据来,否则想要入境调查,是不可能的事,而那厨子几番想派人前去上京直接与陛下交涉,但是均被四太子拦截了下来,现在高丽、南朝还在与平州交涉,希望能够进入营州调查。”

    完颜宗翰听得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他突然道:“此次西征乃是我和宗望苦苦争取而来的,若是不能达到目的,今后想要再度出兵,恐怕就非常困难了,朝中的保守派一定会全力阻止我们,而且,宗望临行前,曾与我说过,我们的年纪都已经不小了,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统兵了。我想宗望也是想用尽最后一口气,消除一切的威胁,奠定我大金的霸业,故此,此战只能取胜,不能失败,如今胜败只在一线之间,不容我们再考虑了,我决定亲自统兵。从云内州进攻河套地区。”

    高庆裔一听,顿时急了,急忙起身道:“都统,此举不可呀。否则,我们将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还请都统三思。”

    这要是别人,完颜宗翰估计就让人拖出去了。但是高庆裔是他的心腹,二人亦师亦友亦主仆,关系非常好。笑道:“先生之意,我十分明白,但是此时已经不容我们多想了,中原有句话说的非常好,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我会留一万士兵给先生,还请先生务必帮我镇守住云州,另外,我还会奏请陛下,从黄龙府调兵前来。先生请放心,我此去,无须多少时日,便可消灭西夏。”

    一万士兵?

    高庆裔听得都快要抓狂了,云州面对的可是大宋最精锐的部队,而且还是兵力原本就是他们的一倍了,现在只给他一万士兵,这还打个p啊,正欲张口,完颜宗翰却先一步说道:“此事我意已决,不容再议,否则,休怪我军法无情。”

    这大军出战在即,最忌讳的就是帐下将士意见不统一,分析这,分析那的,这会令军心不稳。

    高庆裔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见完颜宗翰已经决定了,心中唯有一叹,暗道,看来我只有以此残生回报都统的知遇之恩。

    。。。。。。。

    。。。。。。。

    燕山府。

    在宗泽居住的后堂内,只见人头攒动,一目望去,非得吓得人死,几乎大宋的大将全部集中于此,老将有宗泽、种师中、张叔夜、刘韐,这刘韐就是岳飞第一个伯乐,云桑之盟过后,岳飞立刻向李奇推荐刘韐,李奇又奏请赵楷,于是赵楷任命刘韐中山经略使,镇守中山,而后又入总参谋部。

    大将有折可求、折可存、韩世忠、张浚、关胜等人。

    年轻一辈的小将,有岳飞、傅选、王贵、折颜质、杨再兴、董先,种洌。

    可谓是人才济济啊!

    其中谋士甚少,因为宋朝推崇的是儒将,为将者,要能文能武,不像三国时期,文武是分开的,像岳飞、宗泽、张叔夜、折可求等人,都是文武兼并,这种人才能堪当统帅。

    要是再加上吴玠、吴璘、岳翻、牛皋、张宪等人那真就齐全了,不过这个整容已经足够豪华了,不管是谁看到他们都坐在这里,都一定知道要发生大事了。

    然而,他们个个脸上都绽放着兴奋之色,显然他们已经知道此番来燕山府的目的了,似乎也没有别的目的能够让他们这些人共聚一堂。

    不一会儿,只见门外走进二人来,前面那个面目清秀,不留胡须,干干净净的,后面一人则是非常随意,一缕长发从额头上掉落下来,似乎除了装逼,再无用处,当然,也有可能这个人是一个比较前卫的人。

    “末将(下官)参见枢密使。”

    别看此人年纪轻轻,才而立之年,但是这一干大将见到此人进来后,纷纷起身行礼,无不恭敬。

    此人自然就是李奇,而他时身后那位样貌平平的当然就是不屑一切的马桥。

    李奇拱手一一回礼,又与一干大将寒暄了几句,稍稍打趣了岳飞、董先等人几句,当然,他可不敢打趣宗泽、种师中这些老将,弄得大伙哈哈大笑,李奇不喜欢太严肃的气氛,他这一来整个气氛就变得非常轻松,等到寒暄完后,李奇这才来到上座,目光左右扫动,笑道:“都到齐了吧?”

    他话应刚落,突然外面响起一个洪亮的声音,“还差一人。”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北宋小厨师 正文 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决战之心

    当这个声音响起时,堂内所有人都显得大惊失色,仿佛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这里坐着的可都是大宋军政的

    话音未落时,就见一个容貌英俊的男子走了进来,一身儒装,风度翩翩,是一个美男子。

    你可以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不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当宗泽等人见到来人时,纷纷睁大双眼,呆若木鸡。

    “皇…皇上。”

    不知是谁颤颤抖抖吐出两个字来。

    这两字一出,所有人为之一怔,听得唰唰唰的声音,众人急忙起身迎上,行大礼道:“微臣参见皇上。”

    来人可不是别人,而是大宋皇帝,赵楷。

    “诸位爱卿快快免礼。”

    赵楷急忙上前,扶起宗泽、种师中两位老将军,又向其他人说道。

    其余人纷纷站起,可脸上尽是迷茫之色,更多是震惊,这皇上怎么会跑到这里来,这太不可思议了,不过,他们可不敢乱开口,面前这人可不是别人,而是皇上。

    不过有一人除外,这人便是李奇,他开口问道:“皇上,你怎么来了?”

    赵楷笑呵呵道:“朕在之前,已经预料到你们见到朕会是怎样一副神情,但是朕没有料到你会问这句话。”

    李奇非常随意道:“皇上误会了,微臣其实是帮他们问的。”

    “你呀!”

    赵楷哈哈一笑,指了指李奇,又朝着众人道:“我知道各位爱卿都对朕到此感到十分震惊,但其实诸位爱卿不必如此,这十分正常,因为此战关乎我大宋之霸业,就是这么简单。”

    张叔夜急忙道:“皇上。若是与金国开战,燕山府将会变得十分危险,皇上龙体要紧,不应来此。”

    “危险?”赵楷风轻云淡道:“此战若败,即便朕躲到交趾郡去,也不见得能有多安全,此战若胜,朕在这里同样安全,所以危险与否,不在乎朕身处何处。而是你们能否帮朕打赢这一场仗。”

    这一句话让众人无话可说。

    赵楷又笑道:“不来也已经来了,你们总不会把朕赶走吧。”

    “臣等不敢。”

    “很好!”

    赵楷点点头,又向李奇道:“朕没有来晚吧。”

    李奇道:“皇上来的刚刚好。”

    “那就好。”

    赵楷堂而皇之坐在了原本属于李奇的位子上,而李奇则是另外搬来一把椅子,放在了赵楷身边。

    赵楷手一伸道:“诸位爱卿请入座吧。”

    “微臣遵命。”

    等到一干人入座后,赵楷倒也没有急于谈正事,而是向宗泽、种师中等人关心道:“几位老将军,身体可还好?”

    种师中恭敬答道:“蒙皇上挂念,老臣一切都好。”

    张叔夜、宗泽也纷纷表示自己身体算是比较硬朗。

    “很好。很好,几位老将军乃是我大宋的顶梁柱,你们身体健康,就是大宋之福啊!”

    “皇上隆恩浩荡。臣等受之有愧。”

    赵楷笑了笑,一眼扫去,见这人才济济,心里也是高兴呀。道:“其实朕在来的时候,朝中大臣无不反对,他们反对的理由就跟张老将军所言差不多。但是这一战,朕非得亲自参与不可,当初太宗皇帝就是兵败燕云,以至于饮恨终身,也是我大宋的遗憾,能否收复燕云十六州,是我大宋一直以来的一块心病,朕自上位以来,就一直为此在准备,朕不想为此留下任何遗憾,即便朕也知道朕来此的确有些冒险,但是朕对于这一仗有着十分的信心,故此朕来了。”

    非常简单明了,我来这就是就没有想过带走失败。

    这皇帝都这么说了,做臣子的还能说什么,齐声道:“臣等愿为皇上肝脑涂地。”

    赵楷摇头道:“这一战不是为朕而打,而是大宋,为我中原百姓的尊严而打。”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道:“说来也惭愧,自我大宋建国以来,屡屡被北方大国欺凌,不要说百姓了,朕对此也深感失望。犹记当初大汉也同样饱受北方匈奴之祸害,但是汉武大帝三度讨伐匈奴,至此漠南无王庭,扬我中原之威,对此朕神往已久,然而,自唐朝之后,我中原沉寂数百年之久,也是时候再度崛起,朕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一刻,愿诸位爱卿能助朕一臂之力,成就中原霸业。”

    这一番话寥寥数字,却是让在坐的人无不动容,中原男儿并非没有血性,常年的屈辱求和,早就引起愤愤不满,一颗复仇的心早已经在大宋每个百姓的心中扎下了根,也不是没有争取过,但只怪技不如人啊。

    在场无一人答话,因为此时说的天花乱坠,又有何用,他们都憋着一股气,忽觉身上肩负的不禁是江山社稷,更多则是中原大国的尊严,这不仅仅是一场收复河山的战争,更多是一场尊严之战,往日太多的屈辱压笼罩在大宋的上空,特别是在这一方土地上,想要扫除上空的阴霾,唯有打赢这一仗。

    赵楷目光扫动,嘴角微微扬起一抹笑意,他要的就是这效果。

    李奇虽然也没有开口说话,但是脸上的表情倒是没有什么变化,暗想,看来皇上的口才又进步了许多啊!

    赵楷又道:“这似乎是咱们总参谋部第一次会议,对此朕非常期待,你们也不用拘束,畅所欲言便是。”

    李奇道:“皇上,宗知府曾与微臣商谈过此事,微臣觉得宗知府的这一套计划可列入国策之中。”

    赵楷哦了一声,道:“宗知府快快说来。”

    宗泽略显尴尬一笑,这里面论资历和名望,种师中可是最大的,他虽然年纪大,但是功劳不足以服众,故此显得有些尴尬。

    李奇一眼就瞧出宗泽心里在想什么,笑道:“宗知府,为帅者,首先要明白‘当仁不让’这四字。”

    种师中哈哈一笑,道:“枢密使所言甚是。”

    二人一唱一和,宗泽若是再尴尬的话,那就显得有些矫情了,于是又将那一套计划与赵楷说了一遍。

    种师中、张叔夜,包括赵楷头听得频频点头。

    说罢,赵楷点点头道:“朕原以为能够一举消灭金国,但是听得宗知府之言,方觉有些异想天开了,不错,想要消灭一个国家,而且是一个不弱于我们的国家,这谈何容易,不宜操之过急,朕也十分赞成宗知府之策,尔等以为呢?”

    其余将士纷纷点头。

    赵楷又道:“凡事开头难,想要夺取这燕云,亦非易事呀,那完颜宗翰身经百战,乃是一代帅才,他帐下士兵,个个都骁勇善战,想要打败他,夺取云州,十分困难啊。”

    宗泽道:“皇上,金军厉害,这众人皆知,但是如今我军亦不弱于他们。”

    李奇笑呵呵道:“宗知府,但愿你这此言非鼓舞士气之言。”

    “枢密使莫要激我,宗某绝非虚言。”宗泽道:“金军强于我军,关键在于马匹,这优势来自先天,不可逆也,但我军也有不可一世的火器,无须惧怕。以往我军常常功败垂成,亦或者被敌军一击即溃,只因一点。”

    赵楷道:“哪一点?”

    “胆色!”

    “胆色?”

    赵楷面露诧异之色。a href= target=_bnk

    宗泽道:“皇上莫要小瞧这胆色,在战场上,特比是面对北方强敌,首先要有胆,要敢于去进攻,不惧敌人,否则的话,给再多的粮食和武器,那都是送给敌人的。”

    种师中稍稍点头道:“步兵面对骑兵,其阵型非常重要,阵型若散,军心慌乱,往往造成惨败的后果,我军饱受其苦啊!”

    宗泽道:“种将军说的是,我军常常倍于敌人,若是个个都勇往直前,哪怕是五对其一,也能将敌人消耗殆尽,只是我军惧怕敌人,往往敌人一冲上来,就立刻溃败而逃,而第一个逃跑的几乎是统帅,故此此战前夕必须的严格要求,为将者,若逃之,当满门抄斩。”

    “该当如此。”

    赵楷点点头,对于逃跑者,他也是深恶痛绝,又道:“可这胆色并非说有就有。”

    宗泽笑道:“皇上说的是,但是微臣敢替我大宋士兵担保,我大宋军中无一胆小者。”

    赵楷似笑非笑道:“宗知府何来的底气?”

    宗泽道:“微臣的底气来自于军纪。自从我大宋军中推行枢密使那一套以纪律为重中之重的练兵法后,如今我大宋士兵对于上级命令只有服从,无人敢违抗军令,做到了真正的军令如山,哪怕有数百敌人,而我放只有十人,若命其进攻,他们一定会义无反顾的杀过去,有此纪律军队,焉有不胜之理。”

    赵楷点点头,又道:“可是金军铁骑对于我军有着先天优势,且战术灵活多变,来去如风,光凭胆色,恐也不能取胜。”

    宗泽自信道:“胆色乃是基本,若无决战之心,一切都是空谈,若有决战之心,方有一战的资格。而骑兵有骑兵之强,步兵也有步兵之强,他们的战术灵活多变,行动迅速,来去如风,但我们亦可以做到重剑无锋,以慢打快,以不变应万变。”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北宋小厨师 正文 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战略安排

    “如何以慢打快,以不变应万变?”

    赵楷立刻出声问道。︽

    这说来简单,做起来可是非常艰难,毕竟战场就是瞬息万变的,不是你单方面能够决定的。

    宗泽道:“首先,我们要明确目标,不能得陇望蜀,不能好高骛远,不能得寸进尺,当实事求是,严格按照既定目标执行。如今我们的第一步计划是完全占领燕云十六州,那么我们就应该将所有精力投放在这上面。

    一直以来我军都是被动挨打,注重于防守,而金军灵活多变,如此一来,我军就更显被动,但是以往,我们想的都是如何如何防守,其实越是面对金军这种机动性强的军队,我们就更应该主动攻击,先将主动权夺回来,挫其锐气。

    总所周知,金军强于在行径间消灭敌人,因为他们战马多,而我们擅于攻坚战和阵地战,因为我们的火器强,如果打遭遇战,我们不是金军的对手,但如果打阵地战,金军非我军的对手,所以我们必须要尽量跟金军打阵地战。”

    李奇皱眉道:“但这不是我们能够决定。”

    “这是我们能够决定的。”

    宗泽说的掷地有声,又道:“枢密使可不要忘记,我们的目标是占领云州、武州、新州、妫州、儒州城池,而非消灭金军,只要我们明确自己目标,围绕着这一座座城池展开进攻,那么我们便可逼迫金军与我们打阵地战。”

    种师中道:“如果按照宗知府所言,我们必须分兵进攻,同时进攻这五座州城,如此才能令金兵分身乏术,不能抽出兵来迂回到我么后方,只能被逼与我们打阵地战。”

    这就是一种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战略,这与以前大宋对金的战略是截然相反的。就是主动寻求各地的金军决战,我满地开花,防止你们救援、迂回,这样就能限制住金军的速度。

    宗泽点点头道:“正是如此。”

    折可求道:“但是分兵同样也是兵家大忌,有可能被敌人集中兵力逐个击破。”

    宗泽道:“分兵与否,首先得看双方的兵力是否对等,如今我军有二十万精锐,而对方在燕云地区的兵力最多不过七万人马,即便分兵,我们兀自能够保证每一路军队能够多余对方。相反,如果我们集中兵力,反倒是不便于控制,没有人能够精确的安排二十万大军,而且燕云地区,特别是山后,其山路居多,也没有足够的战场让我们投入二十万大军,金军只需投入三四万人马。就能凭借地势,与我们二十万大军投入想当的战斗力,那么他们就有机会派出剩余兵力迂回到我们后方,这反而更加危险。”

    这一番话说的折可求是心服口服。战场就这么大,你二十万大军投放在一个战场上面,后面至少四分之三的人马无法发挥作用,等于就是四五万兵马在打。而且二十万大军,谁能够做到统一指挥,非得乱成一锅粥。

    李奇道:“但如果分兵的话。我们的兵力优势就会相对削弱不少,虽然还能保持兵力优势,但是对方有马匹,相信金军也不会死守城墙,他们还是会主动出击。”

    宗泽笑了笑,道:“金兵骑兵凶猛,非血肉之躯能够阻挡的了,我军步兵往往被敌人一冲即溃,所以最近几年,我们北部军区和西部军区打造了大量的战车,大大小小共有七千辆战车,我们可以依托战车列阵,作为移动营垒,阻挡敌人的冲锋,一切战斗将围绕着战车进行,如此一来,士兵在战斗的过程中,就不会找不到目标,车进,则人进,车在人在,车亡人亡,但是,决不能撤退。”

    折可存补充道:“皇上,对于战车的演练,我们几乎年年都没有落下,我们有足够的信心能够凭借战车阻挡敌人的冲锋。”

    赵楷对于这方面虽然有所涉猎,但毕竟缺乏实战经验,见到众将士一致推崇战车,于是点点头道:“以车阻骑,自古有之,朕也觉得可行,可是什么时候出兵呢?”

    宗泽手一伸道:“皇上,请来这边。”

    一行人来到堂内的右边,只见靠墙的地方放着一个长约三米,宽约一米的木架,上面用一块黑布罩着的,宗泽上前就将黑布扯了下来。

    只见木架上放着一块木板,而木板上则是钉着一块布,原来这是一副燕云地区的刺绣地图,大路小路,均有详细的记载。

    宗泽手拿一根细长的木棍,首先就指向云州,道:“皇上,根据金军在燕云地区的势力分布,云州最靠近我们,而且云州地利位置极为关键,故此金国在此屯兵约有四万人马,而妫州、儒州因为靠近居庸关,故此分别有一万人马驻守,而后面的新洲、武州在两边的中间,故此加在一起也就一万人马。如果硬拼的话,我们倒也不惧,不过由于西夏战事进入了对持阶段,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李奇接着道:“皇上,如今西夏已经将横山以北的两万多精锐调去了贺兰山和黄河一代,河套地区防卫空虚,若是完颜宗翰出兵,必定能够顺利进入河套地区,如果完颜宗翰不出兵的话,那么西夏便可全力防守前线,所以我们认为,完颜宗翰为了消灭西夏,一定会出兵的。”

    赵楷道:“你们是想先引诱完颜宗翰出兵,然后趁机攻取云州?”

    宗泽点点头道:“正是如此,只要完颜宗翰敢出兵侵入西夏,便是我们出兵之时。但是在出兵云州的同时,我们必须要同时夺取这里。”

    说着他手中的木棍往地图上方写着古北口的地方一指,道:“金军在燕云地区虽然只有七万部队,但是他们在平州、大定府、黄龙府都屯有重兵,一旦我们出兵云州,平州必定最先派兵来救援,而这古北口就是他们的必经之路,说来也惭愧,当初微臣在与完颜宗望交战时。曾想一鼓作气夺回古北口,但可惜的是,在这附近被完颜宗望的伏兵击败了,只能退守檀州,这古北口乃是北方大门,落于敌人手里,始终是我们的一个隐患,金军可以随时从古北口向进军,所以,我们必须要赶在平州的援军到达之前。先夺古北口。”

    这古北口檀州都在后世北京密云一代。

    刘韐眉头紧锁道:“这古北口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金军必定用以重兵把守,想要赶在平州的援军到达前先取这里,以我之见,十分困难。”

    韩世忠突然道:“我有一计,可夺古北口。”

    宗泽忙询问道:“韩将军请说。”

    韩世忠道:“我想完颜宗弼肯定会亲自领兵前来救援,那么平州必定空虚。我们可以出动水师进攻营州,一旦营州失守,那么平州岌岌可危,而平州是完颜宗望的大本营。粮草、马匹囤积于此,完颜宗弼必定会选择回救,只要他们回救,我们可立刻乘船离开。不会造成任何损失,而如此一来,便可替我军争取不少的时日。”

    宗泽道:“可是韩将军有把握攻破营州?”

    韩世忠自信的笑道:“宗知府若是不信的话。韩五愿在皇上面前领军令状,若不能攻破营州,韩五自割头颅献上。”

    这韩世忠一直都统管水师,他的手段都还没有展现出来,所以不管是宗泽、还是种师中等老将,都不清楚韩世忠的底细,相比较起来,他们更加愿意相信岳飞、吴玠等人,所以这令韩世忠很不爽,他也想当统帅,但问题是从一开始他一直统管水师,唯一能够用到水师的日本战场,他还只是当一个押粮官,这一战若是还不让他出力,他真的会积郁而亡。

    但是赵楷却非常欣赏韩世忠,哈哈道:“韩将军无须如此,朕愿意提你担保。”

    这是何等的信任。

    韩世忠急忙抱拳道:“皇上恁地信任微臣,微臣绝不敢辜负皇恩,就算拼掉微臣这条性命,也要攻取营州。”

    宗泽听皇上都这么说,哪里还敢多说什么,继续说道:“若是能够先一步夺取古北口,防止平州援军入关,那我们就可全心将注意力放在山后四州上面。”

    这燕云十六州根据太行山分为两个区域,其中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成为山前七州,而剩余的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九州称作山后九州,而金国掌控云、儒、妫、武、新皆是在山后,两边中间又有长城分隔,居庸关则是通往山后九州的必经之路,当初的云桑之盟就是以居庸关为界限的,但这不是唯一的通道,还可以绕下面的飞狐口过去,飞狐口虽然在宋军的掌握中,但是绕飞狐口的话,得绕到很长的一段路。

    “居庸关地势狭隘,而且居高临下,易守难攻,若是正面强攻,恐怕再多的兵力也难以攻下,但若不取居庸关,我们的北部军区很难与西部军区汇合进攻这山后四州。”宗泽说着又指向燕山府,道:“我们先可以从燕山府出少量的人马,佯装从东南面进攻居庸关的北口,将居庸关的兵力牵制在北口,然后。”

    他又指向蔚州,道:“从蔚州出兵进攻新洲,逼迫妫州的士兵回救,再秘密派遣一支部队绕过新州的防守,配合顺州的主力部队,两面夹击居庸关的南口,从而一举拿下居庸关,然后我北部军区可通过居庸关进攻妫州和儒州,而西北军区可分部分兵力配合蔚州的部队进攻武州和新州,只需派相当的部队在云州牵制住完颜宗翰的主力,只要我们能够先攻下武、新、妫、儒四州,那么云州就是瓮中之鳖。”

    ps:求月票,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北宋小厨师 正文 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各司其职

    赵楷听得频频点头,又向其余人询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种师中就道:“宗知府的计划是好,但是我认为与金军这种以骑兵为主的部队作战,首先要做的应该是防守,因为金军太擅长迂回后方作战了,我们不得不防。︾”

    宗泽听得若有所思,虚心问道:“不知种将军有何建议?”

    他们两个一个善于进攻,一个善于防守,作战注重的细节也是有所不同,可谓是各有所长。

    种师中道:“燕云地区山地居多,道路错综复杂,但我们不能因其复杂,而不去防守,我们可将主力安排在大路上,另外再调出两万人马驻守在各条小道上,因为皆是山路,每条道路只需安排三千到一千不等的敢死队,用以地雷、强弩、振兴炮辅助,防止敌人从中迂回,即便敌人强冲过去,我们也能最快知晓,不会被敌人打一个措手不及,但以金军往常的作战方式来看,他们只会派少量的兵马迂回,用地雷和振兴炮的帮助,足以击退敌人。”

    这振兴炮太大了,不便于行军,故此种师中才会建议用振兴炮来镇守后方,再用没良心炮以及少量的振兴炮去攻城略地。

    宗泽连连点头道:“该当如此,若能仅凭两万人马便能消除这后顾之忧,这已经是我们赚了。”

    在坐的将士,都非常忌惮金军的迂回战术,故此对此都深表认同。

    李奇突然道:“但是各位是不是忘记一点。”

    一干将士纷纷望向李奇。

    “西夏。”

    李奇道:“如果我是完颜宗翰的话,在云州守不住的情况下,可能会选择背水一战,与完颜宗望、完颜希尹夹击兴庆府,一旦西夏灭亡了,他们便可绕到太原府去进攻,而我们的主力全部都在燕云地区。这反倒会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折可求作为太原府的老大,他当然明白太原的重要性,于是道:“枢密使言之有理,那么我在进攻云州的同时,必须分兵前去支援西夏,阻止完颜宗翰的部队。我认为可派岳飞、王贵、傅选、董先率兵出横山阻击完颜宗翰。”

    岳飞立刻抱拳道:“末将愿往。”

    这看来看去,也就岳飞合适了,折可求、折可存他们得出兵西北进攻云州,宗泽、张叔夜他们又年纪不小了,正直壮年的韩世忠得统管水师。剩下年轻一辈得也就剩下岳飞了,但是岳飞面对的可不是别人,而是大名鼎鼎的完颜宗翰,这也是岳飞证明自己的一战,他必须要翻过这一座大山。

    岳飞虽然深得李奇的器重,而且又贵为殿帅,以前李奇领军的时候,他也做过统帅,南征交趾。但是在这里,岳飞真的只是一个执行者,关于战略的策划,他没有发言的资格。瞧瞧这里站着的都是一些甚么人,种师中、宗泽、刘韐、张叔夜得老将,哪里有他岳飞做声的资格,岳飞只有服从命令。完成战略方针,就是这么简单,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三衙不再是武将的最高级别了,总参谋部才是武将最高级别。

    李奇又道:“另外,我们还可以派吴玠领镇西军从河湟地区出兵,进攻完颜宗望的后方,切断他们的补给,若能奏效,便能化解西夏危机,到时我们就可以连同西夏大举反攻。”

    赵楷哈哈道:“是啊,朕差点都把吴玠给忘了。”

    。。。。。。

    。。。。。。

    这是自总参谋部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的大型会议,而这一场会议开了足足五天之久,宗泽有句话说的好,必须要明确战略目标,不能得陇望蜀,打无准备之战,当初宋太宗就是过于着急,不顾众人的反对,继续进军,妄图一举消灭辽国,导致被耶律休哥一战击溃,惨败收场,既然要明确战略目标,那么整套战略事无巨细,都得安排妥当。

    战略定下后,那么接下来就是点将了。

    宗泽作为燕山府知府,这一战围绕的也是燕云地区,而且,整套战略是宗泽提出来的,故此,赵楷擢升宗泽为燕云大元帅,统管三军,主导这一次战争。

    宗泽刚刚学会了当仁不让,也没有矫情,因为他年事已高,这可能是他最后的一战,他也不想再给此生留下更多的遗憾了。

    赵楷又擢升种师中、折可求为左右副元帅,种师统管三万敢死队居后,这后方就全交给了种师中,一旦金军迂回过来,那就是你的过失,而折可求则是统帅五万大军,进攻云州。

    韩世忠为水路都统,统帅两万水师,出兵莱州,进攻营州,消灭营州的水师,同时牵制平州的部队,为夺取古北口争取时间。

    岳飞为西北宣抚使,领两万骑兵出横山,前去支援西夏,实则是阻击完颜宗翰。

    张叔夜为东北宣抚使,关胜为副将,二人领两万神机营出檀州进攻古北口。

    折可存为中将军,折颜质为副先锋,率领两万大军,出兵蔚州,进攻新州、武州一代。

    张浚为左将军,领三万兵马,进攻妫州、儒州,其关键还是居庸关,一旦攻破居庸关,那么燕山府的兵马就可以直接从居庸关进攻这妫、儒等州县。

    刘韐为右将军,出兵顺州,率领一万大军,右面佯攻居庸关。

    至于赵楷的话,他没有跟太宗皇帝一样,虽然他挂着总参谋长的称号,但是他将兵权全部交给了宗泽,他更多的是以皇帝的名义存在,这其实对于士兵而言,就是莫大的鼓舞,皇帝御驾亲征,这士气是杠杠滴。

    一切都安排妥当了,但是却还遗忘了一人,这个人自然是李奇,这要是赵楷不来,李奇肯定是冠以天下兵马大元帅,披挂上阵,统帅三军。

    赵楷思忖了好一会儿,才向李奇道:“枢密使。朕封你做监军…。”

    这不等他把话说完,李奇就道:“别别别,还请皇上收回成命,这打仗非我擅长,若是让微臣当监军的话,那反而会束缚宗知府他们,说不定还会殆误战机,微臣就主管后勤和外交得了。”

    此话一出,宗泽他们纷纷露出尴尬之色,堂堂枢密使、天下兵马大元帅。燕云王,竟然当一个押粮官,这让他们情何以堪,这大元帅的位子,他们坐得安么。

    赵楷也觉得不妥,好歹也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呀,道:“这样不妥吧。”

    李奇却是不以为意,道:“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若是皇上能够将龙菊。哦不,后方交予微臣,这已经是对微臣莫大的信任了,微臣并不觉得这是一个丢脸的职务。相反,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这么一说,赵楷也觉得是这么回事,二十万大军。这粮草调用方面可是非常关键的,另外,这可不是两国交战。其中还牵扯多方势力,必须要有一个出色的外交官在这里,这些都是李奇擅长的,至于打仗什么的,就算让李奇当统帅,他还是得听宗泽他们得,也就是好听一点,沉吟一会儿,道:“这样吧,朕还是封你做监军,但是专管后勤,其实当初兵制改革,就已经明言提到,文武分而行权,文管外交,武管战事,正好今日就借以体现这一制度的改变。”

    以前的宋朝是以文驭武,文臣还能干预武将行军打仗,现在虽然还是以文驭武,文官兀自掌握兵权,但是打仗的权力就全部交托给了武将,特别是关于战略、战术的安排,文官无权干预了,以总参谋部的意见为准。

    所以,总参谋部的存在,完美的化解了文武争斗的这一难题。

    但是赵楷可不能真封李奇为一个押粮官,这样的话,别说底下的士兵了,百姓都会感到不满,李奇可以拥有很高的声望,虽然他不会打仗,但是百姓就是相信他,你必须得让他参与进来,否则百姓都会没有信心打这一仗了,我大宋之福将你都不让上,那你还打什么,所以赵楷还是给了李奇一个监军的名号。

    。。。。。。

    。。。。。。

    一切安排完后,各将士就回去了,带好自己的兵,准备出征,反正战略目标已经说的再清楚不过了,不管你们怎么打,总之要完成制定好的目标,因为兵法是不能拘于一格,要随机应变,但是你又不能漫无目的去打,首先还是要明确目标。

    而宗泽的战略思想,就是以己之长攻彼之弱,宋军兵力多,金军骑兵多跑得快,可以来回迂回,如果你集中兵力进攻一点,那么就给了金兵很大的迂回空间,他们只需要阻挡宋军主力的进攻,或者用以少量的兵马牵制住宋军,迟缓宋军进攻的速度,而其余的兵马就可以迂回,或者进攻宋军的后方,或者断宋军的粮草,这是金军非常擅长的。

    所以宗泽首先就是封锁区域,不让金军的援兵进关,在已知兵力的情况下,兵分几路,同时进攻,主动寻找金军各个屯兵据点决战,我到处都与你打,而且是以优势兵力跟你们打,让你们的骑兵全部困死在城池附近,以城市为单位展开战争去争夺。

    如此一来,宋军虽然分兵了,但是金军也不能集中优势兵力,只能陪着宋军打阵地战。

    但即便如此,胜败也犹未可知,还得打过才知道。

    可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一旦赵楷扣动进攻的扳机,那么这将是一场亘古以来从未有过的大战,必将载入史册。

    这东起莱州、西至疏勒,甚至西域,光这战场就得有万里之远。

    而大宋一共才六十万禁军,燕云地区就出动了二十万,再加上十万镇西军,已经超过半数了,这绝对可以说是举国之力了。

    而金国方面账面上就有十五万大军,还有平州、大定府、黄龙府等军队蓄势已发,两国加在一起就超过了五十万,再加上西夏、高丽、高昌回鹘,g,这军队人数直逼百万,横跨万里的战场,百万之人数,而且双方实力均等,没有人能够事先就预料到胜败,究竟谁才是中原的主宰,这场大战过后,才能够知晓。

    ps:求月票、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北宋小厨师 正文 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谁主沉浮?

    “呼…!”

    开完这漫长的会议,李奇这个后勤官总算可以喘一口气了,去到河边洗了把脸,这种高强度的会议,还真是要人命啊。⊙

    忽听得后面传来脚步声,转头一看,只见赵楷带着几个随从走了过来,急忙起身正欲行礼,却被赵楷抬手阻止了,笑吟吟的问道:“你似乎对朕来此并不感到意外?”

    李奇一愣,随即答道:“难道皇上不是害怕朝中保守派的骚扰,故此躲到这里来,毕竟这里的全是主战派,与皇上是一条心的。”

    赵楷想了想,随即乐呵呵的笑了起来,“你不说,朕倒真没有发现,原来朕来这里,还有这么一个好处。”

    虽然看上去,大宋上下好像是众志成城,其实不然,保守派的势力还是非常大的,问题在于赵楷是一个高度集权的皇帝,大宋开国以来,只有四个皇帝高度集权,也只有这四个皇帝敢出兵征伐北方大国,其余的皇帝纵使有心,也得受困于朝中重臣,可能还没有提出来,就被群臣一致驳回了,前两个皇帝不用说,自然就是太祖太宗两个开国之祖,这第三个,还就是赵楷的父亲,宋徽宗赵佶。

    别看赵佶昏庸无能,但其实权力是非常大的,而且他是继太宗之后,唯一一个北伐的皇帝,至于成败,也说不清楚,但是由此可见,只要他想北伐,朝中就无人能够阻止,不跟真宗、哲宗的时代一样。

    其实赵佶集权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用人唯亲,什么童贯、蔡京、高俅、王黼,哪一个不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所以他要做什么,几个中枢大臣都赞成,那么其余的人只能在背后骂娘。

    赵楷与他父亲也极为相似。秦桧、李奇、郑逸、李纲、毛舒都是他的心腹,以前的顽固派早就清楚朝野了,即便他们五人中有人不赞成北伐,但是一旦赵楷决定了,他们还是会坚定的支持赵楷,他们五个一点头,朝中那些反对派根本不是对手,所以是打是和,全凭赵楷一念之间。

    在宋朝要看哪个皇帝的权力,就看这个皇帝能否组织北伐。因为宋朝是文人的国度,文人怕武,不愿大动干戈,特别是害怕北方大国,因为总是吃败仗,一听到就头疼,一般情况下主战派都会被保守派压倒,那么皇帝只能听从,如果皇帝权力大的话。就可以一意孤行了,就跟现在的赵楷一样。

    李奇笑道:“难道不是么?”

    “当然不是,如今君民一心,谁可逆天?”赵楷不屑一笑。他可也是枪杆子里面抢来的政权,犯得着怕那些么,又一脸古怪的问道:“你心里难道没有认为朕来此是针对你的吗?”

    李奇摇摇头道:“微臣不过只是一个臣子,要是皇上来此只是为了针对微臣的话。还请皇上先给微臣一匹快马。”

    赵楷错愕道:“快马?”

    李奇道:“微臣得赶紧开溜啊,这里太危险了。”

    赵楷哈哈一笑,道:“朕可不会给你这匹快马。”

    真是小气。李奇暗自嘀咕一句。又道:“不过微臣还是认为皇上来此有些过于冒险了,目前的情况也犯不着如此。”

    赵楷道:“你说的不错,朕的确有千万个理由不必御驾亲征,但是有一个理由让朕不得不来。”

    李奇道:“完颜宗望?”

    赵楷笑呵呵道:“要是如此的话,朕更加不会给你那匹快马,因为朕得先走。”

    李奇道:“那是为什么?”

    “因为朕是大宋的皇帝,是赵氏的子孙。”

    赵楷叹了口气,道:“还记得当年与你一块来到燕山府,当时面对完颜宗望、完颜宗弼的羞辱,朕只敢躲在墙后,连面都不敢露,这虽然无关紧要,但却是我大宋王朝的一个缩影,自我大宋建国以来,唯有太祖、太宗两位皇帝敢于直面面对北方大国,但是自太宗北伐失败以后,我大宋皇帝一直都畏北方大国如虎,檀渊之盟前夕,若非寇准贤相逼迫真宗皇帝御驾亲征,恐怕我大宋的国都已经不在开封了。

    皇帝尚且如此,百姓就更加不用说了,如果要改变这种惧怕的心理,首先得从朕做起,朕此番前来,就是要告诉天下百姓,我大宋不再惧怕任何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若是当初汉武帝没有此等决心,又怎能消灭匈奴,如今同样也是如此。”

    李奇皱眉道:“话虽如此,但皇上可有想过万一失败,我们将会面临何种境况?”

    赵楷点点头道:“当然想过,但是朕以为若有这种决心,即便失败,也只是失败一时,无须惧怕,我大宋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他日可卷土重来,但若是不消除这种惧怕的心态,那么我大宋将会永远抬不起头来,你明白吗?”

    你不敢打,那就永远打不过,即便打赢了,还是会因为惧怕而觉得低人一等,这种情况已经是屡见不鲜了,想要取胜,首先得扭转这种心态,告诉大宋百姓,我们敢于与金国一战,并且实力不弱于金国,为什么大宋敢总是去攻打西夏,那就是因为大宋不惧怕西夏,所以这心态非常重要,如果皇帝也怕,百姓也怕,那还谈什么中原大国,版图再大,但总是低人一等,只能屈居第二。

    赵楷参加科考都要拿状元的人,怎么会愿意屈居人后,要当就当老大,至于谁愿意去当这老二,我管不着。

    李奇点了下头,似懂非懂道:“似乎明白了一点点。”

    。。。。。。

    。。。。。。

    冬去春来。

    完颜宗望和完颜希尹在西夏迟迟打不开局面,让云州的完颜宗翰非常焦急,原本他还有留在这里云州的理由,那就是他在这里,可以牵制西夏在河套地区的精锐部队,你至少得安排好几万精锐在这里防止我偷袭,但是现在西夏不管了,破釜沉舟。将河套地区的精锐全部调走了,先保住兴庆府要紧。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这么一块肥沃且空虚的土地,完颜宗翰能视而不见吗?

    就战略而言,他只有攻入河套地区,便可与完颜希尹两面夹击河套地区以西的西夏军,又可以与完颜希尹合军从贺兰山后面进攻兴庆府,这看上去多么美妙啊!

    就战术而言,河套地区如此空虚,此时不去进攻。更待何时啊!

    就政治而言,消灭西夏是多么大的一份功劳,要是全让完颜宗望领走了,那他在金国,肯定要低宗望一等。

    然而,他现在唯一的顾虑就是南边的宋军。

    但是权衡利弊,宋军不一定会进攻他,但是若进军的话,可取得非常大的成果。甚至可以说能一举消灭西夏。

    为了一个不确定会否发生的事情,而放弃一个这么好的良机,完颜宗翰做不到,所以。他出兵了,统帅三万大军,出兵云内,直奔河套地方而去。

    这临行前。他身边的谋士高庆裔就跟他说道:“都统既已决定出兵,那么就当义无反顾,速战速决。否则,恐迟则生变。”

    这高庆裔一直都是反对完颜宗翰出兵的,这很可能是西夏和大宋的阴谋,你若一走,云州就空虚了,万一宋军来偷袭,那可怎么办?这云州可是我们的大本营啊。

    但是他也明白完颜宗翰为何要出兵,他是一个聪明人,又跟完颜宗翰的关系非常好,用古语来说,就是生死之交,用后世的网络用语来说,就是一对基佬,不会去做那些以死相逼的蠢事,反正木已成舟,你既然决定要出兵了,那么干脆点,全心消灭西夏,消灭完后,就赶紧回来,兄弟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完颜宗翰哈哈一笑,摆摆手道:“先生毋庸担忧,一切尽在我掌控中。”

    从完颜阿骨打帐下出来的将士,永远不会缺乏自信。

    至此,金国的三大巨头就全部投入到了西夏战场中,也由此拉开了决战的序幕。

    因为,一直按兵不动的宋军,就在等待完颜宗翰的出兵。

    。。。。。。。

    。。。。。。。

    完颜宗翰出兵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燕山府。

    赵楷不禁大喜,其实各方将士已经准备就绪,战略也已经安排好了,就等皇帝一声令下了。

    但是在此之前,他们还得做一件事,就是下达战书,因为他们毕竟还是盟友,不是敌对状态,你要出兵,首先得撕毁盟约,下战书,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初金国撕毁海上之盟时,也派人去了汴京。

    燕山府府衙的后堂内,赵楷、李奇、宗泽三人坐在里面,宗泽拿出一份战帖呈上,道:“皇上,这是老臣刚刚写好的,还请皇上过目。”

    因为赵楷目前是偷偷前来的,秦桧他们都不在身边,这写战贴一事,自然落到文武双全的宗泽肩上,他虽然才华横溢,但是也没有写过这战帖。

    赵楷拿起来一看,连连点头,不亏是宗泽,文笔就是没话说,写的真是太好了,看罢,他又递给李奇,“枢密使,你也看看。”

    “是。”

    李奇拿过一看,这洋洋洒洒一大片,就差没有从三皇五帝说起了,总而言之,就是找尽各种借口出兵,不得不说一句,这汉人找借口,那真是一等一的厉害,引经据典,让人无从反驳啊。

    看着看着,李奇突然皱了皱眉。

    宗泽忙问道:“枢密使,是不是有甚么不妥?”

    赵楷也是狐疑的望着李奇,他心想,你李奇文化程度也就那样,连一篇文章都写的病句百出,而这一篇战贴,朕都觉得写的非常好,未必你在这方面的涵养比朕还要高。

    李奇道:“宗知府的文学造诣,在下一直都十分佩服,这一道战帖写的也确实非常好,但…是不是多了点。”

    “多了点?”

    赵楷困惑道。

    李奇点点头道:“那完颜晟虽是皇帝,但不过也是从山沟里面爬出来的,你给他写这些,他未必看得懂,而且这么写的话,显得有些软弱,好像我们是受害者,受不了压迫,才被逼反攻,这样的话,虽然能博得一点同情分,但是不够霸气呀,不能体现我中原大国之威名,我们是来争霸主的,不是博取百姓眼泪的,用不着将自己摆着一个受害者的位子上。”

    赵楷一听,赶紧伸手拿回战书来,又看了起来,越看越觉得李奇说的还真有些道理,咱们大宋文化世界第一,至于女真人的文化,哎呦,不提也罢,整一个没文化人,你写的这么好,女真人不一定看得明白,那还不如直接扔两个字过去…“开战”。

    而这下战帖一方肯定要有攻击性,不然就变成丧贴了,那多不吉利啊,整一个人在那里哭啊,闹啊,我爹爹被你害死了,我要报仇啊,这的确有些怪怪的,用李奇的话来说,就是不太霸气。

    宗泽也点点头,虚心道:“枢密使言之有理,那不知依枢密使的意思,这战帖该如何写了?”

    李奇想了想,道:“要不咱们干脆一点,就写上一句话,多了,我也写不了,我怀疑他们也未必会看完,就不要浪费笔墨了。”

    赵楷忙问道:“什么话?”

    李奇手往地下一指,道:“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北宋小厨师 正文 第一千八零八章 燕云不还,宁死不归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赵楷低声念了几遍,喜色渐渐占据了这张英俊的脸庞,突然一拍大腿,大声喊道:“好,好一个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宗泽也是摇头惊叹呀,不禁拱手道:“枢密使高才,宗某受教了。◎”

    同时心中甚是惭愧,他自问学识不弱于人,但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写这一篇战书,却不如李奇这寥寥数字。

    这还能说什么,只能说李奇是一个奇才。

    李奇谦虚道:“过奖,过奖,我只是帮皇上想的,是皇上的威武霸气给予了我灵感。”

    赵楷听得一愣,笑骂道:“你这厮还真是谨慎的有些过分呀,朕是那种人么?”

    宗泽也愣了少许,随即明白过来,这句话太过于霸气了,普天之下,只有皇帝能这么说,你一个臣子有事没事,心生愁绪,要问大地,谁才是你的主宰,那皇帝非得好好问问你,你想干什么?朕主宰这片土地,你愁个什么劲?但是他方才却没有想到这一点,如今才如梦初醒,对于李奇的政治态度,心生佩服,李奇能有今日,绝非运气使然,更多的则是要归功于一份细心,哈哈笑了起来。

    赵楷也跟着笑了起来,手有些发痒了,赶紧让人笔墨伺候,挥洒墨水,御笔写下了这句话,这左看右看,心中豪气横生,“若此战能胜,这一封战帖,必将名垂千古。”

    不要说赵楷了,连宗泽都非常喜爱,写的真是太好了。

    其实这一句话,咋一看,觉得挺内敛的,千愁万绪涌上心头。问问大地,谁才是你的主宰?是以问句的形式,而不是说我就是主宰,那太爆发富了,不太符合大宋的文化,君子之国吗。

    但是细细一品味,这句话可以说是霸气外露,特别是经过赵楷的御笔一写,那更是不得了了,这话可以说是非常直接。也就是说,朕看到这一片广阔无垠的土地,心中生出愁绪,朕想问问你完颜晟,谁才是这片土地的主宰?言下之意,就是我要做这片土地的主宰。

    战书之意,不过如此啊!

    简单明了,又不失霸气。

    完颜晟再是山沟里面出来了,看到这句话。心里明白,这大宋要与我大金争一争霸主之位。

    怎么争?当然出兵来争,难不成还吐口水啊!

    当然,李奇可没有这文采。能写出这么牛逼的话来,也不用怀疑,这肯定是他剽窃来的,其实这句话乃是出自毛爷爷的《沁园春。长沙》,也只有毛爷爷能够写出这么牛x的诗句来。

    这句诗词虽然来自几百年后,但实在是太贴切当下的天下大势了。因为金国和大宋是同时存在的两个军事大国,更加要命是两国紧挨着的,这一山不容二虎,一片土地,怎么可能出现两个主宰,赵楷此番出兵,用意非常明显,就是要夺取天下第一,要南北统一,这世上只能有一个超级大国,而且只能是我大宋。

    。。。。。。。

    。。。。。。。

    这战书写好了,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撕毁云桑之盟祭旗,对金宣战。

    在燕山府的一个校场内,数万将士列队其中,场内笼罩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突然,一面龙旗高高竖起,迎风招展。

    这龙旗一竖,就预示着皇帝驾临。

    因为赵楷此番前来,是高度机密,除了几个中枢大臣,没有人知道,大家还傻乎乎的认为赵楷是去洛阳祭祖了。

    但是今日,赵楷终于可以显身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伴随着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呼喊,赵楷身着龙袍,腰佩宝剑,沿着高高的台阶走向祭坛,这大军出征,首先得祭拜天地。在他身后还跟着李奇、宗泽等一干臣子,至于其余得将领,已经准备就绪。

    赵楷上得台阶,那真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面对千万将士,朗声道:“朕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记得朕的一次来燕山府时,还只是一个名不经传的皇子,而当时的燕山府刚刚被金人攻下,朕与现在当今枢密使一同来此,就是为了讨回燕山府。不错,是讨回,就是像乞丐一样向金国人伸手,乞求他们归还燕山府。在这之前,我们不是没有出兵争取过,但是却被辽军的残余部队打的全军覆没。”

    这第一句话,就让大宋将士们羞愧不已,但也因此,他们更加急于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