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北宋小厨师

北宋小厨师第425部分阅读

    暗中使坏,对付你们,即便皇上归来,也只会夸奖秦桧,所以二哥你不能求自保,因为即便你忍让,秦桧也见得就会轻易放过你的,与其如此,还不如主动进攻。”

    郑逸斜眸一瞧,道:“你是不是有什么办法?”

    白浅诺道:“预算制,如今预算制已经筹备多时,也该拿出来试一试了,二哥可拿工部的工程试一试这预算制,那样的话,纵使不靠司法院,二哥同样也有理由介入工部调查,我就不相信工部掌握着这么多工程,其中一点猫腻都没有,而秦桧一直借用医院、学院的建设,笼络地方官员,巩固他在地方上的权力,二哥同样也可以利用预算制巩固地方的权力,毕竟这钱可是在你手里,你不拨钱,地方官员就拿不出政绩来。”

    郑逸道:“可是秦桧这人非常狡猾,你想这样就抓住他的把柄,我看不太可能。”

    白浅诺笑道:“但至少可以让他有所忌惮,逼迫他对你让步,而且,我可以将军器监先借给你,你同样可以凭借预算制介入军器监,如今正在打仗,要是有军器监在手,秦桧想要动你,也不是那么容易。”

    郑逸思忖许久,突然问道:“这是你的意思,还是枢密使交代你的?”

    “二哥还怕我会害你不成。”

    “我倒不是怕你,而是枢密使太狡猾了,我可不想给他当刀使,你也知道,我可不止一回被他利用了。”

    白浅诺听得俏脸一红,略显尴尬,看来夫君的名声真的要改善了。无奈道:“夫君他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算到有今日,这其实是我娘让我转告于你的,我娘说了,今日的秦桧要比当初蔡太师还要无情,与他作对,只有两条路,要么你死,要么他死,所以他不会放过任何敌人的。”

    这郑逸倒是没有怀疑,毕竟他也是白夫人看着长大的,也知道白夫人可不是一般的妇人,那白时中能爬到右相的位子,白夫人是功不可没,没好气道:“这还不是枢密使惹出来的,要不是他当初提拔秦桧,岂会有今日烦恼。”

    “二哥,你又来了。”白浅诺道:“当时夫君需要秦桧的相助,否则的话,我夫君再有能耐,也不可能一方面对付王黼、蔡攸,一方面变法消除江南之祸,后面又要对付金军,帮助皇上登基,还得清除那些旧势力,如果当初没有秦桧相助,那皇上和我夫君都会多出许多麻烦来。提拔秦桧为宰相,这是皇上自己的意思,毕竟秦桧的能力,皇上是亲眼目睹的,而且就当时的情况,你认为谁会比秦桧更加合适,这与我夫君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话是一点也不假,虽然李奇主要策划者,但是秦桧却是主要执行者,当初江南的官场已经到了极致,官官相护,铁板一块,你要肃清官场,不派一个有魄力有手段的人去,你根本就寸步难行,说不定只会制造一个大笑话。

    当时李奇要么自己亲自前去,要么就只能委任秦桧了,后来开封保卫战,也是秦桧在城内安抚百姓,调动百姓,主管后勤,给李奇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再后来发动政变时,李奇可是在燕云,是秦桧帮助赵楷将那些旧势力全部清除,巩固皇位,这可是莫大的功劳,赵楷当然视秦桧入心腹。

    郑逸被说的是哑口无言,道:“是二哥失言,是二哥失言,我也只是发发牢骚。”

    正当这时,外面突然响起一个急促的脚步声,随即又传来鲁美美的声音,“夫人,不好了,方才太师府来人,说太师在今日早晨去世了。”

    郑、白二人听得皆是一愣。

    过了一会儿,白浅诺才闭目叹道:“看来秦桧的运势要比我们预计的还要好啊。”

    这蔡京虽然致仕许久,也没有任何权力了,但他可是李奇身边最强大的智囊库,毕竟当了几十年的宰相,就光这经验,也无人能及,况且蔡京的政治手段和见识都非常厉害,李奇在京城的时候,都常常去向蔡京请教,如今李奇不在了,很多问题,白浅诺都得向蔡京寻求帮助,蔡京在这时候去世,显然会对白浅诺会造成非常大的冲击。

    那么对秦桧而言,自然是好事一件。

    现在秦桧的运势似乎已经旺到了极点。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ps:推荐一本好友的书,《绝品世家》,作者御使大夫。简介奉上

    他,离经叛道,不走仕途入道门;

    他,聪明绝顶,医卜星相百艺皆精,却只想做一名安逸生活的小纨绔。

    不过,纨绔子弟可不是那么好做的,斗鸡遛狗提笼架鸟那都是纨绔小道,真正的纨绔之道那是反手为云震动朝纲,覆手为雨权倾天下。

    喜欢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北宋小厨师 正文 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权臣?奸臣?弄臣?

    一切权臣蔡京,终于落下了帷幕。

    这也该到盖棺定论的时候了。

    在史书上,蔡京一直奸臣的代名词,即便是现在,也没有能够抹去蔡京当年犯下的罪孽,这一点他自己心里也明白。

    其实不管是王安石、还是司马光,都对蔡京有着非常高评价,甚至于说他是治国奇才,由此可见,蔡京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不过,智慧不代表好坏,蔡京当初舞弄权术,权倾朝野,无比贪婪,掀起花石纲,又排挤党羽,一手策划出元祐党籍事件。

    你能说这是一个好人吗?

    当然不是。

    人家在历史上好歹也是六贼之首啊!

    但是没有能力的人,能够做到这一切吗?

    当然也不可以。

    死在蔡京手里政客还少吗?

    在历史上,蔡京死后,民谣有云,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但是由于李奇的到来,这民谣就没有出现了,在李奇建议下,蔡京在晚年开始为自己洗白,太师学院就是他洗白的主要手段,还有,他在位期间曾大力推动慈善机构,这要早于李奇,故此,他在晚年加大了这一措施,再加上李奇的相助,导致蔡京在近三9±年内,已经洗的差不多了,毕竟是十几年的跨度,新的一代人已经成长了,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主力军,他们其中有一部分人深受蔡京的恩惠,但是却没有经历过蔡京的迫害,故此他们对蔡京都非常尊敬,这也是李奇当初为蔡京策划的洗白计划。

    旧人都恨你入骨,你与其花精力去讨好这些人,还不如全心全力去讨好新一代人,这也就是太师学院诞生的初衷。

    但这是蔡京的悔改之作吗?

    也不能说全是,晚年的蔡京明白自己犯下很多罪孽。他一旦倒下,他的后人可能会遭受非常大的打击,他做的这一切,主要还是想保住蔡家的子子孙孙。

    这也是为什么蔡京会提拔李奇的主要原因,因为他需要李奇帮他洗白,而李奇需要借他的势力完成自己的目标,双方是各有所需。

    可是这能说李奇是在助纣为虐吗?

    当然也不能够,当初李奇得靠蔡京往上爬,没有蔡京,就没有今日得李奇。蔡京从未害过李奇,反而对李奇恩重如山,李奇对他也没有怨恨,心怀感恩,双方合作又是如此之愉快,在这凶险的官场里面,你要成功,自然不能根据历史书去选择,历史书说秦桧是奸臣。你就得打倒他,历史书上说李纲是忠臣,你就得扶植他。

    这不是儿戏又是什么,要是这么做的。李奇早死了几万年,而且,他也没有这能力。

    既然到了这里,那么李奇首先就得生存下去。所以他得做一切对自己有利得选择,什么人能帮助自己,就选择什么人。这是很浅显道理,你管他前世做过什么坏事,李奇又不是惩恶扬善的蜘蛛侠,也不是嫉恶如仇的齐天大圣,他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且,他还是一个商人。

    事实证明,李奇当初的选择没有错,若非如此,岂有今日恁地繁华的大宋,忠奸不论,就天下大利而言,李奇依附蔡京,天下人都获利了,这就行了。

    当然,蔡京也得到了他想要的,至少他去世的消息传出去后,还有不少人落泪,并且赠予“教父”的美誉。

    而且太师学院的学生如今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朝廷,又有李奇在旁震慑,你要动蔡家的人,那你自己得掂量掂量。

    蔡京临终也再三交代,关于他的丧事一切从简,不要大张旗鼓,得低调行事,因为他也没脸搞得体面,不仅如此,他还写了一篇认罪书,他曾犯下的过错,包括当时政治上面的过程,一一写在里面,并且刊登在大宋时代周刊上面,这认罪书实则就是自传录。

    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一篇自传,里面详细的描述了熙宁变法的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还包括王安石、司马光等人,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因为历史上的什么《蔡京传》,《李纲传》都是别人写的,这也开起了自传录的潮流。

    而且,既然是熙宁变法,其中自然包括朝廷,而朝廷一直以来都是只说自己好的一面,芝麻大的好事,都吹的跟西瓜一样大,而那些坏消息则是全部封死,但是现在不同了,言论放宽了不少,最为关键的是,如今大宋蒸蒸日上,蔡京的这一篇自传录并不会引起百姓对朝廷的不满,从而导致祸乱,还能作为一个反面教材,让后人引以为戒,这篇自传出来后,立刻得到天下读书人的追崇,这是含金量非常足的自传,对国家对百姓都有好处。

    当然,这是李奇临走前曾向他建议的。

    因为李奇知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你虽然洗白了,但还是会有很多人憎恨你,所以李奇就跟蔡京说,你去世之后,会有不少人缅怀你,感激你,歌颂你,但是同样也有很多人骂你,这是不可避免的,怎样才能让歌颂你的声音掩盖这些骂声了,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自己先认错。

    果不其然,那些人正在准备指责蔡京的稿子时,大宋时代周刊已经发表出一封致天下百姓的认罪书。

    这人一看,哎呦,我要说的蔡京全都说了,而且比我说的还要详细一些,那我还能说些什么?

    要知道这篇认罪书是蔡京自己写的,所以其中很多地方,蔡京都巧妙的提出当时环境下自己的无奈,从侧面反应出,有些事他也是被逼而为之。

    这人都已经死了,他也认错了,而且,他在晚年也做了不少善事,救活了不少人,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所以这一篇认罪信。获得了不少同情分,从大大的降低了负面影响。

    不仅如此,太师学院的学生又亲自撰文,表彰蔡京近年对大宋做出的贡献,就事论事,这也是事实,无从反驳。

    到了这盖棺定论的时候,蔡京临死一刻是彻底帮自己洗白了,也死得瞑目了。

    这出葬之日,细雨绵绵。前来送葬的人倒也不多,当然,这里的“不多”,是相对蔡京这种人而言,与寻常人家相比,自然要多得多,除了蔡家的人以外,还有就是,李奇一家。高俅一家、白时中、王仲陵等老友,太师学院、太师医院只是派出一个代表来参加,以表心意,这是蔡京遗言中吩咐的。

    在蔡京入葬的上岗东面的小山上。还站着两人,这二人正是当今少宰秦桧和户部尚书胡义。

    胡义遥远远处的葬礼,感叹道:“不论是非功过,这蔡太师不愧为一代权臣啊!”

    “一代权臣?”

    秦桧嘴角露出轻蔑的笑容。

    胡义诧异的瞧了秦桧一眼。“难道少宰不这么认为?”

    秦桧轻哼一声,“不管是权臣,还是奸臣。蔡京都谈不上,充其量也就一弄臣罢了。”

    这口气有点大啊!胡义好奇道:“少宰此话怎说?”

    秦桧道:“蔡京四起四落,未死之前,就已经被赶出朝野,试问这种人怎能算作权臣,作为权臣,至少要做到权倾天下,上可为君决断,替君分忧,下可威震百官,久而不落,方可称之为一代权臣,自古以来,贤者,管仲、诸葛亮、房玄龄,方可称为权臣,奸者,至少也要做到赵高、李林甫那样,才能称为权臣。

    而蔡京的话,可以说是从未握有睥睨江山社稷的权力,他面前始终站着不少他无力消灭的敌人,不可独断行事,而且其死之前,早就没有任何权力了,若非枢密使在旁保护,哼,恐怕也难逃灭门的下场,不论功过,论成败,他也称不上权臣,其实要论权术,我更佩服的反而是太上皇。”

    “太上皇?”

    胡义惊讶一声。

    秦桧点点头道:“可以这么说,在太上皇执政时,朝中无一权臣,你别看当时朝中多奸佞之辈,他们虽然为非作歹,不可一世,但是不管是王黼、蔡攸,还是梁师成、蔡京,无一人可危及太上皇,而太上皇要惩罚他们,轻而易举,蔡京四起四落,其中与太上皇有着莫大的关系,你别看太上皇荒废社稷,导致民不聊生,战火四起,但是在我大宋皇帝中,唯他权力最高,蔡京等辈不过是他的爪牙罢了,呼之则来,挥之则去,这些只是臣,并无权,又怎能称他们为权臣。a href= target=_bnk不过…。”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叹,道:“太上皇专权二十年,天下百姓,文武百官任其鱼肉,身家性命都在他一人手中,无一人敢违,但是他却败在一人手里。”

    胡义道:“太宰说的是枢密使?”

    秦桧点点头。

    胡义道:“但是当时的情况,是金军南下才促成这一切的,这也只是枢密使走运罢了。”

    秦桧笑道:“机会时时刻刻都存在着,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的,而且当年枢密使初入殿堂,就能够左右逢源,玩弄群臣于股掌之间,到后来甚至于太皇上就被他骗得丢了皇位,从而最终一举将他们全部打败,其中若走错一步,可就是万劫深渊,永不可翻身,能够在打败太上皇的人,绝非常人,虽然目前评价,还为时已早,但枢密使绝对可以算得上一代权臣。”

    胡义道:“可是枢密使也从未位极人臣,其手中权力还不如当年的蔡京。”

    秦桧突然转头瞧了他一眼,非常玩味的笑了一声,淡淡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胡义听得一头雾水。

    秦桧也不再多言,道:“走吧。”

    “哦。对了,少宰,你既然如此看不起蔡太师,为何又来此?”

    秦桧回过头来,好奇道:“难道你以为我来此,是因为我敬佩他吗?”

    “呃。”

    “我只是想借以警告自己,可别步蔡京的后尘。”

    胡义听得咂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位少宰竟然如此心高气傲,连蔡京都看不上。

    其实要论历史上的秦桧,那绝非蔡京能够比的,哪怕是六贼加在一起也不能与秦桧相提并论,甚至可以说连比都不能比,其时赵构可也是一个非常爱玩弄权术的人,但是当秦桧真正掌权的时候,赵构已经很难击败秦桧了,那时候的秦桧真正做到了睥睨社稷,权倾天下,上可为君决断,下可威吓百官,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无一人敢有违他。

    而秦桧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他直到死的前一刻,都是大权在握,从而做到寿终正寝。

    古往今来,权臣、奸臣比比皆是,但是能够像秦桧一样,做到把持朝政数十年,并且寿终正寝的奸臣,唯有秦桧一人。

    像和??13厢浴17愿摺16盍指φ庑┤u妓淙话殉殖???改辏?踔劣谑??曛?茫??牵?次抟蝗四芄蛔龅绞僦照?蓿?纪砟瓴槐#?烙诜敲??饪赡芫褪切安荒苁ふ??ㄓ星罔碜龅搅艘孕笆ふ???嗫沙谱骷槌贾械亩拦虑蟀埽?芫uu迹?本x冀???爸磺笠话埽?纯傻靡病?br /≈

    不过今时今日,历史的轨迹已经发生改变,秦桧还能做到如此吗,这恐怕无人知道,唯有拭目以待。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北宋小厨师 正文 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狡猾的女真人,愚蠢的党项人

    疏勒!

    宋金开战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这里,早就摩拳擦掌的吴玠赶紧着急手下将士,开始策划如何进攻。

    宗泽并没有给吴玠下达战略命令,因为他也不清楚这里的情况,而且距离太远,他也鞭长莫及,很难掌控这里,如果他给予吴玠太多的命令,反而会让吴玠束手束脚,故此他希望吴玠能够见机行事,毕竟吴玠立下好几个大功,名声在外,宗泽有相信他的理由。

    但是疏勒这个位置可是冲关,在这里的势力非常复杂,外面就是西域,可以说到处都是朋友,也可以说到处都是敌人。

    大将姚轲龙道:“将军,我认为我们应该该先攻取东喀喇汗,如今虽然我们占领着疏勒,但是东喀喇汗一直在旁虎视眈眈,一旦有机会,他们一定会出兵夺取这里,现在我们大宋已经与金国开战了,而东喀喇汗作为金国的藩国,他们很可能会进攻我们,我们不如先下手为强,消除这后患。”

    不少将士纷纷点头。

    但是谋士庄祥却摇头道:“不妥,不妥,现在的战略目的是打败金国,我们应该围绕这一点作战,东喀喇汗只不过是一颗离金国本土非常远的棋子,就算我们消灭东喀喇汗,对于整个战局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一旦燕云失败,那↑↙么我们同样也是失败,所以,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大元帅他们,而不是各自为战。”

    吴玠点点头,道:“那不知你有何建议?”

    庄祥思忖少许,道:“我以为我们当示好东喀喇汗和高昌回鹘,然后集中兵力去攻打完颜宗望,先去沙、瓜二州,再与西夏前后夹击完颜宗望大军。”

    姚轲龙道:“先生说的倒是简单,除非我们送出疏勒。否则很难与他们重修旧好,一旦我们出兵,东喀喇汗必定会出兵进攻我们,高昌回鹘就更加不用说了,完颜宗望将半个河西走廊都送给他们,他们会背叛完颜宗望吗?我们要有动作,先得把这这两条狗给除了。”

    吴玠又点点头道:“这我们的确不得不防。”他想了想,又道:“但是如果先消灭东喀喇汗和回鹘的话,那需要不少时日,到时燕云那边可能已经有了结果。甚至于西夏都可能灭亡了,所以我也赞成先生之言,我们必须要做一些能够有利于燕云战事的事情。”

    顿了顿,他又继续道:“东喀喇汗要进入我大宋地界,必须通过疏勒,所以我们可留人马在此镇守,防止他们偷袭,然后,率领大军进攻高昌回鹘。”

    张宪道:“将军你方才不是说攻打高昌回鹘并不能影响全局吗?”

    吴玠笑道:“你们难道忘记了。高昌回鹘早就派出不少精锐前去占领沙、瓜二州一代,另外还借给完颜宗望不少人,一旦我们将目标锁定在高昌城,你们说高昌回鹘会怎么做?”

    张宪眼一睁。道:“高昌回鹘一定会从河西走廊调兵回援。”

    庄祥道:“那我们就可以趁机拿下瓜、沙二州。”

    吴玠道:“我不仅要拿下瓜、沙二州,我还要消灭高昌回鹘的精锐,我们可先安排在一支军队埋伏在河西走廊的末端,一旦高昌回鹘调兵回援。我们主力和这一支伏兵可以两面夹击这一支会援兵,然后再一举拿下沙、瓜二州,如此。我们才能逼迫高昌回鹘与我们谈判,尽快解决后顾之忧,我们的主要目标,还是完颜宗望。”

    庄祥道:“若是高昌回鹘向我们投降,那完颜宗望的大军就成为了一支孤军。”

    突然一名小将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将军,大事不好了,金军突然进攻我们的西宁州。”

    吴玠愣了下,道:“金军转攻西宁州?你说清楚一点?”

    那小将道:“就在不久前,金军在应理附近的部队突然南下,进攻西宁州,随后,那金国二太子率领全部主力南下,围攻西宁州,将军,西宁州已经岌岌可危,我们赶紧派兵去救。”

    “全…全部主力?”

    吴玠愣了好一会儿,道:“你的意思说金军放弃了进攻西夏,转而进攻我们的西宁州?”

    那小将点点头。

    吴玠倏然起身,道:“那西夏呢?西夏难道没有反攻吗?”

    那小将摇摇头,道:“西夏对此没有任何反应?”

    “岂有此理。”

    吴玠猛地一拍桌子,道:“那西夏国主未免太昏庸了,我们大宋已经与他们联盟,而且我们帮助他们这么多,如今眼见我们西宁州被围,竟然无动于衷,实在是太过分了,我若攻下沙、瓜二州,绝不还他,这些可恶的党项人。”

    庄祥道:“将军,事不宜迟,西宁州乃是河湟重镇,不可轻易放弃,我们应当马上派兵去救。”

    吴玠点点头,问道:“西宁州有多少人马?”

    “两万左右。”

    吴玠眉头紧锁,道:“已经来不及了,如果完颜宗望是率领全部主力进攻西宁州,恐怕等我们赶到的时候,已经失守了,唯一可以救援的西宁州就是兴庆府,可恨党项人,竟然见死不救,错过了最好反攻的机会。凤翔府还有多少人马?”

    庄祥摇摇头道:“凤翔府的大部分主力已经北上燕云,最近的军区就是成都府,但是成都府的主力已经被我们调到这里来了,就是河湟地区还有三万人马,可调去援救。”

    “三万?”

    吴玠喃喃念了几遍,道:“要是西夏反攻,我们就可以集合河湟地区的三万兵马前去夹击金军,但是如今西宁州已经被围,如果我们贸然调派三万援军去救,很有可能会中了完颜宗望的圈套,不宜妄动。”

    关键他不能亲自领兵全去,而大将又都在他身边,他真不敢随便派个人去。

    庄祥道:“难道将军不打算去援救?”

    吴玠摇摇头道:“我们离西宁州太远了,鞭长莫及,而且我们边上还有两条狗等着我们去对付。这样吧,让吴璘领镇南军前去,若是西宁州没有被攻占,可前去援救,如果西宁州失守了,另外,得赶紧让吐蕃地区的士兵,前去巩固兰州、成都府、凤翔府一代的防卫,这几个地方一定不能丢。”

    庄祥点点头,道:“这只有如此了。”

    因为他们还有重要任务。但是镇南军已经剿灭了吐蕃,身上并没有重担,而且相比较起来,吴璘、岳翻统管的镇南军离西宁州也比较近,有吴璘、岳翻在,吴玠也比较放心。

    吴玠突然目光闪动了几下,又坐了下去,过了好一会儿,他突然道:“等下。金军为何攻打西宁州?”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一愣。

    庄祥道:“金军也许是想从河湟进军,进犯我大宋。”

    吴玠摇摇头道:“那战线未免也太长了,而且。他在没有攻破西夏和燕云的情况下,从西边迂回进攻我大宋,很难得到补给,他难道就不怕西夏断他后路吗?而我大宋疆土广阔。一旦西夏和我们联手封死他们后路,他们连跑都没有地方跑,无异于瓮中之鳖。再加上那边山路居多,蜀道难走啊,他的骑兵也将会受限,不可能,不可能,完颜宗望绝不可能放这等错误,如果他是想从西边迂回进攻我大宋,一定要先攻下西夏,拿下河套地区,作为自己的补给,方可进攻我大宋。”

    那小将道:“据说金国二太子是听说我们撕毁盟约,一怒之下,统兵南下。”

    吴玠哼道:“这话也只能骗骗三岁小孩,一怒之下,就连自己性命包括几万士兵的性命都不要了吗?完颜宗望绝不会如此莽撞的。”说到这里,他突然眨了几下眼,旋即呵呵笑了起来,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张宪好奇道:“将军明白了什么?”

    吴玠笑道:“不愧是完颜宗望,果真狡猾,完颜宗望根本不是想迂回我大宋,而是想从我大宋迂回进攻兴庆府。”

    “啊?”

    众将士皆是一愣。

    “拿地图来。”

    “是。”

    不一会儿,吴玠就与众将士来到地图前面,吴玠手指向贺兰山,道:“完颜宗望在贺兰山屡屡受挫,想要突破贺兰山的天然屏障,绝非易事,然而,现在燕云地区告急,完颜宗望必须要尽快攻破贺兰山,如果西夏一亡,而燕云未丢,那么他就可以从河套地区出兵与燕云地区的金兵夹击我们在燕云地区的主力部队。”

    一干将士纷纷点头。

    “如果继续在贺兰山耗下去,对于全局极为不利,那么完颜宗望只有绕开贺兰山。”吴玠又指着阴山道:“而贺兰山北面是阴山,同样也易守难攻,完颜希尹大军在这里也是迟迟打开不了局面,那么剩下只有一条路了,就是南下,,但是西夏在南边已经所有防备,并且在应理一代布下重兵利用防守,完颜宗望分兵去攻,也未能有所突破,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大宋还没有与他们撕毁盟约,完颜宗望当时肯定也不想对我大宋开战,然而如今情况不同了,他有足够的理由进攻我大宋,没有顾虑的完颜宗望,就可以继续南下,从我大宋借道迂回过去,而他就是想从西宁州渡黄河。

    西宁州乃是河湟重镇,道路四通八达,东临黄河,一旦金军围困住西宁州,便可从容度过黄河,到时再顺势北上,迂回到兴庆府后方,而愚蠢的党项人此时肯定会以为完颜宗望因为是我大宋撕毁盟约,愤怒之下,才转攻我大宋的,到时定会放松警惕,待完颜宗望从我大宋借道去到他们后方,一定会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所以,只要西宁州守将不是被金军一攻即破,那么便可守住,因为金军不会在西宁州浪费太多时日,他们的目标还是兴庆府。”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北宋小厨师 正文 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猎手和猎物

    “哈哈…,若如将军所言,那真是再好也没有了,这党项人可真是自食其果啊!”

    姚轲龙听罢,不禁大笑起来。

    其余将士也纷纷露出幸灾乐祸之色。

    庄祥却一脸愁眉紧锁,向吴玠询问道:“将军打算如何?”

    吴玠沉吟不语。

    姚轲龙又道:“这还用说么,自然说做好咱们自己的事,他党项人忘恩负义,咱们还去理他们作甚。”

    吴玠微微皱眉道:“就我个人而言,我也对于西夏不去救援西宁州而感到愤怒,但是我们必须得顾全大局,完颜宗望此举还有挑拨离间之意。”

    庄祥稍稍松一口气,他就怕吴玠意气用事,点点头道:“将军所言不错,完颜宗望就是算准党项人不敢出贺兰山,援救西宁州,那么势必会引起我们的不满,从而破坏我们的联盟,如果我们见死不救,那么正中完颜宗望的下怀,西夏一旦灭亡,我们的处境同样非常危险了,我们与西夏乃是唇亡齿寒。”

    吴玠嗯了一声,道:“我们必须以大局为重。”

    姚轲龙惊讶道:“难不成将军还打算派兵去援救?”

    吴玠摇摇头道:“现在再派兵去救,恐怕已经为时已晚,我们必须赶紧派人去告知西夏国主,让他们及早做好准备,另外,再让吴璘领镇南军前往救援。”

    一干将士虽有不满,但是他们也不敢忤逆吴玠的意思。

    就在这时,一个少将突然走了进来,低声在吴玠耳边说了几句。

    吴玠双目一睁,道:“当真?”

    那少将点点头。

    庄祥见吴玠面色有异,忙问道:“将军。出什么事呢?”

    吴玠一怔,道:“没什么事,你们暂时先按兵不动。我先出去办点事。”

    言罢,他就快步离开了。

    吴玠回到自己的住宅。只见后堂内站着一个身穿黑色斗篷的人,由于是背对着他的,故此看不到面目,只知此人身形高大。

    听到后面有动静,那人转过身来,一脸微笑道:“吴将军,好久不见。”

    吴玠稍稍一愣,随即拱手道:“真是没有想到耶律王子会亲自前来。”

    此人正是契丹遗孤…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道:“事关重大。我不得不贸然一行,将军不会怪我方才没有说实话吧。”

    原来他方才并没有说自己是耶律大石,而是说自己是耶律大石的使臣。

    “怎么会,如今这里鱼龙混杂,还是小心一点的好。”吴玠笑着伸手道:“耶律王子请坐。”

    “多谢。”

    二人坐下后,吴玠开门见山道:“不知耶律王子突然造访,是为何事?”

    耶律大石道:“听闻贵国已经对金国宣战呢?”

    吴玠呵呵道:“看来耶律王子在疏勒还留了不少人。”

    耶律大石笑道:“将军应该不会在意这些吧。”

    吴玠道:“当然,毕竟我们也是盟友,省得我还得派人去通知王子。”

    “将军能如此说,我就放心了。”

    耶律大石突然一本正经道:“我今日前来是有件事请将军帮忙。”

    “什么事?”

    “我想报仇。”

    西宁州。也是后世的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部,乃是青海的省会。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也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

    大宦官童贯虽然作恶多端,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也为大宋作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那就是收复了河湟地区。这西宁州也是他收复的,从而打通了丝绸之路南路道。也为后来李奇开辟西域贸易市场,打下了基础。可谓是功不可没。

    而西宁州正好处在黄河、长江、澜沧江源头,境内河流纵横,而且河床陡峭,河谷狭窄,易守难攻,而且又地处于西夏边境,故此这里一直都有重兵把守,自大宋兵制改革以来,西部军区安排了两万精锐镇守西宁州,而镇守此处的守将,姓唐名重。

    这唐重在历史上也是一员良将,不过他能镇守这里与李奇没有关系,是种师道推荐的,当初种师道领兵救援开封,唐重也在其中,并且在黄河大战时,率部突击敌人,立下汗马功劳,战事结束后,种师道就推荐唐重镇守西宁州。

    在金国攻打西凉府时,唐重就曾进言,应该援助西凉府,否则,河湟地区危险,因为有西凉府在前面,金军就很难进攻河湟,但是因为政治原因,赵楷并未采纳,果不其然,完颜宗望突然转道河湟。

    原本唐重是将兵力布置在最前线的,一来可以随时救援西夏,与西夏夹击完颜宗望,二来,也可以牵制金军,让金军有所忌惮,这左右牵制需要双方的默契,可是金军主力突然南下,党项人竟然闻之不动,这可是错过了一个非常好的反攻机会,唐重气愤不已,他万万没有想到党项人竟然会这么干,至少你也得牵制下金军呀,金军几千人马,就把你十几大军堵在贺兰山里面,说出去恐怕都会让人笑话。

    如此一来,唐重的兵力部署就显得过于靠前了,刘彦宗大军一到,登时打了唐重部队一个措手不及,顺利挺进了西宁州。

    这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就怕猪一般的队友。

    无奈之下,唐重只能全力防守西宁州,一方面向镇西军救援,一方面派人去谴责西夏,咱们才刚刚结盟,你丫就这么干,真是太可恶了。

    起初刘彦宗的先头部队,还不至于对西宁州构成致命的威胁,唐重亲自上阵,率兵守城,刘彦宗试探性的进攻了一两次,就作罢了,可是随后完颜宗望率领全部主力南下,一下子就把西宁州给围住了,完颜宗望又派人前去诱降唐重。

    可是唐重是进士出身,文武双全,因为读了非常多的书,是非常有气节的,见西宁州被围,已经做好一死的准备了,反正投降是不可能的,宁可战死,正是他报以必死的决心,故此屡屡挡住完颜宗望的猛攻。

    “想不到南朝竟然如此多良将。”

    完颜宗望远远望着那一座铜墙铁壁的城池,不免发出感叹。

    一旁的刘彦宗道:“那我们还继续进攻吗?”

    “我原本以为可以轻易攻下西宁州,可没有想到,对方竟如此强硬,要是我们的目标是西宁州的话,纵使对方再厉害,我不用半月,定破此城,但是现在燕云情况未明,我们必须得赶紧结束这边得战事,西宁州对我们而言,作用不大。”

    说到这里,完颜宗望呵呵一笑,道:“我们的目标始终还是兴庆府,”

    刘彦宗不屑道:“那党项人也真是鼠目寸光,失去了进攻我们的最好机会,此战我们必胜。”

    完颜宗望冷冷笑道:“南人、高丽人、契丹人、党项人、回鹘人、吐蕃人,这其中最不可信的就是党项人,党项人极为自私,他们心里永远都想着自己,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出卖一切盟友,而他们也是一直这么生存的,谁给他们好处多,他们就向着谁,自我们西征以来,不管是我们,还是党项人,都是损失惨重,而南朝却趁机拿下吐蕃,甚至夺取疏勒,日益壮大,党项人肯定也会感到不安,所以他希望我们与南朝正面交战,而他坐山观虎斗,这才是他们不反攻的理由。”

    刘彦宗呵呵道:“可不是谁都有坐山观虎斗的资格,若他们也是一只虎,那的确可以从中获益,可惜,他们只是一只犬,即便两虎相斗,两败俱伤,也不是犬能欺负的。”

    完颜宗望点点头道:“是啊,自以为狡猾的党项人似乎还在为自己的聪明感到洋洋得意,殊不知他们只是我们与南朝博弈间的一个猎物,党项人的命运不在他们自己手里,而是在我们与南朝的手里,他能活着,只因边上有两个猎手,你别看南朝总是自称君子之国,但是那南朝小皇帝的野心比我们还要大,一旦有机会,他们一定会消灭西夏的,这一点我一直都深信不疑,就是不知道鹿死谁手了。”

    说着,他突然一本正经道:“渡河一事准备的怎么样?”

    刘彦宗道:“这里的河道已经被我们占领,而船只也已经准备就绪,都统可率先主力前去,我来殿后。”

    完颜宗望点点头道:“那好,你注意一点,在此之前,一定要围住西宁州,不能走漏风声。”

    “我明白。”

    原来完颜宗望选择攻打西宁州,主要是基于西宁州的水路发达,有足够的船只供他渡河,所以,他一上来就围住西宁州,那么西宁州的河道就全部落入他们的手里,如此一来,他们便可从容渡河,迂回到贺兰山的后面,继续他们西征的最后一步。

    第二日,完颜宗望就率领大军偷偷渡过了黄河。

    可怜的党项人还蒙在鼓里,做着他们坐山观虎斗的美梦,却不知灾难已经降临。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

    。。。

    北宋小厨师 正文 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三十万贯借条

    妫州。

    因为妫州临近居庸关,同时也承担居庸关的防卫,故此完颜宗翰是派手下大将移剌保在此镇守。

    这可是一员良将呀,移剌保在面对张浚、刘韐的两线作战,竟然能够坚守到如今,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但是,这已经是他全部的手段了,而宋军却还有底牌没有打出来。

    “报…,启禀将军,今日清晨宋军突然奇袭我们的居庸关南口,居庸关在宋军两面夹击下,已经失守了。”

    “你说甚么?”

    移剌保霍然起身,怒瞪着来人。

    那哨探吓得浑身直发抖,弱弱道:“前日夜里,宋军突然派出一支部队赶往居庸关,而我们的兵力都布置在北口,南口兵力不足,导致…导致居…居庸关已经失守了。”

    那张浚也是做足表情,刚开始全力猛攻妫州,因为妫州是居庸关西面的一道非常重要的防线,按道理来说,必须要通过妫州才能攻取居庸关,故此,移剌保面对张浚的猛攻,也不敢怠慢,命令主力死守妫州,却没有想到张浚突然亲自领一支五千人组成的急行军,彻夜走山间小道,因为妫州在太行山一代,山道复杂,而且身上就带了一餐的粮食,一夜间就抵达了居庸关南口前。

    而当时居庸关的兵力正在与北口的刘韐大军作战,以为后面有妫州挡着,无须着急担忧,哪里知道突然一支宋军从天而降,出现在面前,根本来不及反应,这张浚虽也是进士出身,但是作战刚猛。是一个非常有魄力的儒将,跟那完颜宗翰有点像似,一到关口。就立刻发起了猛攻,而且是不要命的进攻。

    同时间。刘韐也得到消息,张浚已经抵达南口,立刻响应张浚,发起了总攻,压上全部主力猛攻居庸关。

    这居庸关原本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问题是居庸关守将准备不足,他们一直将注意力放在北口。而前日天下大雨,他们就更料想不到,张浚敢冒着大雨,趁夜行军,孤军深入,敢绕至南口,因为你不拿下妫州,就贸然进攻居庸关,是没有退路的,一旦妫州援兵赶到。那铁定全军覆没。

    这张浚自然知道,但是他也没有打算无功而返,他都只带了一餐的粮食。回家的粮食都没有带,可见他这是亡命一击,正是因为如此,他手下的士兵也都知道,若是不能一举拿下居庸关,那么他们就死定了,背水一战,不成功便成仁,所以进攻起来。那战斗来真是潜能式的爆发,因为他们唯一的活路。就是攻下居庸关,与刘韐大军会合。获得粮草。

    从张浚发起进攻,仅仅只用不到两个时辰,就攻克了居庸关南口,南口沦陷,北口也就相继沦陷了,一个上午就拿下了这一个重要的关口,从而打通了太行山,这一次闪电突击,妫州根本无暇反应,也在张浚军功上面添上了辉煌的一笔。

    “将军,居庸关失陷,东面的宋军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从居庸关涌进来,不用一日,便可兵临城下,我们已经是四面楚歌,该怎么办是好?”

    移刺保也是一脸茫然,瘫坐在椅子上,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居庸关一战,他本就损失惨重,哪里还有能力抵御宋军,过了一会儿,他突然站了起来,面色坚决道:“大都统命我镇守居庸关,如今居庸关失陷,我实在是愧对居庸关,只能以死报答大都统的恩情,立刻集合兵马,出城与宋军决一死战。”

    他话应刚落,一名猛安突然跑了进来,道:“将军千万不要冲动,都统来信了。”

    移刺保一愣,旋即大喜道:“都统回来了?”

    那猛安点点头,道:“都统命你立刻带领妫州、儒州的人马前去救援新州,帮助耨碗温都突围。”

    移刺保听得一脸茫然,道:“我若走了,那妫州、儒州怎么办?”

    那猛安摇头道:“这都统未说,只是让你速速带领所有人马前去新州救援,不得耽误,哦,还有就是征召城内壮丁,将粮食全部带走。”

    移刺保狐疑的打量了这人,这年头人心不稳呀,哪有这么打仗的,连妫州、儒州都不要了。

    那猛安一瞧移刺保,立刻明白过来,掏出一块骨质的令牌,道:“这是都统的令牌,事不宜迟,将军快点撤军吧。”

    这骨令牌等于是完颜宗翰的圣谕,因为完颜宗翰在这里就是皇帝一般的存在,见骨如见人,移刺保不敢再怀疑,赶紧吩咐下,立刻全军撤出妫州,并且同时让人去通知儒州守将即刻撤军。

    云州。

    这大雨一连下了好几日,没心没肺的下,将这一片地区的战火瞬间浇灭,连烟都没有冒,不过连日来的激战,让双方士兵都非常疲困,他们都需要这一次大雨。

    但是相比较起来,这大雨对金军而言要更加有利一些,因为泥泞的道路会给宋军的车队造成非常大的麻烦,而且也为他争取巩固防线的时间。

    这完颜宗翰做事,历来就是雷厉风行,他发起全城总动员的号令,出来扩宽护城河,修建堡垒,这云州境内河道非常多,而云州东南面的护城河不是挖出来的,而是天然的,原本就有二三十米,而完颜宗翰要求扩宽至约莫四十米左右,不仅如此,他还在护城河附近修建连珠寨,又征召了大量的壮年,建立起一支庞大的步兵作战部队,由此可见,他就是要全力防守云州城了。

    但是对于宋军而言,也不是全都是坏消息,也有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就是青霉素发挥作用了,其实古代打仗,直接死在战场上的占有比例并不是很高,多半都是因为伤口发炎。不治身亡,因为在此之前没有抗生素,然而青霉素的出现。挽救了一大批伤员的性命,这几日。在刘云熙等一干军医官冒雨抢救下,救回了大量的士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鼓舞了士兵的士气,并且让宋军的战斗力变得更加持久。

    宋军大帐中。

    “岂有此理,西夏竟然见死不救,枉我们给他们提供这么多帮助,真是养了一条狼心狗肺的东西。”

    赵楷在得到金军围攻西宁州。但是西夏兀自按兵不动,顿时怒不可遏。

    宗泽带着李奇送他的老花眼,望着地图,突然道:“依臣之见,金军进攻西宁州可能只是一个幌子。”

    赵楷一愣,道:“幌子?什么幌子?”

    宗泽道:“以目前的局面来看,金军拿下西宁州也无可作为,对于全局更是没有太大的益处,但是如果完颜宗望是借道西宁,从南边迂回兴庆府的话。那么收获甚大。”

    刘锜连连点头道:“大元帅说的对极了,这极有可能是完颜宗望的虚晃一枪,可惜西夏未能识破。否则当时他们就应该出兵反攻,一旦被完颜宗望迂回成功,定能打西夏一个措手不及。”

    赵楷哼道:“如此最好,这都是他们自找的。”

    李奇道:“皇上,话可不能这么说,西夏可是帮我们牵制了十万金军,我们不能意气用事,该当出兵援救。”

    “枢密使言之有理。”

    宗泽点点头。

    赵楷道:“可是我们的援军也不可能这么快赶过去。”

    宗泽突然啧了一声,道:“这岳飞究竟去哪里了。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赵楷也道:“这朕也想知道,若是岳飞在。就可命他前去救援。”

    李奇道:“会不会是去援助西夏了?”

    宗泽摇头道:“完颜宗望已经南下,贺兰山之围已解。没有完颜宗望的牵制,完颜希尹的部队就更难攻克阴山,而且,我是让岳飞去阻击完颜宗翰的,如今完颜宗翰已经回来了,他也应该回来与我们一道进攻云州,西军最精锐的部队可全在他手中。”

    就在这时候,折彦野突然走了进来。

    宗泽赶忙问道:“可有岳飞的消息?”

    折彦野摇头道:“朔州那边并未得到岳飞的消息,自从岳飞送来那封信后,就了无音讯了。”

    这一回连李奇都摸不着头脑了,“奇怪。这岳飞究竟去哪里呢?他送信来,也就证明他并没有被完颜宗翰打败,这么多军队,不可能说消失就消失啊。”

    “立刻再派人去打听。”宗泽说着一脸愤怒道:“要是岳飞不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老夫一定将他军法处置。”

    由于岳飞率领的是精锐,而且都是骑兵,如果岳飞回来的话,那对于这支车队是如虎添翼,进可攻,退可守,可是从容的面对完颜宗翰的主力,所以宗泽非常恼火。

    第二日,正当宗泽等人还未岳飞失踪一事,感到非常茫然时,兀刺海城方面突然派人来了。

    “陈道参见陛下。”

    一位长衫男子,恭敬的向赵楷行一礼。

    “免礼。”

    赵楷还在为党项人见死不救感到恼火,语气也非常冷淡,问道:“你来此有何事?”

    陈道道:“回陛下的话,近日贵国岳将军从我们将军那里借走三十万贯货物,说可问枢密使索还。”

    众人皆是一愣。

    而李奇更是蒙了,道:“你…你说什么,什么岳将军?什么三十万贯?”

    陈道道:“哦,就是岳飞将军。”

    李奇猛然醒悟过来,大惊道:“你说岳飞从你们那里借走了三十万贯货物?”

    “正是。”

    “正是你妹。”

    李奇哼道:“你们是穷疯了吧,跑到我这里来忽悠了,知不知道老子可是忽悠的,你说三十万贯就三十万贯,我还说你们国主欠我们栖凤楼一百万贯过夜费了。”

    这陈道也是第一回跟李奇打交道,见他拿自己的皇帝开玩笑,心中微怒,但是现在他们西夏有求于大宋,只能忍气吞声,道:“枢密使,在下可不敢在贵国陛下面前妄言。”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函来,道:“枢密使请看,这是岳将军写下的借条,上面还有他的殿前司的官印。”

    “真的假的。”

    李奇半信半疑的接过信函来,一看,还真是岳飞的字迹,信中岳飞提到从兀刺海城借走三十万贯货物,并且是以大宋的名义借的,甚至还写明,用粮食抵偿,上面还真有岳飞的签名和官印,但仅此而已,岳飞并未说明缘由。

    赵楷见李奇神色有异,道:“枢密使,拿给朕看看。”

    李奇一怔,稍显为难,但还是将借条递了过去,赵楷拿起一看,眉头就皱下去了,当他再三确认官印之后,突然将借条往桌上一拍,怒喝道:“他岳飞这是想干甚么?”

    ps:三更送到,求月票,求推荐,求打赏。。。(未完待续)

    。。。

    北宋小厨师 正文 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消失的军队

    赵楷这话一出,李奇顿时惊出一身冷汗来。

    虽然方才宗泽也说要拿岳飞军法处置,但这李奇那也就是听听,并没有当真,可是赵楷这么说,那意义可就完全不一样了,你岳飞手握西军精锐,又跑去借着这么多钱,除了造反以外,你还能干些什么?

    这对于皇帝而言,冲击力实在是太大了。

    这个岳飞,跟在我身边这么久,怎么还是要变相作死啊!我这个穿越者连历史都改变了,为毛就改变不了岳飞,真是岂有此理。李奇忙道:“皇上请息怒,微臣想这其中定是有什么误会。”

    “什么误会?岳飞不服从命令就已经是死罪了。”赵楷怒喝道。

    “想必岳飞定是遇到了什么难处,还是等微臣问清楚再做定论,如何?”

    赵楷哼了一声,偏过头去,气归气,但是他不太相信岳飞会干出什么的大逆不道之事来。

    李奇急忙向陈道问道:“岳飞是以什么理由向你们借这一笔巨款的?”

    陈道道:“军事机密。”

    “军…军事机密?”

    李奇愣了一会儿,惊讶道:“这你们也借?”

    陈道为难道:“岳将军贵为贵国殿前司指挥使,三衙之首,折家女婿,又是种老将军和枢密使的得意弟子,而且他们是来救援我们的,又帮我们赶走了完颜宗翰大军,我们怎好意思不借,虽然我们也询问过缘由,但是岳将军说这是枢密使你吩咐的机密,所以我们也不好多问。”

    如今他们有求于大宋,自然要讨好大宋,而岳飞可是救兵。他们哪里敢得罪岳飞啊。

    赵楷突然转头望向李奇。

    我的天呀,岳飞还真t一个坑人的家伙,早说与这厮沾上边。一准没有好事。李奇忙道:“皇上明鉴,我李奇敢对天发誓。这跟我没有半点关系啊。”

    赵楷轻轻哼了一声,眼中却闪烁着一丝狐疑之色。

    哎呦,岳飞呀,我可真给你害死了,你说谁不好,偏偏说我。李奇又向陈道道:“不对,不对,你们正在与完颜希尹作战。自己的储备肯定都不够用,哪里还有钱借给岳飞?这里面一定有诈。”

    陈道道:“此事千真万确,如果岳将军是借粮食,那我们炸锅卖铁也拿不出,可是岳将军借的绫罗绸缎,茶叶、瓷器等一些与战争储备无关的东西,而且,他还让我们拿着这借条来此,可换得粮食,我们这才借给他的。”

    “绫罗绸缎?”

    李奇皱了下眉头。暗骂,这些狗日的奸商,还说的这么冠冕堂皇。如今战火四起,这些东西对你们有个p用,放着也是放着,也就岳飞那个傻瓜会去买,要是让我知道他没有讨价还价,彻底压低价格,我非得气死去不可,买卖可不是这么做的。道:“你们兀刺海城有三十万贯绫罗绸缎?”

    陈道道:“因为兀刺海城临近漠南,所以一直以来双方交易都非常密切。我们兀刺海城还是有很多货物的。”

    李奇点点头,又问道:“那你们可知岳飞带着这些东西去哪里呢?”

    陈道道:“我们也有问过。岳将军只是说去云州,后来我们将军派人去查探。但是岳将军却命人来责怪我们,说我们不相信他,还怕人监视他,因此我们就撤回哨探,如今已经不知岳将军的去向。”

    李奇见这厮也是糊里糊涂的,问了也是白问,于是道:“行。这事我们知道的,你舟车劳顿,想必也累坏了,先下去休息一会儿,我们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解释。”

    “是。”

    待陈道一下去,赵楷立刻道:“李奇,朕明确告诉你,这钱朕绝不会还,岳飞借的,你就让他们找岳飞去要。”

    他可是殿前司,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