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无垠星光

第七章:太空漫游指南

    逃亡历1年1月15日

    方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尤其是当其他乘客都还在熟睡的时候这种神奇就显得更为突出。整艘方舟就是一个小世界而我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至少在灵溪管辖的这一部分是。我把一间屋子清空然后关掉人工重力,全息投影将宇宙的触手延伸到了室内,一般人永远无法想象这种仿佛独自置身于广袤宇宙中的感觉。宇宙不是为了让人感到渺小而存在的,它的富有,它的神秘,它的广袤无垠,一切的一切都在激励着宇宙中每一个种族。人类第一次飞上太空的时候,宇宙就带着最大的善意向这原始的种族抛出了橄榄枝。

    我最近一直在致力于寻找方舟中那些能够称得上奇迹的东西,它们可以是一栋建筑,也可以是某些零碎的平淡玩意儿,反正我对这个奇迹的定义很模糊评委也只有我一个人。我记录的第一个奇迹就是方舟的中央花园,那片占地好几平方公里的绿地里有着整个方舟唯一的果蔬种植园,为了方便种植所有的水果都被改造成从藤蔓上长出来的,不过由于毁三观的事情我已经经历的够多了,所以看到一根藤蔓上同时长着七八种树生水果时我并没感到太多的惊讶,毕竟在建造方舟时人类把各种稀奇古怪的技术在都用到了极致。

    而我见到的第二个可以称之为奇迹的东西则建立在方舟的南极点上,(由于方舟的直径达到了十二千米,因此我将它称之为小型的星球,以球体直径为界完全由灵溪掌握的地区为南。)这个纪念碑在船体地图上仅仅是一个小点,因此即使它有着先祖纪念碑这个响亮的称号也被我忽略过去了好几次。纪念碑仿照的是化学多级火箭的外观建造,碑高55米一二级直径3.5米并箭体底部有四枚助推器样式的支撑结构,三级直径3.25米,整流罩直径3.8米。灵溪告诉我在最初设计方舟的时候其实并没有考虑过建造纪念碑这种东西,先祖纪念碑是在方舟主体完工之后才紧急增添的,为的就是向数十亿年以前那些利用原始火箭第一次踏上星空的人类先祖致敬,同时也希望将这个纪念碑作为太阳系最后的影子好让在外流浪的人心中始终有一个家。

    我相信以上内容一定是有人在灵溪的数据库里面预先输入好的,因为以计算机ai的情商是不可能产生这么丰富的情感的,人类在制造出第一个人工智能之后就对所有的ai思维进行了严格限制,更何况人类不可能把关系种族生死的末日方舟交到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ai手上,虽然事实上灵溪已经算是我见过最有人味的ai了。

    我在先祖纪念碑脚下流连了整整一个下午,这里的环境不同于外界,纪念碑附近没有随处可见的亮银色合金,沉稳的黑色是这里的主色调,这里环绕着一种淡淡的却让人心情趋于平静的音乐,每一个靠近纪念碑的人都会被这里的气氛感染。我神情肃穆地站立在纪念碑旁边,抬头看着天上的巨幅三维投影,上面正显示着一颗缓缓转动的蓝色星球,一个小小的光点正从星球的陆地上升起来,那是人类第一枚载人火箭升空的场景,通过足够以假乱真的合成技术,这段视频用从人类第一次踏入太空一直讲到了方舟舰队起航。可以说人类的整个太空史都浓缩在了这段视频里,两个小时的容量里面包含着的是无数地球人的汗水和鲜血。

    纪念碑房间的一脚还有很多竖在地上的时间胶囊,每一个胶囊里面都有一台自动放映机,一台简易的充电设备和几块备用电池,并且还附有一本一百四十七页的小册子,册子上面图文并茂的记录了发电机的使用方法和时间胶囊的来历。所有的东西都在经过严格的消毒后在无菌环境中装入时间胶囊,这些胶囊的外壳使用与主机屏障相同的物质制造,理论上能够保护其内的物品在茫茫宇宙中漂流数十亿年之久。这是整个逃亡计划中最后的一环,当方舟发生致命损坏时这些胶囊将会自动释放出去,其尾部的离子发动机在能源耗尽前能够以30g的加速度将这些胶囊从零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五,以期在亿万年后能够有进入太空时代的文明将其捕获。

    就我个人而言当然是希望这些时间胶囊能一直烂在船舱里,鉴于成功殖民之后人类八成会将这艘方舟作为纪念品保管起来,那么这些时间胶囊一旦被释放出去就说明方舟已经完蛋了。

    不过至少在我的有生之年,这些胶囊应该还派不上用场。

    逃亡历1年2月17日

    在宇宙中的航行是枯燥而乏味的,一开始的时候我还常常去天文台看星星,想象着自己正以四分之一光速在太空中航行。但是星辰之间的距离是如此的遥远,以至于方舟即使是以七万五千千米的秒速度奔驰在银河之中,作为背景的群星也不会移动一丝一毫的距离。

    好在方舟内的各种设施还是相当齐全的,在这里除了寂寞一些之外倒还不至于无聊,我经常跟灵溪在电脑房里打一天的游戏,不过都是打的闯关游戏这种合作类的,一对一的对战游戏我是不会去跟她玩的,那种游戏在一开始的时候我就已经输了。

    游戏厅非常的大,它直接竖着贯穿了两个楼层,这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娱乐设备,甚至在进门的地方你还能看到一整排抓娃娃机,而且是投币的那种。虽然我不太清楚在方舟内为什么还需要货币这种东西,根据灵溪的说法,在人们冬眠之前这艘方舟上甚至还有一个集市,人们在那里买卖日常补给中多余出来的东西,并通过货币来结算。这或许只是人们用来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因为我在灵溪提供的价格表上看到最贵的物品之一居然是牙刷?均价一百多的牙刷?

    我前天又去了一趟能源舱,这种地方本来应该是禁区但是合成体的身份给我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至少我基本上等于是拥有了这条船的控制权限。(显然最开始设计生化合成体的设计师太过于自信了,他太过于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能源舱的零点反应堆应该算的上是有一个奇迹,而且单从视觉冲击力来说它比前面两个所谓的奇迹要强得多,零点堆永不熄灭的能量球似乎没有变化,对于零点堆巨大的产能来说为整艘方舟提供日常照明所需的那点能量根本是微不足道的。

    不过除了日常使用的能量还是很多的,其中相当大一部分都流向了舰载天文台,那里安装着一台精简之后的快子探测器,由于快子理论上没有速度上限且下限速度为光速,这使得快子探测器成为了光年尺度下最好用的检测设备。灵溪总是会不厌其烦地为我介绍快子探测器探测到的各种新鲜玩意儿,当然这种新鲜仅仅是对于我而言,灵溪自己只不过是在迎合我的喜好而已。五千光年半径的高精度探测使方舟能够对探测距离之内的所有行星环境都进行精确扫描,方舟的行进路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通常在由常规探测器比如光学或者射电望远镜先对上千万光年之外的星体进行检测并寻找可能存在的类地行星,然后方舟就会将航向调整到朝向可能性较高的那一片星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之后一旦目标进入五千光年的探测距离方舟将会立刻通过快子探测器对其进行扫描。在主机陷入死循环之后方舟的这项探测工作就完全停摆,因为大量的数据都需要经由中央处理器也就是灵溪的分析才能得到结果,不过我倒也不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宜居星球,因为灵溪最近几天一直在忙于把之前存储的探测数据跟来自各种常规望远镜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目前我们错过宜居星球的可能性已经降到了千万分之一。

    事实上我倒是希望我们错过了,因为这样的话我就能彻底结束这段太空漂流之旅,虽然回去可能会需要数十万年的时间,但是这个时间对于方舟或者宇宙来说根本只是弹指一瞬的事。如果宇宙有生命有意识的话,他一定会惊讶于人类的寿命为何如此之短暂,就好像我们人类感叹蜉蝣短暂的一生那样。

    我相信宇宙中肯定会有一些长寿的种族,他们的寿命也许会比人类已知的任何一种生物都更加的悠久。自文明诞生以来历朝历代的帝王们都在追求永生,通过基因控制与克隆技术这已经不再是无法实现的梦,但是人的永生会导致思维和社会阶层的严重固化,同时还会伴随一系列的伦理与人口问题,所以联合政府早已经明令禁止了任何关于永生科技的研发。但是人们已经触到了这禁忌科技的一角,感受到了其中的无穷力量与巨大的诱惑,在我恢复的记忆中关于被爆出有人偷偷研究永生技术的新闻比比皆是,虽然其中绝大部分都被证实只是一场误会,但总会有那么角落里藏着真正的阴谋家。

    我很庆幸我的周围没有什么阴谋论者,至少他们现在还都在冬眠舱里面安静的睡觉呢,我现在所需要考虑的只是怎么享受接下来的时间,跟灵溪一起。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