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
a?d?];美[
a?d?]n骑马的人;骑车的人;乘车的人中文名骑马的人外文名rider发音英[
a?d?];美[
a?d?]释义骑马的人;骑车的人;乘车的人目录1英语单词?释义?例句2fate系列作品中的用语?用语解说?角色一览1英语单词编辑
释义
英[
a?d?];美[
a?d?]n骑马的人;骑车的人;乘车的人(契约等文件后面的)附加文件;(议案等的)附加条款(机件等)架在上面的部分;套件;(天平的)游码冲浪运动员栏杆;扶手(篱笆、栅栏的)的支柱,斜撑例句
thefardistanceisawariderapproag在远处,我看见一位骑士渐渐靠近。
theriderforcedhishorsehthestor骑士迫使他的马在暴风雨中前进。
2fate系列作品中的用语编辑
用语解说
骑乘兵(ライダー,rider),也常被略称作“骑兵”,出自《fate/staynight》、《fate/zero》等fate系列作品。是圣杯为被召唤的从者(サーヴァント,servant)所准备的“容器”,即“职阶(クラス,css)”之一。
具有与某些乘坐物(不只限于生物)有渊源的传说的英灵符合此职阶。虽然能力值倾向于比三骑士要低,但是这能以传说中描述的坐骑的性能补救。职阶能力除了对魔力外,还拥有非常高等级的骑乘。
角色一览
美杜莎,在《fate/staynight》等作品中登场的女性从者。参与了冬木市的第五次圣杯战争。
伊斯坎达尔,在《fate/zero》中登场的男性从者。参与了冬木市的第四次圣杯战争。
珀尔修斯,《fate/prototype》(fate原型的翻新版)中登场的男性从者。
瘟疫,《fate/stranfake》里出现的另类rider,“疫病”这一灾祸的具象化,因为它拥有天启四骑士中的“苍白骑士”这一模拟人格,而且它能乘风、乘水、乘动物、乘人类。
弗朗西斯·德雷克,在《fate/extra》中登场的女性从者。
阿喀琉斯,《fate/apocrypha》中“红”阵营的男性从者。
阿斯托尔福,《fate/apocrypha》中“黑”阵营的男性从者。
圣乔治,《fate/apocrypha》原案中的角色,后来的正式小说中未被采用。
比较代表性的骑兵的话。由东出佑一郎执笔的小说《fate/apocrypha》中登场所属红方阵营的servant。
同魔术协会所雇用的魔术师定立契约的从者。眉清目秀的青年,自由豁达。就算对方是aster也不会遵从不当的命令。在此次战争中以rider职介现世,拥有足够匹敌于“红”之ncer的强韧性,以丰富而且强劲的宝具压倒敌人。
这次圣杯大战中首屈一指的大英雄。即使在世界范围知名度也是排进前十的半神英雄。真名为阿喀琉斯,史诗《伊利亚特》描写的特洛伊战争中希腊军的主将。
中文名阿喀琉斯外文名achilles其他名称脚后跟登场作品fateapocrypha性别男身高185体重97kg身份特洛伊战争希腊军主将、半神英雄职介rider(红阵营)
属性秩序·中庸武装剑、枪、盾、战车父亲佩琉斯(pele)
母亲忒提斯(thetis)
aster天草四郎时贞(言峰四郎)
目录1人物经历?生前传说?作品行动2能力设定?能力参数?职阶能力?保有技能?持有宝具3对战记录1人物经历编辑
生前传说
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被描写成主角的大英雄,凡人佩琉斯和女神忒提斯所生的半神,由于被母亲拿到神圣之火中炙烤过(一说为拿到冥河中泡过)而拥有了不死性,除开作为弱点的阿基里斯腱。
特洛伊战争希腊军主将特洛伊战争希腊军主将生前明知自己会死在特洛伊之战当中,却仍抱着想作为英雄而万世留名的心愿参加了特洛伊战争,在战争的最后因为挚友(不少艺术作品描写为阿喀琉斯的同人)帕特洛克罗斯的战死而愤怒的与特洛伊最勇猛的大将赫克托尔单挑并将其杀死,但由于其后的不敬行为惹怒了阿波罗遭到了惩罚。
阿波罗给予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予以加护使其一箭射穿了阿喀琉斯的唯一弱点:阿基里斯腱,阿喀琉斯明白自己将要在这里死去却依然奋勇杀敌直到自己倒下为止。
英雄的传说到此落幕,但他却成为千百年来西方士兵的信仰,对阿喀琉斯极其崇拜的人其中就包括世界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亚历山大(伊斯坎达尔)
作品行动
第一卷中在红archer阿塔兰忒语言劝阻红berserker斯巴达克斯失败后,转而与红archer一同后方支援,量力而行援护berserker,同时尽可能地收集情报。
在遭遇了黑saber齐格飞与黑berserker弗兰肯斯坦与其短暂交手,在黑archer喀戎的介入后进行撤退。
被喀戎射伤被喀戎射伤在第二卷中与生前的师傅喀戎正式交手,在经过了最初的错愕以及惊讶后,与其展开了激斗,之后在空中花园战斗时因为弗拉德三世的吸血鬼化异变与ruler贞德的令咒与其他servant一同围攻弗拉德三世,这场战斗因为aster言峰四郎的干预而终止。
第三卷中经历了本场战争的内幕揭示选择了继续跟随显示出英灵灵格宣告了自我真名的aster天草四郎时贞,后来便一直待在空中庭院等待决战的到来。
于第四卷内与黑archer在空中开始决斗,被看穿行动后放弃了骑乘宝具选择了同样的步行作战。第五卷(终卷)有待翻译。
2能力设定编辑
能力参数
筋力:b+耐久:a敏捷:a+魔力:c幸运:d宝具:a+职阶能力
对魔力:c无效化二节以下咏唱的魔术。无法防御大魔术、仪礼咒法等大规模的魔术。骑乘:a+骑乘的才能,如果是兽的话,就算是幻兽、神兽等级亦可以驾驭。但是,不适用于龙种。保有技能
战斗续行:a死不断气。就算本该是弱点的阿基里斯腱和心脏被射穿了也继续战斗了一会儿。勇猛:a+将威压、混乱和迷惑等精神干涉无效化的能力。另外,也有让格斗伤害提高的效果。女神的庇佑:b受到了母亲忒提斯女神的庇佑。魔力和幸运以外的全stat等级上升。神性:c海之女神忒提斯和人类英雄佩琉斯之间的儿子。持有宝具
翔空之星的枪尖(ΔiatpexwνΑσtηpλ?γxη/diatreastirlonchi)(古希腊语“流星枪”)
小说第四卷能力设定图小说第四卷能力设定图(4张)
他的师傅喀戎用梣树和青铜制造的枪。作为结婚贺礼赠给了阿喀琉斯之父佩琉斯。打倒了以赫克托耳为首的各路英雄的“击杀英雄之枪”。根据其师的判断,阿喀琉斯以全力投掷出的此枪甚至可以轻易消灭自己(但是可以闪避)。
此外,阿喀琉斯亦创出了以此枪为轴心而使出的跟固有结界似是而非的大魔术(并非改换世界,而是在本来的世界上堆切出来)。那是他生前为了跟赫克托耳公平决斗而创造出的斗技场空间。空间中央竖着阿喀琉斯投出的枪,其中的时间是静止的,女神的庇佑、第三者和幸运都没有介入的余地,不管有无神性都能够对阿喀琉斯做成伤害,但阿喀琉斯会限制对手的武器使用,双方以徒手交战。假如能够盖过斗技场的效果,宝具的使用也是可能的(然而他对自己创出的此世界表现出绝对的自信,实际上其师也确实无法使用宝具)。与其说是壁障不如说是空间本身被剪下来了一样,然而来自aster的魔力供给并未断绝,故并非完全与世隔绝。只要在其中分出了胜负,战败者即便拥有蘇生宝具或是技能也会死亡。
包围苍天的小世界(achilles)
阿喀琉斯之母忒提斯女神可怜他失去了武装,哀求锻造神赫淮斯托斯制造的盾牌。此盾所表现的是阿喀琉斯身处的世界,阿喀琉斯以他的身体所感受到的一切。
解放真名的瞬间,刻在盾上的世界会在盾牌的前面展开,将时间和空间重新构筑,以防御攻击。
疾风怒涛的不死战车(tpo?a?tpaγ?δ?a/troiastragoidia)(古希腊语“特洛伊的惨剧”)
等级:a种类:对军宝具距离:2~60最大捕捉:50人三匹马拉的战车。分别是海神波塞顿所赐的两匹不死神马“克桑托斯”和“巴利俄斯”,和一匹从都市抢夺回来的名马“裴达索斯”。以其神速蹂躏战场,能够随着速度的提升按照比例给予追加伤害。最高速度时仿佛是疾走的巨大割草机。其中克桑托斯能够理解人语,甚至还能开口说话,只是——性格却是最恶劣的。
彗星跑法(Δpoμe??koμ?tη?/droetes)(古希腊语“彗星跑者”)
等级:a+种类:对人(自身)宝具距离:0最大捕捉:1人离开疾风怒涛的不死战车便会启动的常时发动型宝具。从“所有时代的所有英雄里最为迅速”这个传说所具现化而成。一口气通过广大的战场,即使场地上存在障碍也不会减低速度。虽然他必须露出作为自身弱点的阿基里斯腱,不过鲜少有英灵能够完全捕捉到他的速度。是以极度前倾的姿势构成的野兽般的跑法。
该弱点被击中后令勇者的不凋花失去效果的同时速度也会下降。勇者的不凋花(?νδp?a?aμ?paνto?/andreasaarantos)(古希腊语“不凋谢的战士”)
等级:b种类:对人(自身)宝具距离:0最大捕捉:1人脚后跟以外的身体全部都带有母亲忒提斯女神所给予的不死之祝福。无效化所有攻击。但是这个特性也存在着两个缺陷。第一个,对上拥有一定等级以上神性技能的人,这个效果会被打消。第二个,如果并不是攻击——对于表现友爱的行动例如吸血鬼的同化是不通用的。
3对战记录编辑
vs齐格飞、弗兰肯斯坦(无果,因为双方archer的介入而中断)
vs喀戎(无果,认为不符合自己的战斗方式,故而撤退,略处下风)
vs喀戎(无果,因为斯巴达克斯的大范围自爆而撤退了,几度与其交手不相上下)
vs弗拉德三世(无果,联合其他servant围攻吸血鬼化的弗拉德三世,被其逃离)
vs喀戎(胜,肉搏击倒喀戎,但离开结界后被其击中阿基里斯腱)
vs阿塔兰忒(胜,解除其魔人化,一同消失)阿喀琉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英雄)编辑?阿喀琉斯(?xiλλe??)、ㄚˉㄎㄚˉㄌ1ㄡˊㄙ1ˉ、achilles(??k?li?z),又译阿奇里斯、阿基里斯、阿基琉斯。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参加特洛伊战争的一个半神英雄,希腊联军第一勇士。海洋女神忒提斯(thetis)和英雄珀琉斯(pele)之子。因出生后被母亲浸在冥河水中,除因为忒提斯(thetis)怕其淹死而抓住未沾到冥河水的脚踵(或用天火烧去凡人部分的躯体用神膏恢复,后忒提斯(thetis)因被珀琉斯(pele)发现而停手离开,所以留下脚踵)外,全身刀枪不入。在特洛伊战争中杀死特洛伊第一勇士赫克托尔,使希腊军转败为胜。后被帕里斯受到太阳神阿波罗指引或加护的暗箭射中脚踵而死。
人物关系
纠错
中文名阿喀琉斯外文名?xiλλe??、achilles??k?li?z其他名称阿奇里斯、阿基里斯、阿基琉斯神话体系古希腊神话所属希腊联军居所密尔弥冬象征英勇父母海洋女神忒提斯(thetis)、英雄珀琉斯(pele)
配偶得伊达弥亚兄弟姐妹大埃阿斯(堂兄弟)
子女涅俄普托勒摩斯(皮洛斯)
挚友帕特洛克罗斯性别男目录1史诗综述2习惯用语相关3特洛伊战争?背景?战况4父母5人物生平6人物评价?英勇暴躁?珍视友谊?尊严与荣誉?性格多面1史诗综述编辑
阿喀琉斯阿喀琉斯在古希腊早期神话里,神的塑造往往比较呆板,不具有鲜明的、稳定的个性。如赫西俄德《神谱》中混沌大神、地母盖亚都不过是自然界的象征符号。稍后出现的俄林波斯新神谱,每个神往往是单一或理想的象征性符号,如普罗米修斯是献身人类、反抗天神的典型,宙斯是权威的代表,赫拉的单一性格就是嫉妒,……这种情形说明,当时的神话创造者们虽然会用朴素的系统观念观察自然界,但却不会用系统观念考察单个的人。原始思维的单一性限制了他们对人的考察。
约在公元前八百年左右出现的荷马史诗《伊里昂纪》(又译为《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又译为《奥德赛》)是西方文学史上的一座高耸的界碑。这两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都具有性格的鲜明性和丰富性。《伊里昂纪》中的主人公阿喀琉斯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典型。2习惯用语相关编辑
阿喀琉斯率领的军队传说来自于默米东王国,骁勇善战,号令严明。在现代的欧洲语言on一词往往指严格服从命令的人。
解剖学上将人体脚踝位置的肌腱(即阿喀琉斯被射中的位置)命名为阿喀琉斯腱。“阿喀琉斯之踵”指某人或某事物的最大或者唯一弱点,即罩门关键所在。3特洛伊战争编辑
背景
据神话记载,导致特洛伊战争的金苹果事件,就发生在珀琉斯与忒提斯的婚宴上。
在吕科墨得斯的宫中发现阿喀琉斯在吕科墨得斯的宫中发现阿喀琉斯阿喀琉斯的母亲是不朽的神,所以她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朽。忒提斯每次生育之后,无一例外都将孩子放到天火中炼,但都以失败告终。在阿喀琉斯出生后,忒提斯照样捏着他的脚踝将他浸泡在冥河斯堤克斯(一说天火)中,使他全身刀枪不入,惟有脚踝被忒提斯手握着,没有浸到冥河水。
特洛伊爆发战争之前,忒提斯曾经听过一个关于他儿子的预言:他将名垂青史,但注定活不到老,年纪轻轻就会死在战场上,也正是因为这个预言,忒提斯才想把阿喀琉斯变成不死之身,但命运女神的安排似乎是连神也不可违抗的。为了不让儿子有机会参战,忒提斯将他秘密托付给斯库罗斯岛的国王吕科墨得斯,希望他能将阿喀琉斯藏在宫中并以女孩的身份养大成人。期间,阿喀琉斯与得伊达弥亚公主秘密结婚,那女孩还为他生下了一个继承人,取名涅俄普托勒摩斯。后来由于神谕,特洛伊没有阿喀琉斯参加将无法攻破,阿伽门农便派人前往斯库罗斯岛寻找阿喀琉斯。但阿喀琉斯长的十分俊美,混在女孩之中都无法辨别,然后奥德修斯心生一计,设法认出了阿喀琉斯,暴露了身份的阿喀琉斯不得不跟随希腊联军出征。
战况
据欧里庇得斯的著名悲剧《奥利斯的伊菲革涅亚》描写,特洛伊战争前夕,阿伽门农为了摆脱阿耳忒弥斯所制造的无风天气,必须献祭其亲生女儿伊菲革涅亚。为了将后者从家乡骗到举行献祭的奥利斯,阿伽门农在家信中假称要将伊菲革涅亚许配给阿喀琉斯。伊菲革涅亚来到奥利斯后,虽然得知残酷的事实,却坦然地乐意为了大局而奉献自己。目睹这一幕的阿喀琉斯很受触动,于是当即向伊菲革涅亚正式求婚。此后阿喀琉斯为了维护伊菲革涅亚而遭受士兵围殴,并在祭典举行时将仍忠于他的士兵聚集于祭台之下,准备随时上台抢人。后在伊菲革涅亚的劝说下没有实行。最终行刑之时,阿尔忒弥斯女神对她心生怜悯,于是让伊菲革涅亚消失在祭台之上,取而代之的是一头母鹿。
关于特洛伊战争,《伊利亚特》书中一开始时阿喀琉斯就与阿伽门农发生了争执,起因是阿伽门农夺走了阿喀琉斯的战利品女奴布里塞伊斯,这种行为使阿喀琉斯感到荣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于是愤然离营,如果阿伽门农不当众道歉就绝不再参加战斗。希腊军的战况时好时坏,宙斯给予士兵们胜利,却从不让他们有真正的信心,后来,希腊联军节节败退,一度被赫克托耳带领的特洛伊军打回岸边。即使阿伽门农派人请求阿喀琉斯的原谅,他仍然不为所动。最后阿喀琉斯的挚友帕特罗克洛斯不忍看见希腊军死伤惨重,穿上阿喀琉斯的铠甲,假扮成他的模样出战,局势曾一度逆转,但最后他却被赫克托耳所杀,这才激发了阿喀琉斯的战意。然后阿喀琉斯驾车到特洛伊城下,与杀害其挚友的赫克托耳决战,在决战中阿喀琉斯杀死了赫克托耳。后来在神的指引下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来到阿喀琉斯的帐中,经过苦苦哀求,普里阿摩斯赎回了儿子的尸体,故事结束于赫克托耳的丧礼。阿喀琉斯和帕特罗克洛斯的关系在《伊利亚特》中体现出很深刻的友谊。
杀死赫克托尔之后,阿喀琉斯还杀死了特洛伊方的美丽的亚马逊族首领,战神之女,彭忒西勒亚,和实力与其并驾齐驱的黎明之子门农。
4父母编辑
他是色萨利国王珀琉斯与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儿子,荷马在《伊利亚特》中花了很大的篇幅对之进行描写。他历来以其勇气,俊美和体力著称。诸神中母亲忒提斯、雅典娜和赫拉对他特别爱护。
据埃斯库罗斯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以及其他神话记载,泰坦之子普罗米修斯被宙斯绑缚在高加索岩壁上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普罗米修斯掌握了一个足以危及宙斯统治的秘密。直到普罗米修斯被赫剌克勒斯所拯救,并与宙斯达成和解后,这个秘密才大白于天下: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儿子必将远远胜过其父。其时宙斯正在追求忒提斯,得知预言后便作主将忒提斯许配给人间的英雄珀琉斯。结果生出的子嗣阿喀琉斯,其名望果然远胜其父。
5人物生平编辑
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中最强大的英雄,第二代英雄中的佼佼者,阿尔戈英雄珀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之子。他出生后,忒提斯(thetis)想使他成为完全的神,所以在夜里背着父亲把儿子放在天火中燃烧,要把父亲遗传他的人类部分烧掉,使他圣洁。到了白天,她又用神药给儿子治愈烧灼的伤口,但有一次,珀琉斯暗中偷看。当他看到儿子在烈火中哭叫时,不禁吓得大叫起来。这一来妨碍了忒提斯,因此阿喀琉斯除了脚踵之外全身刀枪不入。(另外一种说法是,阿喀琉斯的母亲在他小的时候把他放到冥河里浸泡,由于他母亲拿着他的脚踵倒着泡,因此阿喀琉斯除了脚踵之外全身刀枪不入。)
阿喀琉斯在奥德修斯的诱导下参加特洛伊战争,在战斗中杀敌无数,数次使希腊军反败为胜,后来因与阿波罗交恶被阿波罗用神箭射中脚踵而死。(另外的一种说法是,箭是由帕里斯射出的,再由阿波罗引导射向阿喀琉斯的脚踵。)他的葬礼十分的隆重,希腊人用温水给他的身体洗浴,给他穿上他的母亲忒提斯(thetis)特意送给他的出征战袍。雅典娜从奥林匹斯圣山上俯视着他,心中充满同情,在他的额上洒落了几滴香膏,防止尸体腐烂或变形。人们从爱达山上砍伐树木,高高地垒成一堆。柴堆上放着许多被杀死的人的盔甲和武器,还有许多祭奠的牲口,祭供的黄金和其他名贵的金属。希腊的英雄们各从头上割下一绺头发,他们还在柴堆上浇上各种香膏,并供上大碗的蜂蜜、美酒和香料。英雄的尸体放在柴堆的顶上,然后他们全副武装,有的骑马,有的步行,围着巨大的柴堆绕圈而行。礼毕,他们将柴堆点燃。火苗熊熊燃烧起来。遵照宙斯的旨意,风神埃洛斯送出了急风,呼啸着煽起冲天的火焰,木柴堆烧得劈啪作响。尸体化为灰烬。英雄们用酒浇熄了余烬。在灰烬中阿喀琉斯的骸骨清晰可辩,如同一位巨人的骨架。他的朋友们捡起他的遗骸,装进一只镶金嵌银的盒子中,并安葬在海岸的最高处,和他的朋友帕特洛克罗斯的尸骨并排。
阿喀琉斯死后,他的盔甲成为希腊英雄埃阿斯和奥德修斯争夺的焦点,奥德修斯最终凭演说击败勇士埃阿斯,继承了这套由工匠之神赫淮斯托斯打造的神器,埃阿斯被雅典娜施法发狂,并悲愤自杀。
他的儿子涅俄普托勒摩斯(皮洛斯)在阿喀琉斯死后加入特洛伊战争,最后在木马屠城时杀死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和安德洛玛刻的小儿子。
6人物评价编辑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的形象由《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组成的荷马史诗是现存的最古的希腊文学作品,标志着希腊文学的辉煌的开端,它如实地反映了远古希腊社会发展的某些形态,艺术的再现了当时的文化。《伊利亚特》所记叙的主要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其中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英雄人物形象,有阿喀琉斯、奥德修斯、赫克托耳、埃阿斯、阿伽门农、墨涅拉俄斯、菲罗克忒忒斯等,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是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形象。
从阿喀琉斯的出身来看,在史诗中,阿喀琉斯是一位大英雄,和其他的古希腊英雄一样,他具有半人半神的特点。由于当时的社会科技和文化还不是很发达,所以人们对一些当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都参杂进神祇的因素,在普通人当中若出现很多方面过人之处的人,当时的人们一般认为是神祇的后代,即英雄。所以,首先在鉴赏荷马史诗的人物方面,我们就不能将里面的人物同当今我们所看到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甚至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化的巨人相并,而应该更侧重于当时的文化来分析当时的人物。
阿喀琉斯是《伊利亚特》的中心人物之一,希腊联军中最大的英雄。他是一个英勇善战、重视友情的人。首先,他在战场上几乎是百战百胜,杀死过无数的特洛伊英雄,从特洛伊人在没有他参战的希腊联军和有他参战的希腊联军时的不同反应的对比,就可以看出他的英勇善战,比如身着阿喀琉斯的黄金战甲的帕特洛克罗斯出击时,特洛伊人从远处看到他,以为是阿喀琉斯来了,立即吓破了胆,阵脚大乱,光是自相踩踏致死的人无数,在阿喀琉斯罢战期间,特洛伊人在他们几次进攻中还取得过上风,都攻到希腊的战船上来了,若不是埃阿斯带领希腊英雄顽强抵抗,希腊人的战船可能已经被赫克托耳烧毁,后来,阿喀琉斯重新武装上战场,希腊人又占了上风,特洛伊第一英雄赫克托尔被阿喀琉斯杀死,特洛伊人元气大伤。其次,阿喀琉斯忠于自己的朋友,当帕特洛克罗斯被赫克托耳杀死时,他真心实意的痛惜帕特洛克罗斯的牺牲,决心为他复仇,于是他满怀怒火地重新武装上战场,杀死了赫克托尔,并将他的尸体捆绑在战车上驱车游行,虽然这是阿喀琉斯凶残的体现,但这也是他忠于朋友的体现。因此,阿喀琉斯是一个英勇善战、忠于朋友的人。
阿喀琉斯也有他的弱点存在,比如当大统帅阿伽门农侵犯了阿喀琉斯的战利品时,阿喀琉斯公开斥责他的损人利己,并拒绝战斗,他斥责阿伽门农的私心是正确的,但是消极应战却给希腊军队带来了巨大损失;他杀死赫克托耳后将他的双脚钉在战车上驱车游行,体现出他对杀死自己挚友的仇人之愤恨,手段是何其的残酷,这正符合当时正在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的特点;后来他再次进攻特洛伊城,不顾太阳神阿波罗的劝阻,带着满腔怒火攻进特洛伊城,最终被帕里斯暗箭射死。由以上三例可以看出,阿喀琉斯是也是一个残酷、霸道和固执的人。
同时,从一些细节也不难发现,阿喀琉斯也是一个具有善良的同情心,且热爱生活的人。比如当普里阿摩斯向阿喀琉斯赎回儿子赫克托耳的尸体时,他答应了对方的请求,再比如当阿伽门农夸口自己的箭术得罪了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致使阿耳忒弥斯迫阿伽门农将自己的女儿伊菲革涅亚献祭给她,否则就不让希腊的舰队前进时,阿喀琉斯也冒着被众将的斥责,前来搭救伊菲革涅亚;特洛伊战争结束以后,在大海上漂流多年的伊塔刻国王奥德修斯来到阴间寻找底比斯城的预言家提瑞西阿斯的灵魂询问他自己将来的命运时,巧遇阿喀琉斯的灵魂,他告诉阿喀琉斯的灵魂阿喀琉斯生前像神祇一般受人尊重,死后也一定是个伟大的阴魂,过得幸福的时候,阿喀琉斯却对奥德修斯说:“我宁愿在人间当奴隶,也不愿意在阴间当君王。”表明了自己热爱人间的生活态度。由以上三例观之,阿喀琉斯是一个具有善良的同情心,且热爱生活的人。
阿喀琉斯阿喀琉斯总之,阿喀琉斯是荷马史诗当中塑造得十分成功的人物形象,他的性格是鲜明多面的,他的形象体现了古希腊氏族社会英雄人物的特征。
阿喀琉斯是《伊利昂纪》在特洛伊战争中着力描写的英雄之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一种文化的土壤下往往会诞生出一种特定的英雄形象,不同的英雄又各自的表现。为此,我将其与其他的一些其他国家时期的英雄的形象做了比较,发现他们之间有许多时代文化的差异,颇为有趣。
阿喀琉斯是珀琉斯之子,骁勇善战,在特洛伊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杀死赫克托耳之后拖尸以报充分表现出性格的残忍。可是人性的复杂性又使他还是具有恻隐之心,于是又应赫克托耳的父亲哀求归还其子的尸体。于是,一个性情复杂而深刻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赫克托耳是阿喀琉斯在特洛伊战争中的最大对手,双方均为一介匹夫,好勇斗狠。尤其是赫克托耳,明知城不可失守还依然还要出城与阿喀琉斯拼杀,除去他性格中的鲁莽和英雄主义成份之外,决定因素应该还是时代的背景。此时的战争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已经被看作是一种正常的行为,“甚至是分工”(恩格斯语)。在这样的大环境得条件下,这种“战争光荣”的思想自然深入人心。事实也是如此,很多荣誉都依据战场上的表现而决定分配。从文章也不难看出作者对此的歌颂:“双方的将领都是最伟大,最最光荣的,阿喀琉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赫克托耳为守护特洛伊城而战……”由此,也无怪乎其出战的坚决了。当然不得不承认此时的客观实际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赫克托耳出战的必要性,因为武器和装备的简陋就使战争的胜败在相当的程度上为这些“匹夫”所掌握。
而《尼伯龙根之歌》中的齐格飞倒是与阿喀琉斯颇为相似:都是部落王者、都几乎刀枪不入英勇善战、都最终被暗算于“阿喀琉斯之踵”……这些经历使他们身上带有了了许多共同点,但是齐格里夫特毕竟是中世纪德意志的神话英雄,更多的带有了当时的时代色彩。而且在流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加入了许多封建时代的政治纷争、等级观念、忠君思想……这些无不给他深深的打下了封建时代的烙印。反而言之,阿喀琉斯由于处在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的过渡期,更多的必须服从于当时的时代舆论,接受当时的道德规范,以氏族和部落的利益为高。所以当希腊联军频频失利之际,他又不得不继续为节节败退的希腊军队出战。所以即使是战无不胜的英雄也必须服从于他自身所在的时代。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赫拉克勒斯是古希腊最著名强大的英雄,也是体育和商业的保护神,是由人而神,而阿喀琉斯则是由神而人。如果单以“血统”论,后者似乎更为“高贵”,但我们在古希腊的神话里面看到的更多的是这些半人半神在他们作为“人”的时候的强大力量。如赫拉克勒斯的12件大事便是在尚未升天的时候所完成。阿喀琉斯更不必言,始终作为一个部落王者、希腊联军的将领在战场上拼杀。由此不难看出虽然古希腊人对神相当认同,但并不盲目崇拜,已经是人神并重,依然是以人为本位的文化精神,同时意识到人自身的能力,在人神发生冲突时人也有反抗的能力甚至如赫拉克勒斯就曾以人的身份将天后赫拉打的落荒而逃。这就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对人的肯定,对现实的追求。也使他们的形象更为真实可信。
一个英雄形象的诞生深深植根于其所处的文化之中,无论他是传说中的还是文学作品中的,他们,都不可避免的为时代精神所涂抹。在流传过程中由于主流意识形态出于种种考虑对他们进行了修改,从而既丰富了形象也使他们变得更为复杂。阿喀琉斯的典型意义也许就在于此。
我想,读过荷马史诗的人,对于《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这个人物,一定会留有很深的印象吧?阿喀琉斯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他年轻、英俊、勇敢、威猛,他力大无穷,所向无敌……但这些只是作为阿喀琉斯行为的一个方面来写的,史诗还写出了另一个方面,即阿喀琉斯与平常人相同的气质和感情这一方面。史诗通过了一系列的情节与细节,把这一英雄人物性格的许多方面都揭示了出来。阿喀琉斯爱他的母亲特提斯;他跟随阿伽门农东征洛亚途中,因为自己的战利品女奴布里塞伊斯被阿伽门农夺去,他和阿伽门农争吵,感到自己的荣誉受到损害,便退居到自己的帐篷里,长期不参加战斗;他和帕特洛克罗斯、安惕洛库斯是最亲密的朋友,当帕特洛克罗斯被特洛伊英雄赫克托尔杀死后,阿喀琉斯极其悲痛,发誓要替挚友报仇,才决定出来参战;他对他的忠实的老仆人福尼克斯充分信任,让他睡在自己的脚边;在帕特洛克罗斯的丧礼中,他对军中的老人涅斯托表示最崇高的敬礼。在作战当中,他容易发火,动不动就暴跳如雷,他复仇心强,对于敌人表现的十分凶狠,例如他在杀死赫克托之后,把赫克托耳的尸体绑在他的战车后面,绕着特洛伊城拖了三个圈子。然而,当特洛伊的老国王普里阿摩斯来到希腊军营,见到了阿喀琉斯,请求把他儿子赫克托耳的尸体交还给他,这时候,威猛、暴戾的阿喀琉斯的心肠却软了下来,他暗地里想自己年迈的父亲,把手伸出来给哭泣着的老普莱亚姆去握……
你看,产生于史诗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竟是这样一个性格复杂、感情丰富的英雄。他有对母亲的热爱,对老人的敬爱,对朋友的挚爱,对弱者的怜爱;他有对强者的抗争,对敌人的残忍……试想,如果按照“四人帮”的“三突出”的理论,这个神界的阿喀琉斯,无疑地会被更加“神化”起来。可是,荷马所塑造的英雄阿喀琉斯,却具有人的多方面性格与极丰富的感情,从这一点上说,不仅那种“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无法与阿喀琉斯相比拟,就是许多塑造的不很成功的英雄形象,较之荷马笔下的英雄人物也是颇为逊色的。
当然,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与我们今天的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人物是无法相比拟的,因为时代不同了,他们不但有着时代特点的不同,而且存在着阶级本质的不同。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的性格的多重性和感情的丰富性,要受到阶级性的制约,无论是性格的多重性,还是感情的丰富性,都有着鲜明的无产阶级性。但是,要使我们今天的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具有较强的艺术生命力,荷马的史诗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我们在塑造英雄人物的问题上应从荷马史诗那里学习与借鉴什么呢?我以为有以下三点:一、写人;二、写英雄人物性格的多方面性;三、写英雄人物情感的丰富性。
阿喀琉斯雕塑阿喀琉斯雕塑阿喀琉斯的悲痛安提罗科斯发现阿喀琉斯沉思般地坐在战船前。他正在思考一种天命,他还不知道这种天命就要实现。当他看到希腊人从远处奔来时,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自言自语地说:“为什么亚各斯人惊慌地朝战船逃来?我的母亲曾经预言过,在我活着的时候,密尔弥冬人中最勇敢的英雄必将死在特洛伊人的手里,莫非这则预言应验了?”这时,安提罗科斯带着噩耗,泪流满面地朝他走来,老远就朝他大声叫道:“唉,我们的帕特洛克罗斯已经阵亡。赫克托耳剥去了他的铠甲,现在双方正在争夺他那的尸体。”阿喀琉斯听到这个可怕的消息,眼前突然发黑。他用双手捧起了泥土,撒在自己头上、脸上和衣服上,然后又扑在地上痛哭,扯着自己的头发。阿喀琉斯和帕特洛克罗斯作为战利品掠来的女奴们听到响声,也从里面跑出来。她们看到主人躺在地上,便围了过来。当她们听说了所发生的事情时,都捶着胸脯大声号哭。安提罗科斯抓住阿喀琉斯的双手,他担心阿喀琉斯会突然拔出剑来寻短见。
阿喀琉斯悲痛地放声大哭,连在大海深处坐在年迈的外祖父涅柔斯身边的母亲也听到他的哀泣声,并且情不自禁地啜泣起来。涅柔斯的其他的儿女们听到她的哭声,也悄悄进入她的银色洞府,捶打着胸脯,和她一起悲泣。“天哪,”忒提斯对身旁的姐妹们说,“我生了这么一个高贵、勇敢、英俊的儿子,但他永远也不能回到父亲珀琉斯的宫殿来了!他遭到了无数的不幸,而我对他却爱莫能助!现在我一定要去看看我的爱子,我要听听他遇到了什么样的伤心事。他不是还好好地坐在战船旁观看作战吗?”女神带着姐妹,分开波涛,来到曲折的海岸上,朝正在哭泣的阿喀琉斯走去。“孩子,你为什么痛哭呢?”母亲大声问他,“你有什么痛苦呢?快告诉我,一点也别隐瞒!你一切不是都中意吗?希腊人不是拥进了你的战船,请求得到你的帮助吗?”阿喀琉斯叹息着说:“母亲,这一切对我还有什么用呢?我的亲密战友帕特洛克罗斯被敌人杀死了。赫克托耳还剥下他身上的铠甲。那是我的铠甲,是诸神在你结婚时送给珀琉斯的礼物。唉,要是珀琉斯取了一个人间的女子就好了,那你就不会为自己的儿子无穷无尽地悲痛了!我再也不能回到我的家乡去了。如果我不能用长矛将赫克托耳杀死,为帕特洛克罗斯报仇,那么我的心就永远不能安宁,我的良心就不容许我活在人间!”
忒提斯听了他的话,含着泪水回答说:“我的儿子,赶快丢开这种想法,因为命运之神规定在赫克托耳死后你的末日也到了。”
阿喀琉斯愤怒地叫起来:“如果命运之神不让我保护我死去的朋友,那么我宁愿马上去死。他远离故乡,没有得到我的援救,因此被杀害了。现在我这短暂的生命对希腊人有什么用处呢?我没有能够使帕特洛克罗斯和无数的朋友免遭不幸。现在我豁出去了,我要立即去和杀害我朋友的凶手拼命。特洛伊人必须明白,我已经休息得够久了!亲爱的母亲,请别阻拦我去作战!”
“你说得有道理,我的孩子,”忒提斯回答说,“明天早晨日出时分,我将给你送来赫淮斯托斯亲手锻造的新武器和新铠甲。你得记住,在我回来以前,你千万不要去作战。”女神说完,招呼她的姐妹们一起沉入海底,而她自己则飞到奥林匹斯圣山,寻找神祇的铁匠赫淮斯托斯。
此时,特洛伊人为抢夺帕特洛克罗斯的尸体一再进攻。赫克托耳凶猛地向前追击,他有三次追上了抢尸体的埃阿斯,并抓住了尸体的脚,要把它拖走,但三次都被埃阿斯阻止了。他退到一旁,然后又站住,大声地叫喊决不罢休。埃阿斯想把他从尸体旁赶走,但没有成功。如果不是伊里斯奉赫拉之命,瞒着宙斯和诸神,悄悄地吩咐阿喀琉斯武装起来,那么赫克托耳真的会把帕特洛克罗斯的尸体抢走了。“我该怎么作战呢?”阿喀琉斯问神祇的使者,“敌人抢走了我的武器,而我的母亲到赫淮斯托斯那儿取盔甲了。她吩咐我在她回来之前,我不能去作战!”
“我们知道你的非凡的武器被抢走了。”伊里斯回答说,“但只要你就这样走近壕沟,在特洛伊人面前亮亮相。他们看到你,也许就会停止前进。希腊人乘机可以休息片刻。”伊里斯离开后,阿喀琉斯站了起来。雅典娜把她的神盾挂在他的肩上,让他的脸上闪出神的光彩。阿喀琉斯走到壕沟旁,但他心里仍然记住他母亲的警告,没有投入战斗,只是远远地看着,并大声呐喊。雅典娜也和着他的声音一起吼叫,让特洛伊人听上去好像是吹响的军号一样。特洛伊人听到珀琉斯的儿子的吼声,感到惶恐不安,立即掉转了战车和马头。御手们看到珀琉斯儿子的头上闪射出火光,都暗自吃惊。他在沟旁叫三次,特洛伊人的阵脚就大乱了三次。他们中有十二个勇敢的英雄在混乱中栽倒在车轮下被碾死,或者死在自己人的乱枪下。
现在,帕特洛克罗斯的尸体终于到达安全的地方。希腊的英雄们把他放在担架上,大家围着尸体,默默致哀。阿喀琉斯看到他的亲密的战友躺在担架上,看到他被枪尖刺烂的尸体,禁不住伏在尸体上痛哭起来。
英勇暴躁
据传,阿喀琉斯是人间国王珀琉斯与海洋女神忒提斯结婚生下的儿子,具有健美的肌体、无敌的武艺和忘我战斗的冒险性格。神谕他有两种命运:或默默无闻而长寿,或在战场上光荣地死亡。忒提斯爱子心切,将他乔装打扮置于女孩子群中,但智囊奥德修斯还是认出了他。阿喀琉斯毫不犹豫地、愉快地走上了同特洛伊人作战的战场,攻城略地,建立无数功勋。他的马预言他的末日正在临近,他自己也清楚:他将葬身于特洛伊城下,但他依然挺身参战。特别是在他的挚友帕特罗克洛斯被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尔杀死之后,他悲愤交加,痛不欲生。母亲警告他:为朋友复仇将导致他在战场上丧生。阿喀琉斯愤怒地说:“如果命运女神不让我保护我被杀的朋友,我宁愿死去!他远在异乡丧命,我没有援救他,现在我的短促生命对于阿耳戈斯人还有什么用呢?让宙斯和神祇们所规定的命运临到我头上来吧!”冲天的愤怒使他变成了嗜杀的恶魔,勇猛无比,使特洛伊人的尸体和血污塞满了克珊托斯河的河道,并虽负伤但杀死了河神之子,河神受到侮辱震怒而攻击,准备用神力杀死阿喀琉斯,但河神被雅典娜赫拉吩咐火神煎熬并含屈阻止。在同杀死帕特洛克罗斯的赫克托尔决战时,赫克托尔曾哀告说:当决战的一方死亡时,不要侮辱对方的尸体。而怒火中烧的阿喀琉斯根本不理睬,将赫克托耳尸体的脚拴在马后倒拖着尸体围绕自己挚友的灵柩跑了三圈,并以十二个被俘的特洛伊青年作为安葬帕特洛克罗斯的祭品。
珍视友谊
阿喀琉斯雕塑阿喀琉斯雕塑在战斗中奋不顾身乃至残暴凶猛只是阿喀琉斯性格的一个重要侧面。他的残暴是出于对朋友的挚爱,《伊里昂纪》生动地描写了阿喀琉斯与帕特洛克罗斯之间情同手足的友谊。珍视友谊,把承担对朋友的义务看得高于一切,反映了阿喀琉斯性格中温情善良的一面。这种温厚善良的本性还表现在当太阳神阿波罗把瘟疫射给希腊人并危及许多人生命时,阿喀琉斯首先站出来召集众人商量挽救同胞的对策。当赫克托耳父亲普里阿摩斯国王跪在他面前,泪流满面地吻着那双杀死自己儿子的手,泪流满面地哀求允许他赎回自己儿子的尸体时,阿喀琉斯忽然想到自己那年迈的父亲是多么珍爱自己,推己及人,竟感动地哭起来,将赫克托耳的尸体交还给普里阿摩斯,答应休战十二天,让老国王为赫克托耳举行葬礼。
尊严与荣誉
阿喀琉斯阿喀琉斯如果说忘我战斗与温厚善良构成了阿喀琉斯性格中两个对立的侧面的话,支配这两个侧面的内核则是对于个人荣誉的理解与追求。阿喀琉斯不畏死亡走上战场,是因为他把勇敢视为最高荣誉,怯弱者是“人间无价值的赘物”。他热爱着自己的民族,但如果个人的荣誉与尊严受到伤害时,维护这种荣誉和尊严就上升到第一位。当希腊主帅阿伽门农声言要从阿喀琉斯帐下抢走他的战利品时,阿喀琉斯感到自己荣誉和尊严受到了重创,他怒气冲冲地说:“我不想让人看不起,留在这儿为你增加财富!”阿伽门农淡然地回答说:“我要亲自到你营帐里,把给你的奖赏、美丽的布里塞伊斯带走,让你清楚地知道,我比你强多少,也使其它人小心,不要显得和你一样,当面给我顶撞。”阿喀琉斯气愤填膺,如果不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制止,他将杀死自己的主帅。从此,他既不出战,也不参与议事,任凭希腊士兵成批地死于特洛伊人的刀箭之下,即使阿伽门农归还布里塞伊斯之后来登门谢罪,他也无动于衷。显然,阿喀琉斯并不见得有多爱那个女奴和财物,而是要让阿伽门农等人再也不敢侵害他个人的尊严与荣誉,承认他是最伟大的英雄。
性格多面
可见,阿喀琉斯的多侧面,并非各种单一性格的简单迭加,而是凝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他既天真又固执,既残暴凶狠又温厚善良,既有年轻人的任性无礼又尊重老人,在一种情境下,他的性格的某一侧面鲜明地突现出来,在另一种情境下,性格的另一侧面又突现出来,像一块旋转的蛋白石,既绚丽多彩又浑然一体。忘我的战斗精神、温厚善良的情感和捍卫个人尊严的敏感意识作为三个顶点构成阿喀琉斯的性格三角形,其中对于荣誉的理解与追求则是这个三角形的核心。
阿喀琉斯形象的出现,是人类自我认识的漫长里程上的一个光辉的路标。黑格尔曾热情洋溢地写道:关于阿喀琉斯,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人!高贵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这个人身上显出了它的全部丰富性。”荷马所写的其它人物性格也是如此,例如,奥德修斯、第阿默德、阿雅斯、阿伽门农、赫克忒、安竺罗玛克,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