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说在家务农,可也吃上了商品粮。现在可说是称心如意了。不会有啥坏消息。我看到秀莲的表情越来越凝重。我就问她:“咋的了?”
秀莲一脸忧愁地说:“家富说:前两天,咱妈捎信让他回去了。咱妈跟他说:‘现在你们都在外边,周围的人眼气。我在家里时,地里的苞米就给祸害了。等我下地去,家里又给祸害了。前几天是黄狗让人给打死了。前个,猪腿又让人给打断了。还总给咱家拉闸停电。一问他们,他们就说是保险丝爆了。你万叔让我跟你们商量,说是:看看不行,就把家搬到何庄去,把这边的房子卖了。你们看怎么好?’信上还说:‘屯子里的一个老太太,家里就一个人。前阵子的一天夜里,让坏人给祸害了。现在咱妈也挺害怕的。’”
我也替岳母发愁,我说:“一个人,家里地里的,是够难的。”
秀莲说:“咱妈到何庄去,上有老下有小的,不知道咱妈受得了不。”
我说::“这事呀,还得咱妈自己拿主意。在家里没有那么多族人护着,肯定要受欺负。要是能忍,继续住在那到行。可是,谁知道以后会发生啥事。要是去何庄,家里的人口多了,要比现在累一些。再就是那是别人的家,不会像在自己家里那么自在。要是没有万叔这一头,咱妈来咱们这就行了。可现在咱妈和万叔毕竟是夫妻。万叔还让咱妈他们吃上了商品粮,家富和家乐也当上了工人。咱妈要是来这,会让人说咱们‘忘恩负义’,‘卸磨杀驴’的。”
秀莲说:“那你就把这些话都写在信上,给咱妈寄去。咱妈上学少,你别写连笔字,让她看不懂。”
我应道:“遵命!我的首长。”我把我们俩的意思写在信里,然后,把信寄给了岳母。
一个月以后,我们收到了万叔的来信。信里告诉我们:“你妈已经搬到我们这来了,一切顺利。勿念!在新年的时候,欢迎你们回家来,与我们共度新年。到时候我会去沈阳接你们。顺便逛逛省城。另外,你妈说:你们眼下挺困难的。我们离着远又帮不上啥忙。你妈晒了一些咸鱼,还有一些小米、苞米馇子、粉条和淀粉,一共三个编织袋。已经委托你老姑家的小二给你们带去了。注意查收。”
几天以后,当我们收到岳母给我们的东西时,我感到无比的激动,禁不住眼中噙满了泪水
腊月二十一,我们接到了万叔的来信,他说在腊月二十三来沈阳,接我们一家人到他们家去过年。
两天以后,吃过中饭,秀莲一边准备晚饭,一边催我早点去火车站。还不止一次地问我:“你自己坐车去南站行不行?你还记不记得万叔的模样?”心细的她活像个老大妈。
我告诉她:“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我又不是第一次出门。肯定把你爹给接回来。”
秀莲给我穿好羽绒服,戴好棉帽子,又揣好坐车的钱,我就出门坐车去迎接我们尊贵的客人了。
来到南站以后,抬头看了看主楼上的时钟,还不到两点钟。我到候车室里转了一会。一个小时以后,我来到了出站口。不一会,广播里传来:“大连方向来的”
我挺直了腰身,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出站口,寻找着万叔的身影。旅客们像潮水一样,争先恐后地往站外涌动。在人头攒动的人流中,我终于看到了万叔的身影。他戴着黑灰色的前进帽,穿一身舍维尼的中山装,脚上是一双翻毛皮棉鞋。精神抖擞地走了出来。
我怕他看不到我,就举起右臂冲着他喊了一声:“大叔!在这那!”
万叔看到了我。他来到我的跟前。我问道:“大叔好啊?”
“好!你们也好吧?”
“挺好的!”
“啊呀妈,可挤毁啦!怎么你自己来接我啊?”
“啊!秀莲在家准备饭那。”
“哎呀,你一个人来站上,多不方便啊?”
“没事,我行!大叔,咱们走吧!”
我引领着万叔往外走,经过站前广场时,万叔一边贪婪地东瞧西望,一边说:“啊呀,这站可够大的。来这的一路上,就属它大了。听说,这是老毛子建的?”
我说:“是。听说,马上要建新北站了。十几层的大楼,比这还要大。”
万叔感慨地说:“啊呀,还是大城市好啊!”
我引领着万叔来到了二路汽车站。记的万叔跟我说过,他最远只去过松树(瓦房店的一个县)。我问他:“大叔,头次出远门,是不是挺累?”
万叔说:“还行。就是车上人太多了。”
当我们回到家里时,秀莲一边问好,一边接过万叔手里的旅行袋。万叔嘱咐道:“兜里有海蛎子和虾酱。可别洒了。”
晚饭,秀莲做了八菜一汤。万叔连说:“太麻烦了。”吃过晚饭以后,我们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唠着家常,各自说了家里的情况。事后,我们就早早地歇了。
第二天,腊月二十四上午,我和万叔在家带孩子,秀莲到南站去买预售票。快到中午时,秀莲回来说:“买到的票是二十六晚上1010分的。”
我们都感到特别地满意。吃过午饭以后,我们小歇了一会。下午,秀莲收拾家务,打点行装。我和徐强陪着万叔到院里转一转。我们一边走着,我一边给万叔介绍着。万叔一边看一边说:“啊呀,你们院太好了。这服务社、食堂、澡堂子、电影院,还有游泳池,啥都不用出院。真是太好了。”
我说:“让我说,还是你们那好!离着海那么近,空气比城里好。能吃到鲜鱼活虾不说,吃的粮食和菜都是新鲜的。我一小就喜欢海。晴朗的天空,白色的海鸥,和煦的海风,蓝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如同神仙佳境一般。”
万叔说:“你要觉得我们那好。等你们退休了,就住到我们那去。”
我说:“那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第三天,腊月二十五,我陪着万叔来到了中街故宫。故宫我已经来过两三次了,可那耸立的楼阁殿宇,富丽堂皇的气派以及精美的藏品,依然深深地吸引着我。巧夺天工的建筑,古朴典雅的的绘画,不能不使我陶醉。万叔也是一边观赏,一边赞声不断,连连说好。
第四天,腊月二十六,上午,我陪着万叔游玩了北陵公园。下午,我们在家里休息,准备晚上启程。我特意到处里要了小客车,以便晚上去火车站。
腊月二十七清晨,我们一行四人在瓦房店下了火车。坐了一个多小时的长客,在三堂下了长客。万叔对我们说:“卫东,我的自行车在别人家放着那。你们在这等一会,我骑车子先回去,把驴车赶来接你们。”
我和秀莲都说:“不用,大叔。我们走回去就行。”
万叔说:“别!那哪行?我一会就回来。”几分钟以后,大叔骑车回来,带上两个小包回家去了。临走还告诉我们:“别着急。我马上回来。啊?”
我和秀莲都说:“不着急,大叔。你慢着点。”
万叔骗腿上车回道:“好!我走啦!”他踩着车子去远了。
我们生怕儿子冻着,哄他在地上和我们一起蹦跳。
十多分钟以后,我们看到从街东头的北路口,拐过来一挂毛驴车。一头黑色的毛驴奔跑着。万叔一手拉缰一手挥鞭地驾车,岳母双手紧抓着车边,坐在车右辕上。在车子快到我们近前时,万叔一边使劲地拉缰绳,一边吆喝驴儿:“吁--吁--吁!”
胶轮车好不容易停下来。万叔和岳母跳下车。岳母从车辕上跳下来还说:“唉呀妈呀,今儿,这驴儿怎么啦?跳着高地跑。”
万叔也恼怒了,左手抓住驴儿的笼头,右手挥起鞭子狠狠地抽打它。一边打还一边说:“该死的驴。我让你不听话。打死你!”
岳母吓的赶忙劝道:“打两下行啦!这么多的人。把它打毛了,再碰着人。”
万叔停止了抽打,把车调过头来。
岳母这才跟我们打招呼:“卫东,你们来了?”
我连忙问候:“妈,你好啊?”
岳母一边回:“好!”一边来抱外孙。“徐强!来,跟姥姥上车。”我们大人孩子都上了车。
万叔还在抓着驴儿的缰绳。他问我们:“都坐好了?”
我们说:“坐好了。”
岳母看看我们仨说:“走吧!”
“驾!”万叔牵着驴儿往前赶。等车出了三堂,上了大道,万叔才跳上车辕,赶车向来时的路上跑去。
太阳刚刚露出它红红的笑脸,照耀着广阔的原野。透过稀疏的枝条,可以看到村落里升起的缕缕炊烟。一路上,岳母欣喜地问外孙:“徐强,冷不冷?”
徐强坐在他妈妈的怀里,可能是感到坐驴车很好玩。注意力一直在毛驴身上。姥姥问他话根本就没听着。秀莲在他的耳边说:“姥姥问你冷不?”
他脸都没转地说:“不冷。”
姥姥又问:“徐强,你想没想姥啊?”
徐强的眼睛还在盯着前面。他点了点头算是回答了。
午后,我和儿子午睡起来以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去看海。我问儿子:“徐强,想不想去看海?”
儿子在炕上跳起来喊道:“想!”
岳母说:“唉!怪冷怪冷的,海都封上啦!有啥看头啊?”
我说:“呆着也是呆着,领他出去溜达一会。”
秀莲说:“在家里,他们爷俩也是总出去走。”
万叔说:“去吧!让海风吹一吹,锻炼锻炼好!出门一直往西走就到了。”
我应道:“好!”
万叔问道:“秀莲不去看看啊?”
秀莲一边给儿子穿衣服,一边说:“我可不去。这天去看海,除非是傻子。”
儿子跳着脚喊:“不是,不是傻子!”天真的他把大伙都给逗笑了。
秀莲连忙说:“好好好!不傻。”
我们爷俩穿戴好了,走出了家门。我领着儿子向着心里向往的地方走去。出了家门走上两三分钟,就来到了海边。这里是辽东半岛的西海岸,长兴岛的西北角。它面对着渤海,向着太阳回去的地方。金色的沙滩上,搁置着许多大小不等的渔船。大船被架了起来,小船干脆倒扣在地上。儿子看到渔船以后,昂起纯真的脸儿问我:“爸,这船怎么都在地上啊?”
我看了看封了冻的海边,指给他说:“你看,海边冻冰了。要是船儿还停在海里,就冻坏了。”
他又问:“船儿也怕冻啊?”
我说:“是啊!船儿老在海水里泡着就会坏的。把它们弄上来,也是要修补修补。”
这里的海水很浅。所以,靠岸边几十米,形成了奇形怪状的冰层。有的地方像狼牙板,有的像鲨鱼张开的嘴,露出尖尖的牙齿,有的又像凹凸不平的土地。我们走近了大海。放眼望去,一片苍茫。看脚下是雪白的冰层;望远方是灰蒙蒙的大海和天空。我们看到的即使是冬天里的海,也同样使我们的心情豁然开朗起来。在沙滩上,我们发现了一个布满花纹的蛤喇皮,儿子新奇地捡起来,玩弄在掌中。
我领着儿子信步沿着岸边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哼唱起郑绪岚的《大海啊,故乡》: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大海啊大海,是我生长的地方。海风吹,海浪涌,随我飘流四方。”
在我们到万叔家的第三天,家富和家乐,还有在复县上高中的万家兄弟陆续回到家中。自此万叔家的爷爷奶奶,万叔爷俩,岳母娘仨,再加上我们三口,一共十人就聚齐了。
岳母和秀莲整天忙碌,操持着十口人的吃喝。万叔领着家富、家乐和世新哥仨准备烧柴,打扫院子,打水和喂牲口。我的任务就是看儿子。当然,闲暇时,我们小辈的几个人,多数呆在爷爷奶奶的屋里,陪着他们唠嗑看电视。我们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
除夕,由于秀莲家的茔地在十几里地以外。所以在傍晚时,只有家富和家乐哥俩骑着车去祭祖。万叔和世新兄弟也去他们家茔地祭了祖。
吃年夜饭的时候,自然是鱼肉蛋菜十分地丰盛。十口人把两张炕桌围了个水泄不通。除了徐强以外,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喝了一点酒。话声不断,欢乐不断。观看春节晚会时,大爷问我:“卫东,你们这电视是啥时候买的?”
我告诉说:“79年。”
大爷赞叹道:“整整十年了?还这么清楚。”
我说:“是啊!”
万叔感慨道:“日本制造的机器就是好。不服不行。”
当年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和《相亲》让大家笑的前仰后合。最使我感动的是《爱的奉献》。倪萍深情地讲诉了聂卫平的姐姐,在得知离开他们家的小保姆得了重病以后,重新把保姆接回北京,四处寻医问药,想方设法为小保姆治病。歌唱演员韦唯声情并茂地演唱了《爱的奉献》:“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教子当在幼”,古训不可忘也。对于子女光有爱是远远不够的。不能只顾他们的衣食住行,而真正的爱是教他们怎样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善良的人,有爱心的人。还要做一个坚强的人。记的《颜氏家训》中说:“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这里是说,普通人纵然不能做到这样,也该在孩子会辨认大人的脸色,知道大人的喜怒的年龄时,就开始教育他,做到大人允许他做才做,不允许他做就立刻停止。这样等孩子长到几岁大时,就可以省得对他使用鞭、杖的惩罚了。父母对孩子既保持一定的威严,又不失慈爱,那子女就会敬畏谨慎产生孝心了。
《朱子家训》也为人们规定了极好的生活准则。诸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还有:“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当加温恤”;“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等等。《朱子家训》以偶句连成,读来如金玉落地,颇具韵律之美,不仅不觉得枯燥,还令人爱不释手。反复吟读,更觉得蕴涵丰富,深意绵长。朱柏庐在这里把立身处世的道理用明白浅显的文字表达出来,琅琅上口,几百年来盛传不衰。
在万叔家时,正值寒冷的冬季。只有在午后两三点钟最暖和时,我才带着徐强到海边溜达一圈。大多数时间里,我都带着儿子,在屋里百~万\小!说识字,背诗唱歌;也有时,我仍然给他画各种车辆。在他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模仿学习是孩子的天性。一天中午,秀莲帮着我去茅厕。万叔在院子里收拾东西。岳母正在灶上做午饭。徐强从里屋出来,看到锅台上有一碗面条,他趁着姥姥没注意,抓起一把面条就往门板上涂抹起来。我上完厕所回来,正好撞个正着。这可是吃的东西,怎么能这么糟蹋?我厉声问道:“徐强!你干啥那?”
儿子俨然像个大画家。他还美其曰:“我在画火车。”
我阻止他说:“这是吃的。不能祸害。”
儿子正在兴头上,他还是自得其乐地挥着胖乎乎的小手在那涂抹。我对浪费东西的行为深恶痛绝(大概属鼠的人都这样)。这么小就糟蹋粮食这还了得。我上去照着他的屁股就是一脚。朝他吼道:“听见没!”
儿子停下手,“哇哇”地大哭起来。这一下可乱了营。孩子的姥姥、姥爷(万叔)、太姥和太姥爷,还有赶回来的孩子妈都不乐意了。大家把矛头都指向我。他们说:“孩子那么小,他知道个啥?”,“嗨!你打他干啥?”,“那么小的孩子别踢坏了。”,“你不会好好说呀?”。
秀莲又对着儿子说:“好啦,好啦,别哭啦。你以后记着,吃的东西只能吃,不能干别的。因为,吃的东西是好不容易才得来的。你忘了爸爸教你的诗歌啦?‘锄禾日当午,汗滴’”
儿子止住悲声,跟着妈妈念道:“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秀莲说:“哎!以后,可得记住了。”
“啊。”儿子这回乖啦!
其实我也不愿意打孩子,因为,我在小时候,就深受其害。那时候,我的爸妈教我做个正直的人。摒弃一切不良的行为。他们对我的家教是极其严厉的,甚至经常地棍棒加身。在我的心里打下了极其深刻的烙印。所以,我很少打儿子。在说教无效时,才稍加惩罚一下。可事后,自己往往又追悔莫及。但是,教导儿子做一个正直的人,遵纪守法有爱心。是我不可更改的守则。
现在每当看到儿子挨打哭啼时,我这心里也是酸酸的。可是,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是说:“少年时代养成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就象天生一样自然而然。”俗谚讲:“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就是说:“教导媳妇要在媳妇刚刚嫁来的时候,教育子女要在他们还处于幼小的时候。”像这样不听教导时,如若不打他一下,怎么能长记性?
我对儿子管教虽严,可慈爱从未少过。每天带着他百~万\小!说,写字画画不说,在他妈妈忙碌时,我也经常给他倒水喂饭,把屎把尿擦屁股。做这些事情都是靠我的一双残臂,做起来相当的吃力。不过时间一长,就熟能生巧了。说实话,唯一亏欠他的就是教他如何动手做事情。因为,我没有手,不能给他做示范。
在无数的日子里,我和儿子每天都去看海。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大海仿佛是睡梦中的巨人,对于我们的到来不理不睬。我们就是踩到她的身上(冰层),她也好像浑然不觉。我心依旧,一次又一次地走进她的身旁,去拜读爱不释手的天书,欣赏百看不厌的画卷
当南海的暖风吹来的时候,巨人渐渐地醒了,她伸展着腰身,使那条玉带渐渐地变细,慢慢地消失,蓝色的裙摆欢快地舞动,抚弄着金色的沙滩,退潮时,她如同贤淑羞怯的少女;涨潮时,她像豪情奔放的烈女。精美至极。风儿吹来时,海面上波光粼粼;阳光普照时,海面上像铺满了钻石。看着她使你心明眼亮,看着她使你心情激荡。
大海醒了,沙滩了。村里大大小小的女人们,挎起篮子,拿上蛎钩,迎着海风奔向海边。有的在沙滩上细心地挖取海鲜子和海蛏子;有的在礁石上欢快地刨着海蛎子。过完正月十五以后,秀莲帮着万叔家打了两三千斤的苞米。现在她也加入到赶海的人群里。有的小女少妇迫不及待地把新鲜的海物拨到嘴里,美美的品尝着。幸福的笑容跃然脸上。
天暖了,海开了,我和儿子更加频繁地跑向海边,去亲近沙滩,亲近大海。儿子每每看到好看的贝壳,都把它们捡起来,装进他的衣兜里。我经常地借景生情,轻轻的哼唱《军港之夜》,《大海啊故乡》,《我爱这蓝色的海洋》。再不然就给儿子讲《哪吒闹海》和《海的女儿》。那时的心情有说不出来的好。至今想起依然使我心旷神怡
第八十八章教子
1989年的夏天,沈阳的天气格外的炎热。天上的太阳像悬挂在头顶的火球,烤的人们无处躲藏。大人和孩子尽可量穿上最薄最少的衣服,哪里有阴凉就躲向哪里,冰镇的汽水、啤酒和雪糕,一个劲地往嘴里塞。好在我们在去年也买了台万宝冰箱。每天都冻上一些冰块和雪糕。
去年我们给儿子拍生日照时,使他生了一场病,让我们吸取了足够的教训。那时我们就决定,以后,不再在儿子过生日的早春时去照相,只要在每年的夏天照一张留作纪念就行了。所以,今年,我们选在炎热的夏天才去给儿子去拍照。还记的去年拍照时,生生照相馆里,有许多展出的照片。在它们之中有宝宝骑在大鲤鱼的脊背上,在“鲤鱼跳龙门”。我们当时就决定,来年一定给我们的儿子也照一张同样的照片。
天随人愿,刚入夏时,院里的一位阿姨,看天气太热,我们的儿子还穿着裤衩背心。就把她家小孙子以前穿的红肚兜送给我们。今年给儿子照相,正好派上用场。我们在照相馆开完票,到了摄影室里一看,等着拍“鲤鱼跳龙门”的人们很多。只好排队等着。
背景图上白色的祥云,蓝色的大海,高大的龙门;以及中间的鲤鱼座位,还有前面的莲花面板,制作的极其精美,身在其中如临仙境。在儿子要拍照时,秀莲给他脱去了短袖和短裤,把他抱到了大鲤鱼上。儿子脸含微笑,左手抓着含苞欲放的莲花,右手挥舞着,骑着鲤鱼浮游在蓝色的水面上,向着龙门跃进
在以前,我们沈阳城南有断断续续有10余里的臭水沟子。沿途的马路没有边石。常年扫马路的脏土,天上降下的雨雪,工厂住宅的污水全都淤积在里面。一年四季,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1985年的时候,沈阳市委市政府,为了造福后代,彻底改变南运河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现状,使城市的面貌得到良好的改观。对南运河进行改造的工程。关停了排污的小工厂,改变了排污管线,挖走了河底的淤泥,堤岸铺设了石头。从东至西连通了大东、动物园、万柳塘、青年、鲁迅、南湖等6大公园,形成了蜿蜒145公里长的南运河。
运河两岸还修建了18个景点,它们分别是:黎明园、东塔园、旭园、春晓园、滂江园、滨河园、夏芳园、萃园、怡、南中园、皂角园、文艺园、顺通园、振兴园、秋锦园、路园、阳春园和龙王庙园。各园风格迥异,特色不一。相邻的马路也拓宽了,铺上了边石和步道。南运河带状公园将水、绿、园、路、街景5个功能融为一体,形成了清水常流,绿树成荫,景点相连,繁花似锦的绿色长廊。南运河不但美化了沈阳市容,还在泄洪、排涝、改善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院里的变化也很大,新盖了设计楼和服务社、干休所和变电所的综合楼。在礼堂南边的空地上,修建了院中园。靠礼堂一侧,西边修了个月亮门伴有云絮装饰。防空洞口上修了梯阶式的花坛。中间有花墙。园子东头修建了长廊和仿古式的园门。靠南边有景观园门,仿古凉亭,种植了多种花丛和草坪。园中绿树成荫,青草幽幽,鸟语花香。
现在我们的儿子大了,能够自己跑了。我每天都带着他去院中园玩。每个礼拜还到阳春园去玩。阳春园离我们家将近一公里,一进园门,眼前是个大花坛,夏日里花团锦簇欣欣向荣;园子里鸟语花香,绿树成荫,青草芳菲。过河石桥横跨东西两岸,步道上游人不断。老人们聊天漫步,青年们卿卿我我,孩子们嬉戏打闹,好一处人间之乐园。直到斜阳洒下一摸金色的光芒;青草绿叶疲倦地放下臂膀,我们爷俩才踏上回家的路
在90年过年时,由于我们得知岳母在何庄与万叔一家相处的不好。所以,就自己在家里过的年。当然,最让我们开心的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90年晚会我们最爱看的要属王景愚表演的哑剧《举重》,他表演的惟妙惟肖,令人捧腹。还有陈佩斯和朱时茂的《主角与配角》很让人喜爱。宋丹丹表演的《超生游击队》真情无限。后来才知道她已怀孕四个多月,几乎不用化装。文章和张明敏的演出十分地认真。地方戏曲舞蹈也为晚会增添了欢快热闹的气氛。印象最深的是赵本山和黄小娟的小品《相亲》。
要说赵本山的演艺生涯很艰辛。他生于铁岭开原,祖上来自山东,可以说他是庄稼院长大的民间演艺奇才。赵本山6岁时就成了孤儿,开始跟盲人二叔学艺。拉二胡、吹唢呐、抛手绢、打手玉子、唱小曲、二人转小帽等。学戏十分地刻苦,到后来他学的是样样精通,尤其是三弦功底尤为突出。赵本山童年苦难的经历,成了他一生的财富,为日后的小品和演艺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本山17岁入公社文艺队,又加入了乡里的业余剧团。后来借调到西丰县剧团主演二人转。82年,辽宁省举办农村小戏调演时,赵本山的拉场戏《摔三弦》获得了表演一等奖,使他一举成名。以后,赵本山考入铁岭县剧团,担任主演并任业务团长。86年他被调到铁岭市民间艺术团。那时,赵本山与潘长江在沈阳一起演出二人转,《大观灯》一演就是200多场,场场爆满,轰动东三省。在辽宁电视台春晚上,他与巩汉林表演的《十三香》声情并茂,很受大家的喜爱。再往后,他走遍了大江南北,红遍了中国,红遍了海外
赵本山在小品《相亲》里,他与黄小娟演对手戏。分别扮演一对大叔和大妈,他们来到公园替自己的儿女来相亲。实际上是他们孝顺的儿女为他们孤寡老人牵线相见。“二丫(黄小娟)”的一声:“老蔫”!我心里一惊,“哎!他们怎么把我中学时代的绰号给盗用了?在我上中学的时候,许多同学就叫我:‘老蔫’。”可是,我的疑问很快就被他们俩的嘎咕词给赶跑了。使得我们忍俊不禁地跟着傻笑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悲欢离合却曾经有过,这样执着,究竟为什麽?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问询南来北往的客。恩怨忘却留下真情从头说,相伴人间万家灯火。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过去未来常斟酌。过去未来常斟酌。”
1990年初,50集的电视连续剧《渴望》播放了。它的故事开始于一段复杂的恋情,年轻漂亮的女工刘慧芳面对两个追求者迟疑不决。一个是车间主任宋大成,一个是来厂劳动的大学毕业生王沪生。她渴望爱情,但是,前者有恩于她,后者身处困境,需要帮助,这使她左右为难。
王沪生父亲是个著名学者,在文革初期被抓,下落不明。母亲心急如焚,病发身亡。姐姐王亚如是医生,在送别未婚夫罗刚去干校以后,发觉自己已有孕在身,她不顾罗刚的劝阻,偷偷生下一个女儿,取名罗丹。不久以后,罗刚突然深夜返回京城,王亚如惊喜中并未察觉他神色有异,罗刚带着女儿悄然离去,留下一封信,告之他已被通缉,生还无望,让王亚如忘掉他。
刘慧芳和王沪生结了婚。慧芳的妹妹燕子,捡回一个弃婴,实际上,正是罗刚和王亚如的女儿。慧芳对捡来的孩子萌发出强烈的母爱。虽说王沪生很不情愿,又顾忌慧芳的感受,只好勉强收留,起名刘小芳。一年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儿子——王东东。深感失望的宋大成和刘慧芳的好朋友徐月娟结了婚,但是他对月娟的感情不深。
刘慧芳在夜大与教师罗刚相识。偶然间,小芳的身世大白。恰在此时,王亚菇经过几年钻研,终于治愈了小芳相同的病症,要不要送还小芳,生活再一次迫使刘慧芳作出抉择。《渴望》剧中的挚爱和真情,还有第一时间反映了人们熟知的历史剧情,深深地吸引并感动着广大的人们。每当夜晚播放它时,男女老少都会聚到电视机前,如饥似渴地观看。大有万人空巷的势头。
看到《渴望》里的刘慧芳对捡到的弃婴,不是亲生胜是亲生的情感。以及她的贤惠和善良,勤劳又朴实的品格。使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养母)和妻子。她们不都是这样的人吗?我能够与她们生活在一起,这是多么大的福分啊?虽然,我的灾难多多,可是能够得到她们的疼爱和关怀,我不是天下最幸运的人吗?
《渴望》的主题曲感人。片尾曲也深受人们的喜爱。歌中唱到:“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身边。也曾心意沉沉,
相逢是苦是甜,如今举杯祝愿,好人都一生平安。谁能与我同醉,相知年年岁岁,咫尺天涯皆有缘,此情温暖人间。”让我们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好人都一生平安。
“星出天开面,云飞月脱衣。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新的时代,新的春天开始了,我们的春天也随之而来。1990年3月,我们的儿子已经满三岁了。我们看到这个时候,儿子特别地爱观察,在别人做事情时,他会静静地在一边看,然后,再自己学着去做。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提醒自己以身作则。因为儿子的模仿力惊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他。如果想让儿子成为优秀的孩子,那就要为他尽可能的创设好的环境和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在对他的教育上,也从来没有松懈过。首先要锻炼他的自理能力,这种能力是要从小培养的,只有自己的事情会做了,他才有信心去面对别人。在一边学的过程中不断给予鼓励,从自己的吃喝穿,到整理自己的用品开始。还要让他多为小朋友做好事,从中获得快乐和自信。儿子很懂事。不论是什么事,只要把道理跟他说明白,他从来都不会跟我们闹的。
我们还告诉他不管是什么事,都要讲道理。懂礼貌,爱学习,爱劳动,讲卫生,不说脏话,不浪费东西,不拿别人的东西等等。儿子特别的爱听故事和听歌。每天我都要给他讲一段故事。那时儿童画册上有《金刚葫芦娃》、《变形金刚》、《西游记》、《米老鼠和唐老鸭》和《铁臂阿童木》等等。听歌除了我会唱的歌曲,再就是歌曲磁带上的。儿子最爱听的要数广播里的儿童歌曲和电视动画片里的歌曲。
我们平时很少给儿子花钱,只有在他每年过生日时,才给他买衣服和玩具,而且是买那些价廉物美的东西。在我们儿子两岁时,我的同学送给他一个铁皮的大火车。我们就只给他买了一套衣服,玩具就免了。三岁时,他喜欢军装和枪支,我们给他买了套武警的衣服和一支电动冲锋枪。
我们也懂得对孩子一味的哄让,只能让孩子认为世界的事情都是为他而生成的,那样是不会适应社会一定的规章制度的。让孩子有个性是好的,但是任性就不好了。我们看到许多任性的孩子,被宠的不像样,在商店里不给买东西,就哭闹打滚,甚至还有打骂爸妈的。我们可不愿意我们的儿子也那样。谁不希望有个懂事、乖巧而又聪明、伶俐的孩子那?虽说在家里我们教会了儿子许多东西,也有时间来教他。可是,我们总觉得还是让他与同龄的孩子一样去幼儿园的好。在幼儿园可以接受老师正规而又系统的教育,还能够与同龄的孩子们在一起,免的自己的儿子长大以后性格孤僻。
院里的幼儿园离着我们8号楼只有50米,幼儿园的老师,每天都会把孩子们领到室外来活动。所以,徐强从小就熟悉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一天下午,我们领着儿子跟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玩。大休息的号声一响,老师领着小朋友们回屋吃晚饭去了,秀莲也领着儿子回家做饭。她一边走一边对儿子说:“徐强,你现在长大了。以后,不能总让爸爸妈妈照顾你了。”
儿子问我们:“为什么?”
我说:“总跟着我们,学到的东西就少。而且,跟你好的小朋友也少。”
他妈妈接着说:“你爸他没有手,还需要我们照顾那,再来照顾你会很累的。你没看到大人们都要上班;是小朋友就要上幼儿园。跟你一样大的小朋友都会上幼儿园的。早晨妈妈送你去,晚上妈妈再去接你回家。”
我们没有多费唇舌,徐强乖乖地去了幼儿园,而且很乐于去那里。大概是那里的小朋友多,玩具多,游戏多,老师教的东西也多。我们看到儿子快乐地成长,从心里感到高兴
90年的下半年,借住我爸房子的田二叔家,终于装修好回迁的房子搬走了。日常生活中,往往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在社会中有那么一些人,专门地爱搬弄是非。他们东家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