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叫骂,主公若再闭门不出,士气早晚堕尽了。更兼山东之事未明,张辽、白毅处又皆没有消息,主公还是早早定夺才是。”
“如今曹操、袁绍举大军东征,主公腹背受敌,曹操可以拖延时日,主公倘若拖延,小沛、细阳、萧关有一处被打破了,便会直接威逼徐州。凭徐州区区一万兵马,如何拒敌啊。”
徐寿手捏着脑门,叹了口气,道:“你有何良策?”
许才进听了一滞,垂首不语。他是有些计谋,然而对兵法一道,却一窍不通。
徐寿这时有些后悔,出来的时候没把白雪带来,如今什么事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曹操坐在营中,也是眉头紧锁。徐寿日子不好过,曹操也好不到哪去,他此刻手中拿着一封刚刚从许都发来的信,苦苦冥思。
郭嘉走进来,见曹操如此模样,有些奇怪,走近前将他手中的信取下来看。
信上的内容很短,短到只有一句话:“粮草难以筹措,丞相还需速战速决。”
郭嘉看完,到不如何惊奇,这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此番郭嘉支持曹操进攻徐州,关于粮草供给问题,当初便没有想让后方解决,而直接是“以战养战”——掠夺徐州的粮草来供给军需。只可惜出兵到现在也没打到徐州的腹地,抢掠的粮草不多,若这么拖下去,还真不是办法。
郭嘉悄悄坐下,道:“主公,我军连日叫战,徐寿只是不出,如今我看他士气也消磨得差不多了。他不出兵,我们便强攻。我军数量远胜于徐寿,即使连日攻打,军士也能休整过来。”
曹操听了,叹了口气,道:“我观察徐寿营寨已经数日,他寨中遍是硬弩,前翻曹仁等的回报你也听见了,徐寿以硬弩当先,我军若是强攻,只怕伤亡太大。”
郭嘉听了曹操的一番话,却好像什么都没听见,呆呆立了良久,嘴角忽然一踌躇,将手中的信拿起来,看了看曹操。
曹操一看郭嘉的动作神色,立刻会意,目光凌然一冷。
第七十二章撤兵
次日一早,曹操挥大军来到徐寿寨前,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派人前去叫阵骂战。曹军中以曹操为先,三军肃然,甚至脸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徐寿军中在阵前防守的士兵看出今日气氛不同往日,赶快给徐寿报告。徐寿听说,亲率众将来到前寨,登上望楼,看了良久,深吸一口气道:“看来曹操终于忍不住,要主动进攻了。”
许才进道:“曹操粮草不足,拖延下去,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只是……”看看曹军的阵势,许才进从心底有些发怵。
曹操果不愧是曹操,统帅军马的气势上都不同于往日他们所迎战的任何一支军队。
这边徐寿森严戒备,那边曹操凝神观望,马鞭有一下没一下的敲打左手手心。
郭嘉来到曹操身边,道:“主公还观望什么?连日徐寿军心一堕,此时进攻,正是最好时机。若拖延时间,我军士气降下来,与战不利。”
曹操听了,更不犹豫,将腰间佩剑拔出来,望前一指,曹军齐声呐喊,往前冲去。徐寿早有准备,见滴近到一百步,发令兵将令旗一挥,万弩齐发,曹军前军盾牌抵挡不住,顷刻间便被射得千疮百孔。随着盾牌破裂,一拨拨的士兵纷纷中箭扑到。曹操前军多是新兵,哪里见过这种阵势,看见刚才还活蹦乱跳的士兵,刹那间便浑身扎满箭躺在地上,只吓得呆了。
曹操攻城,向将老弱新兵充斥在阵型的最前方,因为攻城之际,敌军必然万箭齐发,冲在最前面的士兵,即使再精锐,也必然死伤大半。所以老弱残兵在前方充当炮灰,而将精锐伏在他们后面,冲到敌军阵前时这股精锐部队的保存率就会大大提高,他们作为攻城的主力,也能将力量发挥到最大。
前面的士兵呆住了,后面的却并不呆,一路推搡,此刻前方的“炮灰”士兵想不想前进,已经由不得自己了。
即便如此,曹军第一波进攻任虽然伤亡甚大,却仍未奏效。曹操更不犹豫,身边的发令兵直接将令旗一挥,第二波再上。
攻了半日,到正午十分,第三波终于冲到阵前,纷纷用大斧后背刀劈砍栅栏。蒙田带一队长枪兵早等候多时,此刻哈哈一笑,将手一挥,一队长枪兵冲上前去,透过栅栏只用枪往外乱戳。进攻营寨,就要首先在寨前打开一个豁口,建寨的多是大腿粗的木棍,除非斧刃根本砍不开。斧刃虽利,却短了许多,防守一方这时用长枪攻击,轻易便能杀死对方而对方却攻击不到自己,这是栅栏类营寨防守上常用的一种战术。
曹兵前方的一员指挥将官大喊几声,刀斧兵退回,长枪兵上,与蒙田军隔着栅栏厮杀起来。
徐寿在望楼上看见曹军阵前指挥官,取过弓来,一箭射在那人头上。徐寿这一下力道奇大,长箭透过那将盔盖,直接将脑袋射穿了。曹兵见指挥官阵亡,一阵慌乱,却是无人敢私自后退,直到人死得差不多了,剩下的百十个人实再受不了心中巨大恐惧的压力,掉头便往回跑。然而他们往回跑死得更快。
时到中午,徐寿本以为曹操要少歇一会,不料他并不停留,仍然挥令进攻。曹操倚仗自己人马众多,让军士轮番休息,一日间不停进攻,直晚间将徐寿营攻破了个缺口,曹兵从缺口一拥而入,蒙田带人迎上去,片刻便反杀出去,将缺口堵上,又连夜修补。
一连进攻三日,曹兵伤亡极大,但徐寿日子也不好过,虽然兵员伤亡情况远没有曹操多,但箭矢消耗极大。徐寿所用硬弩的箭矢不同于普通的弓箭,造价也相对高了些。徐寿自起兵不过两年时间,掠夺积累的财富自然不会太多,又连年征战消耗,所以军械准备不足,虽然这次将几乎所有的箭矢都带了来,但在曹操不间断的猛攻之下,事甚堪忧。徐寿夜间清点了一下箭矢等物资的数量,眉头深深皱了起来。
却说诸葛亮与刘备往山东去,半路正遇上袁绍的先锋袁谭。袁谭素敬刘备,见是他来了,忙约住军马,命暂且扎营,亲自带人上前迎接,叙礼毕,袁谭将刘备等迎入大帐中,备茶相待,问道:“皇叔向在淮南,怎会来此处?”
刘备叹了口气,道:“一言难尽,且不说这些。今日来,我给你介绍一位高士。”说着,指着诸葛亮道:“这位乃是徐寿手下军士诸葛孔明先生。”
袁谭早闻诸葛孔明之名,只是不识,听旁边坐的一位竟是他,大吃一惊,站了起来,看看诸葛亮,又看看刘备,吃吃道:“皇叔,我正在与徐寿交战,你带诸葛先生来,这是?”
刘备道:“我正是为此事而来。国贼乃是曹操,而非徐寿,袁公雄霸河北,带甲百万,手下文臣武将众多,当此国难之际,不去讨伐曹操而靖除国难,却将矛头指向徐寿,备以为,此举除了令亲者痛,仇者快之外,更无他意,还望公子三思。”
袁谭这才明白,刘备这是来给徐寿做说客来了。袁谭向居青州刺史,对于刘备与徐寿的关系,怎能不知,所以见刘备一来便有所料。袁谭素来钦佩刘备为人仁德,如今又是皇叔之尊,不愿当面拂逆,便推脱道:“此皆父亲大人之意,我只是奉命行事罢了。”
刘备听了,皱起眉头,道:“公子,备此来,非只为徐寿说情,更是为袁家和朝廷社稷着想。”说完,罢了罢,接着道:“自董卓作乱以来,天子蒙尘,后更被曹操劫持到了许都。曹操劫持天子,挟之以令诸侯,诸侯多不敢违逆,因此曹操历年征讨四方,所当者灭,此非曹操之能,皆挟天子之余威也。如今江北之地,只于袁公、曹操与徐寿。袁公今次与那曹操灭了徐寿,曹操来日必将矛头指向河北,那时他有天子在手,袁公若起兵当之,不免落下造反之名;若是不当……这后果自也不用我说了。”
袁谭听了,倒吸一口凉气,眉头深深皱了起来。
刘备看看诸葛亮,让其再帮忙说几句,不料后者微微一笑,却道:“公子说他奉命行事,既然做不得主,何不暂且压下,等袁公来了再说?”
袁谭想了想,点了点头,道:“请容我在思。”便给刘备诸葛亮等预备休息的营帐,自己当即写书发给袁绍,请他定夺。
刘备与诸葛亮退下,怪道:“备此来乃为先生家事,今日那袁谭显然被我说动心了,先生何不更出一言语,说不得就能让袁谭回心转意。”
诸葛亮手摇羽扇一笑,道:“袁谭不过马前之卒,是进是退尚不由自己,说了何用?不如赞些力气,等来日去说袁绍。”
刘备听了默然。
当夜,徐寿正在沉睡之中,忽然被人叫醒,称有紧急军情,徐寿一反身起来,细作报道,刚刚发现曹操营中一片忙乱,军士都似在收拾东西。
徐寿大奇,问道:“大半夜的他们收拾东西干嘛?”
细作道:“不知道,看样子好像……好像是要……撤兵……”“撤兵”两个字说出来,他自己都有些不信。这几日曹操一直猛攻猛打,好像不打破徐寿营寨誓不罢休,然而今夜却突然撤兵,是有些奇怪。
“撤兵?”徐寿也很奇怪,有些摸不着头脑,当即决定亲自去看看。徐寿不敢十分逼近曹操营寨,远远的只见曹营火把通明,排成长长一条龙,往后方山谷中行去,果然是正在撤兵,而且似乎有什么急事,撤的十分匆忙。
蒙田见了大喜,对徐寿道:“此必是曹操遇到急事,不得不撤兵,这才连夜拔寨……”说到“拔寨”,往曹操营寨望去,微微一怔:曹操撤兵,营帐却都没卷起,难道曹操匆忙的连营帐也顾不得收拾了吗?
徐寿看着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扭头看身边的许才进,许才进也向他看来,两人的脸上分明都写着两个字——有诈。
曹操诡计多端,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徐寿虽然这才是第一次跟曹操叫战,但听到过他的故事太多太多了。
闻讯赶来的诸将问明情况,都是一喜,纷纷请战,要去追击曹操。蒙田连日收寨,早受够了曹兵的鸟气,这时也将方才心中的一点疑虑放下,对徐寿道:“主公,出兵追击吧。那曹操既然知道主公多谋,怎会想着用这么简单的一个骗局骗过主公?他必恃着主公不敢追他,不做防备。而且曹操连日进攻凶猛,必不会无故退兵,此必是许都有事,他不得不赶回去,所以才会连夜撤兵,而且走的如此匆忙。”
徐寿听了,眉毛一扬,暗道:“若果真像蒙田所说,这倒真是错过了一个大好的机会。”
第七十三章牙门将军
若在平时,徐寿一定会谨慎对待这件事,然而如今大敌当前,若不能趁机重创曹操,则唯有等死的命,因此,徐寿不能放过任何机会——虽然机会往往等同于陷阱。
许才进摇摇头,道:“曹操诡计多端,难保他不是因为连日攻寨不克,射下陷阱,诱主公前往。”
众将听了,都连连点头。赵云道:“曹操善于用兵,即使真退,怎么会不加防备?主公可在后守寨,云虽不才,愿借三千兵马,前往一试。”
徐寿听了,点点头,道:“子龙可当先追敌。可分兵四路:温厚率一万兵马随后接应子龙,成廉率五千兵马为第三队,我自统大军随后。许才进可保守营寨,切勿轻出。”众将听令,急忙去准备了。徐寿单独对赵云道:“曹操一向诡计多端,子龙此去切要小心,不可轻进。”赵云答应,率军马便行,悄悄摸进曹操营中,果然空无一人,还多有粮草辎重抛却,副将见状笑道:“看来是将军多虑了,曹操连粮草都不要了,定是退兵无疑。”
赵云差人回报徐寿,自己带人追赶,一路不见动静,将及五更,遇上曹操后部,赵云将枪一招,挥军掩杀过去,曹军似是准备不足,被赵云一冲,阵势大乱,赵云大获全胜,所降极多。
赵云的此一胜,心中也有三分欢喜。随赵云之后的吕布听说,心道:“看来曹操果真是撤了,单独留赵云在前,不使他独揽大功么。”当即命加速前进,比及出了山路,已赶上赵云,问道:“曹兵何在?”赵云用枪指着前方隐约的灯火道:“就在那里。”吕布大喜,对手下道:“快随我前去捉拿曹操。”
赵云拦住道:“温厚且慢。”吕布奇道:“怎么?”赵云挥枪指着前方的灯火光亮道:“火光虽然隐约,但云方才故意放慢形成,居然良久都未被对方落下,似乎有诈;何况此处地形地貌我等均不熟悉,又是在黑夜,万一中了曹操埋伏,如何是好?”
吕布举目向前望去,暮霭中只见前方黑影重重,像是一座一座的高山一般,火光就在“高山”下若隐若现。沉吟片刻,道:“子龙,你我分两路追击,即便曹操有埋伏,你我也可相互支援。”
赵云点点头,当即与吕布分两路进兵。一出山谷,便到了平原地带,地形十分开阔,吕布只望着前方的灯光追击,不时追上,大喝一声:“草贼,往哪里跑。”挥军厮杀,然而来到近前将要厮杀时,却发现对方稀稀拉拉的只有不足一百人,见吕布赶来,纷纷扔掉火把跪地投降,哭道:“将军饶命,将军饶命啊。我等皆是附近的百姓,为曹操所逼不得已而从之,万望将军垂帘。”
吕布大惊,问道:“那曹操哪里去了?”
众百姓皆摇头不知。吕布正没奈何间,忽然四面火光大亮,喊杀声震天动地,都叫道:“活捉徐寿!活捉徐寿!”不是敌兵逼近,东面一员小将,正是曹洪,其它三路兵也急急赶来。
吕布“唉”了一声,道:“又中草贼j计了,快快撤兵。”
曹洪看清了旗号,方知是吕布,惋惜道:“可惜是吕布,不是徐寿。”吕布刚刚回转,听见曹洪的话,大怒,回身挺戟骂道:“曹洪小儿,也敢放肆,来与爷爷战上三百回合。”
曹洪如何不知吕布英勇,只挥兵向前围裹,自己远远站在后面,吕布冲杀几番,寻不到曹洪,便又忙退。三路兵围将上来,将吕布裹的与铁通相似,吕布奋力冲杀,只望赵云来救。
赵云听到那边的厮杀声,料知吕布中伏,急忙来救,岂知半路迎来一将,喝道:“无名小将哪里走。”却是许褚。许褚截住赵云厮杀,云不得进。未及成廉赶来,却被李虞截住。
徐寿在后,一路听闻前方报捷,更是忐忑不安,忽然闻探马来报,说吕布赵云二位将军被曹兵围住,成廉前去救援却为李虞所截。徐寿大惊,忙挥军前去救援,刚到半路,忽然两面火光大亮。徐寿一惊,忙叫停住准备迎敌。对方两路火把靠拢过来,当在大道,一员上将挺枪出列,道:“我家丞相命乐进在此等候多时了。”
徐寿大怒,低声喝道:“不管何处拦截,只管奋勇向前。”蒙田大喝一声,上前敌住乐进,徐寿挥军死命拼杀,冲开敌阵,又行十余里,又有曹仁拦住,徐寿更不稍停,便战曹仁,厮杀一番,夺路冲了过去,行七八里又遇见一路人马,刚要厮杀,却听对方一人喊道:“可是元英来救我么?”徐寿听着耳熟,借着火光细看,竟是吕布。原来吕布奋起神勇,死命冲出包围。
吕布见正是徐寿,大喜,忙赶来回合。徐寿往吕布身后看看,见其兵马十亭去了七亭,剩下的也多带着伤。
徐寿问道:“子龙何在?”
吕布道:“我回来时遇上子龙,他听说成廉被围,赶去救援,我先回来寻主公。”
徐寿叹息一声,道:“又中草贼j计。”忙叫回兵。徐寿来时匆忙,回时黑夜中与曹兵多股部队厮杀,由于曹操事先实施的是分兵合围,然而黑夜中一杀乱了,便很难聚集,徐寿兵力相对集中,反而沾了点小光,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两军混战一夜,到天明方散,徐寿回到芒砀山,赵云成廉却列阵等候,成廉看见徐寿,上前道:“主公,赵将军救了在下,说担心此谷口被曹贼所截,急忙赶来。
徐寿细看赵云所列阵势,前有鹿角,后方弓兵压阵,确是个不错的守卫阵型,欣然道:“子龙能临敌不乱,并仓促中布成此阵,虽古之名将,亦不及也。”重赏赵云,加为牙门将军。自此,徐寿军中方信服赵云之能。
赵云道:“曹贼获此一胜,必会来强攻营寨,主公还宜早回,多做准备。”
徐寿点点头,便命撤兵。徐寿大军完全过去了,谷口的两侧山上忽然冒出无数人影,悄悄下来,随徐寿大军赶去,当先两员将军,却是连战连勇兄弟。
连勇抱怨道:“白白带兄弟们准备了半夜滚木礌石,不想没等到曹操,却等来个赵云。”
连战道:“主公这叫有备无患,倘若曹兵当真来夺下此谷口,大军便断了归路,那是倾覆之灾。主公当此为难之际授予我兄弟如此重任,你可别轻易了。”
连勇听了,喜道:“照大哥这么说,主公还没忘了我们兄弟啊。”
连战道:“我们兄弟自主公起兵时便相随,是为亲信,若论其与主公的亲近,如何能是赵云等后来之辈相比?”
连勇听了,“哼”了一声,道:“我只见封那赵云‘牙门将军’,却不见封我们什么。”
连战一听,瞪了兄弟一眼,呵斥道:“休得胡言。”连勇见哥哥发怒,低下头不敢说话。停了停,连战面色稍缓,道:“你只见主公封他‘牙门将军’,可听说昨夜赵云与那许褚大战三百回合?”
连勇听了,面露惊骇之色,难以置信的道:“什么?许褚?听说那许褚是曹操手下第一号猛将,是曹操最精锐的‘虎卫军’的统领,我还以为只有吕布能跟他一比呢。”
连战淡淡“哼”了一声,道:“你又懂什么。当初主公初见赵云,便十分喜欢,然后想方设法将他从刘备手中挖了过来。从那时起,我便知这赵云不简单,只是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厉害。唉,咱们主公的眼光,可真是鬼神难及,现在就算有人说咱们主公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我也有几分能信。”
连勇呵呵一笑,道:“大哥,你不是发烧了吧。呼风唤雨,撒豆成兵?这不是神仙才有的本事么。”
连战笑着摇摇头,良久,又意味深长的道:“兄弟,咱们做人应当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有多大本事,能当得起多大的差遣,否则,最终害的还是自己。”
连勇深深点点头,道:“大哥放心,我连勇是块什么料,我还是知道。刚才只不过是随口说说罢了。”
连战满意的看了兄弟一眼,点了点头。
第七十四章后招
徐寿回到寨中,歇息了不久,忽流星马来报,说徐晃斩杀吴敦,攻破了小沛。
徐寿大惊,蹭的站起来,问道:“我教吴敦紧守城池,不许出战,他如何会被徐晃所斩?”
探马答道:“吴敦欺徐晃远来,夜间出城劫寨,不想徐晃早有准备,吴敦反为所困,混战中被徐晃斩首。孙观势孤,又闻吴敦被战,便……便弃城逃走了。”
“碰——”徐寿重重一拳砸在桌上,气得脸色铁青,怒道:“那孙观……那孙观竟敢弃城逃走。这吴敦……我早便跟他们说,此次曹操出兵,非比从前,万事小心,他若能听进去一点,岂会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徐寿连闻噩耗,气得声音都发颤了。
探马道:“孙将军也曾苦苦劝说,那吴敦只是不听,还说只要能杀了徐晃,小沛便彻底没了后顾之忧。”
徐寿双眼紧紧闭上,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吴敦也真够能想的,自己都从来没想过轻易能杀了徐晃,他倒挺有胃口的。
许才进见徐寿神色不善,劝道:“吴敦向在山东张狂惯了,不知曹兵底细,轻敌被斩,也在情理之中。张辽将军已去小沛多日,定能夺回小沛。”
徐寿叹了口气,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不过他心中明白,张辽虽然了得,但徐晃未必比他差到哪去,更何况后者先攻陷了小沛,占据先机,更兼兵马又多,现在只希望张辽能拖住徐晃,不让他长驱直入徐州就行了。
徐寿累了一夜,自回帐中小睡,刚刚睡着,便做一噩梦,猛然惊醒,出了一身冷汗。
近侍见他醒了,面露喜色,道:“主公,你可醒了,许先生他们在外面等候多时了。”
徐寿一时还没从噩梦中醒来,下意识的擦擦额头的汗珠,“哦”了一声,又猛的抬头问道:“什么?他们等我干嘛,麽非有什么急事?怎不早叫醒我?”
近侍道:“主公昨夜劳累,实再不忍心叫醒。”
徐寿一脚将那近侍踢了个跟头,骂道:“若是曹操杀来,此刻我脑袋早已没了,还‘劳累’什么。快去把他们都叫来。”
那近侍伺候徐寿这么久,才第一次见他发这么大的脾气,吓得脸色煞白,连滚带爬的跑出去,不是许才进以及一波武将都冲了进来,众人进来看徐寿脸色十分难看,相互看看,都不知道该怎么张口。
徐寿等半天不见人说话,瞪了众人一眼,道:“天还塌不下来。许才进,你说。”
许才进上前一步,道:“一个好消息,两个坏消息,主公想先听哪一个?”
徐寿听完,一言不发,双眼直愣愣的看着许才进,把后者看的莫名其妙,回头看看众人,众人也都是一脸迷茫,显然对徐寿如此反常的表情十分奇怪。
徐寿愣了良久,忽然仰天大笑。本来卧室中人人屏住呼吸,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徐寿忽然这么一笑,把众人都吓了一跳。众将面面相觑,都有些呆了。蒙田看看左边,又看看右边,小声嘀咕道:“主公不会是吓疯了吧……”
徐寿笑了良久,脸色忽然舒展开来,远不想最近一直紧绷着。他坐在榻上,看了看众人,笑道:“没想到在这个时候还能听见好消息,不过,先说坏消息吧。”
许才进见徐寿神色正常,长出了口气,道:“刚刚细阳传来消息……”
徐寿听见“细阳”,便预料到发生了什么事,眼角跳了一下。
许才进主意到徐寿细微的表情变化,微微顿了一顿,接着道:“于禁到细阳后,在城前叫骂,诱白毅出城,然后乘隙夺了城池。白毅中了于禁的埋伏,损失惨重……”
徐寿头转向别出,也不看许才进,淡淡问道:“白毅人呢?”
许才进低着头,小声道:“下落不明。”
徐寿点点头,道:“第二个。”
许才进道:“今晨曹操并未追击过来,而挥军向南,似欲取大路进攻徐州。”
徐寿眉头一皱,道:“向南取徐州好像只有徐州一条大路。”
许才进点点头,道:“不错,属下猜想,曹操应该是想同于禁汇合,取大路直奔徐州,于禁恐怕现在已经先一步去了。徐州城中只有两万兵马,多无将校,主公还须早做准备。”
徐寿道:“按说曹操到此时粮草已经不多了,他怎么还一意孤行欲去徐州?”
许才进道:“属下刚要禀报,曹操已经从许都运来粮草。”
徐寿听了,“蹭”的站起来,瞪着眼问道:“曹操早已没什么储备了,是何人在筹集粮草?”
许才进道:“荀彧。”
徐寿听见“荀彧”二字,呆了一呆,缓缓坐下。
许才进道:“此外还有一则好消息,就是张辽将军截断了徐晃的两道,徐晃曾出城迎战,反被张辽击败。不过,徐晃虽败,损失并不大,而其他轻易夺下小沛,所得粮草远胜于从兖州运来的。”
吕布家眷尽在徐州,听见曹操直取徐州,早急了,这时听许才进说完,抢上一步道:“元英,现在形势危急,我们呆在此处毫无意义,还是尽早回徐州的好。”
连战听了,抢上一步,道:“不可。”
连战在徐寿军中地位虽然不低,但职位一向不高,又很少说话,极不引人注目,众人都没想到他在这个节骨眼上直接反驳吕布的话,都吃了一惊。
连战看见众人的表情,对吕布讪讪一笑,道:“我并没有反驳温厚的意思,如今我军留在这里确实没有什么意义,不过若就此退入徐州城中,曹操大兵一来,则徐州全境皆不在我之掌中,更断了陈宫和张辽的归路。何况困守孤城,外无援军,实非上策。”
成廉道:“不然。徐州城池坚固,我集大军守卫,曹操短期难以攻克,待他粮草尽了,自然退兵,那时我们再出城追杀,可获全胜。至于陈宫张辽二位,可先通知他们,让其先撤回徐州,既是死守,就死守到底。”
众将听了,都默然无语。正像连战所说,外无援军,困守孤城说是下策,还是轻了,那简直是在等死。只是曹操粮草难继,才给了徐寿机会。不过徐寿立国不久,上下未必齐心,若放弃整个徐州退守一城,只怕军心堕了,生出内乱,才是最可怕的。
许才进皱着眉头默然良久,刚才众人说的话好像全未听见,徐寿见状,问道:“才进在想什么呢?”
许才进叹了口气,道:“孔明先生去青州已久,怎的毫无消息?”
徐寿听了,心中暗点点头,他此刻最担心的也不是曹操,正是袁绍。曹操再强,他与其正面交锋,也不是没有机会,而此刻若是袁绍从背后杀来,那他真是束手无策了。不过此刻河北没有消息,对他来说,恰恰是最好的消息。
徐寿沉默良久,将手一挥,道:“传令三军,即可收拾停当,明晨拔寨!”
却说在淮南的春桂听到曹操大举进犯徐州的消息,大喜,找唐浩僮商议。唐浩僮想了想,觉得此刻徐寿忙于应付曹操袁绍两路大军,徐州必然无备,倒真是个好机会。两人计议定了,便准备收拾兵马杀奔徐州,早有细作报到徐州城中,城中守将听了大惊,高顺道:“若此刻春桂杀来,主公根本休矣。”
张顺呵呵笑道:“诸位勿忧,主公临行之前,早已料到春桂会有此心,皆已准备妥当。众人听了,稍稍放心,只是不明白徐寿此刻从哪里还能抽调兵马退敌。
徐寿临行时曾给张顺一封密信,并对他道:“若淮南有什么异动,可将此信即可送到春桂手中,淮南兵便不足为虑。”张顺即可将信发出去,春桂拆信看罢,便找唐浩僮。其时正值深夜,唐浩僮在灯下将信展开,只见上面写道:“徐寿敬拜春、唐二公。曹袁大举侵犯徐州,二公必有趁隙夺徐州之心,寿特为二公开解,并被厚礼一份,还望笑纳。”
“曹、袁举大兵扫荡青徐,寿全力抵御尚难抗强势,若公再从背后杀来,寿必死无疑。然公虽能取得徐州,却怕无福稳坐。公势虽强,敢当曹、袁联手邪?”
唐浩僮看到这里,倒吸一口凉气,暗道:“该死,我怎么没想到此节。”徐寿此语虽是问句,但不管唐浩僮还是春桂,心中答案却都是一样确定的。
徐寿信中继续道:“你我虽向有罅隙,然当此危乱之际,却成唇齿之帮。徐州若完好,公可高枕;徐州若破,公也必将随寿后矣。其间利害,以公之命,唐先生之聪颖,也不必寿再多绕口舌了。”
“曹操粮草不足,此次出击徐州,必不为长计,而倾全国之力悍然攻击,如此则许都空虚,公若能选千精锐径袭许都,必能获胜。陛下久困于曹操,此刻就在许都城中,公若能趁此救出陛下,他日封王封侯,也不必寿再次刮噪。此便为寿送赠厚礼,愿公能熟思之,早日成就此不世之功!”
《三国之春秋霸业》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