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道:“我家祖辈经商,游历各地,细心观察测绘,直至我父亲那代才有此成就。我父亲将它传给我,我将各地的零散地图拼凑起来,便成了这‘十三州全图’。”诸葛亮听了,目光一闪,却没有再说什么。
徐寿一只细心留意孔明的神色,见他这般,心中咯噔一下,暗道:“难道这还瞒不过这人精?”
诸葛亮在与徐寿说话,张顺等却早就被地图吸引了去。白毅看了一会,手指着北方一大片地方道:“主公,这黄线圈住的地方就是袁绍的地盘么?”
徐寿点点头。
白毅等听了,面面相觑,心中都想:“好家伙,那袁绍的地盘是大。”
诸葛亮手摇羽扇,根本就不看地图,道:“当今天下,北方袁绍的地盘最大,占据并州、冀州、幽州和青州的北部,疆域之广、兵力之多,为各路诸侯之最;曹操占据兖州、司隶和豫州,兵力疆域虽不及袁绍,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占取主动,手下文臣武将极多;刘表占据荆州,荆州久不经战争,人民富庶,粮草丰足;孙策占据江东,地利险要;刘璋占据益州,经过其父子两代经营,政权已相当稳固,更兼益州有山河阻隔,易守难攻;张鲁占据汉中,马腾占据西凉和雍州一部;主公占据徐州和青州南部,现在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说完,淡淡一笑。
当今各路诸侯,若按综合实力排名,分别应该是袁绍、曹操、孙策、刘表、马腾、刘璋、徐寿、张鲁、春桂。春桂占据淮南,有称霸的野心,自其拒绝曹操的招降开始,便已经不能与其它草寇归于一类了。
曹操虽然实力不如袁绍,但徐寿却早认为曹操的危险高于袁绍,将曹操定位为头号敌人,其次便是袁绍。孙策本身骁勇善战,手下更有太史慈、甘宁、周泰、韩当、黄盖、程普、凌统一干猛将,更有周瑜尽心辅佐,也是个不小的威胁。
唉,看看曹操、袁绍、孙策三大势力,徐寿还是感觉自己匮乏人才。
赵云看了一会地图,对徐寿道:“我曾在河北呆过数年,那里兵士十分雄壮,袁绍手下文臣武将极多。主公如今与其共分青州,还需对其有所防备。”
白毅点点头,道:“方今天下诸侯,袁绍势力最大,确是大敌。主公何不给曹操写信,约其共同北伐,先剿灭袁绍?”
徐寿摇摇头,道:“袁绍势大尚可,若让曹操做大,我等早晚死无葬身之地。”
诸葛亮笑着点点头,道:“袁绍色厉胆薄,好谋不断,手下能人虽多,却各相争斗,不能为用,其势力虽大,文武虽多,却不足为惧;曹操多谋,行事果敢,手下如荀彧、荀攸、郭嘉等皆济世之臣,徐晃、于禁、李典皆当世之良将。袁绍,曹操现已成鼎足之势,早晚必有大战,主公只须在徐州坐看,静观其变,然后乘隙出兵,横扫兖州,入许昌夺得献帝,再北进与袁绍决战,一统河北,则霸业可成。”
白毅听了,忧虑道:“我在徐州,对许都威胁太大,那曹操怕不等与袁绍决战,就来先取我徐州,那时如何是好?”
诸葛亮点点头,道:“曹操必欲如此,至于能与不能,却在与我等。我今番回来,正有个计较要与主公说。我闻袁绍手下有人进言攻取青州,主公明日可遣一精细人,带一百不卒并携锣鼓等物往许都去,进入曹操境内,所过鸣锣击鼓,只说主公要与曹操结盟,北伐袁绍。”
张顺听了奇道:“先生方才还说‘先曹后袁’,怎么现在有要联合曹操先讨袁绍?”
张顺刚说完,白雪却拍手笑道:“先生果然妙计。”
张顺扭头看看白雪,好像有点迷糊。后者就知道他迷糊了,直接解释道:“前者曹操送信往袁谭处,欲联合袁绍一同讨伐主公。曹操之意,是要安抚袁绍,然后趁其未动之际先将主公除去。袁绍对曹操之言必然不会尽信,这才没有贸然出兵。孔明先生这般做,不出三日消息就会传到袁绍那里,袁绍知道曹操与我主暗中沟通,必然恼怒,那时即使不会立即南下讨伐曹操,也必难以与其合作。如此,主公至少免去腹背受敌之忧虑。”
徐寿点点头,道:“就依主公先生之见。方今各路诸侯未有动静,怕是因粮草不足,等麦收之后,曹操必会出兵。各位需用心准备,切不可懈怠。”
此日一早,徐寿便遣一众使者出发。使者来到兖州境内,曹操手下武将不敢怠慢,一面接着,一面急报入许都。曹操听了,沉吟一下,道:“既是徐寿使者,先放进来,看他如何说辞。”
郭嘉道:“慢。”问来报信之人:“徐寿使者此来,是欲与主公联合讨伐袁绍?”
那小校道:“不错。徐寿使者一进入城内,便鸣锣击鼓,现在已经人尽皆知。”
郭嘉断然道:“此必非真心讨伐袁绍,而欲使我与袁绍生隙,主公且不可放其进来。”
曹操亦悟,问道:“徐寿这般大张旗鼓,那袁绍必已知晓,该如何是好?”
贾诩道:“可对徐寿使者说主公正在延津练兵,引其北去,直接送到袁绍处去。”
曹操大喜,便命照办。兖州守将便引徐寿使者北上,徐寿使者生恐阴谋泄露,不敢多加争辩,将渡黄河,那使者方悟,硬不渡河。曹操手下部将蔡阳命人强行将一干人绑了,送到袁绍处,袁绍手下直接将一干人送入邺都,经过审讯,尽皆招供。袁绍大怒,骂道:“徐寿小子,安干如此。”当即一面发使往曹操处,约其进兵徐州,一面起七路大军,共二十万,讨伐青州。并命袁谭起大军五万,为前部先锋,一路浩浩荡荡而来。曹操接到袁绍书信,便起大军十五万东征。荀彧谏道:“如今粮草难以供给,丞相怎能轻易出征?”
曹操道:“袁绍怒伐青州,此天灭徐寿之际,若失此机,悔不及矣。大军可以先行,入徐州后再行劫掠。”郭嘉也赞同曹操出兵。曹操便命夏侯惇为先锋,领兵三万先行。自己则率郭嘉、徐晃、于禁、李典、乐进、许褚、典韦、李虞、毛玠诸将率大军在后。命李延驻守延津,曹洪驻守官渡,夏侯渊驻守汝南以防春桂、刘表。命荀彧程昱等驻守许都。董昭对曹操道:“袁绍起大军往伐青州,丞相何不趁隙北上?”曹操笑道:“那袁绍怎能不见及此?早留颜良守河内,审配守黎阳,更何况他若知我北上,必然星夜赶回。我既与本初联盟讨伐徐寿,便不可一夕作废。”
曹操、袁绍大军进发,早有细作探知报给徐寿。徐寿大惊,忙召文武将官商议。诸葛亮也未料到袁绍、曹操这便出兵,待探的详细,笑道:“此二路虽来势汹汹,不足惧也。主公可亲往当曹操之兵,亮愿亲往河北一行,凭三寸舌退袁绍二十万大军。”
徐寿乍然听见两路兵来,有些慌了,私下问诸葛亮道:“先生可有把握?那袁绍既然已经出兵,怕很难相退。”
诸葛亮道:“今春各处缺粮,河北之兵,仰食桑葚,兵无战心,即便亮此去游说不成,亦无妨碍。”
“我军粮草皆屯与徐州、下邳。袁绍即便过河,也多无粮草掠夺。曹操来势虽兄,亮聊粮草也难足备,主公只须坚守萧关、小沛,曹操一战不胜,必然退去。那时再挥师北上,那袁绍不来则已,来则一战可擒。”
徐寿道:“既然如此,先生不可轻易往河北犯险,寿再派他人前往。”
诸葛亮感激的看了徐寿一眼,道:“派他人去,实在难以放心。”说完又道:“看来亮还是低估了曹操,他手下竟有人能识破我计,此番弄巧成拙,亮又怎能不亲身挽回?主公明日便领兵往守萧关,切记不管袁绍如何进兵,都不能分兵。宁可山东有失,也要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徐寿点点头,道:“这个我晓得。我现在只是担心,若那春桂探知徐州空虚,此时来伐,却如何是好?”
诸葛亮笑道:“亮早算计到此了,特留书一封给那春桂,也算送他一份大礼。”
徐寿接过书信,看罢大喜,笑道:“春桂本贪心之人,的先生如此大礼,敢不厚报?”二人听了大笑,脸上的阴霾稍稍消除。
第六十九章吕布旧事
此日一早,诸葛亮便要启程往河北去,刘备听说,便对徐寿道:“备此番正要往河北去说那袁绍讨伐曹操,乍逢当前之变,正好与孔明先生同行。”
徐寿听刘备要与诸葛亮同去,心中不悦。诸葛亮笑道:“玄德公闻名海内,又是大汉皇叔,在袁绍面前也颇有分量。能的玄德公同去,自然更好。”说罢,目视刘备。徐寿握着刘备的手,叹道:“本欲请玄德兄看我成婚,却不想生出如此事端,此番又要烦劳玄德兄了。”
刘备道:“元英不必如此客气,你为我大汉讨伐逆贼,备还要替陛下先谢过。只是元英渡此劫难之后,切勿忘你我当年昌邑之约。”
徐寿哈哈一笑,笑声中略带苦涩,道:“玄德兄,今后我即便不想与那曹操为敌,还有可能么?”
刘备点点头,从怀中摸出一封书信,交给徐寿,道:“这是备亲笔写给当今国舅董承的一封书信,元英可找个时机派一精细人送往许都,交给董承,自会有些益处。只是此信干系重大,元英在送信的人选上还需多加留意,否则一旦落入曹操之手,数百口人命皆要妄送倒在其次,牵连到陛下才最要紧,切记小心啊。”
徐寿郑重的点点头,道:“玄德兄放心,这点轻重徐寿还是知道的。”
刘备出行,徐寿率徐州大小官员前去相送,众将见徐寿与刘备说话,都远远站着。刘备遥看见吕布,小声对徐寿道:“吕布反复无常,元英切记在意,不可给予重任。”
徐寿听这番话从刘备嘴里说出来,微微一愕,随即点点头,心中想道:“与刘备相识这些日子来,他今天的话最为中听。不过徐寿相信刘备今天这番话都是肺腑之言。”
刘备离开徐州,往北而行。张飞问他道:“那吕布反复无常,将来与那徐寿自相残杀,岂不是好,哥哥何故好心先告诉那徐寿,让他做了准备?”
刘备道:“徐寿亦是反曹志士,若曹操未灭,而他先被吕布害了,却是我陛下的损失。”
徐寿原本就对吕布心存忌惮,此番又听到刘备如此郑重其事的将这些话说出来,心中疑虑更深。张顺等在门外等了良久,不见徐寿下令,都有些焦急,众将纷纷去看张顺,后者点点头,走进屋里,对徐寿道:“主公,两路大兵压境,已迫在眉睫,主公何故还不下令?”
徐寿这才想起众将都已等在门外,将吕布的事暂时收起来,回身看着墙上的《十三州全图》。
张顺上前一步,道:“主公可是担心孔明此番不能说退袁绍?”
徐寿点点头,道:“孔明其实也无十分把握,毕竟袁绍既已起兵,便很难让他空手回去,所以我在他临行时又给他加了一张底牌。不过是成是败,听天由命吧。”
张顺自听说曹操袁绍两路大兵压境,便连日睡不好觉,整日眉头深锁。曹操惯于用兵,十几年来所过必克,如今起二十万大军,对徐寿那是以强攻若,而且背后更有袁绍二十五万大军在后,此番徐寿可谓“危若累卵”。
张顺想了半响,终于道:“那袁绍大军已起,必然不会无故退回。主公空虚山东毫不守备,以顺看来,万万不妥。”
徐寿叹了口气,道:“山东尚有屯田军士十余万,只是派何人去率领迎敌,却是难了。”
张顺道:“温侯多年自统军作战,若遣他去,更让陈宫辅佐,即便不敌袁绍,也必能拖延些时日。待主公破了曹操,再北上与温侯汇合,必能获全胜。”
徐寿听见“温侯”二字,眉头立刻皱了起来,断然道:“万万不可。”
张顺听了一惊,心道:“孔明曾私下里对我说,主公忌讳吕布甚重,看来这是真的了。”他虽这么想,却不立刻将孔明的话拿出来,却问道:“为何?”
徐寿对张顺最是信任,也不瞒他,直接道:“那吕布反复无常,当年先反丁原,再反董卓,若给他全权,怕不到山东便反了。曹操袁绍两个本就够难了,再加上个吕布,那不是雪上加霜吗。”
张顺听了,叹了口气,道:“原来主公对吕布忌讳之深,还在孔明意料之外。”
徐寿听了一怔,问道:“孔明说过什么?”
张顺道:“孔明曾对我说,主公对吕布一只心存顾忌,若任凭发展下去,早晚会杀吕布,那时必会起内乱,所以让我在暗处观察,若主公未对吕布下杀手尚可,若起杀意,便让我劝解。”
徐寿听了,猛然想起当日自己去吕布家赴宴时,诸葛亮说的那些话,心中一动,道:“莫非孔明知道吕布的一些底细?”
张顺摇摇头,道:“底细谈不上,只不过孔明知道吕布的一件旧事。”
“当年吕布在长安时,曾有一次去蔡邕家中赴宴,其时宾客满坐,蔡邕起了兴致,当即在众多名士面前抚琴一首。琴音响起,众人虽故作倾听,却多不入琴音,唯有吕布,在琴音之下竟然不由自主的舞剑相和,而且正与此曲相拍。蔡邕看在眼里,喜在心中,一曲凑毕,大笑三声,然后只字未提,此事也没有引起他人的主意。只是那吕布与蔡邕从此结为知音,两人虽多不曾见面,却各相倾慕。”
“此事孔明偶然的之,而且还意外的得到了当初蔡邕先生所凑的琴谱,孔明花费了数月时间破解了此曲琴音,意外的发现那琴中之意,竟是要除董卓以正汉室。而吕布仗剑而舞,最后对应的便是回答了他甘心当此重任,所以孔明猜测,吕布诛杀董卓,便是因此而起。”
徐寿万万没想到关于吕布反董卓之事,还有这个版本的传说,然而略一思量,便发现“诸葛版”中的数个漏洞,当即问道:“蔡邕为官向不得志,最后还是因董卓的提拔而得到升迁,他即便不感激董卓,也不会对他起杀心吧;当时董卓权势熏天,蔡邕再胆大妄为,又怎么敢公然在众人面前弹奏此等大逆不道之曲,若万一被人识破,告到董卓那里,他岂非自投死路?还有,王允喝吕布诛杀董卓之后,王允又将蔡邕杀死,若吕布果真与蔡邕引为知音,那时为何不出言相救?吕布是诛杀董卓的主力,若他坚决反对,王允必杀不了蔡邕。”
张顺摇摇头,道:“像蔡邕那种人,一心只想着天下社稷,别说董卓对他只是知遇之恩,即便是他的亲生父母,也决不会姑息,对自己的性命,自然更不会在乎。后来王允杀了蔡邕,吕布当时并不知情,是后来才知道的。当初长安城破,王允身死,吕布却安然逃了出来,很难让人不猜测王允之死没有吕布的责任。”
徐寿这时感觉脑袋有点乱,怎么张顺这种说法与自己后来得知的相差那么大呢?不过正史上的记载,也不一定完全正确,徐寿向来对史书都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如果张顺说的果真是事实,那也没什么奇怪的。历史上的事,谁是谁非原本就很难说。
比如就说吕布,徐寿与其相处了这么些日子,对于他是什么样的人,心里依然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更何况他几千年后道听途说的来的消息?
徐寿摇摇头,且不管是谁对谁错,现在追究这些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不过让吕布独自掌握军权,还让陈宫辅佐,那是万万不能,徐寿毫不犹豫的将这一提议彻底封杀掉。
张顺见徐寿半天不言语,脸色阴晴不定,试着问道:“以诸葛先生之见,吕布经过此番败绩,又与主公结亲,必然不会再反。”说完见徐寿仍然不言语,将声音提高了两分,道:“那……关于派去山东的人选?”
徐寿摆摆手,道:“你叫他们先下去吧,我今天先想一想,明天辰时让众将来此集合,我正式升帐点将,诸将皆不许迟到,违令者斩。”
张顺只好退下。徐寿独自在屋中站了良久,然后从怀里掏出两封信。一封是诸葛亮写的,要给春桂的;一封是刘备写的,要给董承的。徐寿风别将两封信打开,先看看诸葛亮的信,然后丢到一边,又拆开刘备的信,看了七八遍,猛然站起来,喝道:“传徐富贵来见我。快——”
此日一早,徐寿升帐,命张顺高顺驻守徐州。命吕布、白毅、赵云、张辽、陈宫、许才进、陈登、宋宪、魏续、成廉、侯成、并五万大军往萧关抵挡曹操。先遣使者去小沛通知吴敦让其防备,并遣孙观前去相助。又遣藏霸往任城收罗各地民兵,听候调用。
张顺听只让他和高顺二人驻守徐州,心里没底,问徐寿道:“若春桂来,该当如何?”
徐寿道:“南边一路,不必防备,春桂必不会来。”
张顺又问:“若袁绍来,该当如何?”
徐寿听了眉头一皱。张顺不敢再问。
第七十章中伏
曹操到了商城,教军士暂且休息一日。又闻报徐寿起七万大军来萧关迎战,便命夏侯惇前去攻打萧关,而自己则兵分三路:徐晃领兵三万往丰城,攻打小沛;于禁领兵三万,绕梁都自细阳进兵;自己则亲提大军直进相县。夏侯惇前部先锋先到,听说徐寿尚离得远,便决定暂时休息一日,在萧关前三十里下寨,当夜设酒宽带众将,道:“丞相下令让我先叩打萧关,明日诸将皆需奋力,争取一日打破城池,直取徐州,擒的徐寿,我等便是头功。”
徐寿连夜兼程赶到萧关,问明情况,听说曹操分三路进兵,大吃一惊。陈宫道:“夏侯惇先至萧关,却不来攻城,必是轻视我等。主公今夜需不辞疲惫,前往劫营,必能获胜。徐寿大喜,便留陈宫驻守萧关,自己亲带众军连夜赶路,三更天悄悄摸到夏侯惇寨中,突然杀入。夏侯惇熟睡中惊醒,不知何处兵杀来,匆忙赶到帐外,见四处起火,摘中穿梭尽是敌兵,惊出一身冷汗,上马便走,一直跑出五十里,收集败军,折了一万余人。
徐寿见好就收,并不追赶,回到萧关,让军士休息一日,然后留陈宫据守萧关,命张辽率军一万往丰城截击徐晃,白毅统军一万往守细阳,临行对白毅道:“于禁惯于用兵,更兼细阳城池狭小,季均此去需多加小心,不求你能获胜,只须将于禁拖住即可。”自己则统大军迎击曹操,两军在芒砀山相遇,各在山下扎寨。
吕布对徐寿道:“山涧不利于骑兵作战,不如退到平原地带。”
徐寿笑道:“曹操骑兵更多于我,刚好将其挡在此地。”
曹操挥大军一路劫掠而来,各地百姓为躲避兵灾纷纷往徐州跑,徐寿与路遇见不少,多次探问,得知曹操所过一空,大肆劫掠粮草,心中喜道:“果不出孔明所聊,曹操粮草不足。若能坚守一月,曹操必然退去。”当即命各地官员将百姓迁往徐州避祸,以免被曹操屠戮。
曹操知徐寿兵到,当先下寨,然后带众将上山观察地形。郭嘉手指着丛峦纵横的山脉道:“芒砀山不大,地形也不算十分险要,然而山涧狭小,不利于骑兵作战,而徐寿却能将劲弩埋伏在山道两侧,对我军十分不利呀。”
曹操点点头,道:“久闻徐寿在山东收了一个名匠,打造出一批劲弩,只是一直还未曾见过。”
数人又行了一段,前方葱郁郁一片林木,曹操看见,心中一喜,粗算了一下,这片林中大约能埋伏五千人马,刚要说,郭嘉手指着那片树林道:“丞相,看那——”一边说着,扭头去看曹操,见他脸带微笑,便知他亦有此意,便不再说。身后的李典跟过来,道:“丞相,此处树林刚好能埋伏五千士兵,何不在此处伏下劲弩,然后遣一将前去诱敌,待徐寿行至此出,三路兵一起杀出,必能生擒徐寿。”
曹操看着李典,哈哈大笑,道:“李将军熟读兵法,临敌布阵,果然深通用兵之道。你既然提出此建议,明日便命你去诱敌如何?”
李典道:“丞相有命,自然遵从。”
曹操便命乐进带兵五千在此处埋伏,又给李典三千军士,前往诱敌。曹操回到寨中,便写一封战书,约定来日决战。
徐寿在另一处也叫扎营。蒙田道:“主公前番连夜袭击夏侯惇,大获全胜,今次何不效法,却反而要扎营?”
徐寿笑道:“曹操非比夏侯惇,他用兵多年,怎能不提防劫营?更兼我军连日行军,已十分疲惫,今夜需多加休息。”
蒙田拜服。徐寿又叫来熟悉此处地形的当地人,细细盘问,正问见,忽报说曹操下战书来了,徐寿看罢,当即批明日决战。
此日一早,徐寿升帐,对众将道:“今日乃是我与曹操的第一战,诸将皆需奋力杀贼,让曹操尝尝我们的厉害。”
蒙田听了,当即请缨,道:“我愿为先锋,当先杀贼。”
徐寿摇摇头,道:“今日我亲自迎敌,只留连战连勇兄弟把守营寨,其余诸将皆同我前往杀敌。”
众将齐声应是。忽报曹兵杀来,徐寿当即率众将上马,大开寨门迎战。两军相靠,各自扎下阵脚,徐寿道:“让曹操出来答话。”
对面曹操军中,迎来一将,哈哈笑道:“对你徐寿,还不需丞相亲临。”
徐寿一看,认得是李典,也不恼怒,呵呵笑道:“多日不见,李将军又高升了。”
李典在马上欠身行礼,然后道:“托付。”回身对副将道:“谁去将徐寿擒来,丞相允诺,官升三级,赏金两千。”
徐寿听了一愕,微微有些恼怒。李典身后一员副将手舞大刀,拍马出阵,徐寿刚要亲自迎敌,身后一员白袍将军却早飞马而出,直取敌将,只一便将那将刺下马来。徐寿曹操两边将士见了,皆吃了一惊,连吕布也神色一禀。徐寿一看,那白袍将军却是赵云,点头微笑,心道:“你一个不知名的小将,撞到赵云手里,也算你倒霉。”
徐寿军中,除了徐寿本人外,没人知道赵云的手段,更兼后者平日里行事低调,多不引人主意,待见他首次出手,果然不凡。
对方有吕布徐寿成廉这等猛将在,李典原本就没想他那副将能够获胜,只是没想到他最忌惮的吕布徐寿尚未出手,却被一无名小将一枪挑了,大吃一惊,原本要亲站的他微微一退缩。
李典手下军士将那副将的尸体抬回来,赵云横枪立马,一眼扫过曹操阵营中。李典回头问众将道:“谁敢出战?”
秦琪拍马出战,战不三合,败下阵来。徐寿将枪一招,挥兵大进,李典拨马就走,徐寿哪里肯放过,紧追过去。
追了里,李典回马迎战,交不数合又退,如是者三。徐寿心道:“曹操首次与我交兵,怎的如此不济?”当即命成廉带人先追下去,自己则率诸将稍后。徐寿举目四望,看到一处凸出的山脚,视野教大,当即登上山去,举目四望。道路到前方转弯了,此刻早看不见李典的军马,只剩下自军前部的末尾。
吕布赶来,问道:“元英何故不追了?”
徐寿皱眉道:“李典也是曹操手下的大将,此番出战,略交几合便撤,似有诱我之意。”说完又接着道:“不好,曹操诡计多端,定是在前方山林里埋下伏兵,成廉此去,凶多吉少了。”
郝萌与成廉关系最为亲密,听了忙道:“那我们快去救援成将军。”
徐寿道:“曹操既定下计,必有后招。”举目四望,对赵云道:“子龙领三千弩兵按在此处平地上,待看我军撤回,曹兵追来,便用硬弩射住。”
赵云领命。徐寿道:“其余诸将,随我去救成廉。”当即引一只兵去。
却说成廉追到一处,忽然梆子声响,山左树林里出现无数曹兵,各手持弓箭,往山下射来。成廉军皆暴露在弓箭下,避无可避,许多军士中箭倒下,成廉催不及防,左臂也中了一箭。前方李典听到梆子响,反身又杀回来,四周无数曹兵呐喊道:“活捉徐寿!活捉徐寿!”
成廉大惊,知道中计,急忙叫后队该前队,火速撤并。然而山涧处行动不便,虽然士兵在生死间动作十分迅速,然而乐进十余波弓箭射下来,成廉也伤亡了将近一千人。
成廉急惶惶的退兵,亲自断后,后面的李典却紧追不舍,行到一处,前方忽然涌来一彪人马,当先一面大旗,书了一个“曹”字,却是曹仁从另一处岔道包抄过来。曹仁见前方徐寿兵马死伤甚多,知道计成,大喜过望,道:“此番定要生擒徐寿。”手下将士个个振奋。
成廉见后方竟是曹仁,与李典将他挤在狭道里,只叫一声苦。
成廉虽然不如何通宵兵马,但为将多年,经验丰富,眼见今日陷入绝境境,只能从曹仁处杀开一条血路,与赶来接应他的徐寿回合,当即挤到后面,对手下将士道:“主公救兵就在后面,众将士随我冲破曹仁,便能夺得生路。”
成廉手下众人眼看后面曹仁杀来,一个个都脸无血色,听见成廉这么说,都好像溺水者发现了救命的稻草,当即跟着成廉向曹仁杀去。
曹仁眼中却看不见这些小喽啰,只往乱军中找徐寿,然而士兵挤在一起,他站的位置又不高,人头攒动什么也看不见,有些恼怒,奋力往前杀去,不多时迎着一将,交手一枪,竟然震得手掌生疼,吃了一惊,转头望去,见对方竟是成廉。
成廉向在吕布手下时,数与曹操作战,曹操手下一干人皆知成廉勇猛。曹仁心道:“先不管那徐寿,捉了这成廉,也是一件大功。”想罢,挺枪望成廉杀去。成廉此刻深陷重围,哪有心思与曹仁厮杀,一心只往后冲。曹仁看出他的意图,挥枪指着成廉对手下众将士道:“他是成廉,谁若放走了,军法处置。”
第七十一章硬弩当先
谷道中打得正欢,一侧的高山上,此刻却站着几个人在观望,为首的一个身穿紫袍,正是曹操,他在山上向下搜索了良久,寻不到徐寿,不禁微微有些失望,叹了口气,道:“果然不出奉孝所料啊,那徐寿真的没来,却派了个成廉来送死。”
站在曹操身旁的郭嘉笑道:“徐寿颇有谋略,在山谷之中,又怎会不提防伏兵?”
曹操点点头。站在另一边的典韦道:“幸好奉孝先生早算到了,另安排下一支奇兵。如今成廉被困,徐寿若不来救,我们便能擒杀他一员大将;若他来救,便将自己的性命一起搭上了。”
曹操听了典韦的话,忽然感到一丝担忧,问郭嘉道:“奉孝以为,那徐寿会不会来?”
郭嘉道:“他一定会来。”
曹操奇道:“奉孝何以如此肯定?”
郭嘉道:“如今主公联合袁绍,两路五十万大军分两路征讨徐寿;以袁绍、丞相之强,攻新立足的徐寿,其势若秋风扫落叶,徐州上至将官,下至士兵,必无不震恐。军心如此,那徐寿今番初见丞相,若便任其手下大将陷入重围而不救援,至失于我手,则军心必乱,那时不战自败。以臣猜想,那徐寿必然能看到此节,所以他这次无论如何都要来救成廉,即使他知道自己面临着危险。”
曹操仔细听着郭嘉说话,不住颔首微笑,等后者说完了,道:“两军交战,首在气势。如今未战徐寿气势便已先衰,若一战再竭,这仗也不用再打了。”
曹仁指挥层层兵马将成廉围住。成廉左支右突,不得脱身,有些着急。曹仁看见笑道:“成廉,你随徐寿,犹若孤魂随鬼,事到如今,还不下马投降?”
成廉听了大怒,道:“曹仁,有种的来跟我杀一场。”
曹仁也是一员勇将,如何会怕成廉?他刚才如此说,就是要激得成廉来跟他决斗,以免被他钻孔子跑了。成廉脾气火爆,一激便中。
曹仁将手中的长戟一挥,哈哈大笑,来迎成廉。成廉与曹仁战了十合,醒悟过来,然而此时再想退,依然晚了。
曹仁武艺更在成廉之上,又立于绝对优势,成廉却还要一直思考如何脱困,一不小心,左肩中了一戟,鲜血登时顺着衣甲流了出来。他心里咯噔一下,暗道:“难道我成廉纵横沙场半生,今日竟要丧命于此?”
正在此时,突然曹仁后队大乱,传来一阵喊杀声。曹仁一怔,向后望去,却见徐寿军马杀来。成廉知道救兵来了,精神一振,大声道:“兄弟们,主公来救我们了,大家随我杀出去!”成廉手下将士一听救兵到了,都是精神一振,战意又加兴起。
来的正是徐寿。徐寿一马当先,破开曹仁的层层围裹,救出成廉。曹仁、李典、乐进合兵一处,哪里肯舍,紧追不放。
此段峡谷路中,一端为徐寿营寨,一端为曹操营寨。在两寨中间,靠近曹操一处的某个地方,有一个岔道口。成廉来时虽然见了那岔道,却不知另一端通往何处,并未在意,岂知这条路的另一端距曹操营寨不远,曹仁也正是伏在此路杀出,让成廉措手不及。
徐寿来时,看到那条岔道。寻常路间有岔道并不奇怪,只是徐寿脑海中对曹操的印象,深深印着“j诈”和“诡计多端”,更有“鬼才”郭嘉在彼,总觉得他的这次营救行动并不会顺利,是以一路上小心翼翼,但过一处,便详细问向导关于此处的地形地貌,这次也不例外,详细问明了向导,知道此处岔道的另一头距曹操营寨不远,生恐曹兵再从此杀出,断他归路,便命郝萌留一千军士在此,寻些柴草衣物堆在路上,待有曹兵杀到,便将柴草衣物点燃,即便不能挡住曹兵,也能稍阻一下。
且说郝萌将一干物事都准备妥当了,未过多时,果然有曹兵杀出,当先一员大将,正是曹洪。郝萌依计而行,曹洪乍见大火,吃了一惊,暗道:“原来徐寿早知道我要从此路过。”更怕徐寿在此埋伏下什么毒计,一时不敢前行。
徐寿救了成廉退回,且战且走,绕过赵云,对后者道:“子龙,你不必下山,只管用硬弩射他,曹兵见不能进,自然退去。赵云点头应诺。
曹仁、乐进、李典一路追击徐寿,未留意两侧山上。赵云所在,地势又比较陡峭,众人都低伏下去,从下面往上看很难看见,上面的人看下面却是一目了然。赵云早见曹兵追到,却不慌忙,等敌兵走到近处,忽然将枪一招,万箭齐发,曹兵催不及防,无数人中箭扑到。
曹仁等大吃一惊,急忙后退,待到了安全地带,回头细看,发现右侧山上一处较平整的地方伏着许多敌人,手中都拿着硬弩。
李典对二将道:“如此高度,箭射下来便没了力道,我们用盾牌当先,硬冲过去。曹仁、乐进点头同意,当即将手持盾牌的士兵都叫上前,当先开路,果然能阻住箭矢,然而距离再稍近,藤、木制的盾牌纷纷被射穿,盾牌后的士兵也无一幸免。曹仁等吃了一惊,暗道:“什么弩如此厉害,这么远的距离都能将盾牌射穿!”无奈下只好再退回来,三人正商议间,曹洪赶来,四人议论了良久,没有良策,最后道:“虽然冒着伤亡也能冲过去,然而此时徐寿怕早到了营中,我们追过去也无益,不如先回。”
四人回到曹操面前,据实汇报。曹操听了,哈哈大笑,道:“若这般就能擒住徐寿,那才奇怪,诸将不必愧疚。”四人听了,心下释然。
郭嘉道:“徐寿刚输了一阵,主公应将大军压过去,乘胜追击,不给徐寿喘息之机。”曹操点点头,当即下令拔营前进三十里下寨,当夜又给徐寿下战书。徐寿不应。
徐寿回到营中,疲惫的坐下,以手捶额,脊背还一阵发凉,细想今日之事,十分后怕。徐寿早知曹操用兵十分厉害,原本就存着小心,结果一接触之下,仍是处处被动。
此日一早,徐寿高悬免战牌。曹操命许褚往摘前骂阵,然而不管许褚如何辱骂,徐寿就是不出。郭嘉道:“徐寿闭门不出,主公正好搓他士气。”曹操点头称是,又拔寨前移十里,逼近徐寿营下寨,每日命人去寨前骂阵。徐寿营中军士,在望楼眺望便能见曹操营寨,每日心中战栗。
许才进见徐寿多日不议事,有些着急,到徐寿大帐中道:“主公,如今曹操将营寨扎到我军阵前,每日叫骂,
shubao2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