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这意味着皇上不再打压太子了吗?还是在做交权的准备了?”李林甫随即却又否定了自己的猜测。以自己多年对皇帝陛下的认识,喜欢独断专行的皇上不大可能这么早就放权。皇帝虽然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但身体还是好着呢!听自己收买的内侍报告,皇帝老儿还能行房事呢,听说时间还不短。没理由这么早就放权的,是自己多疑了。也许是见太子怜悯,稍为派了个差事给他做。李林甫看看虽然四十岁不到但是已有不少白的太子,想来太子这些年是被自己打压得太利害了吧。也许这是皇帝对自己的一个警告?
李林甫看了看殿上的大臣,知道有不少人对这件事情会有许多的猜测了。李林甫暗自冷笑了一下,哼,你们就猜测吧,可别轻易站错队,老夫虽然老了,但老夫的刀还是挺锋利的。
太子李亨可没管右相李林甫是怎么样想的。下朝后便又把新任太子詹事李揆叫到自己太子府上,再深入研究谈判策略。还要安排手下人先准备一些吐蕃可能需求的一些像茶砖、丝绸、或农作物工具等物资。经过近十天的筹备,李亨与李揆终于准备好了各种物资,在一千神武军的护送下前往陇右准备与吐蕃谈判。
在75o年深秋的一天,大唐的谈判使团在二千陇右骑兵和一千神武军的护送下正行使在陇右道府鄯州前往谈判地湟水两国边境线的路上。太子李亨这时坐在马车里欣赏着车窗外的秋色,心内却有着不少的感触。那碧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山,这一切对于极少步出长安的李亨而言,是那样的新鲜。李亨感觉自己好像年轻了很多,看着那些被秋霜洗黄的野草,李亨仿佛看到一位饰着金色丽纱的chu女,裸露着奶黄|色的,在萧瑟的秋风中婆娑起舞,展现着消魂的倩姿。想着想着,李亨心情不禁开朗起来。也许在这广阔的天地里,才可以真正的放开胸怀吧!有时李亨甚至想,就这样永远的流落于这天地间,再不回明争暗斗的长安了。
在从鄯州出前,李亨就派人前往石堡城与吐蕃大相兀论样郭商讨过时间和地点的安排,最后双方商定地点定在湟水边两国交界处,时间则定在11月中,并约定双方只可带三千骑兵前往。
11月15日,双方人员到达预定地点两军隔河相望,唐军驻扎在湟水北岸,吐蕃军驻扎在湟水南岸。经过一夜的休息后,双方正式展开了第一轮的谈判。第一天是吐蕃军渡河与大唐在北岸谈判,第二天再由唐军渡河与吐蕃军在湟水南岸会谈,如此类推。大相兀论样郭和次大相论泣藏作为吐蕃此次谈判的正副代表,于当天上午便与李亨和李揆展开了谈判。在谈判中,大唐一方提出以开元二十二年(734),唐蕃双方在赤岭的会盟中对边界的划定为基础界定边线。吐蕃一方自然是反对的,其时石堡城尚在大唐手中呢,吐蕃一方则要求以现时实际占领为基础划定边界。李亨之所以提前以此前会盟为基础,只是与李揆之前商定的一种谈判技巧而已。其实早就认同以现时占领为依据的了。最后,表面上是大唐作了妥协达成边界线。这条边界线,大体上黄河以南,自北往南一线,最北面以大雪山和祁连山为界。从祁连山尾端开始到赤岭,中间穿过湟水和黄河,然后穿洮水、羌水再循岷江上游西到大渡河,再循河南下,在此线以东归唐管辖,以西归吐蕃管辖。
在商定了边界问题后,双方都长松了一口气。谈判桌上也不再像此前那样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在谈到互市时,双方也一至同意增设多一个互市地点,在原赤岭和松州茶马互市的基础上,再在剑南道增设雅州一个地点。互市的商品也不仅仅限于吐蕃拿马匹交换大唐的茶砖,而是扩大到粮食、丝绸等日常用品。吐蕃地处高寒,所产粮食不能满足需求,所以,以马牛等畜产品交换大唐的粮食等农产品,是此次唐蕃商定贸易重要内容之一。最后双方达成以赤岭、松州和雅州为互市地点,唐以茶叶、粮食、丝绸、布帛、珠玉饰品,生产工具及日用品等换取吐蕃的马匹、牦牛、皮革、药材及各种土特产品。
一则大唐在边界和互市问题上作出了吐蕃认为的比较大的让步,二则此前兀论样郭受过赤松德赞的吩咐,三则因为吐蕃的正副谈判使者正是绝大部分唐军俘虏的拥有者。因此,接下来关于俘虏遣返的问题太子李亨并没有遇到他想像中的困难。
李亨初步拟定了一个五百多人的大名单,本以为在谈判过程中会被吐蕃一方逐步的削减最后能有一百人左右换回来就不错了,李亨甚至想过只要能换回几十人就算完满地完成此次谈判的任务。但令李亨和李揆没想到的是,兀论样郭在看到大名单后,却根本不谈削减人员的问题,只是谈拿什么物资来换的问题而已。
已经乐昏了的大唐太子李亨自然是不会再跟兀论样郭商讨拿多少物资换的问题了,只是机械性地点头。结果,兀论样郭为吐蕃争取到了最大限度的各种物资。而李亨则为大唐争取到了大唐以为的最大限度的五百多名唐人子弟的遣返。双方可谓皆大欢喜!
再到后来的交换俘虏具体条款也很快就商量确定,还就保障双方互市的交通线畅通、保护双方商队正常往来、双方互不侵犯(有效期五年)以及大唐方在灾年平价向吐蕃提供粮食、茶叶、药材等战略物资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到75o年11月底,双方正使在良好的气氛下正式签订了协定。双方在湟水的会谈取得完满成功!
第四十四章训练青年军
太子李亨在此次唐蕃谈判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尤其是其中包含很多贵族子弟的五百多名俘虏的意外回归,令回归俘虏的家族对太子感恩戴德之余,也令太子在朝廷内外获得了广泛的好评。李亨本来就聪明强记,属辞典丽,耳目之所听览,不复遗忘。更曾被早年担任过当时还是忠王的李亨的老师张九龄称赞李亨“仁爱英悟,得之天然”。这时候,大唐当中的很多大臣不由得便想起了张九龄对太子的评价,对太子的看法大有改善,不少人纷纷前往太子府拜谒太子。
物极必反,当朝中很多人以为太子从此会被重用之时,唐玄宗却只在朝议上嘉许了太子李亨几句,赏赐了一批物品,这就没有下文了。唐玄宗更在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增加太子李亨的差事,太子李亨绝大部分时间都赋闲在府中,朝中的诸多事宜,还是右相李林甫主持。只是细心的大臣也觉到,李林甫对太子的打压已没之前严重了,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对太子原死党韦坚家族的打击力度减弱了。原本李林甫对韦坚一案大加株连,不依不饶,牢狱为满,被逼死者甚多。但在唐蕃湟水会盟之后,不少韦坚一案的株连者被释放了出来。心水清的大臣就知道,大唐的权力中枢,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地在生变化了。
唐蕃会盟的成功对大唐而言是收获了意外的惊喜,但对早就对结果是意料之中的吐蕃大相兀论样郭而言,就不觉得有什么稀奇了。兀论样郭只是平静地了两个报告去逻些城,一个表面上送往王廷,另一个则秘密地送往叶色拉康。此后,在交接了大唐的俘虏和相关的物资后,兀论样郭便把精力主要放在了从今年吐蕃从军的成年男子当中按赤松德赞要求精挑出来的三千青年军上,众人都对大相亲自抓这三千人的训练觉得很奇怪,更奇怪的是,大相对这三千青年军的要求特别的高,不但要参加正常的军事训练,更经常加练体能,还把青海茹的在各个领域较为出色的各级将官叫来亲自给这三千青年军授课,而这三千青年军的伙食也是高于各军标准之上。众人虽不明所以,但见大相对这三千青年军格外的重视,就知道这批青年军肯定是大有用场的。
不知是不是因为赤松德赞喜欢练武和王子党都喜欢练武这么一个风气的影响,兀论样郭留意到这批比王子赤松德赞大一到三岁的男孩们比前几年招的同龄段男孩强太多了。一问之下,果然其中的大部分都是经常打架的,有些来自逻些城的男孩甚至说与王子党有过交手的经历。大相兀论样郭一听差点没乐翻了,不会吧,难道王子在幼年时就开始意识到人才从娃娃时便抓起?虽觉得匪夷所思,但在兀论样郭看来这却是最合理的解释。
现在,兀论样郭就站在一个今年十四岁来自逻些城叫做那日的士兵前问他与王子党交手的经历,不知为什么,兀论样郭对赤松德赞参与群架的这些经历非常感兴趣。一一把曾与王子党打过架的人揪出来细细地问打架的过程。在吐蕃,除了奴隶处于最低层外,像一般贵族子弟与普通吐蕃人之间,其等级并不像大唐那样森严,因此平民与贵族打架甚至与王子打架也是很正常的。也不会有人去追究什么。
“我们是八廓街区,有一次我正在与伙伴玩耍,听说王子党有十几个人在大昭寺后挑斗起我们八郭街区的孩子党来了,于是我和几个一起玩耍的伙伴就往大昭寺后赶去。等我们赶到时,很多八廓街的孩子早就赶到了,有几十个人围着十来个王子党小孩在打,我们也冲了进去参与了围攻,后来还不断的有八廓街的小孩加入。按常理来说,这么多人打十来个小孩早就打趴下了,但奇怪的是他们王子党十二个人组成了一个阵形分里外两层,六人一组轮流顶在外面,最里头还有一个人在指挥,我们几十个人由于一次性和他们接触接战的人不多,反而被他们结成阵势不断地打倒我们的人,打到后来,反而他们占了上风,虽后来还有人赶来但还是被他们逐一打倒。最后我们躺了一地的人,包括我。在那一次后听说王子党还来八廓街打了一次,那一次规模更大,几乎八廓街的小孩都出动了,还是没打赢。那一次我和家人在山南并没有参加。”那日见大相兀论样郭问,便详细地把那一次群架的经历说了出来。
“你看到赤松德赞王子了吗?”兀论样郭问那日。
“没有。我还没看到王子就被外围的人打倒了,只是躺在地上时听到有人在叫王子。”那日在回答时也觉得有点窝囊,这么多人打十三个人却连对方主将都没看到,却实不是滋味。
兀论样郭看着这些已身经“百战”的青年,却是感慨万分。王子绝对不会无的放矢去挑斗一个个居民聚集地,应该是有意思地去激起同龄人的斗心吧。还有,在王子身边的这些人也值得期待啊!自小受王子战术意识薰陶的他们,会出现多少吐蕃未来的猛将呢?想到也是其中之一的儿子兀论莽热,兀论样郭不禁想快些见到这些人能走上吐蕃的历史大舞台,看看他们会把吐蕃打造成怎样的一个吐蕃?每想及此,兀论样郭对这三千青年军就训练得更狠了,王子只给了他大半年的时间训练这三千人,到明年王子“成丁礼”前,就要把这些人交到王子手上了。兀论样郭必须抓紧每一天以能把三千新兵变成合格的军人带到王子赤松德赞的面前。
每天的训练场上,都响起震天的嘶吼声和惨叫声,不少原来对没选入青年军的给编到其他队伍里的新兵本来就对自己的落选耿耿于怀,但每听到青年军训练场上日以继夜的呐喊声和号角声时,反而是庆幸不已了。
第四十五章南诏风云
大相兀论样郭跑去训练新兵已经够奇怪的了,次大相论泣藏比起大相也不遑多让,竟亲自在沿西海的湖边建立了几十个牧马场,做起养马师来了。青海马主要有西海沿湖马、河曲马、大通马、玉树马、柴达木马、鲁仓马等等,都是适合作为骑兵战马的良驹。尤其是沿着西海的草原,更是饲养良马的理想基地,此前因为这地方靠近大唐边境,两国经常作战因此没有把这沿湖一带的草原利用起来,现在两国罢战休兵,兀论样郭便立即把养马这一事提上了日程,并由次大相论泣藏亲自挂帅,希望在几年内能饲养出一大批适合作战用的战马。就算不适合作为战马,也可以就近拿来在赤岭互市与唐人交换粮食等日用品。
由于唐蕃两国已多年没进行互市,因此互市在重开以后,在三个互市地点都非常的红火,两国的商队不断地把双方需要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到赤岭、松州和雅州进行交易。尤其是近几年作为主战场的赤岭互市地点更是热闹。大唐在青海一战后丧失了大量的战马,虽然吐蕃拿来交易的只是不能作为战马的普通马,但大唐可以拿这些马代替许多本来适合作战马的现用来作运输等用途的马匹,因此大唐是极需要这些吐蕃马匹的。而吐蕃人更是需要大唐的茶砖,丝绸及农作工具等。因此每天在赤岭都能见到大量的商队进行交易。为方便商队行走,兀论样郭甚至令青海茹军押带着唐军的俘虏,对孙波茹与石堡城之间的道路进行加宽及整固,让货物能实行快的流转。
在兀论样郭等人在青海忙得不亦乐乎之时,大唐的属地云南却生了巨变。
南诏的臣民主要是以西洱河地区为中心的居民白蛮和在北方的乌蛮,由蒙舍诏领皮罗阁在738年建立。在皮罗阁建立南诏国的过程中还得到过大唐的帮助。大唐帮助南诏立国,是希望在对付吐蕃时南诏能充当大唐的盟友。时任剑南节度使王玙曾给皮阁罗提供过不少的武器和粮食等其他的援助。
皮逻阁利用唐与吐蕃的矛盾,依附在大唐一边取得不少胜利。南诏国王是乌蛮,臣民却是白蛮,欲向东兼并西爨,成立一个大白蛮国。可是,大唐为防止南诏向东展直接威胁大唐却要保护西爨,又要南诏多出力攻吐蕃,这样,双方虽然还保持着和好关系,实际上却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七四五年,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遣使至云南,与皮逻阁言语不相得,皮逻阁很不满意。748年,皮逻阁死,子阁逻凤继位。
75o年12月,南诏王阁逻凤亲自带着一家大小前往昆州谒见云南太守张虔陀。张虔陀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小人,侍着自己是云南太守,把阁逻凤当做部下般呼呼喝喝,阁逻凤开始虽然非常的生气但还是忍了下来。张虔陀以为阁逻凤好欺负,不但向阁逻凤索取巨额财物,见阁逻凤的夫人美貌异常竟还出言调戏。阁逻凤大怒之下携眷回到大理。张虔陀索贿不成便在在一份密奏中诋毁阁逻凤,阁逻凤闻讯大为震怒,在75o年年底攻打云南府,杀死张虔陀,夺取这个地区受大唐保护的三十二个土著部落州。
时任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当然不能容忍在他的辖区里出现这种事情,加上唐蕃两国刚进行了会盟,双方进行了休兵,这使得鲜于仲通能动用剑南道全部的兵力。上报到朝廷经杨国忠的游说唐玄宗同意了派兵攻打南诏,鲜于仲通于是便决定亲率军大举征讨南诏。
751年初,鲜于仲通派军队八万夹击大理。阁逻凤见唐军大兵压境,加上他也只是一时之愤,现在张虔陀死了,阁逻凤气也消了,便向鲜于仲通请和更提出愿意归还所占的领土,恳请唐军退兵。在阁逻凤心目中,还是想依于强大的大唐之下的,阁逻凤自继位以来一直致力于拓展南诏的疆域,现在的南诏国已扩大了不少。但相比于南诏国两边的大唐和吐蕃而言,南诏国还是太微不足道了。此时大唐与南诏和好其实是最好的决择,但鲜于仲通性子急躁,不知方略,又好大喜功。恃着自己率领着八万的大军,进攻只有三万人的南诏军,加上唐军的战斗力远胜于南诏军,在鲜于仲通想来歼灭南诏国还不是轻而易举,在开疆扩土的巨大诱惑下鲜于仲通拒绝了阁逻凤求和的建议,仍奋力动进攻。
南诏军充分利用熟悉南诏地理环境的优势,把唐军主力引入到西洱河一带,趁唐军立足未稳动了突袭。在背水一战的情况下南诏军挥出了巨大的战斗力,加之唐军在深入南诏后由于不习惯南诏的气候军中流传起了利疾,军士战斗力大降,结果阁逻凤于西洱河大败唐军;鲜于仲通虽然死里逃生,但唐军伤亡六万之巨,其中很多士兵是死于疾病。
此战惨败后大唐本应立即对南诏加于抚慰的,但鲜于仲通的顶头上司时任左相的杨国忠正处于右相李林甫争权夺利的关键时刻,鲜于仲通是得到了自己的大力支持才进攻南诏的。于是便对唐玄宗隐瞒了真相,叫鲜于仲通上表诡称取得了重大胜利。还谎称只要再加派一支军队前往,就能把南诏国纳入大唐的版图。唐玄宗信以为真,还真给鲜于仲通派去了援军。
南诏王阁逻凤知道击败唐军还杀了这么多唐军之后大唐定是不会善罢干休的,随后肯定还有大军前来进攻南诏。南诏此次能获胜只是多种因素的偶然才达成了,面对实力远胜于己的唐军的再次进攻,阁逻凤自知取胜的希望相当的渺茫。虽百般的不愿意,最后还是在幕僚的劝说下派出使者前往逻些城准备向吐蕃赞普赤德祖赞提出南诏向吐蕃依附之意。吐蕃借南唐归附之机把手伸到大唐南方的机会来了。
第四十六章出行
751年初,在大唐与南诏在云南剑拔弩张之时,吐蕃举国却忙着准备即将成年的赞普继承人赤松德赞王子的“成丁礼”及同时举办的大婚。吐蕃很多年都没有举办如此重大的喜事了,因此吐蕃臣民都热情高涨。不但周边的部落臣民,甚而远一点的象雄以及羊同部落都有不少臣民跟随着他们的部落领前往逻些城,准备向他们未来的赞普献上他们最诚挚的祝福。一时间,在吐蕃各条通往逻些城的官道上,都扬起了厚厚的灰尘。
2月,自来到逻些城后极少离开王廷的王子赤松德赞带着他的王子党成员离开逻些城,在赤松德赞的武艺师父尚聂桑骑本带领的从禁卫军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一个千人队的护送下,前往石堡城准备亲自迎接宁国公主入吐蕃。由于宁国公主在春暖花开的4月才进吐蕃,因此赤松德赞一行人一点都不忙着赶路,就这样慢悠悠地向石堡城进。
王子党很久没这样一起出来过了,众人骑在高大的西海马上都是非常的兴奋,时不时还搞个短途赛马之类的事情娱乐一下。之前王子党虽然也骑马,但还没像这次一样长期地骑在马上,而且路上很多地方结着冰,一开始赤松德赞等人都有点不习惯,但骑了十天左右众人就适应了马上的生活。这时已进入苏毗王国境内,已经五年没回苏毗王国的苏毗国王悉诺罗就尤为高兴。悉诺罗自父亲没陵赞外逃失败被杀就被赤德祖赞任命为新苏毗国王,但这五年来一直就被软禁在王子赤松德赞的身边,开始时悉诺罗心中还有很大怨恨的情绪,但跟在赤松德赞身边久了,被赤松德赞诸如到处打群架等种种新奇玩意吸引,久而久之便成了王子党中的一员,心里慢慢地也融入了赤松德赞这么个小圈子。在见识了赤松德赞种种过人之处之后,便死心踏地地为赤松德赞效命了。不由得他不服啊,悉诺罗比赤松德赞大四岁,但别说打架打不过赤松德赞、射箭也射不过赤松德赞、学识不及赤松德赞、见地不及赤松德赞……在悉诺罗看来,他所有的一切都比不上这位天姿卓越的王子。别说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没有一个能把赤松德赞比下去的。要不,为什么一众王子党包括最年长的已十八岁的兀论莽热虽然已被封为扎伦了,但在赤松德赞面前,也是像兔子一样服服贴贴的。
这会,尚结赞和论器然又拼起一里赛马跑起来了。今次胜出的是尚结赞,尚结赞是一王子党里年龄最小的成员,今年只有十二岁,比赤松德赞还小,平时是一直被众人压制的,这次好不容易胜出了一段不禁乐得哈哈大笑。
“怎么样,论器然,这会你可服了吧。本少爷的马术是越来越出众,你是拍马就赶不上了。”
“屁!我一时大意被你赢一局而已,下一次你就没这么幸运了。怎样,现在就再来一局?”论器然当然不服输。
“来就来,就让你输得心服口服!”尚结赞好不容易赢了一局,觉得自己今天状态不错,自然是想趁势赢多一局。
在兀论莽热一声:“开始!”之后,尚结赞与论器然一拍跨下的马,很快便箭一般地冲了出去。赤松德赞等人随后也拍马跟了上去。
但这次论器然出尽全力的情况下可是赢回了一局。尚结赞垂头丧气的,自然就成为众人取笑的对象了。
在赤松德赞一行人来到苏毗王国现在的军事行政中心拉里岗城时,受到苏毗王国部落民众的夹道欢迎。众人一则是欢迎苏毗国王悉诺罗的回来,另外则是欢迎第一次到访苏毗王国的未来赞普赤松德赞王子。很多部落的长老在献上青稞酒时近距离看见阔别五年的悉诺罗,见国王长大后竟如此的英武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赤松德赞一行人见到这种场面,就先率众人随着留守的孙波如副茹本拉囊年略进城前往城主府,由得悉诺罗在城门口和众人聚旧。接替尚息东赞出任孙波茹茹本的觉诺桑杰已带着孙波茹主力按兀论样郭的命令秘密转移到靠近南诏边境的马儿敢一线。在拉里岗附近只留了一万左右的兵力在驻守,还分散在了各处。
悉诺罗看到部落里的这么多人,心情也是非常的激动。自从生了父王没陵赞率部出逃一事,苏毗王国便受到孙波茹军的严密监控和打压,而且这几年唐蕃两国在青海接连生大战,大量对苏毗王国男丁和马匹等物资的征调更是令苏毗王国雪上加霜。现在虽然名义上还叫苏毗王国,但实际上是名存实亡了。不过令悉诺罗稍为欣慰的是,唐蕃两国终于签订的和约,战事终于平息了。这对苏毗王国的臣民会带来一个勃的生机了吧。最重要的是,王子赤松德赞也了,等王子继位,悉诺罗相信凭自己的努力,会令赤松德赞对苏毗王国稍加照顾的。悉诺罗深知,自己这一班王子党将成为赤松德赞执政的班底。只要自己够努力,在赤松德赞成为赞普后混一个不错的职位应该不会太难。到时候自己就有能力改善苏毗王国的状况了。
拉囊年略可能是出自于对未来赞普地讨好。也可能是赤松德赞即将成年。他把刚收到了关于南诏王阁逻凤击杀了云南太守张虔陀地消息告知了赤松德赞。觉诺桑杰在带着主力转移到马儿敢一线后。便派了不少密探进入南诏和大唐打探消息。所以阁逻凤杀了张虔陀没多长时间。密探便把消息传回给了觉诺桑杰。觉诺桑杰在佩服大相早有先见之明地同时。便派快马把情报送回逻些城。情报在送到拉里岗由这里地驿站快马转送时同时给了一份觉诺桑杰给他地副手拉囊年略地一份副本。拉囊年略也是刚获取这消息。
赤松德赞一听心里便想。南诏果然生问题了。南诏在赤松德赞地心目中是不可或缺地。这时其实吐蕃可以趁南诏大唐生战事之际等南诏如历史般战胜了唐军但也大伤元气之时挥军直取南诏。这样一来取下南诏当不成问题。但是主动攻取南诏就肯定会破坏刚刚与大唐达成地和约。赤松德赞再三思量。还是觉得等南诏王阁逻凤主动投奔过来为好。这样大唐纵有不满。但也不好反脸了。因此赤松德赞当时就让兀论样郭命孙波茹军在马儿敢一线静观其变。没命令不得主动动攻击。
这时见拉囊年略一副跃跃欲试地表情。就知道孙波茹军见到南诏内乱有点心动了。
“依小王看来。这事情王廷收到消息后父王会有决定地。在王廷作出决定前。我吐蕃军还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为好。唐蕃两国刚刚签订友好协议。现在实在不适宜大动干戈。纵使对象只是南诏。”赤松德赞虽然不想在成年前涉及太多事务。但南诏地问题关系到他地整个布局。所以还是提了拉囊年略一句。既然拉囊年略这么问。难保觉诺桑杰没有这种想法。一旦孙波茹军受不住诱惑主动出兵。事情就不好控制了。
“王子与大相地观点如出一辙。大相之前也是令我军遇到什么情况要按兵不动地。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呀!”拉囊年略见赤松德赞建议静观其变便讨好地对赤松德赞说。
当晚。作为主人地苏毗王国国王悉诺罗率部落长老设晚宴款待了赤松德赞一行人。众人在路上颠簸了十多天。这时候便趁在拉里岗短暂停留地机会在晚宴上载歌载舞玩了一个乐翻天。后来许多人都是醉着回去地。
第四十七章试探
当天晚上,在赤松德赞等人都走了之后。苏毗部落近十个部落领齐聚在一个偏殿,向苏毗国王悉诺罗汇报这五年苏毗国的情况。
苏毗国在这几年当中的境况每况日下,让在座的各位领听得心情都是非常的沉重。忆述起此前苏毗国的荣光,众人都不禁感慨万千。
说着说着,一个来自苏略部落的名叫念赞松的领突然间说:“与其苟且偷生,不如尽力一搏。我听闻路经此地的商队言,孙波茹主力军平时驻扎的地方已有几个月没有见到吐蕃军的踪影了。就像往常孙波茹调往青海作战一样,但这一次明显出去的兵力更多。在拉里岗城里的孙波茹军人就少了许多。我估计吐蕃军肯定是借此次和亲派重兵偷袭大唐去了。趁现在孙波茹军去了青海,不如我们趁机调集部众,把赤松德赞王子捉住做人质。得手后我们一齐趁东部空虚迁往大唐。上一次没陵赞国王写信给大唐剑南道节度使就曾答应接纳我们,这一次我想大唐也会接纳我们的。”
念赞松的话音刚落,马上就得到几个部落领的认同。他们一听念赞松的话,再想一想孙波茹军的异像,不禁都觉得言之有理,众人都有好几个月没看到孙波茹茹本觉诺桑杰了。此时听念赞松如此说起,都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些年他们受到吐蕃的压制越来越大,其生存空间是越来越窄了。尤其上次没陵赞外逃不成,连国王都被杀,新王被囚,二千多部众被贬为奴隶,苏毗国臣民只是敢怒而不敢言。
悉诺罗刚听到这个建议时心里也动了一动,如果能将整个部落迁到大唐,当然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当他想到赤松德赞那一切都成足在胸的自信模样时,不禁暗中的问他自己:一个像王子这么精明的人会对他一点都不提防而让自己陷于险地么?悉诺罗马上就否决了,肯定不会的。再想想平时赤松德赞带他们去打群架时每一次都是谋定而后动,每一次都是经过精心的策划和计算的,甚至连如果失败怎么退走都计划好的。赤松德赞明知苏毗王国并没有真真正正对吐蕃臣服会在自己路过苏毗时制造这么一个绝佳的良机让苏毗王国部众外逃吗?悉诺罗再次马上就否定了。不会的,王子绝对不会有这么大的纰漏的。再想到唐蕃两国已经签订的和约,接下来苏毗王国各部落的部众的日子应该会好起来了。悉诺逻便有决定了。
悉诺罗眼光扫视了偏殿内的众部落领一眼,望着众人殷切地望着自己的眼光,叹了一口气后摇了一摇头。
“我们还是不能轻举妄动。一来,我们不清楚孙波茹主力的去向,孙波茹军进入青海作战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测而已,万一孙波茹军没有离开孙波如,或者是东进去到了马儿敢至噶达一线,我们投奔大唐,就正好钻进了他们的口袋中了;二来,我总觉得王子赤松德赞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我从未见过一个像王子这样杰出的人,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与王子这样和人为敌,更何况,他身边还有一千精锐的禁卫军;第三,刚才你们也说过,自从唐蕃签订和约以来,我苏毗王国的日子已好过了很多,只要接下来不生重大的战事,我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的。既然这样,我看我们就没必要迁往大唐了。我看迁往大唐也未见得会好。我们去会对吐蕃造成影响,这是我们的价值。一旦我们的利用价值没了,我看在大唐的日子不见得会比在吐蕃的好。还有,大家有没有想到如果我们失败了会怎样?第一次外逃失败吐蕃已放过了我们一次了,我不认为吐蕃第二次还会放下屠刀。我可不想见到我们的部众血流成河,把怒江都染红了。”悉诺罗说完望了望赤松德赞居住的城主府的方向,然后又补充了一句:“最重要的是,我对王子赤松德赞继位后的表现非常期待!我有一种预感,在王子,哦不,是在赞普赤松德赞的带领下,吐蕃将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到时苏毗王国跟着水涨船高,我想我们会有重建辉煌的一刻的。”
念赞松等人在乍一听见悉诺罗反对他们外逃,但以为悉诺罗是胆小怕事。后来见悉诺罗分析地有根有据的,听完众人也觉得悉诺罗说得非常有道理。在为国王的成长感到高兴之余,再想一想若事情失败的后果,大多数人也就接受了悉诺罗的意见。
外逃的想法放下了,众人便问悉诺罗能不能留在苏毗王国和部众一起生活。
悉诺罗遥了遥头说:“别说赞普会不会放我回苏毗王国,就是让我回来我也不会回来的。我早就决定了跟在王子赤松德赞的身边,努力创一番事业,等我立功了,我就争取拿我得到的赏赐把我们之前被贬为奴隶的部众赎回来。我相信,只要我紧跟在王子身后,这一天会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到来了。到时候,我们苏毗王国又可以重现昔日的荣光了。”
众人看见悉诺罗立下如此大志向,更时时刻刻想着被贬为奴隶的部众,不禁都非常感动。大伙好像已经看见苏毗王国又强大了起来的一天,希望又在众人早已枯死的心田里绽放出美丽的花。
当天夜里,当苏毗王国众部落的领都散了之后不久,一个黑衣人潜进了赤松德赞居住的院子,和守在屋外头的守卫对个暗号之后,这名黑衣人进了赤松德赞的房间。
“启禀主人!晚宴后苏略部领念赞松和其他部落领九人加上苏毗国王悉诺罗共十人在偏殿举行了一个秘密会议。其间念赞松等人提出外逃至大唐,更计划绑架主人。这计划后被悉诺罗否决。”黑衣人进了赤松德赞的房间后便马上跪下向赤松德赞汇报。
“哦!我知道了。下去吧!”赤松德赞说完黑衣人便退出了房间,消失在了夜幕里。
“悉诺罗不愧跟在了我身边几年。晓得睁大双眼看清现实了?好!看来是个可造之材。”赤松德赞心里想。这一次本来就是一个局,赤松德赞知道悉诺罗还有些不确定性,他不能允许自己身边的人是一个随时有可能爆的不稳定因素。因此便借路过苏毗王国的机会试一下悉诺罗,幸运的是,悉诺罗通过了。
第四十八章俘虏暴动
第二天悉诺罗见到赤松德赞时,赤松德赞不经意地拍了拍他的肩头:“恭喜你!你过关了。好好干,小王不会亏待你和苏毗王国的。”说完就走开了,留下了被这一言语惊出了一身冷汗后怕不已的悉诺罗。
悉诺罗望着赤松德赞远去的背影心想:原来自己的一举一动尽在王子的掌握之下,还好没有轻举妄动,否则苏毗王国和自己的命运可能会很悲惨!逃过了一劫的悉诺罗自此之后便坚定地站在了赤松德赞的身边,再未产生过叛念。
在拉里岗停留两天后,众人便继续上路。赤松德赞一行人出了拉里岗后便越走越高,到了后来,马已骑不得了,众人只好下马拉着马走,一天只走三四十里的路。翻过了当拉山后总算又可以骑马,众人才加快度,朝石堡城进。
队伍翻过牦牛河正在朝着众龙驿进时,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前方传来,听声音是三四匹马在急奔。不久,三匹快马出现在前军的面前,赤松德赞和尚聂桑驱马去到前面时,已看清三骑中有两个是尚聂桑派出去的游骑,另一个人身上却带有血迹,似乎战斗过没多久。
三人急奔至赤松德赞身前时便飞身下马,向赤松德赞行礼,其中一个尚聂桑派出的游骑道:“报告!紧急军情。三千修路的大唐突厥俘虏造反,杀了一百多监军,现正围攻众龙驿。我斥候小队在路上遇到这位突围出来求援的名叫格桑的兄弟,队长先派我两人与格桑兄弟前来报讯,队长与几个弟兄已继续朝众龙驿进打探情况去了。”
赤松德赞与尚聂桑迅的交换了一个眼神,赤松德赞便问格桑:“格桑,具体情况是怎样,你详细的说一说。”
“回王子,我是青海茹下茹的第八千户所兀器贡布五百总长属下,兀器贡布五百总长本来率着我们五百个弟兄监督三千个大唐俘虏扩阔和整固众龙驿到越紫山的路。本来是把三千个大唐俘虏分开十段修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