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邂逅苏东坡

邂逅苏东坡第2部分阅读

    把门关上,然后把玲儿送来的点心给倒进了王朝云特制的垃圾桶里。

    “小米,你这是为何?”王朝云有些疑惑小米的举动。

    “姑娘有所不知,前几日我刚查问清楚,七月七那天晚上乐师们集体肚子疼,都是因为喝了玲儿端上去的茶水。恐怕这次,也没安什么好心。”说到这里,小米显得十分气愤。

    “原来如此,可是,当日李游和鼓手都没事儿啊。你是不是搞错了?”

    “鼓手没事儿,是因为他正好不在,没喝上,而李游,则是怕耽误您的演出,强行忍住了。”小米想起来还有些心有余悸,若不是李游,那天晚上还真的不知是何结果。

    “如此说来,我该好生谢谢李游先生。”王朝云心里十分感动,这个李游,还挺仗义的。

    玲儿回去后,香香问她:“怎么样?收下了吗?”

    “收下了。”玲儿回答。

    “那,她吃了吗?”香香接着又问。

    “这个,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东西是小米接过去的,放在那里,我、我就走了。”玲儿感觉到自己像是犯了什么错一样。

    “你呀,真是靠不住。”香香十分气恼,这个玲儿,这么小点事儿都办不好。

    西湖边上,风景如画,一连几日的小雨早已洗去了空气中的尘埃,此时的空气甚是清新甜美,王朝云以及乐师们一行人正匆匆赶往陈老爷的设宴处。

    直到了凤凰山北面的西湖边上,领路人才停了下来。陈老爷就在最大的那只船上设的宴席,管家前来吩咐他们快些准备,众宾客都在等着看王朝云姑娘的演出呢。

    音乐响起,一群美女长袖徐舒,轻盈曼舞,王朝云在舞池中央,独特的舞姿被衬托得淋漓尽致,此时的王朝云如同清水芙蓉一般出尘不染,灵动的舞姿惊为天人。

    此时离七月七已经过去了两月,就是说王朝云在现代醒了两次,这都是她从现代搬过去的舞蹈,这个时期的人们哪里见过。所有人都被王朝云妙曼的舞姿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顷刻间就像是被武林高手点了|岤,动作表情都凝固了,甚至忘记了呼吸。

    一支舞蹈结束,众宾客竟无一人反应过来。半响,众人才起立叫好。

    “好、好、好啊。”陈老爷大声笑着拍手叫好,并扭头对坐在他身旁的人说道:“子瞻,如何?我没蒙你吧,王朝云姑娘不禁是优美的舞姿令人悦目,而且她的歌声也是相当的动听啊。”

    陈老爷王朝云是见过的,偶尔会去飘香院寻欢,不过人品还行,算不上大善人,也不会是个大恶人,不过,从某种层次上来讲,不是坏人就已经是好人了。王朝云对他既没好感,也没坏感,所以她只管低着头行着礼,也没看他一眼。

    可当她听到子瞻二字的时候,不由得一怔,子瞻,不就是苏轼吗?不就是自己将来要相守一生的男人?这会是个怎样的人?于是她抬头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王朝云一抬头,正好对上一双明亮的眸子,就如同浩瀚的夜空里那璀璨的明星一般。清澈明亮的眼神,英俊的面容,虽是文人,却不似一般书生那样充满酸腐之气,而是透着一身的正气。看起来有些清瘦,不过精气神却显得十分的饱满。这就是历史上的名人,旷世奇才一代文豪苏轼?按史书记载,他今年应该是38岁了(按现代算法应是37岁,不过古人都是算虚岁),可看起来却不过三十来岁的样子,这就是自己将要追随一生的男人?

    苏轼只是微笑着朝陈老爷微微颔首,并未发言。

    “朝云姑娘,不知可否能为老夫以及在场的各位宾客们献上一曲?”陈老爷见苏轼不发话,便向王朝云客套的吩咐着。

    “是。”王朝云起身前去取了琵琶过来,这次王朝云唱的是霍尊的《卷珠帘》。

    只见王朝云朱唇轻启,如山泉般清澈灵动的歌声就这样从她的口飘入了众人耳中:

    镌刻好每道眉间心上

    画间透过思量

    沾染了墨色淌

    千家文都泛黄

    夜静谧窗纱微微亮

    拂袖起舞于梦中徘徊

    相思蔓上心扉

    她眷恋梨花泪

    静画红妆等谁归

    空留伊人徐徐憔悴

    啊胭脂香味

    卷珠帘是为谁

    啊不见高轩

    夜月明此时难为情

    细雨落入初春的清晨

    悄悄唤醒枝芽

    听微风耳畔响

    叹流水兮落花伤

    谁在烟云处琴声长

    苏轼方才没有言语,是在想王朝云的目光。这丫头看起来不过十一二岁的样子,可她看自己的眼神却包含了太多的内容,刚才她的目光里有考究、打量、有期盼、有同情……竟然有疼惜与悲悯,这怎么可能是一个小丫头应该有的眼神,仿佛能看透自己的灵魂一般。

    再听到王朝云的歌声,歌词的风格,音乐的风格。苏轼自认为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居然从未听闻过。他对王朝云此刻不禁极其好奇,还十分惊叹,一个小丫头,竟然对音乐的造诣如此之高,能把歌词的意思表达得如此传神。

    第七章凤凰山下雨初晴

    王朝云用她的歌声把在坐的人们都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梦幻的世界里,众人如痴如醉。

    一曲完毕,掌声四起。

    陈老爷起身拍手鼓掌并开口说:“好、好啊,朝云姑娘的歌声是越来越动听了,老夫听了只觉得是神清气爽啊。想必姑娘们都还没吃午饭吧,不如尔等一起入席吃完午饭再走吧。朝云姑娘可否肯赏老夫一个脸面呀?”

    “是,还请陈老爷允许我等前去换身妆容再来。”王朝云十分从容地回答。明明就是要入席陪客嘛,说在陈老爷嘴里竟然却是这般郑重其事,王朝云嘴角挂了个冷笑转身出去了。

    只是如此细微的一个表情,却没能逃得过苏轼那双眼睛。于是,他对王朝云就越发地好奇了。

    换好妆回来的姑娘们都一一入席而坐,王朝云当然是坐在陈老爷那桌,正好也在苏轼边上。换过妆的王朝云,黛眉轻扫,朱唇微点,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仿佛谷中一缕幽香沁入苏轼被世事冲淡的心。

    “朝云姑娘,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著名词人,子野老先生。”陈老爷介绍着他左边的一个七八十岁的白胡子老头。

    这可都是名人啊,子野,名叫张先,可是北宋有名的词人,王朝云万分敬仰地回着礼。自己竟然能跟历史名人一起同席吃饭,还真是荣幸之极,可惜竟是以如此的身份,在如此的场景。

    “这位是通判大人苏大人。”陈老爷一一介绍着。

    “朝云见过苏大人。”王朝云尽量保持着平常的心情与状态,这个就是自己将来的男人,怎么着也有些不自在,可她不能让他看出任何端倪来。

    “朝云姑娘勿需拘礼,请随意些。”苏轼倒是表现得亲切自然。

    一桌文人们各自说点套话,聊聊家常,气氛变得活跃了些。

    苏轼也终于问出了他心中的一些疑惑:“朝云姑娘,我方才见你的舞姿风采与歌词词风,还有音律都十分的新颖独特,我还从未听闻过。不知是何人所创?”

    还未等王朝云开口,子野老先生就接过话:“哎呀子瞻,你还真是一言就道出我等心中所惑啊,我等只闻朝云姑娘的舞姿歌声独特,都未曾想到到底是何处不寻常。朝云姑娘,你说说看,到底是哪位高人所创?”

    “是一位隐士高人所教授,还请各位大人原谅我不能道出名号来。”如今王朝云只能这般搪塞过去,难不成说自己创的?那多不好意思,始终是盗了别人的过去,她哪敢居功啊。

    “能创出如此独特的舞蹈与词曲,真是奇人啊,既然是隐士高人,那就不必难为朝云姑娘了。”苏轼虽说心中极其好奇,却也是懂礼之人,既然王朝云不肯说,定是有难言之隐,也就替她打着圆场。

    王朝云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而他则颔首微微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时陈老爷说话了:“诶,子瞻,子野老先生,说到作词,有你们二位在此,还能输给什么高人吗?”

    “哈哈,陈兄弟抬举了,我老了,不行了,这还得看子瞻老弟的了。”子野先生非常谦虚地推辞着。

    “既然说到此处,看了朝云姑娘如此不凡的演出,子瞻心中还真有一首词想赠予朝云姑娘。”于是一首将会流传千年的佳作就这般从他的口中传了出来:

    凤凰山下雨初晴,

    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

    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若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

    人不见,数峰青。

    一首词作完,自然是赢得满堂喝彩。

    王朝云想到苏轼是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得罪了王安石,最终又遭到谢景温弹劾,诬陷他贩卖私盐,后来虽查明真相,朝堂上却已没了他的容身之处,才不得已才自求外放,被派遣到杭州任通判一职。虽是杭州百姓之福,却是朝廷的重大损失,不禁为北宋为苏轼感到深深的惋惜。

    而她眼里的惋惜之情恰恰被苏轼看得清清楚楚,这个小女孩,怎能有这般的目光。苏轼一心想为天下人多做点事,如今却只是小小的杭州通判,任何大事都无法自主,空有一腔热血,恐怕日后难有大的作为,这是他心中的遗憾,可一个小丫头,尽然仿佛能看透他的心事般。

    王朝云一干人等回到飘香院已是旁晚时分,今日陈老爷翻几倍打赏,吴妈妈简直乐坏了。

    隔日晚上,王朝云两轮表演结束后,便回房洗漱准备歇息了。

    “朝云姑娘,您睡了吗?”小米敲门轻声问道。

    王朝云只好又从被窝里爬起来去开了门,等小米进屋后才开口问她:“如此晚了还找我,是有何事?”

    “朝云姑娘,妈妈让我来问您,陈大人与苏大人来了非要见您,您要不要去看看?”小米心中有些忐忑,不过,这是吴妈妈交待说的,只能照实说来。

    “不见,吴妈妈又不是不知晓我的脾气,再说有天宝地宝在,还怕他们闹事不成?”

    “可……可苏大人可是官府中人。”小米就显得甚是底气不足。

    王朝云微微一笑,说:“呵呵,官府中人,越是官府中人,越不会把事情闹大,来这种地方,传开了去,可是会丢了他们的脸面的,放心吧。”

    “哦,那,我这就去给妈妈回话。”小米说完就匆匆离去。

    小米来到了一间上等的客房,房间里坐着陈老爷和苏轼还有吴妈妈,见到小米来了,吴妈妈赶紧开口问:“小米,朝云姑娘来了吗?”

    “妈妈,朝云姑娘说今日表演时间已过,再说身体稍有不适,已经歇息了。”小米说完有朝陈老爷和苏轼行个礼,“还望陈老爷和苏大人海涵。”

    “吴妈妈,是不是钱给得不够啊?”陈老爷说着又掏出几贯铜钱放在桌上,“平日里我自己来哪次没守你们的规矩?可今日苏大人可是第一次来,专门为了朝云姑娘而来,她竟然不给面子。”

    “陈老爷,明明是我们错过了朝云姑娘的演出时间,怎可再为难别人呀。”苏轼笑着劝说陈老爷。

    陈老爷干笑几声:“既然苏大人都如此说了,那就不为难吴妈妈了,那就把香香姑娘与丹丹姑娘叫过来陪我们喝一杯。”

    吴妈妈脸上堆满了笑容应声出去了。

    苏轼也并未推辞,他虽不常来这种风月场合,却也不是一次两次,自从发妻王弗离世而去后,再多的女人都填补不了内心情感的空洞。

    第八章西湖偶遇

    平日里都是王朝云坐在窗边发呆,今日却变成了小米,她拖着她那粉嫩的腮帮子望着窗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小米?你思春了?”王朝云走过去,小米都不知道,王朝云便说话打趣她。

    “朝云姑娘,您什么时候过来的?”小米才回过神来。

    王朝云走过去轻轻敲了下小米的额头,好奇地问:“你在发什么呆呢?”。

    “我在想,昨晚苏大人明明说是专程来找朝云姑娘您的,后来却找了香香姑娘,还……还……”小米感觉羞于出口,脸上绯红。

    不用她往下说,王朝云已经明白什么意思,心里有些许发凉,她冷笑一声后回答小米:“因为他是男人。”

    “小米不明白。”

    “小米,你还小,以后你就会明白,对男人来说,永远不会嫌女人多的,更何况,在这风月场合里的女人,对他们来说,根本就谈不上是女人,只是一个玩偶而已。”王朝云幽幽地说。

    “玩物?”

    “对,玩物,在这个时代,男尊女卑,只要是女人,地位就已经很低下了,何况是这烟花之地的女子。”说到此处,王朝云心中不禁更加的悲凉,苏轼即使是一代名人,却也终究只是个男人,本性而已。

    “姑娘只比我大一岁而已,竟知晓得如此之多。小米十分汗颜。”

    “小米,你放心,若是有着一日,我能离开这个地方,我定会把你也带出去。不会丢下你不管。”这是王朝云对小米的承诺。

    小米不知道是否真的会有这一天,不过,有王朝云的这一席话,她已经觉得自己很幸福了。

    “小米,今日天气甚好,我带你去游西湖怎么样?”王朝云想出去透透气,散散心。一个原本应该是陌生的男人,竟然搅得得她心绪有些乱。

    “好啊,好啊。我去给妈妈请示一声。”小米满心欢喜。

    “嗯,去吧。”。

    此时已到了深秋,虽是江南,西湖边上恐怕也有些风凉,王朝云换了身淡雅的衣裙,再披了个淡紫色的披风。

    王朝云与小米二人来到了西湖断桥上,这可是传说中白娘子与许仙定情的地方,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只是这西湖里却有多处的淤土与杂草,难怪苏轼过几年要治理西湖。不过古代还是挺好的,空气好,周边的风景也美,不像现代到处都是游客,到处是一片喧哗。王朝云沉醉在这西湖美景之中,一阵微风拂面而来,平静的湖面上扫起层层微波,也吹走了王朝云心中的点点愁云。

    “朝云姑娘?”

    正沉浸在美景之中的王朝云听见有人唤自己的名字,回头一看,竟然是苏轼。

    “苏大人,这么巧。”王朝云淡定而不失礼。

    “是啊,没想到如此巧合。昨日专门去找朝云姑娘没见着,今日却在这儿遇见了。”苏轼微笑着说。

    “不知苏大人专程找我,所谓何事?”王朝云故意加重了“专程”二字的音量。

    “朝云姑娘,我确实有话想对朝云姑娘说。”苏轼态度十分诚恳。

    “哦?大人只见了小女子一次而已,不知有何话想说?”

    苏轼见王朝云这个小大人的模样,不禁奄然失笑,调整了一下神色,正色道:“朝云姑娘,我见你才情过人,待在飘香院实在太可惜,再说那种地方,也不适合姑娘的性情。”

    “不知大人认为朝云应该待在怎样的地方才不可惜?”王朝云说完,静静地盯着苏轼,眼里没有任何的怯意,似乎洞晓一切。

    苏轼竟然有几分不自在,还没有哪个女子敢用这样的眼神看着自己,本想卖个关子再说,可王朝云根本不接他的招。他只好说出心中所想:“我想请姑娘当我的侍女,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王朝云朝苏轼行了个大礼说:“朝云荣幸之极,还望苏大人一身正气能洗去朝云满身的尘埃。”

    苏轼立刻扶起行礼的朝云说:“朝云姑娘在苏某心里,本就不染一丝凡尘。”

    “不过朝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王朝云想起了身边的小米。

    “姑娘请说,只要是我能办到的,自当尽力而为。”

    “我若要离开,也得带上小米一起走。”王朝云见苏轼脸上稍有难色,赶紧补充到:“朝云知晓苏大人一向清廉节俭,若有为难之处,还请苏大人拜托身边好友,只要是离开飘香院,去别家做丫环亦可。”

    “哈哈,没问题,包在我身上。”这个朝云还真是冰雪聪明,善解人意啊,苏轼心情十分舒畅,满口答应,“三日之后,苏某定会前来给朝云姑娘赎身,并允你二人落籍。你们可先行准备准备。”

    “是,朝云谢过苏大人。”朝云看了看愣在边上的小米,拉扯了一下她,小米才反应过来,跟着行了个大礼。

    拜别了苏轼过后,小米本是一路欢喜,可走着走着,却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脸愁容。

    “小米,你这是怎么了?”王朝云问小米。

    “能离开飘香院,我本是万分欢喜,可是,可是一想到要离开朝云姑娘,我很是不舍,我不想离开朝云姑娘。”小米说着竟是像要掉泪一般。

    王朝云拉过小米的小手,语重心长地说:“小米,能离开那种烟花之地,已是万幸。知足常乐,懂吗?”

    “嗯,我懂了。”小米乖巧地点着头,压下心中的不舍,跟在王朝云往回处走缓慢地走着。

    飘香院吴妈妈房里传出了一声惊呼:“什么?苏大人要给朝云赎身?”吴妈妈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半响没反应过来。

    “吴妈妈,话小的已带到,告辞!”来人正是苏轼手下一名小差,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可如何是好,吴妈妈完全傻在那里,这飘香院全是因为王朝云才有了今日的名气,对王朝云她也是花足了心思才培养出来的。这不是要断了她的财路吗?

    王朝云与小米二人刚踏进大门,丹丹便叫住了她:“朝云妹妹,你可算是回来了。妈妈唤你去她那里一趟,你快些去吧。

    “谢谢丹丹姐,我这就去。”王朝云边走边想,难不成苏轼动作这么快,已经差人给妈妈送信过来了?

    第九章离别前夕

    还在愣着的吴妈妈一看见王朝云从屋外进来,赶紧起身迎了过来,拉着王朝云就问:“朝云啊,妈妈这些年待你如何?”

    “妈妈不仅好心收留了朝云,还细心栽培,妈妈对朝云的恩情,朝云没齿难忘。”听见吴妈妈如此说,王朝云心中已然有数。

    “那你看这、这该让妈妈如何是好。苏大人过两日便要来为你赎身,恐怕是你已经应允了才会差人前来送信,这是要断了大伙的财路啊。”吴妈妈心情复杂,她也是个女人,自然理解一个风尘女子若是能有人为自己赎身是多大福分,她也是为王朝云感到欣喜的,只是,只是以后的生意恐怕就要一落千丈了。

    “妈妈先别着急,您放心,我走了,还有香香姐和众多的姐妹在。香香姐不禁人长得美,还机智灵敏,琴棋书画也都颇有造诣。客人们来这里无非是欣赏我独特的舞姿和不同寻常的音律风格,朝云一定会把自己所学全数教予香香姐,还有李游等乐师们都对我留下的曲谱都已经万分熟练。往后的生意就算不会比现在好,也断不会差到哪里去。”王朝云安抚着吴妈妈说到。

    “你真的愿意把你所学所悟的全然教给香香?”吴妈妈眼里燃起了希望之光。

    “妈妈,您的大恩大德,朝云无以为报,朝云只愿能多为妈妈尽点心。”王朝云如此说到。

    吴妈妈欣慰地笑了:“好好好,我这几日就给香香放假,让她跟着你好好学习。”

    香香得知王朝云愿意把自己的曲谱都教予她,心中十分感动,想到自己曾经那么排斥王朝云她也感到非常惭愧。如今王朝云就要离开这个烟花之地了,她心里极是羡慕又有些妒忌,还有些不舍。

    王朝云把所会的都教给了香香,并嘱咐她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尽可去问李游,对于李游对音乐方面的理解,王朝云还是十分的佩服,有他在,以后香香必定能学得有模有样。

    最后一个晚上了,旁晚时王朝云决定去跟李游先生告个辞。

    “李游先生。”王朝云对正在拿着竹笛练习新曲目的李游轻轻唤了一声。

    “是朝云姑娘,你怎么来了?”李游见到朝云,有些欣喜。

    “我是来跟李游先生辞别的,我明日就要离开飘香院了。”

    李游有些吃惊:“你要离开了?要去哪里?”

    “以后将会一生漂泊,不过,最先去的地方,会是通判大人家里。”王朝云对自己往后的一生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了解过几分,虽不知道是否历史跟书中记载的会有所差别,但是,苏轼一生的轨迹错不了。

    “通判大人?是苏大人?他要为你赎身吗?”李游问。

    “若是没有意外的话,确实如此。”王朝云淡然地回答。

    李游眼里瞬间的惊讶过后便是满满的祝福,像王朝云这般非凡的女子,离开这里是迟早的事,只是自己竟然也有些不舍。

    今夜可是王朝云在飘香院的最后一晚演出,客人是前所未有的多。秦诗诗竟然在梦中体会了一把开演唱会的感觉,她把自己从现代现实中所搬过去的节目全部演了一变,客人们给的打赏比平日多了好几倍。

    演出结束后,王朝云已是有些体力不支,毕竟还是个十二岁孩子的身体,小米赶紧扶她回房休息。

    刚进屋没一会儿,就听见有人敲门。

    小米问:“谁呀?不知朝云姑娘要歇息了吗?”

    “朝云姑娘,我们是天宝地宝。”

    “天宝地宝?小米开门。”王朝云知道这兄弟二人恐怕也是来跟自己辞行的。

    “朝云姑娘,当日吴道长嘱咐我们兄弟二人护你周全,待你找到有缘人,我们自当离去,明日苏大人来接你之时,也是该我们二人离去的时候了。”天宝如此对王朝云说。

    “天宝地宝,谢谢你们一直以为对我的照顾,不知我什么时候还能再见到吴道长,若是想要找他老人家,该去哪里找?”王朝云问到。

    “道长说了,他若要来何须寻,该见时自然会再见。还希望朝云姑娘以后好生照顾自己。”

    王朝云去取了些钱财给兄弟二人,天宝地宝谢过离开。小米则神色有些担忧,她问王朝云:“朝云姑娘,我明日真的也能跟您一起离开这里吗?”

    “小米,你放心,苏大人一定不会食言的。”王朝云给了小米一个微笑,“好了,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明早起来打扮漂亮些。”

    “是。”小米一半欢喜一半忧愁地走了。

    苏轼自然是个讲信用的人,翌日,刚过晌午,苏轼就来了。跟他一起来的,还有陈老爷。

    “来了来了来了。”小米一如既往的着急得如同一阵风转到了王朝云跟前,“苏大人他们来了。”

    “走,跟我去看看。”王朝云拉着小米往楼下走去。

    王朝云一看见陈老爷与苏轼一起前来,便微微笑了,定是苏轼说通了陈老爷来赎小米的,拉着小米走了过去。

    “朝云,小米,都准备好了吗?”苏轼也不客套了,直接叫了名字,从今日起就王朝云就该是他的侍女了。

    “都准备好了。”王朝云清脆地回答。

    “什么?小米也要走?”吴妈妈还不知道小米也要走,而王朝云竟然忘了这茬。

    “啊,苏大人是给朝云姑娘赎身,我呢,则是给小米姑娘赎身来的。”陈老爷接过话。

    苏轼从身上掏出一张交子,递给吴妈妈:“二百两银子,是朝云的赎金。”

    “什么?区区二百两,苏大人,这、这也太少了吧,朝云姑娘一晚上的赏钱都不止这点啊。”吴妈妈这次真的急了。

    苏轼刚要说什么,王朝云便接过了吴妈妈的话:“妈妈,这些年我的收入,我全数给您,分文不要。这样够不够我的赎金?”

    “这……”吴妈妈一时语塞,“可,可是妈妈真的舍不得你呀。”

    “妈妈,我也舍不得您跟众姐妹们,只是,我相信大家也都希望自己能有个好去处,请妈妈成全。”

    吴妈妈这才点了点头,她是真的舍不得王朝云离开。不仅仅是因为她能为飘香院带来生意,还因为王朝云确实讨人喜欢。

    第十章住入苏家

    陈老爷给小米交了一百贯赎金,对这吴妈妈是没什么意见,毕竟陈老爷也算是常客,每次打赏也都不少。

    就这样王朝云和小米就同苏轼他们一起离开了飘香院,刚走出没多远,就听见飘香院里传来了悠扬的笛声,接着便是乐师们在弹奏王朝云平日里喜欢的曲子,王朝云明白这是李游在给她送行,心里涌出一阵感动,有些温暖,也有些不舍。其实飘香院的妈妈和姐妹们心肠都不坏,都只是迫不得已才以此为生,相互之间毕竟还是有感情的,说走就走,自然有几分伤感。

    而苏轼听见音乐声传来,也明白了是乐师在给王朝云送行,嘴角不自觉地就往上扬,这小丫头还真是得人心啊,他有种直觉好像自己是捡了个宝贝。

    到了苏轼家里,王朝云才发现原来传说中苏轼清廉节俭是真的,家里的摆设都很普通,大概跟他常年漂泊不定不关,经常没贬官发放,也许也就无心布置家具。

    当然,传说中苏轼妻妾成群竟然也是真的,他现在除了现任夫人王闰之以外,还有两个小妾。每个夫人都有一个丫鬟,而专门伺候苏轼的侍女之前因为到了出嫁的年龄,闰之夫人给她寻觅了个好人家给嫁出去了,所以苏轼就借机把王朝云给招了回去。

    对此,闰之夫人并没什么意见,在她眼里,王朝云不过就是个孩子嘛,看着乖巧灵动,也有几分喜欢,反正苏轼身边也得有人伺候,还省得她再去寻觅。

    晚膳过后,苏轼对王朝云说:“朝云,替我研墨去,我要写字。”

    “是。”王朝云恭敬地回答。

    走进苏轼的书房,王朝云才明白什么叫书房,就跟现代的小书店一样,不仅是种类繁多,各种书还归好了类,可惜都是繁体,她王朝云吟诗作画,歌舞琴棋都会,唯一就是不会写也不会读繁体字。当然,有些跟简体字相近她还是认识的。

    不过研墨她还是会的,在家里没出事之前,她还是会常常给父亲研墨。

    “先生是要作诗还是写词?”王朝云一边研墨一边问苏轼。

    苏轼提起笔来,笑了笑回答:“我要把当日在西湖边见到你时作的词写下来。”

    于是,一首将会流传千年的佳作就这样跃然纸上。无论是梦里北宋的王朝云还是现实生活在现在的秦诗诗,都对书法没有研究,王朝云只觉得眼前的字如其人,横轻竖重的字体中透着坚韧与洒脱。

    不过,王朝云却发现了一个苏轼不寻常的地方,她不禁开口问苏轼:“先生,为何您拿笔的手法跟别人不太一样。”王朝云虽不会写毛笔字,可她却是见过别人写的,苏轼拿笔的方式竟然跟现代人拿钢笔的手法有些相似。

    “哈哈,我书造意本无法,这不仅仅是指我的字体,一切要自然才好。”苏轼说完又开始念起刚写下的词来:“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苏轼声情并茂的朗读完了后又是爽朗地一笑,他心情现在是十分的好,连外面的闰之夫人都有些奇怪,先生今日心情怎会这般的好?自从被贬来杭州,已经三年了,还很难得听到先生如此愉悦的笑声。

    “不知先生可否愿意教朝云写字?”王朝云问苏轼。

    “咦,我只道朝云是神童,原来神童竟然不会写字?”苏轼知道王朝云不会写字,就更乐了。

    “先生取笑我。”王朝云的小脸蛋飘上两朵红云。

    “好好好,你过来,我教你写。”

    王朝云这才走了过去,苏轼教她握笔时说:“一般人呢都是这么握笔的,你若是不习惯,也可换你习惯的方式,不必太刻意。”

    “好。我习惯的就是这样。”王朝云习惯的当然是现实握钢笔的手法。

    “哦,竟然跟我很像啊,不愧是我的徒弟。”苏轼又打趣王朝云。

    能跟着一代书法大家学写字,王朝云自然是十分的认真,而一旁的苏轼心里却是思绪良多。他不明白这个小丫头,为何悟性会如此之高,难不成真是神童?

    这还只是个没发育完全的小丫头,苏轼肯定自己不会对她有任何情欲,却不知为何,就是喜欢跟这个丫头呆在一起。而且这个丫头身上还有一股奇香,尤其是刚才靠近她的时候,苏轼竟然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苏轼经历过的女人也不少,各种胭脂水粉的味道,他都是熟知一二的,可是,王朝云身上的奇香,他肯定自己绝对没有在别处闻到过,这应该是体香才对。只是这香味也太特别了,只是闻一闻,烦恼就已经飞走了。

    苏轼不禁想到自己在十二年前经过神女峰时,远远看见神女峰如同见到仙子的绰约风姿,当时的心境亦如同此时。难不成朝云是神女送给自己的礼物?想想又觉得自己有些痴傻,便又自嘲地笑了笑。

    一连几日下来,王朝云已经渐渐熟悉了在苏轼家里的生活,闰之夫人还是挺温和讲理的,也不会无故训斥下人。另外两外夫人,王朝云脸面都很少见着,这时期男尊女卑还是很严重的,夫人们也并不像影视剧里面演的那么爱抛头露面,基本都是足不出户,即使有事外出,也会请示先生或者夫人。

    而王朝云主要是在书房以及苏轼平日里外出时跟在身边伺候,内房的事自有夫人们打理,或者是夫人的丫鬟们打理。

    一日晚膳过后,苏轼面色凝重地召集大家出来集合,说是有话要讲。

    人都到齐后,苏轼开口对大家说:“今日得到朝廷诏令,下个月我将会前去密州上任密州知州。特告知大家,密州遭遇大旱,又遇蝗虫灾害,今年是颗粒无收,如今正在闹饥荒,此番前去,必定会吃苦受难。我也不忍心让大家跟我前去受苦,若是不愿一起前往的,明日起可到夫人这里来请辞。当然,其中也包括小夏和小秋二位夫人,一视同仁。”

    果然从第二天开始就陆续有丫鬟仆人到闰之夫人那里请辞,连小秋夫人都称家中母亲病重,哭泣着给闰之夫人请了长假。

    原来历史传言说苏轼每离开一个地方就会遣散妻妾竟然是这样得来的,最后一同离开的,只有闰之和小夏两位夫人、苏轼的||乳|母任彩莲、两名丫鬟,还有三位公子和苏轼的几个随从,当然,还有王朝云。

    第十一章密州上任

    此时已是秋末初冬,虽是阳光明媚,秋风吹来,还是有些冰凉入骨。

    苏轼以及众家眷们正往城门口赶去,大家此刻的心情都是十分复杂,苏轼由杭州通判调往密州任知州,在官职上说起来是升了一级,可是,密州如今却是天灾不断、盗贼四起,明显就个烂摊子,也不知道此番前去到底是福是祸。

    王朝云和苏轼坐在马车前头,眼看就要出城门了。

    “朝云姑娘,朝云姑娘。”王朝云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在远远的呼唤着自己,王朝云回头一看,竟然是小米和陈老爷,骑着快马在后面赶了过来。

    “子瞻啊,我来送送你。”陈老爷洪亮的声音也随之传来。

    马车停下,王朝云和苏轼相继跳下马车。而陈老爷的快马也正好赶到,却见小米背着包裹,麻利地下马后朝王朝云飞快地跑了过来。

    “朝云姑娘,我要跟您一同前去密州,请您不要丢下我。”小米又转身给苏轼行了个大礼,“苏大人,请您允许我跟朝云姑娘一同前去。我会同朝云姑娘一起好生伺候大人和夫人们。”

    “哎呀,这陈大人都允许了,我还能说什么呢?正好老夫人的贴身丫鬟走了,以后你就伺候老夫人,快起来上路吧。”苏轼满口答应了,他如今待||乳|母如亲母一般,带上小米正好,小米机灵懂事,定能伺候好||乳|母。

    “子瞻,一路走好啊!”陈老爷对苏轼说。

    “谢谢陈老爷前来相送,就此别过了,有缘再会。”苏轼说完先上了马车,再把王朝云和小米二人拉了去。

    待走出城门,王朝云才想起来问小米:“小米,你是怎么说通陈老爷的?他居然还会亲自送你过来。”

    “这都得全靠朝云姑娘你呀。”

    “什么?靠我?”王朝云一头雾水。

    “对啊,因为我在飘香院临走的时候,抄了朝云姑娘你写的曲谱,得知您要跟苏大人一起离开后,我就跟陈老爷说,若是他同意我跟您一同前去,我就把曲谱送给他家的乐师们。这样他就不用非得到飘香院才能听见如此美妙的音乐,他一听就高兴地答应我了。”

    “小米,你不愧是跟我混的,表现不错。”王朝云为这个小丫头的机灵感到很欣慰。

    一旁的苏轼听到后脸上又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这两个小丫头,还都挺有趣啊?br/>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