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是蒙特先生?我地主人请你到屋子里面谈话。”前后不到十分钟,一名管家模样的人便急急地从住宅中走了出来,让保安打开大门,走到车子边上向奔驰轿车里说到。
“这位就是蒙特先生。”牛仔麻利地打开奔驰轿车后座的车门,坐在蒙特另一边的戏子先下车,在牛仔和戏子的掩护下,蒙特随后才下车,牛仔向那名管家模样的人指了指说到。
“蒙特先生请随我走。”管家礼貌地向蒙特作了个请的动作,然后就在前面带路。蒙特三人也没说什么,大步地走进了前庭的花园。
当蒙特走进住宅的时候,发现这所住宅装修得十分华丽甚至有些奢侈,这与这所住宅的外表有些出入,不过蒙特也不觉得奇怪,如果这是一座希特勒用来退休隐居的住宅,这完全可以理解。
在进入住宅后,经过大厅走过一段回廊后,来到了后花园。蒙特眼前不由一亮,在后花园中,一名相貌英俊而沉稳的金发中年男子和一名同样是金发披肩的贵妇人正同一名小男孩在院子中嬉戏,这完全就是一个和睦幸福家庭的写照。
蒙特一眼便认出了那名贵妇人,她的相貌同看了不知多少遍的爱娃的相片一模一样,甚至真人比相片还要漂亮,还要风情万种。再看那名小男孩,他同一名普通的日尔曼小男孩没有什么区别,在花园中跑来跳去的,玩得很是高兴。
“你到底是谁?”“你到底是谁?”当蒙特的目光射向那么金发中年男子时,对方也同时看向了他,两人几乎是同时冲口而出,大声询问对方。
当蒙特看向对方的时候,脑内的灵魂急剧地转动起来,双眼的瞳孔现出了淡淡的红色,而对方的眼睛也在这时呈现出了同样的“恶魔”双瞳,两人的脑电波通过心灵之窗猛烈地碰撞在一起。
“哈哈哈,我还以为在这个世界上我是孤独的,没想到还有一个同路人!”蒙特脑内的灵魂快速地旋转起来,想在精神上压过对方,可是却打了个平手,这个过程十分短暂。仅仅是几秒的时间,蒙特马上就意识到对方同自己一样,不是属于这个世界地,估计也是一个穿越者。
“哈哈哈,难怪,难怪!”金发中年男子也在呆了几秒后恢复了过来,也仰天大笑了起来,“你就是号称恶魔的蒙特将军吧。你的话只对了一半。”
“此话怎讲?”蒙特勉强收起了自己的笑意,向对方求证。
“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我们的同路人。”金发中年男子眼中的神情忽然变得十分复杂,指了指蒙特后说。“看来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我一心想颠覆这个世界,却偏偏有你们来纠正这个世界。”
“看来我们需要单独详谈一下。”这时的蒙特已经没有了刚才那种迫切要抓捕希特勒地念头,“相信你比我要知道得更多一些。“你想我告诉你些什么?你又能拿些什么同我交换呢?”金发中年男子向爱娃低声说了几句。又向后花园中他的手下挥了挥手。示意他们离开,才又对蒙特说到。
“首先我要确定,你到底是不是希特勒?”蒙特也命令牛仔和戏子两人离开后花园,然后说话的语气一变,向金发中年男子提出要求,“如果你不介意地话,我希望验证一下你的身份。”戏子是个化妆的专家高手,对于整容技术也十分在行,蒙特原本就想让戏子检查一下目标人物。
“这有必要吗?希特勒只不过是我一手创造出来的人物。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现在这个样子。”金发中年男子轻蔑地笑了笑,反问到:“就好像你真地是蒙特吗,我想我也没必要去验证了。”
“我相信你地话,也难怪希特勒能从一个潦倒的流浪汉、退伍下士,一跃成为掌控德国颠覆世界的人。”在察觉出对方的真实身份后。蒙特这时对于是否能抓住真正的希特勒已经失去了兴趣。
“对于我们这种人。要在这个世界创造出一些奇迹,要比别人容易得多。蒙特先生你也是创造了一系列奇迹的人。”金发中年男子开朗地笑了笑。对于蒙特的说话不置是否。
“只要你能告诉我你所知道的一些事情,我想我们不应该是敌人而应该是朋友。”蒙特也改变了自己的说话方式,“毕竟纳粹德国已经倒台了,我相信你也需要我地帮助。”
“不能不说,你的手很长,竟然能够找到这里来,但是你就以为我没有自保的能力吗?”金发中年男子对着蒙特又笑了笑,“在我的眼中整个纳粹德国只不过是我的工具,如果不是它倒台得太快,或许我就能够完成回到我原来世界地愿望。”金发中年男子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取出一个类似手机一样地东西,在其中一个按钮上一按,一团光芒从他握着手机的手里刹那间射了出来,护住了他地全身。
“能量罩!”蒙特在看见这团护住金发中年男子的光芒后,不由得惊呼起来。在这个时代这个世界里,别人或许认不出这是什么,蒙特脑内的灵魂可是认得的。
“看来你也是来自高科技时代的人,这我就不需要浪费太多的时间来解答你的问题了。”金发中年男子在那个类似手机的按钮上又按了下后,能量罩就消失了,“要我成为朋友同你合作的条件很简单,保障以后不马蚤扰我的家人及为我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
“你的条件并不过分,不过我相信你的这些科技还不成熟,不然德国也不至于战败。”直到这时,蒙特才明白,为什么德国在二战时期的新科技层出不穷的原因,“现在我们可以坐下来好好商讨一下利益分配的问题,回到原来世界的计划必须算上我的一份。”
第一卷第三百四十一章日本在颤抖
“既然我们有同一个目的,那我们就有了合作的基础。”金发中年男子听了蒙特的说话后,表现得有些谨慎,“这样一来我们就必须协商一下,甚至达成一些协议。”显然这个金发中年男子不是个夸夸其谈的人,一切从实际出发。
“你认为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详细协商吗?毕竟我对你的了解还不够。”蒙特在确认了对方的身份后,又有了新的打算,“今天的事情看来只能这么算了,以后我们再联系。”蒙特耸了耸肩膀,在外面围着这个住宅看的眼睛不下百双,当然不能在这时谈些具体的事情。
“随你喜欢,反正现时我还不缺钱化。”金发中年男子也并没有表现得太热情,早在德国战败之前,他就把一大批的纳粹德国的黄金储备及多年来搜刮的欧洲艺术品转移走了,只要蒙特不在这时继续抓捕他,他自然就是逍遥自在的。
“你刚才说,我们还有一个同路人?那是谁?”蒙特也没再说什么,刚想转身离去,又想起了些什么,再次转过身来对金发中年男子询问到:“如果你能直接告诉我,也省了我去调查研究。”
“告诉你也无妨,相信你也知道这个人,他是苏联的战斗英雄,我也是在前几天逃离柏林时遇见他的。”金发中年男子有点无奈地笑了笑,“他的名字叫波波夫伊曼洛维奇,我碰到他的时候他的军衔是少将,代号幽灵,如果不是这个人在为苏联打仗,相信我的纳粹军队在几年前就已经开进莫斯科了。”中年男子在说到另一个穿越者时,不禁牙齿咬得格格响。
“波波夫伊曼洛维奇。原来是他。”蒙特虽然没去过苏德战场。但是他手下的特工人员对苏联的情报收集可不少,对于如此有名地苏联英雄当然是知道地:“难怪他能一个人守在德军坦克可以看见克里姆林宫的路上,凭一人之力击毁了十多辆德军坦克及装甲车辆,而又能在斯大林格勒的废墟中让德军寸步难行,在库尔斯克大会战中击败了德军的坦克王牌之师。”苏联人对于战斗英雄是大张旗鼓地宣传的。蒙特对于这么突出地战斗英雄还是有一些印象的。
“嘿嘿,你也太夸奖他了吧,他充其量只不过是个大兵。同我和你在这个世界的身份相比还相差太远。”金发中年男子对蒙特这样评价这个人,面上的神色有点不高兴。
“不要看不起人。以后地事情谁知道呢。”蒙特笑了笑。不再多说什么,挥了挥手就离开住宅地后花园,金发中年男子也只是礼貌地陪蒙特走过回廊,到达大厅。
“传我命令,目标错误,所有人员马上撤离。”在离开住宅,坐上奔驰轿车后,蒙特也没有向手下多解释,示意刀子开车离开。并向老狼下达了全体人员撤退的命令。
虽然以老狼为首的一批高层特工,对于蒙特如此下令撤退,多有不满意,但是蒙特不说他们也不敢询问其中的原因,千里迢迢来瑞士的抓捕行动最后不了了之。
当蒙特回到伦敦泰晤士河畔的农场时。已经是5月11日了。英国伦敦人民举行的庆祝战争胜利的大游行及狂欢活动己经接近尾声。整个欧洲都沉醉在战争的胜利之中。
瑞士方面地行动虽然被蒙特下令中止了,不过西班牙方面的行动却被贯彻执行了。美军的特战队人员。对那名逃往西班牙寻求西班牙独裁者弗朗哥庇护的希特勒实施了抓捕行动。西班牙人在二战中得了不少希特勒的好处,弗朗哥派了不少士兵来保护这个希特勒。美军地特战队在空降后突袭了情报指出地地点后,成功抓住了这名希特勒,不过却在撤退时遭到了西班牙军队的围攻,一时难以撤离西班牙。
蒙特回到伦敦后,在得知西班牙方面地行动情况后,立即向美军华盛顿五角大楼的米竭尔将军发出知会,要求美国军部出面向西班牙政府施加压力,利用政治手段解决这件事情。美国政府和西班牙政府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达成一个双方政府都有利的协议,那名希特勒依旧留在西班牙境内,不过却是由美军的人员对其进行软禁。
而蒙特这时,已经对抓捕希特勒的事情失去了兴趣,因为他己经确信,那些满世界跑的希特勒,都只不过是替身。在安排了一些相关的工作后,蒙特就决定启程返回太平洋战场,德国已经无条件投降了,那么让日本也无条件投降,是眼下首要的事情。
德国的战败投降欧洲战争的结束让还在太平洋战场上战斗的人们得到了巨大的鼓舞,当蒙特坐着b-29战略轰炸机再次回到关岛上的美军航空基地时,明显地感觉到了美军的士气高涨,为了让太平洋战争也早日结束,每个官兵都比以往更积极地工作。而蒙特也在重新回到战略空军总司令的岗位上后,对美军第20航空军及第21航空军进行了一番全面的巡视及组织训练考核后,在45年6月初再次下达了战略轰炸日本本土全境的命令。
美国战略空军,在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整及训练,再加上对前一段时间空袭日本四大城市的经验总结,在补充了足够的飞机及弹药后,战斗力更上一个台阶。美第20航空军的所有b-29战略轰炸机也完成了从中国成都及缅甸境内转场到硫黄岛美军新航空基地的部署,这样一来加上部署在关岛、塞班岛及提尼安岛上的美第21航空军的飞机数量,b-29战略轰炸机首次超过一千架次,而用于护航的各种重型战斗机也由于欧洲战争的结束,部分重型战斗机被调往太平洋战场继续参战,专门用于为战略轰炸机护航的重型战斗机数量也突破了两千架。
鉴于整个战略态势的转变,以蒙特为首的美战略空军司令部重新制定了战略轰炸日本的方案,其中最大的改变是,除了把日本的大城市作为攻击的目标外,也开始把日本的一些中小城市也纳入到打击的范围之中,也就是说,要把战火蔓延到整个日本。蒙特正在一步步实现当初他那要把红色的交叉划满日本地图的构想。
战争之道往往就是此长彼消,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兵力猛增,甚至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已经作好了登陆日本本土的准备,并加紧了对整个冲绳岛的扫荡清理攻势。而日本方面,由于美战略空军在这一个月来,大举实施空中布雷封锁海上航线的军事行动,日本通往东南亚及通往朝鲜半岛的主要航线及日本沿岸的主要水道被布满了水雷,大型船只根本不能通过,只有那些机动小舢板及人力小船可以通过。日本是一个缺乏资源及粮食的国家,被全面封锁了一个多月后,国内各地开始出现了饥荒,而日军的战争机器在缺乏燃料的情况下,尤其是飞机大多数成为了摆设,和废铁无异。这一个多月来,美军的第58特混舰队在斯普鲁恩斯将军的带领下,多次对日本本土的机场实施突击轰炸,美军在6月初的时候已经基本掌握了日本沿岸的制空权。
种种情况都表明,美军在6月初再次实施战略大轰炸极为有利。6月11日傍晚,美军战略空军首次实施了针对日本本土的千机战略大轰炸,超过一千架的b-29战略轰炸机分别从硫黄岛、塞班岛及提尼安岛上起飞,飞向日本的九州岛方向。美军的重型战斗机也首次从硫黄岛上的美军航空基地起飞为战略轰炸机群提供全程护航,虽然只是出动了不足三百架,不过这却具有重大的意义,有战斗机全程护航,这就意味着美军的战略轰炸机可以飞到更低的空中高度实施更准确的投弹轰炸。
这次千机大轰炸的目标主要有九州岛上的福冈、佐世保、佐贺、八代、鹿儿岛为目标。这些都是日本九州岛上的主要城市及港口,众所周知日本九州岛是通往东南亚及朝鲜半岛的主要出发点,美军出动上千架战略轰炸机对九州岛实施密集轰炸,其战略意图就算是一个普通人也能够看出。
在新一轮的对日本的战略大轰炸中,美军的空中优势显露无遗,整个对九州岛的轰炸行动中,美军只是付出了不到十架b29战略轰炸机的代价,就在一夜之间,让几乎整个九州岛的所有大中城市及主要港口陷入了火海之中。为了沉重打击日本人民的士气,美战略空军不仅攻击日军的军事目标甚至还故意攻击民用的目标,遭到轰炸的城市,其市区的破坏率均超过50以上。日本人民死伤无数,一夜之间日本在战略大轰炸中的死伤人数又直线上升了超过三十万人,近一百五十万人无家可归。
第一卷第三百四十二章沙漠深处的蘑菇云(一)
美国战略空军在蒙特的指挥下,严格执行了既定的环绕日本本土进行战略大轰炸的计划,在六月初至七月初短短一个月内,超过了二十多座日本的城市遭到了毁灭性的攻击。日本的军民死伤数字突破了百万大关,一个个城市变为废墟,这对于日本来说是极其沉重的打击,日本的国力一落千丈,日本国也处于崩溃的边缘,整个日本都出现了大饥荒现象。
由于欧洲战争已经结束,仍处于战争漩涡中的亚洲就成了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盟国中以英国及法国为首的美国盟友,开始认为美国这样轰炸日本十分不人道,要求美军停止狂轰滥炸的呼声越来越多。
但是美军中的高级将领却不同意盟友的说法,美军在攻占日本冲绳岛时遭到了比攻占硫黄岛时更猛烈的抵抗,美军在付出了阵亡7600人,伤3万余人,26艘舰只被击沉,360艘被击伤的沉重代价后,才于6月21日宣布攻占了冲绳岛,而日军只是死亡15万人,被俘7400人,这样的双方死伤比例是美军极不愿意看到的,也让美军的高层意识到,在日本全民皆兵的抵抗下,一但需要登陆攻占日本本土,乐观估计美军也需要付出超过30万人伤亡的代价,这一数字将远远超过美军在欧洲战场上伤亡数字的总和。而这时由于罗斯福逝世,副总统杜鲁门刚继任美国总统,基于政治上稳定过渡的要求,也不希望见到美军再出现重大伤亡。
于是美国军方高层将领,对于蒙特通过战略大轰炸打败日本,而不需要登陆日本本土作战的计划,放到了所有计划中的首位。表面上没有鼓吹,实际上却是战争机器向战略空军倾斜,b-29战略轰炸机的产量一加再加,让美军战略大轰炸日本的进度更快,实施得更彻底。而随着大批在欧洲战场上参与过战略大轰炸德国地有经验的轰炸机飞行员改飞b-29战略轰炸机,并调往太平洋战场参战后,美战略空军已经具备了每天轮番出击同时轰炸五个日军城市的打击力量,让原本轰炸几天休息几天的打击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根本不需要登陆日本本土作战,只要我的大鸟再连续轰炸日本3个月。就能将整个日本从地图上抹去。”6月25日晚上,在尼米兹上将主持的太平洋战区联席会议上,美军海陆空各级将领汇聚一堂,研究对日本本土实施登陆作战的“奥林匹克行动”计划和“王冠行动”计划,在会议上蒙特作为战略空军总司令极力反对这两项登陆作战计划,认为这完全没有必要。
“蒙特将军,我对于战略空军所取得的战果感到骄傲,同时对于你刚才地说法也同样认同。”尼米兹上将对于自从蒙特指挥战略空军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当然是大加赞赏,并指出正是由于蒙特的出色指挥,让美军打败日本的时间最少提前了半年。从中路进攻日本的美军太平洋舰队已经把从菲律宾方向进攻日本由麦克阿瑟将军指挥的美国陆军远远抛在了身后。“不过我们总不能真的把日本从地图上抹去。由于日本迟迟不肯投降,站在政治的角度上,还是必须对日本本土进行一次或者两次登陆作战行动,以此最后逼迫日本投降。”
“或许还有第三种办法逼迫日本投降。”这个关于部署登陆日本本土行动的联席会议进行了两个多少时,蒙特并没有在会议上继续同尼米兹上将争论,而是改为私底下的交谈。
“你说地是使用原子弹吧?”尼米兹作为太平洋舰队总司令,是太平洋战区关岛上除了蒙特外另一个知道有关原子弹事情的将领。
“正是原子弹。”蒙特点了点头。向尼米兹上将继续说到:“我已经在昨天正式收到了原子能军政委员会发来的知会,我将于下月中旬代表战略空军回美国,对在新墨西哥洲沙漠上进行的核弹爆炸试验进行监察,如果核弹爆炸成功,我们就能够用核弹震慑日本,逼其早日无条件投降。”
“那些科学家们都说核弹如何如何厉害,希望不是吹嘘的。”作为太平洋舰队的舵手,尼米兹上将称得上是个实打实干的人,“试验成功与否还在未知之数,有了事实证据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吧。”
“试验地全过程都将会有实况拍摄。要是试验成功上将你会看到相关的记录片的。”人类的科学技术总是推陈出新的,尤其是踏入了1900年后,由于世界性的战争一次接着一次,间接也大力促进了人类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事实胜于雄辩,蒙特也没有就这个问题同尼米兹上将继续讨论。
在尼米兹上将主持的联席会议结束后,美军对登陆日本本土作出了必要的准备,不过这并不代表美军放弃战略轰炸日本本土,相反美军的b-29战略轰炸机更加频繁地出现在日本地领空。对一切日军的军事目标及重要的民用目标进行了拉网式的轰炸,让日本军民吃足了苦头。当初蒙特所提出的焦土战、饥饿战这时变成了现实。
作为美战略空军总司令。蒙特只有制定好战略战术计划,让部属去执行就可以了。在接到原子能军政委员会发来的知会后,蒙特立即把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了有关原子弹方面上的工作。如何组织核弹爆炸试验,自然有一班专门的人员,蒙特也只是个旁观者而已。不过光有原子弹还不能构成战斗力。还需要有专门使用它的人员及战斗载具。这方面地事情则是由战略空军来负责。
早在蒙特就任战略空军总司令之初,就根据总统的指示任命了自己的得力老部下保罗蒂贝茨上校。担任专门负责投掷原子弹作战任务的“509”特勤小组组长。这支全人类首支核弹打击力量被安排在美国犹他州多奥维航空基地,这个特勤小组已经进行实战训练超过3个多月。
在得知美国将要试爆核弹的确切消息后,蒙特也随即下令“509”特勤小组从美国后方调往太平洋战场,一个星期后保罗蒂贝茨上校及他地队员便驾驶着经过专门改装地b-29战略轰炸机,从美国犹他州多奥维航空基地转场到达提尼安航空基地。
蒙特在返回美国监察核爆试验前,专门巡视并观看了“509”特勤小组的飞行投弹演练。“509”特勤小组在保罗蒂贝茨上校地指挥下,十架b-2战略轰炸机分两批,分别使用木头制造的假核弹,在蒙特所在的观看台前分别演练了一次投掷核弹时专门的飞行动作。(战略轰炸机投核弹的飞行动作不同于投普通炸弹时的飞行动作。会在后文再详细写。)
蒙特对于“509”特勤小组的训练情况表示满意,训练3个多月能够达到投弹误差在100米左右,这是小组全体机组人员的努力。视察完后蒙特还要求“509”特勤小组的人员及飞机尽快适应太平洋地区上的气候条件,以早日具备投入实战的能力。
45年7月3日,蒙特登上了自己身为第58特混舰队司令时的座舰“巴尔的摩”号重巡洋舰,指挥一支执行特别任务的舰队启程返回美国西岸,这支舰队除了“巴尔的摩”号重巡洋舰外,还有斯普鲁恩斯上将的旗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和另外5艘驱逐舰。这两艘重巡洋舰的特殊使命就是一但美国核爆试验成功后,用来运载原子弹到太平洋战场。使用这两艘巡洋舰来运载原子弹,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这支执行特殊使命的舰队静静地从关岛出发,经过5天的航行,又悄悄地到达了旧金山市美军港口。达到了旧金山后,蒙特休息了半天后就坐上飞机,飞往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位于阿拉莫戈多附近的“曼哈顿工程”科研小组所在地。
“曼哈顿工程”是美国原子能研究小组的代号,在美国物理科学家奥本海默的领导下从事原子弹的研究,这一项绝密的研究计划,除了美国总统外只有少数几个相关人员才知道具体的情况,一直处于独立运作之中,就连那些有份参与研究的科研人员也不知道他们研究的是什么。
当蒙特乘坐的飞机降落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深处的阿拉莫戈多时,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小型的工业城市之中,由于研究的设施及建筑一再扩建,科研人员也一再增加,这个地方已经不能说是研究中心了,而成了一座科研城市。
“蒙特将军,很高兴能够再次见到你。”下了飞机后,在候机室的大厅中,几名工作人员打扮的人迎了上来,其中走在最前面的一名工作人员热情地向蒙特打招呼。
“见到你很高兴,奥本海默博士。”蒙特仔细地看清楚前来迎接自己的人,发现竟然是“曼哈顿工程”的领导者美国物理科学家奥本海默,连忙向对方敬礼回应。早在蒙特创建“恶魔”特别行动组时,奥本海默曾经为执行破坏德国重水工厂的“枪手”小组上过几堂课,蒙特同奥本海默及爱因斯坦等几名科学巨匠就是在那时认识的。因为蒙特现在是原子弹军政委员会成员中代表军方的两人之一,所以奥本海默亲自前来接机。
第一卷第三百四十三章沙漠深处的蘑菇云(二)
“蒙特将军你来的很真是早啊。”奥本海默博士也礼貌向蒙特表示了热情,向蒙特介绍了几个前来迎接的“曼哈顿工程”的几个主管。
“时间宝贵,我们不要浪费,还是先看看核爆试验的部署情况。”蒙特同迎接他的几个人一一打了个招呼,几个“曼哈顿工程”的负责人都来迎接蒙特,这可是很高规格的,作为原子弹军政委员会成员中代表军方的两人之一,蒙特的手上有罗斯福总统的密令,负责监察这次核爆试验的任务。具体监察的任务虽然有下面的专业人员来进行,但是蒙特比其他的高级将领早到了几天,当然就是要全面了解这次核爆的准备情况。
科学家大都是实干份子,也不喜欢搞什么排场,再加上蒙特也没有什么架子,官场上的场面话说了几句后大家就登上了汽车,由军用机场向“曼哈顿工程”的工业城驶去。
“曼哈顿工程”的工业城是一座建立在沙漠深处的,由许多实验建筑及配套设施所构成的小型城市,为了建设这个核弹研制试验的基地,美国在这几年间投入了巨额的资金,这个数字在五十亿美金以上,这绝对称得上是天文数字。整个工业城都处于严密的保护之中,尤其是核弹试爆的日子临近,工业城内外都实施了戒严,沿路都可以看见荷枪实弹的军警在戒备。
“能在沙漠中建成这样的工业城可以称得上是奇迹。”蒙特坐在福特轿车中,透过车窗的玻璃沿途观看了这个工业城地景色及建筑,对此是赞不绝口。
“相信几天之后。这里将会诞生另一个奇迹。”和蒙特同乘一车的奥本海默博士作为整个“曼哈顿工程”的负责人,听到蒙特这样的称赞也是面上有光,得意地向蒙特介绍沿路的建筑物。
车队直接开到了这次核爆试验的指挥中心大楼,一行人下车后,蒙特在奥本海默博士的陪同下巡视了一遍指挥中心的主要建筑物,并听取了关于核爆试验的准备工作地一些情况。
“由于估计核爆炸时的威力巨大,这里距离核爆炸的地点很远。”在蒙特参观指挥中心的指挥大厅时,蒙特见到了众多的通信工具,这个时代还没有电子屏幕之类的视频即时观察手段。大多数是通过有线电话及无线电来进行,奥本海默博士向蒙特说到:“这里是核爆试验时发号施令地地方,真正的观测站在工业城之外的沙漠中。无论是指挥中心还是各处的观测站的人员都已经就位,并进行了一下必要的演练。”
“比起指挥中心来,我更关心观测站地情况。”蒙特看见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大多数都在忙碌中,也无意防碍工作人员工作。大致了解了指挥中心的工作流程后就向奥本海默博士提议去核爆试验的一线地段去看看。
“先不用这么急,蒙特将军请先随我到会议室去。”奥本海默博士没想到蒙特这么快就提出要视察一线地域的要求,“在会议室中将会详细地向将军汇报核爆试验准备地情况。”
官场上从程序还是需要地,虽然蒙特不想把时间浪费在会议室中,但名义上的美军军方最高代表米竭尔将军是不会提前到来的,蒙特这个核爆试验军方二号代表人物就成了“曼哈顿工程”负责人的汇报对象。唯有点头同意到会议室听取汇报。
足足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蒙特在会议室中听取了包括奥本海默博士及工业城驻军部队及参加核爆试验的部队指挥官地准备工作报告,大致了解了整个核爆试验地流程,知道了各个步骤的顺序。
“具体地情况还是由奥本海默博士你来指挥。”在来“曼哈顿工程”工业城的途中,蒙特也是恶补了一些核物理的相关知识。但是具体怎样进行试验自然还是要交给专家来处理。“我来这里的任务是监察工作的全过程,在听了刚才大家的汇报后,我认为监测核爆炸后的手段还不够完备。”
“该有的监测手段我们都用上了,将军你能提出需要具体补充那方面吗?”奥本海默博士对于蒙特肯定他的工作很是高兴,听到蒙特的说法后就追问。
“我认为应该多建立几个拍摄的监测点。”会议室中挂了一张核爆试验的地形图,上面标满了各中文字符号。分别代表各种布置在核爆范围内外的事物。不过代表拍摄点的却并不多,蒙特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核爆炸时会产生极强的光。不利于拍摄监测,所以部署的拍摄点并不多。”核爆炸时首先需要监测的是各种科学数据,站在科学家的角度奥本海默博士对蒙特的提议有些异议。
“核爆试验具有战略意义,我们必须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所发生的一切,必须全方位全时段地记录核爆炸试验的前、中、后的情况,不仅要拍照片还要从多个角度拍成记录片,说不定以后能够能够用上。”蒙特是站在军事上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因此对监测的侧重点自然同科学家有所不同。
在蒙特的提议下,核爆试验的前几天又增加了十多处拍摄点的布置,以核爆点为圆心多个距离上多个方位部署了摄影机及拍摄人员,甚至还部署了核爆炸前起飞多架飞机进行远距离的空中拍摄。这使得事后得到了大量的核爆炸的珍贵图片及记录片。
在接下来的几天,蒙特走遍了主要的观测点,虽然对具体的工作蒙特不能提出什么意见,但是却起到了督促及协调的作用。
几天时间转眼便过,在核弹试爆前一天,美国的总参谋长米竭尔将军亲自到达了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沙漠的曼哈顿工程”所在地,担负起了这次核爆炸的最高指挥官,除此之外还有美军军部的几个实权人物。
1945年7月日,人类的第一枚核弹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的沙漠深处被引爆了。
“呵呵,这真是一场难得一见的大片。”蒙特和美军军部的几位将军一起,在一个远距离的观察点上,带着一个黑得发亮的特制墨镜,亲眼目睹了核爆炸时的壮观情景。随着猛烈的光芒闪起,核弹爆炸那无比的威力便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摧毁了一切放置在爆炸范围内的建筑车辆及动植物。虽然这个观察距离已经足够远,但是原子弹爆炸后所产生的冲击波的疾风,甚至把一名将军的帽子给吹掉了。(核爆炸的具体情况就不写了,相信大家看电影或者看其它书都知道了。)
“奥本海默博士,我祝贺你所领导的核爆试验取得成功。”核弹爆炸成功后,科学家和军人们都互相道贺,蒙特在核爆炸后回到指挥中心当然不会忘记向以奥本海默博士为首的科学家祝贺。
“晚上的时候将会有一个庆祝酒会,希望到时蒙特将军能够出席。”奥本海默博士的面上出奇的没有表现出喜悦的心情,反而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有些事情我想同蒙特将军私下里谈谈。”不知道为什么奥本海默博士有些欲言又止,在蒙特伸手同他握手道贺的时候,在手里夹了张纸条给蒙特。
“庆祝酒会我是一定会参加的,有什么事情我们到时可以谈谈。”在接过奥本海默博士递给蒙特的纸条后,蒙特略为迟疑了一下后,又恢复了笑容,向对方点了点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核弹爆炸后还有一大堆事情需要去做,尤其是监测各项数据,更是马虎不得。在蒙特的要求下,各处的拍摄工作也在紧密地进行中。
晚上的庆祝酒会并没有想象中的隆重,毕竟这次核爆试验是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甚至是美国总统杜鲁门也是在事后才得知的,这让美国在正在进行的波茨坦会议中增加了一个巨大砝码,美国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立场更加强硬。
“不知道博士约我来,有什么事情要商讨?”在一轮互相祝酒后,与会的将军和科学家互相攀谈起来,蒙特也就拿着酒吧信步来到酒会场地的一处角落,见到奥本海默博士已经早一步在那里了,还有另一位“曼哈顿工程”的主要科学家费米在场,这让蒙特大感意外。
“将军是不是要在短期内返回太平洋前线?”奥本海默博士并没有正面回答蒙特的提问,反而是向蒙特谈起有关前线的事情来。
“等这里的事情告一段落后,我就会返回太平洋前线,毕竟日本还没有投降。”蒙特虽然不知道对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也只有装作随意地回答。
“那么核弹是不是准备用在对付日本本土的轰炸上?”蒙特作为美战略空军的总司令,如果要使用核弹用于对日本的轰炸,蒙特自然是知情人,所以奥本海默博士想向蒙特求证。
“相信你也知道,要使用核弹,需要原子弹军政委员会的投票表决。”蒙特对于奥本海默博士的提问感到有些愕然,在场的奥本海默博士及费米博士也是原子弹军政委员会的科学家代表成员(另一个科学家代表是爱恩斯坦)。
第一卷第三百四十四章曼哈顿工程2(一)
“原子弹的威力相信将军阁下你也明了了,它能够轻易地毁灭一座城市。”奥本海默博士和费米博士对望了一眼后,费米博士向蒙特开口说话。
“它的威力已经勿庸置疑,我个人认为只要早日动用原子弹,就能让日本早日投降。”蒙特从两位科学家的眼神中仿佛察觉出了些什么,不过还是点?br/>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