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宝钗嫁到

宝钗嫁到第1部分阅读

    《宝钗嫁到》

    前言

    ()[[[cp|w:210|h:140|:/chpters/20117/15/2043855634463464837281017822101jpg]]]每个古代女子都迫于压力,循着前人的足迹,为了生存和好好生存而要杀出一条血路。

    黛玉是值得佩服的,因为她坚持走自己的路。宝钗是值得谅解的,因为她走的不过是不得不走的路,而她的悲惨在于争到了,却又似什么也没争到。

    人最痛苦的不是不能争,而是争无可争,随着宝玉的出家,宝钗无能为力,“送我上青云”的豪言壮语看起来可笑又可悲。

    天蓝想,凭借宝钗那样通透的女子,若是真能给她机会,让她拼一次、斗一会,或许真能掀起千层浪,而改变她自身的命运。于宝钗,最大的不幸是命运没有给她机会。而天蓝想给她这次机会,亲爱的童鞋们,看宝钗如何突破重重阻碍,过上适合她这种女子的生活~~~

    另外非常感谢落落童鞋的鼓励~~~。

    第三章终是躲不过这一劫

    ()傍晚的时候,宝钗和大丫鬟莺儿去到正房陪薛姨妈一起吃晚饭,这是穿越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和薛姨妈一起用饭。

    按照莺儿的说法,自父亲去世,几房分了家后,自己就是和母亲、哥哥一起在夫人的正房用餐,因为夫人说现在家里人口少了,骨肉至亲不用讲究那么多。

    父亲是薛家的嫡长子,除了几个庶出的弟弟外,还有一个一母同胞的弟弟,也就是薛蝌和薛宝琴的父亲薛岑。这一房也是和自己这一家人关系最亲近的人了,只是薛岑从小因为是家里幼子的缘故,不喜从商,为此不惜拂逆了祖父,以至于薛岑这一房并不得祖父的待见。

    祖父去世后,更是带着一双儿女和妻子到处游历,鲜少归家。宝钗父亲离世后,家里就更显得空落。

    宝钗前几天因为犯了旧疾,当时还病得昏了过去,薛姨妈担心她的身体,所以之前几天一直叮嘱莺儿把宝钗的饭食端到闺房内自用,此时虽未到大寒,却也不敢让宝钗因为路上吹了风。只是薛姨妈和莺儿都没有想到的是,冷香丸服用后复活的是宝钗的身体和一个几百年后的灵魂。

    今天薛姨妈看宝钗身体已经转好,就让同贵下半晌通知莺儿,晚上夫人和小姐、少爷一起用餐。宝钗还未见过这个《红梦》中所描写的整日不务正业的哥哥。

    既然早晚要见,躲也躲不过,宝钗倒是想,趁此可以问问哥哥最近有没有遇到自己所担心的那件事,如果真的有苗头,就及时想办法把恶果扼杀到萌芽中,如若是能救了可怜的香菱和那痴情的冯渊,也算是功德一件。

    这么想着,宝钗加快了脚下的步子,带着莺儿走到了薛姨妈所居住的正房的外面。门外的小丫鬟已经在候着了,连连上前帮宝钗撩起厚厚的帘子,引着进了内室。一边走一边笑着向里间的薛姨妈道,“太太,大小姐到了。”

    宝钗也笑着向里间走去,只见薛姨妈正在炕上坐着,看见宝钗忙不迭地让丫鬟先摆菜传饭,又连忙把宝钗拉到炕上,嘴里还关切地问着,“身子没什么不爽快?本来想着今天还让你在自己房里吃饭,暖和。可是这几天啊,你不在身边,吃饭都不香了。”

    宝钗也撒娇拉着薛姨妈的手,“看妈说的,跟妈一起吃饭最香。这几天离了妈,这吃饭都成了苦差事了呢。”

    薛姨妈满脸慈爱地看着自己的爱女,“你这丫头啊,越发嘴甜了,也怨不得我这心里时刻惦念你。你啊,长多大在我跟前都是孩子,就想着怎么能护着你平安。只是这女儿啊,终究还是要嫁出去,这让我怎么舍得啊。”说着,脸上现出一丝担忧和无奈,手轻轻拍着宝钗放在自己臂弯上的手。

    宝钗羞红脸,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又不想让母亲伤怀,只是岔开了话题,“妈,这说着话才想起来问,不是说今天哥哥也是一起吃饭的吗?怎么哥哥还没到?不是有什么事情耽搁了?”

    薛姨妈脸上的焦虑更深了,“他能有什么正经事?我晌午就派小厮出去寻了,这都好几天不着家了,连你生病的事情他都不知道。只知道在外面惹事。”

    说到这里,薛姨妈向着莺儿和屋里几个丫鬟说了话,“你们去二门迎迎少爷,看看婆子有没有传来少爷的消息。”几个丫鬟应声退下后,薛姨妈才低声跟宝钗说。

    “我的儿,下午云缎庄的王兴来给我禀报说你哥哥又得罪人了。本说是得罪了陈知府的一个庶子,但是却打听出来和忠顺王府有着什么关联。我想着要跟你贾府的姨妈打声招呼,以免到时人家给我们使绊子。真是为蟠儿操碎了心。咱家没有权利,事事都要仰仗你舅父和姨丈,我一直都觉得不踏实。总想着咱们薛家要是能出个在朝中能说的上话的人,那我才能把心放在肚子里。”

    宝钗低头听了半晌,看薛姨妈说到这里顿了顿,倒也没往别处想,只能安慰薛姨妈道,“妈想的确实也是实情。只是漫说咱们薛家是皇商出身,无法直接进入仕途,即便咱们花钱捐了出身有了这样的资格参加科举,哥哥他,说实话,也不是能做这事的人。若说是那几房叔叔家,倒是也不是没有可能出几个有出息的弟弟,只是他们都年龄尚小,现在也不是打这个主意的时候。”

    薛姨妈叹了口气,“我的儿,我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且不说你那几个堂弟弟能不能有出息,即使他们有了出息,咱们孤儿寡母的还能真的指望上他们不成?”

    接着眼底现出一丝鄙夷,“远的不说,就从你祖父那里传到你父亲手里这些生意,他们哪个不是虎视眈眈的跟盯着肥肉似的?一个不小心,就被他们算计去了。你父亲去世后,我整天担惊受怕的,生怕自己一步行错,而连累了你兄妹二人的前程。要是蝌儿得父亲能帮衬咱们一把,我也愿意做主把这些生意铺子交给他们打理,可偏偏他无意于此。你也知道,咱们是跟宫里打交道,一步走错引来的可能就是滔天大祸,别人只看咱们挣钱,却不知道咱们平日担的风险。所以说,咱们这家里啊……”

    宝钗听着也皱了眉头,这些情况她心里也很清楚,只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却让家里的境况更加飘摇,她的心也跟着沉了下去。但是又不想母亲为此太过焦虑,母亲急坏了身子,家里就更少了顶梁柱。

    宝钗也试着温言相劝,“妈,什么事都得慢慢来。哥哥那里,我得空也会跟他谈谈。”话虽这么说,宝钗心里却连自己也是不信劝薛蟠能有什么效果,转而换了话题,“妈,饭都凉了,哥哥还没回来,咱们还是热下饭菜等哥哥回来再传饭。”

    薛姨妈喊了声同贵,进来的是个小丫鬟名唤小乐。小乐躬身上前回道,“回太太,同贵姐姐去二门打探消息还没有回来。王嬷嬷倒是等了一会了,您看现在是不是让她进来回话?”

    薛姨妈点头,“那就上王嬷嬷去外间候着,我和大小姐这就过去。”

    小乐点头应了,去传王嬷嬷。

    这里薛姨妈跟宝钗说,“我让王嬷嬷选了几个得用的丫头过来,这会应是送来了。咱们去瞧瞧,看看有没有和你心意的。”

    宝钗点头应是,扶着薛姨妈走去了外间。

    王嬷嬷和几个十三、四岁的小丫头已经等在了外间,王嬷嬷一看薛姨妈和宝钗进来,立即笑着迎了上来,“请太太安,大小姐安。这是我挑的几个看上去还利落的丫头,都是府上的家生子,绝没有那些家事背景不清白的。”

    薛姨妈点了点头,走到主位上坐了下来,宝钗没有坐,立在母亲一旁,静静地看着下面低着头的丫鬟。从这几个丫头的穿着打扮上倒是看不出太过出挑的。

    薛姨妈回头向宝钗道,“今天宝丫头做主,想留哪个丫头就留哪个丫头,毕竟是你贴身服侍的,保不齐得跟着你一辈子的,最重要的得是你自己满意。”

    宝钗红着脸应了,心说妈今天是怎么了,总觉得话里有话似的。按说薛姨妈按照书上所说不是属意亲上加亲吗,但是怎么现在着急不断暗示自己出嫁的事情。难道是自己错了,薛姨妈是另有打算?

    虽然心里狐疑不已,但是面上却云淡风轻,半点不露。她只是柔声却坚定地向那几个低头的丫鬟说,“你们抬起头来,让太太和我看一下。”

    几个丫头听言恭顺的抬起头来,宝钗上前,目光停留在左排那三个容貌出众的女孩子身上,指了指她们,“你们叫什么名字?”

    三个人依次回答,“奴婢望月,奴婢云,奴婢月娥。”

    宝钗听了没有说话,只是看向王嬷嬷,王嬷嬷心领神会地说,“望月和云是姐妹,她俩的爹就是余香馆的大管事赵武,她俩的娘原是针线活上的绣娘,现在眼睛不好了,倒是不在府里做事了。月娥的爹是珠翠阁的二管事,娘内宅的管事嬷嬷。”

    宝钗了然地点头,望月和云倒是看着眉目端庄,端庄却不木讷,看得出来都是个心里有数的。月娥眼里总有种说不清楚的闪烁,倒是让宝钗觉得不甚喜欢。她心里已经属意了望月和云两姐妹,转头望着薛姨妈,“妈,我看就这俩。”

    薛姨妈点头,“只这两个合意的?我看你还是再挑一个,四个大丫鬟才配你的身份。”

    宝钗心里的诧异更多了几分,四个,这个数字,不禁让她有点恍然。难不成这是挑陪嫁丫鬟?

    宝钗沉思的当口,王嬷嬷按耐不住了,谄媚地笑道,“大小姐,要是还入眼的话,您看这个丫头合不合你心意?”

    宝钗一眼瞧去王嬷嬷所指了前排的一个眉目还算清秀,模样中等的丫头,看着还算利落。还未开口,薛姨妈那边发话了,“王嬷嬷,你这是把自己的宝贝女儿也推出来了?”

    王嬷嬷唯唯诺诺地笑着躬身回话,“这丫头从小体弱,我就没舍出这张老脸让她在主子跟前拿月例银子,不过现在她这身子也调养好了,我也调教了几年。想着总得抱抱主子的恩德,就想着趁着这次让她跟着大小姐也能长长见识,跟着莺儿姑娘学学眉眼高低。”最后一句话确是看到莺儿挑帘子进来临时加上的。

    薛姨妈倒是嘴角扬了扬,“你话说到这份上,让我都不好回了你。宝丫头,你做主。看看跟这丫头……”王嬷嬷立即接上话,“她小名叫双儿。”

    “嗯,看跟双儿合不合眼缘。”薛姨妈继续说道。

    宝钗也点了头,若有所思地跟薛姨妈说,“妈,既然是王嬷嬷的一片心意,我就留下了她。”

    王嬷嬷脸上的笑意更胜,“你们几个有福气服侍大小姐的丫头还不敢进给大小姐磕头?”

    宝钗一眼瞥见莺儿在一旁脸色不好看,欲言又止,就示意薛姨妈,招呼王嬷嬷和几个未入选的丫头先散了,选中三个丫头也让退到门外。这才招呼莺儿回话,“这么神情慌张的是出了什么事?”

    莺儿急急说道,“太太,大小姐,不好了,大少爷在外面打死人了!”

    宝钗的心沉到了谷底,那边薛姨妈也神色大变,差点昏倒在椅子上。

    周末双更啦~~~~~看在天蓝发烧坚持双更的情况下,大家多支持~~~求票票,求收藏~~~~。

    第七章初露端倪

    ()正在宝钗百思不得其解之时,薛蟠已经大大咧咧地坐在了宝钗的右手边。

    看薛蟠一脸云淡风轻的样子,宝钗试探着问道,“哥哥这几天可受苦了?”

    “妹妹也听说那糟心事了?”薛蟠不以为意,“是被关了一晚上,不过许了点那见钱眼开的衙役些钱,他们就把我给放了。”

    宝钗心下狐疑,先开口向莺儿道,“你带望月和云去看一下饭菜准备好没有?哥哥今日回来,让厨房拣哥哥平日爱吃的菜添几道来。”三人了退了出去。

    这边宝钗才接着询问道“哥哥是说衙役放的呢?衙役怎么会有这样大的胆子?”

    薛蟠也愣了一愣,然后说道,“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一大早他们就给我赔小心,我赏了他们钱,他们也把我当爷似的给送了出来。”

    想想又觉得妹妹小题大做了,“反正我也出来了,妹妹不应该为哥哥感到高兴吗?怎么审问起我来?”

    宝钗尚未答话,已经有丫头打开帘子让薛姨妈进来,薛姨妈一壁走一壁骂,“你这个孽子,还好意思说你妹妹!你自己闯了祸还丝毫不以为意,真是孽障!”

    薛蟠忙上前去认错,“妈别生气,我这不是跟妹妹闹着玩呢吗。儿子知错了,绝不再闯祸了。”

    薛姨妈抚着心口,宝钗上前搀着母亲走到主位上坐下。自己站在母亲身后,轻轻给母亲揉着肩膀。

    薛姨妈慈爱地看了一眼宝钗又瞪了一眼薛蟠,“你还好意思在我面前表决心?你说的话要是能当得真,那乌龟也能开口说人话了!”

    薛蟠恬着脸说道,“妈这可就是骂儿子了!不管怎么说,儿子这也是全须全尾地回家来了,妈应该高兴才对啊!”

    薛姨妈啐了他一口,“高兴你个大头鬼!你还以为自己得了多大的便宜似的。你可知道人家为啥要放你出来?”

    薛蟠仰着脸,又恢复了玩世不恭的样子,“还能为啥?为我是薛家的大少爷!谁还敢动我不成!”

    薛姨妈气得身子乱颤,宝钗忙柔声劝慰,“妈别生气。哥哥,你看你把妈气成什么样子了?昨天听到你闯了大祸,母亲就气得犯了心疾,昏了过去。哥哥,你也一天大似一天了,不说帮妈分忧,却也不要再给妈添乱了!”

    薛蟠那边被妹妹这样一说,脸上挂不住了。“妹妹,你倒也别这么说哥哥。哥哥知道,你现在也大了,心也大了。早就想攀高枝了,薛家早晚也留不住你。我是就这样破罐子破摔了,妈可还指望着你赚个诰命夫人给咱家光宗耀祖呢!”

    宝钗气得哽咽,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薛姨妈站起来一把把薛蟠赶到门外,“你给我滚!跟着少爷的小厮呢,给我把他关到房子,禁闭三天!”

    回头又安慰宝钗,“我的儿,别委屈了,你也知道他就是那么个不着两的孽障!回头我让他给你赔不是。”

    宝钗心一横,拉着薛姨妈坐下,“妈,女儿想跟你好好谈一谈。您是不是像哥哥说的,想要把我嫁到大宅门里去?”

    薛姨妈一愣怔,没想到宝钗现在说话会这么直白,不过她也没往深里想,只当她是一时因为薛蟠的话激愤。

    既然女儿话说到这里,薛姨妈也想顺水推舟好好跟她谈一谈,这件事说到底还是得女儿点头配合,要是她怎么都不愿意,那就是说破天也没用。若是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那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想到这里,薛姨妈用手帕给宝钗拭了拭眼角的泪,叹了口气,“女儿,你的婚姻大事其实在你小的时候你祖母在世时就有安排。你祖母也是高门大户家的小姐,她是原来忠义侯的二女儿。当时下嫁给你祖父也是因为当时两家有不能了结的情分。但是她这一辈子在薛家看到了你祖父和你父亲为了家族的生意吃的苦、受的罪,心里也不好受。”

    “她当时是想让你父亲入仕,你父亲倒也愿意,只是你祖父拦着死活不让,还把你祖母从娘家拉来的说客给骂走了,也得罪了你祖母那边的亲戚。从此两家老死不相往来。咱家也就没了靠山。”

    “我嫁过来之后,你祖母这些事也不瞒我,想必是觉得我和她同病相怜。这么多年,有她给我做依仗,你父亲人也稳重,家里满共就一个姨娘还是我提上来的陪嫁丫头。这你也知道。只是这么一来,咱们这一房只有你这一个女儿。蟠儿这孩子从小就不争气,你祖母呢也对他没抱什么希望。但是你祖母却一直跟我说,一定得给你找个好人家。这样不管是对你,还是对薛家,都是一个助力。”说到这里,薛姨妈看宝钗并没有流露出小女儿家的躲避之态,心又放下了几分。

    “这几天出了你哥哥这事后,我就更觉得你祖母有先见之明了。你前几天病着,我也没跟你说。在你哥出了这桩命案之前,他还间接地得罪了忠顺王府。命案自有你贾家的姨丈帮忙牵线解决,了了这事。但是忠顺王府可是咱们都得罪不起的啊。说不准哪一日就触了霉头,到时咱们哭都没处哭去。”薛姨妈叹口气继续道,“你可知道今天你哥哥怎么就突然被放了出来?”

    “女儿不知,按说贾家姨丈应该还未收到您的信件啊。这才刚过去一日,怎么就……女儿不信哥哥的那番说辞。”宝钗面露沉思状。

    “你哥哥看到的只是表面。终究是自己的骨肉,我怎么舍得让你哥哥在牢里受苦,所以就在你姨丈插手之前,让珠翠阁的管事去衙门使了银钱,这才给你哥哥放了。”

    “那今天珠翠阁的人来就是为了这事了?”

    “不光是为这事,而是打听出了一个消息。”薛姨妈犹豫起来,“是从来店里置办头面首饰的官家那里听说的,说开春就要选秀了。”

    宝钗心中恍然大悟,“原来真是和自己怀疑的一样。”

    宝钗装作惊讶的样子,“选秀?妈是说我也要参加吗?可是我记得咱们家是没有资格参加选秀的啊?”

    “资格?资格都是争取的。你贾家的大姐姐当时不一样没资格进宫吗?但是最后仍然顺利进宫。可是我的儿,我得问你要一句实话。你愿意参加选秀吗?”

    宝钗低下了头,“女儿是否愿意很重要吗?”

    “当然,如果你千百个不愿意,即使逼你参加选秀也是枉然。妈知道选秀是一招险琪,但是富贵险中求。虽然你贾家姨妈隐隐露出了想要咱们两家联姻的意思,但是我没有正面回应此事。虽然你有金、宝玉有玉,但是妈是真不想让你嫁到贾家去。那样咱们仍然要永远依附着贾家。女儿,你明白吗?”

    宝钗心里十分复杂,之前所想的一切都开始在脑海中不断盘旋,纠结了一会得失利弊后,宝钗坚定地点头,“妈,我愿意参加选秀,为自己和薛家某个好前程。”

    还未等薛姨妈答话,宝钗接着说,“但是妈,我有一个请求,我参加选秀但不想进宫为妃。”

    薛姨妈眼中闪出一丝困惑,“你是说……可是是被指到宫里还是被指给哪个王侯将相,这不是咱们能做主的啊。”

    宝钗眼里闪过一丝灵光,凑过去对着薛姨妈耳语,“妈,女儿有个办法可以不进皇宫,咱们在进京之后,只需要……如此这般。”。

    第十一章初进贾府

    ()五天之后天已经放晴,官道上的积雪也化得差不多了,只是屋顶和树梢上还蒙着白色,看上去银装素裹,倒是雅致。

    薛姨妈一行人吃过早饭就浩浩荡荡的上了官道。薛姨妈和宝钗乘着宽敞考究的马车,身边还各有一个丫头服侍着,也是为了路上能说说体己话的缘故。同喜和莺儿路上也唧唧咕咕地逗着闷子,让薛姨妈不至于嗜睡。

    薛蟠本来自己要骑马护送两边,但走了没多久发现沿途也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可看,外面又天寒地冻的,自然是也是想到“下雪不冷化雪冷”的问题,最后还是自己主动钻进了薛姨妈给预备的马车里避寒去了。

    同贵、王嬷嬷、双儿和望月、云挤在不算宽敞的下人乘坐的马车里,四壁也只挂着个粗布帘子,挡不得风寒,也只得不时呵呵气去去寒。

    后面跟着的几辆马车里都装着主子、下人平日的换洗衣服还有给贾府众人准备的礼物,金陵特产之类的就装了足足两辆马车。

    路上紧赶慢赶,走了七八天的功夫,官道上也相对热闹了一些。这天傍晚,看着快到京城了,薛蟠提议找个附近的客栈歇歇脚。

    薛姨妈也想着眼看要到京城了,也不能风尘仆仆的,找个客栈好好休息一天也是正理,也就应下了。

    薛蟠从马车里出来骑着马在前面带路,走了没多一会功夫就在一家“望仙”的客栈门前停了下来。

    薛蟠下马,走到薛姨妈和宝钗的马车前掀了帘子探进头来,“妈,妹妹,就在这家。我看远近也就这家最大了。”

    薛姨妈听言,也就带着宝钗下了马车,旁边莺儿和同喜拎着主子的随时行李紧跟着下来。

    宝钗走到客栈门前,举目一望,望仙三个大字倒是气势很足。

    客栈的小儿也满脸热情迎了上来,“几位客官这是要住店?小的这就叫人来帮忙搬行李。”

    薛蟠哼了哼,“不用了,我们的行李岂是随便什么人就能碰的吗?”

    小儿也丝毫不以为杵,脸上奉承的笑意更盛,“哎呦,大爷,是小的说错话了。小的有眼无珠,大爷别跟小的一般见识。我这就跟几位贵人安排最好的房间。”

    薛蟠绷紧的脸松了松,看这儿小二还挺有眼力见,就径直走到薛姨妈和宝钗面前,“妈和妹妹先上,让小二给安排房间先歇歇。剩下的事情交给王妈就放心。”

    薛姨妈当着外人的面,自然不会多说,宝钗也只是低着头,扶着母亲让小儿领着上了进了房间。

    说是最好的房间,宝钗倒也不点破,这二的构造很平均,自然也谈不上哪间最好,也不揭穿小二,只是漫不经心问了句,“小二,这大年下的,怎么看你们这儿生意还这么好。今年也不是大比之年,赶考学子自然也就谈不上了。”

    小二听宝钗开了口,又看这一家人穿着打扮非富即贵,更是不敢得罪,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着话,这手里也不停下,拿着肩上的一进屋就开始擦桌子、凳子,招呼宝钗和薛姨妈坐下。又冲着下喊着让提壶热茶来给贵人喝。

    “小姐这可就问着了。您还不知道,开春就要选秀了,这次选秀可跟往年不一样。仕宦之家、商贾之家的适龄小姐都有资格待选,所以很多人家都早早准备,好打点好关系,给自己家的小姐铺路。”

    宝钗看了看薛姨妈,看薛姨妈也认真地在听,也就索性继续问下去,“小二,不是说这次选秀更多的是给宫里的公主还有王府的郡主们选伴读吗?如果只是伴读,那……”宝钗顿了顿,看了眼小二,没有说下去。

    小二眼里含了笑,“小姐说的没错,但是还有一层意思,虽然是伴读,但是攀上了公主、郡主的这层关系,也是给日后高升行方便不是?”说完扭头看了看外面,又压低了声音,“而且小的还听说,这次选秀其实也是要给几个王府指婚。”

    薛姨妈来了兴致,“指婚?可是我记得几个王爷都有王妃了啊,连侧王妃都有了啊。难不成这些人家都指望着女儿去王府做妾?”

    小二看了眼宝钗,看她没有恼意,就接了话茬,“几个王爷虽然王妃、侧王妃不少,但是王爷的儿子……”说到这里,却闭了嘴,也不往下说了。

    薛姨妈知意,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倒是让门外的同喜进来赏了小二几个银子,让他退下,有事情再叫他。

    小二谢了赏,欢天喜地的走了。

    这边薛姨妈和宝钗交换了眼神,薛姨妈更是肯定了宝钗原来的想法。

    待薛蟠把随从和所带的行李都收拾好,天也擦黑了。等一家人在房里让小二传了晚饭,吃完又要热水泡了脚后,客栈外面已经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这是小年到了,家家户户都放鞭炮、送家里的灶神上天通报好事呢。

    薛姨妈上了年纪,很快就昏昏睡去。宝钗则在床上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心里不禁又开始平添了愁绪。

    明天就到京城了,就要见到贾府的一干人等,自己将来命运如何也就只有这短短的几个月来决定了。不知道想了多久,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下人们就准备好了洗脸水,服侍着主子洗漱。又匆匆吃了早饭,准备进城。进了京城里,这景象果然不同沿途官道上的冷冷清清。

    宝钗掀起帘子看着外面,内心唏嘘万千,这就是这个时候的首都啊,和几百年后的现代繁华相比虽然少了高大厦,但热闹的气息和川流不息的人流加上古色古香的充满艺术感的建筑,倒是比现代多了不少雍容、华贵之气。

    这般想着,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荣国府的大门外。门外早有那伶俐的小厮飞奔进去回报,宝钗搀着薛姨妈下了马车。

    都说近乡情更怯,宝钗之前的万般愁绪到了现在,反倒平静了很多,倒是薛姨妈和王夫人姊妹俩很多年没有见,倒是很有几分激动。

    没一盏茶功夫,就有几个穿着打扮很有几分气派的嬷嬷迎了出来,“姨太太,少爷、小姐,我们家太太正盼着呢,可巧就来了。赶紧让我们几个老奴来接进府,太太还有几个少爷、小姐都在二门那儿候着您呢。”

    收藏……票票……期待的心里痒痒哇~~~~~~~。

    第十五章借东风

    ()晚饭前,宝钗带着莺儿从贾母处回来了,虽然贾母开口留她在正房吃饭,但是她却推辞了。宝钗知道,适可而止,这个时候太过引人注目并不是好事。

    更何况,薛姨妈那里跟王夫人究竟谈的如何,她还赶过去和母亲好好说说。贾母这边的人和事因为前世的她都已尽知,所以也并不准备在此做手脚。

    虽然她不喜黛玉的刻薄,但是她也希望黛玉和宝玉能终成眷属,这个世界上,有情人能在一起并不是那么容易,只是她不知道自己这样的退出能否真的改变宝黛二人的结局。

    宝钗轻轻对自己摇了摇头,自己从来不知道曹雪芹大人所设定的最终的结局,现在自己能为他们两人所做的也只是尽人事、听天命了,毕竟自己替代不了他们。

    只是对于自己的命运,那就只能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了。想到这里她加快了脚步,跟着领路的丫鬟回到了梨香院中。又安排莺儿去找望月几个人把来时的行李好好收拾收拾,今晚之前就不用她们服侍了。莺儿领命而去。

    走进梨香院的正屋,她很放心的看到只有自己母亲一人。想来也确实合该如此,贾母晚饭,王夫人当然要前去侍奉了。

    薛姨妈原本正吩咐几个丫头在此寄居,一定要行事低调,不要招惹是非等话,见到宝钗进来就想起了现在的重头戏,也就挥挥手打发了几个丫头。

    宝钗在母亲身侧坐下,等着薛姨妈开口。当然她不是不能自己开口询问,只是对于这个时代的女子来说,说到自己的婚姻大事还是要矜持一些。不管怎样宝钗本人按照自己现有的记忆就是个守礼之人,自己若是太过不同,想必会引起薛姨妈的疑心。

    且说薛姨妈看着身边低着头的宝钗,心中的怜惜更甚。她不是没有发觉自己女儿近日的不同,平日里倒也是很有杀伐决断,但是却不似现在这般出谋划策,料事如神。

    只是她把这一切归于近日家中祸事不断,认为宝钗是受了委屈,不得已而为之。更何况宝钗当日说的话,近日又应验了大半,自然对女儿所说的话再没有不信的。

    心思想到这里,也就开口了,“我的儿,你下晌在老太太那里没受委屈?”

    宝钗脸一红,“瞧妈说的,谁能给我委屈受?老太太是个慈善的,几个姐妹也是一个比一个性子和睦,自然是相处很好了。”

    薛姨妈也笑了,本就是为了打开下面的话匣子。

    “近日我跟你姨娘说了认义女的话,都是按照你当日所嘱咐我的话,只是你姨娘没有说可,也没有说不可,只说要先与老太太商议。所以我听说你下晌去了老太太那里,我也就放了心。你瞧着,老太太会同意吗?”

    宝钗抬起头,神情中多了郑重,“妈,您真的信姨娘说的话?”

    薛姨妈愣了愣神,面上多了丝困惑,“我的儿,你这是何意?你是说你姨娘是在推诿?”

    宝钗轻轻摇了摇头,“妈,希望是我多想。但是照女儿看来,姨娘所要商议的对象并不是老太太。妈细想,老太太怎么会拦着姨娘认女儿,若是拦着,又有什么缘由可以拦得住呢?”

    薛姨妈的眉头皱了起来,“那照你的意思,你姨娘这是在拒绝我了?”

    宝钗轻轻笑了笑,“妈别着急,姨娘也不是拒绝了你,只是她要商量的另有其人而已,却是不便和您名言罢了。”

    薛姨妈脑中也闪现出了一丝亮光,“你是说……宫里的那位?”

    宝钗脸上笑意更胜,“女儿是这么想的。”

    薛姨妈脸上并没有流露出轻松的神色,“可是,若是这样,这件事还是不可行啊。”

    宝钗微微摇了摇头,“妈别急,倒是有一日需要细细打听一下,不知东府里的主子们近日有没有身体有恙的?”

    薛姨妈的疑惑更甚,“东府?这和东府有什么关系?”

    宝钗不便名言,只是微微笑着,“妈先着人去打听一下,要悄悄的,不要闹出动静。若是有人有恙,那么事情十成也有八成了。”

    薛姨妈闻言信任的点了点头,倒也不多问,决意吃了晚饭就让小丫头悄悄出去打听一下。宝钗也自收了这个话题,和薛姨妈聊些怎么收拾屋子,哪些房子做什么用的之类的家常话。不一时,就听小丫头报王夫人派人来请薛姨妈和宝钗去她院子里用饭。

    宝钗向薛姨妈示意,薛姨妈也满面笑容让外面的同喜回话,自己和宝钗随后就到。这里薛姨妈又悄悄命一个小丫鬟按照自己的指示去打探消息。

    安排好之后,自己带着宝钗过王夫人的正房来。

    这就算小小的家宴了。贾政衙门里有事,虽然没有回来,但是还是让小厮过来通过夫人问候了薛姨妈母女,又嘱咐了几句客气话。薛姨妈自然是赞几句贾政公务还忙却还惦记着自家来京,又感谢了几句。

    薛蟠却是上午就拜见了贾政,又被领着拜见了贾珍等人,晚饭贾珍苦留,推辞不过,就让下人传了话,自然也是不在。

    王夫人的神色比下午和薛姨妈说话的时候要客气了不少,但是也绝不会让人觉得是疏离了,平常人倒是会认定更亲热了。宝钗则心里暗暗留了神。她有种感觉,王夫人一定是已经和宫里通了信。只是宝钗没有想到会是这么快。

    王夫人几人坐定后便让人传了饭,同时还告罪称自己平日都是吃斋,这次特地加了几个菜给薛姨妈母女接风,不要嫌弃饭菜不可口等等。

    宝钗知道这顿饭因为自己在座,肯定也会是波澜不惊的吃完,要想多打探些消息,那是不能了,倒也专心吃起放在眼前的饭菜了。

    一顿饭快要吃完时,却有一个小丫鬟走了进来,向薛姨妈和宝钗行了礼,然后走到王夫人身边耳语了几句,退了出去。

    王夫人的表情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却让宝钗捕捉到了一丝喜色,她心里一动,难不成那件事这么快就事发了,不过面上自然还是恭谨,好像那个小丫头压根没有来过一样。

    吃完饭,又说了几句闲话,看出王夫人有点心不在焉,又加上有了之前的猜测,宝钗向薛姨妈示意告辞。薛姨妈领会,就提出自己这一路上累了,要早点回去歇息。

    王夫人也没有虚留,让彩霞送薛姨妈母女回梨香院。

    回到正房后,薛姨妈派出去的那个小丫鬟已经在门口等着,神色间是有话要说的样子。

    宝钗便和薛姨妈一起进了内间,把其他人都打发下去,让小丫鬟进来回话。

    小丫鬟一进来就有些神色慌张,冲着薛姨妈和宝钗行了礼,便急急说道,“姨太太家的东府是出事了。”

    备注:这里为了剧情紧凑,把红中事件发生的间隔缩短了,特此说明一下。

    ps,天蓝继续梦中默念:求收藏啊,求票票~~~。

    第十九章王府的水深不深

    ()且说凤姐儿收拾好了头面首饰亲自送到了王夫人那里,王夫人也不多言,让凤姐儿先去了。凤姐儿虽然疑惑,却也没再说话。自己姑妈的脾气,她还是知道的,面上什么都不显露,心里的主意却是很多人都摸不透的。当下却也不多说什么就退出了王夫人的正房。迎面却遇上了宝钗扶着望月的手进来。

    宝钗见到凤姐心下也有一瞬间失神,倒是想到王夫人是否跟凤姐商议了去王府的事情。

    凤姐见到宝钗虽然也心里困惑,却面上拉着宝钗嘘寒问暖,话里话外也有提点的意思,却更多的是想套问宝钗怎么这个时候来给王夫人请安。

    宝钗也不好答,也不好任,只是想了话岔开了去,凤姐虽然言犹未尽,但看着王夫人屋里的小丫头迎了出来,也就撒了手,说了两句话也就各自散了。

    宝钗进了王夫人正房,却看王夫人不在外间坐着,屋里也没有服侍着的小?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