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宝钗嫁到

宝钗嫁到第5部分阅读

    玉出的偷梁换柱婚礼的主意,她是怎么都不能相信的。

    本尊和那王熙凤都是世故圆滑的人,偏偏这样的人往往都不喜欢同类,终究不能惺惺相惜,更何况面对掌家的利益之人,更是针尖对麦芒,如何能内里一团和气?

    只是却不知这俩小丫头真的是王熙凤有意引来说了那么一篇话呢还是真的是无心插柳?不过今日之事,却是多亏了这两个小丫头,否则自己也无法知道原来王夫人打得是那个主意。

    只是心下仍有疑惑,总觉得很多事情连在一起有一种说不出的诡异,或许真的只是机缘巧合?

    想到这里,宝钗转念,看向小红的目光带着亲近,“你这丫头,果然是个嘴甜的。难怪你们二奶奶这么疼你!这两个小丫头是什么事没办好,惹得你亲自来找?”

    小红神色未变,低头笑了笑才答道,“不怕宝姑娘笑话,是我们二奶奶嘴馋,想吃容斋街的山楂糕,这不,打发了这俩丫头去买,偏偏半日也不回来。二奶奶等的着急,就打发我来找她们,走到半路却听这两个婆子说俩丫头在宝姑娘这里,这不就赶来了。”

    宝钗有意在小红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打量了两个丫头,却见那个身材微丰的丫鬟眉头不易察觉地挑了一挑,心下又是一动,面上却笑得道,“你们二奶奶如今也馋的这么着了。改日倒是要好好笑话她一次才是。”

    湘云也打了哈哈,“凤姐姐如今越发没个大人样子了,也不学学大嫂子!”

    宝钗看了她一眼,示意她不可,湘云吐了吐舌头,不说话了。

    小红只是笑着跟二位姑娘行礼,带着一行人告辞走了。

    这边湘云看她们走远了,才目光沉重地看向宝钗,“宝姐姐,你说,那俩小丫头说的可信吗?”

    好困……求支持……。

    第七十九章定夺(上)

    ()碧纱橱原是宝玉、黛玉幼时因为老太太不舍得俩孩子离自己太远安置的居所,只是随着宝、黛渐大,王夫人又缕缕耳提面命着凤姐给二人安排各自的住处。

    宝玉原是不乐意,闹了两次,怎奈王夫人雷打不动,执意如此且在贾政身边吹了耳旁风,最终贾政发了话,宝玉郁郁却也无可如何。

    好在宝玉和黛玉的新居所相隔并不远,只是劳了宝玉两下里跑,却也愿意。如今湘云得了老太太的命令,今晚歇在黛玉处,宝玉听说了愈加高兴,当即兴兴头头跑了过去,袭人没拦住,也是无法。

    麝月见袭人不乐,心下明白却也不便说破,却去看晴雯的神色。晴雯却自顾自去要了汤婆子,洗漱一番,要去外间值夜。麝月见了只是暗暗点头。

    黛玉见宝玉着急忙慌的跑来,忍不住嘲笑他,“今日倒是来得快?是看你云妹妹不是?倒是让你失望了,你云妹妹被凤姐姐叫去了,看样子有很多话要说呢。不如你且回去,等云妹妹回来了,我再让紫鹃去喊你,可好?”

    宝玉面上讪讪,只是道,“妹妹又打趣我。每日里我都要来几趟看看妹妹,难不成今日就要例外?”又仔细打量黛玉,见她已经换了家常交领缠枝裙袄,吃饭时挽着的头发已经放下大半,簪着蝴蝶衔珠的银錾,看上去愈发清瘦。

    紫鹃恰好端了茶过来奉予宝玉,“二爷且吃茶,晚饭时刚见过姑娘,现在又不认识了不成?”

    黛玉瞪了紫鹃一眼,“你这丫头,越发胡说了。”面上却也飞红起来。

    宝玉见了更是觉得心内不安,素知黛玉小性,想说什么也不敢造次,不免更觉得愈发尴尬,一时之间两人相对无言。

    紫鹃见状,自是找了个由子要躲出去,刚掀开帘子却见湘云引着翠缕正要走进来,倒是唬了一跳。

    湘云丝毫未觉,只是不住拿手中帕子扇着风,面上泛着焦躁的红色,翠缕也小心翼翼,低着头不似往日神情。

    黛玉一眼瞧见,忙起身让座。宝玉也忙忙迎了出去。

    “妹妹这是怎么了?二月还没过,就热的这么着了?”

    湘云也不答话,走进来坐了才说道,“一路走的急了些。”转眼好像才意识到宝玉也在,且去问他,“大晚上的你过来做什么?平白的又要招人非议么?还不快回你房里去。”

    旧话重提,宝玉面上更是尴尬。

    黛玉脸色微变,当着湘云却又不好说什么,转而笑了起来,“云妹妹快别撵了他去。他是特特来看云妹妹你的。倒是让他等了这半日。”

    宝玉看了眼黛玉一脸的促狭,又见湘云一脸莫名其妙,终是不知该如何答话,只得继续岔开了话题,道,“凤姐姐把妹妹叫去这半日是商议何事?难不成是为了妹妹的被子被凤姐姐扣下不给不成?”

    湘云扑哧一声笑了,“罢了罢了,你别跟这儿贫嘴了。且去歇着,难道明日你不用去上学?迟到了又是一顿斥责少不了的。”

    宝玉面上一紧,不说话了。

    黛玉见状跟宝玉示意让他回房,宝玉这才讪讪然告辞走了。

    又让紫鹃过来给湘云倒了茶吃了,才要了热水,正要梳洗,平儿带着小丫头送了全新的被褥过来,又说笑了几句,才洗漱睡下。

    躺在炕上,湘云只是翻来覆去。

    黛玉黑暗中问道,“可是有心事睡不着?”

    湘云轻轻嗯了一声,却没了下文。

    黛玉也不问她,素日也知道湘云经常是藏不住话的人,要说的时候自然会说。

    果然没过了一盏茶功夫,湘云又犯了身面向黛玉,“你可睡了?”

    “你且,我还醒着。”

    “你在这府里可觉得害怕?”

    “这是怎么话说的?害怕什么?”

    “你知道我在说的是什么?且别混我。我只问你,你可知你母亲为何自出嫁后从未回贾府?”

    “你想说什么不妨直?”

    湘云叹了口气,“我素日以为你是个聪明的,却没想比我还糊涂。”

    黛玉揉了揉额头,没接这个话,却说道,“上一辈的恩怨已经过去了,我父亲把我送来已是摆明了他的态度,我只有顺从的份。更何况,老太太是真的疼母亲,母亲当年也是常跟我讲老太太在这些儿女之中是最疼她的。”

    “那又如何?最终不还是老死不相往来?”湘云冷哼一声。

    “母亲终是不想让老太太为难。这些年,我也渐渐懂了母亲的心事,慢慢也就看淡了些。更何况如今我孤身一人寄居府里,还能如何?”

    “你能想得开,自是最好。”

    “也是宝姐姐入宫前常常提点我的缘故。”黛玉似是无意地说起这个话头。

    “宝姐姐自己也是个苦命的。女孩家总是有这般那般的委屈。但凡有下一世,我定要托生成男儿!”

    黛玉只是叹口气,不说话了。

    湘云沉默了一会儿才问道,“你知道二太太今日把我叫去是为了什么吗?还有老太太和凤姐姐?”

    黛玉黑暗中不经意地皱了皱眉头,“不知,自是有缘故的。我只跟你说一句话,知人知面不知心。”说着翻身睡了。

    湘云想了很久,过了很久,才沉沉睡去,终究是累了。

    第二日一大早,宝玉却又跑来了。此时湘云和黛玉都已梳洗完毕,正欲去贾母处用了早饭再去看宝钗,见宝玉跑来,都齐齐嘲笑,“你还不快去学堂,又跑来做什么?”

    宝玉不好意思的笑笑,转身走了。

    只听外面紫鹃的声音,“二爷且慢着点跑,别跌了。”

    黛玉和湘云已是笑得前仰后合。

    俩人正要结伴而去,却见彩霞来了。

    湘云面上一沉。

    黛玉见状,说了几句话自带了紫鹃去贾母处。

    彩霞迎上前跟湘云行了礼,才道,“太太请姑娘先去太太那里一趟。”

    湘云点头应了,跟了彩霞去,却又要后面的额翠缕,“你且回去把林妹妹大毛的衣服借来一件,倒是觉得很冷。”

    翠缕应了,回身走去。

    眼看着推荐票也能加更了哦,姐妹们加油,天蓝已经整装待发,预备晚上加更的机会了哦~~~~。

    第八十三章居心(中)推荐票四千加更

    ()王夫人面上下不来,不好接,又不好任,不免想着今日之事若是传出去,自己这半辈子的贤名恐都毁于一旦,心里更是煎熬。

    见凤姐儿在一旁眼神飘忽,不免又动了气,只是当着贾母不肯发作。

    贾母自顾自流了一会泪,面色渐渐平静下来,“今日我只当你没提过这事,你也莫要再打那个主意。既然你有自己的主意,自是不听我的劝,且自己碰壁。只有一条,不管你怎么闹,若是伤了我这些孙子、孙女一丝一毫,我绝不坐视不管。你且记着今日的话。”

    听着王夫人和凤姐儿的心里又是一惊。

    王夫人惊过之后不免却又是恼怒,昨日老太太明明答应了束手不管,今日却又说这么一篇话来,明明是要插手的意思,既如此,当日却不该应了她那条件。转念想想,却又觉得来日方长,将来怎么样,谁又说得准,倒是若是有了别的变动,也不是今日口头承诺所能撼动的。不免心下又平静了些。

    凤姐儿满心里则是想着连日来王夫人和贾母的种种举动,恍惚明白了几分王夫人打的主意,却又看贾母的意思,觉得云山雾绕的,仍似看不清似的。

    贾母将王夫人的神情变幻尽收眼底,心下了然,却只是冷哼一声,没有再要说下去的意思。

    却听门外小丫头报湘云来告辞了,贾母脸色微动,看向王夫人的眼神里带着警示,不让她再多嘴的意思。凤姐儿则直接去了鸳鸯处。

    湘云已经一挑帘子走了进来,后来翠缕拎着包袱跟着。

    湘云面上已是云淡风轻,看向贾母时,目光又恢复了往常的俏皮,却让贾母心中更是一动,这孩子却比自己所以为的早慧,也不知是福是祸。

    也罢,满府里的人满心满眼的是非多,多留心眼于湘云并不是坏事,贾母想着,心下略安。

    见了王夫人,湘云也是面上笑着问了安,就被贾母招手坐到她身边去。

    湘云踟蹰半晌,见王夫人仍在地下站着,就有些勉强,百般推辞不过这才挨着贾母坐了,目光也有意避开了王夫人。

    贾母拉了湘云的手,说了半天的体己话,一会儿提点她在家里多体恤叔叔婶婶,却也不要凡事都忍着,莫要太委屈了自己云云,湘云都一一应了。

    祖孙俩说话说了半晌,王夫人的脸色也愈发的难堪。

    贾母恍若未觉,又吩咐了珍珠送湘云出去和各个姊妹告别,这才叹口气看了湘云出门去。

    王夫人定了定神,正要出言说些不会违逆贾母之类的场面话,却又被外面的禀报声拦截,生生给阻在原地。

    听到丫头报完,王夫人却没有醒过神来,看向贾母,贾母却已镇定吩咐丫头们,去二门口迎人的,去各处接各位姑娘过来的,皆有序领命而去。

    这里王夫人试探的笑道,“郡主却是稀客,没想竟这么来了。”

    贾母意有所指地看向王夫人,“恐怕是你不想让郡主上门来?”

    王夫人讪讪,“老太太误会了,咱们府和忠顺王府自来不睦,这也是京城皆知的。媳妇只是意外郡主怎么会突然登门,难不成是宫里有什么消息不成?”

    贾母不置可否,“和睦不和睦,这可不是你这当家主母该说的。下人们胡言乱语,你就该狠狠治下才是,怎么还能容许这风言风语蔓延?”

    王夫人低了头,只是唯唯认错。

    贾母沉默了半晌,“郡主来了后,你切记不可多言。上次我带着宝丫头和探丫头去南安王府曾见过她一面,她不似面上看去的那般,切不可轻视于她。”

    王夫人也只是低头应了。

    鸳鸯和凤姐儿在外已听到小丫头禀报,都在院子里静静站着,又去吩咐小丫头们去看接姑娘们去的人回来了与否。

    正吩咐着,就见若诚郡主已经进了贾母的院子,旁边跟着的却是湘云,凤姐儿心下虽诧异,却面上也只是笑着道了安。

    郡主年龄虽小,品级却在王熙凤之上,更何况算上去也是平辈,凤姐儿也只得上前行了礼。

    若诚面上天真的问着湘云,“云姐姐,这就是你们府里的凤辣子?”

    湘云掩着嘴笑,也不答话。

    凤姐儿面上丝毫不显,只是笑意更盛,“倒是没想到郡主都已知晓我这破落户的名号,倒是让我不知如何自处了。”

    满心里期待着郡主提及自己是如何遇到湘云且相伴而来的,却见不论郡主还是湘云都没有提及此事的意思,却也不好出口相问,不禁想着一会儿王夫人见了又该是什么表情?心下除了惴惴,还有几分看热闹的心绪作祟。

    来不及多想,若诚已经提了裙子进了正房,湘云也紧走几步跟在后面,凤姐儿也忙不迭跟了过去进了正房。

    贾母和王夫人见到若诚郡主和湘云相携而来都微微有些诧异,只贾母很快敛了神色,笑着拉过若诚,“若诚郡主可是愈发长高了。”

    若诚执了晚辈礼,贾母坦然受了。又看向王夫人,却只是一脸茫然站着,等到湘云指点她道,“郡主,这位是二太太。”若诚只是笑着点头,表示明了,凤姐儿心下又是一惊。王夫人的脸上已经挂不住,却又想着自己诰封不高,是自己平生深恨之事,却也无可如何。

    等到宾主坐定,若诚才一脸天真看向贾母问道,“宝姐姐今日怎么没来?听到我来,也不来见我,难不成是恼了我?只是宝姐姐若是真的恼了我,也要告诉我因了何事才成,倒是让我猜来猜去,心下难安。”

    贾母笑着应道,“郡主多虑了,宝钗丫头所住的院子离得远了些,小丫头们早就去请了,想是很快就到了。我常听宝钗提起郡主性情是极好的,如何能恼了你?”

    凤姐儿心下暗叹,老祖宗这话倒像是要暗示什么似的,只不知这个看上去还未褪去青涩的丫头是否能听出这弦外之音。(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八十七章做客(下)

    ()若诚一路奔过来,看的贾母也不禁笑起来。

    及至到了贾母近前,才收住脚步,小脸立即一本正经起来,“老太太,您可来了,一路上可还顺利?”

    贾母也不说破她刚才火急火燎的样子,只是笑,“原是早饭用的晚了些,让郡主久待了。”

    若诚笑着又应承了几句,就让身边的丫鬟在前引路,自己特特走到宝钗旁边,拉了她的手低声说道,“我还担心你不来了呢,让我等了这半日。打发几回下人去外面看你们,却也都回来说没有见到你们的轿子。”

    黛玉在一旁见若诚和宝钗的亲厚样子,嘴角翘了翘,宝姐姐在宫里应是没有受了太大苦头才是,却又见湘云一副探着头要听她们说话的样子,忙扯了扯湘云的袖子,让她回神。

    湘云冷不防被黛玉拽了袖子,身子却正往前倾着,一个不小心差点跌倒黛玉身上,却被若诚看到,不禁拿了手指羞她,“云姐姐你可仔细,跌了交可别哭哦。”

    湘云作势瞪了她一眼,若诚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拉了宝钗在前面走了,还不时指点给她看,这边院子住的是谁,那边院子又是做什么的,倒是让宝钗分不出神来关注黛玉和湘云此时的表情了。

    黛玉慢慢踱着,面上看着前方,嘴里却小声问道,“云妹妹,你和若诚郡主如何相熟至此?”

    湘云低了头扯自己的袖子,有些漫不经心,“哪里相熟了?你没看宝姐姐和郡主才是相熟。”

    黛玉欲待说什么,却又先抿嘴笑了,“云妹妹,你该不会是起了醋意?”

    湘云瞪大了眼睛望着黛玉,看她表情中透着促狭,索性不再理她。

    黛玉不免觉得没意思起来。

    探春跟在她们后来,不时听到一些两人的对话,此时见状才走上前来,“林姐姐,云妹妹,说起来年前跟着老祖宗出门,和若诚郡主有过一面之缘。当时若诚郡主好似就很喜欢缠着宝姐姐似的,也真是缘分,偏偏让宝姐姐成了她的伴读。”

    黛玉暗暗点头不语。

    湘云却突然说道,“我跟若诚郡主曾经有过一面之缘,却是不打不相识了。当日却是不知她的身份,及至前日在府里意外遇上,才知道她原来是郡主。她也算是个人物了。只是却不知原来她跟宝姐姐这么要好。”

    探春笑着点头,几个人又说了几句话,见迎春和惜春只是默默,也都按住话题,说起了这府里的景致来。

    及至饶过几座假山,可以看到前方一处四面环水的亭子里,这亭子位于水中央,却用东南西北四条小桥连着岸边,河水看上去清澈透明,还能看到各色小雨在水中游的欢实。

    初春的天气,河边的凉意还是很重,只是视野看上去很是开阔,不免让人心境释然了许多。

    若诚见大家都盯着那亭子看,大声解释道,“夏天祖母很爱坐在亭子里赏荷花呢。可惜现在还没到季节,六七月天气若是去那亭子,别提多凉快了。”

    众人都愣了一回神,贾母笑道,“没想到你祖母却是有如此雅兴呢。可惜我老了,成日里跟屋里歪着,懒待动,倒是把我们家的姑娘也都给拘了起来。”

    若诚眨眨眼睛,掩嘴笑道,“老太太难不成是怕若诚几次三番再去闹宝姐姐她们,才特特告诉若诚这个?”

    众人都笑将起来,贾母忍不住指着若诚道,“郡主这性子也真真是……好了,我收了我之前的话,郡主啊,随时可以去找她们就是了。”

    若诚满意地笑了。

    又走了会子,却看到了一座佛堂,若诚看贾母目光停在那里,解释道,“这是祖母礼佛的地方。”

    贾母却只是温和的笑了笑,却又领头往前走去。

    若诚本是想着贾母至少会问些什么,却不妨贾母已经往前走去,倒是愣了一愣,接着嘴角翘翘笑了,拉了宝钗跟了上去。

    没多久就来到了老王妃的院子外面,却见一个穿着打扮很是讲究的嬷嬷迎了上来,若诚见了忙道,“黄嬷嬷,祖母难道有先见之明?怎么就知道我们到了。”

    王嬷嬷先向着贾母行了礼,才笑道,“郡主去了这半日,没有特特跑回来抱怨说没见着人,可不就是这次出去就见到了的缘故。”

    若诚撅撅小嘴,表示其对黄嬷嬷当众出她丑的不满,惹得大家又笑了一回才往正房走去。

    进了正房,宝钗却未料想到老王妃的屋子看去却不似贾母的雍容,虽也是透着华贵,却多了一种和老王妃年龄不相称的“活泼”,这是这个词却是不能说出来的,见黛玉她们的神色,宝钗明了她们也心下起了疑惑。

    正想着,只见老王妃在当日见到的那两位贵妇人的陪同下走出了内间,面上看上去也比当日更慈善了些。

    老王妃和贾母互相见了礼,众位姑娘才一起上前请安。

    若诚先扑到老王妃怀里,拉了她的手,服侍她坐了上座的右手位置,又再四在老王妃的授意下,拉了贾母坐在老王妃旁边的位子,贾母推辞不下,也就客随主便。

    老王妃坐定,才笑着看向底下众位姑娘,向着贾母笑道,“你是个好福气,这么多孙女看着一个比一个好,不似我们家,就若诚一个,平日里冷清得紧。”说到这里,却有意无意扫了一眼刚才陪着她走出来的那位看上去三十岁出头的妇人。

    贾母心知其中定有内情,却也只作未见,只是笑着客气道,“太妃快别说这话,若诚郡主又孝顺又懂事,平日里爱说爱笑,这是太妃的福气呢。”

    老王妃看看一旁的若诚,也笑了,“这丫头淘气惯了,你们别见怪就是疼她了。说起来,她从小跟着她那几个哥哥一起不免学了些男孩子的淘气劲儿,却也是没法子的事。好在我那几个孙子也都算好的,要我说,比他父亲强多了。”

    宝钗不禁又想起那个淡然的身影,却又觉得不好意思起来,虽然大家不知其中的瓜葛,至少老王妃却是知情的,为何今日还当众说起他们,却是百思不得其解。不禁又想起,若诚来相请那天说的话,心下有些不安起来。

    第九十一章省亲(上)

    ()贾母的轿子刚入贾府,王夫人就得了信去了二门。邢夫人没一会儿也赶了过来。

    两人自是没有多少话说,见李纨和凤姐妯娌俩相伴而来,邢夫人一脸不快向着凤姐道,“不是有了身子,太医也嘱咐你静养么,怎么偏又跑了来?老祖宗也不会因了你一次不来就怪罪你,不要计较这个。”

    李纨向来是沉默的性子,见状只是看王夫人面上似有同意之色,这才大着胆子笑道,“原来是凤丫头有喜了,这是阖府的大事。”又拉了凤姐儿的手恭贺,“要好生将养才是,你也是有了大姐的了,别的也不用嘱咐你,只多疼些自己罢了。”

    凤姐先听闻邢夫人说了那一席话,心里正堵着一口气只是发不出来,又听李纨说了这么一篇话,也就顺势道,“大嫂子的兰哥满府里谁不夸好?自是听大嫂子的嘱咐就是了。”思忖之下终是觉得不能当众得罪了邢夫人,又笑着转向邢夫人,“太太心疼我,我心里都是知道的。只是老太太回来了若是不见了媳妇,倒是让老祖宗担心媳妇身子真的虚弱到如此程度,让她老人家忧心就是媳妇的不孝了。”

    听在邢夫人耳朵里,自然又是那不好的话。深宅妇人平日里一句话都能生生嚼出十句话来,翻来覆去总是多心的。只凤姐这一席话明面却挑不出理,又是拿孝道做挡箭牌,自己自是不能再驳了她的话,心下却暗暗生了一回气。

    王夫人只是不作声,见李纨低垂了眼睛只是望着脚下,不免觉得她可怜见的,又想起大儿子珠儿早亡,李纨一心带大兰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免怜惜之心更深了些。

    众人心里各自想着心事,却听前面小厮在外面跟守门的婆子道,“婶子,快去报与太太、奶奶们知道,老太太和几位姑娘的轿子这就到了二门了。”

    婆子大声应了,又忙不迭过来回报给主子身边的丫鬟们,接着退了出去。

    王夫人等人都稳了稳心神,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等着贾母的轿子抬进来。

    鸳鸯扶着贾母进了正房歪在榻上,阖了眼睛只是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鸳鸯出去端了茶进来,悄悄靠近老太太道,“老祖宗且睁开眼,都各自回房了。”

    贾母缓缓睁开眼睛,摆了摆手让鸳鸯把茶拿开,只是出神。

    鸳鸯见状,放下茶盏,走到贾母后面拿了美人锤给贾母轻轻锤着肩膀,也不说话。

    好一会儿,贾母才道,“她们就没问你什么话?”

    鸳鸯没有停下手里的动作,慢慢道,“大太太听说老祖宗累了一天,歪着睡着了,就告辞了,说是等老祖宗醒来她再来请安。”

    贾母冷冷地“嗯”了一声,鸳鸯知道这是让她继续说的意思,也不扭捏,只是不带语气地说道,“二太太开始倒是说要进来伺候老太太,不过奴婢按照老太太教的回了二太太,二太太又等了一会儿,好像有话要说的样子,但是见老太太一直睡着,也就走了,只是问了奴婢云姑娘是不是明日才回史侯府。”

    贾母顿了顿才道,“说这话的时候,凤丫头在场吗?”

    鸳鸯思忖了一会儿才道,“开始还在,后来二太太一直等着,又催二奶奶回去好生将养,不要误了子嗣大事,二奶奶才走了。说是明日再来给老太太请安。”

    “那就是了。”贾母了然点头,又问道,“云丫头跟了谁回去了?”

    “跟了林姑娘回去了,原是宝姑娘邀了她过去,只是云姑娘说是老祖宗嘱咐的,也就跟了林姑娘去了。”

    贾母点了点头,好一会儿才道,“云丫头如今也大了,也会使心眼了。”

    鸳鸯只是不接话,手里的动作还是如常平稳。

    贾母心里却还是放不下,平日里也从不把鸳鸯当外人,更何况深知鸳鸯这丫头不是那多嘴的,有了什么话也就不觉愿意跟她说了。

    “你冷眼瞧着,觉着宝姑娘如何?”

    鸳鸯手里的动作顿了一顿,府里的那些话她也是影影绰绰听了一些,听说原是二太太准备把宝姑娘许给宝玉,为了这话,还惹得林姑娘和宝玉生了几场气。后来却又被送进了宫,这流言才止住。只是,老太太问这话却又是为了什么。

    心里想着,鸳鸯说话时不免愈加谨慎了些,“说来,奴婢看着宝姑娘最是知礼,行事也大方,也是真心亲近老太太。”

    “鸳鸯你这丫头,也开始跟我说些不咸不淡的话了?”贾母嗔道,面上却笑了起来。

    鸳鸯也笑了,“凡事都瞒不过老太太去。只是奴婢也瞧不出什么来,只是觉得宝姑娘面上看着温和,内里却应是个极有主意的人。”

    “那林姑娘呢?”贾母不置可否。

    鸳鸯吃了一怔,一时没了话。

    “你且放心大胆说,我也只是问问罢了,没让你担着责任。”

    “老祖宗既然问着奴婢,奴婢也就说说自己的愚见了。林姑娘平日里看着性子强,内里却是天真烂漫,不知掩饰。只是林姑娘的心思还是重了些,凡事想得多了些,却都表现在面上。”

    贾母点了点头,“你说的是,若论起来,我最疼的就是林姑娘。只是她这脾气性格也是让我放心不下,不知那事最后能否如她的愿了。”

    鸳鸯也不追问,锤了一会估量着是时候了,才又出去换了新的茶水进来。却不巧,挑开帘子看到王夫人立在外面,只是不知适才的话进了她耳朵里多少,忙行了礼请安。

    王夫人面上温煦地笑着,“鸳鸯,老太太可醒了?”

    鸳鸯正想着如何答,却听里面贾母道,“鸳鸯,让二太太进来。”

    王夫人面色一紧,却又立即笑的温和,让鸳鸯自去忙,自己掀了帘子进来,见贾母仍歪着,忙低声请安。

    “怎么,得了宫里的消息才这么等不得了?”贾母眼皮没抬,只是拉长了后面的调子,听上去有些讽刺。

    王夫人平白被剌了一下,面上却未变,仍是低眉顺眼,“回老太太,老爷今日已经递了折子,想是很快就有信了,媳妇先报与老太太知道。”

    “既是已经递了折子,那又何必现在报与我知道?”

    王夫人面上又是一紧,勉强笑着,“只是今日老太太走得早,没来得及与老太太商量,原想着老太太前日是准了的。”

    “嗯,我知道了。还有何事?”贾母依然语气平平,听不出喜怒。

    第九十五章下定(中)

    ()双儿点头,“是,老太太却是如此说的。”

    宝钗点头,“我知道了,你去。虽是借口,却也莫要太过了,且去跟同贵取了茶送去。”

    双儿点头应了,退出了出去。出门的那一刹那,双儿面上很是复杂,似是惊惶却又似为难,望月看的分明,暗暗记下。

    宝钗以手抚额,说不上来是喜是忧。

    望月与莺儿对视一眼,双双退了下去,去院子里侍立着,各自想着心事。

    贾母房中。

    “原是娘娘特特打发人来府里先给咱们透了口风,想是明日就会有旨意下来了。忠顺王府的老王妃去请的恩典,想必他们府里也早做了准备。”贾母慢慢说着,神色间却看不出什么异色。

    邢夫人面上笑道,“这也是阖府的喜事,却是要好好热闹热闹的。”

    贾母只是神色淡淡,“如今是非常时期,不宜闹太大动静。”

    邢夫人听了不禁面上讪讪然,想说些什么,转脸去看王夫人神色冷淡,终是咽了下去。心里却不屑,二房分明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出了个元妃,平日里看人都把眼睛放在头顶上,如今她这外甥女偏生也要做了王妃,日后还不知会如何压人一头罢了。如今又摆出这么一副脸子给谁看。

    薛姨妈面有难色,“说起来,宝丫头还是要老太太来最终定夺。”说到这里,却又不往分明了去说,王夫人的脸色愈发冷了下去。

    如今元妃那里门路还未打开,却不知忠顺王府那边却如此性急,竟去要了恩典,生生是要把生米做成熟饭,这却是让自己之后的路子更窄了,或者如今之计,也就只有那个丫头值得一用了。

    贾母面色稍霁,看着薛姨妈道,“姨太太客气了,说到哪里,姨太太都是宝丫头的亲生母亲,这是不会改变的。虽是如今成了我的孙女,但骨肉血缘并不会因此生分了去。姨太太莫以为我x后会是那不明事理的老婆子才是。”说到最后,面上笑了起来,明明是当了笑话说来的。

    薛姨妈也忙赔笑凑趣,“老太太这话说的让我倒是不好接了。老太太莫谦让了,宝丫头能成了您的亲孙女,是她修来的福气,我再无不为她高兴的。”

    邢夫人虽是反应略慢了一些,却是听出薛姨妈和老太太这一番话说下来似是没二房的干系,心下一边疑惑一边隐隐有些欢喜,这样想着面上不禁就流露了出来。

    王夫人瞧得分明,忙转了脸色也接话道,“妹妹这话却是真心的,老太太从来是最心疼孙女的,再无不为她们打算的事。连我这个义母兼姨母也是真心为宝丫头感到高兴的。明日今上的恩典一到,就更是喜事已定了。”

    贾母若有所指看着王夫人道,“说来也该你去操持宝丫头的事。”

    王夫人面色稍霁,邢夫人和薛姨妈神色未动。

    “只是,如今为了修园子的事,你和凤丫头都忙得脚不沾地,再给你们加个这么大的胆子,倒是又该被你们说我只知疼孙女却不疼媳妇喽。”

    王夫人讪讪地笑,邢夫人和薛姨笑中则更多了奉承。

    “依我说,备嫁的事情还是让姨太太来主持。若是有什么定不下来,或者需要拿主意的,大家再一起商量,岂不是更好?”贾母说着笑询薛姨妈。

    薛姨妈虽有些顾忌王夫人的脸色,心上却是高兴的紧,也忙道,“这是老太太的恩典和厚爱了,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只是大事上,还是得老太太和二位太太来拿主意了。”

    贾母笑着点头,邢夫人和王夫人也笑着点头应下,只是后者脸色仍是有些勉强,却也无可如何了。

    几个人又坐着说了一会儿话,喝了一回双儿带来给鸳鸯拿去沏的老君眉,又赞了几句南边的茶,见老太太有些乏了,这才散了。

    薛姨妈扶了双儿的手慢慢走出贾母的院子,碍着邢夫人在场,王夫人面色如常地又说了几句关切的话,才自回了院子。邢夫人也又再次跟薛姨妈道了喜,见王夫人走了,才带了婆子丫鬟做了轿子回了自己院子。

    薛姨妈眼见着人都走远了,才低声问双儿,“你回去时,姑娘可说了什么?”

    双儿摇头,“姑娘只说了句知道了,就让奴婢赶着拿了茶回来,说是不要落了人口舌。”

    薛姨妈听了半晌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这才进了梨香院。

    望月和莺儿忙迎了上去,给薛姨妈行了礼请安。

    薛姨妈见俩人都在院子里站着,又望了望宝钗的屋子,心下多了几分担心,“你们姑娘一个人在屋里呢?”

    望月两人点头应了是,只低了头不语。

    薛姨妈知意,让她们自去准备热水,自己进了宝钗房里,却见她正在灯下发呆,映着她的眉眼愈发温婉,右手腕上的翡翠镯子透着薄薄的光,愈发添了妩媚之意。薛姨妈不禁一阵恍惚,女儿果然是到了要嫁为人妇年龄了。

    见到薛姨妈一个人进来,宝钗款款站了起来,扶了薛姨妈坐下,自己也坐了下来,只是不开口。

    “我的儿,你可是不愿意?”

    宝钗摇了摇头,却又点了点头。

    薛姨妈心下焦急,“这倒是难为我了。你心里如何想的,且告诉我便是。”

    宝钗看向薛姨妈,神色中多了几分坚定,“说起来,女儿也是有造化的。”

    薛姨妈心下一痛,这个词已经听了太多次,只是从宝钗嘴里说出来,却让自己的心愈发疼了几分。

    “若是不愿……”薛姨妈缓缓道着,心下却是沉了几分,若是不愿又能如何?避开了皇宫,已是万幸。如今又有了皇命加身,即使不愿,又能如何?

    宝钗猛地抬起头,“女儿没有不愿,只是想着不知女儿嫁了人后,妈和哥哥该如何自处。”

    薛姨妈心猛地一紧,却没想宝钗一直担心的却是这个,又疼又痛,“我的儿,你且别想着我和你哥哥,他如今接手咱们在京中的生意,有府里的老掌柜帮衬,现在也相安无事。至于我,暂且寄居贾府,也是好事。”

    “那?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