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射雕双穿)回首向来处

(射雕双穿)回首向来处第38部分阅读

    康则端起酒杯递给杨铁心,“父亲,儿子的大喜之日,第一个便要感谢父母的生养之恩。”杨铁心却垂手不接,“你婚后打算如何?若是他日蒙古与大宋开战,又该如何?你忘了你郭兄弟的妈妈是如何死的了?”

    华筝肩膀一动,杨康知道她忍耐不住想要反驳。带兵将领若是叛逃,便是将家人置于危险之中,李萍就是因在逃离途中怕拖累了郭靖,才决意自杀的。她的死至少有一半是要归咎于郭靖懵懂间接受了兵马职权,却还没明白随之而来的职责风险。

    他握住她的手,轻轻安抚后说道,“大汗早已去世,日后不会再有这种事了。”华筝咬咬牙,也低声道,“我不也说过了么,二老只要放宽心,一切都会好的。”

    “一切都会好?”杨铁心艰涩地笑了一声,“公主不需要再拿什么血流成河的报复来吓我了。流落江湖十几年,打过交道的人比你见过的都多,难道还看不出来谁是真的心狠手辣,谁不过是虚张声势……”他的声音越来越嘶哑,视线也发散茫然,杨康发觉不对,立刻抓住他运起九阴真经中驱毒的方法。华筝则惊叫道,“你吃了什么?”

    她一把夺过包惜弱的手腕,按在脉上,又捡起桌上的碗检视一番,只见桌上的碗碟杯壶皆是银质,熠熠发光。见来不及一一细验,华筝转头喝问道,“这桌上的酒食是谁负责?”

    包惜弱手颤抖不休,但还是尽力反拉住她,“公主,不要……不要责怪旁人,是……我们自己……”她的身体则瘫软着倒下,怀中掉出一个纸包,华筝扶住她的同时,一把将纸包抓过来,就见有细细的粉末在空中弥散开来,她神色一变,“曼陀罗的种子!你们?”

    杨铁心也摇摇欲坠,他断断续续地说,“他们说你如今……武功已经是绝顶高手,再无几人能敌,举天之下,走往何处都无人能够阻拦……只是爹娘没用,才让你……不能……”他剧烈的抽搐几声“答应我和你娘,从今之后不再受挟制,回……回大宋去。”

    杨康运功时只感觉对方毒入脏腑纠缠不休,他驱毒的内力仿佛泥牛入海,见杨铁心的瞳孔蓦然放大,他大声喊道,“不!不是的!”杨铁心眼瞳已然浑浊,喉咙几乎发不出声音,“我杨家满门忠良……决不会……”

    见他已经陷入呼吸衰竭,杨康咬牙问道,“这毒没得救么?”华筝已经抱着包惜弱一同坐倒在地,她拿着银针想要救治,却双手颤栗无处下手,“催吐,洗胃,输液……可那是生物碱……”

    包惜弱惨然一笑,“康儿,不要怪我。你……养父……我不欠他……反而是他欠着我……他欠我救他一命……欠我一家团圆……欠我十几年的担惊受怕愧疚难当。所以……我离开他……我不后悔……”她的声音越发微弱,“而铁哥是我欠他……我欠他一次隐瞒……欠他十几年的奔波……欠他一个清白之身……还欠他一个儿子。如今……我也只能还他一条命了……”

    她的毒性也终于发作起来,美丽的瞳孔一片浑然,她伸出还在痉挛的纤手,举向杨铁心倒下的方向,“铁哥,等我……”

    杨康心中似乎有个声音想放声大哭,但是喉咙嘶哑,只余哭嚎的形状。远处的酒席歌舞依旧喧闹,只有负责此桌的侍从围拢过来,最后,他听见自己嘶哑的声音,“把他们抬走。”

    他闭上眼睛,猛地仰起头,突然听见一阵喧哗。等他睁眼,就看见郭靖站在面前,面带怒火,“为什么会这样!是谁害的?”

    杨康低声说道,“是我害的。是我既没有耐心,也没有能力让他们理解。”

    旁边的黄蓉低声切切地对郭靖说着什么,但是杨康无心去细听。只听郭靖说道,“杨伯父伯母的尸体,要带回牛家村去安葬。”

    “好。”

    “你不一同回去?”

    “不。”

    郭靖张口却说不出话来,伸手拉住他,“你跟我们走,杨伯伯也要你回去!”

    杨康苦笑一声,“我的亲生父母拿死来逼我。那你想用什么,用拳头?随便你们怎么说,这都是我的人生。”

    他转身离开。白色的帐子,白色的桌席,白色的人群,连成一片漫天刺目的白色。恍惚间几乎分不清,是喜还是丧?

    ——————

    七日后。

    “头七之日也不得在爹娘坟前祭拜,是孩儿不孝,只能在此遥祭水酒三杯,望双亲地下安息。”说完后,杨康将杯中酒洒向地面,又跪在地面磕了三个头。

    华筝默然不语,片刻后也在他旁边跪下,“我两辈子四十多年,连自己的父母也不曾跪过。如今按照古人跪拜父母的礼节,是真心将你们当做公婆,若是你们仍然不愿意接纳,那就背过身去,不要理会我便是了。如果你们真的能在冥冥之中看着我们,那我希望你们能看得久一点,久到能够理解我们。”

    说完她将两手交叠放在身前,轻缓而又稳重地俯□,将光洁的额头抵在手背上。如此三次后,她说道,“现在我们都是孤儿了。”杨康拉她起身,替她弹去衣襟上的尘土草屑,“谁不是呢?”

    “我宁愿你怪在我身上,如果我没有威胁他们,也许就不会有那种误会。”

    “误会永远都会有。”

    他收起祭台,另摆了一处,但仍旧遥遥冲着东南方向。“徒儿成婚,本应请您坐在长辈尊位上接受敬礼的。而师父的心愿,徒儿这辈子都不可能替你完成了:取得师祖的谅解回归师门,最终只在您死后才达成;您丈夫的仇,凶手不但是我的结拜兄弟,更是桃花岛的女婿,受人尊敬的大侠,徒儿即便有实力报仇,也无法去做;至于……”

    他说不下去,转头看见华筝站得笔直,低低叹了一声,“你不打算说点什么?”

    华筝摇了摇头,“恩就是恩,仇就是仇,干干脆脆一刀两断才像样子,还有什么好啰嗦的?她一生我行我素,决不会愿意听我假惺惺地道歉。无论她有多恨我,等到了地府,让她找我算吧。”

    杨康挽住她的手,“到时我也陪你一起。”华筝听了滞住片刻,哼道,“我也是说说的,谁知道穿越司跟不跟地府一处办公。”

    既祭拜完毕,两人转身离去,马蹄轻缓间便听风声渐起,树梢草尖上波浪起伏。黑云低垂,又被狂风驱赶而来,笼罩四野翻滚不休,转眼间豆点大的雨点噼噼啪啪砸下,连绵成一片灰暗又闪烁的帘幕。

    旷野茫茫,无处避雨。杨康将自己的披风给华筝披挂上,又披了件马鞍上挂着备用的蓑衣。雨滴汇聚成流,在针芒草编织成的纹路上汩汩流动,骏马被雷声惊到,扬起前蹄一声长嘶。华筝拉住缰绳稳住马,轻声细语道,“乖,我们不急,慢慢走。”

    杨康骑的青鬃马一直很沉稳,随在华筝身下的踏雪乌云驹身后,不多不少离着半个马身,稳重踏过坑洼中的水花。杨康突然问道,“你还记得第一次见面不?”

    “我同你赛马,你骑着马跑得飞快,我怎么追也追不上。”水滴落在他的额头上,冰凉中隐约有一丝爽快,“后来我停了下来,于是你也停了下来,回头来找我。”

    塞外的雨霎来霎止,白蒙蒙的云雾被阳光的金芒撕裂,露出一块块细碎的如洗碧空。垂射下来的光线明暗相间,天地间恍若垂着一面光幕,变幻迷离。华筝驻马望去,“真美!”

    两人屏息观看了许久,华筝突然说道,“我永远知道你在不在我身后。只要你停下来,我就会停下来,回头找你。”

    杨康心道,现在我停下来了,你也停下来了。嘴上却问,“那找到之后呢?”

    华筝蹙眉望着前方,抿着的嘴角看不出笑意。片刻后,她抖动缰绳转过头来,又是眉眼舒展,神情坦然,“走吧,回家。”

    (第四卷完)

    作者有话要说:用完结章恭祝大家过年好!(完结了居然完结了,先容我仰天长啸一会儿!)磕磕绊绊到了现在,终于完整地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没有烂尾地写完,真是好多感慨,即便在作者有话说里说太多废话会很惹人烦,也容我在此絮叨一会。

    打算写射雕,那是很久很久前的事了,久到还没写那篇无限同人,也没打算在发文的时候(四年前啊orz)。那时只是想写篇有爱的双穿,然后本来设定应该在一起的男女主却死活谈不拢,一个坚定地走向了渣攻总攻之路,一个坚定地当了吐槽路人甲,淡定且酱油得一塌糊涂。

    自然,孩子不听话,令我这个当妈的十分挫败,就在这个时候,射雕的念头跳进了脑子。嘛~yy射雕,自然出于对杨康的怨念,既同情这娃,但又无力扭转他的悲剧,设想了多次,让穿越去的主角改变他的命运,都无从下手,然后又想过,穿其他人,曲线救国,但无论是欧阳克还是郭靖,无论是穆念慈还是原创女配,都把自己雷得一塌糊涂,于是作罢。

    这时,华筝突然跳入脑海中,带来了一丝渺茫的希望。

    不得不说,我对小说里的华筝没什么爱,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因为这个角色是个很单薄的人物,小时略略骄纵大了质朴善良的蒙古公主,执着地喜欢着青梅竹马的郭靖,最后因为无意间害死郭靖的母亲,黯然离去,成全了郭靖和黄蓉。当然射雕里,不单单华筝是如此纯粹,射雕里的人物,好人好的单纯,坏人坏的单纯,大都透出一股一根筋的质朴的可爱,这算金庸早期作品的典型风格吧。

    代入女主之后,故事的重心就转移了。所谓的穿越很有爱,但其实很难把握,怎样让穿越主角避免成为知道剧透的古代人,而是真真切切的穿越到古代的现代人,需要不停地代入去想。金老陛下的华筝对我也许是路人,但我自己脑海里的华筝,却让我爱恨交加到无与伦比,她的情绪太强烈了,让我无法从她的角度叙说故事。说真的,每卷之后的三个番外,花费的时间并不比正文少。到最后,我几乎忘记了原本的杨康拯救计划,直接让他自求多福了。

    长达两年的连载,到最后回头看时发现我写出来的故事和最初的设想已经是两个次元了。中间边写边调整已经是常事,每次写着写着就跑偏到和原来大纲离题万里,这时再去修改大纲。中间还夹了一次乌龙事件,放在存稿箱里的废稿和大纲被抽出来发表,直到编辑打电话给我才知道。发现这个事情后,我把旧大纲删了,抽出来的章节替换掉,自己文档里的也一眼没看地删了,然后重头想重头写,既是因为怕受旧思路的影响,更因为怕自己太过刻意地回避曝光部分而扭曲了故事的正常发展。就这么修改了六七次大纲,为了主线的连贯和剧情的紧凑,还忍痛舍弃了很多构思好的情节,比如上山见一灯啊抢婚啊埋伏等等,尤其是第四卷的故事对我自己来说都是崭新的,而之前让曾我在yy中兴奋不已的旧剧情,我发现以男女主的性格来说,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不知道有没有人想听原来的狗血剧情?其实我直到现在还在怀疑,会不会按原本的剧本来写更好:原本女主被黄药师打伤后,自知命不久矣,然后黑化报社(大雾),不知情的男主在成吉思汗逼婚郭靖的时候前去帮忙,然后因为发生了一系列神马中毒疗伤要负责的事件,所以娶了穆念慈,咳,当然啦毒是女主下的。所以男主就到了南宋,彻底定了立场,而女主追来后,看见事情已经没有转寰余地,跟众人断剑绝义,发誓不用中原学来的武功也永不踏入宋土。几年后,李莫愁大闹陆展元婚礼的时候,男主遇到了几个西域来的女孩来接走了李莫愁,他从武功路数认出了这几个人应该是女主的徒弟。于是追踪而去,一直到了西域,就看见女主和西域山中派还有波斯圣教的斗争。女主引他来就是帮忙的,帮忙之后鉴于双方身份立场,还是没能在一起,然后后面就是开战啦全灭啦,穆念慈死了,留下杨过,男主女主同归于尽,一起消失在战场上。

    为啥没能按着这个剧本来写,是因为两个主角在前几卷已经形成的性格,根本没法做到这些事情。尤其是男主,他虽说做事情不够积极比较消极闲散,但本质上是很难被影响被控制被牵着鼻子走的人,他把事情看得很开,所以不会被大义要求着去做违背本心的事,而女主在另一个极端上,想做的事情就去做,想要的东西就去千方百计地要,不会委屈自己,更不会做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

    哎,事已至此,再回头念叨也没什么用了。非要总结,只能说渣作者对人物性格和剧情发展的把握还是不够稳,外加大纲最初设计得太异想天开,导致写作中呕心沥血也无法补救(说多了都是泪啊)。这是我第一本构思完整的长篇,虽说大纲先天不足,但也倾注了十成心血(恐怕华筝之后也很难有一个让我倾注这么多感情的角色),再加上大家的支持,才终于坚持到最后。而经验教训什么的,就留给下一篇文的进步好了。

    这几天写番外的同时,还在校正文字准备出定制,感谢现在一本就可以印,所以拿来满足一下自己作品变成铅字的乐趣(再次感谢一本起印),因为是自己收藏留念,我会把校对修改尽全力做到完美。如果还有人想要,那么先不要删收藏,通过审核后就会有站短提示的。至于定制加的番外,我去咨询一下编辑是不是强制必须放的,其实我是不打算再加了的,强迫症的某人定了每卷三个番外,再加恐怕也是画蛇添足。但是如果有买书的读者有要求,可以在这里提出来,也许能调整下心态写写男主或是其他人的番外。

    ps:

    写作计划:倚天在读原作查资料完善大纲中,会作为接下来的主更,目标是只坑自己不坑读者!

    若是对追文累爱了(→_→),可以收一下漠北的专栏,以后有空时翻一翻,说不定会有合口味的惊喜呦。

    最后。把区区四十万字磨磨蹭蹭写了两年的我,深知还肯追文的读者都是真爱了。我要说我也爱你们,而这绝对不是敷衍的场面话,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不可能写完这篇文,鞠躬致谢!

    第98章番外:一代天骄

    我叫做孛儿只斤·铁木真。除了无法亲眼看见金朝的灭亡,我此生也没有什么太多的遗憾了。

    死期将至的时候,我想着敌人,想着家族的未来,想着这古往今来从未有过的巨大疆域该如何管理。我想到我的儿子都是骁勇善战的勇士,他们跟着我东征西讨,除了沉溺于酗酒和不可控的脾气之外,他们都是优秀的领军者。

    我想到我的女儿也丝毫不逊色,我那睿智又慈爱的母亲,和我勤劳坚强的妻子一起,把她们养育成了同她们的祖母、母亲一样优秀的女子。只要她们可以打理一间帐篷,一群牛羊,就可以打理一片土地,一个国家。

    只除了我的小女儿。她还没有驸马,也没有她的国土,该如何在这铁与血的时间生存?

    她是不太一样的。第一次和蒲儿帖一起看见她睁开眼睛时,我们就发现,这是个不同寻常的孩子。只是我们不知道,她的不同寻常,到底是长生天的恩赐?还是诅咒?

    所有会逗得她的哥哥姐姐们咯咯直笑的动作,挠脚心,亲脸蛋,抛到空中转圈,都换不来她的笑声,反而是闭上眼睛,无声地抗拒。

    她那双懵懂的眼睛好像能看懂我们的表情,她那对柔软的小耳朵好像能听懂我们的语气。她很少哭,学说话的速度却超过了我们所有的子女,包括我们一直认为最聪明的阿剌海。

    东征西战中,孩子们都很快就长大了,好像春雨过后野地里的蒿草。曾经还能托在手掌上的小小的婴儿,转眼也可以爬在马背上玩耍。

    几年之后,我们隐隐预感到,我最重要也最爱的妻子,再也无法给我生下孩子了。一直到很远的将来,我所有的孩子里,只有她生出的才是有资格继承一切的,无论是财产,还是关爱。

    而这个小女儿将是最后一个能让我们放在掌心上宠爱的孩子。

    蒲儿帖无论去哪里,都要亲自抱着她,而她也确实是个长相可爱讨人喜欢的孩子。一次宴会上,我的义父王罕看见了她,意有所指地说,“这个女娃真可爱。”

    我毫不犹豫地说,“那就跟义父的孙儿都史定下婚约好了。”听见这句话,我的小女儿抓着我的肩膀,把视线死死瞥向别处。小家伙不仅仅是不开心,她的眼睛里带着愤懑和失望。

    不过没过了多久,她好像就忘记了这个令人不快的婚约,同救了她的郭靖还有他的几个汉人师父混在一起。她天不亮就要跑去他们的帐篷,她着迷地拿树枝在沙地上书写汉人书籍上奇特的文字,她走路时也在踏着奇特的步子,手里的草杆比划着刚学到的剑法招式。

    蒲儿帖有时会远远地看着我们的小女儿叹气,我大笑着安慰她,这不算什么问题。无论南方的人,还是南方的书本,南方的武功,甚至全部南方的世界,若是她喜欢,就给她好了。

    “那她和都史的婚约呢?”

    “都史那种没用的东西,也能配得上我的女儿吗?”

    我的妻子没有惊讶于我对王罕义父的异心,也没有嘲笑我的异想天开。她与我是心意相通的患难夫妻,是我能放心倾述一切的女人,述说一切最不可思议的野心和梦想。

    哪怕我们现在强敌环绕,甚至还要为义父效力,供人驱使,我们都相信天地无限广阔,我的儿女都值得世上最好的东西。我的孩儿们,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要去闯下一片天下,因为他们不是留在窝巢里张不开翅膀的雏鹰,也不是被拴在木杆上的马。他们有能力拿到所有想要的,无论想要的是什么。

    只不过,我和蒲儿帖从来看不透,我们的小女儿到底想要什么。

    她的性情,热烈得像一匹没有缰绳不知疲倦的骏马,又冷漠得像一只折断翅膀落地也不肯屈服的鹰。

    她可以跳上最野性难驯的烈马,决不跟大了她好几岁的哥哥们认输;她在姐姐嫁人的时候,拉着姐姐的衣角不肯放开,哭成了泪人儿;她会久久地看着天边的云彩,仿佛在渴望着回到云上的世界;而她盯着篝火的时候,会露出奇怪的忧伤神情,带着历经沧桑看透世情的忧郁,一种绝对不该出现在一个小孩眼中的神情。

    作为父亲的我另有我应尽的职责,即便注意到了这些,我也无暇顾及。同往常一样,所有对子女的烦恼都留给了蒲儿帖,而她把小女儿捉摸不透的心思,当成了她终有一天会失去她的预兆。

    于是蒲儿帖对女儿看得愈发珍惜,关心爱护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对以前的任何一个孩子。

    蒙古人的习俗里,最小的儿子一向都是要守在父母身边,直到送终。而最小的女儿,即便早早订了亲,也常常会被伤心的母亲用似乎永远准备不完的嫁妆作为借口留在身边。

    蒲儿帖没能把她留到出嫁前,因为她在十岁那年自作主张地离开了。老萨满说她听到了天神的启示,要去远方寻找命定的一切。蒲儿帖没想到她的小女儿会离开得这样早,能在几个大女儿的婚礼上强忍住眼泪的坚强母亲,得知小女儿离开的消息后,终于落了泪。

    她哭着说:为什么我的小女儿要离开我?

    我安慰我的妻子说,她是我们的女儿,她一定会回来的。心里却在想,她的天神是谁,能够让她放弃这里的一切,投身到遥不可知的宿命中去?

    后来,她果然在王罕催促婚事前回来。

    四年过去,她的容貌变化了许多,从一只洁白的小羔羊,变成了高山顶上不化的积雪,但我们还是一眼认出了我们的女儿,又一把将她揽在怀里,为她的去而复返载歌载舞。

    她说她是为了与都史的婚事而回来的。她没有掩饰对这桩婚事的反感,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抗拒,小时候那双懵懂而又清透的眼睛,变得更加聪慧灵动。她笑着说,我不介意。

    蒲儿帖告诉我,我们的女儿在梳妆时问起了今后开战的事。很好,这才是我的女儿!

    即便所有人都以为我对义父王罕忠心耿耿,即便所有人都以为我和安答札木合情同手足,但我心里是清楚的,他们不可能再容忍我下去。他们不能容忍我的势力壮大,不能容忍我融合各个部族,不能容忍我赏赐财物给勇士作为私产,不能容忍我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誓死追随,更不能容忍我对金朝的反叛之心。

    而到最后的最后,我不会再是他们的障碍。相反,他们才是我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即便我对他们的感情从来都是真的,就像是他们对我也是一样。可惜再真挚的情谊,也阻止不了他们的恐惧和防备,更阻止不了我的目标和前进。

    于是,联姻变成了阴谋,婚场变成了血池。而我的女儿带着期待的笑意,着看自己的婚事化为灰烬,好像看一场有趣的摔跤比赛,于己无关。

    她穿着大红的嫁衣,轻巧地拿起弓箭,微笑着对我说,“父亲,我会保护你的。”

    那一瞬间,我相信自己没看错也没有想错。她有着长生天的恩赐,她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轨迹,她回来不是为了婚事,而是为了保护我,保护自己的家族。

    大战过后,我下达了诏令,“郭靖,我赐你金刀,封你为金刀驸马,与我最珍爱的女儿结下婚约。”

    我以为这是她想要的,我也相信,这是她需要的。

    郭靖领走了刺杀完颜洪烈的使命,和他的几位师父一同策马南下。而几天之后,我的小女儿跟我和蒲儿帖辞行,说她也要离开去往南方。

    蒲儿帖以为她是去跟随郭靖,给了她作为一位母亲最饱含爱意的祝福。但我知道不是的,看着她神采飞扬的眼睛,我终于明白了她想要什么。

    她真正想要的,是离开这里,她想要的,是另一片天空,一片同这草原上截然不同的天空。

    于是我说,“我的女儿学到了本领,能够保护自己宝贵的生命,没有什么能比这更让我高兴和安心的了。”

    “我希望你睁大你的眼睛,擦亮你的心,南方的世界非常不同,南人的心思又是那么复杂,我需要你们来替我看清它,这样才能治理好它。”

    她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明媚自信的笑意,好像在说,“这还不简单!”

    征战中,时间过得飞快,我已不记得我的小女儿离开了多久的时候,派去与南边宋廷合盟的托雷,带来了他小妹妹的消息。

    托雷说,她救了他们一行人。

    托雷又说,她受伤了,伤得很重。

    我不会像蒲儿帖那样日夜担忧,我铁木真的子女,只可能死在战场上。受伤对于一个勇敢的人来说,只会让他更加的谨慎,更加的坚强。

    果然她回来了。蒲儿帖忧心地说,她身体很差,身边有一个片刻不离的年轻人,照顾她的身体。

    我知道我妻子的心愿,她想要自己的小女儿得到自己想要的。于是我说,如果她另有心上人,我等她来跟我请求,并且一定答应。

    可是她没有来,于是我带着郭靖踏上了西征的路。我要把长生天笼罩的地方,全变作蒙古人的牧场。

    战务的繁忙让我无暇顾及太多,直到得胜归来,我才知道我的女儿同她的旅伴离开过,回来时却是孤身一人。

    我以为她做好了决定,于是我让郭靖做好结婚的准备。等奇兵打下南宋之后,郭靖就是南王,我的女儿会是他唯一的妻子,也是土地真正的主人。

    可是最后,我的小女儿还是孤零零的一人。我不担心她,无论是什么,只要她想要,就一定能够得到。哪怕我能为她做的,只是留下一些或许很快就会变作废纸的遗诏。

    为大军围困的西夏人已经几次求和,而我决心再也不信任这些朝三暮四的墙头草,这些永远用谦卑的面孔求得宽恕,却在成功之后,对着我离去的背后捅上几刀的党项人。

    我期望着我能多撑几天,但这必定是奢望。于是我下令使者们传召我的儿子托雷,又下令带来金刀驸马郭靖。

    我要当面问他,为什么要拒绝。

    作者有话要说:戛然而止,因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郭靖过来跟成吉思汗说了一堆大道理,然后把成吉思汗怄吐血气死了……→_→

    抱歉拖了这么久,我一直想写,一直想不出来,就一直卡着卡着。成吉思汗的番外是一直是个宅同学的指定,当然了如果你看得不满意,指路亚马逊京东买本成吉思汗的传记吧→_→,我尽力了,用五百的时速磨出来的,真是坑死我也

    个人觉得成吉思汗这种看人极准的神人,不会看不出女儿的不同寻常,从这个角度来写,突然发现弥补了小华筝穿越人生里一直缺失的一部分啊

    看我果然还是最爱女主了xd

    第99章番外:桃花岛主

    桃花岛以前不叫桃花岛。

    很多年前,这里只是一个荒岛,岛上有泉水,有怪石,还有荒草。

    而我就是看中了这里的怪石嶙峋,丑陋的石头有了花木掩映后,变成曲径通幽的园林美景。更为得天独厚的是,这些乱石的位置只要稍加变动,就可以变作奇门五行的阵法。

    这里长了一些不知名的野草野树,草籽树枝引来了鸟儿,鸟儿带来了肥沃的土壤,让岛上的植物越发的繁盛。不过我想要种一些更加有风韵的树木,能带来俊秀枝叶,带来漫天花海,带来硕硕果实的树木。

    桃三李四梨五年,从各地买来的树苗连根带土的移植过来,只要三年就成长结果。桃树结果的第一年,我摘了似乎怎么也长不大的瘦小果实尝了尝,无比的酸涩。

    蜂缠蝶绕是花的宿命,也是对花的滋养,于是每次往返于岸岛之间的时候,我都会带上一笼昆虫。几年过去之后,桃花终于连成艳丽的云雾,饱满的果实压低了枝头。

    玉帝的蟠桃园比之如何?

    只可惜,果儿没有仙女来摘走,大多数是白白落在地上。那场景让我心有所悟,于是我回到俗世间,开始一次次随心所欲的游历。

    我的采桃仙子已经降落凡尘,但我当时却还无缘与她相见。不过,这些游历同样带来了另外的缘分,每一次,我都会遇到一个合眼缘的孩子,之后我会改变那本来就不存在的预定行程,带着新收的徒儿返回岛上。

    我不是个负责任的师父,我的徒弟们互相照顾着,直到长大。后来我遇见了蘅儿,带她回到岛上的那一刻我意识到,我的仙岛终于完美了。

    蘅儿死后,我再也不想踏步海对面的世界,但十几年间,一直有人来到我的岛上,打扰我的刻骨思念。

    第一个来的是周伯通,他被我困在阵中,开始了十余年的拉锯。我给他送去吃食,我说不会用些下毒之类小人手段,要堂堂正正地逼他出来,而他竟也守在洞中,守着他师兄留给他的九阴真经,守了十几年。

    至于人最多的一次,则是西毒带着一船的人来岛上求亲,侍女蛇奴仆人,足足上百人,若是算上那些不能口吐人言的小蛇,就更加的难以计数了。

    而最让我意外的,还是他们送傻姑回来的那一次。来的几人都还未到弱冠及笄之年,其中最大的也不过十四岁,而那时的我,沉浸在对灵风的痛心和对傻姑的关切中,竟然没有意识到,那个只匆匆留宿了一晚的少年,是我当时唯一的徒孙。

    我的徒弟们流落江湖,也只有梅若华教了这么一个徒弟,陆乘风的儿子和曲灵风的女儿,都没有得到武艺的传承。

    我的傻徒弟们,你们不是向来胆大包天,惯会惹师父生气,还为了若华的事情来跟师父顶嘴的么?为什么偏偏此时却如此听话起来?到最后,只有若华才是我天不怕地不怕的好徒弟,也只有她,才敢在没我允许的时候就收下一个徒弟。

    等后来我发现,若华只教了徒弟九阴上的功夫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哈哈!我说过桃花岛的武功不能外传给他人,若华依旧还是不敢违背,但凡来自桃花岛的武功都不曾传授。

    至于那九阴真经上的武功,从来就不是桃花岛的武功,更与我黄药师毫无关系。

    也罢,虽说这小子是若华私自收下,并不能算作桃花岛的弟子,但看在他陪伴了若华这么多年的份上,我决定让他当我的徒孙,允许他叫我一声师公。

    因此当他第二次来岛上的时候,我传了他我的武艺绝学。他的资质很不错,只不过性格太老成稳重,实在不讨人喜欢,加上他又自作聪明地向我劝告蓉儿的婚事,忍不住就心生厌烦。

    于是,演示完两套武功,我便丢下他离开。徒弟还是要收合眼缘的,若是连看着都不顺眼,怎么可能尽心教导?而这几年里,我也确实收了太多不是自己挑选的徒弟:傻姑是我的责任,逸风是一时兴起,而那个要学毒药医术的小姑娘,答应她留下只不过是为了给蓉儿找个伴。

    她只要我教授制毒制药之术,又说她有师父,不会另拜师父学武功,那也就由她了。

    而我也不必告诉她,即便不是徒弟,心情好时,我也是愿意传上几招的。

    我教过许多徒弟,也教过他们武艺之外的杂学。教过的人里,她不算是资质最好的,但教她却格外的轻松。努力能够弥补资质的不足,她对医术毒术是那么的痴迷,废寝忘食地钻研,甚至到了因缺眠少食而晕倒的程度。

    而且我也确实没有看错,她是个合适的玩伴。她独自一人时很安静,从不添乱,大部分时候都是自得其乐地看着医书;而几个孩子玩闹起来,她既可以像长辈一样细心体贴地照看傻姑,又能童心未泯地和大家一起欢笑。

    只是有时,她会独自一人爬到悬崖峭壁上,望着澎湃的朝霞,望着滔天的海浪。那时她总是抿紧嘴唇,挺直背脊,仿佛整个世界对她而言是一张天罗地网,要她随时准备挣脱,准备迎战,甚至准备赴死。

    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我也只能把这当做她在自然造化之力面前,内心激荡带来的自然而然的反应。直到那一天,她露出了疯狂的神情,她直呼我为“黄老邪”,问我怎么会如此狭隘。

    对于她的忤逆,我怒极而笑,但笑中确实有着几分嘲讽和释然:这才对!这才是真正的她!这才是她的本性,在我眼皮底下苦苦掩藏了两年,却越发深刻越发激烈的本性。

    我心里略略觉得可惜。心里有一瞬间甚至希望,如果杀了若华的凶手真的是欧阳锋该有多好?那样索仇的过程会更加的酣畅淋漓,而面前这个毫无还手之力、任我宰割的人,让我觉得报仇也是索然无味。

    于是我说,“只凭你,原也不消我动手。你去她坟前跪上三年,我便饶你一命。”

    她拒绝了,并且又露出倔强的神色,那种宁为玉碎的疯狂神情,那种要与整个世界搏斗也在所不辞的神情。

    那么没办法了,她必须死。

    后来在阴错阳差之间,已经从我手中逃脱的她,又一次落在我手中。看见她油尽灯枯的样子,我突然觉得,这就是应有的结局:好,我便放你自生自灭。

    至于我那刚刚认下的徒孙,既然愿意为了一个女人背弃师门,那么,就让他眼睁睁看着她生命燃尽却无能为力。那种痛我只需体会过一次,便知那是普天之下最为痛心彻骨之事。

    自作孽不可活,又何必需我动手?

    只是我想不到,我的蓉儿命中也一样坎坷。她爱的人有着婚约,她因为受伤奄奄一息,直到了段皇爷那里才得到医治,又因为怀璧其罪,被老毒物擒获,逃脱后又被追索了几千里路。

    幸而大难之后必有后福,我的蓉儿陪在心爱的人身边,成家立业,镇守一方。我时常会去到襄阳城,看着我的蓉儿同傻女婿一起,为国为民,尽心尽力。只不过大部分时候,我只是去远远看一眼,连寒暄也全部省却。

    至于更远的北方,则是能免则免于踏步的伤心地。北方中原落入他手,几百年间似已成定局,任凭谁也无力扭转。

    与蓉儿比较起来,其余人都不过是可有可无的人,流落于茫茫天地间,连消息也不常听到。

    唯有一次,我无意间去到一座府邸,竟见到了许久未见的故人。她从堆满了案卷的桌前抬起头,露出微微惊诧的神情,与二十年前在岛上钻研医术时一般无二。她很快就回过神来,带着一丝戒备和一丝好奇,对我说,“先生,许久不见。”

    此情此境,确实勾起几分旧日之情。那时还有天真可爱的孩童绕?br/>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