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时候,各位官员接到了李序然的密令:从三省各府县抽调出七万驻军,同时,从三省再抽出三十万自护队员,人员到齐后,北王另有旨意。
这样一来,加上现有的二十三万兵马,等于李序然现在有三十万将士和三十万自护队员。
这些人正算是李序然的嫡系,所以,李序然的命令自然会很快的执行下去,而当地的百姓和小官吏知道李序然重新回到了两江和北沙。同时,现在李序然做了王,他们这里所有的事务他都可以管,而且是最高的权力,所以,他们也会全力的完成李序然的命令。
很快,没过多少时间,各路的人马便安李序然的规定到了北沙,等候李序然的下一步命令。
这一天,李序然召集文武官员,开始下达了他做北王以来的第一道战令:
北沙省巡抚、布政使,命你们速将都州府内的百姓还有粮草和钱粮牲口布匹等全部撤离到大邺府。
三省按察使要管好各自辖区,如有人趁机敛财或者偷到财物,抑或有人散步谣言,蛊惑人心,要严惩不贷。
两江提督要加紧训练各自辖区兵马,随时听候差遣。
北沙提督尘远率北沙境内将士全力以赴抗敌,周勇率中军主力二十万兵力与敌军在正面抗敌,工事要继续加筑,火炮可以继续用,弓箭手随时待发。
北沙巡抚一驰率三十万自护队员,部署于周勇将军的后方,但全部要穿将士的衣服,并配有战马、旌旗,给敌军感觉就是我军和他们对峙的是五十万兵马。
得令!众将说道。
看到大家都领命了,秦章急忙说道:“北王,那末将呢?”。
李序然笑着说:“像秦将军这样年轻、勇猛、有勇有谋的名将,本王怎么会不用呢?”。
接着,李序然说道:“秦章将军听令:命你挑选十万轻骑,用勇猛的将士,全部配弓箭,骑最快的战马,外加十门火炮,直取摩萨国的都城”。
“末将领命”。
秦章的心情很激动:原来是围魏救赵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二章另外一支奇兵
李序然这个围魏救赵的计划是他在登云寺的时候想出来的,记得当时他的师叔也对这个计谋也很支持。。。
因为,从兵力上说,摩萨国的五十万大军有绝对的优势。朝廷大军只有三十万兵马,而且是已经损失不少了。所以,李序然才想了这个不比兵力的办法。
秦章的十万快军已经秘密绕道出发了,和上次一样,他们绕的很远,李序然知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瞒过所有不相干的人,包括摩萨国的人,和自己身边这些各怀心事的人。
比如这个钦差大人。
自从他来后,李序然对他非常客气,毕竟他比李序然的年龄大的很多,而且他做到二品的时候,李序然还在太仓县令。
而同样,福桐对李序然也很客气,他也很会拿捏分寸,确实有朝廷大员的气魄和风度。他并没有像皇上说的那样,处处看着李序然,并将这里的情况如实的报到朝廷。
就拿这次的布兵和调遣,李序然在下令和议事的时候,福桐并没有去,他装作头痛的样子,因为,他也有人看着,他也要给这些人一个交代。
秦章的十万大军撒出去后,周勇的二十万将士和一驰的三十万自护队员便在正面声势浩大的和拓拓木的四十多万兵马在对峙。
为了演的真一点,李序然也亲自留在了这五十万大军中,而且他还在阵前显然的地方,必须要和拓拓木对阵,起码要对视才能令他的将士和敌军的人相信。
秦章的大军需要时日才能到摩萨国的都城,因此李序然必须要拖住拓拓木,他们的计划才能成功。
“北王大将军,听说你会什么绝世内力,本帅倒想试试,”。拓拓木把北王和大将军连起来念,是因为,李序然的旗上竖写的大将军三个大字,上面还有两个横着的但毕竟小的字;北王。
“大胆贼将,北王的名字的是你叫的,先和你尘远爷爷过几招再说”,说着尘远带着一队人马走出工事,迎了上去。
看到是尘远上前迎敌,拓拓木也就派了个副将上去,两个人立刻厮杀起来。
这两个人的武动都是半斤八两。打了几十个回合也就各自回营了。
拓拓木要继续攻打,但李序然便命人开炮,一阵火炮之后便是数以万计的弓箭手上阵,拓拓木只好命人向后撤,因为他们看到李序然身后也是五十万大军。
关于这五十大军,拓拓木派出去的人也密探过了,但他知道的结果是这些人除了朝廷呆过来的外,大部分是两江和北沙原先的驻军,因为这里祸乱不止。所以,朝廷派出大量的驻军进行日常驻守,一个省也有十几万吧,所以。现在三个省抽调个三十万加上原先的二十多万,现在的五十万大军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这是由于落后和异国的不便导致拓拓木的信息不对称,他并不知道。李序然大张旗鼓的调兵的时候,里面有一大部分就是自护队的人,只不过根据李序然当年的命令。这些人也都是有盔甲兵勇之类的衣服和兵器,所以,他们看走眼了。
看到敌人被压下去后,李序然便从战马上下来,他要回大营了,这里就交给各位将军了。他命令这些将军们日夜轮番坚守,同时,要严防各路敌军从其他地方突破。火炮还能支持一段时间,足以等到秦章他们的攻打摩萨国的都城。
几天后秦章率领的人马到了摩萨国的边境,这时,秦章打开李序然提前给他的地图,这是梦盈当年去摩萨国的时候命人秘密绘制的,上面对于一些特殊的地形描述的非常详细。
秦章看了之后,命令大军原地休整,晚上的时候,他们要选一条很地势很复杂的山路穿过去,此时,他们行军摩萨国都城的距离已经走了有一小半。
而在北沙大营的将士们却显得平静和轻松的许多。
这都是因为连个原因,两个原因都是和李序然有关。
其一,他们当初在北征的时候,用了前前后后近五年的时间才打完这场仗。而现在拓拓木率兵攻来的时间才数月,所以,他们并不着急。
朝廷大军虽然号称三十万大军,三十万自护队,但实际上去掉已经站死的和皇五子当初带回去的兵马,实际上从京城来的兵马也就是二十万之多。
所以,剩下的这些大军都是当地的,而他们的粮草本来就可以通过当地来解决,而且,根据李序然当年的规定,这里新开垦了不少地,所以,当地的存粮很多,加上两江本来就很富裕,这朝廷的二十万大军的粮草也无需朝廷开支。
不就二十万人吗?三个省还养不起?至于草料和战马什么的,两江尤其是北沙多的是,好多地方的马匹都养成老马了也无用武之地。
现在又了这些后,李序然就不慌了,将士们也不慌了,他们有了持久战和长久战的资本和能力,那慌的就应该是他拓拓木了。
其二,这次挂帅的,确切的说是他们的北王李序然,可以同时节制三个省,就像是刑部尚书当初在建议设置北王时说的:以北沙的警戒来鞭策两江,用两江的富实来夯实北沙。
三个省力量更大,合并一处后大家的心里更踏实,同时,又有当年成功北征的李序然做他们的北王,几十万的自护队人马在巡守,百姓们似乎并没有有因为敌军的五十人马而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恰恰相反,在军中,甚至在百姓中都在流传,他们的北王李序然要在适合的时间不仅将拓拓木赶出北沙,还会乘胜追击,将摩萨国给灭了,到时就再也没有北沙之患这一说了。
将士们不急,百姓们也不急,而这几天在北沙的军中却有一人萌萌不了,他就是当年号称爬山虎的陈虎陈将军。
众所周知,这个陈虎武动可以比之前的赫利的先锋格泰格达他们还要厉害。而现在也是李序然麾下武功最高的将领。
他本身就是将军,而且还做过北征的先锋,可是,这次攻打拓拓木的时候,李序然给各位将军甚至副将都安排了任务,包括巡抚也有任务,可唯独他这个第一战将没有领到任务,只有跟着李序然的份,他能不憋屈吗?
北沙的夜晚依旧不是那么的安静,几十万大军对峙。想安静也安静不了,不过,李序然的大营里却一切如故,将士们各司其事,一切都有条不紊。
而唯一一个闲人就是陈虎将军,他现在在他的营帐里喝酒。
当然是偷偷的喝,因为,李序然规定,战时不能饮酒。当然,作为一个又多年统兵经验的北王来说,李序然给他们的将士一次例外,那就是每隔十天可以喝一次酒。但是必须是轮流的喝,这次是这一拨,那次是这一拨,人数不能太过。所以,即使有什么意外,也不会影响大军。
这军中也有军中的特点。带兵打仗其实和一家之主过日子有些相似,就说这禁酒和禁欲一样,要是禁的太厉害了也不合适,当然,千万也不能听之任之。
因为,李序然要打的是一场持久战,必要的事情还是要考虑的。
而陈虎现在喝的就是他按照正常的规定得到的酒,不过,人家的喝的是酒,是爽,而他喝的确是闷酒,是郁闷。
李序然来到他的帐外,侍卫看见了,急忙参拜,并要进去叫陈虎出来,但被李序然制止了:“本王和你们陈将军有话要说,你们守在这里,不许任何人进来”。
“遵命”,说着侍卫们立刻排开,李序然慢慢的走进去。
“怎么?是谁得罪我们陈将军了?一个人在这里喝闷酒?”,李序然说着,人已经到了帐内。
“末将参见北王”,陈虎急忙站起来说道,他没有喝多,但他也没有多说其他的话,因为,他对李序然的安排不满意,但有不敢直言,所以,只说行礼之类的话。
李序然坐了主位,他看到陈虎一副落魄的样子,不由的笑了。
“陈将军是对本王有有意见吧?是不是因为本王没有给你交代任务,故对本王有怨言啊”,李序然看着他说道。
“末将不敢”,陈虎还是问一句说一句。
“哎,本来,本王是有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非一个像陈将军这样勇猛的将军才可以完成的,但本王看到陈将军闷闷不乐的,恐怕很难完成此任务,本王还是另外派人吧”。说着李序然站起来,作出一副要走的样子。
“北王,北王留步,末将愿往,末将愿往,呆在这里都快要憋疯了”,陈虎终于说话了。
这时,李序然对他说道:“陈将军,本王是有意这么做的,这件事事关重大是不能提前说的。秦章将军已经到了摩萨国的边境,明天他们就会到达摩萨国。而到了敌国之后,他们虽然要直取都城,但就不能旁若无人的行军了,因为那么多的人一定会被敌军发现的,到肯定会有人阻拦,他们带的粮草有限,而在摩萨国内,虽然敌军分散,但数量还是很大的。所以,秦将军他们必须要速战速决”。
陈虎立刻来了精神,他知道李序然给他说这些一定是有什么大的安排。
李序然继续说道:“陈虎听令,本王命你率领五万精兵,绕道而行,埋伏于北沙与摩萨国接壤一带,一旦秦将军的大军在摩萨国展开战斗之后,拓拓木势必会带兵返回摩萨国。你们的任务就是提前在拓拓木从这里回摩萨国的必经之路上以逸待劳,给他们来个伏击。本王知道你勇猛,这次就给你任务,你在利用敌军混乱之际,趁机取了这个拓拓木的首级,这个人是个祸害。杀了他们的国王,又要霸占我们的土地,这次是取让性命的最佳时机”。
陈虎听了之后,立刻跪拜,激动的说道:“末将遵命,末将一定将拓拓木的首级给王爷带来。”
李序然急忙将他扶起来:“本王这里虽说有五十万人马,但你知道一那三十万自护队的,实际上能打的也就是那二十万,所以本王只能给你五万精兵,不然。拓拓木真的攻打过来,我们的兵力就不够了,况且我们的兵力减少的太多,敌军会怀疑的。
不过,你放心,本王会给你十门火炮,实在不行了,你也可以撤回来,拓拓木他们要急着回朝救主,不然他的势力就没了。所以,他不会和你多纠缠的。千万要注意安全啊”。
这时,陈虎再次跪下,他对李序然说道:“王爷,末将真是瞎了眼,没看清王爷的一片苦心。起初,王爷再次回到北沙后,末将和其他文武官员都一样的高兴,但王爷一直没给末将任务。末将还以为末将是从当初的小沙国过来的将领。没有得到王爷的信任,末将真是小人之心妒君子之腹,末将有罪啊,王爷”。
李序然急忙将他们扶起:“这些话都说了。还什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恰恰说明陈将军心直口快,是坦荡荡的君子。本王怎么会怪罪于你呢。请你记住,北沙只要有我李序然。就一定会有你陈虎,你这个爬山虎,本王还想用你镇住那些个狼呀狐狸呀之类的危害社稷的狼子野心呢”。
陈虎领命后。并立刻去安排,第二天晚上的时候,他们已经出发了。
而此刻在北沙的拓拓木的大军,因为李序然迟迟不予正面交战,他们等于困在这里了,走的时候并没有带多少粮食,以为可以边走边抢,但没想到出了打了一个泉州府之外,就再也没有了,抢的那些粮草也快完了。他们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而李序然的五十万大军依靠筑起来的工事,死死的钉住他们,像一道铁壁铜墙一样的挡在他们前面,用火炮拉了一道长长的防线,他们一点辙都没有。
据拓拓木的军师分析,李序然这是要和他们打持久战。因为,李序然的兵马都是本地的,有当地随时随处的供给,但他们就不一样了,他们除了在本地抢夺之外,要是从自己的摩萨国来调粮的话,那就是非常难的一件事了。
除了路途遥远运送不方便外,最主要的是摩萨国的国内朝局不是很稳,国王死后,继位的是个小娃娃,所以,朝中各大臣都在抢夺势力,虽然现在拓拓木掌握了大权,但毕竟不是一家独大,其他势力都在暗中觊觎,所以,粮草的事情那些人一定会阳奉阴违不好好的运送。
于是,拓拓木和他的军师商量,只有和李序然硬拼才是为今之计,不然的话,打不了胜仗,不仅他们自己损失惨重,最关键的是他们回国之后,一定会被那些敌对的势力数落,弄不好他们的势力也会受到大大的影响,甚至翻盘的可能都有。
鉴于这种情况,拓拓木召集众位将军商议:全军休整,把能吃的粮草都拿出来,吃饱喝足后孤注一掷,三日后全军出发,一举拿下李序然。
只是,拓拓木没有想到,即使他现在发起总攻,那也晚了。
而在北沙这边,李序然也命令大军轮流休息,同时,火炮手将火炮和弹丸准备好,弓箭手也再次增加了两百万支箭。
同时,李序然命令在城墙和周围的工事之火,排了长长的铁甲兵和盾牌阵,而在最可能攻打过来的地方,李序然布置了八万兵马,也就是当年在做北征元帅的时候训练的雁型八卦阵的将士。
第三天的时候,拓拓木大军强攻,李序然便命令火炮手和投石器,同时还有弓箭手,一次一次的将敌军给压了下去。
当天拓拓木没有攻下来,他气急败坏,命令大局当晚攻城。但再次被压了下去。
就这样交战了几天,拓拓木依旧拿不下,最后,他丧心病狂的下了一道命令:然这些将士们用已经战死的将士们的尸体为盾牌继续前行,并将这些死人堆成山,然后慢慢的向前推行,
这样果然有效,敌军慢慢的便从一个口突破了过来,拓拓木看到这种情景后,非常的高兴,便命令大军以此为口全面进攻。
但是,拓拓木是一场空欢喜,他好不容易打开的这个口前面正是雁型八卦阵,这比城墙更难攻打。
久攻不下后,拓拓木的大军已经异常的疲惫,粮草已经相当的匮乏,而且经过火炮弓箭和投石器的攻打还有雁型八卦阵的斩杀,拓拓木当初的五十万大军,现在只剩下三十多万,还有不少伤员。
而就在这时,秦章大军已经朝摩萨国的都城杀去,他们一路所向披靡,摩萨国朝廷大乱,他们急忙向拓拓木传信,命他立刻回国救主。
而拓拓木的心腹也密信他,然他尽快会国,不然其他人就会争夺这个大将军之位了。
拓拓木收到消息后几乎要瘫软在地了,但情况万急,李序然这边是攻不下来了,将士们也疲惫不堪。
于是,拓拓木只好下令大军返回摩萨国。(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三章条件渐成
拓拓木就这样急匆匆的率领他的残兵败将返回摩萨国,他一心想着要尽快赶回去,以便能控制朝中大权,只是他没有想到,前面还有一支由陈虎率领的伏兵在等着他。。。
秦章的十万大军一路造势,声称要杀掉摩萨的国王,由于敌军在地方的兵力比较分散,所以,他们不可能挡住秦章的这支快军。
于是,摩萨国的当权者立刻命令各路人马火速到都城支援,并在都城周围布下重兵,等候秦章大军的到来。
而就在这时,秦章命令大军休整,同时,在已经占领的街道上找了些酒肉和吃食,他们饱餐一顿后,在原地休息。
过两个时辰后,秦章命令大军向都城进发,但只是到城外,他命人向城内开炮。
顷刻间,炮火连天,叫喊声连成一片,摩萨国的都城内乱成一片,他们从未遇到过这样的场面,好多人都不知所措。当权者只好命令紧闭城门,大军向后撤,等火炮过后再交战。
但是,秦章命人在一阵火炮之后,立刻掉头往回走,他要和陈虎的大军好汇合。
而在这边的路上,拓拓木的大军快到摩萨国的边境时,看到马上就要到了自己的国家,便由了一丝希望,但没想到半路上杀出一支伏兵。
这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以逸待劳。陈虎的大军在这里吃的好睡的好,养精蓄锐,火炮早已架好,石头早已搬好,弓箭早已备好,战马也已备好,就等拓拓木的这支疲惫之军了。
同时为里能增加更大的把握,李序然派出十三骑中的两个高手和陈虎一起,他的目的就是一定要杀了拓拓木。
当拓拓木的大军完全进了伏击圈后。陈虎命人将侧面底下掩盖在火炮上的杂草去掉,同时准备好的滚石和木桩也推到边上。他一声令下,火炮齐发,巨石和木桩乱飞,火炮在下,巨石和木桩在山上,拓拓木的大军再次乱成一团。
一阵响彻天地的炮身和石头木桩的撞击声后,陈虎便命令弓箭手靠近一步,继续向那些到处乱窜的大军射去。
此时,拓拓木的大局完全可以用六神无主来形容。又饿又累,不少人还受了伤,他们已经什么都不管了,只顾着逃命,谁的命令也不听了。
而就在这时,陈虎拖着他刻着豹子的那口大宝刀带着十三骑的两个高手和两千名弓箭手向拓拓木杀去,这些弓箭的任务就是为他们清除挡在前面的小喽喽,而陈虎和十三骑的目的就是直取拓拓木的首级。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不到半个时辰,陈虎便和拓拓木开始交手了。
拓拓木不是乌金,但陈虎还是陈虎,外加十三骑的高手。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拓拓木的首级便到了陈虎的手里。
这时,拓拓木的军师要跑,陈虎接过部下拿过来的一支箭。只听见“嗖”的一声,这个号称有相当谋略的军师就结束了。
拓拓木一死,大军彻底乱了。原先还有几分忠心的将士也纷纷逃散,慌乱中,一些士兵竟然向北沙的方向往回跑,看来,是彻底的怕了。
陈虎没有继续追,他命令大军原地休整,准备迎接秦章将军。
而秦章在返回的时候,遇到逃散的摩萨兵,再次给了他们一次打击,不过,由于这些敌军已经全乱套了,四处乱窜,所以,秦章也没有接着往下追,李序然给他们交代了:不要追逃兵和败兵。
秦章和陈虎回合后,各自清点了一下人数,秦章的十万大军折损了一万多,而陈虎的人马中总共伤亡五千,可是,拓拓木的剩下的三十多万人马,经过陈虎和秦章的双重夹击,现在能逃回摩萨国的也就十万人了,而拓拓木本人的首级也被取下,摩萨国大军的元气大伤,短期之内是不会再战了。
陈虎急忙命令医官给两队人马医治伤势,同时,然秦章的大军在之前他们打好的营帐里休息,他们长途跋涉确实很累了。
那么,陈虎和秦章的两队人马为什么不回去呢?
这就是李序然在部署了秦章的围魏救赵奇兵和陈虎的以逸待劳奇兵后的又一支奇兵。
经过李序然的反复斟酌,这个摩萨国的问题不能这样来一次打一次的解决,他要来个彻底的解决。
李序然之所以给陈虎他们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将拓拓木斩首是有他另外的考虑。
现在,在摩萨国内,拓拓木的势力最大,但比他稍微逊色的一些大权在握的人也不少,新继位的国王是个小孩子,所以,便有了这些文武大臣的争权夺势。
拓拓木统领了大部分的军队后,他勉强维持和表面平静了那些争权夺势的人,而现在他一死,势必会引起手中有权的人的再次你争我夺,而一旦他们争夺开来,摩萨国内势必会大乱,人心不稳。而拓拓木又刚被斩杀,在这个时候再次攻打摩萨国的话,那就是势如破竹,乘风破浪了。、
鉴于此,李序然没有让秦章和陈虎回来,而自己这边剩下十五万大军,当看到拓拓木大军返回摩萨时,李序然便命大军准备追击。一同前行的还有二十万自护队的人马
但是,李序然并没有紧追其后,而是慢慢跟在后面,他之所以这么所,一方面是因为,他前面有陈虎和秦章,而令一方面,他也避免大军太过疲惫,现在一路狂奔,到了摩萨国之后就成了强弩之末了。
李序然的大军准备了足够的粮草和武器,同时,也有了足够的士气,他们知道拓拓木的脑袋被陈虎砍了之后,士气高涨,现在正是一举拿下摩萨国的绝佳时机。
到了摩萨国的边境时,李序然便和陈虎秦章他们会合,李序然的十五万兵力,陈虎和秦章军中能完全继续作战的分别是四万和八万,这样一来,李序然现在兵力就是二十七万。
同时。李序然将带来的二十万自护队的人一分为二,十万留在北沙泉州府,并为他们留了二十门火炮,另外十万和他的二军继续向北,但跟在大军后方,负责粮草。
李序然的总体部署是:要灭掉整个摩萨国不天可能,那样的话耗的时间太长,而且会伤及无辜百姓,这是他师父所不允许的。
但不给这个摩萨国一次致命的打击也不行,不然。他们会死灰复燃。
于是,他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攻下摩萨国靠近北沙的两个省,但当地百姓可以留下,这大概相当于摩萨国整个面积的四分之一。之后,他命人在这两个省内部署二十万兵力,加五十门火炮。同时再加十万的自护队员,让他们向摩萨当地百姓融合。
当地的百姓继续种植庄稼,养马养牛,军队会保护他们的安全。而自护队的人会继续开垦新地,因为,这二十大军驻在这里,粮草要自己动手。自己养活自己,这是李序然一直以来的一个策略。
如此一来,摩萨国若要再次开战,那么他们首先就要攻打这两个省。而这两个省是他们自己的国土,有他们自己的百姓,战场也就设在了他们自己的地方。不管结果怎么样,刚开始,他们就已经输了。
就这样,李序然的大军到了摩萨国后,一路攻打,势如破竹,摩萨国内忧外患,加上现在民心不稳,军心不稳,当权者忙的争权夺利,所以,李序然的大军很快就将南边也就是和北沙距离最近的两个省攻下来了。当然,根据李序然的命令,当地百姓都没有受到伤害,甚至还得到了帮助。
敌军伤亡十几万,现在,摩萨国的全部兵力也就不到二十万了。
李序然的心里很清楚,要真正的守住这里,还是要靠老百姓,如果他们拼死反抗,那就是百万大军又能如何,他要的心服口服。
打下来的东西要比谈下来的东西要可靠的多,李序然手中有雄兵,而且已经占领了这么多的地盘,摩萨国不得不按照他的意思来办了,因为,这样就可以休战了。
至此,北沙之患暂告一个段落,留在摩萨国这两个省内的二十万大军和十万自护队员可以将自己的家室接到这里,同时,他们会得到朝廷的一些补助。当地百姓的习惯可以保留,朝廷不向他们征税。
之后,李序然让一驰在他的身边抽出二十个人,这些人都是参与当年李序然提出的在政治和军事方面解决北沙问题的官员和干将,现在李序然把他们调到摩萨国最南边的这两个省,就是希望他们能将当年的一些经验和经历带到这里。
同时,李序然命五万精兵住在在北沙的泉州府,也就是和前面两个省相接的那个地方,他们要随时往来情报,往来信息,以便在北沙南边甚至两江的官员知道这里的一举一动。同时有十万的自护队的人马在这里,他们依旧是忙时务农,闲时务兵,战时抗敌。
而剩下的部署是这样的:除了北沙最北的泉州府外,北沙的兵马也就是驻军为十万,自护队十万;北江省驻军五万,自护队依旧按照各县的实际情况,南江省和北江省一样。
但是,考虑到自护队大都是本地的,而北沙的队员比较多,同时,在摩萨国还有十万,所以,要可能提高北沙本地的百姓在自护队的比例,两江要在各地的收粮中提取一部分补给他们,并允许他们当着家人同住,而且老家的房子和土地都不变。
北沙当地的百姓大都受过赫利和乌金的影响,所以,他这种尚武的本性还有,只不过他现在尚的武不是和朝廷对抗,而是和摩萨国对抗,因此,李序然的这个决定,他们几乎人人都能够拥护和支持。
安排好这一切后,李序然便回到北江,他决定在这里修建北王府。
说是修建,也就是换个门头,换个布置而已,他在北江选了一处宅院,非常的大,修建的也很好,做工用料都很讲究。
不过,这是他选的。不是修的,因为这个房子是当初一个朝廷一品大员退回来后,自己给自己修的,当时当地的富商为了巴结这位大员,纷纷出银子,结果修好没几天,这位大员就被朝廷给查办了。
于是,这座宅院也就闲了下来,李序然考虑到北王王府来的人多,事有多。得要个大一点的地方,于是他就选了这里。
之所以选北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因为北江在南江和北沙的中间,两边有什么事,都很方便官员和自己来往,而这里又在北江的北边,也就是更靠近北沙,一旦北沙有什么战事,他也可以尽快赶到那里。
完成好这些后。李序然便向朝廷上了折子,说明了这里的情况,包括兵力的部署和对百姓的安排等,并将自己把王府设在北江的事也说了。
而朝廷现在只知道他们这么多年来都是被人打。现在他们还占领了摩萨的两个省,那正是太喜出望外了,所以,李序然的所有请求都得到了支持。皇上问大臣的时候,大臣们没有一个反对,李序然现在替他们守着敌军。然他们在这里享受荣华富贵,他们自然不会反对了。
皇上也不好说什么,他也只好大大奖赏了李序然,因为,他也不想落个怠慢功臣的名声。
看着,北沙的问题解决了,不但打败了拓拓木,还多要了俩个省,皇上惊叹李序然的速度和能力,他看到现在北沙之患彻底的解决了,便想提出让北王回京的想法,准备试探试探众臣。
但是,重臣们却无一支持他的想法。
这一来呢,皇上有言在先,三年是个期限,现在才过去三个多月,怎么可以说话不算呢?
二来呢,敌军暂时大退下了,但保不住又会卷土重来,所以,正好利用这三年的时间来慢慢的治理。
还有一个原因,尽管有人也看出了皇上的心思,但他们也不敢说。因为,当初,佟尔璞和富察鲁这样的大员都被李序然不动声色的收拾了,现在李序然已经贵为北王,那就更敢得罪了。况且朝中像礼部尚书,刑部尚书还有兵部尚书等都是李序然的人,稍有不甚,不用李序然收拾,他的手下就把那些反对他们的人收拾了。
李序然没有他们想的这么狭隘和厉害,也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玄乎,但毕竟那些是真的害怕了,这个害怕的结果就是李序然的北王坐的更稳了,皇上看见试探不成,那也只好忍了,谁让他以为摩萨国也会像当年北征一样,起码要个年解决,才给了人家三年的时间啊?
他大概没有想到,北征是自己国家的事,摩萨国确实另外一个问题了。
春意盎然、夏风习习,秋来到。
生活是多么美好,将士齐心,军民一心,百姓安居乐业,官员各司其职,庄稼熟了可以就可以打成粮食,牛马羊成群,人们就有肉吃。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身为北王的李序然正在全力的梳理着这三个省的军务和政务,都说战后是千疮百孔,战后要百废待兴,北沙之战岁没有千疮百孔,但经历了这么多的征战和调兵遣将,也确实需要好好的整理整理了。
就像是一个大病初愈的人,虽然病好了,但身体还亟需调理调理,那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康复。
经过李序然和三省巡抚、布政使、按察使、提督等地方大员,以及各府县的各官员认真部署,现在三个省的各项事务都可以说已经上了轨道,不如正轨了。
现在到了秋天,大家都准备着秋收,虽然还不是很熟的时候,但人们已经能明显的感到的收获的感觉了。
百姓们忙着收粮食,而李序然则要忙着他的另外一个计划了。
这天李序然将三省的巡抚、布政使、还有按察使和提督将军全部叫来,他要做一件大事。
人到齐后,李序然开口了:“经过大家这段时间的努力,我们三个省的可以说是一切安好,今天,本王叫你们来是有一件很重要的差事要办”。
一听这话,众人立刻警觉起来,那样子就好像是又要打仗了。
那知李序然笑着说道:“大家不要紧张,这次的任务是,你们回去之后,在各自的辖区找两种类型的地方。一种是要安静但干净而又有要大,同时人来人往也要毕较方便。第二种就恰恰相反,要僻静要一般人不去的地方,当然也要大要干净”。
听了李序然的话后,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李序然要做的他们也不能拒绝,于是都答应了下来。
“李序然说道,第一种地方,以找现成建筑的为主,你们要在各府县都要找一处,大一点的府可以两处,省城至少三处。第二种地方,全部都要新建,你们每个省准备三到五处的地方,但南江和北江必须要在江边找几处这样的地方。
条件成熟的就不说了,条件不成熟的,你们要创造使之成熟,巡抚要管一省的情况,需要银子,布政使要舍得给,一些人来这里捣乱,按察使要带人阻止,提督将军随时待命,本王会有新的练兵之法”。
听到这里的时候,大家似乎明白了什么,事关重大,不能多说,也就不能多问,这是为官的本职,也是保密的需要,跟了李序然这么多年,这一点,他们还是很清楚的。
领命后,大家便各自回府,两江的银子不缺,他们现在都希望能早点完成,因为,他们也想看看李序然到底要给他们个什么惊喜?
众人走后,杜唐进来了。
他对李序然说到:“徐明来信了,年初朝廷派去外国和西洋人学习的官员回来了,其中,咱们十三骑的六个兄弟也全部到了京城”。
“太好了”,李序然激动的说道。(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四章枪炮战船
接着,李序然对杜唐说道:“你立刻给他们去信,让刑部的六个文官和十三骑的人一块来北王府,告诉徐明他们,一定要保护那些文官,还有他们带的东西”。
“知道了”,刚说完,杜唐就要往外走。
这时,李序然叫住了他:“你给刑部尚书去一封信,大意就说我们这三个?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