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正平说:“让他们到乡下参加劳动去了!都老大不小的了,暑假那么长,待在家里不是浪费时间嘛!”
王汀连连点头:“好!好!这个培养孩子的法子好!我就是十三岁到长汀码头扛大包的……”
王汀说到这里,突然扭身搂住坐在身边的武志:“来,武小四!让伯伯看看,你这武家的潘安,是越长越漂亮,还是越长越丑?”
王汀双手卡住武志的肩膀,仔细打量着:武志今天穿着和武男一样的衣服,暗蓝小子格斜纹布夏季儿童套装,上衣是短袖衫,雪白的大衬领翻了出来,和暗色的主料映衬,色彩对比强烈,很鲜亮。这衣服的款式属中性,男孩、女孩都能穿。柳莺喜欢女孩,一直把纤弱的武男当女孩养,总是给他买些类似女孩的衣服。既然哥哥武男穿成这样,弟弟武志势必也得穿一样的。
在柳莺看来,这套衣服穿在武男身上,显得文雅秀气,把武男装扮得就是半个女孩;而穿在武志身上,则是邋里邋遢,皱皱巴巴,武志的风格简直就是四不像。
可是,在王汀的眼里,有这一身女孩衣服穿在身上,小潘安武志真是可爱漂亮极了!他忍不住把武志搂在怀里:“小四,今天穿上新衣服,更漂亮了!怎么样?喜欢小妹妹吗?去和小妹妹玩一会!”
武志在王汀的怀抱里别扭地拧着身子。他虽说长相漂亮,年龄也小,可骨子里早有一副纯男人的架势,他很讨厌大人把自己当个小女孩来看、来玩。听见王汀的问话,他立即感觉结束这个别扭状态的时机到了,便站直身子,大声说:“不喜欢小妹妹!不和她玩!”说罢一拧身子,挣脱了王汀的两只手,跑开了。
王汀当下有些尴尬,几个大人都没想到武志来这一手,反应不过来,都愣在那里。
这时候,武男却表现得十分优雅——他站起身,几步走到灰灰跟前,弯腰伸出双手,拉着灰灰说:“灰灰,来,哥哥带你去玩!”
灰灰愣愣地看着武男,有些陌生的样子。
武男不慌不忙,把手伸到裤兜里,掏出一个洁白的手绢,拿出几块奶油饼干递给灰灰。
灰灰被武男的饼干收买,拉着武男趁势伸过来的手,一齐向外走去……柳莺和乔阳都很舒心,两人不约而同地相视一笑。就在此时,武志突然奔向父亲的怀抱:“爸爸,妈妈她很偏心!为什么武男有饼干我没有?我也要!”
武正平不得不揽住小儿子,目光却投向妻子。柳莺没想到武男会在这时候拿出自己平时的优待饼干,更没有想到武志会来这一招,一时间慌了神。那边武志还在武正平怀里跺着脚:“爸爸,我也要饼干!我要去哄小妹妹!”
此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的第一年,粮油和副食品的供应,已经影响到部队。武正平知道,武男拿的这点饼干,是给高级军官的一点待遇。这么珍贵的东西,柳莺平日里藏得严严实实,连小四都不知道,却为武男独享!略一思考,武正平从容地站起来,走到厅外,把武男的手绢包没收了。此时灰灰已经吃完了手里的一小块饼干,又回身向着武男的手里看,但饼干包却不见了,武男立即失去了吸引力。灰灰回身跑回大厅,一头扎在王汀的怀里。
当天晚上,武正平在卧室里批评妻子:“柳莺,咱们是个多子女的家庭,孩子多了,父母如果一碗水端不平,这就会引发家庭矛盾!我跟你说过多少次,孩子最怕的是父母的偏心!这对他们幼小的心灵是个打击!以前你偏心武男也就算了,毕竟他是你眼跟前最小的孩子。现在武志回来了,你还明显偏心武男,打击武志,你像个做母亲的吗?”
第三章成长絮语(6)
柳莺说:“老武,我并没有刻意偏心武男!我倒是觉得,你人虽然不在家,心眼儿可一直是偏的——偏心小四!咱们小四从老家回来都四岁的孩子了,晚上睡觉还哭奶吃!我没办法,给他加了牛奶和饼干。你说,武志睡前又是牛奶又是饼干,就让武男干看着?不行吧!”
武正平说:“咱们国家条件好的时候,武志刚从老家回来,四岁的孩子晚上加一顿是说得过去的……但是武男都快要八岁的大小伙子了,怎么还要攀比小弟弟?现在国家有困难,部队的供应缩紧,武志晚上早已经不吃了,怎么武男的特供一直延续到现在?你这不是在子女中搞特殊吗?”
柳莺说:“哎呀,跟你说这些就是说不清楚!反正我感觉,武志霸占了那么多画册、画书,给武男包几块饼干不过分!都还是小孩子嘛!”
武正平有些不解,问:“你说什么?再说一遍!武志霸占了什么?”
柳莺说:“在你的偏袒下,武志垄断了家里所有的画书画报,武男这里什么都没有……孩子手里就这几块饼干,舍不得吃,留着给小妹妹……你还想怎么着?”
武正平说:“武志一个五岁多的小孩子,认真管理着家里的小小图书馆,能做到一本书不破、不脏、不丢;而武男一个快要八岁的大孩子,却自私得很,凡是义务劳动一律不沾边,你还每天给几块饼干……你这是培养寄生虫!”
柳莺气急了:“武正平!武男和武志都是你亲生的,你怎么就这么看不上武男?”
武正平说:“柳莺,我这个父亲对子女是一视同仁的。你也别激动!这样,明天我召开家庭会,一开会你就知道武男和武志的区别了!看你再这样惯下去,武男会不会成个寄生虫!”
同一个夜晚,送走了武正平一家之后的王汀老两口,照样是兴奋得睡不着。
乔阳说:“老伴儿,你还真想把咱灰灰许给他武家啊?”
王汀嘿嘿笑着说:“怎么,你不同意?你看上了谁家的小子?报上来我听听!”
乔阳说:“灰灰才多大一点?你等她长大了,让她自己选人嘛!你还真想包办啊?”
武正平说:“乔阳,你也不想想,咱们俩都多大岁数了?咱们真能活着看到灰灰长大那一天吗?我这是早做准备——提前给她找好婆家,万一咱们俩一撒手,她还有个家,而且,终身大事也有着落了!你说呢?”
乔阳一愣,沉吟着说:“老伴儿,你说得对!万一咱们先走了,让灰灰流落到哪儿去?我看武正平和柳莺那里最合适!他们两口子比咱们年轻十来岁,身体也都不错,还是老战友、老上下级关系……”
王汀兴奋起来:“我看把灰灰许给武家小四就不错!那个孩子长的俊,心眼实在,身体也好……”
乔阳说:“你说了武小四一大堆好,可我看小四不合适——傻乎乎的,对灰灰一点感觉也没有!哪次来都是:‘我不要小妹妹!’‘我不和小妹妹玩!’要叫我看,柳莺的这四个儿子,老大武诗和老三武男不错,他俩都是柳莺带大的,懂规矩讲卫生,还是不错的。”
王汀说:“灰灰是你我的宝贝,同样也会是武正平和柳莺的宝贝!把灰灰给谁,恐怕将来在武家还有一番争斗!”
乔阳很有兴趣:“是吗?为什么呢?”
王汀说:“你没看出来吗?武家这个侦察班,一半是父亲的嫡系,一半是母亲的嫡系。柳莺肯定愿意让灰灰跟武男,可最终还得武正平说了算——他肯定会把灰灰许给武小四!”
第三章成长絮语(7)
乔阳说:“哎呦,将来武家那几个小伙子,再为了灰灰打架,那可怎么好?”
王汀说:“你现在操什么闲心?灰灰的事情,咱们只能定个大方向。具体怎么样,还是她长大以后才能知道,你我就不用再操那个心了,一切让武正平他们决定吧!”
第二天,武正平家里召开家庭会议,参加者一共五人:夫妻二人,两个小儿子,保姆小黄。
武正平先发言:“武男,武志,咱们家里的图书馆建立起来已经快有一年了,以前一直是武志管理的,我回来几次检查,他都管得很好。武志很有责任心,也付出不少劳动。这次会议要讨论:图书馆是由武志继续负责,还是移交给武男来管理。我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你们当中有些人总认为图书馆是武志个人的,家里其他人都看不到其内的藏书……所以,现在我决定让武男管理图书馆,武志要百~万\小!说,就到武男那里办手续。武男、武志,你们有意见吗?”
武志马上说:“没意见!可是爸爸,你下次回来的时候,一定得好好检查图书馆!别让武男把书弄丢、弄坏了。”
武男却说:“爸爸,我不想管图书馆!还是让武志管吧!”
柳莺很奇怪:“武男,你不是老怕武志不借给你书看吗?这回爸爸让你来管书,你百~万\小!说不就方便了吗?”
武男低声说:“管书太麻烦了!我哪有那么多闲工夫!我还得写作业、玩球……我事多着呢!”
武正平说:“那好,既然武男不想管,那就还是武志来管!武志,你能做到借、还自由,热心服务吗?”
武志响亮地说:“能做到!爸爸!”
武正平说:“好!表扬武志!但是,有表扬也得有批评!我要批评的,首先就是武男!一个当哥哥的,又一直守在父母身边……可是武男居然一点没有哥哥样,处处攀比弟弟!武志睡前加点餐,武男也和妈妈闹,也要加饼干;武志的睡前饭停了,武男的饼干还不停。这还不算,武志当小图书馆的管理员,这完全是义务劳动,费心费力,没拿任何报酬;武男却认为这是弟弟的特权,还拿着妈妈的饼干找平衡……”
众人都静静听着武正平发言,小黄连连点头。
武正平继续说:“第二个要批评的是谁?大家心里都清楚,我就不在这里点名了,也算是给她留点面子。希望她以后能一碗水端平,对自己的孩子一视同仁,不能自己带大的,就怎么看都顺眼;跟着奶妈保姆长大的,就看不上……”
武正平走了。武男的特供饼干被停止。因为管理图书,武志得到每月五毛钱的报酬,按照武正平的指示,这些钱会攒到年底给小儿子买双新球鞋——武志穿鞋比武男费,他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比武男多买一双鞋,武男无话可说。
后海王汀家的大院子里,不到三岁的灰灰,已经开始学说话了。本来就是伶牙俐齿的孩子,性格外向,爱说话,再加上满院子的大人,整天逗她说话,她的语言能力更是突飞猛进。
孩子渐渐能够用语言来表达,王汀心里自然高兴,可是这院里可以说是各地军民大汇集了:王汀和乔阳,一个是福建人,一个是四川万源人,秀秀的老家在河北冀中平原,张云锦和刘铁树他们又是山西兵……灰灰现在正是听百家话,学百家话的时候,自然学什么像什么。一首优美的唐诗配上一个南腔北调稚气的嗓音,听得警卫班的战士们个个哑然。张云锦是生活秘书,自觉责任在身,灰灰在这种环境下学话总不是长久的事,于是建议王汀找一个工作人员进来当灰灰的家庭教师,专门负责灰灰的启蒙学习。王汀听了拍手称好。晚上乔阳一进屋就被老板儿拉着给灰灰起个学名,两人争执了半天,有查了几遍字典,最终确定用“忆闽”这个名字好。
第三章成长絮语(8)
一个月后,一个俊秀飘逸的青年军人进了王家大院,接替原来一位秘书的工作。
他叫刘文仲,北京通州运河边上的人,高中生,自幼喜爱文学,数年前应征入伍,现在下面某部政治部宣传处任干事。
王汀是位离职休养的老同志,老同志身边的工作人员,当然要以能照顾好老同志的生活为宜,灰灰的教育问题,目前是王汀家里的重中之重,刘文仲实际是上面应王汀之请求,选派来给灰灰当家庭教师的。
刘文仲的确与一般部队青年文官不同,最特别的就是他那一头长发和肩上背的黑色手风琴,一张口便是悦耳的京腔……真真像个刚从舞台银幕上走下的明星!
刘文仲的出现,把一股清新生动的飓风带进了这古老的大院,王汀两口子见了才华横溢的帅小伙子刘文仲,再一听他那带着京韵的普通话,满意得很。
第二天,刘文仲就把一份提纲送到王汀的书房:“首长,这是我的授课提纲。我打算用一年的时间,先把唐诗中朗朗上口的名句——主要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作选出来,共计一百首,教会忆闽,保证让她出口成章。”
王汀高兴地说:“好!好嘛!小刘,灰灰只是个小孩子,让她随便学一点就行,不用这么郑重其事,还要写什么计划!”
刘文仲说:“首长,这是我分内的工作,我一定要认真做好!”
自刘文仲进了大院以后,小秀突然变得活络起来,因为每天都会旁听灰灰上课,成了这院子里普通话进步最快的一个。刘文仲身上好像就有那么一股感染力,日子久了大家才发现,这家里唯一改不了口音的,就是王汀了。
有时候,警卫班的战士故意用各自的家乡话逗灰灰,王汀会立即批评:“哎,你这说的是哪儿的话?要用普通话跟灰灰讲话!你们都得说普通话!”
灰灰受了小伙子们的挑唆,有时候会在下课后飞奔进父亲怀里:“爸爸,念诗!
念唐诗!”
王汀说:“念哪句?”
灰灰说:“白-日-依-山-尽,”
王汀尽量学着女儿的口音说了一遍。
灰灰立即说:“不对!不对!不能念福建话,要念普通话!”
王汀念不出标准普通话,只好一遍又一遍听凭小女儿捉掐他。
这大概是这院子里最温馨的一段时光了。
再说八六八大院武正平家。武男升到二年级,当了学校里级别最小的官——小组长;武志经过一年的改造,基本城市化大院化,进了幼儿园学前班。
武正平家的小楼里,开始经常来客人了,大部分是武男的同学。武男很受小姑娘们的追捧,几乎每天放学后,都有三四个小女孩跟他回家。这几个女生都是武男小组里的,武男成绩好,穿着讲究,嘴皮子利索,家里房子又大,小姑娘们当然愿意来。
武志在楼下自己屋里,听见楼上叽叽喳喳,心里很痒痒,真想上去参与一下。
这天,武男和众女生正在屋里讨论种蓖麻的事情,武志突然兴起,他费力地抱着一大摞连环画和大画册,跑到武男房里把手里的东西往地板上一放,大声说:“你们谁百~万\小!说?我们家有小图书馆!我是馆长,你们谁要百~万\小!说就管我借!”
几个女生都扭头看着武男,似乎在问:这个长着一对大眼睛的漂亮男孩是谁?
武男一看武志又到自己屋里,用他那股小野狗子气势挑衅自己这个文明温馨的小天地,气就不打一处来,他真想说:他是乡下来的小野狗子!你们都别理他!可是,很快他就把这些话都咽了回去,说:“他是我弟弟武志,我爸爸让他管理我们家里的小图书馆!”
第三章成长絮语(9)
“你们家里还有图书馆啊!”“哎呀,这么多的小人书,大画册,真棒!”小姑娘们蜂拥而上,拿起画书画册翻看。
武志自豪地说:“给你们十分钟的时间,谁看上了哪本书,就到楼下办借阅手续。”
武志很快把抱上来的书又抱到楼下去了,小姑娘们都跟着跑到楼下武志屋里。武男看着瞬时变得空空荡荡的住室,只能恨恨地咬紧牙关:“这个小野狗子!”
再说楼下,几个小姑娘在武志房里仔细挑好喜欢的书,个个把要借走的书抱在怀里。武志一面窃喜自己顺利完成了打劫行动,一面拿出记事簿,把她们所借书名一一做了登记,认真核对后,又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武男的小组讨论会,彻底被武志变成了图书借阅会。
眼看天色将晚,小女孩们起身告辞。走到门厅的时候,她们突然想起,该向召集人武男告辞,可又都懒得再上去,便伸长脖子向楼上喊:“武男,我们走了!再见!”
武男态度优雅地走出屋,站在楼梯上,扶着栏杆,向下招手:“走了吗?再见!
下次再来!”
当天的晚餐,武男吃得很少。柳莺不放心,跟到武男的房间里。
“武男,这又是怎么了?又不吃饭了?”柳莺问。
武男闭口不语,柳莺只好问了又问,最后武男不情愿地说:“妈妈,我真不明白,你和爸爸为什么要生武志这个小野狗子?”
武男总是把和武志的矛盾、把他对武志的怨恨,提升到父母生育决策失误的高度来谈,这让柳莺很难堪。
“武男,你这种说法,对我还可以,让你爸爸知道了,还不得挨一顿揍?你小孩子,还能管得了大人的事?”柳莺说。
“今天我们小组女生到咱家开会,讨论种蓖麻的事情。武志进来就把人都拉走了,让人家到楼下去看小人书……妈妈,要是这样,以后在咱家就没有什么同学活动了,人家都是来百~万\小!说借书的!”
“原来是为这个!武志是有点和你较劲!他想热闹一些,可以动员他的同学来借书嘛,从你这里拉人干什么?”柳莺也很生气。
“妈妈,武志他就是爱臭显摆!光想压住我,看我这来了同学他就坐不住了……他脑子倒够用,还知道用小画书拉我的同学到他那,哼,最起码的礼貌都不懂!”
柳莺说:“我下去说说他!以后哥哥的事他不能瞎参合,你们哥俩各有各的房间,各搞各的活动,谁也不能干扰谁!”
“妈妈,再说也没用!大家都知道武志管着图书馆,谁来了能不先往他那钻?”
武男无奈地说。
“这个小四,脑袋瓜子还真好使!武男,你现在后悔了?谁让你当时不管图书馆的?我在你爸爸那里做了工作,让他召开家庭会把图书管理权从武志手里拿过来交给你,你自己不愿接,你赖谁?”柳莺批评武男。
“现在我也不后悔!管那么一大堆书,麻烦死了!”武男小声嘀咕着。
年的秋天,灰灰已经到了该进幼儿园的年龄。张秘书提出了北京市最好的几个幼儿园的名字,说清了各自的特点,让王汀和乔阳老两口商量、选择。王汀选中了“红军幼儿园”。这是王汀所在军兵种司令部大院机关幼儿园,灰灰属于本部队子弟,当然优先入园。其次这是一个高规格的军官子弟幼儿园,条件好,教学质量高,更重要的是里面有一个享誉军内外的“小红军幼儿艺术团”,擅长培养孩子的文艺专长。仅凭这一点,别说北京各部队大院了,就是地方上,也有数不清的孩子的父母都盯着,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进去。灰灰是个有文艺特长的孩子,王汀和乔阳当然要把孩子送进去深造。
第三章成长絮语(10)
张秘书却似乎不甚赞成。他小心地说:“首长,您是不是再考虑一下,灰灰这样的情况,最好是不上本部的机关幼儿园,到地方上或在外部上幼儿园比较好。”
王汀很不高兴:“我带出来的部队我最熟悉,为什么要把灰灰送到其他部队和地方上去?道理讲不通嘛!”
张秘书赶紧闭了嘴。乔阳本来还想复和张云锦一下,最终也没说话。
灰灰的入园手续很快就办妥了。她入园的这一天,乔阳给女儿换上一身漂亮的小红格子童装,脚上是白袜子红皮鞋。小秀精心地给灰灰扎好两条小辫,发根系上粉色的蝴蝶结。末了,乔阳又拿出一个新书包,挎在女儿身上。
王汀早已换了便装,带着礼帽、墨镜,拄着手杖等在大门口,刘铁树他们几个也换了便装,围在首长周围。灰灰蹦蹦跳跳来到大门外,抓着王汀的手,扬起小脸蛋,撒娇地说:“爸爸!爸爸!你看我是不是很漂亮?”
王汀拄着手杖、弯着腰、看着女儿说:“我灰灰今天好漂亮啊!去了幼儿园一定是里面最漂亮的小朋友!”
张秘书走过来提醒道:“首长,由我和小秀送灰灰上幼儿园就可以了,您和乔局长最好不要去了!”
王汀闻听此话,一下子恼了:“张云锦!你是不是又拿首长安全来说事?我已经离职休养了,既不领兵,又不能办事,还保护什么!我要和老百姓在一起!”
张秘书只好对灰灰说:“灰灰,到了幼儿园不要老喊爸爸!”
正说着,司机把吉普车开过来,刘铁树他们几个上了前面一辆新车,王汀、乔阳、张云锦带灰灰上了后面一辆旧车,两辆车一前一后出了胡同,向大街上驶去。
至此王汀破坏了首长安全保卫条例,周末他只要不去医院,不去开会,就拄着拐杖,亲自和小黄一起接送女儿,有时张秘书也跟着。
不出王汀所料,灰灰一出大院立马成了小人尖子,成了“小红军幼儿艺术团”的小台柱子。她漂亮大方,能说会唱,每次班级朗诵会,灰灰总能背诵别人听都没听过的唐诗……这个小公主,每到周末家人来接时,她都是本周铁定的小红花得主。
红军幼儿园每到周末都会邀请孩子家长到学校观看文艺表演,嗓音清脆、活泼自信的灰灰很快当上了节目主持人。台上,一身红衣才貌双全的小主持人,引来了台下无数羡慕的目光。
可是要知道,谁家的大人都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才是最好的那个,灰灰的出色自然会让一些家长心里不平衡,渐渐地,一些风言风语开始传到了乔阳的耳朵里:“王汀的那个女儿,那是千里、万里挑选来的,当然先天要比一般的孩子好!还有,听说上面专门给他女儿派了家教,咱们一般家庭,哪有这样的条件?”
乔阳很担心地对老伴儿说:“老头儿,咱们是不是给灰灰调换一个幼儿园?小红军幼儿园里,那些孩子的家长,有不少七勾八扯地都认识你的老部下,对咱们家的事也都知道,议论也不少,好像嗔着咱们搞特殊化!”
王汀慨然说:“不怕!小红军幼儿园本是我老部队的幼儿园,离得近,方便。谁要说我搞特殊化,我倒要和他辩一辩!老百姓都能为祖国培养下一代,我王汀就不该培养祖国的花朵吗?我灰灰是咱们老两口所在老部队里一位战士的女儿,这是缘分,怎么能说是千挑万选来的呢?我把秘书从日常琐事中拉出来,给他一份重要工作,是对他的青春负责,也是对孩子的成长负责!有什么错?这算什么特殊化?”
第三章成长絮语(11)
然而不久,就出了两件事,迫使王汀和乔阳把灰灰转到地方幼儿园里去了。
这一天,王汀和张云锦去接灰灰,发现孩子满脸泪痕,躲在角落里,情绪低落。
王汀急忙过去,扶着手杖,弯腰拉起灰灰的手,问:“灰灰呀,你怎么一个人躲在这里?谁欺侮你了?”
灰灰的大眼睛盯着父亲,眼神中竟满含着幽怨。好一会她才说:“爸爸,是不是你不是我的亲爸爸?妈妈也不是我的亲妈妈?爸爸,我亲爸爸、亲妈妈他们在哪里?
他们想不想我?”
张云锦闻听灰灰这一番质问,大吃一惊!他急忙蹲下掐着灰灰的双臂问道:“灰灰,这些混账话都是谁告诉你的?你说出来,我要和他算账!”
灰灰说:“是我们班王晓萌说的!我们全班都听见了!”
张云锦说:“到底怎么个情况,你告诉张叔叔!”
灰灰说:“这星期我又当选红花小朋友,王晓萌又没选上。她生我气了,就说我:‘王忆闽你神气什么?你根本不是我们大院的子弟!你是硬挤到我们幼儿园里来的!哼,连子弟都不是还老当红花小朋友?老师真偏心!’张叔叔,是不是我亲爸爸、亲妈妈都不是解放军?他们是干什么的?现在在哪儿?”
张云锦说:“灰灰你真傻!你不问问王晓萌,她这话从哪听来的?她才和你一样大,怎么会知道大人的事呢?”
灰灰不满地说:“张叔叔,王晓萌说她不是瞎说的!这都她爸爸、妈妈说的,让她偷听到了!”
张云锦一时没话说,下意识地扭头看看首长。
王汀却不慌不忙地说:“灰灰呀,那个姓王的小伢子的确是瞎说的,你不信,改天她爸妈就会带她来向你道歉的!”
灰灰的表情轻松一些,扑进王汀的怀里:“爸爸,我愿意是你和妈妈亲生的!”
王汀搂着女儿说:“对喽!你小时候,我和你妈妈天天给你喂牛奶、换尿布……为了你,我和你妈妈吵了多少次嘴……你看你小时候穿的衣服,你妈妈还收在柜子里……你要不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当时弄得那个小娃娃会是谁噢?”
张云锦急忙说:“王晓萌和她父母必须要来给灰灰道歉!我这就到园长办公室去!首长的家事,让他们这么胡说八道还了得?!”
张云锦走了,灰灰的心里更轻松一些,她对王汀说:“爸爸,谁也不会没犯错误就道歉,对吗?”
王汀了解她的心思,赶紧说:“对喽!他们要是来道歉,就说明他们是瞎说的!”
这次小小的风波,最终以王晓萌被她父母亲自带着,登门道歉了事。但灰灰的心里却像是被钢针扎了一下,留下一个永远不能修复的针眼。
有一天,灰灰突然问乔阳:“妈妈,我是怎么生出来的?你也大肚子了吗?”
乔阳一愣,不知怎么回答,半天才说:“灰灰,又是幼儿园里谁嚼舌头了吧?”
灰灰说:“妈妈,我们班赵晓燕她妈妈来接她,肚子好大好大的!赵晓燕跟我说,她妈妈快生小弟弟了,小弟弟就在她妈妈肚子里藏着,要在肚子里待十个月才生出来呢!”
乔阳只得说:“肚子大了那叫怀胎……”
灰灰赶紧问:“妈妈,我也是你怀胎生出来的吗?怎么我没见过你肚子大呢?”
乔阳只得搪塞道:“有了你以后不想再生孩子了,所以就不怀胎了!”
灰灰突然话题一转:“妈妈,我爸爸怎么比别的小朋友的爸爸老那么多呢?我们班没一个小朋友的爸爸拄拐杖、戴墨镜……为什么我爸爸那么瘦,脸上还有好多皱纹呢?赵晓燕说,我爸爸比她爷爷还老呢!妈妈,爸爸这么老了,还能生我吗?赵晓燕说,老爷爷是不生孩子的……”
第三章成长絮语(12)
乔阳让女儿给问得哭笑不得,幸亏小秀突然进来,说刘文仲要讲故事了,灰灰这才停止了对自己身世的又一番盘问。
晚上,乔阳把女儿白天的话学给老伴儿,王汀气得把手里的报纸往地下一摔,说:“转园!给灰灰转园!我们不能让所有孩子的家长,都带着孩子来道歉!没想到,有这么多吃饱了饭没事干的人,专门操我们家事的闲心!”
乔阳说:“就是因为咱们灰灰在这个幼儿园里比较出众嘛!灰灰要是个窝窝囊囊的小姑娘,谁还会来扯闲话呦!”
第二天,张秘书又出面给联系了北京西城著名的北方幼儿园。北方幼儿园的前身是一位早年留美归来的爱国民主人士创办的,是当时北京唯一的双语教学幼儿园。在这个地方幼儿园里,没有任何人知道灰灰的身世。这回王汀和乔阳都接受了教训,两口子从来不到幼儿园里去,家长的名字填的是张云锦,接送灰灰的工作,全交给张云锦和小秀他们两个。
不过,喜欢孩子和热闹的王汀,还是忍不住心里痒痒,偶然也会在周末,瞒着灰灰,换上便装、戴上墨镜,在刘铁树他们的陪伴下,偷偷来看灰灰和孩子们的表演。
王汀藏在家长群里,不显山不露水,灰灰一般发现不了。王汀也就细细地把女儿最自然的表演欣赏个够。回程的吉普车里,王汀还会兴高采烈哼着灰灰唱的歌:“太阳光,晶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随行人员都感觉首长年轻了,身体也好多了,都很高兴。
这一天,王汀又来幼儿园看女儿表演,他拄着手杖,坐得稍稍靠前了一点,竟然被台上的灰灰发现了!父亲在场无疑让灰灰更加兴奋,表演一结束,灰灰就扑进王汀的怀抱,脆声道:“爸爸!爸爸!你怎么老也不来看我的演出?今天我演得好不好?”王汀忙说:“好!好!数我灰灰演得最好!”灰灰受到夸奖,兴奋得满脸通红,赶紧坐在父亲膝上,一会又回身搂着父亲,把自己嫩红发烫的小脸贴在王汀满是皱纹的脸上……这个聪明漂亮的小主持人、小独唱演员,竟然管这个看起来颇有来头、戴墨镜的瘦老头儿叫爸爸?看他们的年龄差,分明是爷爷和孙女嘛!这一对特殊父女,俨然成了北方幼儿园操场上的中心人物。台上台下的人都盯着看,远处的人也开始往里挤。
刘铁树急中生智抱起灰灰,其他几位警卫战士则簇拥着王汀,好不容易挤出包围圈,钻进停在大门外的吉普车。王汀被幸福冲击得脑袋发晕,他感觉,自己半生在腥风血雨里穿行,如今有了灰灰这个女儿,的确是命运给他的补偿,值!
年秋天,武家的小四武志也满了七周岁。他背上书包上学堂,和哥哥武男同一学校。武志因为管了二、三年家里的图书馆,眼界开阔,嘴里故事成语很多,又跟着小黄认识很多字,开学没多久就成为尖子学生,他天生的淳朴大度,再加脑子灵活有组织能力,很快就被选为班长。
武家的小楼里,柳莺虽然暗自里还是偏袒宠爱武男,但小儿子武志越来越强,柳莺的偏心便不太敢公开。只是,武男和武志两人都很倔强,兄弟之间的叫板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第四章启蒙老师(1)
王汀家里的工作人员有好几十人——一位开国的高级将领,级别所至,待遇所至。以刘铁树为头儿的警卫班是十人,全部住在前院,他们的任务是保卫、警戒首长的安全,防止外来的侵害。剩下的有炊事员、司机、公务员,还有首长家庭服务员小秀,这一干人都统一由张云锦领导,除小秀在中院与灰灰同住以外,都住前院。过去与首长一家接触最密切、最受首长夫妇信任的工作人员是张云锦,可是近些日子,这情况突然改变。
这个取代了张云锦、更加受到首长夫妇信任重视的人就是新来的秘书刘文仲。按说刘文仲作为秘书,他的本职工作,原本是给首长送文件、讲文件、共同讨论某些需要首长参与意见的军政事宜、替代或陪同首长参加仍需参加的会议、帮助起草一些文字性的东西等等。但王汀属于老实人,他在任时只知带兵打仗、执行上级命令,对权力和政治斗争不擅长也没兴趣,离职休养以后就更是远离权力中心和政治漩涡,过着平静清淡的家庭生活,所以他没有多少事情让刘文仲来操心,这样刘文仲就成了灰灰名副其实的家庭教师。
由于小灰灰在这个院子里占有主打地位,给灰灰启蒙的刘文仲当然也是大院亮点。刘铁树说刘文仲是腾云驾雾,来了没多久就盖过了忠心耿耿跟随首长多年的张云锦。刘铁树这话很有道理:所有工作人员都住前院,王汀和乔阳却命刘文仲搬到中院,和王家老小住在一起,俨然已是王家的家庭成员。
教师的能力,是通过学生的表现来体现的。除了文学语言方面的才华以外,灰灰还有一项很扎眼的本事——唱歌。前面讲过,刘文仲是个音乐爱好者,他走进王家宅门的时候,就背着一架大手风琴。在灰灰的学习基本上路以后,刘文仲轻松许多,那架手风琴就开始大显神威。每天晚上,刘文仲都会坐在后院棋牌室的椅子上,自拉自唱,手风琴在他手里欢快地响着,风箱被他拉成了圆弧形。刘文仲这样做,目的是吸引灰灰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果然,老师的歌声迷倒了灰灰。只要后院里琴声一响,她就立刻跑到后院,靠着桌子,手托腮帮,听得入迷。在刘文仲的熏陶下,灰灰爱上了音乐,才四岁的年纪,她就跟着刘文仲学会了识简谱,了解了拉手风琴的基本技法,甚至还学会了当时国内流行的苏联歌曲和一些知名电影插曲。
渐渐地,后院里的歌声不再只是刘文仲的男高音,灰灰稚气的童声也跟着插进来,王汀老两口总能被女儿的歌声感动,但只是静静地听,从不到后院去打扰。家里的工作人员见首长老两口如此也都照做,打那以后,后院彻底成了刘文仲和灰灰的练歌房。
看着小女儿在刘文仲的点拨下,一天比一天进步,王汀和乔阳老两口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他们待刘文仲更亲密了。
六十年代初,部队里高中文化的人很少,毕业于北京名牌中学——通州潞河中学的刘文仲,能写会说,又有笔杆子又有嘴皮子,是某部政治部宣传部门的小秀才。当王汀提出想要一个说北京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