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之疯将军传奇

三国之疯将军传奇第106部分阅读

    然也不会太差。可是当这些人一副破衣料衫明显是流寇样子,又加上他知道周都督带军横扫曹军去了——曹军中计已经铁板钉钉的事,根本没想到曹军还有如此手段。

    程咨下令开门迎战,他不相信区区流寇自己无法打赢。而当他的人马终于现这只虽然是确确实实的荆州人,却有着曹军才有的精良武器,他才知道上当了。

    可是城门已经不可能关上了。

    夏侯称当城门打开的时候就下令驱赶着百姓朝城里冲,百姓们自是不明白这个时候自己的行为会让柴桑大乱,他们只是想活命而已,而守军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关上城门,活活把刚得到一丝希望的百姓关在门外,明知道有所不对,也无可奈何。

    荆州士兵随着百姓一起冲向城门,程咨带领的人马根本不能跟他们正面抗衡。

    流寇之所以是流寇而不叫悍匪,就是因为他们从不去啃硬骨头。

    因为程咨很自大的下令开了城门,下令士兵们出城作战,他以为对方最多倚着那些百姓,不敢跟自己硬撼。

    而当夏侯称一身标准的曹军制式盔甲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才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曹军出现在这里,那赤壁岂不是输了!

    震惊和疑惑之下程咨不过两招就被立功心切的夏侯称生擒。

    守军本来就大乱,程咨也被生擒,现在城中虽然还有不少江东官员,却不是什么上阵搏杀的主——能打的都上前线了,谁还会在后方呆着!

    夏侯称轻易进了城,二话不说就令人四处放火,烧房、烧粮,能烧的都烧,唯一抢了几十匹马就急急出城了——这个时候江东的回军也应该不远了。再留下来就是找死。

    夏侯称和几十个有了马的亲兵远远的观察柴桑的动静,其余人都远远的带着他们可怜劫掠的一点财物远遁。

    事实上这些人已经是开始就准备被放弃了的,在江东这片土地上,在曹军还没打过来之前,他们根本只有躲起来,无处可去。

    当夏侯称看见江东回军的船只终于靠了岸,并且大部分都进了柴桑准备救火时,他也摸出一只信号弹,高高的冲天而起,出巨大的轰鸣声。

    这又是什么信号?

    第三百九十七节

    在树林中留守看着船只的数百士兵,看到了信号之号,与回军的吴军做着相反的事。

    他们把船拖下水,上船;吴军上岸,锁船。

    这数百人才是曹军嫡系,否则用荆州人来守船,说不定看见周瑜就直接把夏侯称给卖了。

    这里,整个将计就针的全过程才浮出水面:先是牺牲造好的大船,然后让夏侯称突袭柴桑,趁着柴桑大乱时回江夏,再用这批船接应曹军大队过江——否则船都烧完了,总不能集体久泳过江吧?

    而且柴桑起火,江东军至少也要分一部分兵力灭火,安民,又要警戒放火之人有没有在附近,这样一来,就算周瑜懂了张锋的计策,也不太可能还有许多人手去防御曹军接下来的反攻。

    江东这仗基本上已经输了。

    就在曹军在江边顶着凛冽的寒风望眼欲穿时,曹这个时候终于知道张锋的计策了。

    暴跳如雷的曹下的唯一一个命令就是:“把大将军给孤缚来!”

    曹洪不敢劝,他身边的程昱等人也不敢劝。

    张锋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就算他得宠,擅动兵权这种事也是可大可小的。再说这种未伤人,先伤己的计策居然连曹本人也不告诉——难道聪明如斯的张锋不懂得什么叫作底线?

    兵权。

    再就是不听号令。

    多少人暗暗在算,曹会不会在盛怒之下砍了张锋的脑袋,然后在清醒之后追悔莫及,高调举行个葬礼完事。

    依曹的性格和现在的脾气,他女儿守不守寡根本不作考虑。

    一刻钟之后,五花大绑的张锋被押到了曹面前。

    绑他的正是前一刻并肩作战的典韦和许褚,两个汉子长叹一声才动手,他们事先也猜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你们都退下!”曹满脸的狼狈,一半是先前惊惶撤退的,另一半是知道这么大事自己居然被蒙在鼓里给气的。

    所有人知趣的退得远远的,不时的回过头来瞄一眼。

    曹脸上尽是愤怒,和张锋脸上的平静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老一少互相看了半晌,曹终于忍不住厉声说道:“孤尽管曾对你有些戒心,但始终未曾忘记你——张锋是我曹某人的半个儿子。老实说,你如果是我亲生的,我会毫不犹豫将我半生打下的江山送给你。可是你!”

    曹的大胡子剧烈的颤抖了起来,指着张锋那张波澜不惊的脸道:“你究竟安得什么心?如此大事居然不与孤商量就擅自行动?不但如此,孤身边可信之人居然全都听命于你。没有孤的兵符,你也敢调动大军!”

    “今天你不给孤一个可以信服的理由,你看能不能保住你的项上人头!”

    曹最后这句话如同惊雷一般响彻四野,不少人惊讶的回头看了一眼。

    张锋一如既往的平静,只是微微了叹了口气。

    “岳父大人。”

    “不要叫孤岳父!在说清楚你的用意之间,你就是一名囚犯!”

    “好吧。”张锋的脸上终于有了动静,那是一丝无奈。

    “还记魏王殿下刚刚起兵时,罪将带兵相投时的情景。”张锋的声音不疾不徐,象是诉说着一个不关自己的故事一般。

    “那时殿下兵微将寡,将止有夏侯兄弟,乐进于禁几位将军。记得当时我和仲德一起同行,殿下见我们相投,很是开心,拉着我们说了一天一夜的话。”

    看过朱军的《艺术人生》,张锋知道要将一个经历丰富的人心底的情绪掘出来,就要大打感情牌。虽然没有老照片、老日记,也没有一些当年用过的东西一一呈现在老曹面前,可是就凭张锋的口才,就有把握说服曹,不丢自己这条性命。

    再说,做这件事之前最坏的打算也有了。还怕什么。

    果然,曹狰狞的脸色和缓了许多,虽然是重重的哼了一声,却并没有打断张锋娓娓而谈。

    “先开始的时候,我们力量还是很小,可是当时董贼乱政,把持朝纲,为祸天下,天下群雄纷纷起兵。”

    “知道罪将是什么时候决心死心塌地的效忠于殿下吗?那是董贼西逃之后进了洛阳城之后。”

    随着张锋催眠般的声音和低沉的语气,曹的思绪不由得随之回到过去那难忘的日子。

    “洛阳城在我们去之前已经被董贼洗劫过了,满城已经烧成了废墟,满地都是尸体,没有穿衣服的女人遍地都是,还有被开膛破肚的婴孩。地上全是黑红色,那是烧焦的土壤和鲜血混合在一起的原因。地上泥泞的不能下脚,一踏下去,就象被粘住了一般提不起来。花白的内脏和鲜血混在一起,厚达两寸!”

    曹已经记不得当年那许多细节,被张锋这么一说还有些印象。

    “我记得当时,面对洛阳如人间地狱般的惨状,殿下象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指天划地的誓要亲手杀了董卓。不顾所有人的反对,不准备休整,马上要追击董卓。哪怕是明知董卓会有伏兵的情况下。”

    “我被殿下那份忧国忧民的胸襟感动,被殿下胸中的正气感动。我相信,这样一位为了百姓掉泪的曹孟德,绝不是什么大j大恶之人。”

    “从那时起,我便暗下决心,一心一意辅佐殿下。记得随后的谷城之战,明明董军退了,我仍不肯放弃,硬是撑着最后一口气,冲入敌阵中生擒了徐将军。”

    说道这里,张锋自己都哽咽了。

    “起来吧。”曹虽然心肠不是一般的硬,也要看对什么人。张锋从起兵之时就一直追随自己,又屡次相救,说没有感情那是自己骗自己。

    或者曹肯听张锋解释,本身就是想给他一个机会,或者说想给自己一个放了他的理由。

    两个人面对面的坐在草地上。

    “来人。来人啊!”曹现其余人离得太远,不得不大声唤道,这才飞奔而来两个亲兵,迟疑的看了眼张锋,又看看曹。

    要是魏王下令把大将军拉下去砍了,怎么办?

    还好曹只是咬咬牙,指着张锋道:“给大将军去了绳子。”

    张锋心里一松,这算是暂时没事了吧。

    两个亲兵也是面上一喜,喜滋滋的一刀割断了张锋身上的绳子,抱了抱拳,飞快的又跑远了。

    张锋活动了下僵硬的四肢,曹喝问道:“孤知道你功劳大,但是你也是平步青云,你看看整个大汉朝,最年青的大将军是多少岁,你又是多少岁,你现在扯这些没用的干嘛?说正事。”

    “喏。”

    但是张锋还是象个说来。听得曹好不着急。

    “随着胜仗越打越多,地盘越来越大。先是打下整个兖州,又轻易拿下了混乱的青州。接下来打败袁绍,拿下司州、河北、幽州。殿下您……也慢慢的变了。”

    曹面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恫吓道:“胡说,孤不就是孤,何曾变过?”

    “张邈之乱殿下还记得吧?”

    “当然记得。”

    “依张邈当时的势力,怎么敢公然反叛殿下?而且他还是殿下的挚友。”

    曹强辩道:“不过是他眼红孤崛起之而已。”

    张锋摇摇头道:“这不过是一部分原因。最关键的是,当时他看到了,殿下还有不少人不满。”

    曹无言了,当曹拿下兖州之时,确实起了得意好胜之心,一些有名的名士只要不对曹恭敬的,曹就往往找机会羞辱他,因而一部分人联合起来,反对曹,并为张邈的叛军大开城门。

    “虽说随着地位的上升而也同样会将殿下的雄心刺激过大,但是殿下……有些事……还是要克制点好……”

    张锋鬼头鬼脑的看看四周,确信没人在附近才小声说道:“比如宛城之事完全可以避免……”

    曹的老脸红了。

    其实这个爱好并不是老曹一个人才有,袁绍两兄弟当年这方面也不亚于曹啊。只不过别人都是暗地的,手脚做得比较干净。而曹偏偏在自大的情绪下,搞得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

    “咳,往事休提。”

    “殿下,等统一了河北,不知道殿下自己有没有现。虽然我和奉孝等人还是常常进入殿下的书房,可是一旦我们的话不中听,或者与殿下的想法背道而驰,往往都是我们放弃了自己的观点。”

    “不是因为魏王殿下的想法更正确,而是我们看到殿下的内心,已经不高兴了。不高兴我们与殿下的想法不一致,不高兴我们指手划脚,不高兴我们来教导殿下如何如何。”

    曹已经彻底的不说话了。

    不得不承认,张锋说的是事实。曹虽然很想说一句,你们当时怎么也不提醒我。转念一想,好象如果换了自己,也是不敢轻易出言提醒的。

    好在张锋的话终于回到正题了。

    “这次的事,锋自认罪无可恕。”

    曹心想,见鬼吧。绳子都给你解了,摆明不再计较你,还装什么蒜?

    “自从庞统那丑鬼来见魏王殿下,我与奉孝便觉得不对,此人颇有可疑。单枪匹马如何从江东严密封锁的江面来到对岸的?说是要降于魏王,又不带家眷。特别是那连环计,我们所有的大船全都连在一起,若是江东用火攻该如何是好?庞统既是献计之人,不会没有想到,他却提都不提。”

    曹尴尬的无以复加。以曹的精明,若是平时也未必不能看出庞统的祸心。可是被自大冲昏头脑,好象自己都会配合着庞统来骗自己一样。

    “我与奉孝微微提起了些,殿下便一副不耐的样子,反斥我们不能容人。我与奉孝见事不可为,更暗中决定将计就计,干脆由我一力承担这次责任。”

    “而且此时正值隆冬,时间越长对我们越不利,眼下如果下雪,那么过江之说势必要拖至明春。钱粮耗费巨大不说,还给江东喘息之机。”

    “况且江东虽然势弱,长江之险却是不可忽视。周瑜、鲁肃等皆是江东俊杰,虽其整好以暇,我军不知何时才能过得江去。因此罪将自作主张,趁此次机会反攻上北岸去。此事皆是罪将一人谋划,与其余人无干。求魏王降罪,锋并不二言。”

    说罢,张锋深深的拜伏于地。

    第三百九十八节

    便如张锋所设想。小说无广告的~顶点小说~网收藏~顶点书城

    周瑜在赤壁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苦心谋划的妙计反过来被对方利用,不但折了好些人马,更是殒了蒋钦、凌统两员虎将。

    特别是凌统,原本被看好可与周泰比肩,而又有吕蒙般的统军能力,却不料为了掩护大军撤退,惨死于典韦之手。

    而夏侯称一北一南两渡长汉,不仅打乱了江东军的部署,更是使得其无暇应对曹军随之而来的反攻。

    虽然夏侯称带回来的小船太少,却至少能比历史上那次真正的赤壁结果好太多了。

    将曹军分成若干部分,分批运过江南面去。然后同时再次从各地调运船只,除了运输兵力,更要运送粮草地、衣物。

    过了长江的曹军勇不可挡,再加上江东军还未从赤壁那种莫妙其妙的败仗中恢复过来。再加上甘宁的水师直指会稽,顾此失彼的江东军彻底乱了部署,就算张昭、鲁肃等人死撑着,但是曹军兵临丹阳与庐江时,陆家的倒戈使江东背负上了最后一根稻草。

    十二月三日,庐江克、丹阳克。程普战死。

    十二月六日,吴克。孙静、孙朗战死。会稽与外世隔绝。

    紧接着,曹接受郭嘉的“釜底抽薪”之机,派人联系山越部,许以重金、官职,许以田地,并以数百担粮食与棉衣,换来山越人的效忠。

    十二月九日,江东全境都受到山越人的攻击,除了吴、庐江和丹阳。

    十二月十五日,豫章、海昏克。大将祖茂、程普之子程武城破自尽。

    十二月十六日,交州牧氏壹派人向曹献上降表,并遣子入朝。

    之后便是连战连克,就算周瑜等人绞尽脑汁,也无法用计谋与绝对实力的曹军相抗衡。

    至元月六日,曹军兵围会稽,孙权出降。

    张锋就象一位秘书一样,老老实实的呆在曹身边,麻木的听完了一个又一个的捷报。

    这些也许辉煌无比的战斗是彻底与这位“前”大将军与关了。

    三天前,朝庭已经降诏,大将军张锋无兵符擅调兵卒,影响极其恶劣,因其屡立战功,加以非为私之故,赦其死罪,贬为庶民,收其爵,没其地。

    张锋的眼神涣散而空洞,哪怕他早就有心理准备。

    曹身边进进出出的人,见了无不都是一声低叹。

    何苦由来。

    可是张锋知道,有些事,作为一个男人是必须去做的。

    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曹五十万大军毁于一旦,也无法容忍一个打败周瑜,打败江东的好机会就在面前而不去抓住。

    了解他的人都暗自心酸。

    当然也有得意的。

    不过重点不在这里。

    张锋家里有钱,没有爵位没有地,他也依然可以做一个富家翁。

    到现在为止,濮阳城里还是家家户户供着他的生祠。

    大家关心的是,这件事有没有下文。

    曹,会不会找个借口,将这个已经是平民的前大将军给咔嚓了?

    可是孙权都已经随着大军回到了许昌,江东诸地都已经被新来的北方官员塞满,还是没见什么动静。

    张锋还活得好好的,只是没什么自由。不是与家里人呆在一起相妻教子,就是应魏王之命随侍身边。

    软禁。

    这也算是个不错的结局。

    就在人们都已经淡忘张锋的事时,曹昂从北方大胜而回,带来了一万余匹骏马和夫余人的降表。

    紧接着,夏侯惇带着夏侯称、夏侯霸两兄弟,从荆南带来了刘备的降表。

    在四面楚歌的形势下,远在川中的刘璋也不得不降了。

    眼看着大汉又将统一,就连没有丝毫权力的刘协也不得不做做姿态,于太庙祭祖,告慰列祖列宗。

    接着便是一系列的人事变动。

    曹昂的魏世子地位无人可及,已经放下兵权,进入朝堂,准备走他爹当年的老路——丞相。

    只不过在这之前,他会有一系列的铺垫。他要先从太史丞做起。

    就算他也为张锋求情,却也是碰了一鼻子的灰。

    说实话,现在也没有人认为张锋如果重掌兵权,有多大用处,天下已定,难道派去深山里剿匪?

    司马懿虽然参与了张锋和郭嘉的密谋,却没有任何处罚。他被定为钦差,出使久已闭塞的西域。

    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早上。

    赋闲已久的张锋又被魏王召唤。

    虽说他已经没有官职在身,人们依然很敬畏他。一来他还是曹的女婿。二来嘛……

    谁也不敢说他这辈子没机会起来了。

    没见曹洪、在夫余打了胜仗的吕布等老是往他家跑?

    张锋洗漱干净,步入魏王府中。

    这一次,曹昂也在,还有程昱和郭嘉。

    程昱已经乞骸骨,三月底就会回家养老。曹赏赐了大批的金银珠宝,准备让这位第一位正式的谋士衣锦还乡,他已经七十多岁了。

    “知机到了,那就坐吧。”尽管张锋无官无职,这并不能影响曹的决定,他习惯决定一些重大事情时有张锋在场——或者是那天张锋的话警醒了他。

    夏侯惇兄弟也在。看了看张锋一眼,没有说话。只是气色很不错。

    “虽然孙权、刘备已降。”曹的脸色最近也是好了许多,毕竟好事连连,就算是被喜气所冲的。“可是此二人不比刘季玉性弱,久怀雄心,必不肯屈居人下。可又不能擅杀。”

    “天下都知此二人降于孤,转眼之间又将其杀掉,未免太没有容人之量。仲德,奉孝,可有好计?”

    在这之前,张锋就想好了办法,就知道有一天这两人肯定会落在曹手上,只是不知道死活而已。

    在曹终于问到他头上时,不急不徐的作了个揖:“魏王殿下,草民倒有一计,既不用杀,也不必担心此二人还有机会卷土重来。”

    “哦?”曹眼睛一亮,这就是他的想法,不杀,也不用担心他们还会造反。

    “魏王可还记得建武中元二年?”

    曹等人都诧异的看着张锋,年代这么久远的事,你也记得?

    “倭奴国奉贡来贺,光武先帝赐以印绥。”

    “你是意思是……”

    “不错,倭奴国既然向我大汉称臣,当是我大汉的属国,加上倭奴国所处瀛州,四面环水,乃是一个岛国,尝有火山并海啸,贫铁、粮,民众生活极苦。”

    “此州不过与我司州差不多大小,却有大小诸候数百之多,土人谓之为‘大名’。”

    “为争人口、土地,大名每每‘大战’,参战者最多不过数百人而已。筑土、木为城,极其简陋。若将孙权、刘备之人流放至此地,无兵无粮,又无铁可造趁手之兵,还怕其翻起大浪不成?”

    曹听了大喜,但也没有一口答应下来。

    “若是真如知机所说,也未尝不可。这样,着甘将军带三百船去探探这倭国风土如何再作决定。”

    听了曹如此说,在坐诸人也都不说话了。

    半晌,各人各自散去,曹却叫住了张锋。

    “知机,随我来。”

    “喏。”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魏王府中光景依旧,不过有些侍女年纪大了被撵出去嫁人。而张锋走在这里感觉又不同,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心理。想想以前每次踩在这里那种熟悉的感觉,又想想现在这种小心翼翼的陌生感,感叹一声,这就是人生,变幻无常。

    二人在亭中坐了。正值春季,百花开,后院中可见飞蝶数对,纷纷起舞,好一副春意枝头闹的良景。

    二人都是呆坐,并无言语,呆呆看着四周的景色,心中都有一股失落感,曾几何时自己也曾这么没有任何牵挂,没有任何思绪的呆坐在这里,只是已经记不清,那已经是多少年以前了?

    那时,曹还没有白头,张锋也没长胡子。

    现在,连张兢都快长胡子了。

    也许,只是这一刻的无拘无束,不为外事所累,安静恬淡的心境,才是最让人流连的。

    也最让人感叹,年华逝去,何快于斯!

    “知机。”

    “草民在。”

    曹被这声草民搞得一怔,随即一笑。

    “此时便只有你我二人,你为婿,我为翁,不必拘束。”

    “是。”

    “其实,我的愿望,曾经只是想死后墓碑上刻着‘大汉故征西将军之墓’。何曾想到,今日整个大汉都在我一人之手。”

    曹绝对有资格说这种看起来大逆不道的话。

    比历史上那个曹,他做到的更多。

    就算刘协在他面前,如今也是战战兢兢的。

    “岳父大人洪福齐天,”张锋半晌也没接上下句,不知该怎么面对曹突如其来的感慨。差点那经典的“寿与天齐”也跑出来了。

    “有不少人私下或公开的问过我,什么时候称帝?”

    曹说到这里,貌似不经意的看了张锋一眼。

    张锋还是低垂着眼皮,根本没有任何反应,好象没听见这句惊世骇俗的话似的。

    “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曹直言不讳的说道,直视与张锋。

    张锋微笑了一下,然后抬起头来,寸步不让的与曹对视。

    突然有点冷。

    那闹人的春意似乎也黯淡了不少。

    曹突然也笑了。

    “我知道你有情绪。你觉得你是为我好,所以你不该受这么重的处罚。”

    张锋却摇头:“不对!”

    “不对!?”曹有点吃惊,“难道你觉得你应该受?”

    “不,我的意思是,我不是这样想的。我的意思是,你还相信我说的话吗?”

    第一次,张锋在话中直接用了“你”这个称呼,而不是“岳父大人”、“魏王殿下”等等。

    曹愣了一下,这个问题他现自己也不好回答。

    说相信吧,自己好象根本就很忌惮张锋,他有很多莫明其妙的主意和想法,偏偏事后证明那么绝妙。

    说不相信吧,张锋自始自终,一次也没害过自己,救过的次数倒不少。这次赤壁更好,一次救了五十万人。

    可是自己为什么还是防着他?

    功高盖主?

    可他是自己女婿!而且除了曹洪这些人,他甚至没有与甘宁、太史慈等人有过书面来往。

    他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

    可是他太可怕了。

    就算自己大权在手,张锋仍是自己心头的一个隐患。

    “我相信,你不会害我。”曹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张锋还是笑了笑:“果然。”

    接下来张锋说的话让曹大喜过望,又有点失落。象是要失去些什么重要的东西一样。

    “我可以提点建议,你自己考虑。不过那之后,我想离开中原,应该说,离开大汉。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你也要去倭奴国?”曹大惊道。

    “不,那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有山有水,只是太远了,也许一去一回要一年时间也说不定。”

    “不在大汉境内?”

    “绝对不在,你可以派人监视我全家人离开。当然,如果葳儿不愿意离开,希望你能照顾好她。”

    此时曹和张锋就象一对朋友,其中一个要离开远行,另一个会照顾他家人。

    曹相信他的话了,就算这个地方离大汉不远,曹也有足够的把握在张锋有异心时一举毁灭它。

    张锋现在几乎没有任何兵力。

    手中也就一个黄忠。

    “自夏商周以来,哪一个朝代可以千年永存的?一个也没有。哪怕如强秦,也仅历二世而亡。有兴就有衰,有生就有死。无生无死,无兴无衰。我知道你想称帝,又怕在你之后,曹氏子孙不争气。别瞪我,我不是说曹昂他们。”

    “我们家乡有一句话,富不过三代。家业,或者是国业,都是老一辈打下来的,小一辈,或者小小一辈,没有经历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不知当家苦,只懂得享受和挥霍,挥霍父辈、祖非辛苦得来的江山,时间一长,国家自然会乱,不管掌管国家的人姓什么。这是必然。”

    “我的意见就是,既然不破不立,那就不立好了。这样才有最大的可能让曹氏一族永远延续下去。”

    没有什么必然的,张锋本来想说“曹氏永远兴盛下去”,但再大的家业也可能被一二个不开眼的家伙败光,因此换了句话。

    也不管曹听不听得懂。张锋自顾自的说道。

    “成立一个新的国家,帝王当然是曹氏。但是——这点很关键,听了不要跟我急。就是帝王不要任何的权力,仅仅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而国家因为收回了权力的原因,每年向帝室付一大比钱……”

    这时曹已经把小眼睛瞪得快跑出来了,打下一个国定不要权力,这不是疯子是什么?

    “国家实际掌权者称为相,再成立一个议会,所有的大小事情都通过议会来讨论通过。比如说,任何事都可以由议会讨论通过,但是相有权否决!但是相无权强行通过某个决定。也就是说,相和议会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对立的。这两点是我的想法中最重要的两点。根本意思就是,所有的权力要打乱,细分,越小越细越好,这样就尽可能的分化权力在某一个人手中的作用。当然为了制约相和参加议会的议员,每个人在位的时间只有四年,过了四年,不管干得是不是出色,都要离开这个职位。”

    “之所以让帝室远离权力,这才是让他远离血腥和阴谋的根本,没有权力,有谁会吃饱了撑的动帝室的人?这种没好处的事谁会干?”

    留下了曹独自一人苦苦思索,张锋信步离开。这次,是真的走在春风里。

    一年后的夏天,张锋全家人在青州登船,领船的是张兢——本来张锋还想多锻炼下他,可是谁知道曹统一的太快了。

    他们全家将去往一个谁都没去过的地方——美丽的澳洲。那里有袋鼠,有考拉,最重要的是,那里几乎没有纷争与战争,除了土人。

    坐上了曹送上了十艘楼船,足有两千多人将跟随他们离开,其中有黄忠这个忠心耿耿的老臣子。

    曹的人将会坐小船看他们去不去一路往南,其实往哪里都好,只要不再回去。曹终是放心不下。

    而张锋已顾不上曹是否会采用自己的方式,否则曹家建立的新国家迟早会亡。这是定律。不会因为你是曹或者赢政或者刘彻就改变什么。

    虽然自己的到来,暂时没改变中国太多的东西。可是至少五胡乱华小了很多可能性,没有历史上死那么多人,汉族现在不是好欺负的。

    也许历史上自己会被记下一句半句,千年之后,还有谁知道曾经在这个时候出现过自己这么一只努力扇动自己翅膀的小蝴蝶?(全书完)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