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爱》
圣神(圣灵)其实是母亲
“圣灵”的翻译,其实不如“圣神”的翻译方式更合适。因为“圣灵”容易联想到“灵体”。
但是人们普遍说“圣灵”,为了方便理解,我们这里也套用这种翻译方式。不过在其他地方最好还是用“圣神”。
[其一:xg别不是世俗]
圣父和人子耶稣,都是男xg。为什么上帝的三位一体中没有女xg,这是不完全的。
或许有人会说,男女之别,太过世俗。
何谓世俗?上帝当初造了男xg的亚当,然后造了女xg的夏娃。男女都是上帝神圣的工。而且都是依照上帝的样子所造,难道上帝的样子是世俗的吗。称之为“世俗”,是在污蔑上帝的工,是在亵渎上帝的产业。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大自然的一花一草都是上帝神圣的工,只是因为罪恶的原因,导致世界的自然关系发生变化。世俗的,是我们的人心,是我们的罪恶,而不是我们的自然世界。因为自伊甸园以来,自然界中的生灵的模样就根本没有发生过变化。发生变化的,是生灵之间的丑恶关系。
创世纪第一章:“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这句话直接点明了,上帝不仅有男的形象,更有女的形象。圣父和圣子能是女的形象吗?很显然,父亲,人子之外,必然有母亲。
当然,有些人可能又要说,我们现实里可以依照一个事物的样子造出另一个来,这2样东西是可以存在差别的。也就是说,上帝可以没有男女形象,然后“依照自己的样子”造出男女来,男女就是那差别。
但是,问题的关键是,父亲和人子就是男的,而不是没有男女的形象。甚至连天使都是有男女xg别的,不然圣经里也不会说“神的儿子们看见人的女子美貌”,这里的儿子就是指的某一部分天使,或称秩序神。
再者,有些人提到福音书里的“当复活的时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样”。
首先,这句话是耶稣为了回答一个问题:七个弟兄都娶过一个妻子,复活后这个妻子是归于谁的。
这个问题是关于“应该归于谁”的,也就是“在天国里,按照天国的规矩,这个妻子应当嫁给谁,而不引起争论”,这才是那个问题的核心,更多的是涉及天国中“强制”xg的律法。
但是天国中没有关于“婚嫁的律法”,也就是说他们复活后,在天国里没有那种婚嫁的形式,而是ziyou的。耶稣强调的是这种天使的ziyou。而且,在这种ziyou的基础上,孩子们必然有选择伴侣关系的自主权,上帝不可能连这种ziyou都剥夺。
没有婚嫁的形式,不代表没有兄弟、伴侣关系。
[其二:父母子的来源]
在我们的世界中,我们的家庭都是父亲、母亲、孩子,如此的关系。而且,这样的关系,自古以来都是维持不变的。甚至神话传说中,提及的秩序神们(比如希腊神话,其中的故事就是秩序神的故事),都是有父母子的关系的。若是上帝的三位一体中,只有父亲和人子,那么上帝还是完全的吗?
也不要再提世俗的问题,上帝既然造了男女,并让他们做伴侣,自然也是神圣的。
[其三:三个位格是并列关系,没有交集]
圣灵,不是特指灵体,甚至与灵体的概念没有任何交集。因为圣父和圣子都是灵体xg质,除了人子出于父亲外,父与子根本没有任何交集的地方。
在三位一体中,若是除了父子之外的第三位,和父子不是完全的并列关系,不受时间和灵肉的制约,那么就根本不能称之为“三位一体”。
什么称呼,才能真正的可以和父亲、人子并列,除了母亲,还能是什么!
[其四:是圣灵让玛丽亚感孕,不是圣父]
福音书里说:“还没有迎娶,玛丽亚就从圣灵怀了孕”
耶稣诞生,受圣灵感孕。为什么不是说“从神怀了孕”,更没有说“从圣父怀了孕”,很显然,那是母亲的责任。这进一步说明了,圣灵,就是母亲的承担。
同时也说明了,玛丽亚不是天上的母亲,若是天上的母亲,就应该是“从圣父怀了孕”。
[其五:只有圣灵(母亲)最亲近]
在我们的家庭体系中,虽然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却只有母亲最亲近自己的孩子,只有母亲在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怀着我们。
那么,圣灵又承担着什么呢,就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啊,就是上帝与我们之间的沟通与救恩啊,为什么我们会被圣灵充满,而不是被圣父的灵充满,更不是被耶稣的灵充满,甚至耶稣自己都会被圣灵充满。那正是因为,圣灵就是母亲的承担啊!
三位一体中,为什么只有圣灵与我们最亲近,那不正好说明了,圣灵就是母亲的承担吗!
[其六:为什么不提“母亲”]
为什么没有提及母亲,圣经中提到了父亲,人子。然而,多少的非基督徒,污蔑我们父亲的名,污蔑我们人子的名。若是提到母亲,那么我们母亲的名,岂不是仍要被污蔑。
而我们的社会文化中,有多少诗歌,来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母亲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甚至远远高出父亲,虽然父母都是最爱自己的孩子。
圣灵是一个含混不清的概念,并没有清晰的指向xg。所以,才有许多人把圣灵,和灵体的概念纠缠在一起。
圣灵就是母亲的承担,所以唯独亵渎圣灵的罪,是唯一不可饶恕的罪。在我们的上帝那里,母亲在不可侵犯方面,仍要高出父亲和人子。
[其七:玛丽亚是必需的]
玛丽亚,圣经中从没有教导我们,要依靠她,那她也只是受孕与人间的母亲,而不是天上的母亲。
因为人子来人间,必须要以人身来,因为我们看不到人子的灵体。玛丽亚,是必须的,我们的人子耶稣必须要有一个人世间的母亲,才不会惊世骇俗,才能完成圣父交托的使命。
而且,在人间的母亲,必然也会被许多人,称之为“圣母”。如果圣经中再用“母亲”的概念,就必然要混淆了。
上帝的本质与“耶和华”的名
[提示1:“上帝”这个词汇不存在于圣经,但是在基督信仰里却普遍存在。我们只要明白这里所说的“上帝”是指谁就可以了,过多的讨论这些词汇没有意义。]
[提示2:通常我们所说的”上帝不是上帝的本而是上帝的核心意志因为上帝的本体包含了所有的混沌和宇宙而我们也都在上帝的本体内部]
[上帝的本质]
上帝的本质是什么?上帝是道,是虚是一切存在的源头。
宇宙及其自然秩序,从“混沌”中诞生,“混沌”却是从“虚无”中产生。所以,我们和周围的一切存在,都是从“虚无”中诞生出来,都是源于上帝。
[我们都存在于上帝的内部]
因为所有的宇宙世界,都存在于混沌之中,都存在于虚无之中。所以,我们就必然存在于上帝本体内部。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两点。
1虽然我们都存在于上帝的内部,但是我们有我们ziyou的意志,而不是上帝决定我们的一切。因为那是上帝对我们的爱。
2上帝的本体,不等于上帝的意志,上帝的意志是可以具现化的。这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上帝”。
但是,至于上帝之外是什么,就不是我们能讨论出来的。
[上帝本来就没有名]
神之道,道为神,上帝就是神,是道,是虚无。上帝就自然没有固定的形态,就必然没有固定的名。
上帝虽然没有固定的形态,但是却可以化成任何形态。而人的形态是上帝最喜欢的形态。因为上帝造我们的时候,就是人的模样
上帝要在人间留下他的话,就不能是“神”这样宽泛的名,那会让孩子们混淆。必要定下一个独有的名,来区别人类所拜其他的神,且方便孩子们称呼。于是定下“耶和华”的名。然而,“耶和华”这个词汇的希伯来本意是“自有永有”。
耶稣也不是人子固有的名。因为那只是人子特殊的旅程。人子降临人间,人间的名也必因着耶和华的名而定下。而“耶稣”这个词的希伯来本意是“耶和华是救主”。这才是这个名字的含义。
[圣经里的说法]
创世纪首并没有提及耶和华的名,只有说那“神”。因为那是秩序神以及他们造就文明国度的故事。秩序神从不曾称呼耶和华的名。
那些文明国度都是秩序神做的工,唯有我们是上帝亲手所造。所以,唯有旧约二章,说及我们的时候,才有了耶和华的名。(天使的实其实就是秩序参考”众神与天使”里面的章节)
上帝不会喜欢那固定的名,因为上帝本就没有名。所以,新约里没有耶和华的名,只有耶稣的名。
因为人子就代表了父亲、母亲的的意志,人子因着父母之命而来。
因为我们已经知晓了人子所指,那天父、那主,便是那唯一的真神。
[耶稣的特殊xg]
耶稣,是真神唯一直接的儿子
天使和人类虽然也可以说是上帝的孩子但是只有人子是上帝的核心意志所分化出来的,而我们在上帝的意志之外被造出来的
所以,人子可以代表圣父和圣神的意志,我们却不成也正是因此,人子才算是三位一体中的一位因为他本就是上帝核心意志的一部分;
真正的“三位一体”与不可饶恕的罪
[三位一体]
上帝是完全的,不会只有父亲和人子,而没有母亲。
圣父(父亲),圣神(母亲),圣子(人子),才是真正的三位一体。
圣父,圣神,圣子,拥有duli的外层意志,是三个不同的位格。
圣父,圣神,圣子,意志核心完全和谐统一,因为本都是上帝核心意志的具现化。
“一体”,可以是一个本体,就是上帝的本体,父、母、子是本体的具现化。
“一体”,可以是和谐统一,就是父、母、子的意志,duli却完全一致。
[三个位格的次序]
混沌还未造出来,上帝觉得是孤寂的,就自己分裂成2各部分,圣父和圣神。
圣父和圣神,同时分裂出自己的一部分,融合在一起,就是圣子。
圣父和圣神应该是同时产生的,圣子却是之后产生的,但要在混沌之前。
有些人以为,圣子是圣灵的化现,以为圣子耶稣是圣灵加,把圣灵和灵体混为一谈。
这是错误的。圣灵父亲、母亲、人子三个位格是同时存在的,而不是上帝分别变换成不同的位格。虽然起初的产生是有次序的,但是现在来说三个位格是同时存在的。
[不可饶恕的罪]
污了父亲名的,上帝或许会宽恕他的灵魂;
污了人子名的,上帝或许会宽恕他的灵魂;
污了母亲名的,他的本源必要被抹除,灵魂也必要消失。
圣父可以宽恕你所有的罪。
唯独这一条不行,因为她是我们的母亲。
圣神承担了沟通和救恩,亵渎圣神(圣灵)的,就是污了母亲的名。
今ri的真相,会让更多孩子走上这条路。他们,将被彻底抛弃,永远不再复活。但是,是否之前有惩罚就不得而知了。
[耶稣的初临和《新约》]
在那最后的时刻,圆满期不远了。
上帝便从受苦的孩子中选了一批,然后引领他们建立自己的国度。
上帝给予他们恩赐,他们就要遵守上帝的约定,在人间传递上帝的话语。他们便是犹太人。
上帝给了他们比其他孩子更多的恩赐。他们却将恩赐放在心里,而不是手上。
他们的眼遮了布,他们的心蒙了尘。他们看不见人子耶稣,因为他们的心里只有自己。
他们也必因上帝的宠爱,要将上帝据为己有。
他们走偏了路,他们是错误的,并要将这种错误传递给更多孩子。
所以,上帝就降下了耶稣。
[耶稣为人类赎罪]
在挪亚时期,人类的败坏德行引来了上帝的怒火。上帝降下洪水,毁灭了他们,只留下挪亚一家。
在耶稣时期,人类仍旧败坏,但是上帝承诺过,不能再降下洪水,便让人子代替人们赎去那本该死的罪。人类才免遭一死。
这2个过程是遥相呼应的,都是对人类罪恶的处理。前者是毁灭,后者是宽恕和指引。
[耶稣的重要使命]
耶稣的传道,否定了犹太人教义上的一些旧传统。比如十字架的象征,严苛的律法和礼仪,以及对待女人的态度,等等。
这些都是对旧传统的根本否定。但是,犹太人接受不了,就必然排斥耶稣,甚至迫害耶稣。
然而,上帝本来就是要安排人子走出犹太人的世界,去万国万邦传递福音。因为上帝不只是犹太人的上帝,而是所有孩子的上帝。
所以,旧约时代结束,新约时代开启。
上帝给了犹太人更多的恩赐,这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但是,若他们在审判前仍然将耶稣视而不见,他们也将无法回到上帝的怀抱。
灵魂是上帝最大的恩赐
[本源,形成了灵魂]
灵魂的本源是“释放”,或者说是“释放的形态”。因为,这种本源的根本形象,就是源源不断的向外释放。通过这种释放,我们可以获取无限的富足,以及将这种富足从我们自身释放给周围。
本源,最初释放出来的独特能量,构成了灵魂;而后,灵魂的存在,便封堵了释放的出口,释放便停止下来。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打开这个释放的途径,触摸到我们的本源?
我们是可以尝试的,但是“仙佛修行”是触摸不到那个本源的,因为他们接触到的全都是对能量的掌控,与本源没有任何关系。
我们必须依据上帝给我们的指引。是学会做人,不要向外索取富足,而是向我们的灵魂深处。把恩赐放在手上,把幸福和快乐放进心里,把上帝放进心里。本源的释放途径,就会被逐渐打开。但是,要想完全打开,恐怕还得借助上帝的力量。
[灵魂的特xg:永恒不灭,且独一无二]
灵魂,由本源孕育。而每个灵魂的本源,都源于上帝。
所以,灵魂才可以永恒不灭。就像是天使借助上帝的灵,可以永恒不灭一样。
所以,灵魂,可以虚弱,可以囚禁,可以打散,可以不断的转生。
但是,灵魂却永恒不灭,本源可以源源不断。
每个灵魂的本源,上帝赐予的都一样多。所以,每一个灵魂,都是平等的。
每个灵魂的本源,上帝赐予的都是唯一。所以,每一个灵魂,都是独一无二的。
每一颗灵魂,都经历了无数个生命历程,甚至是经历了许多次文明。
在每一次生命的过程中,若是笃信了上帝,听从了上帝的教导。那么,他的灵魂,便已经有了进入天国的资格,便不再参与人间的轮回。
这也便是轮回的意义所在。
生命要经轮回,但是,他的灵魂仍是他的。
罪人要经审判,但是,他的灵魂仍被宽恕。
唯独,污了母亲名的,“善”被抹除,灵魂必要消失。这才是不可饶恕的罪。
[本源:十字架的象征]
耶稣的传道者传得都是十字架的福音,而犹太传统认为十字架是诅咒。
十字架的形象,根本就是释放的象征,就是本源的象征。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便具有了另外的深刻意义。
无论是耶稣降临,还是上帝亲来,都是为了让孩子们找到这个本源,并且籍着本源而活。那是最终目的。
本源,就是没有穷尽的恩赐,不单是能力与智慧,我们要放在手上。
本源,就是没有间断的富足,不只是幸福和快乐,我们要放在心里。
[混沌与秩序]
对我们来说,物质是一种秩序;对上帝来说,混沌却也是一种秩序。
但是,物质只不过是“秩序”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能量的表现形式。物质,从微观粒子角度来说,他其实是不存在的;但是,这种表现形式,或者说“秩序”,确确实实的是存在着的。
而我们的生命形式,不会因为这种“真假的辩论”变得没有意义。因为属于你的生命的能量形式,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受你支配,只不过从“微观粒子”上来说不存在而已。
上帝的恩赐与我们的“祷告”
[上帝不会直接给我们幸福]
上帝不会直接赐予我们幸福和快乐,但是上帝会指明道路,让我们自己去寻找。因为,自己找到的幸福和快乐,才是最真实的,才真正的属于自己。
上帝,其实就是父母,他不可能直接把我们想要的都给我们,但是会告诉我们怎么做,然后让我们自己收获。
[上帝的恩赐,是有条件的吗]
我们虔诚的信仰上帝,然后我们所求的才可能实现,圣神才可能给我们指引。但是,我们若是不信仰,或者信仰不真诚,那就必然无法得到恩赐。
所以,若说上帝的恩赐是有条件的,也不是完全错误的。就像是父母会把好东西给自己喜欢的孩子。
然而,我们不能把“信仰与恩赐”完全当成了交易。上帝除了想要自己的孩子能过得幸福快乐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要求吗?当然没有。
[上帝不需要我们的信仰之力]
宇宙的所有一切,都是上帝从虚无中造出来的。上帝难道还需要我们的信仰吗,我们的信仰能给上帝什么?
上帝若是需要我们的信仰,就不会大费周折。而会把我们直接当成实验室的小老鼠,安排所有的灵魂对上帝膜拜,何需给人类试炼。完全听话的灵魂,上帝可以造出无穷无尽来。他们虔诚的程度绝对不是现在的人类所能比拟的。
哪怕是让他们试炼,也可以瞬间把所有的一切强加给人类,包括所谓的记忆和试炼。人类怎么能反抗的了上帝的力量。
或许会有其他的天使或灵,需要这种力量,但是造物主不需要。
[“祷告”形式]
现在的人们的祷告,很多都是有问题的。
祷告,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亲近上帝。而不是为了祷告而祷告,就像是背书,更不能把祷告内容的实现,作为信心的来源。
看看我们身边的基督徒,人们总是为了金钱祈求,为了事业祈求,等等。但是,当上帝没有赐给他的时候呢?
一开始,他可能不会有任何的怀疑、动摇。但是,当这样的事情多了,他们本就不多的信心,就完全溃败了。这种现象,现实里恐怕数不胜数吧。
祷告不是不能提出希望,只是很容易让人们走入一个误区,而且是不知不觉就走进去的。所以,祷告的时候,我们需要jg觉一些,观察着自己是否有那样的趋势。
[比较好的祷告方式]
一种最好的祷告方式是什么?
把祷告本身和所望之事的实现,完全分开来。也就是说,“实现与否”不要去在意。不要试图去理解上帝的旨意,不要以为周围的事是上帝的意思,单单做祷告就是了。
甚至,当没有实现的时候,也不要去检查自己信仰的问题。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样,仍然可能把你拖入信仰的误区。
[祷告没有必要]
其实,祷告是没有什么必要的,哪怕你是在心里祷告也是没有必要的。
上帝全知全能,你有什么祈求,难道还需要祷告吗,岂不是多此一举?
上帝无所不知,你有什么希望,难道还需要祷告吗,岂不是自找麻烦?
若是为他人祷告呢?
这样的祷告,其作用能力不是很强的。若是无数虔诚的基督徒,都祷告“让身边的人归从上帝”,那上帝根本就不需要来审判了。
我们的祈求与信仰的方式
[上帝是否会答应我们的所有请求]
福音书:“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但是我们是否可以随便祈求?然后都可以得到?
当然,若你的信仰不够虔诚,比如你的信仰若是有疑虑或前提,那这种信仰就是变质的。上帝自然不会答应你的请求。
[上帝不会答应你的所有请求]
若一个孩子虔诚的信仰上帝,上帝是否就答应他的所有要求呢?答案是:不是!
上帝可以给你平静安乐,教你学会柔和谦卑。但是仅仅局限于你,不会触及到你周围其他的人。
你若很虔诚,你祈求上帝赐予你自己安乐,这很好办;
你若很虔诚,你祈求上帝赐予你周围祥和,这不好办。
不是上帝办不到,而是上帝默许人们的ziyou,不信仰上帝,那也是孩子的ziyou,只是他们要为此付出代价。你若要求上帝改变你周围的环境,这已经违背了上帝的默许。上帝不会因为你的要求,而去强硬的改变周围人的状况和意志。
所以,这不是虔诚与否的问题,而是上帝应许范围的问题。
[苦难是上帝的意思吗]
有些信徒祈求上帝的恩赐,却发现自己的生活却仍然坎坎坷坷。
那么,苦难是上帝的意思吗,是上帝对我们的试炼吗?当然不是!
首先,上帝知晓一切,根本不需要什么试炼。
再者,我们的很多苦难,都是来源于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在前面讨论过,上帝是不会强硬的更改周围的环境的。对此,我们要忍耐。
[上帝教我们忍耐]
“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你们常存忍耐,就必保全灵魂(或作“必得生命”)。”
“但我们若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忍耐等候。”
“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反倒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就如在许多的忍耐、患难、穷乏、困苦”
“你们既是jg明人、就能甘心忍耐愚妄人。”
“假若有人强你们作奴仆、或侵吞你们、或掳掠你们、或悔慢你们、或打你们的脸、你们都能忍耐他。”
在圣经中,上帝多次提到让我们学会忍耐,为什么?就是因为,上帝不会因为你的要求而去改变周围的环境。
[两种截然相反的信仰方式]
第一种:是把“恩赐”作为信仰上帝的条件。一旦上帝不赐予,他们就会把上帝丢进垃圾桶。如此功利的心态,只会导致病态的信仰。他们信仰上帝之初就是存在疑虑和担心的。
第二种:是信仰上帝本身。若是上帝没有应求,没有给予指引,他们的信心是丝毫不会动摇的。这才称得上是虔诚。才真的会得到上帝的眷顾。
上帝是真理,是事实和真相,是自在永在的、不可变更的。
我们信仰上帝根本不能把“除却苦难”作为信仰力量的来源。那是本末倒置的。
若是把这种条件作为前提,你的信仰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圣神可能远离你,你的请求就越发的得不到指引。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陷入对上帝的质疑和否定。
[信仰不是执着于恩赐]
我们固然可以提出自己的希望,但是不要执着于这些希望。
一旦陷入这种执着,就陷入了一个误区。我们就会试图解开上帝的旨意,以为这件事是上帝的旨意,或者怀疑那件事是上帝的旨意。最终只会把自己的生活扰乱,更让自己的信仰变质。
许多人,以为自己对上帝很虔诚,就提出某种希望,结果非但得不到上帝的指引,反而自己的状况愈加让人困扰,就以为自己被上帝戏弄了。
事实呢?戏弄他们的不是上帝,而是他们选择的信仰上帝的方式。
最后还得说:信仰不是交易;相信上帝,因为那是真理,那是事实。
善,爱,富足,谦虚
[学会了“善”,才能去“爱”]
爱,强调的是,给予他者,是自我的付出,实施的对象不是自己;
善,强调的是,内心持有,是自我的富足,主要的是实施者本身。
持有了善,自我便富足了,必然源源不断的将富足从自我释放出去。那种富足的释放是自发的。
爱,源于善,却不同于善。所以,爱是善的副产品。爱,就是善的工。
学会了善,自然学会了爱,并远远超越了爱。若是没有善,你的爱就是畸形的,甚至是对他者的伤害,那是罪恶,是虚假的爱。
[虚假的爱]
看看现实里,父母总是要求孩子做这个,学那个,还以为那是为了孩子好。
父母除了教会孩子做人之外,不该有任何强迫。就算是孩子在严厉的教导下出人头地了,他就幸福吗。
一个人的幸福,与获取的物质条件,是没有任何关联的。幸福快乐,是从内心获取的。一个人只要懂得知足,获取幸福是很容易的事情。
人们总是追求成功,经过复杂的历程,付出艰辛的代价,去获取那最后的满足。却不知,在,他就可以获得同量的满足,尝受同量的幸福与快乐。
执着的追求成功,是一种愚昧;碌碌无为的人,最容易获得富足。
再者,所谓“出人头地”,所谓“高人一等”,都是愚昧的,没有什么人比别人更高等。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所有“自以为是”的人,与天国都是无缘的。
[贫穷的孩子,最容易富足]
财富,给人物质上的享受,更给人带来虚荣。而虚荣带来的喜乐,短暂无常,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一阵风就可能刮走。
富人要进入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因为他们习惯把“财富”放在心里,而不是手上。因为他们大多已经陷入了“虚荣”的泥坑。
穷人呢,他们拥有的少,yu望就少,向外索取的就少,也最容易满足。
而这种满足,就会给他们带来无限的幸福和快乐。不仅发自内心,没有虚假,而且更经得住考验,很难因为周围事物的变化,带来根本xg的毁灭。他们,才是离幸福最近的孩子。
他们没有把财富这种“外物”放进宝贵的内心,所以,当他们把上帝放进内心的时候,比富人容易的多。他们,才是离上帝最近的孩子。
[善与爱人如己]
耶稣教我们“爱人如己”。“爱人如己”,不只是“爱”,重要的是“如己”。
但是实际过程中,人们总是忽视掉“如己”。总是以“爱”的名义要求别人做事,达到自己的目的。
“爱人如己”的提法,很容易让人把焦点放在“爱”上,而不是“如己”上。所以,我们最好是讲究“善”,这样才更合适一些。
实际上,善,是爱的核心和根源;爱,只是善的表象和形式。
[善,不是“讲道理”]
善良,不是“讲道理”层面的含义,而是超越了这个层面。
举个例子,本来把某事物送给了b,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还需要那东西。
若是讲道理,b可以不归还给他;但若是善良的人,会毫不犹豫归还给别人。
而且,单纯的这个实例,我们是得不出“b不善良”这个结论的,因为一个人做某件事,许多都不是自己的意愿所能决定的,或者说,不一定就是为了自己才去做的。
[爱,不是目的]
我们要学会“善”,要学会“爱人如己”,但那只是做人的方式,不是活着的目的。
上帝,不会首先教我们为了感动别人而活,也不会教我们为了上帝而活。
上帝强调的,不是要我们学会“奉献”,而是要我们寻找自我的幸福和快乐。
因为,上帝就是我们的父母。他们希望我们幸福,希望我们快乐。
[傲慢,因为“装不下”上帝的恩赐]
上帝给我们“自我”的意志,“灵动”的心,那是要放喜乐的。我们若是将那恩赐,想要放在心里,那就是放在了不该放的地方,自然是放不下。
虽然放不下,他们却以此为傲,蔑视其他的孩子,甚至不认创造自己的父母。
上帝赐予他们财富,他们就高喊自己拥有全部;
上帝赐予他们智慧,他们就高喊自己聪明无比;
上帝赐予他们能力,他们就高喊自己无所不能;
上帝赐予他们荣耀,他们就高喊自己至尊至大;
上帝赐予他们权柄,他们就高喊自己掌控一切。
当蔑视上帝的其他孩子的时候,他就已经远离了上帝。上帝从未远离过他们,他们却总是在主动远离上帝。
[做到谦逊]
傲慢者,必被上帝抛弃。
我们要谦卑,不要傲慢,不只是在上帝面前。
我们要谦卑,不要傲慢,哪怕是因着上帝的名。
到底我们要守哪些诫命和律法
[十戒的内容]
1、不可信仰耶和华以外的神
2、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型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3、不可妄称耶和华之名
4、不可在第六天之外的第七天工作,这一天应用来祭祀上帝
5、不可对父母不孝
6、不可杀人
7、不可他人之妻,女人不可与他妇之夫通激ān
8、不可偷盗
9、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10、不可贪夺邻人的房屋、奴仆、牛等一切财物
归根到底,主要是2个。
第一:要尊敬我们的上帝,因为他创造了我们的一切。其实也算是做人的一部分。
第二:其实就是一个“善”字,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善良”。
当然,耶稣提出爱人如己,这当然也是我们要做的,那其实就是“善”的含义。但是,大家最好把“善”,作为“爱”的前提。不然我们的爱,很可能就是变质的。
[旧约,不可以吃猪肉]
我们先探讨一个很普遍的问题:猪肉是否可以吃?
利11:7:猪,因为蹄分两瓣,却不倒嚼,就与你们不洁净。
申14:8:猪,因为是分蹄却不倒嚼,就与你们不洁净。这些兽的肉你们不可吃,死的也不可摸。
赛66:17:那些分别为圣、洁净自己的,进入园内。跟在其中一个人的后头吃猪肉和仓鼠,并可憎之物,他们必一同灭绝。”这是耶和华说的。
以上都是旧约所说的,是绝对不可以吃肉的。
[新约,可以吃猪肉]
太15:11入口的不能污秽人,出口的乃能污秽人。
太15:17岂不知凡入口的,是运到肚子里,又落在茅厕里吗?
太15:18惟独出口的,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这才污秽人。
太15:19因为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凶杀、、苟合、偷盗、妄证、谤讟,
太15:20这都是污秽人的。至于不洗手吃饭,那却不污秽人。
林前8:8其实食物不能叫神看中我们,因为我们不吃也无损,吃也无益。
这些都是新约所说的,我们是可以吃的。
[猪肉是可以吃的]
耶稣所强调的,就是心灵的不洁净,要远远重于食物的不洁净。
人的jg力总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挣扎在善恶之间的人。我们应该把有限的jg力放在心灵的洁净上,而不要本末倒置,顾此失彼。
是否可以吃猪肉,那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洁净我们的心灵。
尤其作为审判前的这个关键阶段,增加那些不是很重要的约束,只会让更多孩子更加迷惑,甚至失去救赎的机会。
[食物方面的律法]
注意:我们讨论的,是适合于审判来临之前的“食物的律法”,而不是新世界的。
1我们可以把饲养的动物拿来做食物,但是不要把一些野生的或者当作宠物的动物,拿来做食物。
我们善待他们,他们就完全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
2能不能吃血,其实和猪肉没什么差别的,不能吃血的规条,也是只有旧约中才有。能吃血的道理和能吃猪肉道理都是一样的。
3酒也可以喝,耶稣自己也是喝酒的。但是酗酒需要禁止,关键不是因为伤害身体,而是因为“酗酒”会让你伤害别人。
食物方面,其实没什么严苛的律法的。归根到底,都是都是一个原因,唯独“做人的诫命”才是最关键的,那是上帝计划的核心。
但是,在新世界,我们很可能是不会吃肉的,或者说,动物都会成为我们的朋友,而且动物之间的争斗也可能会停止。上帝完全可以造出更美味的果子,远?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