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从零开始的穿越女

从零开始的穿越女第8部分阅读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罗尔雅想,“也许,我多虑了,虽然有饥荒、战乱,但是哪个王朝的中期没有这些事情?赵国被白起在长平坑了四十万都没亡国,还撑了n年,大楚也许会亡国,但是谁知道是五年,二十五年,还是五十年?”

    正当她如此安慰自己的时候,一份紧急军报被递到了她的案头。

    这份军报很简单,简单到只有四个字:

    西虏来袭。

    这不是正规的军报,是她派林大爷林小荷买通的沿路优先传递给她的紧急军情。

    西虏?

    西虏是啥?

    我只知道丽水有东虏。

    前世是军事白中的军事白,这一世也没多大改善的罗尔雅,对西虏这个新名词感到很是陌生。

    第五十四章紧急状态

    更新时间2013-2-1416:13:59字数:1356

    其实,也不能怪罗尔雅军事白。

    因为这西虏,在前番马老尚书东征丽水大败之前,大楚对他们的官方论调可以用四个字形容“不足为虑”。

    是的,太不足为虑了。

    西虏连老头带婴儿加妇女再加更遥远地方的仆从军,七拼八凑,算人头也只有东虏的一半,能有五万人就顶天了。

    这五万人还从来不归一个头领管。

    这些头领中还没有一个认字。

    由此可见他们的领导水平。

    一个铁匠,在他们那里都很稀罕。

    由此可见他们的装备水平。

    因此,这样的敌人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如果实在杞人忧天,觉得西虏会搞出什么乱子来,那么,大楚的官方记录就足够打消这位杞人的担心了——过去五十年,大楚对西虏,胜率那是百分之九十九还多。

    百分之九十九还多?

    没错。

    因为边境上大楚有十万大军,而西虏中铁匠都稀罕更不要说云梯和大炮,所以这些西虏再傻也不会来攻打城市或是有驻军的要塞,他们一般凭借骑兵冲过边界,尽情地抢劫沿路遇到的村庄,然后带着抢到的粮食、金银、布匹、牛马、人口离开,顺手再放一把火,大楚刚刚点起西虏来袭的烽烟,他们就撤退了,从来没有一次越境抢劫超过六天的。

    而大楚的大军,要点起兵员,整装出发,怎么也得十天以后了。

    大楚与西虏基本上就没有正面交锋,没有战斗损失,能算输吗?

    至于老百姓的损失……那个,凡不是军事白中的军事白都知道,守住温泉关的号称斯巴达三百勇士,但是当日在温泉关与波斯人战斗的绝对不止三百人,还有几千仆从军,既然斯巴达三百勇士是连辅助的几千仆从兵都是不计算的,何况那些没刀的老百姓。

    既然仆从军都不计算,老百姓自然更不计算。

    既然都不算数字,当然也就没有损失。

    而且站在政府方面,的确是没有什么损失——只要土地没有搬走,钱粮就可以叫百姓如数缴纳,人口虽然有损失,但是人丁税那是一文都不会少收的——反正那些逃走的流民都照样在人丁税的薄子里,由他们的邻居替他们交就是了,归根到底,这是上不了台面的小吏们做的事情,朝中的高官只要数字能合上,地方上的孝敬不少,鬼才去管钱粮是怎么来的。

    而且,那些有功名的乡绅,帝国的基础,向来都是住在城里享受花花世界的,有高高的城墙保护,西虏,那是从来不会干扰他们的寻欢作乐的。

    就是有胆小的县官要抓些民壮守城,那也只会敲诈一般的商人小民,别说乡绅,就连乡绅的仆人也是不敢打扰的。

    所以,不但政府没有损失,并且连政府的中坚官员的亲戚子弟,也没有什么损失。比起西虏,他们更多地是埋怨大楚的叫花子兵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破衣烂衫地到处乞讨、偷窃,真是无事生非,有碍市容,政府应该多裁军,至于西虏的抢劫么,第一抢得不多,第二可以由皇帝(而不是由乡绅们)修文德以服之呀,根本用不到养这些臭气熏天的丘八的!

    既然政府没有损失,那就没有损失了,那就自然不算输,那就自然算赢了。

    其实大楚的计算非常有道理,连年年送岁币都算赢,他们还不曾给西虏送过岁币,怎么能算输呢?

    可惜罗尔雅是个军事白中的军事白,不懂得“没有战斗人员损失就是赢”这个硬道理,更因为她军事白,所以便以为打仗就是两军对垒,从来也没想到带着几百年轻力壮的男人,安安稳稳地坐在城里,看着农民的房子被焚烧,农民珍爱的牛马,农民的妻子儿女甚至农民本人被拖走,能算什么胜利。

    所以这个军事白中的军事白就以自己想象的战斗方式做了准备。

    消息树一倒,她就哨子一吹,点起了手下的三百人——春耕结束后一些人归队了——直奔消息树倒下的方向而去。

    第五十五章初阵

    更新时间2013-2-1416:17:40字数:771

    罗尔雅一边骑马赶路,一边用望远镜看。

    在颠簸的马背上要观察远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好在一路的地势还算平坦,否则罗尔雅很可能远方的敌人还没有眺望到,自己先一头栽到路边的田里。

    也还好在她一直以来每天都抽空勤练马术。

    虽然勤练马术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逃命。

    不过,还有什么比生命危险,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潜力的呢?

    在耗费了不少糖块来讨好后,罗尔雅现在已经能骑着穆关保的枣红大马,一马当先了。

    虽然消息树只指出了大概方向,但是出城在大路上跑了不久,罗尔雅就不必疑问敌人在哪里这个问题了。

    几缕黑烟在远方冒起,罗尔雅这些日子的地形不是白看的——虽然起初目的也是为了方便逃跑——所以一看就知道是哪个村子。

    她回过头,准备号召手下预备冲锋。

    这一回头,罗尔雅的冷汗就禁不住沿着背脊下来了。

    “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卅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孙子兵法军争篇里的这句话的大意是,日夜兼程地赶路,去一百里外争夺胜利,有十分之一的人能赶到就不错了,跑五十里争夺胜利,有一半人能赶到,跑三十里,那么三分之二的人能到。

    当然,孙子说的是他训练的吴国士兵,不是罗尔雅手下的半吊子……呃,也许比强拉的民夫强些。

    可怜的军事白罗尔雅并不知道这段。

    但是她再傻也看得出跟在她身边的不到三百个人。

    其实只要不是白痴都可以看得出。

    甚至不必数手指头。

    因为她身边一共就剩下了不到十个人。

    准确地说是八个。

    八个骑兵。

    如果只能在马背上坐稳也算骑兵的话。

    其实,罗尔雅要是对军事历史稍微熟悉一点的话,应该觉得自己的初阵已经是相当不错了——要知道,堂堂军神戚继光,第一次上阵的时候手下可是跑得只剩下他一个光杆司令的。

    然后,戚继光不愧是军神。

    他一看到不对,马上就跟着掉头逃跑了。

    而可怜的军事白罗尔雅还不肯放弃。

    她决定继续前进。

    第五十六章猪一样的……

    更新时间2013-2-1419:31:24字数:894

    罗尔雅带着手下继续前进。

    虽然只是前进看一看敌人有多少,以便决定是立即逃跑,还是立即弃城逃跑。

    这两点还是有区别的。

    后者,官员会被治罪。

    九名骑士(包括罗尔雅)策马到了村子边上,但是没有一个人敢靠近了看,于是就绕着村子跑。

    用望远镜可以看到,村子里,一群兵正在烧杀劫掠。

    罗尔雅心里直打鼓,该去阻止他们吗?

    拿什么阻止他们?

    突然,有人喊了一声“西虏来了!”

    于是刚才还在横行霸道地烧杀的兵们登时变成了泥塑木雕,只有脑袋往罗尔雅这个方向转了过来。

    然后,伴随着一声比一声悲惨高亢的尖叫“西虏来了!”从这些凶徒的嘴里喊出,刚才还在强j的,两手提了裤子就往外奔,刚才还在抓鸡鸭的,这时候只恨鸡鸭的翅膀没长到自个儿身上来,刚才还在抢牛的,往牛背上一坐,就把耕牛当成了刘皇叔救命的的卢骏马,拿自己的腰刀当鞭子狠狠地抽了起来。

    直到这伙人连滚带爬都快逃出村子,罗尔雅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群匪徒根本不是什么“西虏”。

    是一群听说西虏来袭,就预先战略转进,顺便“坚壁清野”的逃兵。

    而罗尔雅一行人虽然人数不满十,却个个骑马,领头的年轻人还坐着高头大马,大楚根本没有这样阔气的“军队”,要知道就是京城的禁军骑兵队,现在也是三个骑兵才能匀一匹马,偏远地方的,骑兵能有头驴子就不错了。

    个个骑马的,不是西虏还是什么?

    只有西虏,为了抢劫方便,也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养马的民族,才会个个骑马。

    他们做梦都想不到,会有罗尔雅这样不喝兵血,还自掏腰包装备亲卫——虽然也就装备了二十个人的马匹——的长官。

    就像现代人都以为古人个个三妻四妾,以为不纳妾就是奇观,使不得,一穿越就立马理直气壮地三妻四妾起来,却想不到古人中也有主动不纳妾的皇帝高官一般。

    当然,罗尔雅等人的服饰打扮,与西虏有不小的分别。

    如果这些乱兵有一筒望远镜。

    如果这些乱兵不是刚刚在抢劫的时候就顺手过了一把放火的瘾头,搞得到处都是烟尘的话。

    那么他们还是有可能看出来罗尔雅等人与西虏的分别的。

    但是,只要一个人喊了“西虏!”

    那么其他人越看,越觉得罗尔雅这一行人就是西虏。

    虽然,大楚对西虏的胜率是百分之九十九还多,但那是因为有城墙,而西虏没有攻城器。

    现在,他们和“西虏”之间,可没有一堵高高的城墙。

    第五十七章胜利及其他

    更新时间2013-2-1420:18:05字数:993

    虽然罗尔雅这边只有九人,而对方的人数不少,但是战斗是一面倒的。

    虽然罗尔雅的手下们挥舞武器的水平没有提高多少,但是对方……

    他们可以用一个成语形容“丢盔弃甲”。

    甚至腰刀弓箭都扔了不少。

    而罗尔雅虽然装备了一把不错的宝剑,却都没有拿出来挥舞一下,她只要指挥着枣红大马追上去,马腿一击,马胸一撞……

    最多一百公斤的人根本不是四百公斤的马儿的对手。

    这就像一个一百公斤浑身肌肉的壮汉对付一群二十公斤体重的幼儿园小朋友。

    与其说是战斗,不如说是单方面的屠杀。

    当然屠杀是比较夸张的说法,实际杀死的敌人只有七个,受伤被俘虏的二十六个,逃走的……罗尔雅暂时不知道逃走了多少。

    赶着俘虏——这些俘虏还负责抬尸体——回县城的时候,罗尔雅一路将那些掉队的维持会会员收拢起来,到县城的时候,居然也重新集合起了两百多人的队伍。

    他们进了城,只是处境不同。

    “当时,我大喊一声,赤湖红花村王老三来也!我的刀子,只这么一挥……”王老三兴高采烈地逢人就说,他的身上,穿着罗尔雅送的新衣服,新衣服上,披着一条在太阳下闪闪发光的花缎,罗尔雅管这叫啥带?王老三不记得,不过披着很神气,披着骑马更神气,披着骑马还被一群好奇的老百姓簇拥着更神气。

    娘的!中状元游街,也不见得更荣耀吧!

    另外,罗尔雅还赏了他五两银子,有五两硬硬的东西在腰里,可以买一条牛,或者,请人去给自己说个媳妇了。

    和王老三的兴高采烈相反,张老四垂头丧气。

    他是第一批“掉队”的,这不是问题,掉队的有很多,问题是他原来也是罗尔雅的亲卫之一。

    他有马,无法解释自己怎么会跑在步兵后面。

    他更不能解释自己怎么第一批回了县城,还在县城上说罗尔雅败了,要大家各自逃命。

    结果,旁边的轿子里窜出了陶立雪。

    陶立雪脸上惨白,毫无血色,但是两眼彷佛在燃烧。

    她一口啐在张老四脸上。

    要不是她身边站着穆关保……

    但是穆关保站在陶立雪身边,而他的身手大家都看到过。

    于是大家没有各自逃命,而是由林小荷骑了罗尔雅留给陶立雪逃命用的小马,前去打探消息。

    穆关保负责在消息确认前弹压地方。

    幸运的是确实的消息——而且是胜利的消息很快就传回来了。

    这是张老四的大不幸。

    他立即被剥夺了亲卫的身份,他的马被送给了罗尔雅整队的时候第一个赶到的步队成员。

    罗尔雅甚至不让他去挖湖泥。

    她不需要逃兵。

    更不需要会挑拨人心的逃兵。

    张老四只有托其他亲卫们去说情,而他们作为“战斗英雄”此时已经根本不把昔日的同伴放在眼里了,一个懦夫,值得他们去说情么?

    第五十八章保证金及其他

    更新时间2013-2-1422:21:11字数:1762

    张老四最后求到了自己的侄女,他的侄女是丁秀才娘子的丫鬟,丁秀才娘子是陶立雪的干妹妹。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赤湖县,夫人外交也是不少的。

    丁秀才虽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丁秀才娘子却是陈家米铺的四小姐,罗尔雅要给手下们供应粮食,不能轻易地不把陈家米铺的四小姐不当一回事。

    于是罗尔雅同意张老四归队。

    反正她不是男人,“惧内”就“惧内”。

    所谓的男人的尊严,罗尔雅身上是没有一丝一毫的这种东西的。

    但是要就此摆个架子,显示虽然自己愿意给夫人一个面子,夫人也要给自己这个做官的大男人一个面子,那是无论张老四,丁秀才娘子,还是别的什么人,都是容易理解的。

    所以,张老四的归队是有条件的。

    在缴纳了五两银子的“保证金”之后,张老四得到了一份他以前不屑一顾的挖湖泥挖阴沟的工作。

    他为此还千恩万谢。

    不得不说,虽然子虚乌有,但是装作要维护的男人的尊严,还是能换几两银子的,罗尔雅想。

    其他人的问题没有张老四这么严重——更因为他们的收入没有当亲卫的张老四那么多——所以,一般交个一二两银子的“保证金”就可以归队了,罗尔雅在这上面小小地发了一笔。

    金钱的刺激,更准确地说,保证金的刺激,对整个“治安维持会”的影响,比罗尔雅预计的,要大得多。

    每个在队伍里的维持会会员,忽然发现自己这个劳心费力也就能吃口饱饭的工作,就是最低级的挖湖泥,原来也值十来两银子(传言变形夸张再容易不过)开小差的念头,顿时都打消了。

    而之前受赏赐的亲卫,特别是那个第一个赶到所谓“战场”的步队成员,居然立即得了一匹马,升做了“巡捕亲卫”不但有了月钱,还得了一套漂亮的制服,可以成天骑着高头大马(虽然不能和罗尔雅的枣红马相比总是比乡下人,不,比好多秀才骑的驴子都神气多了)在街上走来走去地“巡逻”,惹得街上大姑娘小媳妇都偷偷开了窗看,真是又有面子又有里子的事儿。

    给亲卫做制服是罗尔雅的主意。

    最初只是因为这些亲卫常跟着她走,穿得破破烂烂的不但别人看了讨嫌,罗尔雅女孩子心性,也是希望能有几个帅哥,不,至少穿得整齐一点围着自己吧。

    要是连这些有马的亲卫都破破烂烂的,那她罗尔雅再怎么吹嘘自己是什么治安维持会会长,什么巡捕,别人看着她也就是个团头(古代对乞丐头领的称呼)!

    而且饥民中不少妇女,又不能做挖湖扫街的活,那替她做几套衣服,干些缝补的活不是双方得利的事情么?

    所以亲卫们很快就穿上了整齐的制服,虽然离罗尔雅梦想的那种骑兵差得还远,但是至少在这个县城里的人看起来已经很体面,可以惹得大姑娘小媳妇偷偷开窗看了。

    漂亮的制服的另一个功用罗尔雅很快就发现了。

    它大大提高了手下们的荣誉感。

    穿得破破烂烂的时候,十个亲卫里有九个都不拒绝拿罗尔雅配给自己的马去给人载客驮货什么的——他们虽然能骑在马背上不掉下来,但是离一个真正的骑兵还差得远。

    远的不仅是马术和战斗力。

    他们根本不觉得自己有做战斗准备的必要。

    当兵在大楚可是贱民,大家都知道,兵么,就是老婆女儿在窑子里,自己在茶楼当伙计的那种工作。

    所以,既然老婆都可以卖了,把战马拿去载载客,驮驮货有什么了不起的?

    战马累的不能冲锋也不要紧,敌人打过来的时候两手一举,最糟糕的结果不过是自己再也不用发愁明天的伙食,老婆女儿换个窑子到敌军兵营里继续做生意而已,不是么?

    穿上漂亮的制服后,惹得大姑娘小媳妇都偷偷开窗倚门后,再去“您老要驮货呀,一里地,这钱……”就有点自甘下贱了不是?

    穿着这么漂亮的制服,却让一个身上好几个补丁的家伙坐在马上,自己拿了鞭子跟在后面当马童,这个……

    这个还是不干了。

    再说,自己现在是“治安维持会”会员,可以不用做伙计就吃饱饭,老婆女儿也不在窑子里,所以……

    所以还是可以挺直了身板走路,不觉得自己是属于“兵”那种贱民的。

    所以,那些大姑娘小媳妇,都会偷偷地开窗倚门,而那些当时首尾两端,故意掉队的“聪明人”现在的悔恨就不用说了。

    他们天天醒来睡下,都默默祈祷:“老天呀,再送些敌人过来吧,我这次一定好好表现,把他们的脑袋统统砍下来!”

    葛师爷妙笔生花,将罗尔雅又一次维护了地方治安的“大捷”狠狠地夸了一通,做成文书,派了两个人,连砍下来的首级并俘虏送往上级。

    “这次罗巡捕一定能官升三级!”想到自己也能跟着水涨船高,葛师爷满脸喜色。

    文书还没来得及送出,消息树又倒了。

    一群人(都是走路也在看消息树的)一起涌到罗尔雅跟前报告这消息,其中,张老四居然不是嗓门最大的一个。

    第五十九章赤湖大捷

    更新时间2013-2-1422:25:34字数:1781

    他们七手八脚,飞快地给罗尔雅的枣红大马装好了马具,几乎把罗尔雅直接扔上了马背。

    罗尔雅面对一群男人的星星眼——这是她以前在白日梦里也不敢想象的情形——有气无力地说了声出发。

    她说与不说,其实根本没有人注意。

    “敌军来袭!”百人长和十人长们,以及他们当值班的助手到处吹哨子叫人,他们拳打脚踢,把每一个还没反应过来的蠢货踢进队伍。

    这些蠢货事后会感谢他们的,感谢他们的义气让他们及时赶上发财升迁的机会。

    王桌子飞也似地跑回家,一脚踹开破门,力道之大差点将茅屋整个踢散架,然后他冲进屋,一把将小弟从锅台边拽开,“罗巡捕出征了!”

    “真的?”于是王凳子三两下扔了自己的围裙,两人举着菜刀和烧火棍,加入了罗尔雅的队伍。

    午饭?谁还管他娘的什么午饭?

    要是能有幸在罗巡捕跟前露个脸,就有娶媳妇的钱了,光棍兄弟就再也不用自己煮饭了。

    罗巡捕一向给现钱,不赊欠,不克扣,信用再好没有。

    而且,还有可能做上亲卫。

    想到娶媳妇,拿月钱,做骑高头大马穿漂亮衣服让满街大姑娘小媳妇都偷看的亲卫,两兄弟浑身都是勇气。

    他们摆出了俄罗斯人征服西伯利亚、西班牙人征服美洲、葡萄牙人环绕世界、英国人啃着长蛆的面包跳船当海盗、美国人淘金硬生生地把蝗虫淘绝种的那股劲头,挥舞着菜刀和烧火棍,加入了罗尔雅的“军队”。

    罗尔雅不知道这些。

    她只觉得队伍怎么好像不止三百人了。

    好像半个县城的人都跟出来了。

    他们举着菜刀、烧火棍、擀面杖、叉杆、粪叉……等等顺手抓到的东西,兴高采烈地加入了队伍。

    一时间菜刀与锄头齐飞,粪叉与擀面杖一色。

    罗尔雅就像被漂浮着无数天知道怎么能被挥舞他们的人当做武器的家什的滚滚洪水裹挟着,身不由己地一路被推挤到了战场。

    她对“人和谐流”这个词的本义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等她终于反应过来,准备下令讨伐敌人的时候……

    敌人?

    哪里还有什么敌人!

    你说的是那几个被擀面杖打成猪头的俘虏,还是那几个被锄头和钉耙敲得稀烂的首级?

    罗尔雅依靠了几个亲卫的大嗓门,和一直以来的吹哨子训练,好不容易将队伍汇集了,开始清点战绩。

    九具尸首,六个俘虏。

    全是货真价实的西虏。

    西虏?

    不是逃兵?

    确实不是,他们就是赶得前面那些逃兵一路“坚壁清野”的西虏。

    本来,西虏深入大楚,不会超过六天,但是眼下情况不一样了,西虏也知道,朝廷损失了二十八万大军,其中,有十二万是从西部边境抽调的。

    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深入大楚境内抢劫十二天,大楚是凑不出什么军队来讨伐他们的。

    当然,十二天以后,他们还是会撤退的,别的不说,马背上再也驮不下更多的女人了。

    这些女人驮回去,先兄弟们轮流乐上一乐。

    然后,过一两个月,大楚的将军们,就会派“回易”(也就是国际贸易)商队去西虏那里,他们都知道,西虏的女人便宜,不分美丑,一两银子就可以买一个——以西虏的文化水平,三两加半两等于多少是一笔永远算不清的帐,所以聪明的头领们就定了一两银子一个女人的公价。至于将军派出的商人为了这个公价又额外孝敬了头领们多少金银牛马,那就是只有他们知道的秘密了。

    至于为了廉价地买女人,大楚的将军们,和西虏的头领们,还有些别的什么秘密协定,那就更加是秘密中的秘密了。

    买回来,年轻貌美的,将军们自己收用,或是孝敬耍笔杆的老爷们,或是做妾(这就洪福齐天了)或是做婢,次一等的,卖到省城的青楼、行院,再下的,就是卖给农夫做老婆,也不止一两银子一个。

    笔杆们得了将军这等的孝敬,搂着不要钱的美女快活的时候,给将军们写战斗场面那是灵感源源而来,比如某将冲锋勇敢,一次就赶了五万西虏下悬崖——因为西虏全都在万丈崖下摔成糜粉了,所以可怜的将军没有一个斩获,真是老天不公啊!

    老天不公啊!

    当然,朝廷还是很公道的,特别是写这个的笔杆子是有名的才子,又有好几个亲属做着大臣。

    所以,朝廷破格给这个将军升了四级,奖励他的军功。

    按斩首算军功是不人道的暴秦臭汉的作为,大楚朝廷是公道的。

    扯远了。

    总之,西虏这次知道朝廷更加暂时地调不出兵,可以多抢几个女人,多乐一乐,多换几两银子。

    因此,他们就比以往,更加地深入了大楚内地,更多地抢劫了牛马、粮食、金银细软和女人。

    多到马都驮不动了。

    否则,以罗尔雅的那些手下的马术和马匹数量,说实在的,那是再有勇气,都追不上的。

    他们在滚滚洪流冲来的时候,都先是吃惊居然还有人敢面对他们,然后是舍不得把马上的女人扔掉。

    然后就被滚滚洪流淹没了。

    然后……

    然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报捷文书一上,当即震动了整个大楚朝廷。

    第六十章连升三级

    更新时间2013-2-1422:30:25字数:1425

    朝廷的震动,是可以想见的。

    与军事白罗尔雅不同的是,朝中有好些熟悉大楚对西虏战事的老臣,甚至有些,祖孙三代都在为大楚抵抗西虏,殚精竭虑,贡献心血,发光发热,升官发财,封妻荫子……

    所以,他们都知道,过去的五十年里,大楚对西虏的胜率,那是百分之九十九还多。

    但是,大楚对西虏的斩首么……

    之前最大的一次大捷,纪录是斩首五人。

    这五个斩首,还是有西虏的一个头领,在收了急于升官的某人送的两个小妾,当了“西j”,将素来与自己不和的另一部落的人引诱到埋伏圈里,又派了自家战士上场,才好不容易得来的胜利。

    这是大楚战史上的一次经典战例。

    因为杀的首级,是真正的西虏,不是冒功的良民。

    大楚官史上大大赞美了该官为了胜利,不惜牺牲两个小小的女子,是真正大丈夫作为——你们都看好了,升官以后,要多少小妾没有?

    该官也因为这次胜利,名扬天下,更因为他父亲是个大名士,又有一个中进士做御史的兄弟,所以他如坐火箭一般飞升不说,七八个儿子都得了荫封,成了西部一个赫赫有名的名将世家,端的是有财有势,朝中许多大臣,至今还收着他家的孝敬。

    既然五个首级,就已经如此,那么,眼下可是九个首级,六个俘虏啊!

    朝廷的震动,也就可想而知。

    明面上,朝廷连收了三四天的贺表。

    私底下,众大臣为如何分配这天大的功劳,也是连着三四天没有睡好觉。

    最后,封赏的名单,总算是定了。

    杨寿山,献计破敌有功,又是大名士,又是户部刘尚书的外孙女婿,所以朝廷破格录用,不须科举,直接升迁为给事中。

    李四维,山南省参将,一来指挥有方,二来又是兵部韩尚书的儿媳妇的表兄弟,所以连升三级,做了统制,统领山南山北两路兵马,负责西部边境防御。

    花屏山,山南省赤山府游击将军,奋勇杀敌,多有斩获,还是朝廷里花妃的侄子,所以他也连升三级,以后就是花大班了。

    其他各人也多有封赏。

    罗尔雅,既是监生,读书人,更要紧的是,他是小刘公公的人——他做巡捕可是小刘公公的力荐——他是小刘公公的小妾还是奶兄弟的什么人?不管如何,小刘公公的面子,还是要给他留上一留的。

    所以,在封赏的名单上,罗尔雅因为一马当先,亲手斩了一个西虏,所以官升一级,做了巡点。

    这都是看在小刘公公的面子上。

    在韩尚书另外一个儿媳妇的外甥女婿想借这个首级升官没成功的时候,韩尚书是这样安抚自己的儿子媳妇的。

    “一个二十不到的年轻人,又有财物捐监生,又有小刘公公的推荐〖全本小说下载:〗做巡捕,可见他有些关系,虽然那一级也未见得是他砍的,但是你们不可轻慢了,就当那一级是他砍的吧,这个首级是给小刘公公的,你们要明白,我韩家的官已经不少了,不给公公们分点,让朝堂上势力失了平衡,皇上也会不乐意的。”

    罗尔雅要是听见这席话,一定感动万分,引为知己。

    知己啊,那一个首级,的的确确不是我砍的啊!

    我一个女人,怎么有力气砍人的脑袋啊!

    不过她没有听到那一席话。

    她也不知道,这几天,朝廷上,为了分这几个首级,进行了多少巧妙的、阴狠的、投鼠忌器的、断子绝孙的……宫斗。

    她更加不知道,为了这几个首级,进行了多少利益交换,有多少人暗地里咬牙切齿,有多少人又多了多少干儿子,有多少人给儿女许了亲家。

    所以,当她看到封赏名单,而自己居然因为“一马当先,亲手斩了一个西虏,所以官升一级,做了巡点”的时候,也只是耸耸肩。

    毕竟,连赫赫有名的咸安郡王韩世忠(岳飞战友,梁红玉的老公)年少的时候都曾经两次被上司抢夺了功劳。

    她罗尔雅一个军事白中的军事白,是觉得自己比韩世忠厉害,还是觉得自己有什么献计、指挥、奋勇杀敌的功劳呀?

    再说……

    连那一个首级,都不是她砍的呢。

    第六十一章妻妾

    更新时间2013-2-1510:00:09字数:1519

    再说,对于罗尔雅来说,连升三级也未必比升一级强啊。

    对于官场上的事情,罗尔雅懂的,也就比军事上多那么一点点。

    要是真做了大官,她还保不定会露什么马脚。

    再说,她又不能三妻四妾,做更大的官对她来说没有更多的利益。

    而且,就是手下这三百号人,他们的吃穿也费了她不少钱了,要是手下兵马再多,她还能在不开罪上司同僚的情况下,维持他们的供应么?

    罗尔雅并没有这种信心。

    虽然乱世将至,但是她罗尔雅不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就是这手下的三百号人,她靠了望远镜和哨子还不怎么管得过来,要是人数翻个十倍……她可以考虑买块豆腐,一头撞死了。

    她费了许多功夫,才把赤湖县的地理,勘探明白,手下这三百人,也是凭了许多运气,总算管理得不开小差了。

    至于兵书上什么“令行禁止”啦,“风林火山”啦,罗尔雅表示,她这个军事白还是知道自己的斤两的——等作者送她一队训练好的克隆人士兵,她再考虑这个不迟。

    而且,现在,让她烦恼的事情还有很多呢。

    比如,从西虏手里夺来的战利品。

    战利品中,有一百零七个妇女。

    按照手下们的意见,应该把她们就地分了,罗尔雅作为会长和官员,可以多挑,优先挑,这个没问题,要是惧内,可以作为外室。

    “jiany妇女者杀!”罗尔雅对这种意见听也不要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们的老婆姐妹被人抢去,幸而被人救了,要是这救人的也就地把她们分了,你们怎么想?西虏是蛮夷,诸位也是蛮夷么?蛮夷抢我中华妇女已经不对,诸位就地把同胞的姐妹女儿分了就对?再说,这些抢来的妇女,不是父母许配,没有媒人文书,你们晓得他有丈夫没有?哪天丈夫找来,告一个强占活人凄,这不是天降官司么?我自任会长以来,没有亏待过诸位,这些西虏抢掠的东西,我一文不要,凭诸位分了去,倘若诸位有什么不满足处,我夫人还有些首饰,分给诸位,也可正正经经娶一房,父母许配,媒人文书,欢天喜地拜堂,不比捆绑着强行成亲好么?诸位仔细想想,积攒些阴德吧。”

    罗尔雅道理说得明白,又不分其他战利品,又肯额外拿东西出来给众人,众人虽然有些咕哝,毕竟刚刚脑子一热就要分妇人,被她兜头一盆凉水,将热度降了一些,转念一想,这些抢来的妇女,不知根底,万一后面家人寻到,生官司——这可麻烦。

    这些人究竟是乡下人,一怕官府,二怕官司,都知道打官司是件破家的事情,罗尔雅若是为他们撑腰还好,若是不撑腰,就凭他们……

    还是不惹这个麻烦的好。

    再说,又有额外的银钱,不分妇女,又可以表示自己听上司的。

    众人想了一想,也就把这个念头歇下了。

    罗尔雅跟县里大户借了几座空屋,安顿这些妇女,又叫了单大嫂子并几个维持会会员的家眷里能干的妇人婆子,看顾着她们,叫她们不要寻短见,外面找几个维持会的老成之人巡逻,又叫陶立雪揽名总管这事,时常地坐了轿子去看视。

    然后又叫林小荷听这些妇人的诉说,给她们写了信,托几个行路的商贩、脚夫带去,叫家人来接她们。

    罗尔雅自己为了“避嫌”,也为了当日不得分妇女的人有闲话,就不与她们接触了。

    陆续地有人来接了去了。

    也有一些妇女,抢来的时候,全家就都被杀了,无家可归,陶立雪和林小荷问得明白了,要嫁人的,罗尔雅在当日勇敢争先的会员里头,访得确实光棍不曾娶妻的(罗尔雅前世还有做假身份证冒充未婚骗婚的呢,这个不可不防)便做主与他们定了亲事,穿了官服与他们披了红,跟县里借了锣鼓,风光成亲。

    其中,还有一个女人无法处理。

    “怎么,她还是不肯吃饭?”罗尔雅问刚回来的陶立雪。

    陶立雪摇了摇头,叹息道:“总是……哎!”顿了一下,又说:“要不是你那日叫我加意看着她,早两日就没了,她……”

    说到这里,她又奇怪道:“她一个字也不曾对我和别人说

    shubao2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