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从零开始的穿越女

从零开始的穿越女第11部分阅读

    ,叫砸锅卖铁,但是好多人家连铁锅都没有。

    别说铁锅,就是一个瓷碗也是件贵重的财产,万一不小心打破了,那是绝对舍不得扔的,要把碎片收拾起来,等专业的补碗人来。

    补碗人四乡地走,谁家碗碎了,把碎片交给他,他就用专门的工具在碎片两边钻了孔,用扁平的铜钉将碗钉起来。

    大观园里的大丫鬟撕扇子玩的时候,是想不到穷苦人家连一个碗也舍不得扔的吧。

    其实,能用得起瓷碗的,还不是十分地穷苦。

    更多的,是用更加便宜的木碗,甚至泥碗。

    如果那碗里每天都能盛上东西,也不算十分地糟糕。

    这说的是太平的时候。

    不太平的时候?

    那自己都有可能被别人盛到碗里去……

    这个世界的苦难,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罗尔雅这样想着,缓步进庵,看着庵里供奉的观音像,那是个慈眉善目的女子,穿着白衣,抱着婴儿。

    这观音在天竺明明是个男子,不知道这算不算最早的男变女?

    她正这样想的时候,忽然听到后面一阵婴儿啼哭之声。

    原来前不久有人将一个女婴扔在门口,正好慈心丧子不久,那婴儿吮了两日,居然吮出了奶水,于是就收在庵里养活。

    慈心原来丧夫丧子,心如死灰,现在又捡了一个婴儿,|乳|喂抱养,忙碌之中,内心丧痛也就渐渐好了一些。

    罗尔雅知道了这些原委,答应再送些婴儿衣物之类来,看慈心的情况好多了,不禁觉得,天无绝人之路,苦难的潘多拉之盒中,毕竟还隐藏着名为“希望”的宝物。

    第八十章每人推一把

    更新时间2013-2-1610:38:25字数:945

    罗尔雅回去与陶立雪一说,陶立雪和单大嫂马上赶制了几件婴儿衣服,送到普救庵。

    她们这边忙碌,那边京城里也在忙碌。

    忙碌如何填补小刘公公倒台留下的权力空白。

    小刘公公倒台的罪名之一是他包庇赤湖的前县令激起民变之罪。

    这件事是他的侄子刘得一次喝多了告诉别人的。

    其实这没什么。

    如果此事不被高御史知道。

    其实这也没什么,高御史虽然看不惯这些公公,但是看得惯这些公公的人更多,而且都比高御史有权。

    问题在于小刘公公倒台了。

    他为什么倒台的,名义上当然是因为他私藏龙袍,企图阴谋造反。

    也不知道一个公公阴谋造反,就是成功了能当皇帝么?

    反正他倒台了,而且让他倒台的人要诛他十族。

    于是赤湖县的旧事就被翻了出来。

    于是众人纷纷被穿越重生了一回,个个明察秋毫如事前诸葛亮,信誓旦旦地说自己早就瞧出了赤湖巡点罗尔雅早就阴谋不轨,私蓄五万死士,暗地造反,已经杀了前县令,是小刘公公的得力手下,素来穷凶极恶,等等……

    一个巡点的官虽然不大,也值几百两银子。

    何况一个企图谋反做皇帝的公公,怎么也得一个没蛋的将官来配吧!

    再说,罗尔雅除了小刘公公,便没有别的后台了。

    再说,之前得了西虏首级斩获奖赏的李四维、花屏山等人,都送了笔杆子们厚重的礼物。

    都是十分珍稀难得的真正东丽货。

    而这个罗尔雅,仗着自己是小刘公公的人,居然敢一点儿孝敬都不给!

    所以,把他的名字添在造反的名单上,那是一点儿也不冤枉。

    反正没人会替她喊冤的。

    于是罗尔雅就这样变成了谋反的钦犯。

    既然是私蓄死士的谋反重犯,那自然不能等闲待之。

    而且,笔杆子们考虑得很周到,要是把罗尔雅的手下报得少了,斩获不够多,事后将领们的功劳不够多,那么送给笔杆子们的孝敬自然也会少。

    于是就一口气给罗尔雅报了五万个手下的名额。

    反正到时候可以砍老百姓的脑袋抵数,笔杆子们算了一算,五万死士加家属,差不多等于赤湖的百姓人数,可以充得过了。

    但是这个数字引起了另外一个麻烦。

    征讨的官军从哪里出?

    敌人五万,那派去的官军也不能少于两万五啊。

    但是眼前到处烽烟,从哪里调兵呢?

    朝廷商议了半个月,终于有聪明人献计,说要是骑兵,就不需要两万五了,五千就够了。

    又经过一阵猛烈的、无所不用其极的宫斗,征讨赤湖反贼罗尔雅这件肥差终于落到了给事中杨寿山的堂弟,西北名将杨寿海身上。

    于是议定发五千剑北骑兵,由杨寿海统军,讨伐造反逆贼罗尔雅。

    第八十一章神一样的对手

    更新时间2013-2-1610:41:25字数:1040

    罗尔雅知道自己是反贼的时候还不觉得有啥。

    这个朝廷做出来的事情要是有条理,她也不会因为包庇杀县官的凶手而当官啊。

    既然她现在好好地在做官,还为赤湖百姓办了不少实事,那么被打成反贼也非常符合大楚朝廷的逻辑。

    等她知道朝廷发兵五千——还是骑兵——来讨伐她的时候,登时泪流满面。

    “五千!还是骑兵!”

    这朝廷知不知道他的财政有多么地紧张,人力又有多么宝贵啊!

    别的不说,一个骑兵,光是兵饷就要每月三两银子,恩,起码纸面上要这么多。

    其他马鞍、马笼头、马镫、马鞭、马甲、草料、豆料、兽医……等等等等。

    一支骑兵可以说全身金光闪闪,因为就其花费来说,完全可以说是用金子打的。

    用五千骑兵收拾罗尔雅,不亚于用一把金子做的锤子来打罗尔雅这个小地鼠。

    就是地鼠被砸成了肉泥,这也是绝对不合算的举动啊。

    更不必说朝廷的财政现在紧张成啥样了——上个月,邸报上还说,朝廷中清廉正直的高官们,为了入不敷出的财政夜不能寐,不惜得罪皇帝和太后,纷纷上书要求女人节省。

    虽然捐出了脂粉钱,但是这对紧张的财政显然是杯水车薪。

    因为清廉正直的高官们又开始上书,要求裁掉的绿豆汤。

    连绿豆汤都快要喝不起的朝廷理论上不该用金子做的大锤来打小地鼠。

    但是朝廷就这么决定了。

    罗尔雅很想上书朝廷,说现在财政这么紧张,物价这么昂贵,用把木锤——派周围几个县的驻军——来收拾自己就足够了,不用千里迢迢地派如此大军来。

    她很快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倒不是因为她作为反贼没有资格上书。

    而是因为她就算不是反贼,区区一个武官,怎么配议论朝政呢?

    决定方向是千里挑一,科举层层筛选出来的天才的高级文官的事情,愚蠢的武官只要能按文官指的方向往前冲就足够了。

    反正冲过去以后不管是掉陷阱还是掉悬崖,留在原地的文官都很安全。

    而且他们还有足够的时间把责任推到那些愚蠢的武官头上——都是因为他们愚蠢,所以才把战局搞成一团糟的!

    而愚蠢的武官们就算没有在陷阱里和悬崖下面,他们也是不配在朝廷上开口的,大家都知道他们太愚蠢了,愚蠢到考不上科举才来做武官的,群英荟萃的朝廷怎么能允许一群傻蛋扰乱秩序呢?

    所以罗尔雅放弃了上书朝廷的想法。

    但是放弃归放弃,她对朝廷的决定还是非常地有意见。

    她把文书又看了一遍。

    “五千骑兵!我的手下也就三百啊!这朝廷是怎么想的啊,我的手下就是三头六臂,每人长三个脑袋,他们五个人还分不到一个呢!”

    这简直不是牛刀杀鸡,而是用红衣大炮打小鸡。

    别的不说,一匹马的食量顶五个人,再加上马背上的骑士,这五千骑兵开到赤湖,只怕不用发一刀一枪,光是人吃马嚼,赤湖就要投降了。

    第八十二章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

    更新时间2013-2-1610:42:49字数:738

    可是再怎么埋怨,朝廷的正式命令已下,不大可能收回。

    罗尔雅把文书颠来倒去地看了n遍,终于把脑袋从沙子里伸了出来。

    她抱着自己的脑袋,思考怎么用三百乡勇去对抗五千骑兵。

    三百对五千。

    三百步兵对五千骑兵。

    三百……其实说是步兵也很勉强。

    罗尔雅想啊想啊……

    她想不出来。

    酒里下h药?

    这主意马上被她自己否决了——那可是五千骑兵啊,这得多少h药多少酒啊,就是罗尔雅这等军事白也知道五千人不可能同时喝酒,至少也得留几十个哨兵,光这几十个哨兵就够她喝一壶了。

    路上挖陷阱?

    算了,她也知道五千人一起掉下悬崖是动画片里都没有出现过的事情。

    何况这里是平原。

    何况她前一阶段为了招商,把路修得那么好。

    罗尔雅想来想去,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可以让她的手下一个打十多个。

    双拳难敌四手。

    何况是敌三十手。

    何况这三十手下还有上百条腿(人腿加马腿)。

    别说对打,就是逃跑也不可能逃跑过马腿啊。

    他们到时候不逃跑就很……出乎罗尔雅的意料了。

    罗尔雅想不出办法,于是病急乱投医,开始求神:“观音佛祖上帝耶稣玉皇大帝……作者大神,送我一艘歼星舰吧,再不来十万训练有素配教官的克隆人军队,一万也行,五千也行,不能更少了……再不给我一架机关枪吧,作者,作者别装死!我知道你在

    这里!”

    作者:“要机关枪不要子弹,可见你确实是个军事白中的军事白,有机关枪肯定也不会用,驳回申请。”

    罗尔雅:“不要这样啊,给我俩手榴弹吧,这个我会扔,真的!”

    作者:“你指望靠两手榴弹打退五千骑兵,你以为我跟你一样军白啊,驳回!”

    罗尔雅:“……要不你把韩信穿越到我身上吧,仗我实在不会打。”

    作者:“我有那本事先给我自己用了,还轮得到你?”

    罗尔雅:“……”

    罗尔雅:“这是你逼我的。”

    罗尔雅:“五千骑兵来啊来啊快来啊,不来是小狗,你们敢来……我就敢投降!”

    作者:“……”

    第八十三章一鸡可敌百万军

    更新时间2013-2-1610:45:28字数:1411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这奉朝廷之令征讨赤湖叛贼的领兵大将杨寿海,那可是战功赫赫,功名卓著一员名将。

    他的许多事迹不提,单表他一桩得意战功。

    十五年前,他还是个驻守金门关的小小巡点,便曾经将来攻金门关的一伙贼人杀得片甲不留,一个都没跑掉!

    事后统计战功,一共斩首五十人,俘虏牛羊上万,俘虏攻城器械无。

    至于五十个贼人怎么会白痴到带着一万牛羊不带攻城器械,以为他们五十人可以用牛羊攻打金门关……

    整个大楚大概也就军事白罗尔雅会觉得奇怪。

    他就这样驻守边关多年,眼看着功劳越攒越多,贼人被他杀得,那是一天多过一天。

    哦不,是贼人被他杀得一天多过一天,杨寿海杀敌的功劳,也就一天多过一天。

    他这样常年驻守边关,功劳卓著,本来早就该升做统兵大将。

    只是他升官之心十分炽烈,自持功高才高,又兼性烈如火,觉得韩信有胯下之辱,卫青有媚上之嫌,都大大地不如自己,故此不但把众同僚看得狗屎一般,就是朝廷派来的监军公公,若是不晓得他的厉害,行步在他之前,主意与他略微有些分别,他虽然不

    敢拿监军公公怎样,但那一干小兵小校里凡有不长眼睛的没来得及拦阻,立时便是活挖肚肠,血淋淋地与那监军公公看,这些事情传了出去,那些监军公公都把到他的军里监军看做去细柳营一般不肯前去,在圣上面前许多的怪话,故此他吃了这些监军公公

    的亏,在官场上不是十分地得意。

    眼下小刘公公倒台,他的堂兄杨寿山又做了给事中,再不怕人在圣上跟前说话,正是他春风得意的时候,于是去赤湖讨伐叛贼的这桩肥差,便落到他的肩上。

    天大的不费力功劳在眼前,他又是急着要立功升官的人,还有什么肯耽搁的?

    立刻点起兵马,日夜兼程,杀往赤湖。

    一路行到米仓桥,出了件事。

    事情其实一点儿也不大。

    起因也很简单。

    这五千骑兵的兵饷好久没发了。

    这其实问题不大,大楚的兵,便是禁军都拖欠。

    而且骑兵们都有马,日常地用马驮货载人,虽然损了马力,在战场上不能冲锋,但是挣些脚钱,也可度日,不如那等步兵要靠老婆女儿的皮肉钱,故此不打仗的时候还有碗饭吃。

    问题在于这五千骑兵出来的急,没带粮草,也没有钱可以沿路买粮草。

    他们走的也急,所以路上也没给他们预备粮草——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对于沿路官员来说,这个肥差又不是落在自家亲戚头上,何必把能卖钱的粮草,白白地供应了这一帮赤佬?

    这问题其实也不大,杨寿海认为霍去病可以不带粮草,他堂堂一介名将,功劳簿子比人还高,怎么就不如那外戚小儿了?

    霍去病能行,他也能行。

    所以不带粮草没啥,跟霍去病一样因粮于敌就是了。

    至于他现在是不是跟霍去病一样,在敌境行军……这个,沿路反正没给他们啥好眼色。

    就这样一路“因粮于敌”行军到了米仓桥,出了事。

    有士兵偷了一只鸡给大家做晚饭。

    偷鸡不算啥,他们一路走过来偷的鸡比一只黄鼠狼一辈子偷的都多。

    可这回偷的不是平民百姓的鸡,偷的是当地的举人老爷的鸡。

    举人老爷告到杨寿海跟前,要杨寿海严惩士兵——区区一个贱民士兵,平日走在跟前还嫌污眼睛,这次居然敢偷我有功名的举人老爷的鸡,真是贱民欺负起婆罗门了,这还了得?一定要严惩,抽鞭子,杀全家。

    杨寿海答应了,一定要严厉地治——他是要狠狠整顿这支军队的,将来他还要靠他们打东虏挣功劳呢!

    举人老爷还没出兵营,士兵们就都知道了,这个平素动辄就要活挖小兵肚肠的阎王将军这次要“狠狠整顿”他们了,就是整顿完了他们还活着也不顶事,未来还要去东丽送死。

    那可是三十万大军出击只回来两万的东丽。

    于是举人老爷再也没能走出兵营。

    五千骑兵哗变了。

    因为一只鸡哗变了。

    第八十四章偶然与必然

    更新时间2013-2-1621:04:48字数:1255

    罗尔雅听到“五千骑兵因为一只鸡哗变”的消息,差点没背过气去。

    “他们——将军、举人、沿路官员——的脑子里,装的究竟是浆糊呢?还是根本什么都没装呢!”罗尔雅自问,她唯一能知道的,就是将军和举人都已经死了,这个答案她是永远都不会知道了。

    虽然只养了二十名骑兵——其实,说是能勉强在马背上坐稳的亲卫更合适些——但是罗尔雅对于骑兵的惊人花费也因此有了点儿了解。

    骑兵的花费,可不是简单地步兵乘以几。

    简单地说,随便去田地里拉几个农夫,给他们每人手里塞根木棍,就可以说是步兵了,大楚百分之九十九的步兵,不会比他们更强。

    至少,田里拉来的农夫,年龄超过六十岁的概率不大。

    但是,骑兵无论如何也得有匹马,并且不能拿竹马充数。

    愚蠢的军事白中的军事白罗尔雅,只知道游牧民族有一个骑兵三匹马(一匹战斗,一匹替换,一匹驮装备)的编制,做梦也想不到大楚军队那三个骑兵才合一匹马的编制。

    不过她在骑兵的花费计算上倒没有多大的误差,因为虽然军队里没有马,但是报数跟朝廷要钱粮的时候,从军官到文官,都是按一个骑兵一匹马报数的。

    所以,朝廷在马鞍、马笼头、马镫、马鞭、马甲、草料、豆料……上的花费一点儿都没有少。

    所以,这五千骑兵虽然没有那么多马,但是朝廷依旧在这支骑兵身上花费了大量的金钱粮草。

    这支骑兵,尽管没有发过什么军饷,还是一支浑身上下都可以说是由金子打造成的军队。

    然后,一个举人,就因为一只鸡,就毁掉了这支金光闪闪的军队。

    他以为他是谁?

    他以为他的这只鸡是金子做的么?

    他以为……他以为这只鸡就是金子打的,够赔的起这支军队么?

    一个举人,不识字的平头百姓固然看起来如同天上的星宿一般,便是县令也要客客气气,可他怎么敢去跟五千全副武装的大兵计较一只鸡?

    就是一个文盲老太太,也绝不会愚蠢到去跟五千全副武装的大兵计较一只鸡啊。

    问题是,这个举人,眼目所及,无不把他当成天上的星宿,他也就很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成了天上的星宿,把兵都当成了脚下的烂泥。

    五千全副武装的大兵,在他眼里,不过是多了一点的烂泥而已。

    考举人只要考四书五经,“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虽然是荀子的首篇,但是八股又不考这个……所以……

    所以这个高贵的举人的头颅,如今正与一堆烂泥作伴。

    至于将军不带粮草,沿路也不提供,那更是常事之中的常事。

    二战之中的日军,曾经从上司那里得到过这样一条命令:“日本人从古至今都是食草民族,你们(身处热带雨林)周围都是绿色,居然还要什么后勤!”

    二战几十年后的英国与阿根廷的马岛战争,阿根廷指挥官也非常聪明地没有给守卫马岛的阿根廷陆军提供什么军粮,他的想法是——岛上有的是羊群,军队饿了可以吃羊。

    至于军队肯不肯替连军粮都不提供的指挥官打仗,这个聪明的指挥官就没有想。

    虽然两千年前的孙子,在他的一字千金的文言文竹简论著中已经毫不吝惜地大篇大篇地讲到粮草对于军队和战争的重要,但是这毫不妨碍两千年后的指挥官认为打仗可以不要后勤。

    所以……

    杨寿海和沿路官员只是很平常地认为五千大军可以靠喝西北风过日子而已。

    会被这个事实雷得差点背气的,只有军事白中的军事白罗尔雅而已。

    第八十五章仁者无敌

    更新时间2013-2-1621:07:06字数:1246

    更雷的打击还在后面。

    五千骑兵哗变后,先是砍了杨寿海,接着杀了那个举人,然后他们抢劫了当地的大户和官仓。

    然后光棍们尽情地把大户们的小姐从绣房里拖出来,做了老婆……

    慢!

    又没有三媒六聘,这些往日看也不敢正眼看一眼的小姐们,此刻做个通房丫鬟,也还要考虑考虑呢。

    当他们积攒已久的怨气宣泄了,也快活了,也解决了从肚子到老婆等等迫在眉睫的问题后,不免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该往何处去?

    一些军官和士兵发现只要刀子一举,那些平日不可一世,把他们看待得如同烂泥的官员大户们纷纷爬在脚下乞求饶命,金银财宝滚滚而来,平日多看一眼都可能会被打死的大户小姐们也乖乖地给他们这些光棍多年的臭大兵做了暖床丫鬟,觉得这种生活妙不

    可言,且快活了一日是一日,暂时不想有啥打算。

    另外一些军官和士兵觉得眼下虽然快活了,万一朝廷发大兵征讨咋办。

    大楚一向号称带甲百万,这些不识字也不可能去兵部查阅名册的臭大兵们也不知道这个数字的真假,但是大楚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事实,哪怕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半,他们也对付不了。

    再说……这毕竟是哗变,是做逆贼。

    而他们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头领。

    之前杨寿海是说一不二的人物,连监军公公他还嫌多一个,怎么可能在军里设置老二老三?

    现在他和几个亲信早就变成了腐烂的尸体,能被这五千骑兵一致认可的头儿,暂时还没有。

    军官们商议了几日,争吵了几日,谁也不服谁,最后……他们综合了各路消息,决定到赤湖投靠他们的讨伐对象罗尔雅。

    他们的理由是:一,罗尔雅是个拥兵五万的大逆贼,五千骑兵到他那里,那是如虎添翼,朝廷要打也得好好考虑考虑;二,罗尔雅之前击败过西虏,那可是西虏!既然他打西虏不在话下,那么朝廷的大军也不在话下了;三,罗尔雅为人仁义,和东虏西虏那

    些贼子不同,从来不杀手下,也不曾杀过西虏的俘虏,伤兵还掏钱请医生,四……还需要四么?

    常常被杨寿海虐杀同袍的士兵们听说要去投靠一个行事仁义不杀的大逆贼,都举双手同意。

    有本事抵挡朝廷的大逆贼不少,可是有本事抵挡朝廷又肯对手下仁义的大逆贼……士兵们都觉得非常幸运能遇上。

    当然,光有仁义,不是有本事的大逆贼也不行。

    否则还不如马上放下屠刀,去剃头做和尚呢。

    一向穷苦的士兵们可舍不得抢来的财宝和女人。

    于是罗尔雅就这样被他们一致推选,预定为头领。

    只有三百手下(说是步兵都很勉强)的罗尔雅就这样不发一兵一卒,一刀一箭,收服了五千骑兵,创造了大楚军事史上的奇迹——仁者无敌!

    当然,这个奇迹的诞生,离不开大楚朝廷和文武百官的配合。

    想要击败神一样的对手,离不开猪一样的队友的全力配合。

    在这些猪队友中,甚至有一名统兵大将和一名举人,为了这个奇迹的诞生,不惜抛弃他们如花似锦的前程,奉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罗尔雅被他们这种无私忘我的奉献,感动得……

    感动得大骂他们的脑袋里是全是浆糊呢,还是啥都没有呢。

    ps:五千骑兵叛变的原型是明末吴桥兵变。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第八十六章木秀于林

    更新时间2013-2-1621:08:00字数:1405

    罗尔雅大骂是有原因的。

    且不说那五千金闪闪的,每月光是发饷就要发掉一万五千两白银的昂贵的骑兵,在那些骑兵终于拍板来投靠她之前,她已经因为要收容那五千骑兵折腾出来的难民们,被折腾得脚不沾地了。

    那么多逃难的难民,要是没有干净的饮用水,汇集到一起,很可能引发瘟疫。

    就是没有瘟疫,这些难民和先前的灾民不同,好多还带着家产和小儿女,要是有人趁机盗窃、放火、拐卖……

    因此罗尔雅现在有忙不完的事情。

    首先要给难民做登记——托先前给维持会会员开扫盲班的福,这次她倒不必事必躬亲。

    然后是给登记的难民安排住处——托先前收容灾民的福,搭棚子什么的,已经有了好些熟练的人手。

    再要给这些难民们打井,保证他们有干净的饮用水,好吧,维持会别的没有,挖泥的人手可是大大滴有。

    难民中生病受伤的人,也有卫生院的郎中和过去做过护理有经验的几个婆子照管。

    至于维持秩序、弹压不法之徒什么的,这本来就是治安维持会的本等。

    现在原治安维持会会员们,多半已经是“上过一次战场的”老兵了,做起事情来,虽然未必井井有条,但跟那些不识字不认数的农夫一比,登时显得格外有见识,有领导才能。

    罗尔雅连慈心都动员起来,给那些不幸的难民中的死者消灾祈福做法事。

    伟大领袖说宗教是精神鸦片。

    不过在阿司匹林出来之前也就鸦片是管用的镇痛药了。

    因此罗尔雅觉得宗教力量还是有必要用一用的。

    于是难民们也服从管理。

    因此,虽然五千骑兵的讨伐对象是罗尔雅,但是目前,赤湖是遍地烽烟中没有被他们波及到的小小桃花源。

    等商人们和乐老儿的道上朋友们把这个消息传播出去后,这个小小桃花源几乎瞬间被四县八乡逃难的民众挤爆。

    登记制度这时候就发挥了作用,罗尔雅宣布每个难民都要服役做事,做不动力气活的可以做护理、补衣服、打柴捡粪、等等——当然,她给每个服役的难民发放一天两顿粥汤。

    这样就排除了一些明明有钱却要混免费饭的人。

    要是不想服役也行,那就要按天交“治安金”。

    交了治安金的,在客栈早就爆满的时候,罗尔雅出面做保证向大户们租借空房安顿他们。

    靠那些逃难的大户缴纳的治安金和难民们从事的一些工作的报酬,罗尔雅勉强维持了收支平衡。

    每天大量难民的开支需要大量商品,在周围的烽烟中有治安维持会维持秩序的赤湖又显得那么适合做生意,于是赤湖就像内战时期的上海租界,空前繁荣起来。

    繁荣带来了更多的事情要罗尔雅处理。

    罗尔雅觉得自己走进了天雷阵,雷一个接一个地朝她头上劈来。

    不过她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要是她当年随波逐流,穿越之后就安于做个贫家女孩,到时候就是嫁人做幼女新娘还是卖给别人做小三小四都由不得她说一句呢,何况是指挥这么多人?

    要是她当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家里安排她嫁谁就随随便便地嫁了人,这会儿她别说操心难民们每天花的银子,就连自己卖几两银子都不必操心了——众所周知,西虏卖女人便宜,一两一个。

    要是她当年跟赤湖的大户们一样,平时放高利贷,灾荒的时候囤积居奇,又怎么会被县官看中,在没有写过一篇八股文的情况下被强捐了一个监生?

    要是她没有向佃户们发过善心,没有捐过监生,农夫们造反的时候,怎么会让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地主做他们的头领?

    要是她在西虏来犯的时候跟别的官员一样,呆在安全的县城里,而不是傻乎乎地以为自己身为保民官就是要保护民众,率军出击,怎么会阴差阳错地击败了逃兵?

    要是她没有击败逃兵,或者事后没有惩过赏功,又怎么会鼓舞全城的民众,在下次真的西虏来犯的时候,勇敢出击?

    要是……

    所以,她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木秀于林,雷必击之。

    第八十七章依法纳税人人有责

    更新时间2013-2-1621:08:58字数:1148

    等到五千金光闪闪的骑兵来投奔的时候,罗尔雅已经被接连到来的天雷给劈疯了。

    不说别的,这些骑兵可没有空着手来,交投名状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

    所以,他们给罗尔雅准备了一份厚礼,当然,没花他们一文钱。

    两个美女,四个仆妇丫鬟——但是罗尔雅也许还有别的爱好——于是还有两个美貌小厮。

    反正不用在某些特殊方面,也可以用来磨墨跟马。

    罗尔雅得知对方送了这么大一笔厚礼的时候,当即风中凌乱了。

    她本以为城里一个大老婆,城外一个小老婆,还有一个男……通房已经够荒谬的了,谁知……

    但是不收的话对方肯定有意见,再说这些抢来的男女她不收就不知道叛军们怎么处理了,她只有干笑着收下来,转手让陶立雪安排。

    给这几千叛军准备的迎接是很热烈的,罗尔雅知道若是他们明白自己根本就没有五万手下,那情形就很难讲,于是尽力动员能动员的所有人,挥舞着鲜花绿叶烧火棍锅铲板儿砖,排了一字长蛇阵迎接。

    她自己的护卫们也全部衣甲鲜明。

    给叛军更是早早准备好了住宿、热水、接风宴席。

    叛军们对此很满意。

    他们从来没有享受过凯旋式,被老百姓夹道欢迎在大楚是只有新科进士才有的荣耀。

    他们也很久没有享受过现成的热水之类太平年月才有的享受了,出去抢劫固然收获丰厚,可是他们在抢劫鸡鸭牛羊的时候总是忘记抢劫柴油酱醋,然后那些抢来的大户小姐们红肿着眼睛在刀子的威逼之下做出来的饭……

    据说,和西虏男人们做出来的饭差不多水平。

    连吃了许多天半焦半糊的没盐少醋的荤食,他们对于清淡的藕汤、水饭非常欣赏。

    再说,罗尔雅还派了许多能读会写的先生(其实是扫盲班速成)来倾听他们的抱怨,这可是从来没有的待遇。

    深夜,罗尔雅看了一遍手下送来的名册。

    应该说不出所料吧,官方的五千骑兵,实际也就两千三百人,然后路上有些人开了小差,实到赤湖的只有一千九百人。

    不过,因为这些人预计要走长路,所以现在他们的坐骑在使用了“抢劫”这种技能后倒是配齐了,当然其中不乏驴和骡子。

    就是说,罗尔雅面对的后勤问题还是十分严峻的。

    要是不能喂饱这些骑兵,他们随时还可能再次叛变。

    而到那时候,想必他们也会清楚罗尔雅的手下根本就没有五万。

    她睁着血红的双眼,把名册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她想到了一个主意。

    一个疯狂的主意。

    第二天,县衙失火,所幸起火的范围不大,治安维持会救火又十分及时,所以除了县衙积存的全县地契被一把火烧光外,没有别的损失。

    地契被烧光是件很麻烦的事情,不过罗尔雅宣布这件事情一点都不麻烦。

    因为计算土地税的税册在隔壁房间,没有被波及。

    所以,只要根据税册重新登记地主就可以了,当然,既然名字在税册上,过去的积欠和今年的税款,也请赶快缴纳完毕,用银子用粮食用布匹都可以,只要快——本官还等着给五千骑兵开饭呢。

    那,那些没有缴纳土地税的土地呢?

    呸,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没交税的土地自然是荒地,自然该充公,自然……该用来军屯啊。

    第八十八章依法纳税人人有责2

    更新时间2013-2-1621:09:46字数:1253

    消息传开后,各家反应不一。

    没有做官做举人亲戚的小地主对此恨不能举四手欢呼——他们年年不但要交自己那份土地的税款,运气不好的话还可能负担有做官做举人亲戚的邻居的税款——他们已经看这些人不爽很久了。

    而现在这些一向高高在上蛮不讲理的人吃了个闷亏,自作自受,小地主和自耕农们谈起这件事都是眉飞色舞。

    马上他们就更加高兴了。

    因为罗尔雅说做就做,当天就把湖边的一块好地连同上面的青苗划给新来的骑兵们牧马。

    碧波荡漾的湖边,青翠碧绿的大地上,星罗棋布着各色马驴骡。

    美丽得宛如风景照片。

    罗尔雅看得心旷神怡。

    “种田可不限于两亩地一头牛,南泥湾、拓荒运动什么的,这也是种田呀。”

    她心旷神怡了,有人就急火攻心了。

    陈大户气急败坏地冲进衙门,前襟上还满是溅上去的茶水。

    他要求罗尔雅约束那些无法无天的骑兵——他们竟然在他的良田里放马!真是无法无天!

    罗尔雅笑容可掬地接待了他,告诉他此事绝无可能,她今天亲自去看过骑兵们牧马,她可以担保那块地是地主们自愿捐献给骑兵们牧马,用来抵偿税款和滞纳金的。

    陈大户还没来得及反应,罗尔雅就笑嘻嘻地拿出了一叠税单,上面都写了因为手头紧,无力交税,情愿用某应税土地及土地上今年所有出产抵偿今年和历年积欠税款,签了名,还打了一个个血红的指印——全是陈大户邻居们的。

    陈大户满口的义愤填膺,登时变成了结巴。

    然后他胡言乱语了一番,垂头丧气地走了。

    第二天,陈大户娘子和丁秀才娘子一起拜访了陶立雪。

    晚上,陈大户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罗尔雅愿意替他重新制作一份官方地契,条件是三天内交清历年积欠的税款和滞纳金。

    如果交粮食布匹可以打九折。

    因为五千骑兵们一路抢的金银不少了,他们暂时不必发什么兵饷。

    陈大户不知道那比税款还多的滞纳金是啥概念,但是他知道靠自己家的几个家丁是无法对抗“五千骑兵”的,于是只有忍着肉疼,从自家仓库搬了历年积攒的,原来准备放高利贷用的粮食油料棉花布匹,一车车送到罗尔雅指定的地方。

    当然也有不信邪有骨气的大户。

    比如周举人。

    他当面大骂罗尔雅羞辱斯文,不知道朝廷尊重有功名之人,像他这个举人是照例免税的么!

    罗尔雅客客气气地告诉他,要不是朝廷宣布她是反贼并且发?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