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五千大兵来征讨,她也不必操心赤湖的税收问题呀。
周举人这才想起罗尔雅还是钦定的反贼……
他只有一路哼哈着以光速挪动八字步离开罗尔雅三百米——可不能让大伙认为自己身为有功名之人跟反贼有什么不清楚啊,陈大户那种只是有做官亲戚本人是白丁的给反贼强抢些东西也就算了,自己跟反贼讨价还价这是算不忠的啊。
没几天,狗仗人势的大户们接连吃瘪的消息就传开了。
罗尔雅很快就收到好几封信件,都是匿名信,邀请她帮助周围几个县城清理历年积欠税款——看乐子要花钱,这等让大户们吃瘪的事情还不要钱,很有些看不惯自己邻居的,或是一直为邻居承担税款的,或是曾经因为催缴税款被大户们欺负的人,高高兴兴
地把详细的情况通报给罗尔雅。
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情报之真实详细,就是fbi和克格勃一起出动,也搞不来更好的了。
于是罗尔雅带着这些信件和骑兵们,应邀出门维和……不,替朝廷清理积欠税款了。
第八十九章万事皆备
更新时间2013-2-1621:12:38字数:1367
罗尔雅原本只是想去替朝廷清理积欠税款的。
但是她到达之后很快发现县城四门大开,城墙上竖着白旗。
原因也很简单。
就凭附近几个县里那些从来不知道兵饷是何物的辅兵,想抵抗“五千骑兵”那根本就是白日做梦。
当然,那些精通八股却不通常识的县官们是很想抵抗的,毕竟他们是要为县城沦陷负责任的,但是他一个是无法抵挡几千骑兵的。
当然,通常情况下,县官是能组织起一些抵抗的,他可以说服县里有功名的人和其他大户,组织他们的家丁和乡勇来保护县城,这些人平时吃饱穿暖,殴打农民的经验也很有一些,虽然人数可能不太多,但是对方通常都是严重营养不良极度缺乏像样装备的
农夫组成的乌合之众,所以在通常情况下,起义的农民想打破县城还是不容易的。
当然,这是说的通常情况。
而现在是非常时期,非常状况。
首先,五千由朝廷武装的骑兵可不是啥刚拉出队伍的农民起义军可比的,他们再差劲,也有一定的组织,有大小头目,有长久以来的服从训练——起义农民们往往一群人有一堆主意,不能做到同进退。
其次,罗尔雅的名声,在附近还是非常好的,就是被宣布为反贼并被讨伐了,她也没有像其他反贼那样,洗劫官仓和大户们。
当然,罗尔雅是清理了一些积欠的税款。
但是,那也是他们有过错在先啊,只要先前像某些人那样,老老实实地纳税,罗尔雅不是没有动他们一根毫毛么?
而且,罗尔雅只是要求他们放弃土地或是交出财富二选一而已,并没有十分地蛮不讲理,也没有趁机将地主绑起来施加酷刑勒索,也没有倚仗武力马蚤扰大户家的女眷们,她不过是要点粮食养兵——可以说,与其他各路恨不得把地主们啃光的反贼和朝廷相比
,罗尔雅可说是十分地克制和讲道理的。
缴纳皇粮,天经地义,这是深山里的文盲农夫都懂得的道理,现在只不过是把过去积欠的交一交,就是那些欠税的大户们也不觉得这十分地不可接受,毕竟,在欠税的那些年里,他们已经用这些粮食布匹放高利贷赚了几倍的利息了。再说,就是能守住县城
,那五千骑兵纵横乡间,要不了多久就能把今年的收成全糟蹋完。
如果说临时召集的家丁乡勇依靠城墙还有抵挡一下优势骑兵的那么一咪咪可能性,到乡间——就算他们全部被罗马战士穿越了也不行。
就是有那等十分舍不得钱财的大户,情愿等罗尔雅架刀子到脖子上——这种吝啬鬼连老婆都舍不得娶,还会花钱养家丁和乡勇么?
于是,县官发现自己差遣不动任何人。
于是,罗尔雅不得不改变原定计划,开始维和。
幸亏做这等事情她在大楚境内可说是数一数二的经验了——赤湖县前任县令送命之后她就曾经有过实习,现在只是复习而已。
罗尔雅忙于维护附近几个县的和平与秩序——这秩序是非常要紧的,因为城破总是伴随着混乱,县衙里官存的地契总是在混乱中烧毁——的时候,那几个县的县官只能坐在赤湖县县衙的后花园里喝茶看天。
“卫兄,这朝廷真会招安么?”
“应该,应该。”卫连城打着哈哈,他其实不知道朝廷是否会招安,不过——既然他在朝廷宣布罗尔雅为反贼的时候不幸被乐琴送来的一杯酒晕了三天,来不及自尽为朝廷尽忠,也只能尽量往好的方向想了。
应该吧,罗尔雅在忙碌之后也总是这么想,她虽然没杀一个人,不过火是放了好几次,勉强也够得上“杀人放火受招安”的条件了。
现在她刚刚“俘虏”了朝廷派来的五千骑兵,又占领了几个县的地盘,可以说是一个大反贼了,她又问过那些骑兵,知道朝廷一时半会抽调不出兵力来征讨她,合理的对策,显然就是招安啊。
现在万事皆备,只等招安。
第九十章借师助剿
更新时间2013-2-1621:13:06字数:1649
不幸的罗尔雅对宅斗比对军事更无知,对宅斗的升级强化版宫斗,更是无知的升级强化版。
根本就没人敢于提招安。
作为壮烈殉国的杨寿海的堂兄,杨寿海身披孝服,通红着双眼,坚决要求朝廷火速出兵镇压逆贼罗尔雅,把他千刀万剐、挫骨扬灰。
本来以他的官位,在这个问题上也只能发表意见,不过,他是享誉海内的大名士,又是户部刘尚书的外孙女婿。
所以不管是朝廷上的高官们,还是在野的清流们,都一致支持杨寿山,谁也不傻,谁都知道,要反对的话,怎么对得起为国捐躯的烈士杨寿海,怎么对得起刚刚被他们打倒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的逆贼、大贪污犯小刘公公,怎么对得起他们贪污的那么多白花
花的饷银呢?
毕竟,追根究底的话,士兵们固然是因为中了逆贼罗尔雅的妖术才杀死长官哗变的,但是,即使处决了大贪污犯小刘公公,国家一再加派的钱银还是一分一毫都没有到士兵手里这个事实,也就无法掩盖了。
所以,杨寿海必须是为国捐躯,英勇战死的。
士兵们必须是中了罗尔雅妖术的——否则就是五千打不过五万,作为有机动优势的骑兵,一个也没逃跑回来太不可思议了。
当然,杨寿山是很想把这些士兵千刀万剐的,他们不知道军功有多么值钱么?
是的,臭大兵和臭武夫不值钱,但是军功一直很值钱,不熬资历,连升几级,只能靠军功。
他是费了多少人情,才替自己的堂弟,也替自己争取到这样一个十拿九稳可以获得军功的好机会!
杨寿海要是得胜,他的举荐、计谋之功,足可以让他再连升三级,到时候,再到地方上熬一年资历,就可以官拜大员了。
这是他多年辛苦经营名声所得。
是啊,邀请一个名士到家里小住,好吃好喝招待了足足一个月,然后这名士当众炫耀杨寿山心爱的某美貌小厮的果体画,炫耀这个美貌小厮如何背叛家主和自己私通,当此时刻还要大方状把该小厮割爱赠送——送完后还要继续养活那个小厮,因为那个名士
没钱——这是容易的事情么?
让海内的穷酸们一致赞美自己,付出的,可不光是钱财啊。
他苦心经营多年,眼看就要收获了……
……没想到这些臭大兵居然半路哗变,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他曾经不止一次咬牙想过要把这些臭大兵凌迟处死,不过他并没有千里之外取人首级的本领。
要把这些臭大兵的妻女们都充入教坊么?
这些大兵的妻女们本来就多半在最下等的窑子里,能进教坊那是求之不得……
但是,他绝不可能这样放过毁掉他辛苦努力的臭大兵们,还有该死的罗尔雅。
但是,朝廷眼下根本没有兵了。
但是,朝廷不缺聪明人。
于是,就有人建议“借师助剿”——通俗地解释,就是向西虏和东虏借兵,让他们帮助朝廷平叛,灭掉逆贼罗尔雅。
这个主意一提出就受到了热烈欢迎,大家都知道,不管是东虏,还是西虏,入关抢劫,所求的不过是土地、粮食、牛羊、钱财和女人,而逆贼罗尔雅企图谋反,要的可是江山社稷,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啊!
罗尔雅是有可能染指皇位的主要矛盾。
东虏和西虏只是想抢些土地、粮食、牛羊、钱财和女人而已,次要的不值一提。
大楚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怎么能吝惜一点点土地、粮食、牛羊、钱财和女人呢?
就是他们不来抢,大楚作为天朝上国,也该他们缺什么就送什么才对,这样才是大国气度嘛。
这时候,简朴到身穿补丁衣服、长年吃素的皇帝因为近来病重的厉害,烧糊涂了,居然问了一句,借师助剿要提供军费的,现在我们连自己的军队都养不活了,拿什么来请外族雇佣兵呢?
马上就有聪明人站出来训斥糊涂皇帝——笨,可以打白条啊!
更加聪明的人也站出来训斥皇帝,我们可以分期付款,不用一次付全额。
最聪明的人做了加强版总结,到时候咱们就是赖了怎样?远人不服,皇帝修文德(大家都知道,修文德就是给大臣们发钱并不追究他们任何罪过)以安之,这是孔圣人的圣训,至于孔子的时代有没有皇帝,这事情谅一个吃素的皇帝也不敢和满朝吃肉吃到腻
的大臣们争辩。
皇帝果然没敢争辩。
就是争辩了,那也是烧糊涂的皇帝说的傻话,不能当真。
于是盖着皇帝大印的圣旨火速发往关外,请东丽西蔡派兵助剿逆贼罗尔雅,待遇从优,又诏令各关守关官兵,要开关相迎,还要对友邦军队殷勤有礼,万不能因为几亩土地,几头牛羊,几两白银,几个卑贱的女子,耽误了国家大事,危害了江山社稷。
第九十一章强盗窝里的宫斗
更新时间2013-2-1717:25:55字数:1259
无知的罗尔雅等了一个月又等了一个月,既没等来朝廷的招安,也没等来东虏和西虏的勤王军队。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那次东丽王妃陷害远山不成,苦苦思索了若干时日,又生一计,将远山送来的葡萄酒给儿子喝了,远湖很快上吐下泻,然后对老王哭诉远山实在是居心叵测,居然在酒里下毒!
她当然没提她给了儿子一块发霉的糕饼佐酒。
老王看到了病重爱儿——他看起来是那么柔弱,那么无助,怎么可能是已经长大成丨人的哥哥的对手?
现在自己年纪大了,要是有个万一……
斯文有礼的小儿子怎么是已经饱尝血腥的大儿子的对手?
还有他那高贵、美丽、柔弱的母亲,少母壮儿,将来她势必很难违抗远山,不能给小儿子争取利益。
出身书香世家的小姐,那纤细的身躯,那纯洁无暇不知阴谋诡计和黑暗的纯洁心灵,固然使得她成为这个污浊凡尘中的无暇仙女,但是,她那么纯洁、那么善良,怎么能知道男人坏起来能有多么坏呢?
更不要提防备了。
他盘算了又盘算,考虑了又考虑,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不能再犹豫了。
老王发出命令,即日确立远湖为自己的继承人,剥夺远山的一切权力和财产,让他离开丽笼城,自生自灭。
收到这个命令的远山刚刚奉老王命令出去打猎归来,他的马上还驮着给父亲打的猎物,而那个老人却已经不承认他是儿子了。
听到这个命令,远山的亲卫们登时喧哗起来。
更有心腹拔出刀来,要杀死胡说八道的使者。
这些都被远山阻止了。
他沉默着朝王帐的方向拜了三拜,然后对他的亲卫们说:“好女不穿嫁时衣,好男不吃分时饭,我远山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儿,凭着我手里的刀弓,哪里挣不出一份家业来!”
然后,他和自愿跟从他的、再劝不走的两三名亲卫们走了,其他亲卫们都随着使者回了丽笼城。
如此顺利地赶走了远山,顺利得都出乎王妃和远湖的意料。
当然,他们不会因为过程顺利就不庆祝,反正奢华的饮食都是远山送的礼物,不花白不花。
正当他们在庆祝的时候,听到外面发出了一阵阵喧哗吵嚷。
然后,一个侍女面无人色地奔进来报告,整座城市跟着远山走了。
无数人点起了火把,可以看到人们正将帐篷的支柱拆下放到牛马的脊背和拖着的车子上,整座城市正在被缓慢但坚决地分解然后移动。
漫天的火光,将整个丽笼城照得有如白昼,将老王、王妃和远湖映照得失魂落魄。
其中最失魂落魄的莫过于王妃,她不是已经成功地将远山净身出户了么?她不是已经赢了宫斗么?为什么,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
原因很简单,丽笼其实根本没有宫廷。
丽笼其实就是个大强盗窝,强盗们没有理由不去跟随最近一直在带领他们夺取战利品的年轻力壮的少主,而去跟随一个半疯的老头子,一个愚蠢的妇人,一个兔儿爷似的小孩子走死路。
他们当强盗是为了可以随意夺取钱财和女人,不是为了给谁尽忠。
强盗们只追随能给他们带来胜利的人。
几天后,有手下对远山指的方向表示怀疑,说我们不是去抢劫富裕又柔弱的大楚的么,可是大楚在南面,为什么我们在往西走?
远山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问,要是有随意拿银子的机会,你是自己去背呢,还是牵上邻居的马去驮?
手下说当然是牵着马去,驮得更多呀。
远山表示,你很聪明,我也是这么想的,你看,我们这就去牵邻居的马。
第九十二章引狼入室
更新时间2013-2-1717:26:19字数:1115
远山的西蔡之行收获丰富——他不光俘虏了许多小部落,拉拢了不少大部落,还收到了大楚“借师助剿”的诏令。
真是天助我也,远山想。
大楚的边关都是建立在群山上的要塞,易守难攻,虽然大楚军队很菜,但是大楚的地利不是吃素的,就是有大炮也很难拉上那么陡峭的山坡,更不要说命中目标了。
所以虽然他们以前打大楚就像砍瓜切菜,但是想冲进关内,还是很有难度。
而现在,这个最大的难题居然就这么轻松地解决了。
传令的使者感到非常满意。
因为过去到西虏传诏可是个苦差事,不光要翻沟爬坡——要是说大楚的道路是烂到人类能想象的极限,那西虏的道路,算了,有脑子的人都该知道他们根本不会有什么道路——然后一个个地钻进臭气熏天的毛皮帐篷,捏着鼻子和那些一辈子才洗两次澡的野
人谈判……
如果你以为这就够苦了,那你就错了。
因为这样冒了千辛万苦的谈判的最终结果,落到纸上要不了一炷香,就可能被某个正好内急的西虏,一把抓起,当了擦屁股的草纸。
虽然这些签订的和平条约,在有实力的西虏和毫无还手之力的大楚之间,实际也跟檫屁股的草纸差不多,但是当着面被檫和事后那完全是两回事。
前者会让使者生出上吊的感觉。
事后?
反正成功出使该得的赏金、官阶,资历都到手了,别说把和平协议拿去檫屁股,就是拿大楚的半壁江山檫屁股,使者都没有意见。
朝廷上上下下,谁不是这样想呢?
反正西虏也就能抢抢种地的农民。
而这次,使者受到了非同一般的热烈欢迎。
少酋长很有礼节,在众多西虏中间,他和他的手下们都散发着刚洗过澡的香味儿。
使者在他们中间过得非常愉快。
在出示了诏书以后,他过得更愉快了。
带着少酋长赠送的大量贵重礼物,他高高兴兴地返回了朝廷,告诉朝廷,大喜,西虏新换了一个酋长,非常尊重斯文!
他说他马上发兵讨伐逆贼罗尔雅。
当然,为了对付会妖术的逆贼罗尔雅,他还带了几门充满阳气的大炮,就是这个大炮啊,过山有点困难,大楚最好能把要塞拆了。
朝廷当然不会让这么一个小小的难题困扰义气助拳的新酋长。
当最后一门大炮通过被拆成废墟的要塞后,邵远山殷勤地招待了守关的大将。
然后,在极力地劝酒之后,他皱起眉头,“该死,谁放了一个屁?”
然后,他将酒杯一扔,就以守关大将当众放屁侮辱助拳义军之名,将他乱刀剁死。
只要进了门,开战的理由么,还怕找不到。
连一个非法侵占中国领土的日本兵失踪,都可以作为开战的理由呢。
然后,他一边纵兵大掠,一边往朝廷发文书,表明自己不是无缘无故来杀人的,是来兴师问罪的,朝廷要火速处理责任人。
当然,朝廷就是处理了责任人,他也绝对不会退兵的。
当然,他就是有理由,也绝对不会发兵讨伐妖怪罗尔雅的——他已经从守关大将那里听说,朝廷发去讨伐的五千骑兵,也是一个都没回去。
联想到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高手刺客,邵远山的背上冷汗直冒……
第九十三章土改
更新时间2013-2-1717:27:17字数:1218
朝廷、东丽王、东丽王妃、远湖和邵远山忙碌的时候,罗尔雅也没能闲着。
虽然她是在坐等招安,但是手底下那么多骑兵,巡逻什么的用不到那么多人,他们闲得没事干的时候调戏个把妇女什么的,那也是会让她头大的事情。
但是,又不能把他们送去挖湖泥。
罗尔雅绞尽脑汁,要想一个能让他们从早忙到晚没时间干坏事的活动,还要让他们乐于参与。
要是这个年代有网游就好了,罗尔雅想,这可是专家认证的电子海……洛因啊。
想来想去,罗尔雅觉得,尽管这个年代没有电子海……因,但是娱乐活动也非常贫乏,普通百姓,一年到头看一场戏也就很好了,过去忙于糊口的骑兵们,肯定没有什么像样的娱乐活动。
所以,现代普通的娱乐活动,也许……也能起到电子海……因的效果?
于是,她说干就干,没几天,就推出了赤湖杯马球联赛和赤湖杯足球联赛。
比赛采用循环积分制。
这还参杂了罗尔雅的一点小小私心,足球在汉朝是编入兵书部的,可见……也许能起到练兵的效果。
起码罗尔雅以前看电视的时候,偶尔遥控器转到在放足球比赛的体育频道,一眼就能分辨欧洲南美强队和国足——欧洲球队踢球的时候可以看出是3-3-4还是4-3-3(前锋中卫后卫秩序井然不会乱跑能相互接应)而国足就是一窝蜂追着球乱跑,那阵势……
就和罗尔雅手下的这些杂牌差不多。
而且,不管是足球,还是马球,都富有观赏效果。
奖品罗尔雅现在也有,不说清理周围几个县的收获的粮食布匹,就是从那些不肯缴纳欠税的死硬派那里收缴来的田地也够她做个大富婆了。
当然做大富婆对罗尔雅来说根本没有意义,她很快就把这些田地分给了治安维持会里的积极分子。
分土地的效果好到出奇,加入治安维持会的保证金一下子就暴涨到了十两银子,还必须有人说情才行。
每个付了保证金加入治安维持会的新会员都通红着双眼,一边挖泥修路,一边在心里祈祷——敌人什么时候来啊?
要是敌人来了,好好表现一下,不就马上能挣一份家业了么?
其实,现在治安维持会的待遇也不算差,罗尔雅从欠税大户那里收来的布匹,用难民妇女的人力给他们做了制服,光这一点,就是大楚正规军都没有,换装以后,穿着新衣服的维持会会员别提多神气了。
而且,他们现在更加受尊重了,现在,罗尔雅可以算做土霸王,原来高不可及的县官们已经都被她请来喝茶了,所以别说沿路开铺子做买卖的商人,就是城里的大户们,对门口站岗的维持会会员们也个个客客气气,送茶送水,这可是过去做梦也想不到的待
遇。
当然,罗尔雅严禁他们寻衅滋事,任何犯法违纪之人不但立即开除,并且连保证人也一起开除,没收所有保证金。
穿着漂亮的新衣服、每天只要听上司的命令就有饱饭吃、能不花一分钱受教育、走在路上受人尊重、生病受伤有人管有人治,将来还有立功就升官、发财、分田地的可能,治安维持会会员们觉得道路一片光明,谁也不会为了一点小钱一只鸡去跟自己的光明
前途过不去。
而且他们现在还有轮休的时候观看马球足球训练的娱乐。
当然……罗尔雅也需要他们给马球足球队呐喊助威。
比赛需要热情的观众。
其实,军队也是一样的,他们需要被认可。
第九十四章帝力于我何有哉
更新时间2013-2-1717:28:00字数:1270
在罗尔雅收缴欠税,分发土地后,发生了两件出乎她意料之外的事情。
第一件,是虽然她取消了加派和各种杂税,但是秋收后各县的税收居然出现了暴涨。
暴涨的幅度大大出乎她的意料。
当然,如果她知道明末时期的户口黄册能编到崇祯几十年,如果她知道有的地方从开国到灭国几百年户口数字居然没什么变化,她就该知道,户籍数字,就只是数字,从来也不代表事实。
比如,大楚的政策,秀才只有夫妻两口免税,可是有哪个不长眼的小吏,敢于去惹秀才?他们的破靴阵可不是好惹的。
又比如,有做官亲戚的白丁,照例没有免税的理由,可是小吏也是不敢惹他的,他该交的税,就摊派在邻居们头上了。
又比如,许多有田产的富户,为了免税,投在举人门下做个奴仆,每年交给举人一部分费用,他的田产就算举人的了,不交税。
又比如,有农民就是不交税,要打板子时候,花几个钱雇乞丐代打。
而现在,大家都知道,糊弄朝廷容易,糊弄罗尔雅,做梦——有的是人给她通风报信,她还会收滞纳金和罚款。
而且,是带着一群骑兵上门收。
她也不打板子,反正到处都有要修的路,要通的阴沟——罗尔雅才不给得罪她的人吃免费饭呢。
虽然税收总数是暴涨了,但是奇怪的是,普通人口袋里的钱,居然变多了。
因为原来被大户们逃税而加到他们头上的负担被免除了,现在是那些有实力的大户自己缴纳了。
这直接导致了第二件怪事。
就是附近几个县出现了消费大涨,家家铺子都热闹无比,往常看也不敢看铺子一眼的穷人,现在都两眼放光,汗津津的手捏着铜钱和碎银子,进铺子挑货。
原因也很简单,往年要纳五百钱税的人,今年突然被告知只要交一百个钱就可以了,那另外四百个钱就好像天上掉下来的一般。
天上掉的钱,不花白不花。
越是穷的人,越是什么都缺,越是什么都想要。
一百户穷人突然有了钱,他们就会买一百套被褥、衣服、锅碗瓢盆、床帐箱柜……
若是往年,这笔钱进了几个税吏、大户、县令的口袋,他们是绝对不会买一百套被褥的,他们几个人再奢侈也要不了一百套被褥呀,只能放高利贷,或是把这笔钱做成银冬瓜埋在地里,然后他们被穷得活不下去的农民杀掉,几百年后的后人挖出来放到博物
馆里,感叹一番。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因为消费高涨,所以那些商人都眉开眼笑,那些木匠铁匠更是忙不过来,有那么多人要翻修房子做家具,分到田地的维持会会员们要盖屋买牛打犁……
罗尔雅治下可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商人、农夫、普通的没有势力的大户们,都高举双手支持罗尔雅。
虽然她是反贼……不过,古代世界的朝廷离不认字的普通人实在太遥远,遥远到啥程度呢,嘉庆年间天理教起事,为首的林清居然以为只要杀进皇宫,杀了皇帝,就能坐朝廷得天下。
这林清还是走过不少地方见过世面的人,都如此见识。
而这样的人还能招揽到太监做手下,居然真的打进皇宫。
所以,罗尔雅的统治,并没有受到什么质疑。
正当她坐等招安的时候,消息来了,不过不是招安,是号召勤王——邵远山的联军已经逼近京城了。
收到消息的时候罗尔雅幸灾乐祸地哈哈大笑,朝廷你也有今天!
她高高兴兴地把收到的消息往存档的文件柜里一扔,觉得朝廷的焦头烂额跟自己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第九十五章家国
更新时间2013-2-1717:28:41字数:873
罗尔雅幸灾乐祸的时候,完全没想到大楚倒霉和自己的家庭会有什么关系。
这是一个常见的错误。
永远有人以为国家倒霉和自己无关,自己可以照旧过自己的小日子。
这些人都忘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东西虏联军一路攻城拔寨的时候,朝廷还不以为意,认为都是守关大将礼数不周闯的祸,再三要求各地武官记住自己是低人一等的武官,不许招惹高贵的文官们请来助拳的义军。
虽然大楚的武将饱受歧视,但这不代表他们全部都是傻瓜。
马上有头脑灵活的想到,自己在大楚是受人歧视永远低人一等的武官,要是投降了邵远山,不就是高贵的文官们都要客客气气、以礼相待的助拳义军了么?
于是邵元山的部队一路打来,手下不减反增。
他逼近京城的时候,朝廷众大臣才从梦中惊醒,发现他来者不善,赶紧下令各地官兵勤王。
让朝廷觉得幸运的是,之前击败西虏的名将李四维李统制,因为要换驻地去打东虏的缘故,此刻正在京师,正可以临危受命,统领禁军,以他丰富的战斗经验,击败东西虏联军,那是不在话下!
李四维对朝廷的任命再三推托不得,只得勉强受了,一上任,开口便说虏贼势大,还是议和要紧。
朝廷大臣们听得都傻了。
但是富有战斗经验而且刚刚打败西虏还要去征讨东虏的名将都这样讲了……
于是议和。
邵远山同意议和。
条件是一亿两银子。
大楚人均每人摊一两。
银子、金子、珠宝、女人、土地、粮食、牛羊……都可以。
只要现货。
不接受白条和分期付款。
朝廷议论再三,便有聪明人说,既然那山南省如今闹逆贼罗尔雅,倒不如把山南省割让给邵远山,也能抵给几两银子,省下金银女人,朝廷发给我们这些议和有功之人,才是朝廷尊重士大夫的正道。
于是群臣一致叫好,觉得这真是个两全其美的主意,既省下了金银女人,又可以一劳永逸地摆脱费兵费粮征讨逆贼的麻烦,于是他们命令皇帝在诏书上盖了大印,遣使者送到邵远山军中。
可惜邵远山也不是傻瓜。
他才不想要妖怪的地盘。
“上清省。”他说。
于是上清省——包括白云县——包括暖阳镇——包括红山村——包括罗柱子家、包括陶立雪家、包括薛婆子和慈心的家、包括郑家大南货店、包括罗尔雅认识和不认识的许许多多的人和他们的家——就这么要割让给虏贼了。
第九十六章勤王
更新时间2013-2-1717:29:02字数:1045
得知议和的消息和条件后,罗尔雅心中百般滋味,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脱口而出——
“他喵喵的。”
不过破口大骂也无济于事,罗尔雅只有硬起头皮,考虑该怎么办。
最简单的法子,就是把自己家人接到赤湖,可是罗尔雅前世看电视的时候,就算洪水马上要到,还有人舍不得离开一直生活的家园,罗柱子夫妻又怎么舍得离开好不容易建造、置办的房屋地土?
就是他们舍得,其他人呢?
罗尔雅想了又想,要是邵远山退兵就好了,那样就没有议和的需要,也就不必割让上清了。
她也知道这简直不可能——但是还是有必要试一试。
作为军事白中的军事白,罗尔雅召集了骑兵中的军官们和几个在收缴税款、清理土匪、组织比赛过程中表现得头脑灵活的士兵,和他们探讨如何让邵远山退兵。
虽然没有她那样骄人的战绩,但是这些人的军事素养想来比她强多了。
一群人探讨了两天,得出的结论是敌我强弱悬殊,我军还是长途前往,对方是以逸待劳,所以正面作战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用在外围马蚤扰替邵远山部队收集粮草的后勤兵的方式,拖延他的攻城,从而拖延议和。
也许在拖延过程中,各路勤王军队汇合了,那么他就不能在各路大军的强力围观下从容攻城,到时候……朝廷或许也会改变议和的想法。
这虽然是个非常消极的战术,但是这是目前条件下最有可行性的战术了。
于是罗尔雅同意了。
然后,她发现出兵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率领部队千里迢迢地去勤王,跟在附近几个县扫荡,完全是两个概念。
带上几百名骑兵,在附近几个县活动的时候,都不用什么后勤,马快一点,当天就可以来回。
但是去京城可不是当天就可以来回的。
必须准备军粮。
否则要么沿路抢劫百姓,要么步杨寿海的后尘。
这两样都不是罗尔雅愿意的。
要准备军粮,还不是个小数目。
这大量的粮草,还必须另外准备车马运送。
以大楚糟糕之极的道路状况,马车还要准备很多替换修补的零件和修车子的匠人,否则骑兵们每天只能用一半的时间赶路,另外一半时间坐等后面的后勤车辆赶上来。
罗尔雅和手下们商量了又商量,买了一些已经不堪使用的老牛,杀掉做成牛肉干。
这些牛肉干虽然跟石头一样硬,但是管饱,体积小,比带粮食方便。
处理这些似乎永远也忙不完的出征杂务时,罗尔雅常常为自己这个反贼居然要率兵勤王郁闷。
她一边准备出征,一边做最坏打算,派陶立雪先行出发,到白云县搬取各家家眷。
这件事也只能让知道她秘密的陶立雪去做。
出乎她意料之外的是,骑兵们对于上京勤王居然很积极,全都自愿报名,罗尔雅不得不裁掉一些人,还引起了一些抱怨。
原来这些兵眼下吃饱穿暖,也想起他们的家人了。
而且,卫连城也要跟她一起去。
因为,他也有家人。
第九十七章名将与军白
更新时间2013-2-1717:29:22字数:866
罗尔雅费尽千辛万苦,赶到京城勤王,得到了朝廷上下一致的热烈欢迎。
这是白日做梦。
罗尔雅将手下化整为零,分成若干小队,分别声称是从上清、山南、山北……赶来的勤王义军、勤王乡勇、勤王家丁和勤王山贼,自己则冒充某山贼大王的师爷,靠两颗雪白大珠给自己并不存在的主人谋了个升官的许诺,同时也为自己争取到了进大帐听取
议事的机会。
只是听而已。
因为有资格在帐中议事的,都是大楚战功赫赫的名将,区区一个无名山贼大王的师爷,是没有资格在这种高级武官会议上开口的。
但是,罗尔雅听了一阵,发现这不是像她以为的那样,是军事作战会议。
而是讨薪……不,讨赏大会。
如果是讨薪的话,罗尔雅也能理解,毕竟军饷拖欠太久,铁人也不能饿着肚子打仗不是?
但是讨赏……
敌人还在的时候就讨赏?
罗尔雅按捺再三,听了又听,才发现,所谓的讨赏,半真半假。
半真的意思就是,如果朝廷真的跟皇帝一起烧糊涂了,把拖欠已久的兵饷发了还加上了出兵的赏金,那么他们自然老实不客气地收了,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啊。
半假的意思就是,如果朝廷真的发了钱,那他们老实不客气地收了之后,也不会发兵和东西虏联军决战的。
他们会继续跟朝廷要军服费、点心费、马料费……
毕竟,过了这个村?br/>shubao2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