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一个年轻高官的精神突围:部长手记

一个年轻高官的精神突围:部长手记第7部分阅读

    茶可都是正宗的云南产,原来大理州的宣传部长与我是知交,知道我对普洱茶情有独钟,每年定期会给我寄一些过来。”

    “普洱茶能够拥有像您这样一位,有身份地位和影响的铁杆粉丝,是它的荣幸呢。”叶天问说了这句话后,适时地把话题转移到正题上,说:“我这次过来,一个是新兵来向老领导报个到,一个是向老领导汇报几件急需处理的事情。”

    第九十章小三特护

    陈啸天摇着手说:“有朋自城里来,不亦乐乎?见面可以,汇报就不用了,人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老朽是在其位也不谋其政了。”

    “哪里,陈部长德高望重,我这个新兵要多多向您请示,学习。”

    “见笑见笑,你们年轻人脑子活,办法多,老朽应当多向你们学习呢。”陈啸天说,看着叶天问,“我现在挂着部长的虚名,领导们任用宣传部的干部,事先还按程序征求一下我的意见,对叶部长的意见,郝书记和组织部门也征求过我的意见,所以我对叶部长的情况多少有些了解。”

    陈啸天说这话时,叶天问毕恭毕敬地听着,以为陈啸天会像一般的领导那样,本意是为了自夸,表明宣传部的领导权仍然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以期新任干部对他心怀敬畏。不料,说到这里,陈啸天的语气一转,说:“干部任用讲的是知人善用,我对你的知是间接的,因此,对你的任用虽然表示赞同,但不起决定作用,真正了解并决定任用你的,是书记和市长,我只是履行了一道程序,他们即使拿其它干部来征求我的意见,我照样会同意。”

    “如果没有陈部长同意,我也到不了宣传部,内心里仍然十分感激陈部长的培养呢。”叶天问客气道。

    “说到培养,这可能是我在病中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之一。”

    这时,特护三哥端着茶盘,提着紫沙壶走了出来,把两只茶杯摆好,酌上了茶。陈啸天说:“小三,你去陪他们说话,我们自己来。”

    特护三哥转身走了进去。陈啸天喝了一口茶,望了一眼特护的背影,说:“你别看小三现在只是一个穿梭于医院的特护,在下岗之前,他是振华集团272厂的党委副书记,属于集团公司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如果272厂没有破产,他如今有可能是振华公司里面呼风唤雨的人物呢。”

    第九十一章能力是基础,培…

    叶天问吃了一惊,回过头朝屋里看了看,心想,先前的党委副书记,副处级领导干部,如今愿意到医院当一名特护,可见此人是个非常人,具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品格。

    陈啸天微笑着说:“你不用惊讶,我知道你心里也会敬佩这种具有大丈夫性格的人,但大丈夫不一定在官场,有可能在民间。”

    “是的,老百姓不是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多元化,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多。”

    陈啸天笑着说:“你嘴上这么说,但心里称量人才最重要的称,依然是职务级别,尤其是像对待小三哥这种在相当于官场上呆过的人,你可能更有这种想法。”

    叶天问红着脸点了点头。

    “接着我刚才谈的那个问题,一个人职务的升迁,人们常说,能力是基础,培养是关键,像小三哥,能力有了,也有人培养了,最终却败于时势,可见一个人的成才还有一个大背景大趋势问题。”

    还从来没有一个长者如此推心置腹地和他谈论人生的经验感悟,陈啸天部长这一席深刻的话让叶天问受宠若惊,心里是那么的忐忑不安,身子微微前倾,摆出努力认真聆听的姿态。

    “人才的成长,就像你的成长,与其说是培养的结果,我认为无疑是锻炼的结果,这是我病中感悟的成果,也是我的随笔集《病中录》份量最重的一部分。”

    叶天问敬佩地说:“老领导在病中还这么勤奋,值得我们学习。”

    “年少诗书,皓首穷经,穷经是我们老头子的事,你们现在应当多读一些诗书。”陈啸天摆了摆手,端起茶喝了一口。

    “是,我一定谨记老部长教诲。”叶天问此行的目的,本来就是想就单位的一些事情当面请示陈啸天,待他作出指示后,自己好壮胆去干。现在陈啸天的话滔滔不绝,不给他任何他插嘴的机会,作为下属和年轻人,他只有洗耳恭听了。

    第九十二章干部是练出来还是…

    “现在有一种风气,一提到干部就说培养,上级领导说到某一位干部,或者某一位干部自认为有了一定的地位和成就之后,就喜欢往上挂靠,说是得到某某领导的栽培。”说到这里,陈啸天指着篱笆旁的花架,提高声音说了一句:“又不是栽花种草,栽培什么,培养什么?”

    叶天问认为他的言语是有些过激,但不无道理,只是附和着微微一笑。

    “纵观我们党员干部的成长,最为主要的就是锻炼,革命战争的锻炼,或者社会主义建设的磨炼,复杂环境艰苦工作的历练,没有这些,哪里能够看得出一个干部的工作水平?观察到一个干部驾驶复杂环境的能力?”

    “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革命者,国家领导人,哪一个不是经过九死一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志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能力,也磨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使他们能够经得起复杂的环境考验,由此证明干部是锻炼出来的,而不是培养出来的,现在处于和平的环境之下,我们的工作方式变了,但使用与管理干部的方式应当不要变,也不能变,依然应当把干部放到艰苦的环境,复杂的形势中去锻炼。”

    “可是,我们大多数时候用培养来提拔和使用干部,评价干部,特别是还在讲究后备干部的培养,就好像种花选种子,挑苗子一样,这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人才不是花草,一颗好种子,一株好苗子能不能够长成一株好花,那还得靠后来的锻炼与成长,依靠风雨的历练与淘汰,可是,我们现在选定后备干部之后,处处保护,随时小心呵护,给后备干部提供的不是充满阳光与风雨的自然环境,而是温室,不见风雨哪见彩虹,温室里咋能培养出适应各种不同复杂环境与气候的好花草呢?后备干部的指定与培养,同样不利于在一个群体内,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与淘汰机制。”

    第九十三章感恩

    “所以我认为,培养只能是针对花草树木,而不是针对人,尤其不能针对干部,针对人、针对干部来说,提倡锻炼、磨炼干部更为恰当。”

    陈啸天端起茶喝了一小口。叶天问提着紫沙壶把两只茶杯酌满。

    陈啸天略一沉思,说:“培养还涉及另外一个问题,它把干部提升、成长的功劳归功于上级领导,而不是干部自身加强学习与锻炼的结果,在封建时代,干部成长可能是需要依靠君主的提拔,或者主管考任官员的推荐与提拔,但在现代社会,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有权利根据一个干部能力的大小来决定对其授权的大小,如果仍然把干部的职务升迁、权力增大说成上级培养的,这种理念实际上是封建君权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与变异。”

    “假定我们把干部成长看成是一种主动的过程,而不是培养的被动过程,那么,每一个干部都能够把自己成长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里,这就会加强个体的学习与修炼,而不是谋求拉关系,找后台,把业余时间花在应酬上,以至于忙得一塌糊涂,最后仍然找不到方向,缺乏归属感;同时还会淡化感恩意识,忘记了民之养我,为民服务的思想。”

    陈啸天的一席话,令叶天问犹如春风洗面,耳目一新。心想,难怪老部长这么受人尊敬,仅凭这一番话就值得令人景仰,不禁连连感叹:“老部长的话令我受益非浅,真是胜读十年诗书。”

    “笑谈,笑谈,高高在上的领导们,可是不愿意听到这样的话啊,他们需要受人尊敬,需要下属感恩,需要前呼后拥,如果缺乏这些,他们之中某些人就会感到很孤独,很无助,甚至无所适从,当然,因为我看到了这些,我也回不去了,再回去,我对时下的很多东西也无所适从。”他凑近叶天问神秘一笑:“这是我宁愿呆在医院里的小秘密。”

    他顽皮地眨了眨眼睛,两人同时放声大笑起来。屋里的人听到外面快乐的笑声,都同时把头贴到窗前,眼里流露出莫名的神情。见两人没有什么事,方才缩回头去。

    叶天问喝了一口茶,说:“陈部长,我刚才说了,部里有几个事需要请示您,我需要您作坚强后盾。”

    “我本来就是你们的坚强后盾。”陈啸天笑着说,“具体的事情你们处理好了,我完全同意,如果请示我,我不了解情况,滥作决定,让人以为我是那种江湖医生,可以离几千里发气功,让大兴安岭火灾扑灭,拿着照片就可以诊断疾病的神医?”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