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现在,我们不该担心神会逼我们再次经历人间的痛苦记忆。完全不必担心。我们在天堂将不会以哭泣为开始!基督教是这样教导我们的:我们的记忆在天堂会比以前更清晰、生动;但我们不会带着悲伤来回顾它们。我们甚至会带着喜悦来回忆生命中的悲剧;因为上帝就在我们身边,他会让我们明白,这些悲剧如何以某种方式引导我们到天堂。6
我们也不应该以为这趟生命之旅,只是在重新谈论生在我们身上的所有负面事物。上帝也打算让我们看看那些好的选择结果。每当我们按照神的旨意做事,它就会启动一连串良好的作用。这些结果并非一直都是快乐的感受;相反的,遵从上帝的旨意所作出的选择,往往导致我们受到一连串的迫害。但是最终,它们总是增添了美善的事物。
法兰克·卡普拉的电影《风云人物》(it‘swonderfullife)完美地呈现了这个真理。电影中,天使让一位小镇居民乔治·贝利观看,如果他没有出生,这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影片的尾声有一幕,天使带着乔治到墓园去,并让他看看弟弟哈里——小时候乔治曾经救过他——的坟墓。看到墓碑上弟弟的名字时,他愤怒地叫道:“骗人!哈里·贝利从军去了,他还获得了国会的荣誉勋章,救了整船人的性命呢。”天使平静地回答他:“船上所有人都死了,哈里没能在那里救他
151
们。因为没有你来救哈里……很奇怪吧?每个人一生中都会影响到许多人。一旦他不存在了,就会造成很大的空洞。”
没有一个善行会随着行为本身的结束而终止。它会环环相扣地继续延伸下去。我们的祷告也是如此。不论多么微不足道的祷告,没有不应验的。神永远会以某种方式来响应。它或许不是你想要的方式,也或许不是你希望的方式;但它永远会是你需要的方式——永远会是对你所祈祷的对象最好的方式。
在天堂,神将会向我们揭露,我们所有的行为和祷告的结果7。他会让我们看见这些时间延伸出去的千百万个无形的链接,连接着人与人、事与事,一代又一代。到了这一生伟大的生命之旅的尾声,我们将会对于自己对周遭的人——以及对这整个世界——的影响,有一个更完整、丰富和真实的了解。
我们这一生的生命之旅,光是这一点就已足够。
152
注1出埃及记3:14;马可福音14:62;约翰福音8:58、14:6。注2约翰福音1:1-18。注3约翰福音21:4-15。注4约翰福音16:23。注5罗马书8:28。注6哥林多前书13:12、13。注7启示录5:8、8:3、4。
153
42第十一章心灵的美容(1)
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未真正讨论到天堂会如何影响我们现在的生活。但是,这个主题深深关系到整个基督教关于来世的教义。事实上,它与所有基督教教派的一个重要信念有着很大的关系,那就是:在神的眼中,人人都是特别的。
我们是特别的。为什么这一点如此重要?
让我们再次用旅行来做比喻。你认为人们旅行喜欢坐头等舱的理由是什么?只是因为可以早一点登机,或是有更大的“放脚空间”吗?是因为能享用空服员不断供给的食物和饮料,还是上厕所时会比较方便?
这些或许都是很好的理由,但是还有其他原因。不论是飞机、火车、游轮或餐厅,处在比较高级的环境,都会让我们
157
觉得自己身价番茄——感觉自己是重要人物。毕竟,我们凭什么让素昧平生的人如此周到地招待自己?
去sp中心也是如此。人们花时间在那里修指甲、做足疗、美容和按摩,为的当然是放松;但它们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们让我们感觉自己是多么特别和受到娇宠。
可惜,必须感觉自己特别的这个渴望,很容易就会失去掌控。事实上,如果将它误解为我们比身旁的人“优越”,那么这对我们的心灵来说是很危险的。“我开奔驰车,在有名气的地方拥有一栋房子,穿着最佳设计品牌服装,我的孩子们都送进最好的学校就读,在最时尚的餐厅用餐;因此,我一定比这家伙更有价值,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生活中精致的事物’”。
如同药物上瘾一样,人们也可能对“身份地位”上瘾。如果你也深陷其中,那可要当心了。生命很快就会堕落为追求物品与服务的愚蠢竞争,但那些终究毫无意义。如果没有及时改正过来,最终的后果将是不幸福又不满足的生活,充满了琐碎的嫉妒和肤浅的关系。
也许你想避免这种扭曲的想法,但其实想要感觉自己特别,是件非常好甚至是神圣的事。如同人的所有基本需求一样,“重要感”的需求也是直接来自神——是他将那个渴望安
158
置在我们内心。
神在创造你我时,他不仅给我们肉身的指纹,也给我们灵魂的指纹1。它意味着,每个人都是绝对独一无二的。在这星球居住的数十亿人中,你被赋予某种其他人所没有的特征、特长或特色。
这要如何用神学的词汇来解释呢?好的,我们先前已经说过,上帝是“无限的”存在体;太阳底下的每样东西,都以某种方式在反映他。我们也是如此。我们所有人的内在都有某种特质,它能与众不同地反映上帝,而且比其他人都更加完美。
“反映上帝”的概念,不一定与神圣有关。例如,你的德行或许无法与圣徒们相比。但可以确定的是,你在某方面的特质比他们优越——至少在“潜力上”是如此。也许你只是比较会唱歌、比较会画画、比较有幽默感,或是分析事的时候比较有头脑。不论你的特殊天赋是什么,你其实都有天赐的能力,能将某些事做得比其他人好。
将你自己同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相比,形也是一样的。你自己特有的能力组合和人格特质,不同于拿破仑、凯撒、圣女贞德、华盛顿等;而且在某方面,你可能更强过他们。生活中的每个人,都被赐予能让自己与众不同的天赋。这或许听起
159
来像是老生常谈;但是从最深的意义上来说,这是千真万确的。不论你现在是最有权力的最高统治者,或是最虚弱的病残人士;在上帝的眼里,你都有某种完全让人振奋、独特的东西。问题是,我们有许多人从来都没现自己的“专长”是什么。
我们可能过了一辈子却完全不知道,自己在某方面是像神一样的,而且这部分无人能够取代。但这不全是我们的错。有时候,一个人的特殊才能隐藏在肢体的障碍、自闭或衰老的深墙背后。上帝或许有镭射光般的透视力,能看见某个人的伟大之处;但我们没有这种能力,有时候会不知道这些人同我们一样珍贵。
43第十一章心灵的美容(2)
感谢上苍,天堂不会如此。如同我们已经知道的,我们复活进入天堂时,将会是最棒、最真实的自己——自己的潜能能完全挥。你可以说,我们灵魂的指纹甚至变得更加“明确”了。纵使我们没有在这一生展自己所有的天赋,神也会在来世将它们增加好几倍还给我们。
这是神的一种习惯。他喜欢把东西放大、转化后,送还给我们。例如,他要我们无私地给予、帮助穷人,然后送给我们无限多的自我满足感;他要我们牺牲自己的时间、金钱——有时候甚至是理智——给我们的孩子,然后送给我们更
160
多看着他们成长的喜悦;他要我们以天国为依归来过生活,然后送给我们可以让此地的生命充满兴奋的事物。
我们需要继续花一些时间来谈谈这最后一点——有关尘世的生命;因为这是批评天堂的人最反对的一点。这些人认为,“天堂”这个概念是具有毁灭性的;因为它使人将所有的希望和梦想都寄放在了来世,而忘却了今生。根据这样的想法,会认为那些对天堂有强烈信心的人,比较容易安于眼前让人无法满足的生活;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死后,会得到更大的奖赏作为“补偿”。因此,天堂其实会扼杀人的灵魂、萎缩人的创造力、减少人对冒险的热爱,最后,让我们的生命失去价值。
真的会这样吗?
当然不!实际上,刚好相反。回顾人类漫长的历史,很明显的,许多对文明有最大影响力的人都相信上帝。过去那些最着名的艺术家、音乐家、探险家、政治领袖、最高统治者、军事家、作家、科学家和改革者,都相信来世的生命。当然,这些人并不全是“好”人;事实上,有些人甚至对神有着非常扭曲的想法,竟然利用他们的宗教来合理化自己不道德的生活。但不论历史上这些人物是罪人或圣者,他们对来世的信仰,显然并没有扼杀他们此世的作为。
161
为何会如此呢?因为对神和天堂的信心,只会让你对此生所做的事有更多的兴趣——而不是更少。有信心的人明白,将来不会只是“入土为安”而已;于是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都有超越“日常事务”的重要性。
尤其是基督信仰者,他们知道葬礼不是故事的结束。我们明白,我们是永恒的。因此我们知道,我们光是身为人就保有与生俱来的价值和尊严。既然我们的人类同胞也有相同的价值和尊严——不论他们的境遇或身体状况如何——我们就有义务将他们当做兄弟姐妹来关心。此外,见到不公平的事生在他们身上时,我们也有责任替他们说。
另外,相信天堂的人知道,今生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到来世。将来有一天——也许比我们想的还快——我们会被要求结算一下自己——我们如何生活、什么事对我们而是重要的、我们有多慷慨、我们有多常服从或不服从上帝。总之一句话:我们将会受到审判。
因此,真正的信仰者会对此生产生强烈的兴趣。或许他们并非总是遵照自己的信仰来生活;但你可以确定,他们不会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只等着上帝来带他们去天堂。他们一样会在这世上尽可能的积极、活跃。
这又再次归结到我们刚提到的有关“特别”的话题。如
162
果你真的了解基督教关于人的教导——我们是永恒的、我们是被神爱着的、我们是绝对独一无二的——你将会毫无困难地理解,为什么在这尘世尽力活出与众不同的生命——杰出的道德生活、社会生活和物质生活——对我们而是一种道德责任。唯有在所做的每件事上追求杰出,才能有幸一窥上帝赋予我们生命的独特计划。
当然我们知道,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总是容易的。不断试着去“改进”自己,是件辛苦的事。走一条阻力最小的路就简单多了。然而这种散漫常会让我们独特的才能被持续埋没很长一段时间。如同之前提到的,我们很容易就沉溺在追求“身份地位”上,将它当成真实重要性的替代品,把生命耗费在努力变得“与众不同”的幻象里。
44第十一章心灵的美容(3)
但其实不必如此。上帝赋予我们“特别感”的需求,但也赐给我们这能力。“我来了,”基督耶稣说,“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2说这句话时,他并非只是指天堂的生命,他也是指要我们所有人现在就拥有丰盛、满溢、出色及英勇的生命。
如果心中对于现在的重要性还有任何疑问,你可以马上翻开《圣经·新约》。整部福音书中,基督耶稣来来回回地一下子把天堂形容为一个未来的地方,一下子又将天堂形容成某
163
种我们现在就能体验——就某种程度而——的东西。这是无神论者似乎会忽略掉的一点。他们试着把基督信仰描绘成非常阴郁、沉闷、以死亡为主的信仰。他们忘记耶稣本人一直在说“天国来临了”之类的事3。
天国怎么可能“来临”呢?基督信仰教导说,虽然天堂是一处非常真实、具体的地方——一个未来的地方——但它也有力量很神奇地“突然出现”在这世界上。福音书的作者们所描述的一个奇异、几乎是超现实的事件,优美地说明了这一点。如果对这事件有恰当的理解,就能看见我们所有人都具备的伟大成长潜力。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之前不久的一个晚上,他带着三个亲近的门徒——彼得、约翰和雅各布——上山去祷告。当他开始对天父说话时,他的脸突然变得非常明亮。他的衣服变得“耀眼洁白”,并且光芒四射。忽然,旧约里的两个人物出现在他身边,开始跟他说即将被钉死的事。然后一朵云彩覆盖在山顶上,里头传来上帝的声音说道:“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的。”云彩忽然消失,一切又回到黑暗,只有门徒同耶稣留在山顶上。4
很自然地,门徒被这一幕吓到了。他们不明白生了什么事。事实上,他们目睹了天堂降临人间;他们看到的是基督
164
耶稣的真实面目,显现他在天上的所有荣光。
这事件后来被称为“耶稣显容”(trnsfigurtion),因为耶稣的身体当着门徒的面生了转变。之前他同门徒在一起的那段时间里——甚至在施行伟大的神迹时——他的长相、声音和行为都同正常人无异。但在这次的场景中,他选择显现他那让人敬畏的神性。他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
无疑地,神学上的解释多不胜数。其中一个简单的解释是,他只是想让门徒对他即将被钉上十字架的事有所准备。他知道门徒看见他的死,信心会受到动摇,于是希望事先给他们某种可以加强、维持信心的东西。
但耶稣显容还教导我们另外一件事,它适用于任何时期、世代或年龄层的人。
基督耶稣在犹太的小山顶上显容时,他显现的不仅是他自己的荣光——他也是在显现我们的。他展现神性给门徒看的时候,也是在向我们展现我们所有人都拥有的灵性尊严——因为我们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创造出来的。基督耶稣其实是在给我们一个实际的潜能展现,让我们知道人具有过着耀眼、光明和荣耀生活的潜能。
本书稍早前曾描述过,耶稣如何从死里复活,并在复活节那天向门徒显现;他如何展现惊人、有力量的特性,让我们
165
能一窥自己未来在天堂的样子。但基督耶稣并不满足于等到他复活后再来显现这些特性。他在死之前,刻意地变化自己的形象。他这么做,是在传递一个信息:我们不必等到死,才能体验到天堂的力量和荣光。由于我们有不死的灵魂,所以我们有力量在这世界上活出“神圣转化后”的生活。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呢?
这主题恐怕得写另外一本书才能尽述。但我会给你一条线索——它涉及以全新的方式来看待你自己和你的潜能;关于天赐的能力,必须要有一个新的信念才能转变你的生命——不只是借由你自己的修行努力,而且还会通过神的帮助——他已准备好在你请求他的那一刻帮助你。
它涉及活出你最大的信心;在你的生活中实践爱的真实意义——亦即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它涉及奉献你自己——不管你有“多么”舍不得自己——去帮助减轻他人的痛苦。它涉及你能以神的眼睛来看待事,敢于去做伟大的事,即使你正躺在病床上动弹不得。
45第十一章心灵的美容(4)
总归一句,它意味着掌握耶稣显容的“愿景”,并将它应用在你自己的生活中。
让我举个实例。我有一位好友,近来战胜了癌症。这是
166
一段漫长又让人难以承受的过程,许多日子好好坏坏,身心充满了痛苦。但她奇迹似的战胜了癌症。罹患疾病前,她算是个成功人士;但是现在,她真可称得上是个精力旺盛的实干家。她不仅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兴奋,而且目前也正在制作大胆、令人振奋的电影,这是她多年前梦想不到的事。为什么?因为她以勇气和信心面对死亡,知道不论结果是什么,神都会与她同在,并会让这不幸的状况有最好的结果。如同我们前面所说,事总会转变的,神对她还有其他的计划。现在她的痛苦已经减除,生命如同再造。不过这是一个新类型的生命。一个从令人瘫痪的死亡恐惧中解放出来的生命——一个会把握更多机会、努力追求更伟大事物的生命。这不只是金钱和地位的问题,而是去做真正有价值、真正值得去完成的事。
你知道的,相信天堂的存在并不会限制你的展。它让你自由,并解放你的生命。它教导你,你不是无端出现在这里的;你拥有主宰自己命运的力量;神对你有一个英勇的计划;没有任何事——除了背弃神——能真正伤害你。
对某些人来说,像“英勇的”和“光荣的”这类的措辞似乎太夸张。但我向你保证,它们一点儿都不夸张。不论你是市值十亿美元的公司总裁、因没自信和不安而苦恼的青少
167
年、遭受病魔蹂躏的老人家、想在家庭与工作之间取得平衡的职业妇女、已经无药可救的吸毒者、工作过度的律师,或是没受到儿女感激的母亲——神都有伟大的计划赐予你,只要你愿意倾听他。
神的目标,永远是将你的身世,或你为自己打造的生命,转化成更伟大、更崇高、更惊人的东西。
人人都会想,这个“伟大”会如何彰显呢?也许是你在火场中救了一个人的性命;也许是你赚了数百万美元捐做慈善;也许是你的女儿有一天现治愈癌症的方法;也许是老的时候,你成为传授孙子救命智慧的人;也许是你最后得知自己罹患绝症,但你用英雄的本色与良好的幽默感来面对死亡,使你周围的人直到他们临终的那一天,都还记得你的信心,并因你的勇气而增加他们的力量。
重点是,不论你的生命是因“大”事或“小”事而产生神圣的转化,这都完全不重要。在上帝的眼中,所有的神圣转化都是光荣的。或许刚开始,你的家人和朋友甚至都不知道你变了;或许就世俗的标准来说,你永远都不算有名气。但是上帝,他能看见你做的每一件事——甚至是这些不为人所知的事——他会知道你已开始迈向他从永恒之中为你设计的伟大道路了。
168
作为你努力的回报,你获得的礼物就是预先尝到天堂的滋味。你现在就会真正开始感受到天堂的幸福——不论你的境况如何。很明显的,这意思并不是说你可以见到已故的亲友;但你会有某种强烈的确定感,知道他们就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等待着你。虽然很肯定的是,你未来还有几年的时间必须面对更多的痛苦和死亡;然而你也会被赋予超自然层次的力量和勇气,来让你渡过这一切。虽然你无法在今生面对面见到上帝,但你对他的信心会突飞猛进地增长,直到你对他存在的肯定,远超过自己的存在。真的,你的信心将无法被摧毁——不论你是站在十字架的阴影下,或是站在耶稣显容的光明中。
最重要的是,你会得到内在平安的深切感受——那种源自知道自己生命是有目的和有意义的平安;知道自己会活到永远的平安——那种只有天堂才会有的平安。
很讽刺的,现代人耗费上千个小时在健身房或sp中心,试着改变他们的身体。他们拼命想要拥有好身材,想让自己看起来迷人、对自己感到满意。他们知道正确的饮食和保持健康的重要性,以避免将来引严重的身体问题。然而,谈到照顾我们的灵魂时却不是如此。很少人会如我们本该的那样,常常去做“心灵的美容”。
46第十一章心灵的美容(5)
169
当你沉思着天堂让人惊奇的事物时,你必须问自己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
为什么要等到知道自己罹患绝症,才改变自己的生活?为什么必须付出伤痛和恐惧的代价,才能让你在最后转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你要等到死后,才去体验天堂的喜悦?而这些喜悦很多是在当下这一刻就能拥有的。
何不现在就让你的生命有神圣的转化呢?
注1以弗所书2:10。注2约翰福音10:10。注3马太福音3:2、4:1、10:;路加福音21:31。注4马太福音1:2;马可福音9:2;路加福音9:29。
170
47第十二章天堂的门票(1)
现在已来到这本小书的尾声,我们只剩下一个问题要处理:我们要在哪里报名?我们要在哪里获得天堂的门票?
毕竟,这地方能让你拥有永恒的生命,同家人和朋友一起生活,没有痛苦,以超级存在体的身份活在一个超级的世界里——你愿意付出多少代价以获得进入这地方的门票?你愿意做什么来换取进入这个地方的资格?例如,你愿意忍受可怕的疾病吗?你愿意和气对待职场上那个难搞的人吗?你愿意宽恕几年前伤害过你的家人吗?你愿意以配偶的利益为重吗?你愿意每星期去一次教堂或教会吗?
你能带着信心接受父亲、母亲、姐妹或甚至你儿子的死亡吗?你能忍受一段时间的失业却还笑口常开吗?你能为令
173
人沮丧的金钱问题打拼奋斗,而不失去希望或变得更愁苦吗?你能勇敢面对自己的衰老和死亡,甚至兴高采烈地迎接它们吗?
我不知道你会如何,但随着我对天堂的了解越来越多,我也更加甘愿承受今生更多的痛苦。记得以前有些时候,每次遇到小小的不幸,我都会抱怨。但是当我全心全意关注在我的信仰上,并对上帝计划赐给我的事物有更多的了解时,我的态度就转变了。我对“永恒”的信仰,帮助我接受了许多“暂时”的牺牲和困苦。
因为当我们试着透过永恒的观点来看事物时,眼前生活中的问题和混乱,似乎就不那么严重了。我并不是在轻视痛苦;我要说的是,不论痛苦有多强烈,它都比不上等待着我们的幸福1。如果神都愿意给我们这一切的幸福,还有什么是我们不能为他试着去忍耐的呢?
人们在承受失落的痛苦时会质疑上帝、怀疑上帝——甚至抱怨上帝——这是很自然的。但我们必须永远试着去记住上帝最关心的一件事:我们能否成功地进入天堂。除了这个重要问题外,其他的一切都没什么意义。如果你十岁就出车祸死了,却进入天堂,那么你还是拥有成功的生命。如果你有钱有势、九十岁安详地在睡梦中离开人世,却进入地狱,那么你
174
的生命就是虚度光阴的悲剧。耶稣问道:“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2我们并非一直都能看见这个真理,但上帝看得见。当我们参加葬礼,或在街上看见某个伤残、智障人士时,我们会很难过地充满各式各样的疑问:那个人本来可以过着多么不一样或美好的生活;或者,为什么上帝这么“不公平”。但我们很少去问这个真正重要的问题:那个人会进入天堂吗?那是上帝唯一关心的事。他就是以这个观点来看待我们的生命的。
现在让我问你另一个问题。假设你要去夏威夷度假。旅行的当天你到了机场,走到售票处却现有人已经替你买好了门票。事实上,不仅门票买好了,连整套行程都是免费赠送的——转机、饭店、搭直升机、当天来回的旅游……所有的一切!你只需按照指示去登机门,然后上飞机就行了。你会有多惊讶和开心呢?
这正是神为我们所做的。他已经帮我们买好天堂的门票。
这就是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完整意义。基督耶稣死在十字架上并从死里复活前,无人被允许进入天堂。从我们第一代父母因公然违抗上帝而被逐出伊甸园以来,人类就被拒于天堂门外。神自己必须成为人,遵照天父的旨意行动,以弥补亚当
175
和夏娃的罪,并再度打开天堂的大门。当基督耶稣在复活节那天从死里复活时,所有那些古代死去的忠实灵魂,最后都被允许同他一起进入天堂。3
我们也被允许进入。这就是为什么复活节是一个让人如此喜悦的节日。它庆祝天堂的大门重新打开。我们只需按照指示走到大门前。
但是,我们到底要怎么做呢?
可惜,这只是一本天堂的观光指南,我们的目的并不在于讨论有关“如何”过着良好的基督教生活的问题。我很希望我们有更多时间来谈论有关十诫、金律、“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的训诫、能有愚公移山的信心力量、“时常祷告”的必要、“背起你的十字架”的需要、说出“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自己想的去做”的力量,以及“爱人如己”的诫命。这些活出神圣生活的要点,从《圣经》本身开始,一直就被优美地写进成千上万的书本中。我并不想在这里,把这些其实需要用一生时间来研究的东西,“总结”成基本原则或浓缩成简短的清单。
48第十二章天堂的门票(2)
但我想说一件有关去天堂非常重要的事,它与非常基本的东西有关,以至于时常被那些自认为是信仰者的人忽略了。
176
我们已在本书中说过,天堂最棒的部分就是见到神——我们与造物主及救世主的关系,将会是天堂生活中最让人满足的一面。从真实的意义来说,天堂可以定义为“与神合一”,而那个“合一”将带给我们本书所试着去描述的所有喜乐。
如果我们身为人的目的就是去天堂,那么我们活在这世间的目的应该是什么,不就很明显了吗?
天堂的门票与我们希望在天堂体验的——与神合一——是同一回事儿。事实上,它不仅是天堂的门票;它也是我们现在幸福满足的门票——如同我们在上一章所暗示的。
总之,如果你想到天堂,你就必须让神成为你的主人。神——不是某种不明的灵界“力量”,不是“孕育万物的大自然”,不是这地球,不是某种时髦的社会理论,不是金钱,不是权力,不是名声,不是电视,也不是性。神,就是神。是旧约和新约中那个“人格神”(pernlgod);那个要求你祷告、敬拜和服从的神;那个我们在本书中已经谈论那么多次的神。
最重要的是,不要以为你自己就是天堂的门票。如同谚语说的,生命有两大功课要学习:先,神是存在的;其次,我不是他。很不幸,现在越来越多人忘记了这一点。将自
177
己抬高到道德的最高仲裁者的地位,我们——整个社会——硬把自己推返回伊甸园,决定什么是对错,假装我们是神。
一切的关键是,神必须成为你生命的主人。邀请他进入你的心,然后让那信心注满你生活的每个领域,这就是你获得天堂和人间喜乐的通行证。
不同宗派的信仰者表达这真理的方式或许会不一样。新教徒可能会把“与神合一”表达为“接受基督耶稣为你个人的救世主,并且重生”;天主教徒可能会敦促你把感恩圣事——主的圣体和宝血圣礼——变成你生命的中心。但不论你怎么看(我无意低估信仰传统间的差异),各地所有基督信仰者共同的一个信念就是,基督耶稣必须成为你生命的主人。4一旦能如此,其他一切就会各归其位。
好消息是,拿到天堂的门票永远都不嫌迟。你甚至可以在最后一秒——就在你登机前——才拿起它。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后,同他一起被钉的一个人说:“耶稣啊,进入天国时请记得我。”这个单纯的信心表白,让耶稣开口说道:“这一天,你会同我在天堂。”在那一刻,行恶一生的罪人成了圣者。神即刻地向他保证天堂的恩赐,只因他带着信心请求他。5
不论你年纪多大或这一生有多恶劣,你仍可得到天堂的
178
喜乐。神的慈悲就是这么伟大。
但这只是一相愿的想法吗?这整本书会不会只是一相愿?结束前,我想就这问题说一句话——因为我认为,太阳底下没有比说“天堂只是人类根据所想象出来的产物”更荒谬的主张了。宣称宗教——特别是基督信仰——是一相愿的说法,完全不合乎常识和逻辑。
相信有地狱、魔鬼和恶魔的存在,是一相愿的想法吗?相信我们会受审判,并为我们所曾犯下的每宗罪行负责,是一相愿的想法吗?相信活出自己生命最好的方式就是为他人牺牲自己的,这是一相愿的想法吗?相信我们应该为了某个看不见的“国度”而约束自己身体自然的冲动,这是一相愿的想法吗?
既然我们都提出这些疑问了,那么相信神要我们“爱我们的敌人”也是一相愿的想法?天啊,这是什么样的诫命啊?
我的重点是,如果人类要在一相愿的基础上明一个宗教,他们会做得比基督教的“更好”。我们何必制造对我们自己如此严苛的事呢?何不想出一个有天堂的宗教,但同时又允许杂乱的性关系、鼓励无节制的饮食、除去所有的诫命,并禁止任何人提及审判和惩罚的想法?
49第十二章天堂的门票(3)
179
这样不是更合理吗?
还有人认为,天堂只是一个“闹剧”;人之所以相信它,只是因为恐惧死亡以及想再见到过世的亲人而已。真亏他们想得出来!
真相是,天堂不是一相愿的想法。不论它是否让我们感觉舒服,这都无关紧要。如果它不是真实的,我就不会相信它。如果它不存在,我就不会为它浪费我的时间。我们之所以会如此热衷,就是因为它并非不切实际的空想。基督教作为一个有组织的宗教,是高要求的、具有挑战性的、触怒人的、崇高的、偶尔让人受挫的,并且总能在理智上引思考。你可以喜爱它、讨厌它,相信它是有史以来最棒的东西,或是“大众的鸦片”,但唯一你无法做的,就是将它当成一相愿的想法而忽略它。
那些坚持天堂只是人类明来减轻悲痛的人,根本对悲痛的过程所知无几。失去挚爱的人,是没有任何信仰——不论它多么美妙——能够安慰的。你们当中真正经历过失亲之痛的人,就会知道我在说什么。没人能够说什么或做什么来帮助你,没人能够了解你的感受。如果某人的死让你一蹶不振,你还是得工作、奋斗、睡觉,并在生活中走出这个噩梦。最后——可能花几年的时间——你胸口的剧痛会开始缓和,甚至
180
终于恢复平静。然后你会再度开始享受人生。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将会有许多的旧伤复和痛苦作。
这是哀悼某人逝世时所必须经历的。恐怕没有任何东西能避免这个自然过程——甚至连天堂也不行。知道为什么我们能如此确定吗?因为就连基督耶稣本人也曾坦率表现出他的悲痛。
记得拉撒路复活的故事吗?6这是《圣经》中最有力量的故事之一。耶稣被告知他朋友拉撒路快死去时,他正出外在巴勒斯坦的某个地方讲道。最后耶稣赶到时,拉撒路已经过世并且埋葬了,每个人都在哭泣。拉撒路的姐妹——马大和马利亚——特别难过。马大啜泣着对耶稣说:“主啊,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耶稣要她放心,说道:“你兄弟必然复活。”马大当然不了解他的意思,所以只是回答:“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
对此,耶稣回答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他们带耶稣来到坟墓。他望着四周,看见拉撒路的家人悲痛的样子。《约翰福音》说,他“心里悲叹,又甚忧愁”。接着,我们来读整部《圣经》中最短的句子:
181
“耶稣哭了。”
任何认为人们不该有漫长又难熬的悲痛的人,应该再读一读它。“耶稣哭了。”我们在这里看到,神他本人为了某人的死而哭泣。这是那位创造世界、人类和天堂的同一位神;他知道有天堂存在——不是因为“信心”,而是他自己知道并亲身体验过。此外,他还是那位知道他将使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使他悲痛的家人再度快乐起来的同一位神。
然而,他还是哭了。怎么会这样?
理由是,耶稣虽然知道天堂的存在,但他仍会为每个人如此悲伤而感到难过。他因某个挚爱的人死后被关在墓里而忧愁;他因拉撒路家人的痛苦而悲叹。因为那是葬礼,所以他哭了;人在葬礼中都会哭泣。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