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的车站,就像火车的两端,这一程珍重道别,那一程欢聚拥抱,人生也许就是这样,总是在不断地相遇和分离中上演着一幕幕悲欢离合。
在这场堪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周期性最长的大迁徙活动中,数亿同胞将会从山南海北、华夏各地赶往同一个地方——家。离开它的理由或许有千千万万,但是,回家的理由只有一个,因为那里有我们的父母亲人兄弟姐妹,有惦记、有温暖。春运,载不动许多愁。
伴着渐渐消失的汽笛声,空气中弥漫着离别的味道,混合着说不出的即将团聚的喜悦。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里拥挤得让人喘不过气,宽敞的过道,赶上高峰期也插脚难下,游子们手中紧紧镩着归家的车票,焦急地等待着。
被人群淹没的“莎师弟”(刘莎)紧紧跟在一个大个子男生的身后,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走丢了,如此瘦弱的小身板,拖着一个大大的行李箱,第一次离家这么远一个人坐火车,多亏了班上生活委员张学良同学(协同辅导员负责学院这一届同学的订票)来车站送,不然真不敢想象,像她这样一个没有方向感的路痴,如果不是他,此刻该是多么的无助无力。这位贴心的生活委,临别时还不忘叮嘱和她一趟车上的老乡,一路上帮忙有个照应。或许是不善于表达的缘故,或许是一句谢谢太过苍白,他说着,她认真地听着,感歌》。
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脸上不经意间微露出一点点的忧虑和开心,这一次,沉默掩饰不住她内心的兴奋和骚动,没有这第一次离家,就没有第一次回家的,当然,还有她在校历上画圈圈等待的日子,这已经是与军哥分别的第一百零四十八个圈了。再过48个小时就可以见到她日夜思念的人了,此刻是多么的狂喜!
爸妈,我回来了!哈尔滨,我回来了!
离别和重逢的时刻总是让人刻骨铭心,她依稀记得那年考上大学一家人欢天喜地的样子;记得和军哥路口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和无奈;记得爸爸妈妈送自己去上学临别时眼角挂的泪;记得初到大学时做过的那些傻事;记得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留下的温暖的故事……太多的记忆有点让自己理不清思绪,错综复杂,索性休息片刻,脑海中浮现出爸爸曾说过的一句话:“不管大学给予了你什么,那都是让你成长了。”
成长不易,从上车那一刻起她留意到同车厢里一个不认识的女娃,从西安到哈尔滨,一直站票,太猛了,让周围几个男生都心生佩服,这样省下来的钱就可以多给家里带一些东西回去了吧?想象着回到家中的美味和那些即将在到家后感受到的浓浓情意,旅途中的劳累和疲惫渐渐被熔化了,一切的波折都是值得的。
宿舍里莎同学是离家最远最恋家的一个,在整整一个学期中,她几乎没有一天不想念家中的点点滴滴,偶尔半夜从梦中醒来,多渴望自己这一刻就睡在家中的床上。离开了才知道珍惜,所以上火车前这些头一次离开家的孩子也没忘给爸妈捎回去点心意。刚一考完试,身为东道主的室友空空就带她们在西安逛了一圈,专程采购回家的特产:回民街的腊牛羊肉、陕北的狗头枣、周至的猕猴桃干、富平的柿子饼、镇安的糖炒板栗、临潼石榴,还有凤翔彩绘泥偶、剪纸等民间工艺美术品,一开始她贪心的恨不得都带点回去,拎不动了才考虑到路途遥远,第一站还要去看军人,这才不得不舍弃一些。
思绪还在飘舞,就这样听着歌睡过去了,睁开眼,窗外已是一望无际的冰雪大世界,这样浩瀚的雪景,只在家乡有!这就是传说中真正的雪乡吗?那一片纯白世界,美得让人心颤,而飞驰在雪原,感觉绝对酷毙了,像鸟一样轻盈、自由,其中的开心,非亲临者无法体会,这一片无法形容的美她在心里珍藏着,只盼着有一天可以带她的同学来这里,感受。
快到站了,两天两夜的硬座下来,莎同学揉着自己已经僵硬的小腿,似乎和脚一样肿了一圈,旅途的辛苦一言难尽,当她再一次联想到那个一路站票的女娃,不禁做一个不可思议的表情,心生敬佩。对面的车厢里突然传来结,一直觉得只有那里才是过年的源。
一年到头一年伊始,终于盼到了一家团聚,全家人一起围着一张大圆桌,吃着幸福的年夜饭,看着春晚,唠唠心里话,孩子们围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大叔大伯,小姑小姨,一边欢呼着“新年快乐”,一边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满满一屋子的欢声笑语。
过年的乡下,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浓浓的年味、朴素的民风、人们对过年有着一种殷切的期盼。在这里过年,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天伦之乐,不仅仅是家人团聚、走亲访友、休闲娱乐,以及一整套祭祖程序,更重要的是那么一股子味儿,最真挚的亲情。
家家户户的老宅前都挂起了红灯笼,高高低低,远远近近、参差错落的灯笼连成一片,煞是好看,把小乡村烘托得既热烈又幽静,不时响起的炮竹声在群山间回响,更让人感受到一种说不出来的幽远。
最过瘾的当是大年三十晚了,十二点的钟声刚刚敲响,整个村子瞬间沸腾了,炮竹声响成一片,齐放的烟花把周围的大山都照亮了,仿如白昼,伴着烟花的每一下闪亮每一声爆响,孩子们总会哇哇的欢叫。
要是再赶上一场雪,这个冬天就更可爱了,孩子们在雪地里打滚,堆雪人,打雪仗;巷子里,年轻的小伙子敲锣打鼓,美丽的姑娘们扭起了秧歌……
那些都是记忆中擦不去的温暖回忆,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年味正在一点一点的淡化,城市里,人们对于过年已经不再像乡下那样有一种期盼,少了一些喜庆与热闹,都觉得过年没劲了。残留的一点年味也就是放鞭炮那会儿的硝烟味道,人们在一起除了看看电视、玩玩麻将扑克,似乎与平时的放假没什么两样,也许,幸福的感觉真的与物质无关。
不管怎么,一年到头一年伊始,春运的波折,怎么也阻挡不了我们回家过年的心!</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