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华之足迹

第十三回 焚书坑儒

    第十三回焚书坑儒

    秦始皇唯恐亡胡不够彻底,使“仙书”提到的“亡秦者胡”以后变成现实,于是办完了北边的匈奴,他又要办南边的百越,在他看来,这些都是“胡”。

    百越是当时中国南方诸多少数民族的统称。由于这些少数民族人口驳杂,部落分散,所以都被叫做越人。虽然百越也是没开化的民族,但不同于匈奴,他们没什么进攻性,一般都老实巴交的在热带雨林里过自己的日子。由于这块地方气候炎热还潮湿,地势也不好走,到处还都是些瘴气毒物,历代帝王都没把它看在眼里,算是个不受待见的三不管区域。本来也算相安无事了,但秦始皇想要办他,也就该他倒霉了。不同于“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思想,秦始皇明显是战略上重视敌人,战术上藐视敌人,你看他都派了些什么人过去:亡人、赘婿、贾(音古,多音字)人。说白了就是流窜犯、倒插门的和小商小贩。就这么凑了十几二十万人去打百越。要说这些人能打好仗,那国足世界杯都能进四强。然而百越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是多么的不给力,就这样一支部队也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最后死的死,降的降。于是百越也被办了,而且比匈奴办的还彻底,直接打包进了秦王朝的版图。

    秦始皇很高兴,打仗付出的代价对他来说不重要,在他看来,仙书的问题解决了,这就足够了。他在咸阳宫大开筵宴,招待百官。仆射(音夜,多音字)周青臣很会来事,对着秦始皇一顿拍马屁:以前秦国国土就那么大,全靠您英明神武,统一了中国,还把周边蛮夷打得老老实实。现在实行的郡县制更是优越,让国家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百姓安居乐业,秦朝江山必定千秋万载。您的功绩真是前无古人啊。这一席话把秦始皇夸得心花怒放,浑身上下轻飘飘的。然而有会来事的就有不开眼的,这时候有个叫淳于越的也站了出来,跟秦始皇说:我听说商周两朝之所以能传承那么久远,都是因为开国后分封宗族才实现的。现在全天下都是您的,但赢氏子孙却都是老百姓,如果将来出现个田恒那样的人,秦朝的统治不就危险了吗?不以史为鉴,迟早是要吃亏的。现在周青臣就知道拍您马屁,不是什么好东西,请您明察。

    要说淳于越这番话绝对是有道理,而且他把什么都看得很明白。但能看明白不代表能做好。同样意思的话也得看是谁说出来的,又得看跟谁说的。他选的时机倒是不错,秦始皇正高兴着,但他这通带棱带角的话说给一个能听忠言的君主还凑合,说给秦始皇听那可就是浓妆艳抹打扮给盲人看了。再看他这段话提到的一个人名,田恒。这田恒是什么人呢?他是春秋时期的齐国人,是齐简公的重臣,跟监止并列为左右丞相。由于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所以史记里把他的名字改成了田常。这个田恒很有野心,不断收买人心,最后把监止和齐简公都搞死了,立齐简公的弟弟为君主,形成了田氏专权。这个例子本来举得也算恰当,可问题是淳于越当年也是齐国人,秦统一六国之后才改在秦做官。这就有点拿前朝尚方宝剑斩本朝的官的意味了,完了还告诉人家要以史为鉴。我估计秦始皇是不知道田恒是什么人,要不当时就得把他给剁了。最后的收尾更可恨。因为马屁这东西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从古到今很少有人不吃这个的。因为马屁就像鲜花和掌声,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但却能让人精神愉悦。而秦始皇更是好这个,没事还立个碑拍自己马屁自娱自乐。人家正在那享受这愉悦呢,你站出来给捅破了,这就好比焚琴煮鹤,牛嚼牡丹,让眼镜片碎了一地。

    秦始皇居然出奇的没有说什么,让群臣讨论一下这件事情。这时候李斯坐不住了。当年李斯因为顺着秦始皇的意思大力推行郡县制而坐上了丞相的位置。这几年郡县制实行得顺风顺水,李斯正踌躇满志呢,居然跳出个黑五类要来推翻民主专政,不斗倒他怎么行?李斯说:三皇五帝乃至后世的朝代交替,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治理方法,因为时代在不断变化,统治方法也不断发展。你说的那都是战乱时期的老一套了,现在国家稳定,法令统一,百姓安居乐业,当官的依法办事,你们这些学儒的不想着与时俱进,成天想着复古,还妖言惑众,这样下去还了得?最后李斯做了结案陈词:应该封杀儒家。除了博士官职以外的人谁也不准留医药、卜筮(音是)、种树以外的书。史学家也要把秦史以外的史书都烧了。限30天之内销毁完毕,违期治罪。秦始皇给一锤定了音:可。

    于是臭名昭著的焚书事件开始了。这件事往大里说是破坏了先秦文化的传承;往小里说是李斯为了一己之私实施的愚民政策。不管怎么说都说不出个好来。这件事也充分折射出李斯对权力的占有,在利益面前,他不但完全否定了之前时的理念,也为以后他背叛秦始皇埋下了预兆。而下面一件事也是李斯背叛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时候卢生一直跟在秦始皇身边伺候着,经常跟他讲些玄幻的事。秦始皇也都听他的,甚至把咸阳宫周围200里陆续建起的宫殿都用甬道联结起来,俨然成了个小长城,让他在里边隔绝人间烟火。秦始皇在这个圈子里到处安排乐器美女,到处玩乐。他可以在里边看到外边的一切,外边的人却看不到他的行踪。有一天,他看到李斯浩浩荡荡的出行队伍,感觉不爽,顺口说了句:丞相很威风啊。身边善于察言观色而又跟李斯关系不错的太监赶紧告诉了李斯。李斯一得到消息很是吃惊,以后再出行大幅度减员,结果秦始皇看到后疑心更重了。他把那天的当事人都叫了过来,质问他们谁透漏的消息。这帮人都了解它的脾气,哪有干承认的。结果秦始皇一怒之下把他们都杀了。

    卢生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感觉害怕了,他觉得自己没法再忽悠下去了,再玩下去没准要掉脑袋了。于是他找来跟他一个专业也在忽悠秦始皇的侯生。两人一合计,赶紧跑吧。要说这两个货真不是什么好鸟,吃人家的喝人家的,临走前还恶心人家一把,说秦始皇是暴君这个那个的,这话谁说也轮不到他们说啊。秦始皇哪吃过这个亏,立刻就怒了,可惜居然没抓到这两个缺德玩意。这下秦始皇更是暴走了,抓不到你们,那所有的儒生都来背这个黑锅吧。</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