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护航大唐

第十章 农户的苦日子

    第二天,一个内侍带着一道圣旨来到了齐府,齐飞跟在老爹齐国远的后面,学着怎么接圣旨。说不上什么感觉吧,没意思?也许吧。原来唐代的大臣接圣旨是不用跪的,只是稍微躬了躬身,表示一下敬意就算是完了。圣旨的开头也不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就一个门下开头,内容不外乎就是说,齐飞昨天献上制盐之法、马蹄铁和段体术有功,特赐蓝田县男,昭武校尉,食邑二百户,恩准到皇宫就学。

    怎么又封个男爵,齐府就哥一个独子,以后继承侯爵不就行了,直接加食二百户不就完了吗?何必多次一举啊。还有这个到皇宫就学是个什么意思?哥都有快十年不上学了,已经成为社会的精英了,难道到了大唐好要重温一下当学生的滋味?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吧,反正李二又没说什么时候去。虽是如此想的,可齐飞也不敢太大意,还是准备准备吧,别到时候让古人看了笑话。话说这古代都学什么啊?不行,要查查,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齐飞现在已经把上学的第一堂课当做战争了。

    “什么?儒学十三经?什么东东?算学?这个应该难不倒哥吧,书学?这个还是算了吧,哥现在连毛笔都不会拿了。”什么坑爹的百科全书,也不说说儒学十三经都是什么?算学到什么程度了,就这样还敢叫百科全书?真心操蛋啊。

    齐飞郁闷的吐槽了会,还是决定看看有没有三字经之类的还没出现的文学经典,到时候好拿来忽悠一下那些老夫子。三字经?不行,里面有唐代以后的事情,不要,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这个可以有,背下来先。

    刚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百家姓给记熟了,管家就过来敲门说是程处默来了。

    “飞子,走,我们去选下酒楼的地址,快点就等你了。”看到齐飞出来,程处默就拉着他急哄哄的往外走。

    “我说处默,用的着这么着急么?难道你们家都揭不开锅了?”齐飞无语的说道。怎么说也都是贵族,不就是开个酒楼吗,这么急三火四的做什么?再说选址也不是说有合适的就有的。

    “飞子,选址的问题你就不用担心了,我们这么多人谁家在长安还没有点产业啊,放心看上哪个地方就说,就算不是我们的也要让他挪挪地方。”李怀仁没心没肺的说道。

    也是,自己真是瞎操心了,有这么多实力派的纨绔在,还会搞不定一个酒楼的地址。贵族嘛,总是有些特权的,这在哪个时代都是一样的。

    所以当纨绔们在西市半买半抢的在西市搞定一个胡商的时候,齐飞就毫不奇怪了,不过齐飞还是没有习惯这种贵族的待遇,又给了那胡商一大锭的金子。这让那胡商一个劲的直感确实不错的,纨绔们的态度摆明了对胡商的看不起,不在乎,充分展示了一下身为大唐天朝子民的自豪感。即使现在的大唐并不是那么的强大,但总比后世那些看到外商就恨不得去舔人家屁股的官员好的多了吧。吩咐胡商赶快搬家后,程处默们就直直的看着齐飞。

    “你们这么看着我做什么?”齐飞被这么多直勾勾的眼神看的颇不自在。

    “那个,小飞你看,现在已经中午了,那个我们吃什么啊。”程处默颇为不好意思的问道。

    “吃什么?随便找个酒楼吃点就行,我不讲究的。”

    “那怎么行,齐兄你不知道啊,昨天在你家吃完饭后,我就对这些酒家的饭菜没胃口了,今天早上就没吃呢,要不在劳烦您老人家显下身手?”长孙冲舔着脸问道。

    “你妹啊,和着你们是吃上瘾了是吧,没空,我一会还要到自家的田地去看看呢。”齐飞无语了,请吃顿饭还请出事来了。明白了,终于明白这些家伙为什么这么心急火燎的了,不就是还想再赠一顿饭吗。

    “别啊,就简单弄点呗,实在不行,让你家厨子出马也行啊,你可不能看着哥哥们饿肚子啊。”李怀仁也帮腔说道。

    吃货们伤不起啊,走吧,今天就让厨子下厨,总不能以后总要自己下厨啊,再说以后酒楼开张了,也要有个靠谱的厨子的。

    打发走了吃的腰圆肚滚的吃货们,齐飞带着管家老刘和老爹从军营给自己选的两个护卫江大刚和张三宝,骑着马就往齐家在蓝田的封地而去,了解一下自家的地在哪,是个什么样的情况。齐家八百亩的封地五十户的佃户,也是不小的家业了。很巧的是,自家的封地就在齐飞刚从秦岭走出来的那一片,正好去看看邢大爷。

    还是一座低矮破败的小院子,老人还是一副的无所事事,时值九月了,糜子和小麦已经收完了,农民一年的农活基本已经完事了,只等把地翻一翻,等着种小麦就行了。这时候的农民每年就种一季的粮食,没什么副业,收入肯定上不去,不用说在大唐,就是后世的农民要是每年只种点粮食,也是没多少收入的。

    “邢大爷,小子又来叨扰了。”齐飞走进院子对着正在纳凉的邢大爷说道。

    “呦,公子来了啊,看来在长安混的不错,这次可不像上次来的时候那样落魄了。”邢老头也认出了不久前在自己家借宿的齐飞,笑着说道。

    “老邢怎么说话呢,这是主家的公子,齐小侯爷。”管家老刘训斥道。

    “哎呀,刘管家也来了啊,这是小侯爷?只是齐老侯爷不是没有儿子吗?”邢老头奇怪的问道。

    “这你就不用知道了,只要知道,这位就是齐候亲生的公子就行了。”老刘管家说道。

    “小侯爷,快请坐,坐。”知道齐飞身份后,邢老头有点拘谨了。

    “邢大爷,您也别客气了,小子还要感谢你上次在小子落魄时收留呢。”齐飞客气道,“这次主要是来看看农户的生活怎么样,过不过的下去。”

    “唉,小侯爷既然问了,我就说说,要说过不过的下去,那是肯定能过下去的,现在天下一统了,太平了,只要种了粮食没有灾害,总算是能吃饱了,不用像前几年那样饿肚子了,老汉已经很满足了。”邢老头叹了一口气说道。

    “那就没想过,过得更好一点吗?说实话,我感觉现在农户的日子实在是不怎么样,一年到头连口肉的吃不上,有个鸡蛋还要想着攒下来卖掉好补贴家用,这样的日子有什么满足的。”齐飞有些感慨的说道。

    “过好一点?当然想过啊,可是难啊,农户每年地理就能种那么些粮食,没灾害就多收点,有灾害了没准还吃不饱呢。我们这些在土里刨食的土哈哈们也没什么主意啊。”

    “那就不能想点别的办法?比如多养些鸡鸭鹅猪什么的?过节的时候宰几个,也能改善一下生活啊。”

    “小侯爷,您是贵人,没吃过苦不知道农户的难处啊,每年除了上缴给主家和朝廷的外,剩下的也就够吃个饱饭,能剩下的,也要留着,防止遇到灾年全家没吃的。拿什么养这些畜生啊。”

    话说到这里也就没什么了,齐飞还是决定多去几家看看。

    不大的庄子,走一圈下来也没费多少功夫,看了一圈后,齐飞的感觉就一个字,穷啊。不管是种地的还是打铁的还是烧木炭的,都是一个样子,就没一个看的上眼的。唉,史书上的贞观盛世就是这个样子?只是让农户吃得饱冻不着?难道那些史官就没有看到农户脸上的菜色?就没有看到那低矮破败的房屋?就没有了解到农户每一天的生活状况?不行,齐飞决定要改变,起码自己家的庄子要改变。

    什么参军立下不是功勋,什么做学问丰富天朝文字,什么经商繁荣国家经济,都没有让这些可爱的农户百姓过得好来的重要。

    “老刘,大刚,三宝,看了一圈了,怎么样?有什么感想没?”齐飞骑着马在回长安的路上问道。

    “少爷,怎么说呢,现在全大唐的农户基本都是这样的,都是靠着从土地刨那么点的吃食,谁也没有办法啊,只要勤快点总是饿不着的。”管家老刘回道。

    “老刘啊,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没试过怎么就知道不行呢,我有些想法,等回家和老爹说道说道。”跨越千年的模式在大唐也不知道行不行的通,不管怎样总要试试吧,齐飞想道。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