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打来安城

第十二节 二打来安城 4

    故事情节纯属虚构,请勿较真求实,看过一笑而过就好……

    第十二节二打来安城(四)李艳

    十一月二十一日夜,罗炳辉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奔袭来安城,至深夜时分,与各参战部队齐聚城外,按事先拟定的作战方案,各行其是。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吧。且说李世安带着他的特务营,悄悄摸到东面新垒砌的城墙下面,准备从这儿炸开缺口,突袭入城。因为这面墙,就是这两天才垒上的,墙体尚未凝固,如果攀爬或是架云梯,墙体未必能撑得住,同样,置身高出,被敌人发现的几率,也会大的多。反之,若是使用炸药来炸,则可以造成大面积的坍塌,更利于突击队一拥而入。

    李世安招手,示意身后的一班长上去安放炸药,可是,就在这时,身旁的朱瑾忽然一把拉住一班长,轻声对李世安说:“慢着,有情况!”

    李世安机警地俯下身,就地观察:“什么情况?”

    朱瑾:“刚才,墙根底下,似乎滚出来一样东西。”

    李世安:“是吗?你确定?”

    朱瑾:“营长,千真万确。”

    李世安:“一班长,你悄悄靠近,看看究竟是什么东西?”

    一班长领命,悄无声息地向墙根底下摸去。李世安和朱瑾,则提高警惕,目不转睛地紧盯着一班长的身影。

    他们埋伏的地方,距离墙根并不远,所以,没一会儿,一班长已经接近了墙根。就在他刚刚接近墙根的瞬间,一条黑影,骤然跃起,一个饿虎扑食般,直接将一班长扑倒在地。

    一班长,那也是身经百战的人,虽然身处劣势,却很快镇定下来,和黑影扭打成一团。但是,黑影的强悍和凌厉,显然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凭一班长恁好的身手,居然无法反败为胜,扭转战局。

    朱瑾:“营长,奇了怪了,这个人,刚才应该是从墙根里面出来的。”

    李世安:“不会吧,城墙已经垒砌起一人多高了,这个人怎么还会从墙根里面出来?要出来,也应该是翻墙出来啊?”

    朱瑾:“我的眼神一向很好,应该不会看错,他就是从墙根里面出来的。”

    李世安:“不管怎么样,先把他抓过来再说。”

    朱瑾:“一班长似乎不是他的对手,还是我上吧。”

    李世安:“去吧,小心点,别弄出太大的动静,以防打草惊蛇。”

    朱瑾:“放心,等我上去,掐着他的脖子拖下来,估计他也就剩下最后一口气了,问完口供,宰了算了。”

    李世安:“行,你先把他弄下来再说。”

    李世安话音未落,朱瑾早已悄悄摸了上去,很快摸到两个人的身边。两个人,正扭成一团,打得难分难解呢。朱瑾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直接一个黑虎掏心,对着那个人的胸口,一拳捣了过去。

    所谓会者不忙,忙者不会,朱瑾,显然是低估了那个人的应变能力,没想到他的这一拳会落空。而那个人,在朱瑾的拳头,刚刚抵近身体之际,居然一个鲤鱼打挺,直接从一班长的身上跃身而起,分毫不差地避开了朱瑾的拳头。

    一击不中,朱瑾是紧随其后,又踢出旋风腿,直接攻击那个人的下盘。立地未稳,又遭重击,那个人霎时间是手忙脚乱。不过,好在他反应够迅速,行动够敏捷,短暂的慌乱之后,立即应付自如。

    但是,他显然低估了朱瑾的能力。刚才他对付一班长,那是游刃有余,如今朱瑾和一班长联手,那对他而言,可就是力不从心了。

    朱瑾和一班长,那是多年同生共死的战友,那种无言的默契,是用行动就可以心领神会的。比如,朱瑾攻击那个人的下盘,无须出言点拨,一班长,自然就会攻击那个人的上盘。

    反之,朱瑾若是攻击那个人的上盘,一班长,则会毫不犹豫地,出招攻击那个人的下盘。以一敌二,又俱都是强劲的对手,一时半会之间,那个人,显然是捉襟见肘,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你来我往之间,那个人,已经是躲避不及,中了两拳。这两拳,虽然说不是重如千斤,但是,那也是朱瑾和一班长卯足了劲打出来的,那打在人身上,沉重的闷响声之后,那个人也是踉踉跄跄的倒退几步,差点摔倒在地上。

    不过,他也够种,受了重击之后,居然没有大呼小叫,哭爹喊娘,而是很快站稳身形,继续回击。

    “狗娘养的,不怕死就放马过来,老子今天和你们同归于尽!”他恶狠狠地低吼道,嗓音沙哑而低沉。

    一班长也不答言,再次欺身而上,挥拳向那个人打去。

    朱瑾却是一愣神,总觉得这破锅炒屁似的暗哑声音里,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

    他这一愣神不要紧,一班长可就吃了亏了。只见那个人硬生生地挨了一班长的一记重击,然后在两个人身体接触的瞬间,突然抬腿直抵一班长的小腹。

    一班长大吃一惊,急忙躬身缩腹,以防被他攻击到致命的要害部位。

    谁知道,那个人用的却是声东击西之计,他要的,就是一班长这顾腚不顾头的姿势。就在一班长低头的刹那间,那个人已经伸出左臂,牢牢地扼住一班长的脖子,右手,一根坚硬的铁钉,已经抵在了一班长的咽喉。

    “别动,再动,我就戳死他!”他愤怒地低吼,似乎是气急败坏。

    朱瑾收住欲攻击的姿势,亦是低声吼道:“说,你想怎么样?”

    “放我走,你我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你是什么人?”朦朦胧胧的下弦月,虽然照的人影分明,却照不清楚人的五官,但是,那种莫名其妙的熟悉感,依然让朱瑾念念不忘。

    “我是谁,与你们无关;你们是谁,我也不想知道。我现在,只想活着走出这里,让我者生,挡我者死!”

    呵呵,这句话够长,朱瑾总算是听出了点韵味。难怪这声音,自己会觉得耳熟,因为那就是刘长贵的方言,长山人特有的方言。长山方圆百里,横跨来安和半塔之间,这里山高林密,地势跌宕起伏,人烟虽然稀少,却绝大多数都是山东人。也就是这字正腔圆的山东腔,让长山头的人易于区别于其它地方的人。上一次,抓着刘长贵当向导时,他那与众不同的声音,曾经令人过耳难忘,刚才,若不是这长长的一句话,他还真没从他那暗哑到近乎失声的声音中,听出是他来呢。

    朱瑾小心翼翼地求证:“刘长贵,是你吗?”

    勒紧一班长脖颈的手臂,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力气陡然的增大,几乎令一班长窒息。

    没听到他的回答,朱瑾不甘心地再次问道:“刘长贵,是不是你?”

    他想靠近,可是,对面的人,显然是防范心很重,因为他刚想向前迈进,刘长贵已经勒着一班长,向后退了一步。

    一班长的命握在刘长贵手中,朱瑾不敢轻举妄动。

    “刘长贵,不是哑巴就说话,我是上次攻打来安城时,老是喜欢踹你屁股的朱瑾。”

    “朱——瑾?”刘长贵终于出声,似乎是在自言自语,又似乎是欣喜若狂。

    “对,刘长贵,我是朱瑾,我是新四军。”

    “真的——是你?”刘长贵似乎难以置信,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朱瑾求证。

    “刘长贵,千真万确,我是朱瑾。我的战友,现在在你手中,他是来攻打来安城的,请你放开他。”

    刘长贵,放开了一班长,慢慢走向朱瑾,朱瑾,也走向了刘长贵。当两个人面对面时,朦朦胧胧的月光下,彼此的五官,终于清晰可见。刘长贵一把抱住了朱瑾,是喜极而泣。

    “兄弟,这下我是死里逃生了!胖大叔呢?胖大叔来没来?”

    朱瑾也紧紧地抱住刘长贵,颇有一种劫后重逢的感慨。

    “兄弟,胖大叔也来了!你的遭遇,我们都已经知道了,胖大叔还念叨着派人去找你呢,结果狗日的小日本鬼子又来侵占来安城,胖大叔得忙着打仗,就先把找你的事情缓一缓了,没想到,却在这里不期而遇。待会儿啊,胖大叔若是见了你,那得该是多大的一个惊喜啊!”

    刘长贵有些迫不及待:“走,领我去见胖大叔。”

    朱瑾:“我先领你去见我们营长,胖大叔现在正在别处指挥战斗呢。”

    刘长贵是半信半疑:“睁眼说瞎话呢吧,没听见枪响啊,哪来的战斗啊?”

    朱瑾:“都是你小子误事,要不然,这战斗可早就打响了。我们营是突击队,只有我们先攻入城里,整场战斗,才正式打响。”

    刘长贵:“你们想从这里攻城?”

    朱瑾:“对啊。”

    刘长贵:“怎么攻?”

    朱瑾:“用炸药,炸毁城墙之后,强攻。”

    刘长贵:“幸亏遇到我,要不然,你们可得损兵折将,损失惨重呢。”

    朱瑾飞起一脚,又踹在刘长贵屁股上:“你小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

    刘长贵也不恼:“兄弟,你知道这东城墙部署了鬼子多少兵力吗?三分之二啊!就因为这东城墙易攻难守,所以,鬼子把大部分兵力,全搁在这儿来了,就等着你们来自投罗网呢。我敢保证,你们这边炸开城墙往里冲,鬼子那边就会拿机枪把你们突突的一个不剩。整个东城墙,鬼子可是部署了五挺机关枪来防范你们呢。”

    朱瑾有些恨得咬牙切齿:“你小子现在是不是当汉奸了,怎么尽替小鬼子说话?”

    刘长贵:“哼!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说的,你不听,到时候可买不着后悔药吃。”

    朱瑾:“你小子,怎么知道的那么清楚?”

    刘长贵:“昨天小日本鬼子刚进来安城,就忙着抓差来修东城墙,我刚好在来安城办点事,没来得及躲呢,就被他们抓去了。我可是辛辛苦苦地干了两天一夜的活,才冒死逃出来的,你说就这东城墙,还有哪点是我不知道的?”

    朱瑾恍然大悟,难怪这小子言之凿凿呢,原来他的确是心中有数啊!

    三个人,已经走到了李世安面前,李世安犀利如剑般的目光,直直审视着刘长贵,冷声问朱瑾:“他是谁?”

    朱瑾:“他就是刘长贵,罗司令让我们找的那个。”

    李世安点头,刚才他的身手,已经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难怪罗司令对他赏识有加。

    李世安:“刘长贵,东城门的情况,你熟悉?”

    刘长贵点头:“熟悉。”

    李世安:“你觉得,我们的攻城方案有问题?”刚才,听他和朱瑾之间的对话,似乎用炸药攻城,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刘长贵:“就小日本鬼子的兵力部署,你们用炸药炸墙,无异于是自寻死路。相反,如果留着这新垒砌的城墙,则可以是保护生命的一道屏障。”

    李世安:“那我们的攻城计划怎么办?”

    刘长贵:“我有一个法子,可以让你们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潜入城内。”

    李世安:“真的?你说来听听。”

    刘长贵:“要我说,可以,但是,你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朱瑾:“小子,别不知好歹啊,我们可是抗日打鬼子的,你作为中国民众的一份子,献计献策是应该的,还谈什么条件啊?”

    刘长贵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无赖样:“答应我,我就说,不答应我,你们就自己想办法。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我的计策,可以让你们不伤一兵一卒,就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