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打来安城

第十三节 二打来安城 5

    故事情节纯属虚构,请勿较真求实,看过一笑而过就好……

    第十三节二打来安城(五)李艳

    刘长贵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无赖样:“答应我,我就说,不答应我,你们就自己想办法。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我的计策,可以让你们不伤一兵一卒,就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世安:“好,我答应你,说出你的条件吧。”

    刘长贵:“我的条件就是,这份功劳是我的,你们不可以冒名顶替,你们必须实事求是地告诉胖大叔这件事。”

    李世安和朱瑾不约而同地失笑出声,李世安说:“你小子,还挺看重功名利禄的啊!”

    刘长贵郑重其事地说:“不是,这原本是我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准备带去觐见胖大叔的见面礼,没想到却被你们不劳而获了。把功劳白送给你们,我两手空空的去见胖大叔,没脸,所以,这计策,我可以献给你们用,但是,功劳,你们得给我留着,省得我没脸没皮的,在你们那儿没办法混。”

    朱瑾:“怎么,想通了?想去我们那儿混了?”

    刘长贵:“国破家亡,山河破碎,哪里还有老百姓安居乐业之地?上次,胖大叔叫我去,我贪恋老婆孩子热炕头,不舍得去,这次,我若是再不去和你们一起打鬼子,只怕将来我的儿子也没好日子过呢。为了我儿子,为了中国千千万万的孩子能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我必须扛起枪去打小鬼子。”

    李世安伸出手,握住刘长贵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来吧,志同道合的同志,献出你宝贵的计策,让来安城变成小日本鬼子的葬身之地。”

    刘长贵:“是,营长同志。营长,你来看,东南边城墙新旧墙体交接的地方,是我们的突破口。因为那里是我垒砌的,为了做到有备无患,我在垒砌的时候,不但在墙体之间灌浆灌得少,而且故意将墙体垒砌成空心墙,从昨天到今夜,墙体没有凝固不说,就那段空心墙,从我刚刚爬出来的地方,再继续扩大两米左右的距离,绝对不成问题。”

    李世安是喜出望外:“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从那里悄悄潜入城里?”

    刘长贵:“是的,营长。不过,我还有个建议。”

    李世安:“什么建议?”

    刘长贵:“据我所知,小鬼子的五挺机关枪若是同时开火,正好可以将整个坍塌的东城墙,封锁为一片死亡之地,我们的武器,根本压制不住他们的火力。所以,我建议,咱们先挑选出十多名身手好,枪法准的同志,让他们先潜入城内,设法将鬼子的机枪手干掉。这样,即使我们后面的行动,敌人有所觉察,只要他们的机关枪失去了威力,我们的生命,就不会有太大的威胁。”

    朱瑾:“营长,我看行,这一招釜底抽薪,对咱们有利。小鬼子没了机关枪,就等于没了胆一样,只有任我们宰割的份。”

    李世安也用赞赏的目光,看着刘长贵,问:“你当时,怎么会留了这一手?”

    刘长贵:“我想活命,我想杀小鬼子报仇雪恨,所以,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求生存的机会。”

    李世安:“怎么会想到在今晚逃出来?”

    刘长贵:“今晚,小鬼子也是困乏不堪,巡逻时没精打采的,此时不跑,更待何时啊?我就悄悄绕过他们的巡视,偷偷爬了出来。原本我是偷偷爬出来,想跑去半塔找你们,给你们通风报信的,我没想到会刚爬出来,就遇上了你们。”

    朱瑾:“你小子,是不是有先见之明啊,居然和我们不谋而合?”

    刘长贵:“别抬举我,咱整的,也就是那瞎猫撞上死耗子的事儿,无巧不成书罢了。”

    朱瑾:“哼!给脸不要脸!”

    刘长贵:“哼什么哼?不服气啊?不服气的话,你也整这么一出给我看看?”

    李世安:“行了,行了,大敌当前,不是你们争论言高语低的时候,这个计划,我看行,我们就按照这个计划行事。一班长,你去集合全营身手最好,枪法最准的同志,先第一批潜入城里,最好能悄无声息地干掉鬼子的机枪手,我们后面的队伍,会陆续潜入进去,只要我们这边的战斗一打响,围歼来安城的战斗,将全面开火。”

    一班长领命,很快去集合起一支十多人的精锐队伍,在刘长贵的带领下,向城墙跟摸去。李世安打了个手势,示意朱瑾跟上,去保护刘长贵。

    虽然他是主动来通风报信的,但是,目前,他还不是真正的新四军,他们有责任保护好他的生命安全。

    刘长贵带着他们,悄悄摸到城墙跟底下,自己刚刚偷爬出来的那个位置。那个洞口太小,仅容一个人通过,所以,刘长贵示意一班长和朱瑾跟他一起上前,按照原来的洞口,再继续向外拓展。

    墙是刘长贵垒砌的,该怎么扒,他当然清楚。他在洞口上下左右的位置,各自小心翼翼地挪动一块活动的大石块,然后让一班长和朱瑾帮忙把石块抬下来。如此反复数次,一个两米大小的洞口,已经赫然呈现在眼前。刘长贵挥手,示意身后的战士跟他进去,他自己,则当仁不让地率先爬入洞内。

    朱瑾和一班长也不甘落后,紧随其后,也悄悄地爬入城内。十多个人,转眼的功夫,已经潜入到了小鬼子的眼皮子底下,而小鬼子却还在黄粱美梦中犹不自知。

    刘长贵对着一班长和朱瑾,打了个一连串的手势,示意五个机关枪的部署位置,然后用眼神询问:“怎么办?”

    一班长那可是在无数次的枪林弹雨中锻炼出来的,冲锋陷阵自是不在话下。所以,他也用手势,示意身后的十多名战士,分成五组,各自向五挺机关枪的位置所在地摸去。

    朱瑾,自然是跟刘长贵一组,又带了两名战士,向中间位置的机关枪摸去。他们这支临时配备的突击队,算上刘长贵,才恰好是二十人,每四人一组,正好和敌人机关枪射手人数相同。因为敌人每挺机关枪,也是配备了四个人,一个指挥官,一个射手,两个携带弹药的副射手,这一对一的对决,鹿死谁手,就看各人的本事了。

    这一切动作,可都是在悄无声息中进行的,小日本鬼子没有觉察,并不是他们笨到没有安排警戒,而是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新四军会地遁,会从墙根底下摸进来,巡逻队的警戒,可都是放在城墙上面呢。

    而军营里的日军,因为这两天修筑城墙,也是累的疲惫不堪,今晚难得休息,自然是倒头就睡。反正城墙已经垒砌了一人多高,外面又有巡逻队在警戒,那可是人人都把心放在肚子里,睡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啊!

    刘长贵和朱瑾,带着两名战士匍匐前进,悄无声息地摸到机关枪前,只见四个小鬼子正在打扑克,因为是天寒地冻,寒风猎猎,所以,四个坚守岗位的小鬼子,那也是怨声载道,一边打着扑克,一边骂骂咧咧。

    其实,作为受侵略者统治控制并支配的傀儡,他们也是有口难言,苦不堪言的。堂堂一个大男人,谁不是上有老,下有小啊,谁愿意抛家舍业,漂洋过海的,来到异国它乡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啊?不但要背负历史的骂名,还要时时刻刻提心吊胆的,担心命丧它乡的可能?这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日子,他们也是过够了,过怕了,只是,他们身不由己而已。在这种寒风凛冽,冰寒刺骨的夜晚,谁不想睡在热烘烘的被窝里,让疲惫的身心,得到舒适的休息啊?但是,他们不能,因为他们是机枪手,他们的机枪,摆在战场的重心位置,一旦新四军攻城,他们的火力,可以覆盖整个战场,所以,他们四个人得一起留下来值班,而其它的四挺机枪,却只是各自留下一名副射手在值班。别人享福,他们受罪,这如何能心里平衡啊?反正指挥官也不在,发几句牢骚也无妨!

    四个短命的小日本鬼子,身旁架着一堆火,在火光的映照下,打着扑克打发慢慢长夜,做梦也没想到,已经是死到临头了。

    朱瑾打了个手势,示意四个人一人包一个,刘长贵和两名战士点头,表示明白。朱瑾掏出腰间的盒子枪,递到刘长贵面前,悄声说道:“拿着,以防万一”

    刘长贵怔然,不接,亦是悄声问道:“你呢?”

    朱瑾掏出腰间的匕首,冲着刘长贵晃了晃。

    刘长贵却伸出手,去拿朱瑾手中的匕首:“这个适合我!”

    朱瑾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匕首给了刘长贵。枪这东西,会使用它的人,它会变成威力无比的武器,不会使用它的人,则它就是一块废铜烂铁,对长年累月打猎为生的刘长贵而言,或许匕首会更是他得心应手的武器。

    四个人,悄悄摸到近前,然后同时跃身而起,以饿虎扑食般的凶悍凌厉,扑向那四个打扑克的小鬼子。

    事出突然,四个小鬼子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呢,瞬间就栽在刘长贵和朱瑾的手中,有两个去见了阎王。剩下的两个,显然也是个中好手,那两个战士一击得手之后,那两个小鬼子踉踉跄跄的,居然没有倒地,依然强悍地支撑着身体,试图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这种战术,只能是快刀斩乱麻啊,哪容得片刻的迟缓?所以,刘长贵和朱瑾不约而同地,各自扑向其中的一个,以二比一的绝对优势,一个被朱瑾扭断了脖子,一个被刘长贵割断了喉咙。两个垂死挣扎的日军,是死不瞑目啊!他们大睁着已经失去光彩的双眼,一动不动地仰望着黑漆漆的夜空,似乎,灵魂已经漂洋过海,穿越重重黑暗,回到思念已久的亲人们身边……

    身后,李世安带着战士们,已经陆陆续续潜进来很多,李世安匍匐到刘长贵身边,看着不远处巡逻的一小队日军,悄声问道:“哪里是日军指挥官的驻地?”

    刘长贵指向巡逻队的右前方:“那边,几个军官都住那里。不过,他们警戒很严密,不许人轻易靠近。”

    李世安:“想办法把那队巡逻队引来,灭了他们。”

    朱瑾:“怎么引?这半夜三更的,只怕是一点响动,都会惊起所有的人。”

    刘长贵:“我有办法,不妨试试。”

    李世安:“什么办法?”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