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道舛

第十章、彼泽之陂

    闻知卓武功之高,人所共睹,又见他与‘威风’镖局为敌,杜凌被他盯着,只觉怔忡难安。但视其目光,只含惊奇之色,却没有恶意。

    闻知卓离去已久,杜凡见凌小丫尚自不顾伤痛凝神戒备的样子,不由哑然一笑,轻拉其手,道:“已经走远啦。此人武功绝高,于我二人,不啻若老鹰于小鸡之差别,何必防他?”

    凌小丫点头一笑,抿着嘴,因嘴角受伤,不能答话。

    杜凡见她额角发丝散乱,胸前和袖口血迹暗红,不由心下感动,轻轻道:“你在这里坐着,好生将息。柳总镖头受伤,我过去看看。”

    凌小丫却摇摇头,随即站起,杜凡知其意思,便拉了她的手,两人一起过去。

    此时,柳尚正周围,众‘威风’镖局镖师伙计围成一团,个个神情郁郁,道:“总镖头素来谦和礼让,虽以武人之身,却多行礼仪之举,他于靖州城中,声名上佳,却不得其死然。天伦之丧,道之不行,律法不兴,人心不古,可见一斑。”

    杜凡茫然不知如何接口,只得静静听着。

    凌清源摇摇头,道:“镖局剧变,诸多事宜,尚待料理,总镖头生前对我恩重如山,此时此情,我当尽心竭力打点上下才是。你二人自去街上吃些早点,去学馆拜见先生,然后回去吧。”

    杜凡躬身称是,带着凌小丫先到水池边,粗略清洗了一下其身上血迹,然后到房中拿了书册,便出了镖局。

    到得街上,杜凡先带了凌小丫去药铺做了敷理,然后前往学馆。拜望回来,出门之时,,迎面走来三人,当中之人,正是李禄。

    李禄抬头,看见凌小丫,不由笑道:“咦,这不是。。。。。。这不是。。。。。。”突然省起,自己虽和她见了几次,却叫不出名字,“你这伤口。。。。。。哈,先前闻先生可在不停夸赞你呢,说你应变神速,颇有练武之才。”接着又眼望杜凡,目光中颇有询问之意。

    杜凡却是知道李禄的,当即上前施礼,道:“草民杜凡,见过李公子。”

    李禄道:“你倒是认识本公子,可是到这里求学吧。”然后转向凌小丫,道:“小妹妹,你可叫什么名字?”

    凌小丫躲在杜凡身后,摇头不答。

    李禄轻轻一笑,不以为忤,摇着扇子从杜凌二人旁边经过。却在擦肩之时,脚底一钩,反手轻轻推在杜凡后背,杜凡站立不住,当即摔倒。

    凌小丫连忙将杜凡扶起,却见其额头青肿,鼻血长流,不由甚是恼怒,喝道:“你这人好生无礼!”这一说话,那才粘合的嘴角又崩裂开了,杜凡忙将助她捏住。

    李禄哈哈大笑,指着杜凡道:“原来竟是一介弱质书生而已,啧啧,小妹妹,你这良玉之质,配朽木之才,可惜,可惜!哈哈,要说无礼,那窃听之事才叫失礼呢。”说罢,大笑而去。

    凌小丫被说得满脸通红,却也不欲李禄就此离去,杜凡将其扯住,道:“不过跌个跟头,不甚要紧,勿要多生事端。”

    之后,两人到镖局和凌清源作别。但见镖局之中白藩错落,哭声震天,人群往来穿梭不停,却是个个带着悲戚,不由感慨。

    寅时时分,二人回到清溪村。凌秋氏见了杜凌二人模样,又是一番数落,却也心下担忧,让他们速速到秦伯之处诊治。

    杜凡些许破皮,并无大碍。凌小丫的伤口却已然开始结痂,秦伯只涂膜了些药膏,吩咐不可用力,日即可完好。

    杜凡没有见到智怒和尚,微微有些奇怪,道:“秦伯,智怒大师已离去了么?”

    秦伯摇头,道:“尚未离去。只是大师悼念亡友,日夜诵读,这两日里倒是在坟头过的。”

    杜凡点头道:“人道生死极乐,六道往回。大师念念不忘故友,倒是至情之人。”

    凌小丫忽然插口道:“大师可没有再去勾魂山吧?”

    秦伯闻言,微微一怔,问道:“智怒大师去过勾魂山了?”

    杜凡便将前日因果陈述,并将路途所欲及城中因果也说了。秦伯越听越是眉头皱起,到后来竟是愣愣出神,凌小丫连叫几声,秦伯才醒悟过来,对杜凌二人说道:“昨日并未见到你说的那三人。不过人多事亦多,恐怕来日里清溪村安宁难再,你二人这几日便在家里就好,切莫外出采药了。”

    凌小丫见秦伯心事重重的样子,便怯怯问道:“可要报官么?”

    秦伯见杜凌二人都有些怔忡不安,暗道自己心事外露,倒吓到了两个不经事的孩子,便轻拂凌小丫的头,道:“报官亦是无谓之举,智怒大师那事情不也不了了之么?不过,清溪村地处偏僻,穷山寡水,并非生事之地,你二人无须忧虑。”

    杜凡道:“秦伯,这勾魂山可有什么宝贝?往日里虽常有人来,可不曾有过半点听闻那里面究竟有甚物事。”

    秦伯摇头道:“老朽一生遍览山河,阅胜无数,若说诡谲凶险,无出勾魂山之右者,其‘勾魂’之名,名副其实。我倒是真想看看,能破山得遂者,是何等样人物?”

    凌小丫道:“不是山里有鬼怪神仙么?”

    秦、杜二人相顾一眼,眼里满是笑意。

    秦伯笑道:“若是恶人去了,就会有鬼;若是宵小去了,就会有怪;若是咱们小丫去了嘛,就会有神仙啦。哈哈。。。。。。”

    凌小丫对二人言语听得似懂非懂,却也知道世间绝无此事,见秦、杜二人相顾失笑,不由嗔道:“秦伯为老不尊,又来取笑小丫啦。”

    秦伯瞥一眼杜凡道:“此处可不止我一个人发笑,那人笑得,为何我就笑不得?”

    凌小丫顿觉绯红上脸,鬓角发烫,满身不自在,羞叫一声,便霍然转身逃走。秦伯哈哈大笑,回头看到杜凡一副讪讪样子杵在那里,不由笑骂道:“怎么,难不成还要我请你吃过晚饭再走?”

    杜凡闻言,拔脚便逃,只听到身后传来秦伯爽朗笑声。

    到了凌小丫家里,凌秋氏已经将饭菜端上桌子,见杜凡来了,便道:“你们两个有口福了,铁牛今日猎获颇多,送给咱家一只兔子,这些日子颇受铁牛接济,倒要好生谢过人家才是。”

    杜凡和凌小丫齐声应是。

    用过晚饭,和往日一般,凌小丫自去摆弄女红,而杜凡则借着灯光看书,将近子时,杜凡再起身回转自己家里。

    月色微明,杜凡边走边想着今日晨间那场恶斗。自己当时身在场外,胸中却宛似跳着一朵火焰,大有置身其中之意,进退趋止,便如自己正在和另外一人过招一般,以致深迷其中而不自知。

    杜凡摇摇头,心中满是不解,却茫然无绪。抬头看时,已然到得家门,却发现大门敞开,不由暗道:“难道阿婆回来了?却怎地不关了门?”

    脚步移处,杜凡进了里面,却发现里面端坐一人,正定定看着自己,眼眸明亮,炯炯有神。

    那人道:“杜施主可算回来了!”

    闻知卓武功之高,人所共睹,又见他与‘威风’镖局为敌,杜凌被他盯着,只觉怔忡难安。但视其目光,只含惊奇之色,却没有恶意。

    闻知卓离去已久,杜凡见凌小丫尚自不顾伤痛凝神戒备的样子,不由哑然一笑,轻拉其手,道:“已经走远啦。此人武功绝高,于我二人,不啻若老鹰于小鸡之差别,何必防他?”

    凌小丫点头一笑,抿着嘴,因嘴角受伤,不能答话。

    杜凡见她额角发丝散乱,胸前和袖口血迹暗红,不由心下感动,轻轻道:“你在这里坐着,好生将息。柳总镖头受伤,我过去看看。”

    凌小丫却摇摇头,随即站起,杜凡知其意思,便拉了她的手,两人一起过去。

    此时,柳尚正周围,众‘威风’镖局镖师伙计围成一团,个个神情郁郁,道:“总镖头素来谦和礼让,虽以武人之身,却多行礼仪之举,他于靖州城中,声名上佳,却不得其死然。天伦之丧,道之不行,律法不兴,人心不古,可见一斑。”

    杜凡茫然不知如何接口,只得静静听着。

    凌清源摇摇头,道:“镖局剧变,诸多事宜,尚待料理,总镖头生前对我恩重如山,此时此情,我当尽心竭力打点上下才是。你二人自去街上吃些早点,去学馆拜见先生,然后回去吧。”

    杜凡躬身称是,带着凌小丫先到水池边,粗略清洗了一下其身上血迹,然后到房中拿了书册,便出了镖局。

    到得街上,杜凡先带了凌小丫去药铺做了敷理,然后前往学馆。拜望回来,出门之时,,迎面走来三人,当中之人,正是李禄。

    李禄抬头,看见凌小丫,不由笑道:“咦,这不是。。。。。。这不是。。。。。。”突然省起,自己虽和她见了几次,却叫不出名字,“你这伤口。。。。。。哈,先前闻先生可在不停夸赞你呢,说你应变神速,颇有练武之才。”接着又眼望杜凡,目光中颇有询问之意。

    杜凡却是知道李禄的,当即上前施礼,道:“草民杜凡,见过李公子。”

    李禄道:“你倒是认识本公子,可是到这里求学吧。”然后转向凌小丫,道:“小妹妹,你可叫什么名字?”

    凌小丫躲在杜凡身后,摇头不答。

    李禄轻轻一笑,不以为忤,摇着扇子从杜凌二人旁边经过。却在擦肩之时,脚底一钩,反手轻轻推在杜凡后背,杜凡站立不住,当即摔倒。

    凌小丫连忙将杜凡扶起,却见其额头青肿,鼻血长流,不由甚是恼怒,喝道:“你这人好生无礼!”这一说话,那才粘合的嘴角又崩裂开了,杜凡忙将助她捏住。

    李禄哈哈大笑,指着杜凡道:“原来竟是一介弱质书生而已,啧啧,小妹妹,你这良玉之质,配朽木之才,可惜,可惜!哈哈,要说无礼,那窃听之事才叫失礼呢。”说罢,大笑而去。

    凌小丫被说得满脸通红,却也不欲李禄就此离去,杜凡将其扯住,道:“不过跌个跟头,不甚要紧,勿要多生事端。”

    之后,两人到镖局和凌清源作别。但见镖局之中白藩错落,哭声震天,人群往来穿梭不停,却是个个带着悲戚,不由感慨。

    寅时时分,二人回到清溪村。凌秋氏见了杜凌二人模样,又是一番数落,却也心下担忧,让他们速速到秦伯之处诊治。

    杜凡些许破皮,并无大碍。凌小丫的伤口却已然开始结痂,秦伯只涂膜了些药膏,吩咐不可用力,日即可完好。

    杜凡没有见到智怒和尚,微微有些奇怪,道:“秦伯,智怒大师已离去了么?”

    秦伯摇头,道:“尚未离去。只是大师悼念亡友,日夜诵读,这两日里倒是在坟头过的。”

    杜凡点头道:“人道生死极乐,六道往回。大师念念不忘故友,倒是至情之人。”

    凌小丫忽然插口道:“大师可没有再去勾魂山吧?”

    秦伯闻言,微微一怔,问道:“智怒大师去过勾魂山了?”

    杜凡便将前日因果陈述,并将路途所欲及城中因果也说了。秦伯越听越是眉头皱起,到后来竟是愣愣出神,凌小丫连叫几声,秦伯才醒悟过来,对杜凌二人说道:“昨日并未见到你说的那三人。不过人多事亦多,恐怕来日里清溪村安宁难再,你二人这几日便在家里就好,切莫外出采药了。”

    凌小丫见秦伯心事重重的样子,便怯怯问道:“可要报官么?”

    秦伯见杜凌二人都有些怔忡不安,暗道自己心事外露,倒吓到了两个不经事的孩子,便轻拂凌小丫的头,道:“报官亦是无谓之举,智怒大师那事情不也不了了之么?不过,清溪村地处偏僻,穷山寡水,并非生事之地,你二人无须忧虑。”

    杜凡道:“秦伯,这勾魂山可有什么宝贝?往日里虽常有人来,可不曾有过半点听闻那里面究竟有甚物事。”

    秦伯摇头道:“老朽一生遍览山河,阅胜无数,若说诡谲凶险,无出勾魂山之右者,其‘勾魂’之名,名副其实。我倒是真想看看,能破山得遂者,是何等样人物?”

    凌小丫道:“不是山里有鬼怪神仙么?”

    秦、杜二人相顾一眼,眼里满是笑意。

    秦伯笑道:“若是恶人去了,就会有鬼;若是宵小去了,就会有怪;若是咱们小丫去了嘛,就会有神仙啦。哈哈。。。。。。”

    凌小丫对二人言语听得似懂非懂,却也知道世间绝无此事,见秦、杜二人相顾失笑,不由嗔道:“秦伯为老不尊,又来取笑小丫啦。”

    秦伯瞥一眼杜凡道:“此处可不止我一个人发笑,那人笑得,为何我就笑不得?”

    凌小丫顿觉绯红上脸,鬓角发烫,满身不自在,羞叫一声,便霍然转身逃走。秦伯哈哈大笑,回头看到杜凡一副讪讪样子杵在那里,不由笑骂道:“怎么,难不成还要我请你吃过晚饭再走?”

    杜凡闻言,拔脚便逃,只听到身后传来秦伯爽朗笑声。

    到了凌小丫家里,凌秋氏已经将饭菜端上桌子,见杜凡来了,便道:“你们两个有口福了,铁牛今日猎获颇多,送给咱家一只兔子,这些日子颇受铁牛接济,倒要好生谢过人家才是。”

    杜凡和凌小丫齐声应是。

    用过晚饭,和往日一般,凌小丫自去摆弄女红,而杜凡则借着灯光看书,将近子时,杜凡再起身回转自己家里。

    月色微明,杜凡边走边想着今日晨间那场恶斗。自己当时身在场外,胸中却宛似跳着一朵火焰,大有置身其中之意,进退趋止,便如自己正在和另外一人过招一般,以致深迷其中而不自知。

    杜凡摇摇头,心中满是不解,却茫然无绪。抬头看时,已然到得家门,却发现大门敞开,不由暗道:“难道阿婆回来了?却怎地不关了门?”

    脚步移处,杜凡进了里面,却发现里面端坐一人,正定定看着自己,眼眸明亮,炯炯有神。

    那人道:“杜施主可算回来了!”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