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将灭

第二十二章、东海渔村

    很多年前,东海边世代住着一群以捕鱼为生的人,男人们在晴朗的日子里出海,女人们则带着孩子站在海岸边的沙石上目送着丈夫缓缓驶出海湾。(本章节由贵宾114网友上传)黄昏时,她们又在同一块地方驻足远望,远眺着被夕阳染红的海面,默默祈祷着丈夫满载着鱼儿归来。他们是东海边得渔民。他们是依靠着东海生活的人。

    城市的兴建,意外地打碎了渔民的生活,他们被迫作出抉择,是背起行囊远离埋葬着祖先的土地,还是放弃时代相传的渔民生活,融入喧嚣的城市。

    时间飞逝,张夜来到百武院已经一个多月了。百武院的日子像是东海的海水,重复着简单而又充实的生活内容,就像是东海中的海水一浪接着一浪不停地洗刷着海岸。每天绝大部分时间沉浸在训练之中,无休无止,可是带来的并不是烦躁,却是是收获与欣喜,身体一点一点的蜕变,让他对未来的路充满着希望。

    九重击的修炼在海东渔的帮助下,张夜似乎摸到了第七重击的影子,这让他无比欣喜,自从第六重击完成之后,他已经很久没有感觉到在武技上的进步了,短短一个多月竟然让他摸到了一点影子,绝地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于是,在九重击的修炼上,他显得格外卖力了。

    张夜的同学最近一段时间同样沉浸在武技的修炼上,自从从海东渔获得了武技修炼的小册子,他们便开始了积极修炼。鲁一修便是其中最为痴迷疯狂的一个,除了早晨的跑步与上午的整体训练,其他的绝大部分时间他用在了他的武技修炼上来。他的武技叫做十合拳,耍起来极为霸道刚猛。

    而在最近几天,海东渔又推出了新的训练项目,对战训练。对战训练其实就是类似实战的一种训练,两名同学之间进行相互的切磋,一方面可以获得实战经验,另一方面可以熟悉他们武技的运用。

    张夜大部分的对战目标是鲁一修,穿戴符文道具,实力自然得到了极大的压制,但即便如此张夜所展现出来的实力与鲁一修还是旗鼓相当的,不过他不得不承认鲁一修的力气的确很大,配合上新修十合拳,的确是勇猛异常。

    这段时间内,张夜与鲁一修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强度的训练之中,他们都已经没有什么闲暇时间去文部上文化课了,早晨与上午是整体训练时间,下午则变成了武技修炼的时间,而晚上他们只想爬在床上好好睡个觉,一整天高强度训练已经让他们没有心思去做别的事情。

    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今日,海东渔在整体训练完成后,便给二十三名学生带来了一个不错的消息,明天他们将去东海边野炊一次,以放松几日来辛苦训练。像这样的放松的活动,海东渔每隔七八天就会组织一次,这也是众人所渴望的日子,这是他们少有地可以完全放松下来的时间。

    第二日清晨,二十三名学生早早就来到集合地点。海东渔同样在预订地点等候了,等二十三名学生来齐之后,便吩咐着学生们站好队形,然后排成一条长蛇,向百武院外走去。。

    出了百武院的大门,海东渔带头小跑了起来,学生们则整齐紧随其后,一步一步地向着海边的方向跑去。

    百武院虽然位于东海之临,但离真正的海边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大概小跑了一个时辰,张夜才算是隐约看到了海,然后进入了一片树林。树林里是狭长的小道,弯弯曲曲,大概两四五里左右。当他们穿过树林之后,才算是真正到达了海岸。在他们眼前的便是一片无边无尽的东海。

    海东渔驻足眺望,像是看到一位许久未见的朋友。众人纷纷被眼前一望无际的海迷住。东方的日出已经早早升出了海平面,将金灿灿的光芒洒在了海水里,随着起起伏伏的海浪,一起荡漾在东海的碧波里。海浪拍打着海岸,发出一声声清脆的拍击声,像是渔民的打渔歌。一阵劲风抚过众人的脸颊,将秀发打的凌乱起来,众人并没有感觉到寒意,倒是有着一股温湿清爽之意,并且还夹杂着一股清晰的味道,张夜猜这或许就是海的味道。

    海东渔长呼一口气,心情似乎极其的好,指着不远处一个小小的渔村说道。“看到远处的那个村庄了吗?”

    渔村坐落在一座小山坡之上,是一处极为低矮的山,只是比海平面高出了许多。零星的木房平屋错落有致的分散在山坡各处,不过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面朝大海。

    “哪里是我的家,我的家就在哪里。”海东渔有些自豪的说道。

    海东渔带着学生们顺着沙石铺成的小道来到了渔村。有几名路过的妇女看到海东渔,有些意外,纷纷向他打着招呼,海东渔也一一问好。经过一家渔民的房屋时,妇人正在晾晒着些干鱼,一旁一名七八岁得小男孩见到海东渔,便一个劲的跑了过来,嘴里还不停的喊着,“东渔叔叔,你回来了。”

    海东渔一把抱起小孩,“小志,最近乖不乖啊。”

    “我很乖,不信你问母亲。”叫小志男孩说道。

    晾晒干鱼的妇人放下手中的活儿,走了过来,“原来是东渔回来了。”

    海东渔点了点头,寒暄了几句,便带着的学生继续穿梭在渔村之中。一路上,海东渔同每一个遇到的人热情的打着招呼,仿佛自己就是这个小渔村的渔民一般。最后海东渔,停在了山腰一处低矮的平房前面。

    门外坐着一个五六十岁的妇人,皮肤黝黑,身穿粗布衣衫,脸布皱纹,正在修补着一张破旧的渔网,双手不停来回穿梭,显得极为娴熟,双眼不时眺望远处的海面。当发现海东渔出现自己的眼前,情绪变得的妇人与这个东海边的渔村,张夜不禁想起了张家庄,一样都透发出一股浓浓质朴之气。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