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将灭

第二十四章、登山

    鸣山坐落于东海之滨,方圆数百里尽是平原,鸣山如同地标一般伫立在绵长的海岸带上。鸣山在千盟帝国有着莫大名声,却不是因其独特的地理,而是因为百武院,它被百武院视为真正的源头,传说武圣大人便是在鸣山之巅萌发了建立百武院的念头。

    多年来,鸣山一直静静的矗立在哪里,而百武院的老师与学生似乎都养成了一种习惯,仰视鸣山。他们静静的仰望着这座并不算太高的山峰,仿佛哪里有他们毕生所追求的目标,望的出神,望的忘我。

    张夜常常仰视着这座青绿色的鸣山,因为这样他能时常回忆起落日山脉那些高高耸立的山峰,那是一种极有味道的回忆。不过训练依旧是日常生活的主调,只是偶有闲暇的时候,欣赏一下让人舒服的的景物。

    九重击的训练无疑是缓慢的,虽然在海东渔指导之下有了小小的收获,但距离第七重击还存在着极大的距离。张夜曾向海东渔表示,自己是不是可以修炼些其他的武技,但被海东渔否定了,海东渔认为在进入内院之前,还是得一心一意的修炼九重击,目前虽然到达了第六重,但还没有将武技彻底的变成自己的东西,需要大量的实战的训练,将武技慢才能慢消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如果分心其他武技,九重击的进步就会变得更加艰难了。于是张夜也放弃了这种的念头,专心修炼九重击,他要将九重击变成自己的武技。

    时间在高强度的修炼中一天一天的过去。很快三个月时间如同东海吹来的海风匆匆而过,张夜此时已经彻底的融入了百武院,这里有着关心学生的老师,有勤奋共勉的同学,有朝夕相处的朋友,还有偶尔意外的惊喜,让他不再陌生,隐隐产生了一种特殊的依赖,就想自己对张家庄的那种依赖。

    莫小野时常来百武院看他,这个老人就像是无微不至的长辈,喜欢问些张夜在百武院日常的琐事,就像麦田里的农夫谈论着家常一般。当然张夜很乐意叙述着自己经历有趣事情,如同亲人一般分享着,张夜对于这位与爷爷齐辈的老人,已经十分的信任,走出张家庄后,莫小野是唯一让他产生如同家人一般信任的人。

    鸣山湖,张夜偶尔会去走上一圈,虽然地方有些偏僻,但张夜觉得那里是放松身心极好的地方,漫不经心看着青山绿水,惬意的想着生活中的琐事。就像今天这样,他再一次一个人漫无目的走近它的身边。

    微凉的风吹拂着湖面,起了一阵如鱼鳞般的的湖波,煞是美丽。张夜随着湖边的小道,静静的走着。近日来,他感觉有些郁闷,九重击的修炼似乎毫无进展,他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望突破,在百武院每个人都近似疯狂的寻求突破,而自己似乎还在原地踏步,心中自然有些焦虑了。走近鸣山湖,他想排解心中的烦闷,让一切平静下来。

    沿着湖边的小道走着,张夜的心情跟随着湖水一起轻轻的荡漾起来了,看到远处正在垂钓的老人,心中多了一丝惊喜。那位湖畔垂钓的老人是爷爷的老师,也是自己的老师,虽然很少会见到他,但每次见到老人,他都有着一种格外的亲切。或许是因为爷爷的那层关系,老人总是一副微笑的脸庞,与张夜讲述着张武的故事。从老人的眼神之中,张夜猜想爷爷张武似乎是老人极其钟爱的弟子。

    张夜走到老人的身边坐了下来。老人脸色极为平静,坐在石块上一动不动,像是一具人物雕塑,慵懒的目光静静盯着湖面,见张夜在自己身边坐下,老人并没有侧目,依然静静看着湖面。

    “小夜,怎么有空来看老头子我呀。”老人略带笑意地问道。

    “有些烦闷,便想来走走。”张夜回答道。

    “哦,怎么遇到什么不称心的事情了?”老人淡淡的说道。

    “也算不上,只是最近武技修炼似乎变得寸步难行了。”张夜说出里哦啊近日令自己烦恼的事情。

    “呵呵,武技的修炼可急不来的哦。”老人呵呵笑道。

    “老师,今天可掉到鱼?”张夜问道。

    老人摇了摇头说道,“湖里的鱼很久没有上钩了,可能是我的鱼饵不香了,他们吃厌了。算了,今天就不钓了,小夜,我带你去一个地方?”老人收回钓竿,慢悠悠的说道。

    “是,老师,不知是什么地方?“张夜恭敬的说道

    “鸣山。”老人答道

    “就是那座山。”张夜指着湖边对面的鸣山说道。

    老人点了点头。

    张夜心中有些意外,自进入百武院以来,他几乎每天都会仰视鸣山,却从没有登过鸣山。

    老人带着张夜沿着湖边小道,向着鸣山的方向走去。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山脚下,通往山上的是青石铺成的石阶,石阶极为干净,显然常常有人打扫。

    “小夜,通往山顶的石阶共有六千六百六十六阶,要想一口气爬上去,不是件容易的事,我这把老骨头不知能不能爬到山顶。”老人仰视着鸣山,微微一笑说道。

    “老师,那么我们慢点,不行的话,我可要背您上去。”张夜说道。

    “背我到不至于,走吧,我们上去吧。”老人轻轻声说道。

    于是,二人便开始了登鸣山了。

    登山的石阶极为平整,是一块快长宽差不多的长方形石块铺成的。山道还算宽,可以容纳五六人并排同行。张夜与老人是并排走着。石阶道旁是茂密的植被,其中不乏些十余丈高的参天大树,叽叽喳喳的鸟鸣声活跃在林间,与海风在山间形成林涛声相互呼应,听起来让人倍感清新自然。

    山道是呈之字形通向山顶的。对于每日都进行修炼的张夜来言,自认为登上鸣山应该是件极为简单的事情,他跟着老人的步伐一步又一步的向鸣山之巅走着。

    一个时辰之后,两人依旧在不紧不慢的走着。张夜感觉到自己的步伐微微有些沉,随着台阶的增加,他感觉身体渐渐有些吃力了,他开始怀疑老人登山前的话,难道真的只有六千三百六百六十六阶,走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可是似乎还没有到达山腰,但看到老人极为平静的一步又一步抬这步子,张夜并没有过问什么,他只是紧紧的跟着。

    一个时辰又过去了,张夜发现自己的有些跟不上老人的步伐了,身体愈来愈沉重,呼吸变也得浓重了起来。他现在可以肯定,这通往山顶的石阶绝地不止六千六百六十六阶。

    “小夜,累了,要不休息一下?”老人回头看看了落在身后气喘吁吁的张夜,带着一丝笑意的问道。

    张夜摇了摇头,想到登山前还口出狂言要背老人上山的话,不免有些自惭形秽了。

    于是二人继续踏着石阶,向着鸣山之巅前进着。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