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逍遥国

第二十二章 送宝

    仔细思考过王玉的功法之后,一鹤也摸不着头脑。但数日之前,一鹤暗地里测试过王玉的真正实力,完毕后,却连王玉都看不出他的喜怒。过了良久,一鹤才幽幽地、郑重地开口道:“你想逍遥?但天大地大,放眼苍穹星空,如何才是逍遥?只怕连仙人都不能真正明了。这逍遥游,不到生死关头,不要动用。即便动用,也要隐匿在现有道术和功法之中。见之者,死!懂么?”

    “嗯。”王玉当时点点头,似懂非懂。

    书是死的,就算背了再多,也只是记住,要想化作自己的东西,还需要经历世间万象的磨砺。所以王玉仍然只个十一岁的聪颖少年,气质出尘,但不够狠,不够成熟,不够奸猾,依旧需要一鹤的点拨。

    “元婴期后期之下与你对敌,法宝差些的,硬抗的,不够机灵的,必败无疑。论起实力增长的速度,你即便比不上天灵根的拥有者,但已经超越了地灵之体!”一鹤对王玉实力的判断,悠然回荡在王玉的耳边。

    “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为什么你的逍遥游为何有如此神效。但你要记住,即便你有大乘期的实力,在修真界,乃至仙界,能在反掌间杀了你的人,数不胜数。”

    “你与天灵根不同。天灵根,依天地常规而成,虽然在众生中鹤立鸡群,但却是瑰宝,人人先欲收为己用,若确信不能,才会无奈选择除之。而你,恐怕是个从未有过的异数,为了天地间现有的秩序,任何能明白刺中诡异的人,第一选择,必然是灭杀!”

    “为什么?”王玉问。

    “一群凡人,发现一个孩子如怪物般强壮,只会感孩子,变成一个将会人人喊打的怪物?

    然而从来没人愿意在旅程尚未起步的时候,放弃自己的生命和希望,王玉亦如此。

    更何况,这个十一岁的少年,还有自己那点闪着冷光的坚定理想——快乐,长生,与亲友逍遥于天地间。

    “我一定能踏足仙道,以我自己的方式!”王玉强迫自己静下心神,不去想那些莫名其妙的危机,恶狠狠地自励着,继续他的书海苦行。

    不得不说,少年壮志不言愁。

    兔子在旁边安静地蹲伏,貌似睡着了。五年间,它的毛发越发的雪白,此时静立不动,宛如一只小小的玉雕,煞是好看。

    “玉儿,玉儿!”

    藏仙阁外传来一声拖得老长的呼唤声,不需仔细辨认,任谁都知道那是一鹤在喊叫。满玄月峰,只有一鹤能这么为长不尊。

    藏书阁几乎每个玉塔上都有人坐着,一鹤在玄月宗是出了名的疯癫心性,只有他好意思打扰别人看书,别人也习惯了。

    可王玉却还没有继承到师父最具神韵的风范。

    “听到啦,听到啦……”王玉扬扬眉毛,放下手里的书册,声音低得刚刚够自己听得到。

    王玉知道,自己这师父不会没事儿打扰自己修行,既然来了,自有要事。

    五年间,一鹤除了有限几次把王玉喊出去查看修为,顺便以训练实战经验为借口把爱徒痛揍几顿之外,还真没有搞出过拉着徒弟出去打点野味之类的事儿。毕竟是修行了一百多年的老头儿,自然懂得轻重缓急,什么时候该放松,什么时候该严厉,一鹤自有分寸。

    王玉迈步走出藏仙阁,果然见到站在殿门外小径上,一身粗布衣衫的一鹤,正带着满脸反常的慈祥看着自己,仿佛在思考什么事情。

    望着这身干净而不失乡土气的装束,王玉猛然有种回到父母身边的错觉。

    只是突然间慈祥如父、文静如母的一鹤,让王玉浑身冒起了无数鸡皮疙瘩。一个常年嬉皮笑脸的人,无缘无故作如来佛祖状,任谁都会觉得不对劲。

    “师父,你又怎么了?”王玉凑上前去,抬手想摸摸一鹤的脑门。

    “玉儿,跟为师去前山空地。为师考虑了许久,终于决定,把那件法宝给你。”一鹤大老远招了招手。自从王玉长到有一鹤肩膀高的时候,一鹤突然就觉得,再捏他脸蛋儿不太方便雅观,于是除了偶尔还摸摸徒弟的脑袋之外,倒没什么太亲昵的动作。

    倒是王玉,每当一鹤有什么出格举动,就想试试自己便宜师父的脑门,假装看他到底是不是烧坏了脑子。至于对月灵儿,倒是没什么变化,见面仍旧是扯着她的袖子,一口一个“灵儿姐”,叫得甜腻。

    自从入了宗门,五年来,王玉近乎所有的衣食住行,全部都在藏仙阁中度过。这竟然导致整个玄月宗,并没有几个人认识他。交际范围,也只增加了藏仙阁守卫万归师兄、同样喜欢每天呆在藏仙阁的几个三代弟子和住在四角阁楼中的两个大乘期长老。

    这也是为什么,王玉对月灵儿依然格外亲近的原因。倒不是对遵照一鹤的嘱咐,想早早抓个媳妇儿,而是心智尚不完全独立。十一岁,依然不是情窦初开的年纪。

    “咱们去哪儿?”王玉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一鹤身边站好。

    “你也不问问我给你什么法宝?”倒是一鹤好奇了。

    “师父给的,肯定是最上乘法宝。反正都是我的,着急干嘛。”王玉嘿嘿笑道。

    一鹤祭出阔剑,把王玉拉上剑背,道:“谁告诉你是最上乘的?给你灵器你也降服不了,就算是道器,以你的修为,也只能勉强催发出威力!我倒是想把跟了我这么多年的上阶道器剑“黑翼”送你,可你用得了么?只怕拿出来比划一下,你就油尽灯枯,没等杀人,自己先死了。记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知道了,师父。”

    “去前山空地,一会儿拿到了新法宝,先练习些日子,暂时不要看书了。”

    “嗯。”

    一鹤见王玉点头,立时催动剑诀,载着两人贴石径而行,向前山飞掠而去。

    不大一会,前山便在脚下。

    若在半空看去,玄月峰前山山腰处,零零散散分布着不少山石形成的空地。空地上影影绰绰,有些人影在晃动。那是玄月宗弟子在演练道术,或者相互切磋。

    这里没有宏伟到可以使帝王羞惭的建筑,也没有如藏仙阁般飘渺的空间,一切如崖上草屋般简约,这或许是玄月宗一直追求的天道境界。

    只有最大最醒目的那块空地无人,那便是写有“见山落剑”大字招牌的地方。

    并不是这里不许玄月宗弟子做切磋场地,只是限制了可以用的人。唯有真传弟子才有权使用,其余弟子,若未经掌门准许,不得擅闯。

    这片空地,曾被玄月宗老祖以随身仙器设下永久禁制和聚灵阵法,专为真传弟子修行使用。即便是渡劫期高手在其中放手搏斗,都不能对其造成损坏。至于用作招牌的四个大字,更是可以抵抗大乘高手的全力轰击。其中天地灵气比外界浓郁数倍,更有微弱的仙灵之气游荡,对合体期之下的修行,帮助极大。

    从筑基期到分神期,只要能吸收足够的天地灵气,一步步提高真元质量,然后机缘巧合之下,一朝顿悟,便能突破境界,进入合体期。不同体质之间的区别,只是吸收凝练灵气的速度不同。天灵之体夺天地造化,自然奇速无比,甚至用不了二十年,便能进入合体期这个分水岭。乱灵根最慢,往往修行一辈子,都过不了出窍期。这期间,灵气的浓郁与否,对修行速度的影响极大。

    但到了合体期,体内真元的流转与增长,已经与心境修为密不可分。只有先突破心神境界,才能带动真元数量的突破。昆仑群山任何一处的灵气,都已经足够浓厚。在不在这一块灵气过于充沛的空地处修行,已经不是过于重要。

    二代真传弟子,都在合体中期之上。三代真传弟子,目前只确定一个王玉,所以这块地方,竟然闲置了起来。

    仔细思考过王玉的功法之后,一鹤也摸不着头脑。但数日之前,一鹤暗地里测试过王玉的真正实力,完毕后,却连王玉都看不出他的喜怒。过了良久,一鹤才幽幽地、郑重地开口道:“你想逍遥?但天大地大,放眼苍穹星空,如何才是逍遥?只怕连仙人都不能真正明了。这逍遥游,不到生死关头,不要动用。即便动用,也要隐匿在现有道术和功法之中。见之者,死!懂么?”

    “嗯。”王玉当时点点头,似懂非懂。

    书是死的,就算背了再多,也只是记住,要想化作自己的东西,还需要经历世间万象的磨砺。所以王玉仍然只个十一岁的聪颖少年,气质出尘,但不够狠,不够成熟,不够奸猾,依旧需要一鹤的点拨。

    “元婴期后期之下与你对敌,法宝差些的,硬抗的,不够机灵的,必败无疑。论起实力增长的速度,你即便比不上天灵根的拥有者,但已经超越了地灵之体!”一鹤对王玉实力的判断,悠然回荡在王玉的耳边。

    “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为什么你的逍遥游为何有如此神效。但你要记住,即便你有大乘期的实力,在修真界,乃至仙界,能在反掌间杀了你的人,数不胜数。”

    “你与天灵根不同。天灵根,依天地常规而成,虽然在众生中鹤立鸡群,但却是瑰宝,人人先欲收为己用,若确信不能,才会无奈选择除之。而你,恐怕是个从未有过的异数,为了天地间现有的秩序,任何能明白刺中诡异的人,第一选择,必然是灭杀!”

    “为什么?”王玉问。

    “一群凡人,发现一个孩子如怪物般强壮,只会感孩子,变成一个将会人人喊打的怪物?

    然而从来没人愿意在旅程尚未起步的时候,放弃自己的生命和希望,王玉亦如此。

    更何况,这个十一岁的少年,还有自己那点闪着冷光的坚定理想——快乐,长生,与亲友逍遥于天地间。

    “我一定能踏足仙道,以我自己的方式!”王玉强迫自己静下心神,不去想那些莫名其妙的危机,恶狠狠地自励着,继续他的书海苦行。

    不得不说,少年壮志不言愁。

    兔子在旁边安静地蹲伏,貌似睡着了。五年间,它的毛发越发的雪白,此时静立不动,宛如一只小小的玉雕,煞是好看。

    “玉儿,玉儿!”

    藏仙阁外传来一声拖得老长的呼唤声,不需仔细辨认,任谁都知道那是一鹤在喊叫。满玄月峰,只有一鹤能这么为长不尊。

    藏书阁几乎每个玉塔上都有人坐着,一鹤在玄月宗是出了名的疯癫心性,只有他好意思打扰别人看书,别人也习惯了。

    可王玉却还没有继承到师父最具神韵的风范。

    “听到啦,听到啦……”王玉扬扬眉毛,放下手里的书册,声音低得刚刚够自己听得到。

    王玉知道,自己这师父不会没事儿打扰自己修行,既然来了,自有要事。

    五年间,一鹤除了有限几次把王玉喊出去查看修为,顺便以训练实战经验为借口把爱徒痛揍几顿之外,还真没有搞出过拉着徒弟出去打点野味之类的事儿。毕竟是修行了一百多年的老头儿,自然懂得轻重缓急,什么时候该放松,什么时候该严厉,一鹤自有分寸。

    王玉迈步走出藏仙阁,果然见到站在殿门外小径上,一身粗布衣衫的一鹤,正带着满脸反常的慈祥看着自己,仿佛在思考什么事情。

    望着这身干净而不失乡土气的装束,王玉猛然有种回到父母身边的错觉。

    只是突然间慈祥如父、文静如母的一鹤,让王玉浑身冒起了无数鸡皮疙瘩。一个常年嬉皮笑脸的人,无缘无故作如来佛祖状,任谁都会觉得不对劲。

    “师父,你又怎么了?”王玉凑上前去,抬手想摸摸一鹤的脑门。

    “玉儿,跟为师去前山空地。为师考虑了许久,终于决定,把那件法宝给你。”一鹤大老远招了招手。自从王玉长到有一鹤肩膀高的时候,一鹤突然就觉得,再捏他脸蛋儿不太方便雅观,于是除了偶尔还摸摸徒弟的脑袋之外,倒没什么太亲昵的动作。

    倒是王玉,每当一鹤有什么出格举动,就想试试自己便宜师父的脑门,假装看他到底是不是烧坏了脑子。至于对月灵儿,倒是没什么变化,见面仍旧是扯着她的袖子,一口一个“灵儿姐”,叫得甜腻。

    自从入了宗门,五年来,王玉近乎所有的衣食住行,全部都在藏仙阁中度过。这竟然导致整个玄月宗,并没有几个人认识他。交际范围,也只增加了藏仙阁守卫万归师兄、同样喜欢每天呆在藏仙阁的几个三代弟子和住在四角阁楼中的两个大乘期长老。

    这也是为什么,王玉对月灵儿依然格外亲近的原因。倒不是对遵照一鹤的嘱咐,想早早抓个媳妇儿,而是心智尚不完全独立。十一岁,依然不是情窦初开的年纪。

    “咱们去哪儿?”王玉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一鹤身边站好。

    “你也不问问我给你什么法宝?”倒是一鹤好奇了。

    “师父给的,肯定是最上乘法宝。反正都是我的,着急干嘛。”王玉嘿嘿笑道。

    一鹤祭出阔剑,把王玉拉上剑背,道:“谁告诉你是最上乘的?给你灵器你也降服不了,就算是道器,以你的修为,也只能勉强催发出威力!我倒是想把跟了我这么多年的上阶道器剑“黑翼”送你,可你用得了么?只怕拿出来比划一下,你就油尽灯枯,没等杀人,自己先死了。记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知道了,师父。”

    “去前山空地,一会儿拿到了新法宝,先练习些日子,暂时不要看书了。”

    “嗯。”

    一鹤见王玉点头,立时催动剑诀,载着两人贴石径而行,向前山飞掠而去。

    不大一会,前山便在脚下。

    若在半空看去,玄月峰前山山腰处,零零散散分布着不少山石形成的空地。空地上影影绰绰,有些人影在晃动。那是玄月宗弟子在演练道术,或者相互切磋。

    这里没有宏伟到可以使帝王羞惭的建筑,也没有如藏仙阁般飘渺的空间,一切如崖上草屋般简约,这或许是玄月宗一直追求的天道境界。

    只有最大最醒目的那块空地无人,那便是写有“见山落剑”大字招牌的地方。

    并不是这里不许玄月宗弟子做切磋场地,只是限制了可以用的人。唯有真传弟子才有权使用,其余弟子,若未经掌门准许,不得擅闯。

    这片空地,曾被玄月宗老祖以随身仙器设下永久禁制和聚灵阵法,专为真传弟子修行使用。即便是渡劫期高手在其中放手搏斗,都不能对其造成损坏。至于用作招牌的四个大字,更是可以抵抗大乘高手的全力轰击。其中天地灵气比外界浓郁数倍,更有微弱的仙灵之气游荡,对合体期之下的修行,帮助极大。

    从筑基期到分神期,只要能吸收足够的天地灵气,一步步提高真元质量,然后机缘巧合之下,一朝顿悟,便能突破境界,进入合体期。不同体质之间的区别,只是吸收凝练灵气的速度不同。天灵之体夺天地造化,自然奇速无比,甚至用不了二十年,便能进入合体期这个分水岭。乱灵根最慢,往往修行一辈子,都过不了出窍期。这期间,灵气的浓郁与否,对修行速度的影响极大。

    但到了合体期,体内真元的流转与增长,已经与心境修为密不可分。只有先突破心神境界,才能带动真元数量的突破。昆仑群山任何一处的灵气,都已经足够浓厚。在不在这一块灵气过于充沛的空地处修行,已经不是过于重要。

    二代真传弟子,都在合体中期之上。三代真传弟子,目前只确定一个王玉,所以这块地方,竟然闲置了起来。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