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庄支队一番经营大战,连战皆捷,彻底解决了日渐庞大的军费需求,护庄支队全体官兵无不欢欣鼓舞,斗志昂扬。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迎来了枫叶染红的金色秋天,其间,护庄支队又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导大队有三批队员结业,向各大队及直属部队输送三千多名合格队员,其中包括500人的基层军官,使护庄支队正规编制人员达到6800名。目前教导大队尚有基层军官中队在内近2000名学员,并且招兵处报名人员还是川流不息。
鉴于护庄支队重火力配置、重精兵、强兵原则,张强与支队干部们研究决定,暂停招兵工作,并且规定护庄支队最终定编为柒仟捌佰人,经严格考核、精选,一些年龄偏大、军事素质略低的队员,进入运输大队或护商大队等后勤分队、教导大队职责侧重培训基层军官及班长、军士长等骨干,同时规定每大队设2名付大队长,依此类推,直到每班均设二名付班长,好为今后部队扩编储备骨干力量。
新增加一独立大队,编制同大队相同,大队长暂由徐兵兼任,护商中队和运输中队均晋级为大队,编制人员增加一倍,新成立一野战艺术团,团长由张强多才多艺的表妹何娅担任,定员98人,其中包括一加强警卫班,专门负责警卫工作。
就在张强终于理顺了护庄支队一大堆纷乱的工作,静下心来,同心爱的人,倘佯在大别山美丽如画的秋景里,流恋忘返,尽情享受大战前最后一个宁静的秋色时,警卫中队长叶正报告,“有重要客人来访,刘谋让你快回支队部”。
知道没有重大事情,刘谋此时是不会打扰张强好事的,便也不再详问,张强直接赶往乌云山支队部。
刚踏进支队部,一道熟悉的身影便映入眼帘,那正是一年前自己在金寨救出的大别山红二十八军领导人何耀榜。两双大手久久相握,大有劫后重逢,恍若再世之感。
此时的何耀榜看上去精神焕发,原来苍白瘦削的脸上此时有些丰胰而红润,过去杂乱的虬髯已经修理一新,加上得体的中山装,整个人变得年青了许多,与此时二十七岁的年龄倒是相称。
“大队长,我真是很想念您们啊,自从去年金寨一别,我就盼望着再次相逢的一天!”
“是啊!那天一别,我们一直惦记着何兄的安危,今日得见平安无恙,心中高光啊!”
一番真诚问侯、客套后,双方落座,何耀榜突然记起,将随来一中等身材、略显瘦弱的青年人介绍给大家。“这位是皖西特委委员、特委秘书徐文初同志。”“早就从何书记那儿听说大队长及各位的剿匪事迹,今日得见,真是终生之幸。”徐文初迅速站志,谦虚地说。
“别客气了,徒有虚名而以,对了,何兄此时怎么有空前来看望我等呀?”
“哦,都是信是过的兄弟,也不存在泄密问题,我就直说了吧,这次主要是代表皖西特委参加在鹞落坪召开的鄂、豫、皖省委会议,此次来乌云山护庄支队有二层意思,其一,是想念各位兄弟,特来看望;其二,是奉组织之托,想邀请护庄支队加盟红二十八军。”
稍缓片刻,接着说道:“去年承蒙相救,又慷慨相赠武器弹药,对我们坚持在大别山区的红二十八军来说,无异于大汗逢甘霖,帮助太大了,高敬亭军长多次在全军高干会上提起,要大家记住乌云山护庄大队的深情,如果不是战事频繁,军情紧急,早就要派为兄前来说项,邀其加盟,这不,会议刚一结束,就要我早早上路,前来会悟各位,望各位三思,早作回复啊!”何耀榜说完,期待地看着大家。
通过交谈,大家知道,何耀榜刚刚改任皖西特委书记,红二十八军八十二师师长兼政委,也正是招兵买马、壮大实力的关键时刻,其迫切之情可想而知。
“何兄,此事太过重大,容弟兄们慢慢商谈再定,先休息、后用餐,以便我等尽到地主之宜,如何?”
张强怕场景尴尬,于是便茬开话题,用起了缓兵之计。
“也行,在山上苦怕了,正好在老弟这儿补些晕腥,打打牙祭,好在这次时间还算充裕。”
对于坚持大别山游击战的传奇人物何耀榜,张强是打心底由衷地敬佩,如果不是一年后即将到来的日寇全面侵华战争,张强或许毫不犹豫地率领护庄支队投入红二十八军怀抱。但此时进入,头上悬着一顶当局命名的红匪的帽子,无凝将置身于内战消耗战中,好不容易积蓄的抗日力量将损失殆尽,这绝对不是张强及护庄支队众弟兄愿意看到的结果。
在众弟兄的碰头会上,面对着大家的疑问和探寻,张强作出了如下指示:1、热情款待;2、所有营地开放,任其参观考察,不设限制;3、组织专场晚会;4、组织一场表现六成实力以上规模的阅兵式;5、厚赠武器弹药及医疗药品和现金。概不谈及加盟事宜及相关话题。
接下来的日子,护庄支队严格按照碰头会上的几条原则,很好地执行着,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最高规格的招待,使何耀榜和徐文初有种回家的感觉。
当参观完乌云山和一大队营地,看到营房整齐、整洁、设施其全,战士们个个膘肥体壮,龙精虎猛;武器装备精良、先进;到处标语、横幅、口号新奇,简单明了,出操、集合甚置饭前无不是歌声嘹亮、士气高昴,看得是何耀榜和徐文初眼热心跳,血脉喷张,这哪是什么护庄队呀,这分明是训练有素、武装到牙齿的虎狼之师啊!
特别是当知晓这才仅仅是护庄支队冰山一角,一小部分力量而已,原来信心满满、指望有可能将其收编的心思,此时竞没有一点底气,想自己那整整一个八十二师也才一千多人枪,刚够人家一个大队编制,何况那兵员素质,那武器装备更是不在同一个档次上,当然,这都是心里的想法,还没有拿到场面上正式摊开,还是心有不甘啊!
直到来乌云山的第三日,那场震撼人心的阅兵式,才在本已经很微弱的希望的火苗上,浇上最后一盆冷水,彻底打消了当初收编的念头,牢牢地闭上了嘴,再也不好意思张口。
这场阅兵,张强没有吝啬,三个精锐大队和女兵大队尽数出动,组成八个六百零二人的方阵,将护庄支队近八乘的实力一下子展现在客人面前,其心思有二:一是示强,好叫对方知难而退,自动放弃收编想法;二是借机检验部队的素质,对于红军,张强是不怕暴露军事实力的,也正好让他们对护庄支队留下深刻的烙印。
当秋阳高照、晴空万里的一天上午,张强刚陪同何耀榜检阅了八个方阵的阅兵式,登上检阅台,随着参谋长邓华,力惯长虹般的一声虎吼:“护庄支队分列式开始。”
踏着雄壮的乐点,首先走过来的是一大队冲锋枪方队,六百人组成的方阵,统一的着装,清一色的冲锋枪,整齐的步伐显得气势恢弘。
临近检阅台,随着领队军官王力辛的一声虎吼“敬礼!一、二”方阵由齐步变正步,六百名士兵一律侧向检阅台,行注目礼,动作整齐划一,如出一人,特别是齐刷刷的正步声,有如阵前的战鼓,振奋人心,不说第一次看到如此震憾的场面,使何耀榜、徐文初惊得目瞪口呆,就算后世亲自参加过阅兵式的张强,此时也无法平静,心如撞鹿。
接着走过来的是一大队步枪方队,统一配制的是仿德制毛瑟步枪,枪上刺刀雪亮,在路过检阅台行持枪礼时,六百枝枪刺,在日光的照射下,曳出一片耀目的光芒。
就在大家被六个冲锋枪和步枪方队,其威武壮观的气势深深吸引时,随着阅兵场上的一片欢呼声,机枪方队闪亮登场,清一色锃亮泛光的六百挺轻机枪,使这个方阵给人更多的是威摄和强悍,直到此时,何耀榜及其秘书徐文初再也不能简单用震惊这个词语来形容了,整个人都惊得石化了一般……
最让人耳目一新、难以忘怀的是最后出场的女兵方队,六百零二名女兵统一着设计美观、合体的秋常服,窈窕修长的身材在武装带的束搏下显得凹凸分明、英姿勃发,成为整个阅兵式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阅兵式的第二天,何耀榜及其秘书徐文初一大早便找到张强,提出告辞之意,再没有留露出一丝一毫的收编之心,张强心下不忍:“何兄,别急着走呀,多住几天,兄弟有很多事还要向你讨教呢!”
“兄弟说笑了,短短一年时间,兄弟便将名不见经传的护庄队,打造成如今实力雄厚、训练有素的虎狼之师,其才无人可及啊!为兄真是羡慕呀!”幸亏我们是朋友,不会成为面对面交战的敌人,否则,想想背心都出冷汗啊!何耀榜感概地说。
“既然这样,那吃了午饭再走吧,叫弟兄们一起给二位饯行如何?”张强真诚地挽留。
“我们已给各位兄弟增添了不少麻烦,还是走吧!”何耀榜去意已决。
“好吧,叶正你去通知徐仁将东西送来,并派一个加强小队护送,同时通知在家大队长以上干部来送行。”“是。”叶正领命而去。
当徐仁递过赠送清单,何耀榜细阅后,立即真情流露,一时失态,上前紧紧地拥住张强,热泪横流。“众弟兄之情,沉重如山,我代表红二十八军,代表创业维艰、多灾多难的党,谢谢你们!”
清单上赫然标出,大洋十万元,轻机枪二十挺,长短枪五百枝,弹药五百发,医疗器械及药品一批。
如此馈赠,对于缺枪少弹、药品罕缺的红二十八军来说无意于乞丐拾到了金元宝一般,难怪久经战阵、定力深厚的何耀榜为之失态、
临别之时,大家依依不舍,张强与何耀榜紧握的手久久不愿分开。
“兄弟们,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大家回吧”何耀榜强忍着眼眶中的泪说。
“后会有期,何兄慢走!”大家看着他们慢慢消失的背影……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