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战国敢问鼎之轻重

第十六章,勾心斗角。

    与《战国敢问鼎之轻重》相关的友情推荐:----------------------------------------------------------------征途-弑仙---悍戚-----哑医--------------卧唐------------------------------------------------------&nbsp-替身------------------------浮霜----------------瑾医---------------类神--牛男--------

    以下是:天津为你提供的《战国敢问鼎之轻重》(正文第十六章,勾心斗角。)正文,敬请欣赏!

    听到有酒喝庄不周迫不及待的说道;“妙极,妙极,贤弟倒也是个豪爽之人,在下最爱结交豪爽之人,这一顿酒当然喝的。”陈浣一路上又与庄不周山南海北的一通乱侃,将庄不周夸得如坠云雾。

    片刻之后,江中小舟到岸,陈浣与庄不周等人直奔酒肆,一路上二人称兄道弟,旁人看来都以为二人是极为相熟的好友一般。

    赵国信陵君府邸,“主公,王启从秦国传来消息,他已经与昔日好友向联系,不日就可以出仕秦国。”公子无忌放下手中的竹简抬头看着面前前来汇报的家臣;“如此甚好,不过还要让王启注意自己的安全,若事情不可为之就退回来。”家臣道;“是主公,不过王启还汇报了一件事情。”公子无忌好奇的问道:“何事?难道是事情有变?”家臣急忙回复道;“正是,王启说他在去往秦国的路上遇见了一个善于修建大型水利设施的人,此人名叫郑国,据说因为此人所设计的工程需要举全国之力才能完成所以并没有得道其他国君的认同,王启认为应该将此人举荐给秦国,这样一来秦国必然在三年之内无力东侵,所以他请示主公是否改变计划?”

    公子无忌沉吟道;“若是离间成功则秦国必将受限于内耗而无力东征,若是兴修水利短期又可以让秦国国力难以支持其东侵计划。”说着似乎陷入了思考之中,良久公子无忌说道;“可是如果秦国水利修成到时候岂不是更难对付了么?这可是饮鸩止渴的策略啊,不可不可。”说着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赞同。跪坐于公子无忌身侧的谋士胡立道;“公子,如今东方六国各自为政,在对抗秦国东侵上态度并不明朗,若是可以争取到三年时间我们就可以在这段时间内派遣说客说服东方六国中的其他几国加入反对秦国的阵营之中,到时候就算是秦国的实力大幅度上升一样难以打败六国联军。”

    不得不说公子无忌被说的有些动心,只要在秦国的目光专注于内政的这段时间内加强六国之间的联系,甚至结成六国同盟来对抗秦国,就算秦国的实力大幅度增加又能如何?

    公子无忌道;“就按照王启的办法作吧,只要这样我们就可以来发挥我们的优势了,对了一会叫侯先生来吧,这件事情也要及时告知侯先生。”说着摆了摆手示意家臣们退下。但是胡立并没有离开,公子无忌奇怪的看着胡立;“胡先生还有什么事情么?”胡立吭哧了半天才说道;“启禀主公,侯先生已经在今天早晨往生了。”“什么?”公子无忌惊讶的站起身道;“为何这么大的事情无人向我告知,再说侯先生昨日还十分健康今日为何往生?你们可查清楚了缘由?”

    胡立道;“侯先生追随主公来到赵国身边并没有什么家人,所以平日里侯先生的日常起居都是自己负责,若不是在下今日拜访侯先生道也不知道侯先生往生的消息。”

    公子无忌伤心的用手捂住自己的脸,身体不断的抽泣着,胡立劝过几句后就离开了,在人全都离开后公子无忌放下了捂着脸的手,看他的表情似乎是在笑,而公子无忌的身后出现了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阴影;“主公事情已经办妥,候赢、朱亥二人已死,并无人看出其死因。”信陵君点了点头;“干的好,二人入棺之前记得将二人的首级取下送回魏国,并告诉魏王,我当日所为正是被这二人所迫而迫不得已为之,现在将二人首级送回,希望得到大王原谅。”“喏”公子无忌身后的黑影渐渐的消失而去,看着他的身形不正是之前被信陵君追捕,不知逃亡至何处的韩胥。(历史上的候赢在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时候就已经死去,情节需要在此死去,郑国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他曾经主持修建秦国的郑国渠,为秦国统一东方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其所修建的郑国渠与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工程其名)

    韩国的都城内,韩国相郑穗在都城的街道上如往常一样前往王子府邸,作为王子成的老师,郑穗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郑穗来到王子府邸并没有收到任何人的阻挡就进入到了府邸的内侧。到达王子的寝室时则被王子的贴身侍卫挡住,郑穗道:“怎么?王子殿下还没有起床?”贴身侍卫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郑穗抬起头看了看挂在天上正中位置的太阳感到奇怪,先前王子殿下努力学习兵法和治国方略,但是国君并未因为王子殿下的聪颖而夸奖过王子反而多次在朝堂之上责备王子殿下只知道读死书,甚至王子成在比剑中战胜王子季后显得极为不高兴,还请相国大人为小人解疑释惑。”

    郑穗听到这里并没有说出什么话语,只是叹了口气。随后摇了摇头道;“我也难以理解啊,不过你可不要随便在外人面前发表此种言论,否则将会给你或者王子殿下带来杀身之祸,明白么?”侍卫急忙大呼明白。郑穗忧心忡忡的看了一眼王子的寝室转身匆匆离去。

    是日夜晚,深夜里连野兽都觉得疲惫而休息,韩国的都城中也陷入了一片漆黑之中,但是在韩王子成的府邸却在进行着一场热闹的诗会,王子和侍女们轮流出题作诗好不热闹。郑穗行色匆匆的走进王子府,府中侍卫正要前去阻拦,但是看到是相国大人就都停下了脚步。郑穗一直来到了王子所在的屋前跪在堂下道:“老臣郑穗参见王子殿下。”王子成看到是郑穗于是说道;“原来是老师啊,不知道老师深夜来访有什么事情呢?”郑穗整理了一下衣冠道;“老臣听说王子举办诗会于是心生向往之情,但是老臣虽会作诗但是却不懂得这诗会的规矩,所以今日是特地来向王子殿下来学习的。”说完深深鞠了一个躬。

    王子成高兴地说道:“老师乃是栋梁之才,这种消遣的东西想来也是很少接触的,不过这诗会的规矩倒是简单,无非是自己写出或者引用古人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罢了,老师想必一听规则就已经胸有成竹了吧。”

    郑穗点了点头沉吟片刻;“王子殿下,老臣有了一句,但是却不知道是否合适。”“哦?”王子说道“老师不必谦让但说无妨。”

    郑穗清了清嗓子道;“,傲龙其兮舞青天,如今异兮却在田,傲龙志兮止于此?何不怒兮离深涧。”说完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王子成,听到诗句的王子成默然不语,周围的侍女们也吓得不敢说话。稍后王子成示意所有人都退下,眼睛与郑穗对视道;“老师好才情,学生不才也有一首诗来相对;傲龙其兮舞青天,如今异兮却在田,龙之志兮和止此?青天妒兮傲龙才。”说完师生二人对视良久,忽而同时哈哈大笑。

    (作者会写一些七言和五言的诗,但是从来也没有人告诉过我先秦时期的中原各国是如何写作诗句的,格式如何?字数如何?所以这里只好采取楚辞的格式,还望大大们宽宏大量)

    推荐阅读:-----------------

    (天津)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