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半截麒麟

第二章:儿时回忆之不二

    在记事到上学前也就应该是短短的三年多吧,回忆起来,还真觉得自己的记忆,还未进入衰退期。

    和小红父母的玩笑后,我还真认了干爹干娘,是我们另一边隔壁,干爹干娘是回回人,所以我也多了两个哥哥,让我儿时一直崇拜的人。

    干爹干娘年纪比父母大不少,两个哥哥也比我大十多岁,等我读书时,他们去参军了。

    干爹干娘勤恳朴素,从这点上,我觉得我老爸老妈看人的眼光还是很独特的。

    干爹教我挖菜窖,教我种树,教我杀鸡,教我唐诗宋词,教我喝酒,到现在,我如果和新疆的朋友在一起说普通话时,还带着明显的拜客普通话的口音,认了干爹干娘后,自己有了庇护所,后来读书后犯了错,眼见老爸要下手,就赶紧逃到干爹家,干爹那会儿好像是作保卫科的,是个真正的兵,不似我父母这类知青,家里始终有枪,两把,一把五四式,一把老步枪。

    小时候一直缠着干爹耍枪,看他擦枪,帮他擦枪,虽然后来老爸执勤也会带枪回来,但他是绝对不会让我碰一下下的。

    终于在有一年的过年,父母正好去其他知青家拜年吃饭,干爹郑重的把老步枪交给我,挡着我的面上了三颗子弹,让我到院子里放枪,我现在还记得,后来我坐在院子的地上,枪托抵着地,枪口对着天,紧紧搂着枪,手指在扳机上摩挲了估计半个小时,就始终不敢扣动它,最后沮丧的抱着枪拖回去给干爹,他没说啥,就摸摸我的脑袋,让我进屋陪他喝酒,辣!

    !

    再隔壁的阿姨,我叫她大姨姨,她有个妹妹我叫她燕子姐姐,这也是我唯一的一个儿时姐姐,其他伙伴的姐姐太彪悍,看我不爽就会抽我,她也很安静,我没伙伴玩了就去找她,抢她吃的,还让她哭了好几次鼻子,那会儿她特喜欢猫,猫也特听她话,她让猫上凳子,猫就上去,让猫下来,它就下来,后来她不在的时候,我指挥了两次,未果恼火,结果踹了猫两脚被它也挠了带血的爪印,唉。

    未读书时是相对自由的,和读书后是截然不同的日子,用无忧无虑来形容,非常恰当。

    我不挑食,这个优点是父母最喜爱我的,给啥都吃,反正能吃饱,我也不会特别馋什么,那会儿记得,杀鸡了,就是过年了,平时表现好,就给我荷包蛋奖励,香!

    !

    什么时候才知道生日是什么,是回到上海后,父母骗了我16年,在我印象中,生日就是五一劳动节,就是非常光荣,要帮家里所有家务活都去作的节日,一早起来打扫卫生,扫地,洒水,剁鸡食,劈柴火,挑水等等,末了一碗盖着两个荷包蛋的面条,让我过足了瘾,回想下,父母这善意的谎言背后,离不开严肃少言干爹干娘哥哥们的支持,离不开乡里乡亲老少爷们的支持呀,他们可真够团结的。

    6岁那年,我弟弟出生了,出生在粉碎四人帮的年代,社会一片春风,那会儿,我算是相对寂寞的,其他知青家里,谁没个兄弟姐妹,少则三四个,多则五六个,后来看看,也就上海知青孩子最少,大多一到两个。

    弟弟是在上海出生的,妈妈那时挺着肚子回上海带着我,这是我16岁回沪前唯一的一次回上海,听妈妈说,那会儿我们在上海待了半年多,生完弟弟做完月子,就一起回新疆了。

    6岁的记忆,上海给我留下了没太多的印象,这很奇怪吧,但是也有,桔子汽水,好喝!

    !

    羊角面包,好吃!

    !

    可以穿新衣服和皮鞋了,还有拍照了。

    再有的一些情景呢,我想想,嗯,在奶奶家吃早饭,油条是掐成一小块一小块蘸酱油过泡饭的,肉松呢,是论丝的,麦乳精呢,和立波说的一样,调一调调一调的,偷偷干吃一口,爽爆了的感觉的确不错,说话要小心,隔壁有耳,隔壁邻居上马桶痰盂的声音,你都可以听到,洗手水龙头不能大,吃饭不能有声音,晚上不能说话,否则被警察要抓走,,,,压抑~~这个词我那会怎么懂呢,但应该就是这个感觉。

    在火车上第一次吃了天下最好吃的方便面之后,我就希望下一次什么时候坐火车,期待方便面。

    随着弟弟的出生,我终于感觉到了父母的这份爱,开始被逐渐分割了,回到新疆后,爸妈成天饭后抱着弟弟,在院子里,和左邻右舍聊孩子,我那会儿似乎变成了空气,也不管我了,我去打石头仗,灰头土脸的回来,也不往心里去,被人揍了,也就说我几句让我自己别犯贱。

    直到有一天老爸的同学从其他兵团来家里找他叙旧,外面我转了一圈,没人玩,坐在小凳子上看他们说笑又听不懂,后来就在桌子下放的两个凳子上睡着了,那天就出事了。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