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会有这样的疑问,当胡亥无情的残杀秦始皇的子女屠戮为秦帝国勤勤恳恳工作的官员,作为丞相的李斯在干什么?他有没有站出来劝阻胡亥呢?李丞相当时确实很忙,不过不是忙于劝说胡亥放下屠刀,而是十分辛苦的拍马屁迎合新主子。李斯为胡亥提出了“督责之术”,这是李斯政治生涯仅次于矫诏的污点。所谓“督责之术”就是以残酷的刑罚恐吓老百姓,让他们不敢有反对政府的想法。李斯之所以弄出这么一个政策,起因是胡亥的一次提问。
胡亥无意间翻阅了他老爸秦始皇当年批阅的奏章,吓了一大跳。秦始皇的勤政在中国历史中相当有名,白天组织群臣开会,晚上审批文件,当时还没有发明纸,公文都是写在竹简上的。秦始皇在寝宫里放了一个大秤,每天要看数百斤的竹简,不看完坚决不睡觉,经常累得都没有力气翻阅竹简了,可见他多么的勤勉。
秦始皇的这种执政风格是胡亥最反感的,他一门心思只想着玩,让他白天开会晚上弄文件比杀了他还难受。这位新皇帝向见多识广的李丞相求救,咨询如何执政才能不耽误他整天吃喝玩乐。李斯当时正因为胡亥杀大臣而胆战心惊,生怕哪天屠刀落在自己头上,得到了给领导排忧解难的机会,自然要好好把握。什么气节也,什么廉耻呀,哪有命重要。
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李斯向胡亥提出了“督责之术”,在全国范围内执行恐怖统治,在法律条款中增加各种各样的残酷肉刑,老百姓稍微犯点事就剁手剁脚挖眼睛,使天下人整天战战兢兢老老实实,皇帝就可以随心所欲高枕无忧了。
李斯的这个方案可以说是缺了大德了,很多历史书籍中将秦始皇称为暴君,说他执政期间以酷刑残害百姓,动则将犯人弄成残疾人,杀人也是家常便饭。这是污蔑。秦始皇时期,秦政府很少动用死刑和极端肉刑,比较重的处罚就是脸上刺字送去当苦力,改造还是以劳动为主。直到胡亥上台,李斯拿出臭名昭著的“督责之术”,秦帝国才成为屠夫的乐园(刑者相望于道,而死人日积于市)。
在李斯“妙计”的支持下,胡亥成为甩手掌柜的,基本不上朝了,终日在后宫寻欢作乐。对于这种情况,李斯的态度是无所谓。在李丞相看来,胡亥什么都不懂,插手政务反而添乱。胡亥在后宫呆着,国家大事都由他李斯做主,胡亥盖个章就行了,很有成就感。
李斯独断天下大事的局面持续了几个月,一件事的发生让李丞相不得不找皇帝商议了,这件事被历史课本称为农民起义。
按照书本的说法,我国的农民兄弟还是很纯朴的,只要吃饱穿暖就不会找政府的麻烦,但如果连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就不能怪他们造反了。横竖都是死,起兵抗击暴政死了也挺壮烈。
还是书本中说的,秦帝国之所以会爆发农民起义,根本原因在于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而压倒骆驼的稻草就是秦政府的赋税和徭役制度。
国家想要正常运行就需要收税,关键是收多少。商周时期的税率是十税一,也就是十分之一。等到了秦朝,秦始皇拒绝法先王,特立独行推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税率-三分之二。这可就坑爹了,当时农业生产效率不高,老百姓产出的粮食即便全部保留都未必能吃饱,一下子刨除三分之二,根本不够吃。
税率奇高已经坑人不浅,更要命的是老百姓还要服徭役。徭役就是为国家干活,这个也是商周时期就有了,当时规定是23岁至55岁的成年男子每3年服一次徭役,每次1个月。到了秦始皇时期,徭役的年龄跨度变成了16岁至60岁,也是每3年服一次徭役,但每次徭役的时间长度为两年。换言之,当时的成年男子每3年中有两年为国家干活,只有一年是为自己家打工。
我都为国家劳动了,我家的赋税能不能减免一些?别做梦了,该交多少一文钱都不能少。你要是敢不交或者少交,秦始皇时期是罚做苦工,胡亥时期直接砍手砍脚削鼻子抠眼睛。
以上这些都是来自教科书(我小时候老师就是这样讲的),实际上这些说法很不靠谱。关于秦末是否存在农民起义,我们会在以后的章节中专门说一说。这次咱们先谈谈税收和徭役的事。秦始皇统治时期税率究竟多高,已经难以考证,所谓“力役三十倍于古”以及“田租口赋二十倍于古”,都是汉代大儒董仲舒等人的说法,极可能是夸张的,议古论今警醒他所效力的统治者。
考虑到秦始皇时期大量的军事行动和工程建设,老百姓的负担应该是很重,但秦始皇并非丧心病狂非要把人民群众都累死。据挖掘出来的秦律记载,秦始皇采取了一些减负的措施,比如当时服徭役是给工钱的还管饭,官员要是敢克扣必遭严惩。秦始皇在位的时候主要是征发罪犯和富贵人家的家丁去干活,尽可能的减轻贫苦百姓的劳役负担。如果是普通人家服徭役,一户只征调一人,如果负责这项工作的官吏违规一户征调了多人,那就等着罚款罢官吧。服徭役也是有假期的,尤其是到了农忙期间是可以回家干活的,一年中这样的假期大概有40天。如果一户人家的男子和女子都去服役,那家中未成年的孩子则由国家抚养,会定时收到国家补助的粮食。所以在秦始皇时期,尽管老百姓的压力不小,但还算过得去。
到了胡亥继位后,国家工程有增无减,徭役越来越重,原来的一系列减负政策被束之高阁。据统计,胡亥时期一年要征700万徭役。当时秦帝国一共2000万人,男性差不多1000万左右,700万徭役意味着青壮年都去给国家干活了,只留下妇女、老人和孩子种地,税率还很惊世骇俗的,老百姓能吃饱倒是怪事了,这种情况终于为一位别有用心者所利用。
这个人叫做陈胜。</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