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涓走后,王禅对青锋说:“青锋,你且随我来。”说罢,便转身走了出去,青锋也紧紧跟上。
两人走出草堂,一直向西走去,路过孙膑房间的时候。王禅停了下来,转过头对青锋说道:“进去看看你大师兄吧。”
青锋点头,走了进去。只见孙膑依然躺在床上,未见其丝毫清醒的迹象。神色安详,只是脸色苍白无比。看到孙膑这个样子,青锋又想起当日那一幕,那一个高大的身影挡住了必杀的一击。青锋眼中又溢满泪水。
过了一会儿,青锋出来。王禅点点头。继续带着他向西走去。
穿过归谷中间的竹林,来到归谷的最西方。一间小屋竖立在那里。四方一片寂静,安宁。这是王禅的密室。每次王禅的闭关都是在这里。
只是比较奇怪的是,这个屋子从外面看去,就一扇门。连窗户都没有。青锋好几次想偷偷跑进去看一下,都没敢。因为在青锋还没来鬼谷之前,鬼谷就孙膑跟庞涓两个弟子。庞涓道心较孙膑轻浮,说白了,就是好奇心比较重。曾经偷偷跑进去这个密室,之后被王禅罚面壁三年。青锋也曾经问过庞涓这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庞涓一副惊骇的样子。连说师父说过不能说,不能说。说了我又要面壁三年了!
王禅推开屋门,走了进去。青锋则在外面驻足了一会儿,只听屋内传来王禅的声音:“进来吧。”青锋才缓缓的走了进去。
屋内一片漆黑。青锋什么也看不到。王禅手一挥,墙角的出现了一丝微弱的火光。原来在墙角处有一盏油灯。借着这丝微弱的火光,青锋也看清楚了屋内大致的情况,只是这情况跟自己脑海曾经想过的几百种可能都不一样。这屋子里,就墙角有一盏油灯,然后屋子正中央有一个蒲团。除此之外,竟然什么也没有。
没有想象中的神兵利器。也没有传说中的奇特丹药。青锋的表情有点怪异。王禅看出了青锋心中所想,语重心长的对青锋说:“道藏(这个念g,捉迷藏的g。而《道藏》念zang。宝藏的zang。在这里给读者区分一下。)于心,何须外物。”
青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他的天分也是极高的,要不然也王禅也不会如此耐心教导他。况且青锋时年六岁,正式接受事物最好的时候。
王禅见青锋如此这般,从袖子里掏出一物。一脸郑重的交与青锋手上。青锋低头一看,是一个玉石做的圆形方块。他疑惑地看着王禅。王禅解释道:“这个叫做玉简,是你师公让为师交给你的。这个玉简是你师公耗费极大心神所造。里面有《道藏》的修习法门,跟你师公多年来对道的感悟。你要妥善保管。这东西要是出现在世上。恐怕会引起无数血雨腥风,天下英雄,不管正道魔道。都会因此打得头破血流。切记!切记!”
“是,师父。弟子晓得了。”青锋一脸喜色,随即把玩起手上的玉简。只见他翻来覆去,也只见玉简上只有李聃二字。
“这是?”青锋疑问道。
“李聃,这是你师公的名字。因其修为冠绝世间,执天下之牛耳。故世人多称呼你师公为李耳,久而久之,世人便忘却你师公真正的名字。”
青锋现在正对《道藏》心动不已。哪有空听王禅在讲这些。见王禅话音刚落,马上说:“师父,我问的不是这个。我问的是《道藏》呢。你不是说师公把《道藏》藏在这个小石头里面吗,我怎么没看到啊?”
王禅被青锋这一番稚嫩焦急的言语也逗笑了,说:“你这孩子,莫心急,莫心急。你且听为师说完。你如今不是筑基已成吗。你闭上眼睛,试试感应一下自己的体内的真气。”
青锋听完急忙闭上眼睛,紧紧感应自己的心神,过了大半晌依旧没有感应到任何东西。便睁开眼睛看向王禅。王禅摇了摇头说:“未曾静心。”说完便指向地上的蒲团继续说道:“坐上去,再度感应一次。”
青锋闻言照办,坐在那蒲团之上。顿时感觉心里一阵平静。似乎现在《道藏》出现在他的面前也心里也不会有丝毫的波澜。
“此乃静心团。可助你静心修炼,不至于修炼的时候心情起伏,导致经脉错位,走火入魔。”青锋耳边传来王禅的声音,刚要睁开眼睛。王禅又说道:“不要睁开眼睛,你现在再度试试。感应一下自己体内的真气。”
青锋一脸平静的坐在蒲团之上,心中亦是一片安宁。静静感应。渐渐的,他发现经脉之中有一股微小的气流,似发丝,似毫毛,在体内经脉当中静静流淌。
“用心神引导真气流动,过玉堂、到膻中、至中庭、转鸠尾。于鸠尾留两分真气。余者直冲四白穴。如此运转三周天。”
青锋一一照做,过了大约三刻钟。他渐渐的发现自己虽然闭着眼睛,却能看见房间内的景象。师父王禅开口说道:“这是我道家一脉秘术,共分三层,他心通,明目通,天眼通。你现在的状况,正是他心通。他心通,以心眼代替肉眼,且视距要比肉眼稍远。明目通,比他心通更高一层。他是以大日精华贯注心眼,使得人在极度黑暗的状况下亦能视物,犹如白昼。而修炼至最高一层的天眼通,则能看破妖邪,斩断虚妄。”王禅停了一停,继续说道:“你现在拿起玉简,置于心口,用尝试用心眼观看。”
青锋小心翼翼的捧起玉简,至胸腹处停止。心神缓缓进入玉简。
进入玉简之中,首先浮现的是三个大字。道德经!
而后出现一排排细小的字。
第一章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弗始,生而弗有,为。。。
青锋粗略的看了下,此为一到九章。而后下面又浮现一行小字。
写道:锋儿,道德经共分八十一章。此乃道德经一到九章。是筑基到固本的修习法门。老夫设置了禁忌,固本之后等你境界到达之后自会一一解开,免得你好高骛远。修行之路,上体天心。切莫妄图一蹴而就,需脚踏实地,方可证道。
青锋看完之后,睁开眼睛。问王禅:“师父,这《道德经》是?”
王禅知道他想要问的是什么,开口便说:“这《道德经》你师公融汇先人对大道的感悟,加上自己对道的理解所著作的。是世上第一本对大道的本源看法有所揭露的修行法典。是道中瑰宝,是以世人冠名为《道藏》,寓意为大道的宝藏。”
青锋点了点头,点头不语,似乎是在消化王禅的话。沉默片刻,又抬头问王禅说道:“那筑基之后的境界是固本,固本上去呢。叫什么。境界为什么分九重。师兄他们是第五重,叫什么。师父你现在是什么境界?师公呢?”
王禅一一解释道:“九为数之极,亦为道之极,过九则反,所以境界分为九重。分别是,筑基、固本、培元、明心、清灵、炼神、聚顶、朝元、金丹这九种。你师公已经达至金丹大道巅峰,世间修为第一人。为师则是初入金丹。你两位师兄都是清灵境的修为。只是你大师兄心性较为沉稳,气势重。若二人对战,取胜的定是你大师兄。”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br>
</p>